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6日

基隆社寮庄鄉土地名認識

舊地名典故

基隆地名的由來

基隆原名「雞籠」與平埔族原住民凱達格蘭(Ketaga1an)的族名縮讀音有關,社寮島早年亦為平埔族人聚居之地,「社寮」一詞即反應其歷史背景。

和平島

和平島,這座橫陳在基隆港東北口上的獨立小島,原稱「社寮島」,與台灣本島間,僅以一寬約74公尺的小海灣、,也就是八尺門水道相隔,由於距離相當的短,再加上有橋可通,往來交通十分便利,若不是因名稱上還保留了「島」的呼名,實在容易使人誤以為二者相連,而忽略了中間還有海洋相隔呢!

全島主要三座島組成:即西以人造堤防相連的「桶盤嶼」、西北以明德橋相接的「中山仔嶼」,以及社寮島本身,而這三座小島正是目前基隆市附屬七座島嶼中,臨港最近的三座。其中,社寮島所佔面積最大,周圍計4公里,滿潮面積66.32公頃,退潮時則因有部份海蝕平台露出,所以面積增為82.98公頃;次為中山仔嶼,周圍計有1.236公里,滿潮面積7.71公頃,退潮面積11.5公頃;而桶盤嶼面積最小,周圍0.291公里,滿潮面積0.77公頃,退潮時面積則為10.49公頃。
其四極為極東東經121度46分24秒、極西東經121度45分11秒、 極南北緯25度9分4秒、極北北緯25度9分6秒。

由於全島恰當基隆港的出入門戶,掌控港區船舶的進出,形勢完整,位置重要,因此成為基隆要塞的重要構成部分,從1626年西班牙人入據開始一直到今天,始終是軍事重鎮。

若就地貌而言,全島北高南低,其中,當地人喚為「龍仔」的一座小山的橫亙島中,迤延向北,幾乎佔據島上大半空間,成為交通、發展的一大阻礙。然而也因其屏障,使得強烈的東北季風無法直吹島的南端,地勢較為平坦的島南地區因此風平浪靜,適於居住,成為主要的人口集中區,向來以漁業聞名,由於島前港邊漁莊連市,風光怡然;島後壁怪石磷胸,白浪銀濤,如萬馬奔騰,蔚為奇觀。「社寮曉日」因而被列為雞籠八景之一,著名邑紳許迺蘭曾如此詠讚:旭日東昇彩鳳鳴,雲霧散漫曉風生,天開曙色瞳朦映,水國清光入畫明。

桶盤嶼位在和平島西側的島嶼,因為「島嶼岩面平坦,形似桶盤」而得名。康熙56年(1717)《諸羅縣志》中,已稱此嶼為桶盤嶼。歐美人士則稱 為Bush島。桶盤嶼原來是珊瑚礁島,是漁民採集魚蝦貝類和泊船的良 好場所,現在則全屬中船公司的用地。

尖山仔鼻位在和平島最東端,是向東延伸很長的岬角,最東側原本有座尖尖的 小山丘,故此岬角稱為尖山仔鼻。(鼻即指岬角)後來,岬角尾端被炸 掉,小山丘被削平,改築成防波堤。

和平島南其它小地名群

番仔厝

和平橋頭一帶,日據時期仍有不少平埔族凱達格蘭族人群居此地。只是時至今日,平埔族人早已同化、融入漢人社會之中,無所謂番漢之分,「番仔厝」的地名,也就僅止於老一輩居民腦海中的記憶。
 
番仔寮(社寮)

和平橋頭的舊兵營區(今中船鑄造廠),是凱達格蘭族過年祖靈祭的公廨,清光緒時漢原一家,在農曆大年初一扛豬撞家門,以豬鳴聲長短吉利卜各家年運,全島挨家過戶求平安,然後在番仔寮宰豬放血吃土橄仔、吹海螺跳圍頭舞,祭東西南北方的祖靈,保佑居住島上的人的平安;若外地的人吃土橄仔不適,則表示其人將無法適應居住此地,易受社寮島風土地氣之病。
番仔寮是雞籠社熟番番丁(即大清帝國的台灣諸羅北路兵之一),曾出兵越海參與大清帝國對抗太平天國,後因平定太平天國有功,封地含今日的基隆嶼以南、汐止以北、金山以東、鼻頭角以西的區域。日軍攻佔社寮島後,暫時充當季節性臨時兵營,隨後國民政府強制接收成國軍軍營,後轉交為中船鑄造廠,番仔寮靠龍仔山邊有史前文石碑,上有如夏禹時期的文字(4600年之前),傳說是社寮島凱達格蘭族祖先往返台灣登陸社寮島時所立石祭祖用。番仔寮在和平橋頭番仔厝緊鄰正後方處。
 
社頭、社尾

社頭、社尾是指「位在社寮島頭端的聚落」和「位在社寮島尾端的聚落」,這兩各地名最遲在日治時期已出現。其指涉的範圍和今社頭‧社尾土地公廟祭祀圈相符合,分界線在和一路、平一路交叉口,以東屬社頭的範圍,以西屬社尾的範疇。
 
