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9日

雞籠灣的地理位置及範圍

雞籠灣位於台灣東北部,為古之基隆港。約範圍為今日的正濱漁港與八尺門水道與大沙灣海域,其位置在東經121度45’47”,北緯25度9’26”。

雞籠灣範圍以今日基隆港區分佈為正濱區與八尺門區,是基隆港入口處東側最大航道水域。清朝光緒初年時建庄為社寮庄,含社寮島(今日的和平島)、中山仔嶼、桶盤嶼三個相連的島嶼,同時包括沙灣嶺北面的珠螺澳與、八尺門砲台山下的田寮澳、、旭丘山北面與拔西猴山下的拔西猴澳三個港澳,而最大的沙灘則是和平島南岸的社寮沙埔(在1934年之前的沙灘)。整個雞籠灣由和平島的龍仔山與中正區的、灰窯山、沙灣嶺、八尺門砲台山、拔西猴山、旭丘山相相圍繞而成盆地形的類似地中海港灣,東側有八尺門海門水道(今和平橋下的小海峽)相通外海,為古時宜蘭、台灣東北角各漁船來基隆必經捷徑。

由於雞籠灣周圍群山環繞,又冬天面臨東北季風雨季,各山都累積豐沛的地表水,在各區的山谷,都成為聚落的發展,如:和平島的南岸、珠螺澳邊、田寮澳(尤其是今日的天德宮下方的勝利巷市場、正濱漁港水產漁市場等地),在這些地方古井特別多,同時老船寮也特別多,在西荷時代十七世紀,各山谷小溪入海口,成為船舶底去除海貝垢(使用淡水殺貝)的最佳修船場所,今日也是修船鐵工廠聚集區。

而在地理的地名釋義中,在《明史‧外國傳》卷三○二雞籠、日本的「異國渡海船路積」資料中,都有明確記載雞籠、雞籠山、雞頭籠,據說是以當時居住此地的土著「kietagarng」來命名此地。《明史》〈外國列傳〉雞籠山條目文中:「雞籠山,在澎湖嶼東北,故名北港,又名東港,去泉州甚邇,地多深山大澤,聚落星散,無君長。有十五社,社多者千人,少或五、六百人。」又明朝中葉以降,嘉靖末年,倭寇海賊常侵襲雞籠本地,造成土著國破焚掠等,都已確定雞籠地名。況且從帆船順風相送時代的水路,順風自雞籠、淡水至福州港口,五更可達。另在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航海地圖與殖民地地圖中,也有註名「Kelang」字眼尤其是「雞籠灣」地名描述常出現在公司文件中,而和平島在當時被稱為雞籠島。在1667年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雞籠圖中,可看見和平島上的福州街與外環弦月形沙灘,而西方的史賓生稜堡大城正飄揚荷蘭國旗,而在和平島的上方也註記「Kelang」。〈引自1667年荷蘭福爾摩沙雞籠圖〉

其他雞籠灣相關地名如:如珠螺澳、田寮澳、拔西猴澳、龍仔山、灰窯山、沙灣嶺、八尺門砲台山、拔西猴山、旭丘山、桶盤嶼、中山仔嶼、銅礦、豬灶坑、水產、勝利巷、八尺門、城仔角、社寮、城阿背頂、城阿背尾、尖山仔鼻、中國造船公司基隆廠、皇帝殿、蕃字洞、頂石閣砲台、福州街、番仔厝、琉球埔、朝鮮亭、砲台頂、社寮西砲台、社寮東砲台、千疊敷、水產、水產試驗所、煙仔魚會社等,都有地方發展的痕跡。

珠螺澳是沙灣嶺山水的出海口,在早期為有南北出口一小形濱海湖泊。在1667年荷蘭東印度公司雞籠圖中註明了Rammecken的湖泊,是個隨著潮退時形成沙洲湖泊〈引自1667年荷蘭福爾摩沙雞籠圖報告〉,在清領時代以湖中有一圓錐形的礁石,像珠螺一般,故許名為珠螺澳。日治時代為建造基隆漁港修船船寮港區,爆破珠螺礁石,成為一喇叭口的小港澳。澳口西北方有清領時代的崁仔渡船頭(八尺門過港渡船碼頭),南方港澳底則有日治時代石磚舖設的斜坡下水道碼頭,碼頭兩邊現存日治時代修船機械起重架塔站(搬針),現在基隆市政府規劃建設城鄉新風貌變成基隆懷舊漁人碼頭,以期發展基隆海洋文化觀光景點。〈引自基隆市國門山海觀城鄉新風貌計劃報告書〉

