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北台灣近五百年的信史,社寮在明朝中期及日本的史書上,稱為雞
籠山、雞籠或是東番。表示在那個帆船海運時代,漢人和日本人已有在
這裡活動。不過以政權進入本地,則要從1626 年 5 月16日,西班牙軍
隊佔領起到現在,基隆的海國文化正式登場(進入海權國家爭霸的時代)
。
基隆早先是凱達格蘭族部落居社的生養之地,因本區大都為丘陵地,不
利於漢式農業耕作,所以居民大都以打漁、捕獵、採礦及易物貿易為生
。生活不受人為國家政府組織所限制。凱達格蘭族的住民生活,是以社
群習慣,自給自足的方式運作,為人類早期的海邊集村聚落。而其使用
的生活工具,大都與海洋生態息息相關。如:以子安貝(寶貝)為易物貨
幣、以海螺為碗、酒器、通訊及樂器等。
漢人與日本人來此地時,把漢語、漢文化與日語、日本民俗也帶進來,
不同族群在共同相處產生了交會,大家都在學習改變。到了西班牙人進
來時,也帶來歐洲拉丁宗教文化與文明,那時候大家都在學西班牙話,
彈吉他作海盜。後來荷蘭人也來了,帶來資本主義的東印度公司及基督
教、水牛、大批的閩南墾民,這段時間本區的居民無論是凱達格蘭族、
漢人及日本人等,生活上開始要報繳稅給荷蘭公司,荷蘭人也辦學校教
堂、醫院和行政諮詢議會制度,做為管理的對應。但荷蘭公司的商業開
發,在本地發生很大的生態環境變化,山坡草埔的鹿群越來越少,茅草
雜生不利人行的路況到處可見。後來荷蘭人離開了,漢人軍隊進來了,
開始以屯兵方式,厚植軍力,很勞民傷民。這時候已經是大陸的滿州人
在打天下,本地海面常見戰船陳列,後來時局安定,漢人墾民大批來本
地拓荒居住,以閩南漳州人居多,本地漸由社寮開發至今日基隆市中心
,這時候漢農業文化全面取代之前原民的漁商文化,且為期二百多年。
隨後日本人又來,其帶來現代國家文明及日本海國文化,生魚片與甜不
辣到處都可看到,日本人帶來火船與動力機械漁船,影響了本地的產業
發展,開始有水產工廠、水產學校、漁港設施、造船廠及漁會等,也開
始出現大批的現代海軍。但也帶來太平洋戰爭的惡運。
現在是由我們自己居民,繼續為地方發展,尋回地方的活力,在可期許
的明天,去完成發揚地方的優勢,再現基隆海螺飄信的海國雄姿!
500年社寮島大事記‧500年社寮島文史記錄 社寮島文化教室‧月滿雞籠灣‧黑潮文庫‧和平飯店 社寮島文史生活館‧大雞籠社報報‧社寮庄簡誌 社寮島庄廟誌‧社寮島民間故事 社區營造和平島共和國.........
2007年10月26日
社寮島雞籠灣大事記
社寮島雞籠灣大事記主要是收錄近四百年之古雞籠(今基隆市中正區為主)的文獻 記錄,由於資料龐大,僅以簡言扼要記錄,本單元以百年為區隔單位,內容屬於初版整理,尚有遺漏待補!若讀者有文上補則敬請賜教!