龍目井

約在和一路二巷通往和平濱海公園觀景平台途中右側,相傳鑿於西班牙時期也有一說是荷蘭人所鑿。由於井所在的位置,正當盤踞島上北側山的~「龍仔頂」,這條龍的眼睛所在,自然以龍目命名。由於早期社寮島為~海中孤島,島上用水全賴開鑿出的井水,而井水因與海水相混合,皆具海水鹹味。唯有這口井,味甘而淡,清澄可見島上居民不僅喜以此井水為飲用水,就連灌溉用水也不忘來這裡挑取。島上老人回憶日據時期當地用水艱困的情景:「『龍目井』今天還在。我當小孩還挑的到,我爸那輩也還挑那的水。以前社寮沒水電,那時的井水一筒拉起都是泥,要三、四天才會清,不能吃也要吃,聽說龍目井的水幾個小時就會清,全跑去龍目井去挑,說那邊的水最好吃。現在那邊阿美族原住民很多。」
 
福州街

約在社靈廟後,今平一攤販集中市場附近。據傳荷蘭時期,福州人在此集居成街,俗謂「福州雞啼,基隆有聽」,或「福州雞啼,社寮有聽」,指的就是社寮島上福州街的人家畜雞,報曉聲可傳遍當地,甚或遠達基隆,而絕不是大陸對岸的福州雞啼聲遠播來台。史上也曾記載,昔日荷蘭人在這裡設埠頭賣市,與內地漢人通商貿易。乾隆29年(1764)成書的(續修臺灣府志)寫著:「大雞籠嶼,城與社皆在西,又有福州街舊址,偽鄭與日本交易處。」可知,此地名最遲在明鄭時代已出現。據云因福州人擅長造船,來今和平島發展,集居於此,故名。又名聖薩爾瓦多街。

社寮坑

位在龍仔山南向的坑谷。民國39年創立的和平國小即位在社寮坑口,現在此坑口已開闢為槌球公園。

砲台頂

指「龍仔頂」山頂,今天顯宮一帶,因地勢較高,視野極佳,可遠眺基隆港。也因此自西班牙人入侵以來即建有小堡壘戍守港,成為島上的軍事要地。其後,荷蘭時期、明鄭時期、清朝、日據時期,以至於今天,這裡同樣都被視為是掌控基隆港內外不可不守的軍事據點。昔日設有砲台,今則為飛彈基地禁區,就連當地人也親近不得。據當地人表示:「以前天顯宮後有砲台,叫『砲台頂』,光復後原還可上去,現因為是飛彈基地,不讓人家進去。……以前山上都是墓仔埔,營區內有個舊砲台,舊砲台長的就像協和護電場白米甕砲台,大小規模約一模一樣,這邊保存比那邊上還完整,以前是個砲兵團……。近6、7年前這裡改建為飛彈基地後,就不知砲台有無被改建了」。
 
琉球埔

位在今日北訓中心一帶。原本本地漁民稱呼此地為「咾咕蒼」,意指此處為崎嶇的珊瑚礁海岸。日治時代,每年3月~4月以後都有琉球人來本地採石花菜,搭寮居住,久之成聚落。所以有大量的琉球漁民定居,形成一個琉球人的聚落,當地人統稱為「琉球埔」。日治時代,本區有酒家數戶。
 
楊仔舍

在今中船內,就是以前(光復之後)的華南造船廠,因老板楊英,是當時島上的富有人家,故被鄉人稱為「楊仔舍」。

大埔尾

位在和平濱海公園大門出口處,近海軍營區一帶,昔日是片未墾荒地的盡頭。二二八事變時,國軍即在此處槍決基隆受捕民眾,曾使當地海面上遍浮死屍,令人驚懼。而在濱海公園尚未設立前,當地人仍稱此處為「大埔尾」,直至濱海公園設立後,成了明顯地標,此地名才漸少被人使用。
 
城仔背頂

在今中船船廠內,指的是西班牙人所築造的聖薩爾瓦多城堡。其後荷蘭人入據,卻在撤守社寮島時,炸毀島上的防禦工事,僅殘留城跡。日本人稱為「角仔城」,當地人則加含了城所在的地理位置及範圍,而稱城北為「城仔背頂」。
 
日據時期,此處原為社尾福德宮舊址,而福德宮旁則是一座堆積如小山般的屍骨,據說手腳特長,極可能是歷年來西方人在社寮島病死或戰死後,所遺留下的屍骨。因相對於北邊的「城仔背頂」而得名,指的是城堡南邊所及之處。「城仔背尾」的確切位置,在今中船南端的修船塢附近。據說日據時期約昭和五年時(約1930年),這裡還曾挖出過六角城來,一位曾目睹現況的當地老人說:「造船墺的時候,看到很多骨頭,頭殼、頭尾,和一隻酒阡仔和兩個酒杯仔,多漂亮,一些東西日本人揀好幾簍回去……,骨頭是好多,現在骨頭都拿去南榮公墓去了。」