田寮澳是日治時代八尺門砲台山下的臨海濱的沙灘的港澳,由於從山上累積地下水豐沛與沖積,形成一小平原港澳。在西荷時代,有大片農地與散村,有漢人、日本人與平埔凱達格蘭族混居,有「巴利安」漢人聚落之稱〈引自1667年荷蘭福爾摩沙雞籠圖報告〉。1664年初平埔凱達格蘭族曾集村立名Quemormme於此,後1667年又遷徙至大沙灣。清末即有住家、田地、寮舍,所以許名為田寮澳。日治時代昭和6年(1931年)改訂町名為濱町(HAMA SUO),本地為最精華區,且因應基隆漁港的建設,被填平作為魚市場、水產館等漁業設施。並將所填的海埔新生地規劃成日本人居住區,台灣人則為鄰山丘陵邊居住。現今本地已成為基隆市正濱漁港的重要中心地,設有基隆市中正區區公所、漁會電台、製冰廠等設施。當地人習慣以「水產」來稱呼本地。

拔西猴澳是指中正路西側高23餘公尺,孤立海濱的山丘下的港澳。拔死猴的意義有兩種說法:(1)是原住民的語言音譯而來,其意義為「風飛沙」;(洪連成,1993a:115)(2)因本山丘垂直壁立,連猴子都難以攀援而致死,故名。拔死猴澳即位在拔死猴出的東北邊,今武昌街以西一帶。清代,武昌街以西的海灣,總稱為拔死猴澳。日治時代,拔死猴澳被填埋作為船舶修造場、鰹魚工場等漁業發展用地;澳後土地則作為日本人居住地。

龍仔山是指和平島北面最高的山,山頂自荷西時代以來即設有砲臺、營區。現在屬海鋒營區,據稱營區內仍有清代以來的軍營、隧道等,惜因軍事管制而無法親睹。龍仔頂即指盤踞島上北側的山丘,當地人形容「以前自我們懂事,就說來喔來喔,來去『龍仔頂』砍材、劊陀螺,它的長度從橋頭到『城仔背頂』,山窄窄的,一尾像龍,人說『龍仔頂』,現地今為天顯宮廟址附近。又稱為「砲台頂」。「龍仔尾」在「龍仔頂」的山腳下,即屬「龍仔尾」其中遷址後的天后宮現址,即緊臨龍仔山頂腳下的龍仔尾而建。〈引自社寮文史調查手冊p.34〉

灰窯山是八尺門舊礦務鐵道西側的山,一直到八尺門水道。從清朝到日治時代,都有人在灰窯此地用海底的咾咕石,來燒出石灰,供人使用。另外也是本地船寮防水油料─桐油灰的最大產地。1994年開發成基隆市原住民海濱國民住宅,已完工160戶,90戶配售給原住民,70戶屬於一般戶。〈引自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p.73〉山下臨八尺門海岸有一新發造船廠是台灣二二八事件中的「船寮事件」的主角,當年有不少人連同八尺門五分車站的人一起受害屠殺。〈引自基隆二二八‧前衛出版社〉

沙灣嶺是沙灣溪發跡的山嶺,最高處約為國立基隆海事職校一帶,清末時原為八尺門通往大沙灣的步行古道之一。日治時代沿嶺中的沙灣溪谷,開山闢道為要塞戰備道路,即為今日的祥豐街。〈引自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p.73〉

八尺門砲台山是今日基隆市立忠孝國小校區山頂東方高地,日治時代曾設立八尺門野戰砲台,直接控制八尺門水道出入口,今現址有扶輪公園設施。

拔西猴山是指今日中正路西側高23餘公尺,孤立海濱的山丘,此山丘曾是港務局信號臺所在。拔西猴的意義有兩種說法:(1)是凱達格蘭族馬賽語音譯而來,其意義為「風飛沙」;(洪連成,1993a:115)(2)因本山丘垂直壁立,連猴子都難以攀援而致死,故名。〈引自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 p.75〉