社寮島雞籠灣年紀大事紀《 社 寮 島 文 史 收 錄 》
◎2500B.C.~1000B.C.* 沿著基隆、淡水之間的北海岸和關渡以下的淡水河岸,古老的先民正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期,主要使用的器物仍以繩紋陶器為主,石器類型則以凹石最常見,史稱「老崩山系統文化」。
◎500A.D.~1600A.D.* 台北盆地向東北延伸至宜蘭,向南到桃園、新竹等地的凱達格蘭、噶瑪蘭平埔族先民,大量使用煉鐵製造生產工具,取代傳統石製品,而特殊的「無頭側身屈肢」的埋葬方式,可見「十三行文化」已出現聚落或族間的獵首戰爭行為。
◎1544年歐洲商船經台灣附近,船上葡萄牙水手稱台灣島為Formosa福爾摩沙島(美麗之島)。
◎1554年葡萄牙製圖家羅伯‧歐蒙所繪的世界地圖中出現Formosa福爾摩沙島。
◎1555年大明國鄭舜功著「日本一鑑」繪有大惠國台灣島的雞籠山。
◎1560年日本之蝴蝶軍漸次擴張其範圍,活動於中國南方大陸一帶。其基地當時就設在台灣島之北部。且將雞籠港內附近之原住民予以征服。
◎1563年戚繼光打敗日本倭寇,倭寇轉攻雞籠,雞籠國破,凱達格蘭族退居山後。
◎1567年大明國開放海禁,發給往雞籠、淡水的船引,每年6~10艘帆船。
◎1574年7月大明國福建總兵胡守仁招漁民劉以道,諭東番(凱達格蘭族?)合剿海盜林鳳。
◎1575年張燮之著作「東西洋考」中,說明大陸來台的漁夫與台灣北部平埔族交易之事。
◎1580~1590年,福建漳泉兩州每年近十艘到雞籠、淡水,基隆社寮媽祖本尊留駐本地。
◎1582年7月雞籠的凱達格蘭族到亞洲大陸東海沿岸交易鹿皮及黃金,被西班牙船長法蘭西斯古(FRANCISO GUALLE)的航海日記上也記載著,臺灣的凱達格蘭族先住民駕著小帆雙船到中國海岸,用鹿皮來交換鹽、布、鐵、銅等物品的事。
◎1584年福建漳州人三泰在本島與閩南作易物貿易(在1584年前已完成九次台海雙邊貿易),轉運鹿皮、硫磺。
◎1589年福建巡撫周寀議改所訂船引為:「東西二洋共八十八隻。又有小番名雞籠、淡水、地鄰北港捕魚之處,產無奇貨,水程最近,與廣東、福建、寧州、浙江、北港船引一例,原無限數,歲有四、五隻或七、八隻不等」。
◎1592年豐臣秀吉致書台灣高山國,表示日本要入侵佔領遭拒,倭寇蝴蝶軍侵犯雞籠、淡水。
◎1593年豐臣秀吉派家臣到高砂國催促納貢未成。
◎1593 年東西二洋照舊通販,追加占陂等十二處,共湊一百隻,販雞籠、淡水,歲以
十二隻為準。後增至一百十七張船引。1603年再增二十張。
◎1597年西班牙人自日本南返菲律賓時,刺探雞籠。雞籠島(今和平島)有凱達格蘭族300餘人。
◎1603年日本人基督教徒喜左衛門來到雞籠島上,並與當地的原住民婦人依娃緹娜結婚,育有二女。
◎1609年德川家康派馬睛有信來台灣遭拒未成,擄住民而歸。
◎1615年德川家康派山村等安攻打雞籠,遇風失敗及遭當地住民殺害。
◎1616年日本德川時代之初期獎勵在雞籠地方移民,開始有日本人定居之記錄。同年日本薩摩藩敗兵以八幡船隊流竄雞籠。
◎1620年菸草由呂宋傳入福建,後傳入雞籠。
◎1622年福建守備王夢熊及大洋商黃明佐代表大明帝國建議荷蘭人離開澎湖,到雞籠、淡水。荷蘭被海盜李旦詐騙,選擇大員灣(今台南安平)。
◎1623年福建廈門道台派官商洪千總,調查本島及雞籠灣,詐騙荷蘭長官,以雞籠住民兇悍危險,不利開港。
◎1626年起,鄭芝龍稱霸於台灣海峽、控制了通往南洋、台灣、日本的各方面航路,包括通往雞籠在內。。
◎1626年5月5日,西班牙人以大划船2艘、戎克船12艘、士兵300名(漢人傭兵130名)所組成的遠征軍艦隊,自菲律賓的卡迦揚(Cagayan)港出發,避開已被荷人佔據的台灣西岸,取路自巴士海峽,再繞道東海岸北上,遠征台灣北部。
◎1626年5月西班牙勘察雞籠島及雞籠灣,島上有1500間干欄式高腳香木屋,1500居民。島的對岸之漢人部落稱為「巴利安」。
◎1626年5月12日西班牙人就在距離不遠的北岸邊,發現了一個極為安全、且可容納船隻500艘的港口,乃將其取名為Santisima Trinidad,意即「至聖三位一體」,在經實際測量後,西班牙艦隊即刻駛入港區,並加以佔領。當時,這個在西班牙人眼中所謂難得的良港,正是今天的基隆正濱漁港(最早期的基隆港)!