城仔角

在城背頂、城背尾最南邊的一角,稱城仔角,也延伸為附近水域一帶的稱呼。此地名在日治初期的築港計劃中常見可見到。

尖山仔鼻

位在和平島最東端,是向東延伸很長的岬角,最東側原本有座尖尖的小山丘,故此岬角稱為尖山仔鼻。(鼻即指岬角)後來,岬角尾端被炸掉,小山丘被削平,改築成防波堤。

碼頭尾

在今中船船廠內的南端點一帶,是昔日碼頭的盡頭,因而得名。
 
龍仔山

指和平島北面最高的山,山頂自荷西時代以來即設有砲臺、營區。現在屬海鋒營區,據稱營區內仍有清代以來的軍營、隧道等,惜因軍事管制而無法親睹。
 
龍仔頂

即指盤踞島上北側的山丘,當地人形容「以前自我們懂事,就說來喔來喔,來去『龍仔頂』砍材、劊陀螺,它的長度從橋頭到『城仔背頂』,山窄窄的,一尾像龍,人說『龍仔頂』。
 
龍仔尾

「龍仔頂」的山腳下,即屬「龍仔尾」其中遷址後的天后宮現址,即緊臨龍仔山頂腳下的龍仔尾而建。

中山仔島

位在和平島北側的島嶼。同治10年(1871)《淡水廳志》稱此島為:「抬篙嶼,橫而長,中微高,波濤汨沒,隱約欲動」。不知何時改稱中山仔島,意義為:「島的中間有較高的山」,故名中山仔島。此島曾經是和平島人的墳場,島民大都等待退潮之後,涉水抬棺,至此島埋葬死者。戰後,陸續遷葬到南榮公墓。民國75年,軍事管制解除,此島才規劃為和平島海濱公園的一部份。

大窟

指緊臨和平濱海公園人門內的小海溝,是社寮島與中山仔嶼間唯一的海上分際線。今海溝上建有明德橋,越過橋,即可來到中山仔嶼。昔日的「大窟」,海水清澈通暢,各式魚兒優游其中,是當地人捕捉九孔、章魚、象魚等海中生物最佳的去處。史上曾記載社寮島上有一奇景「金魚湖」,指的即可能就是鄰近這一帶水域。只可惜近期因濱海公園設立,原清流通暢的「大窟」南側出海口,被任意圍堵並闢成小型的海上遊樂場,再加上經營者管理不善,使得這一原生機活現的小海溝,在今天看來,彷彿只是一灘水質日益優氧化的死水湖。
清代地方誌中屢提及本島有「金魚湖」,實察中無法得知,但根據昭和6年(1931)簡萬火先生寫的(基隆誌》,似乎是指本處。其文為「金魚湖,乃此島後有天然石田數畝,側一小池,深只數尺,清澈透底。池中五色之魚,歷歷可數,游泳浮沉,殊堪娛目。池畔一帶曾受風浪造成石蓮數朵,類似松茸,奇岩怪石,亦頗雅觀。」(簡萬火,1985:29)根據簡先生所述,金魚湖顯然位在波蝕棚上,旁有蕈岩;而大窟底正是位在「千疊敷」的波蝕棚上,西北側有許多頁岩,故可能即金魚湖所在地。
 
青菜埕、千疊數

位在和平島和中山仔島之間的波蝕棚,由於「綠色海菜平舖棚上,有如青菜舖在埕上」,故名。此處日本人也稱為「千疊敷」,是因波蝕棚上節理發達,形成一塊塊岩面,好像是千張塌塌米舖在那兒,故名千疊敷。
 
蕃字洞

位在青菜埕和大窟底之間小島上的海蝕洞。明鄭時代,部分荷蘭人滯留雞籠,在此洞遺留下人名和年代的刻字,故稱蕃字洞。因乏人照顧,洞內字跡遭受破壞,已模糊不清。

中國造船公司基隆廠

和平島西側及桶盤嶼,均屬於中國造船公司的用地。中船的前身是日治時代的臺灣船渠株式會杜。臺船在昭和12年(1937)將基隆船渠會社併入後,社址即設在社寮町。民國34年,臺灣船渠株式會社被政府接收,稱為臺灣機械造船公司。民國37年,基隆廠改名臺灣造船公司。民國46-51年,臺灣造船公司租給美商殷格斯臺灣造船公司經營,該公司方由建造小型的漁船、拖船等,一躍而為建造3萬6千噸的船。民國51年,政府又將臺船公司收回自營。民國56年,該公司擴建巨型 船塢,收購平三路一帶私有土地。民國67年,臺船公司再併入中國造船公司,成為中國造船公司基隆總廠。中國造船公司基隆總廠目前擁有1,900多名員工,因營運不良,虧損連連,中船公司預定從民國85年度起,在四年內逐次裁減950名員工,但遭到員工反彈,迄今仍未知結果。(民眾日報,1995年981日、9月2日)

臺灣省水產試驗所

位在和一路199號,西側緊連中船公司。日冶時代,臺灣各地相繼設立各種漁業試驗所,昭和4年(1929),總督府成立「臺灣總督府水產試驗場」,本地為基隆支場。昭和8年(1933)改基隆支場為本場,擴大編制,隸屬臺灣總督府殖產局。昭和16年(1941),改稱「臺灣總督府水產試驗所」,轄臺南、高雄兩支所。