旭丘山又稱旭崗、旭丘,本山丘在清代時為頂石閣砲台所在地,是雞籠灣與大沙灣區重要的軍事要地。在日治時代稱為旭崗,意為「旭日東昇的山崗」。由於海拔50幾公尺以上,可俯瞰基隆港灣美麗的風光,昭和二年(1927年)「旭崗觀日」被臺灣日日新報選為臺灣八景之一。戰後,改名旭丘,山上加建正濱國中與國軍醫院,另有張學良行館遺址。〈引自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 p.77〉

桶盤嶼位在和平島西側的島嶼,因為「島嶼岩面平坦,形似桶盤」而得名。康熙56年(1717)《諸羅縣志》中,已稱此島嶼為桶盤嶼。歐美人士則稱為 Bush 島。桶盤嶼原來是珊瑚礁島,是漁民採集魚蝦貝類和泊船的良好場所,現在則全屬中船公司的用地。〈引自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p.50〉

中山仔嶼位在和平島北側的島嶼。同治10年(1871)《淡水廳志》稱此島為:「抬篙嶼,橫而長,中微高,波濤汨沒,隱約欲動」。不知何時改稱中山仔島,意義為:「島的中間有較高的山」,故名中山仔島。此島曾經是和平島人的墳場,島民大都等待退潮之後,涉水抬棺,至此島埋葬死者。戰後,陸續遷葬到南榮公墓。民國75年,軍事管制解除,此島才規劃為和平島海濱公園的一部份。

銅礦是 今和平橋邊阿根娜遊艇廠一帶,因日治時代這裡建有運輸金、銅礦的輕便道路和碼頭,可將採自九份、金瓜石一帶的金、銅礦運載到日本去提鍊,故有此地名。銅礦此地曾設有八尺門火車站就是緊臨著八尺門漁港。如今車站已不復見,但這條仍存留在老一輩記憶中、慢吞吞的「五分仔車」小鐵道,卻因其特殊的「金礦鐵道」身分,而在台灣鐵道史上佔有相當重要的一席。八尺門火車站,位於和平橋阿根娜遊艇廠後方,主要是為了因應台灣金屬礦業公司運送礦砂的需要。當年由金瓜石所開採出來的金礦、金銅礦等富礦砂,在採出後隨即被裝袋處理,並利用架空索道輸送至粳仔寮灣(今深澳)裝船,最後再被送往日本佐賀關提煉。

昭和10年(1935)日人廢架空索道,另自礦山下的水湳洞起造一條四公里長的七六二公厘輕便鐵道,運送礦砂直達粳仔寮。隔年,為了配合緊臨八尺門港的礦砂裝船場完工,再將鐵道經深澳、八斗子展延至八尺門,全長計十二點三公里。當時,礦砂運抵八尺門火車站後,即經由龐大的礦砂裝船場轉至駁船上,再由駁船載至基隆港上貨輪,運抵日本。而這條名為「金瓜石線」的經便鐵道,在當時所運送的可不僅僅是珍貴的礦砂而已。由於此線的闢建,這條輕便鐵道使成了瑞芳與基隆之間唯一的陸上交通要道,往來於兩地的民眾若不搭乘這種客貨混合的「五分仔車」,就只有乘坐渡船,或徒步而行了。據說民國五十年時仍有三座火車頭、兩輛客車於線上服務,一天來回只跑六趟,全程一趟則要花上一個鐘頭,然其所發揮的運輸功效,至今仍為當地老一輩人所津津樂道。〈引自社寮文史調查手冊p.68〉

昔日通往八尺門火車站的火車, 但隨著濱海公路的開闢,民眾多山公路進出,台金的礦砂亦也接改由卡車經公路快速的載送至基隆港上船,曾經輝煌一時的金瓜石線小鐵道從此步入沒落的命運,不久八尺門段的鐵道即被拆除,僅留有一段小隧道,成了八尺門通往八斗子的捷徑。而其餘的鐵道,則成了台鐵興建深澳線的基礎。〈引自社寮文史調查手冊p.69〉