◎1626年5月16日西班牙佔領本島,拆除海邊房舍‧規劃港埠碼頭,建立全台灣第一座天主教教堂兼學校~諸聖堂,稱為托多士聖得(Todos-los-Santos),建聖薩爾瓦多城(聖救主城)為西班牙福摩爾沙太守府,隸屬西班牙國王菲律普四世王室的菲律賓總督管轄。
◎1626年西班牙雞籠第一任長官~安東尼(Antonio Carenen De Vavaldes)到任。
◎1627年西班牙啟用聖薩爾瓦多街港埠(福州街),建造雞籠到金山海邊馬路。
◎1627年西班牙在雞籠設立學校,課程以天主教理、拉丁語、文藝、神學等。
◎1627年西班牙多明我會在八尺門漢人部落(巴利安)設立教堂,前後花費兩萬特加特。
◎1627年本島凱達格蘭族生活進入西班牙文化影響,開始使用流利的西班牙語、西班牙槍砲、信仰天主教及服裝飲習慣朝歐式村落生活作調整改變,並接受西班牙批索銀幣為易物貨幣。
◎1627年雞籠西班牙人南下攻打大員灣荷蘭人,遇暴風雨未成。
◎1628年3月13日,一名滿洲官員訪問聖薩爾瓦多城堡,打開滿洲人政府與西班牙貿易往來。
◎1627~1629年西班牙從雞籠出兵攻下淡水,建聖多明哥城。
◎1630年雞籠住民受洗於天主教超過300人。
◎1630年雞籠城,貯鐵砲,明崇禎三年鑄。聖薩爾瓦多城(雞籠城)~台灣第一座城堡落成。
◎1631年雞籠、淡水賣出60000擔硫磺。
◎1632年3月西班牙人80餘人在一次滿月時沿淡水河進入台北,沿基馬遜河(今基隆河)回到雞籠本島。
◎1632年西班牙天主教神父愛斯基委(Jacinto Esquivel)於雞籠創辦一教育漢人及日本人子弟之學校,名為「學林」,授以教理、拉丁語、文藝及神學等課程,希望養成前往中國與日本傳教之牧師。然翌年因愛斯基委神父身亡,而使「學林」之教學中斷。
◎1632年日本人亦來此與平埔族人貿易,三艘日本帆船滿載鹿皮回國,獲利遠勝絹綢交易。
◎1632年福州官員來雞籠島上聖薩爾瓦多城作通商考察,開放福州、雞籠航線。
◎1633年日本人受僱於西班牙人在雞籠種植農作。
◎1633年起,日本德川幕府厲行禁教,採取了鎖國政策,影響雞籠轉口經濟。
◎1634年西班牙人以在其控制區域分為聖薩爾瓦多行政區、淡水省、哆囉滿省、噶瑪蘭省,雞籠島為西班牙太守府所在,隸屬西班牙菲律賓總督管轄。
◎1634年和平島南岸22艘商用帆船同時入港,聖薩爾瓦多街轉口貿易興盛,西班牙人與凱達格蘭兵征服噶瑪蘭。
◎1638年閩南漳州人次第移民入墾雞籠。
◎1638年西班牙人不僅自淡水撤兵,又減少社寮島上的守兵人數,並且毀壞一部份的城堡(包括淡水的聖明牙哥城)。
◎1640年西班牙的雞籠城守備兵約400餘名(西班牙兵50,班班迦土人兵30,奴隸200,漢人士兵130)。
◎1640年西班牙末代長官~康薩羅(Gonzaro Portilio)到任。
◎1641年8月荷蘭人上尉林哈率317人乘船攻打雞籠城,燒毀對岸村莊。
◎1641年荷蘭長官遞招降書於西班牙雞籠聖薩爾瓦多城主遭拒。