戰後,改稱臺灣省水產試驗所,直屬行政長官公署;民國37年,改屬於臺灣農林公司水產分公司;民國38年,改隸臺灣省農林廳以迄今日。現在全臺灣分佈有竹北、鹿港、臺西、臺南、高雄、東港、臺東、澎湖八個分所。(臺灣省水產試驗所,1990)

天后宮

又名社寮媽祖間或大雞籠港口天后宮,位在和平國小東側。原來位在今平一路浮雲寺、所在地,廟地因道路拓寬而變狹小,民國61年移往現址。該廟創立於乾隆l2年(1747),主祀討海人的保護神-媽祖,祭祀圈包括全和平島。

社靈廟

亦稱三府王爺廟或王爺公廟,主祀朱、池、李府王爺,王爺是漁民常供奉的神明。此廟位社尾和一路旁,創立於道光22年(1842),現貌為民國73年重建而成,其祭祀圈也是全和平島。

社頭福德宮

位在和平橋西側的濱海之處。最早是拜石頭,民國前50年建廟,奉祀土地公、土地婆。現廟內有一香爐刻壬子年,據管理人說是民國前60年的古物,查對年代表,即清咸豐2年(1852)的古物了。民國67年,和平橋修建時,該廟亦重建為現貌。其祭祀圈是社寮里平一路與和一路交叉口以東,範圍包括社寮里東半部及和憲里全部。

天顯宮

位在和平島中央,俗稱「龍仔頂」的山麓中,此處在日治時代和戰後均為軍事管制區。本廟主祀伍顯靈官大帝,原來係島上謝姓祖先於日治初期自寧海奉迎於彭佳嶼,不久,再恭迎於和平島家中私奉。民國76年,眾人捐資建造完成此廟,廟貌藐峨、廟地廣大。

社尾福德宮

位於和一路尾台灣水產試驗所東側濱海之處。原名社寮城背頂福德宮,至遲日治時代已在城背頂。民國40年左右,因被劃為臺船建地,乃將福德正神暫奉於社尾約三府王爺廟中,此一暫奉達31年之久。民國72年,同中船公司請地重建於現址。

社尾福德宮的祭祀圈,是社寮里平一路與和一路交叉口以西,範圍包括社寮里西半部及平寮里全部。每年農曆8月15日,社頭和社尾土地公聯合繞境全和平島。

社寮里 里名由來:

和平島北面多山,聚落主要偏南,社寮里即位在南面居中的位置,東與和憲里為鄰,西與平寮里為界。和平島在清代稱雞籠嶼或大雞籠嶼,同治末年或光緒初年,為免與東北面的小雞籠嶼(今基隆嶼)名稱混淆,改為社寮嶼。而社寮嶼的名稱由來,乃因本嶼早有原住民凱達格蘭族「大雞籠社」居住於此,社番屋舍聚集的島嶼,故名社寮嶼,但西方人則稱此嶼為palm島。(伊能嘉矩,1909:26)戰後二二八事變之後,社寮島被改稱為具有族群融合的和平島。

社寮里即沿用社寮島名為里名。本里在清代和日治初期時,屬社寮庄的一部分;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本里屬社寮町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社寮町分為社寮、和寮、平寮三里,本里即為其中之一里。

平寮里 里名由來:

平寮里位於和平島西側,里名是由和平島的「平」字,以及社寮島的「寮」字,合併而成。本里在清代和日冶初期時,屬社寮庄的一部分;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屬社寮町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社寮町分為三里,本里即為其中之一里。

和憲里 里名由來:

和憲里位於和平島的最東側,是民國60年才由社寮里劃分出來的。里名的由來,是因里內有大陳島民和原住民聚居的「和憲莊」,故名和憲里。

本里在清代、日冶初期,屬社寮庄的一部分;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屬社寮町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社寮町分為三里,本里屬社寮里轄境;直到民國60年,才獨立為一里。

阿美新村

位在社頭東北側的坑谷中。在10-20年前陸續有來自東部的阿美族人在此搭屋居住,故稱「阿美新村」。此地阿美族人大都從事遠洋漁業或營造業的工作。

皇帝殿

位在和平島北面龍仔出的山崖,因為岩石排列有序,如群臣朝貢皇帝景象,故名皇帝殿。後來,這些岩石被軍事單位炸掉了頂部。

烘糞坑

即「大窟」中段的水道,昔日島上船廠電土廢水排放此處,因而被稱為「烘冀坑」,亦稱「電土坑」。「烘糞坑」前方大片的淺平礁岩區,即為「千疊敷」奇景。礁岩上是青苔繁生的「青菜埕仔」,而溝口「鹽埕仔溝」,即是「大窟」北方的出海口。