如今仍臨立在和平橋旁、八尺門漁港上三座碩大的礦砂裝船場,也在台金公司結束以鐵道運輸礦砂後,租給了美國阿根納公司從事遊艇建造的工作,當時由於阿根納公司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八尺門因而一度相當的繁榮。只可惜好景不常,隨著阿根納公司的營運不善結束營業後,今日已成為台灣糖業公司的閒置用地。

豬灶坑現位於八尺門海濱國宅一帶的山谷,據云因過去有人在此搭寮炸豬油,故名豬灶坑。日治時代,這裡即有琉球漁民來此搭木屋居住。戰後,恆春漁民和大陳島義胞陸續遷入。民國57年後,阿美族山胞開始大量移入此處聚居。這裡原是海防重地,也是都市計畫使用分區的「保護區」,依法不得建築,但居民卻屢拆屢建,(連玉龍,1990:58-60),有關單位最後同意達一棟以原住民為主的原住民國宅,稱海濱國宅。海濱國宅興築於民國80年底,預計建190戶,到83年底已完工160戶,配售給原住民90戶,一般戶70戶。〈引自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p.73〉

水產為中正路基隆區漁會舊漁會大樓,即日治時代的「水產館」別稱,此館興建於昭和10年(1935),當時內部設有郵局、海事局、水產試驗所、漁會辦公室,可說是現代化的漁業辦公大樓。戰後,被海軍接收,到民國53年才由基隆市漁會收回。現在基隆區漁會亦已遷離,此一具歷史意義的大樓或可期望規劃為「漁業文物館」。(中國時報,1996年3月16日)另也有指基隆市中正路西側的基隆區舊漁會、魚市場一帶、漁業有關的設施如:製冰廠、魚市場、鐵公廠、鰹魚工場等均在這一帶,故名。2005年因正濱漁港對外道路規劃,產生「水產館」的存廢問題。〈引自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p.51〉

勝利巷是指今日基隆市中正路六五六巷,原是八尺門砲台山下小溪水道,清末聚落形成,北臨田寮澳,海鮮水產豐富,為本區傳統菜市場之一。臺灣光復,因慶祝戰爭勝利而有勝利巷之稱。巷口臨中正路旁有中正區區公所辦公大樓。另有一說是民國46年本巷底的天德宮立廟,主祀關聖帝君,倡導為人正氣仁義,昭然天表,此巷稱為「正義巷」,後被訛傳音變為「勝利巷」。

八尺門原是形容和平島與本島之間狹隘的水道,它是漁船出入的航道。因水窄如帶、澄清見底,也雅稱海門,是詩人吟詠的對象。在康熙六十一年的台海使槎錄( 巡台御史 黃熟璥 上疏 )出現八尺門此地名,應是從當地人的口述得來。在西班牙統治時期,僅以米蘭圓堡或東水道圓堡稱此地名,荷蘭統治時期則是以愛爾騰堡或諾貝倫堡稱此地名,漢人來此才開始叫八尺門,其意此水道出入口極為狹窄,但並非僅寬八尺。其水道的中心點在基隆橋處(今和平橋),在其南北側的岸邊均屬於八尺門水道區域。直到日本人第二次進入基隆統治,明治時期八尺門依行政地目以和平島對岸為主,與和平島社寮做為區分。在清代、日治初期,本地概屬社寮庄下的八尺門小字,到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才獨立為濱町。

所以八尺門西側約三個灣澳-珠螺澳、田寮澳、拔死猴澳在日治時被填築為基隆漁港、漁業設施及日本人居住地等,故本地湧入許多日本人來此工作和居住。在昭和15年(1940),濱町有日本人1,320人,佔全町2,339人約56%。民國35年,濱町劃分為正濱、中正、中濱三里;民國60年,由正濱里再分化出海濱里,故今八尺門即指這四里。八尺門,後來也用來指稱其南面的陸域部分。民國63~68年,港務局在八尺門水域約北側,即和平島的東南邊,興築特貨碼頭;在南側興築貯木池,(《基隆市大事記》,1981)使其水域面積縮小,八尺門可能已不及八尺寬了。目前更有意將特貨碼頭北面土地改建為污水處理廠。〈引自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p.51〉

城仔角位於和平島中船基隆廠的舊城(城背頂、城背尾)的最南稜堡的一角,也是指其附近水域一帶的稱呼。此地名在日治初期的築港計畫圖中常可見到。〈引自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p.50〉