◎1642年8月荷蘭東印度公司打敗西班牙,改建北荷蘭城,清點戰利品計有四十尊大炮、二萬五千銀元及價值一百萬銀元以上的貨物(鹿皮、硫磺),這場戰役驅逐西班牙勢力於台灣之外,且令他歡天喜地來獨攬這個美麗島上豐富的資源,連慶8日。
◎164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雞籠第一任長官恰孔色(Henrdr ic Harconse)太守到任。
◎1644年荷蘭開始掃蕩台灣北部原住民村落之後,本島成為向荷蘭東印度公司納貢的據點。
◎1644年荷蘭人開創「瞨社」制度。
◎1645年10月閩南人陶肯率領同鄉攻打北荷蘭城失敗後,被捕綁在木輪上,以鐵鎚活活打死,並以此示眾,餘黨遣返福建。
◎1651年7月雞籠發生嚴重腹瀉傳染病,醫院床位爆滿,一席難求,患者為荷蘭人與凱達格蘭族人居多,日本人與漢人反而無事。
◎1653年11月 雞籠本地及全台灣島,遭蝗災,飛蝗如黑雲,摧毀全年收成,引起大饑荒及熱發燒傳染病,使得死亡率激增。
◎1654年1月雞籠瘟疫,有37人感染致命。
◎1654年3月12、25日及5月7、20、22、30日地震搖晃本地,像在海上搖晃船一樣。
◎1655年全台灣地震頻頻,鄭成功部隊攻打雞籠未成。
◎1655年荷蘭人任命馬修士為雞籠區宣教師。
◎1661年6月雞籠荷蘭人撤離到日本長崎。荷蘭人的守備人員及他們的眷屬、奴隸共計170人便在6月撤離了社寮島,而這其中甚至還包括了原住民女性1 1人,及原住民小孩10人。
◎1662年8月西班牙廈門多明我會主持人李科羅(義大利籍)寄碇雞籠島,為凱達格蘭族主持教務。
◎1664年明清談判破裂,打破了荷蘭人的美夢,所以荷蘭人自行領軍抵達雞籠,修復舊城並擴大城址,並派商務代表駐於福州。
◎1665年西班牙廈門多明我會主持人李科羅(義大利籍)在荷蘭兵佔領的雞籠,對城兵及凱達格蘭族傳教,居留一年。
◎1665年明鄭諮議參軍陳永華請申屯田之制,以拓番地、漢人拓殖雞籠。
◎1666年鄭經軍隊北襲雞籠荷軍,親隨營林鳳(今有林鳳營地名)戰死。
◎1666年前後,漢人在台灣的人數已有十五萬到二十萬人之多。
◎1667年滿洲官員與荷蘭會商對付鄭經部隊。
◎1668年清國裁福建水師提督,焚戰艦,示無意海上。荷蘭人看破聯合清國收復台灣的美夢,於此年十月十八日(陽曆)撤離雞籠,從此到明鄭投降為止,再也沒踏進台灣一步。
◎1668年鄭經部下林陞攻下北荷蘭城,拆城離去。
◎1669年明朝軍隊重建雞籠砲城,設立東寧王國天興州北路雞籠安撫司,由何祐將軍屯兵防務。
◎1675年2月鄭經部將何佑,奉令將降清洪承疇之姪洪士昌、洪士恩和明朝癸未翰林泉州晉江人楊明琅家眷二百餘口,放逐於雞籠、淡水兩城,直到1683年明朝鄭克塽納降滿清。傳說當時放逐的洪、楊兩氏族,早已處決於雞籠、淡水兩城之中。
◎1680年鄭氏部隊再毀雞籠城。
◎1681年鄭氏部隊重修雞籠城,別立防守營盤,並於金包裏築屯軍營盤。
◎1682年雞籠山凱達格蘭族對抗鄭氏部隊,馮錫範命將督兵征剿未果,鄭氏令通事招撫。
◎1683年7月19日鄭克塽與北京來的吳啟爵,完成受降儀式,進入大清帝國時代,當時漢人有12萬人,雞籠島為康熙時期的雞籠社社居地。