港仔嘴

即指「大窟」南方的出海口,今已被填為濱海公園停車場使用。其中,「港仔」指的即是「大窟」的水道,而非真正的港口。

過港仔坪

即港仔嘴以南,今和平濱海公園大門右側,是昔日島上居民涉水至中山仔嶼間,最快的捷徑。今則被中船填海建為中船專用停車場。

桶盤嶼

位在和平島西側的島嶼,因為「島嶼岩面平坦,形似桶盤」而得名。康熙56年(1717)《諸羅縣志》中,已稱此島嶼為桶盤嶼。歐美人士則稱為 Bush 島。桶盤嶼原來是珊瑚礁島,是漁民採集魚蝦貝類和泊船的良好場所,現在則全屬中船公司的用地。

八尺門

八尺門原是形容和平島與台灣本島之間狹隘的水道,它是漁船出入的航道。因水窄如帶、澄清見底,也雅稱海門‧是詩人吟詠的對象。八尺門,後來也用來指稱其南面的陸域部份。民國63-68年,港務局在八尺門水域的北側,及和平島東南邊,興築特貨碼頭;在南側興築貯木池,使其水域面積縮小,八尺門可能已不及八尺寬了。目前更有意將特貨碼頭北面土地改建為污水處理廠。八尺門除了是水域名稱,也指其南面的陸地。在清代、日治初期,本地概屬社寮庄下的八尺門小字,到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才獨立為濱町。

以前八尺門西側約三個灣澳-珠螺澳、田寮澳、拔死猴澳在日治時被填築為基隆漁港、漁業設施及日本人居住地等,故本地湧入許多日本人來此工作和居住。在昭和15年(1940),濱町有日本人1,320人,佔全町2,339人約56%。民國35年,濱町劃分為正濱、中正、中濱三里;民國60年,由正濱里再分化出海濱里,故今八尺門即指這四里。

正濱里 里名由來:

本里在清代、日冶初期,屬社寮庄八尺門的一部分;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八尺門獨立為濱町,本里乃寓濱町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濱町分為正濱、中正、中濱三里,本里即其中之一里。

本里里名是由中正區的「正」字,和濱町的「濱」字,組合而成正濱里。

珠螺澳

今正濱漁港灣澳,清代即稱為珠螺澳,係因澳中有一略呈圓錐狀的礁岩,形似珠螺,故名。正濱漁港,日治時代稱為基隆漁港,在昭和4年(1929)開始興築,於昭和9年(1934)竣工。附近並有魚市場、製冰場、漁船修造場、測候所、水產試驗所、水產學校、無線電臺等漁業設施相繼設立,使基隆漁港成為臺灣北部最重要的漁業發展基地。戰後,基隆漁港因係位於正濱里,故改稱正濱漁港。

海濱里 里名由來:

海濱里是民國60年才由正濱里劃分出來的。因係臨海之里,兼存濱町之名,故名海濱里。本里在清代、日治初期,屬社寮庄八尺門的一部分;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八尺門獨立為濱町,本里屬濱町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濱町分為三里,乃屬正濱里的一部分;直到民國60年,才獨立為一里。

土地公澳

位在北寧路南面,海洋大學校區東側一帶。北寧路南面今海洋大學運動場一帶原是礁石憐珣的海岸,土地公澳即是這一帶礁岸中屬較深入、隱閉的灣澳,也是附近漁民泊舟之所。因灣澳旁有土地公廟,故名土地公澳。民國47年,為解決基隆市垃圾問題,選擇此片礁埠作垃圾傾倒處,土地公澳因而被掩埋在垃圾場之下,同時附近40多戶的民家亦被迫搬遷。此垃圾掩埋場填平後,除築北寧路外,大多撥給海洋大學使用。

鴨母寮

在今海洋大學東側的正安宮附近。因發源於槓仔寮出的小溪流流至今海洋大學內,形成小池塘,有人利用池塘養鴨群,並在此搭寮,故名鴨母寮。

沙灣嶺

祥豐街是八尺門通往大沙灣的舊道,係越嶺闢建出來的道路,此街道最高處約在今基隆海事學校一帶,即稱為沙灣嶺。從基隆海事校門口到正濱國小的馬路邊山坡是二二八事變時的棄屍處,現尚未挖掘出世。

杆仔樹腳

今海洋大學祥豐校區一帶,日治時因有人在靠山一帶栽種杆仔樹,故名杆仔樹腳。杆仔樹係山橄欖科喬木,屬稀有植物。也是凱達格蘭族的族樹。

田仔腳

在北寧路北面,與海洋大學祥豐校區相望的加油站一帶,稱為田仔腳,因過去這一帶均係凱達格蘭族的稻田(番仔田)所在地。又稱番仔田(含今日海大祥豐校區)。

銅 礦

指令和平橋東南側阿根娜遊艇廠一帶,因日治時代這裡建有運輸金、銅礦的輕便道路和碼頭,可將採自九份、金瓜石一帶的金、銅礦運載到日本去提鍊,故有此地名。

灰窯

八尺門舊礦務鐵道西側,一直到八尺門水道。從清朝到日治時代,都有人在此地用海底的咾咕石,來燒出石灰,供人使用。

豬灶坑

現在八尺門海濱國宅一帶的山谷,據云因過去有人在此搭寮炸豬油,故名豬灶坑。日治時代,這裡即有琉球漁民來此搭木屋居住。戰後,恆春漁民和大陳島義胞陸續遷入。民國57年後,阿美族山胞開始大量移入此處聚居。這裡原是海防重地,也是都市計畫使用分區的「保護區」,依法不得建築,但居民卻屢拆屢建,(連玉龍,1990:58-60),有關單位最後同意達一棟以原住民為主的原住民國宅,稱海濱國宅。海濱國宅興築於民國80年底,預計建190戶,到83年底已完工160戶,配售給原住民90戶,一般戶70戶。