城阿背頂在今中船船廠內,指的是西班牙人所築造的聖薩爾瓦多城堡。其後荷蘭人入據,卻在撤守社寮島時,炸毀島上的防禦工事,僅殘留城跡。日本人稱為「角仔城」,當地人則加含了城所在的地理位置及範圍,而稱城北為「城仔背頂」。日據時期,此處原為社尾福德宮舊址,而福德宮旁則是一座堆積如小山般的屍骨,據說手腳特長,極可能是歷年來西方人在社寮島病死或戰死後,所遺留下的屍骨。因相對於北邊的「城仔背頂」而得名,指的是城堡南邊所及之處。〈引自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p.50〉

城阿背尾的確切位置,在今中船南端的修船塢附近。因相對於北邊的「城仔背頂」而得名,指的是城堡南邊所及之處。據說日據時期約昭和五年時(約1930年),這裡還曾挖出過六角城來,一位曾目睹現況的當地老人說:「造船墺的時候,看到很多骨頭,頭殼、頭尾,和一隻酒阡仔和兩個酒杯仔,多漂亮,一些東西日本人揀好幾簍回去,骨頭是好多,現在骨頭都拿去南榮公墓去了。」〈引自社寮文史調查手冊p.33〉

尖山仔鼻位在和平島最東端,是向東延伸很長的岬角,最東側原本有座尖尖的小山丘,故此岬角稱為尖山仔鼻。(鼻即指岬角)後來,岬角尾端被炸掉,小山丘被削平,改築成防波堤。〈引自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p.50〉

中國造船公司基隆廠位於和平島西側及桶盤嶼,均屬於中國造船公司的用地。中船的前身是日治時代的臺灣船渠株式會杜。臺船在昭和12年(1937)將基隆船渠會社併入後,社址即設在社寮町。民國34年,臺灣船渠株式會社被政府接收,稱為臺灣機械造船公司。民國37年,基隆廠改名臺灣造船公司。民國46-51年,臺灣造船公司租給美商殷格斯臺灣造船公司經營,該公司方由建造小型的漁船、拖船等,一躍而為建造3萬6千噸的船。民國51年,政府又將臺船公司收回自營。民國56年,該公司擴建巨型船塢,收購平三路一帶私有土地。民國67年,臺船公司再併入中國造船公司,成為中國造船公司基隆總廠。中國造船公司基隆總廠目前擁有1,900多名員工,因營運不良,虧損連連,中船公司預定從民國85年度起,逐次裁減員工,進行公司再生計畫,民國九十三年六月完成公司資產清查,為中船公司民營化計畫的起端。〈引自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p.53〉 2007年4月易名诶臺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基隆廠。

皇帝殿位在和平島北面龍仔山的山崖,因為岩石排列有序,如群臣朝貢皇帝景象,故名皇帝殿。後來此處被軍事單位炸掉了頂部。〈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今日以萬人堆蕈狀石,如百官朝拜,亦有人稱為「皇帝殿」。〈引自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p.71〉

蕃字洞位在青菜埕和大窟底之間小島上的海蝕洞。明鄭時代,部分荷蘭人滯留雞籠,在此洞遺留下人名和年代的刻字,故稱蕃字洞。因乏人照顧,洞內字跡遭受破壞,已模糊不清。〈引自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p.69〉

頂石閣砲台位於今正濱國中校門入口處,約1886-1894年興建。與仙洞砲台互為牴角。是防止敵艦進入基隆港門絕佳地點,並與二沙灣砲台構成鐵三角。砲台營舍採背敵面的雙層拱圈式營舍空間,現已遺營舍,砲座位不存。

福州街指今平一路路頭沿社靈廟後小巷,穿越和平市場,經平二路到和三路的中船廠區的明代西班牙人所設的聖薩爾瓦多街遺址,1632年街上居住120名福州工人集居,有福州厝之稱,後在明鄭時期以福州街稱呼,是基隆第一個海商交易港埠。荷蘭人當時稱為雞籠街,街道不寬,長約一荷里,建築良好,有各式各樣的商品與商人。乾隆29年(1764年)的《續修臺灣府志》中:「大雞籠嶼,城與社皆在西,又有福州街舊址,偽鄭與日本交易處。」可知。本地人傳說此街因福州人擅長造船,來和平島發展,集居於此,故名。社寮俗諺:「福州雞啼、社寮有聽。」、「福州雞啼、雞籠有聽。」,也是在說明福州街的歷史悠遠。〈引自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p.66〉〈引自社寮文史調查手冊p.31〉