◎1683年施琅引湧泉濟師,挽攬逕流等媽祖神蹟,具題上書賜封,並明令水師衙署崇祀媽祖,因此流傳建雞籠城背尾媽祖草寮於朝拜祈安。
◎1684年大清國開放人民出海捕魚,但限制渡臺。尤禁攜家眷、婦女至臺灣。
◎1695年大雞籠社通事賴科進入台灣東部進陘交易。
◎康熙年間雞籠島凱達格蘭族有「二十家男女六十餘人」,關於葬制有以下記載。古時人死,則將死者置之木板,移於林間或山下任其腐敗。喪家中器物家資如家中十人,則作十份,分一份與死者,棄之死人之旁。至後數十年,漢人與之雜處,始有埋葬用瓦器大矼乘貯死人,埋之戶外 ,而家業不分與死者。今則同漢人埋葬,無異。
◎1712年大雞籠社通事賴科開北投莊,建今關渡山靈山廟。
◎1713年大雞籠社通事賴科等人進入今台北縣樹林市開闢「潭底」,為該市漢人開闢之始。
◎1714年大清國派耶穌會教士到臺灣西部測量勘測,製皇輿全覽圖,包括雞籠。
◎1717年大清國禁人民私自出洋。
◎1718年閩浙總督覺羅滿保以黃曾榮任之淡水營守備駐八里坌,臺協左營把總為淡水營千把,每半年輪防雞籠。
◎1723年潘涂陳謝池各宗族順次移居社寮島聚落成集。
◎1726年藍廷珍奏賜頒匾神昭海表於社寮島媽祖廟。
◎1729年大清國定捕拿潛渡臺灣法令,嚴禁偷渡臺灣。
◎1733年郝玉麟、趙國麟奏賜頒匾錫福安瀾誥封天后。
◎1735年漢人移民大量進駐雞籠社(本島)。
◎1736年大清國巡台御史黃叔琡所著之『番俗六考』中,北部平埔族社,合稱為「北路諸羅番十」。大雞籠社在農曆二月一日、八月一日舉行會飲祭典〈祖靈祭、豐年祭〉,會飲時會抬豬遊行在社內遊行,以卜來年吉兇的習慣。
◎1737年嚴禁漢番通婚。
◎1740年禁台民招致家眷入台。
◎1747年記載雞籠島上各宗族長共議集材,選面西南相對媽祖婆印地,建宮廟名大雞籠港口天后宮,遷雞籠城背尾媽祖金身入火安座。
◎1760年准台民攜眷入台。
◎1764年清乾隆成書的(續修臺灣府志)寫著:「大雞籠嶼,城與社皆在西,又有福州街舊址,偽鄭與日本交易處。」可知,此社寮島福州街地名最遲在明鄭時代已出現。又名聖薩爾瓦多街。
◎1778年記載三府王爺迎神奉祀。
◎1788年淡北大雨雪。
◎1796年增建天后宮之二廂班偏殿置前殿中井,廟貌蘶然,宮庭遼闊。
◎1804年雞籠凱達格蘭族入噶瑪蘭,與漢人爭地。
◎1807年王得祿破海盜朱濆於大雞籠港內,朱濆倉惶而逃。
◎1809年台灣中、北部漳泉械鬥,居民死傷甚多。
◎1810年台灣戶口241217戶,人口有200餘萬人。
◎1810年北部大地震,淡北大雨雪。
◎1836年美國傳教士戴維斯著《中國總誌》,書中肯定台灣優越之通商地位。
◎1840年雞籠堡地名出現。
◎1840年姚瑩在〈在臺灣十七口設訪圖說狀〉中,指出大雞籠灣澳.....岸上居民、漁戶700餘家。
◎1841年英艦侵犯雞籠港,被駐守二沙灣「海門天險」的清兵以大砲擊退。
◎1842年社靈廟三府王爺建廟。
◎1848年英國人喬登至雞籠勘測煤礦。
◎1849年海水澄清,社寮媽祖諸神靈佑海安,社寮島各姓島民重修殿宇,書匾「海波不揚」以記。