正安宮

民國57年在此建立本廟,主祀媽祖,現在是八尺門四里共拜的廟宇。過去八尺門是在農曆4月21日迎回媽祖後,在田仔腳用帆布搭棚,請媽祖及各神明暫住看戲。正安宮建成後,即在廟埕舉行祭儀。

海洋大學

前身為民國42年設立的「臺灣省立海事專科學校」,當時是基隆市僅有的專科學校。(童裕昌,1956:178)民國53年,升格為「臺灣省立海洋學院」;民國78年改制為「國立海洋大學」。((基隆市大事記),1989)目前海洋大學仍是基隆市的唯一大學,其校區也由祥豐街擴展到北寧路的南北兩側,北寧路校地主要是垃圾填海造成的。

海事學校

本校原所在地最早為昭和11年(1936)創立的「臺灣總督府立水產講習所」。昭和18年(1943),改隸臺北州,易名為「臺北州立基隆水產學校」,即為本校的前身。民國35年,改稱「臺灣省立基隆水產職業學校」,並於高雄設立分校。民國37年,高雄分校獨立為高雄水產職業學校。(童裕
昌,1956:196)民國46年,本校奉令改為高級職業學校。民國52年,為配合海事專科學校改制學院,校址往南遷於現址。(洪連成,1985:435-436)民國59年,學校易名為「臺灣省立高級海事職業學校」。((基隆市大事記》,1981)

中正里 里名由來:

本里在清代、日治初期,屬社寮庄八尺門的一部分;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八尺門獨立為濱町,乃屬濱町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濱町分為三里,本里即為其中之一里。
本里里名與區名相同,均是屬政冶教化目的,取自蔣中正的名字而來。

田寮澳

本里中正路以西,基隆魚市場一帶原來是一個灣澳,稱為田寮澳,清末即有住家,灣澳附近有番仔田地、漁撈寮舍,故取名田寮澳。日治時代,因應基隆漁港的興築,田寮澳被填平,作為魚市場、水產館等漁業設施地,另有部分土地作為日本人的居住地。

水 產

古地名為田寮澳,主要此地是凱達格蘭族的濱海田地。今日是指中正路西側基隆區漁會、魚市場一帶。自日治時期以來,與漁業有關的設施如:水產館、魚市場、水產試驗所、鰹魚工場等均在這一帶,故名。中正路基隆區漁會舊漁會大樓,即日治時代的水產館,興建於昭和10年(1935),當時內部設有郵局、海事局、水產試驗所、漁會辦公室等,可說是現代化的辦公大樓。戰後,被海軍接收,到民國53年才由基隆市漁會收回。現在基隆區漁會亦已遷離,此一具歷史意義的大樓或可期望規劃為「漁業文物館」。(中國時報,1996年3月16日)

天德宮

位在中正路656巷的巷底內,也是本里山谷的山麓地帶,建成於民國42年,主祀關聖帝君,是八尺門四里共祀的廟宇。民國40年,八尺門居民發起建廟,資金由當時三里的居民自由樂捐,廟地由第二住宅公用合作社捐獻。因此地屬要塞地區,須向軍部申請許可,獲批准後始整地建廟。民國42年完成後,仍屢經整建,而成現貌。

中濱里 里名由來:

本里在清代、日治初期,屬社寮庄八尺門的一部分;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屬濱町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濱町分為三里,本里即為其中之一里。本里里名是由中正區的「中」字,和濱町的「濱」字,組合而成的。

拔死猴、拔死猴澳

拔死猴的地名在基隆市不只一處。本里拔死猴是指中正路西側高23餘公尺,孤立海濱的山丘,此山丘曾是港務局信號臺所在。

拔死猴的意義有兩種說法:(1)是原住民的語言音譯而來,其意義為「風飛沙」;(洪連成,
1993a:115)(2)因本山丘垂直壁立,連猴子都難以攀援而致死,故名。

拔死猴澳即位在拔死猴出的東北邊,今武昌街以西一帶。清代,武昌街以西的海灣,軌稱為拔死猴澳。日治時代,拔死猴澳被填埋作為船舶修造場、鰹魚工場"…等漁業發展用地;澳後土地則作為日本人居住地。

船 寮

一般人稱船舶修造場為船寮,在拔死猴山北側,現在東隆造船廠所在地,日治時即為船舶修造場,故稱為船寮。

煙仔魚會社

一般人稱鰹魚為「煙仔魚」,煙仔魚會社就是日治時期的鰹魚處理工場,其位置與船寮隔中正路相望,現在是海事學校的宿舍。煙仔魚會社在八尺門和社寮島都有四、五間,為當時水產加工最大特色。


