雞籠灣是臺灣基隆古早的地名,目前最早文獻為明宣德八年1433年,在於記載航海更數、針路的抄本─《順風相送》,已把雞籠記載於從福州至琉球的航道上〈引自台灣早期史綱p.58~p.61〉。在日本Ashikaga Dynasty(1336-1440)後期大動亂,造成Satsuma一帶武人漂泊無依,於是用蝴蝶軍之名,從琉球群島向西北航路,對往來臺灣海峽船隻及當時大明國東海岸燒殺搶掠,形成倭寇,其中這些海賊領導者如Murakami及Kono等大名曾先後以雞籠灣為基地,並將搶來的生絲、瓷器、香料等均集中在雞籠,然後再以何法商人身份運回日本高利出售。不過到了十六世紀中葉雞籠地名開始才錄續出現在人類文獻的記述中,起初「雞籠灣」這個地方給世人的印象,是模糊不清的。隨著十六世紀東亞帆船大航海時代的來臨,雞籠灣開始在歷史上慢慢明亮起來,發展出基隆早期海商傳奇,也打開基隆地方走上世界的方向。雞籠灣是基隆地方文史發展的源頭處。
雞籠灣這個地名是從十六世紀末在文獻中出現「雞籠」、「雞籠山」後才有。公元一五五○年大明國鄭舜功著所「日本一鑑」繪有大惠國台灣島的雞籠山,雞籠才開始有記載漢人海商出現。公元一五八四年福建漳州人三泰在社寮島與閩南福建作易物貿易(在公元一五八四年前已完成九次台海雙邊貿易),轉運鹿皮、硫磺。
在西洋人的記載中,公元一五四四年歐洲商船經台灣附近,船上葡萄牙水手稱台灣島為Formosa福爾摩沙島(美麗之島),葡萄牙製圖家羅伯‧歐蒙所繪的世界地圖中出現Formosa福爾摩沙島,台灣區域是分為三個島嶼,位於北方的雞籠島嶼就是註記Formosa福爾摩沙。
在西洋人未進入前的雞籠灣,是一片屬於南島語群凱達格蘭族馬賽人的生活區域。在凱達格蘭族馬賽人的傳說中,他們是從珊娜賽(Sanasai)飄來雞籠灣等地,公元一八九七年日本學者鳥居龍藏在基隆和平島調查大雞籠社凱達格蘭族人,以當時住在雞籠灣和平島上東側海邊高地番仔厝的潘姓平埔老婆婆所說的雞籠灣平埔仔之由來,她說:「祖先原來住在很遙遠的地方叫珊娜賽(Sanasai),在這個島的北方,有一天祖先們出海捕魚,突然遇上暴風雨,大家被打散了;其中有一艘六人的獨木舟,四個男的二個女的,被風浪飄來這裡,成為我們的祖先,然後繁衍出我們子孫來。這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這個口述歷史後來被收錄在鳥居龍藏的基隆平埔蕃之體格報告中。而「凱達格蘭」(Kataganan)這個字詞也是經當時日本學者鳥居龍藏與宮本延人在基隆(大雞籠社)、三芝(小雞籠社)等地收錄,凱達格蘭成為台灣北部平埔原住民的族稱,其意為看見海的地方。
雞籠灣在台灣考古學術研究中,文物出土說明了公元前2500~前1000年沿著基隆、淡水之間的北海岸和關渡以下的淡水河岸,古老的先民正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期,主要使用的器物仍以繩紋陶器為主,石器類型則以凹石最常見,史稱「老崩山系統文化」。
而較近期的公元500~1600年台北盆地向東北延伸基隆至宜蘭,向南到桃園、新竹等地的凱達格蘭、噶瑪蘭平埔族先民,大量使用煉鐵製造生產工具,取代傳統石製品,而特殊的「無頭側身屈肢」的埋葬方式,可見「十三行文化」已出現聚落或族間的獵首戰爭行為。在日治時代,雞籠灣有關的文物出土資料如下:河井隆敏與鈴木民部、石阪莊作、國分直一、金關丈夫等人在和平島上發掘出的有肩石斧、段石斧、靴形石斧、石錘、石鍬、石製煙斗、有花紋的土器、土笛、蜻蛉玉、貝手鐲、勾玉、青銅鈴、箱式石棺、太古文石碑等,證明雞籠灣很早的時候就有人生活在此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