◎1852年社寮土地公廟出現一個漢化平埔凱達格蘭族族風格的香爐鼎。
◎1854年美國馬其頓號來本島探查煤礦及雞籠城遺址,並尋找做華盛頓紀念碑的石材。
◎1858年大清國簽訂天津和平條約開放沿岸諸港,台灣島於1863年開放安平、淡水、高雄及基隆四港,並設稅務司以掌管關稅業務,從此基隆港與島內三港開始與世界溝通航運與交易,這全是由於法國拿破崙三世之提議政策。
◎1862年大雞籠社出兵攻打太平天國。社寮島社頭土地公廟建廟,土地公像是島民到今基隆嶼處,見一石頭像土地公神明而奉祀帶回。廟大不過二尺見高見寬。先拜祀紙寫土地公及香爐於小草寮。
◎1865年~漳泉拼,攻打八斗子未成。
◎1865年美商在雞籠設費爾哈士迪斯洋行經營煤礦;雞籠本地商人合組新義順郊和新義興船郊,經營大陸或國際之間的大宗出口貿易。
◎1867年美國軍艦曾往返基隆港而從事廣泛的港灣測量。
◎1868年大雞籠街地名出現,隸屬於芝蘭堡。
◎1870年大清國煤禁開放,准許開採港區附近的煤礦供給船隻需求。
◎1872年雞籠港對外開埠。
◎1872年馬偕於9月27廿日(就是首抵雞籠翌日)訪問了社寮島。據日記略述其經過如下:早晨搭舢板(Sam-pan)到社寮島,費時半個鐘頭。一看有一排低矮珊瑚築造(Co-ral built)的房屋,後面有草及矮樹繁茂的山丘。島甚小,和台灣本島僅隔一小海溝。住民大約有二百人,以捕魚(尤其夜間利用火把-with torches,按其主要對象為喜光性的魚)及種土豆、蕃薯為業。其中五十人是平埔族人。在島的一角有荷蘭人
的城寨,是一百多年前所建的,方型建築,用砂岩(Sand stone)疊起,敷上石灰,約有幾甲地,周圍外深十呎,四角有土壘,接近城壁之高,置砲於此。 多年歲月已過,但仍可看出早年的輪廓。我們也去看了附近的一小洞,從前有人刻字在那裡,年號有超過百年以上。確有人乘船觸礁而死在此地。「棕櫚島」(Palm ls)的美名是怎麼來的?我卻看不見棕櫚。就在一檳樹(Banyan)下,向一大群人傳福音並吟詩歌。平埔族人說,我們所崇拜的,也就是他們祖先所崇拜的。我們上了船要離去,有四、五十人站在二三呎深的水裡,聽我們的吟唱,是出於好奇?只有上主知道他們的真正的感受……。1875年6月22日馬偕到雞籠,下午就搭舟去社寮島上,一路吟詩,走到一小廟,就在一大樹下,向民眾傳福音。聽眾大多是漁民,非常友善,但我們所祈求的是他們心靈的得救(Salvation of their souls)……6月27日雞籠禮拜堂開幕。
◎1875年沈葆禎奏請改「雞籠」地名為「基地昌隆」的基隆,並社立台北府分府通判,1877年才完成行政地名調整。
◎1875年金包裏、雞籠、三貂三堡合置於基隆廳。基隆奠濟宮落成,主祀開漳聖王。
◎1875年基隆覺修宮建廟,俗稱「老爺廟」,主祀田都元帥,基隆北管子弟戲「西皮」派的地方廟。日治時代被改為日本蓮光寺寺院。戰後,蓮光寺被毀壞,成為覺修宮重建之地。
◎1876年清廷聘請英國工程師以西法開基隆煤礦。
◎1876年英國人布里基來本島探查煤礦並作社寮島遊記,12月18日地震海嘯摧毀雞籠。