水產

水產指中正路西側基隆區漁會、魚市場一帶。自日治時期以來,與漁業有 關的設施如:水產館、魚市場、水產試驗所、鰹魚工場等均在這一帶, 故名。水產館中正路基隆區漁會舊漁會大樓,即日治時代的水產館,興建於昭和10 年(1935),當時內部設有郵局、海事局、水產試驗所、漁會辦公室等 ,可說是現代化的辦公大樓。戰後,被海軍接收,到民國53年才由基 隆市漁會收回。現在基隆區漁會亦已遷離,此一具歷史意義的大樓或 可期望規劃為「漁業文物館」。(中國時報,1996年3月16日)

八尺門(八尺海門水道)

八尺門原是形容和平島與本島之間狹隘的水道,它是漁船出入的航道。因水窄如帶、澄清見底,也雅稱海門,是詩人吟詠的對象。

八尺門 ,後來也用來指稱其南面的陸域部分。民國63~68年,港務局在八尺 門水域約北側,即和平島的東南邊,興築特貨碼頭;在南側興築貯木 池,(《基隆市大事記》,1981)使其水域面積縮小,八尺門可能已不 及八尺寬了。目前更有意將特貨碼頭北面土地改建為污水處理廠。

●八尺門風光 ~珍貴的「金礦鐵道」,記憶中「的「五分仔車」

提起八尺門,很多人都可輕易的聯想起:船桅點點的漁港、櫛比林立的鐵工廠、聚居一處的原住民聚落,碩大無比的船塢……,但若說到八尺門曾經有個火車站,那可就少有人知了。

八尺門也就是今天中正區的正濱里。其以短短的一座橋,連接了和平島與基隆間唯一的陸上交通。橋下是漁船出入的八尺門的漁港,因與和平島間的港灣寬度近約八尺,如同海門一般,因而得名。而當年八尺門火車站就是緊臨著八尺門漁池。如今車站已不復見,但這條仍存留在老一輩記憶中、慢吞吞的「五分仔車」小鐵道,卻因其特殊的「金礦鐵道」身分,而在台灣鐵道史上佔有相當重要的一席。

八尺門火車站的興建,主要是為了因應台灣金屬礦業公司運送礦砂的需要。當年由金瓜石所開採出來的金礦、金銅礦等富礦砂,在採出後隨即被裝袋處理,並利用架空索道輸送至粳仔寮灣(今深澳)裝船,最後再被送往日本佐賀關提煉。

昭和10年(1935)日人廢架空索道,另自礦山下的水湳洞起造一條四公里長的七六二公厘輕便鐵道,運送礦砂直達粳仔寮。隔年,為了配合緊臨八尺門港的礦砂裝船場完工,再將鐵道經深澳、八斗子展延至八尺門,全長計十二點三公里。當時,礦砂運抵八尺門火車站後,即經由龐大的礦砂裝船場轉至駁船上,再由駁船載至基隆港上貨輪,運抵日本。

而這條名為「金瓜石線」的經便鐵道,在當時所運送的可不僅僅是珍貴的礦砂而已。由於此線的闢建,這條輕便鐵道使成了瑞芳與基隆之間唯一的陸上交通要道,往來於兩地的民眾若不搭乘這種客貨混合的「五分仔車」,就只有乘坐渡船,或徒步而行了。據說民國五十年時仍有三座火車頭、兩輛客車於線上服務,一天來回只跑六趟,全程一趟則要花上一個鐘頭,然其所發揮的運輸功效,至今仍為當地老一輩人所津津樂道。

昔日通往.八尺門火車站的 但隨著濱海公路的開闢,民眾多山公路進出,台金的礦砂亦也接改由卡車經公路快速的載送至基隆港上船,曾經輝煌一時的金瓜石線小鐵道從此步入沒落的命運,不久八尺門段的鐵道即被拆除,僅留有一段小隧道,成了八尺門通往八斗子的捷徑。而其餘的鐵道,則成了台鐵興建深澳線的基礎。

如今仍臨立在和平橋旁、八尺門漁港上三座碩大的礦砂裝船場,也在台金公司結束以鐵道運輸礦砂後,租給了美國阿根納公司從事遊艇建造的工作,當時由於阿根納公司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八尺門因而一度相當的繁榮。只可惜好景不常,隨著阿根納公司的營運不善結束營業後,八尺門再度黯淡下來。

銅礦

指今和平橋東南側阿根娜遊艇廠一帶,因日治時代這裡建有運輸金、銅礦的輕便鐵道和碼頭,可將採自九份、金瓜石一帶的金、銅礦運載到日本去提煉,故有此地名。

豬灶坑

現在八尺門海濱國宅一帶的山,現規劃為基隆市原住民文化廣場。



◎解開日本帝國昭和建築哲學之謎

台灣第一座跨海橋    基隆橋變成和平橋       台灣第一座跨海橋~

今天和平島的和平橋,肩負著65年來基隆人的世間繁華。和平橋原名為基隆橋,為1934年的日本政府興建現代規模的基隆漁港建設之一,目的是 讓日本人重回日本傳說中的雞籠島國,繼續移民生活。從1895年開始日本有計劃的殖民,到1912年底,本區(從今日安瀾橋到八尺門,包括和平 島)戶數1284戶,人口4994人,日本人有2326人,且都從事與水產漁業相關的產業,也帶 動基隆現代漁業。