和平橋頭是指和平島靠近橋樑出入口處高地,古有八尺門海門要塞地之險,直控古雞籠灣海域,古有西班牙人建聖路易斯堡(EL CUBO),荷蘭人改建愛爾騰堡(諾貝侖堡),根據一六六四年的《巴達維亞城日記》記載,此堡的建築形狀卻為半月堡(Halve maen),且在一六六六年底時,屋頂重拆進行整修。日治時代未興建基隆橋(今日和平橋處)前,曾立碑遺址紀念。二次世界大戰後,有人收藏海上漂流神明於小廟,也俗稱「廟仔頂」,今附近緊鄰基隆社寮福德宮之廟頂。

番仔厝是指基隆市和平橋頭一帶,日據時期至今仍有不少平埔族凱達格蘭族人群居此地。只是時至今日,平埔族人早已同化、融入漢人社會之中,無所謂番漢之分,「番仔厝」的地名,也就僅止於老一輩居民腦海中的記憶。〈引自社寮文史調查手冊p.30〉

番仔寮(社寮)是指整個和平島,在清康熙時為雞籠社、清乾隆時為大雞籠社,所以漢人稱之為社寮。但後來也有單指今天和平橋頭的舊兵營區(今中船鑄造廠)此地,也是凱達格蘭族過年祖靈祭的公廨。清光緒時漢原一家,在農曆大年初一扛豬撞家門,以豬鳴聲長短吉利卜各家年運,全島挨家過戶求平安,然後在番仔寮宰豬放血吃土橄仔、吹海螺跳圍頭舞,祭東西南北方的祖靈,保佑居住島上的人的平安;若外地的人吃土橄仔不適,則表示其人將無法適應居住此地,易受社寮島風土地氣之病。番仔寮是雞籠社熟番番丁(即大清帝國的台灣諸羅北路兵)兵營,曾以台灣北路熟蕃兵勇參戰助大清帝國對抗太平天國,後因平定太平天國有功,封地含今日的基隆嶼以南、汐止以北、金山以東、鼻頭角以西的區域。日軍攻佔社寮島後,暫時充當季節性臨時兵營,隨後國民政府強制接收成國軍軍營,後轉交為中船鑄造廠,番仔寮靠龍仔山邊有史前文石碑,上有如夏禹時期的文字(4600年之前),傳說是社寮島凱達格蘭族祖先往返台灣登陸社寮島時所立石祭祖用。番仔寮在和平橋頭番仔厝緊鄰正後方處。〈引自和平島多元族群記錄p.10-p.18〉

琉球埔位於平一路路尾區域山邊民居到臨海的中船廠區,包含以前經濟部北區職業訓練中心一帶。琉球埔是從1895年到1945年琉球人來雞籠灣的漁村生活聚落,此處原為崎嶇的珊瑚礁海岸,也叫作「咾咕倉(蒼)」。在1921年(大正十年)前後,人口也達三百多名。到了夏季(五月到八月前後)的石花菜採收期。1932年(昭和七年),鈴木民部調查基隆的琉球人聚落的實況,以《社寮島的漁民部落問題》為題,在《台灣時報》上報告。他的報告指出,按1930年人口普查所確認的琉球人聚落的戶數約為一百戶,總人口二一百五十餘名,以漁業為專業的有七十戶、雜貨店五戶、木匠(船)四戶、農業二戶、飲食店二戶、代書業一戶,以及其他,到了1935年﹝昭和十年﹞前後,已達四百五十多名。是基隆市當時最大的琉球人聚落。〈引自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p.68〉