◎1876年基隆八斗子清國井煤礦開鑿第一年銷售31000噸的煤。
◎1877年基隆堡地名出現。
◎1879年暖暖長老教會成立。
◎1884年6月15日法蘭西共和國砲擊基隆,毀社寮砲台,攻佔社寮島八個月,8月26日大清國向法國宣戰。
◎1884年7月加拿大馬階博士在社寮島佈教所傳教遭恐嚇、1886年6月在佈教所升起英國國旗後離去。
◎1885年清法天津條約簽訂,清法戰爭結束,臺灣建省。
◎1886年5月石碇、金包裏、基隆、三貂四堡,合隸屬於基隆廳,置於基隆廳理番同知。「金雞貂石」名稱出現。
◎1884年10月1日法國提督孤拔重集五艘船艦的兵力再行登陸佔領基隆,因而得到了取用不盡的煤炭燃料。當時的礦山,約分佈在今八尺門至八斗仔一帶,為了貯存煤炭,法軍口在鄰近礦場,且航運便利的社寮島上,設置了港務指揮所,及一個隨時保持著至少貯藏2,000噸煤炭的貯炭所。
◎1885年清法戰爭事平,社寮島各姓島民再修殿宇,清將劉鴻銘上奏巡撫書匾「迥波嶼岸」。
◎1885年台灣正式建省,劉銘傳為首任巡撫。
◎1886年劉銘傳完成起卸貨物之石岸碼頭一座,是為基隆港現代化拓建之始。
◎1887年3月劉銘傳修築台北基隆間之鐵路,並計劃鋪設通往高雄間的縱貫鐵路。設立台北電報局,並架設台灣島內、澎湖島及淡水基隆諸港的海陸電線。
◎1888年1月30日臺灣設省,巡撫劉銘傳公布【臺灣郵政章程】設立驛站。台北、台南為總站,基隆等為正站,建基隆廳治,創辦輪船公司,開闢南達廈門、香港、西貢、新加坡,北至上海、天津各航線,增設電信郵政業務。
◎1888年劉銘傳利用兵工填築鐵路車站附近一帶海岸,完成第一座海陸聯運碼頭,惜以工艱費鉅進行困難,未竟全功。
◎1888年擔任台灣府學的陳洛書〈社寮島秀才〉。
◎1889年基隆社寮天后宮裡還有一歷史悠久的香爐,爐上印著清光緒十五年、朱光齊致贈,爐底並印有「上海」二字,已成為天后宮珍藏的文物之一。社寮島上諸姓再議重修工峻其書「惠我無彊」匾咸念。
◎1891年前後視察台灣的福州日本領事上野專一提出報告說:台灣在政略上是將來日本最須關注的地方, 「其豐饒令人驚嘆.... 委實是天賜寶庫」,又「如致力其內地之開拓,不難創造出東方一大富饒之土地於該島上。稻垣滿次郎在其<東方策結論草案>,以「台灣之位置可喻為東方之君士坦丁堡,故日本應從國策觀點對台灣投以最大關注。」一語喚起政府之注意。
◎1891年10月基隆台北路段鐵路通車﹐正式開啟了台灣鐵路新紀元。1908年4月20日﹐基隆﹑打狗(高雄)全線完工。
◎1892年清廷於基隆設「金砂總局」,管理砂金之開採事宜,並分別在瑞芳、暖暖、頂雙溪、四腳亭設支局。
◎1895年4月17日,清朝北洋大臣直隸 總督李鴻章與伊博文等在日本馬關(下關)春帆樓簽訂「馬關 條約」十一款,割讓台灣和澎湖列島。
◎1895年5月23日台灣民主國成立,以黃虎旗為幟,推舉唐景崧為大總統,為亞洲第一個民主國家,6月6日唐景崧逃回福建。5月26日大清國李經芳與日本樺山總督在本島外海的橫濱號完成政權交接,6月3日日本軍隊攻佔本島及基隆,清兵敗走。