和平橋為改造社寮島(今和平島)的中期工程之一,日本人為了移民於社寮島,先在1897年 作地方文史調查後,開始在社寮島南岸的大沙埔上整地挖清骨骸,作東西出口向的棋盤式 日本宿舍後,並且開始徵收當時社寮島民與八尺門的人作築橋工,每天以領做工牌為月底 統算薪水的依據。今日尚有不少的80歲的老人還記憶猶新,直稱讚當時日本人建築技術高超!和平橋是在1934年開始施工,1935年完工。工程首先探測八尺門小海峽海底深度及海溝 位置,然後將在年度潮汐紀錄放在設計考慮之中,再請當時總督府營繕課長 井手薰指示 設計為現代主義建築風格的橋樑。最後定稿為四座八腳H型圓拱門作橋礅,橋面連四個橋 頭燈堡與雙邊城壘式護欄及中央雙燈柱組合的設計。在當時是採用德國包浩斯現代主義建築,表現出線條優美、實用堅固的交通機能。但日本 人為考究社寮島的文史,分別以西班牙風格表現在橋下,連同橋上護欄也以已廢棄的雞籠 城牆為複製,不過在夜晚橋上燈亮,從天空看下來時,會是一個日本的『日』字,尤其是 節慶時更是明顯。這個跟從天空看今日的總統府是一樣的『日』字。另外,橋墩用八腳是 代表當時日本帝國八竑一宇,征服世界的決心。而且當時日本人是採鋼架混凝土,分別施 工於橋面與橋墩。等到橋墩完成後,再用重吊船組將90公尺長7公尺寬的橋面放置四座橋 墩上灌漿密合,其中橋面中央有留縫作避震防範。就這樣一座跨越74公尺海峽橋誕生了! 日本人如此的施工法,讓當時社寮島驚歎不已!橋樑通行時,日本政府為了尊重地方文史的延續,稱此橋為基隆橋。在太平洋戰爭末期, 靠社寮島這邊的橋面被美軍以兩顆500磅炸藥轟炸出兩大窟窿,但橋沒斷,仍可通行。1947年台灣發生二二八事件,有許多人在橋上被槍殺後,拋海放流。不久,社寮島改名 為和平島,而基隆橋也改為和平橋。1962年智利大地震,震波穿越太平洋,和平橋因而龜烈,後補強修護完成。




●台灣省重要漁港簡介:正濱漁港建港沿革及擴建計劃



正濱漁港位於基隆港東側,和平島南岸,建於民國23年,泊地面積約23公頃,為本省北部遠洋近海拖網船之作業基地,由於本港為早期興建之漁港,陸上相關設施齊全,因交通便利,附近漁業相關之行業很多,早期即為台灣北部重要漁港。唯本港係在基隆商港港區範圍內,受商港管理,內港泊地北岸碼頭幾為基礎造船廠佔用,且漁船進出港口均與商港同一港口航道進出。對漁港之發展仍受到相當限制。



由於商船噸位日益加大,漁商船混雜其間容易產生糾紛,故於民國63年間省府委員會第1259次會議即決議於八斗子漁港建港完成後,應遷移正濱漁港,原址供基隆港務局擴建商港使用,致使正濱漁港之開發建設投資處於予停頓狀態,近年僅對部份損壞碼頭設施加以維護補修。



八斗子漁港於民國77年完成後,因基隆地區漁業發展迅速,漁船大型化且數量亦大幅增加,致八斗子漁港已無法容納正濱漁港之全部漁船及漁業設施,經政府有關單位重新檢討基隆地區漁船使用狀況後,咸認遷移有困難正建請省府對省府委員會1259次所作決議,緩議允許正濱漁港能繼續使用,並擬於「台灣地區漁港建設第三期方案」內編列經費予以整建。



本港漁獲多於魚市場起卸後運往他處,唯附近巷道狹窄,大型車輛出入不便。本港船隻以50噸以上佔多數,作業往返時間約一~三個月,其中與印尼漁業合作漁船約一年返港一次。本港漁船經營種類以拖網為主,棒受網、延繩釣、流刺網為副。作業漁場以我國東海、黃海、南海以及台灣海峽為多。漁獲物以白帶魚、海鰻、蝦類、襳仔、紅目蓮、秋姑、花枝、鎖管、龍蝦、螃蟹、雜魚等為主。年產量約28,408公噸價值新台幣13億餘元,平均每天有約 80 公噸之魚貨,約有40%在基隆銷售,餘均運送外縣市,在本市銷售以生鮮食用為多,加工為次。因本港興建已久,碼頭等港灣設施老舊,但陸上設施齊全,附近漁業相關行業林立,為一良好之漁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