朝鮮亭位於和一路五十八巷內,日治時代有朝鮮女子開設風化場所與朝鮮人聚集處,在雞籠灣內,朝鮮人也聚集今武昌街山邊聚落內,在今中正路有韓國基督教會。

社寮西砲臺位於和平島天顯宮後方山頭,也稱為砲台頂。1626年西班牙人在此置高點處興建聖安東堡舖設火砲,1642年荷蘭人改建為維多利亞圓堡,1884年劉銘傳整建為海防砲臺,後清法基隆戰爭爆發,被法軍佔領。1886年劉銘傳重建社寮砲臺,1895年日軍攻台的西樓山(即砲台頂)之役後佔領此砲臺,在1907年改建新式砲臺,同時在和平島東側高地亦興建砲臺於1924年完成。本地人乃以社寮東、西砲臺區分。社寮西砲台有六座砲位陣地,其面積最大,戰略位置顯要,直接控制基隆港入口處,至今仍然是軍事重地,民眾無法親近。〈引自基隆砲臺手冊p.89〉 社寮東砲臺位於和平島東側高地處(今基隆市污水處理廠邊的山頂),以和一路二巷底沿路邊龍目井前進入即可,砲臺營區在二巷底,砲臺則位於上方山頭。本砲臺與社寮西砲臺戰防互補,配置方式採抱山式砲臺,可以控制基隆港門東側海面,防止敵艦從八斗子海面登陸。本砲台山區在1642年8月21日為荷蘭人野戰砲台處,為攻擊當時西班牙人的聖安東堡(今社寮西砲台)所設,本砲台1907年興建,1924年完成,配置四門砲位。今已登錄為基隆市歷史建築,開放於民眾參觀。〈引自基隆砲臺手冊p.92〉

千疊敷位於和平島與中山仔嶼之間的海蝕平台(波蝕棚),由於潮間帶海藻生態豐富,每年三月到五月,綠色海藻長滿海蝕平台,有如千張舖滿榻榻米的天然節理岸床情境,日治時代有千疊敷之稱,取千敷疊翠之意。本地人亦有以綠色海菜平舖棚上,有如青菜舖在埕上,也稱為青菜埕。〈引自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p.69〉

水產試驗所是指1923年成立的台灣水產試驗總所,早期為鰹魚製造試驗所、後為臺灣總督府水產試驗場基隆支場,1941年改稱臺灣總督府水產試驗所,1945年改稱台灣省水產試驗所。為和平島唯一漁業學術研究開發機構。〈引自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p.70〉

煙仔魚會社就是一般人稱鰹魚為「煙仔魚」水產加工地,也就是日治時期的鰹魚處理工場,其位置與船寮隔中正路相望,現在是海事學校的宿舍。煙仔魚會社在八尺門和社寮島都有四、五間,為當時水產加工最大特色。〈引自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p.75〉

雞籠灣的周圍岩盤地層,南北兩向以大寮層為主。原灣內砂岩礁石分佈與沙灘相對,1935年基隆漁港完工時,原灣內砂岩礁石與沙灘,填平改變成為人造碼頭堤岸景觀。1974年基隆港築港計畫又消失八尺門水道尖山鼻的砂岩礁石為危險品碼頭,2002年因基隆污水處理廠施工挖八尺門尖山填海為廠地土方,形成雞籠灣內的正濱漁港飽受東北季風侵襲的威脅,現在雞籠灣內的聚落風貌為住商混居的現象。

雞籠灣史前遺址

雞籠灣在台灣考古學術研究中,文物出土說明了公元前2500~前1000年沿著基隆、淡水之間的北海岸和關渡以下的淡水河岸,古老的先民正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期,主要使用的器物仍以繩紋陶器為主,石器類型則以凹石最常見,史稱「老崩山系統文化」。

而較近期的公元500~1600年台北盆地向東北延伸基隆至宜蘭,向南到桃園、新竹等地的凱達格蘭族、噶瑪蘭族平埔先民,大量使用煉鐵製造生產工具,取代傳統石製品,而從特殊的「無頭側身屈肢」的埋葬方式,可見「十三行文化」已出現聚落或族間的獵首戰爭行為。日治時代,在雞籠灣有關的文物出土資料如下:河井隆敏與鈴木民部、石阪莊作、國分直一、金關丈夫等人在和平島等地上發掘出的有肩石斧、段石斧、靴形石斧、石錘、石鍬、石製煙斗、有花紋的土器、土笛、蜻蛉玉、貝手鐲、勾玉、青銅鈴、箱式石棺、太古文石碑等,證明雞籠灣很早的時候就有人生活在此地。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