◎1895年台灣納入日本版圖,成立台灣總督府,首任總督為樺山資紀。日本帝國進入本地,全面實施現代產業開發建設。
◎1895年臺灣割讓給日本的時候,臺灣漢人有二百五十五萬人。
◎1895年基隆港灣居民約7000餘人。
◎1896年和平島建立全台灣第一個氣象觀測所。
◎1896年4月20日依據【臺灣總督府郵政電信局官制】改稱基隆二等郵便電信局,開辦郵務、儲金、匯兌、電報等項業務,實施與日本國內同步之郵政制度,是為基隆現代郵政設置之始。
◎1896年9月16日基隆國語(日本語)傳習所授課開始。
◎1897年日本學者鳥居龍藏在社寮島調查凱達格蘭族現況,只剩下28戶,人口數116人,其中男57人、女59人;而緊臨社寮島對岸的八尺門,也有5戶的平埔族人,共計24人,男、女各半。
◎1899年日本政府廢止「日語傳習所」,以令第二十七號訂定「蕃人子弟」進入公學校之規定。
◎1899年起著手的基隆港建港的拓寬工程正在進行。天然良港的基隆港,由於在退潮時大部分成為淺灘,小船尚可行駛,但輪船不易通航,只得在海面上拋錨。基隆港:1899-1902 年完成第一期工程,1906-1911 年完成第二期工程 。
◎1900年基隆醫院落成,俗稱大病院。
◎1903年基隆港貿易額超越淡水港,成為全台最大貿易港,另在安瀾橋附近設立「基隆要塞司令部」。
◎1904年日本伊能嘉矩在其台灣蕃政志中,將台北地區的平埔族定名為凱達格蘭族。
◎1905年社寮島上開始有琉球漁民前來定居,並且在島上的西南側形成了一個琉球人的聚落,當地居民稱做「琉球仔埔」。
◎1905年日本人建立光尊寺,屬佛教真宗本願寺院派,現改名為佛光山極樂寺。
◎1908年日本神道教設立金光教會所,現為中國國民黨基隆市黨部。
◎1909年設基隆大沙灣為海水浴場,區內後增建有兒童園與水族館,日本人稱為「孤拔海濱」。1966年填築碼頭消失。
◎1909年法國政府商得日本政府同意,重修法國人公墓,並立紀念碑,以表揚客死異鄉的軍魂。
◎1911年輪船拖網漁業引進,另日本人在小基隆山〈今基隆市中正公園忠烈祠〉,建金刀比羅神社,奉祀大物主命、崇德天皇二神,1914年合祀天照大神、造化三神、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改稱為基隆神社。
◎1911年鄉人保正池清祥、池國連與基隆保正許梓桑赴湄州登祖廟捐資迎湄州媽祖奉祀基隆社寮天后宮﹝祖廟記其事﹞,後因故轉祀慶安宮,雙方議定年力例農曆四月十九,迎我天后神尊,返宮作客,供眾信祭拜禱佑。。
◎1911 年前臺北, 基隆, 臺中, 臺南, 高雄以地方稅開支創辦供給電力。鄉村地區無電力供應。
◎1912年底基隆市本區(從今日安瀾橋到八尺門,包括和平島)戶數1284戶,人口4994人,日本人有2326人,且都從事與水產漁業相關的產業,也帶動基隆現代漁業。
◎1913年基龍第二尋常小學校設立,後改稱為日新小學校,今為基隆市立中正國民小學。
◎1913年日本人為紀念大正天皇,闢建高砂公園。
◎1914年鏢旗魚(刺丁鰻)漁法引進。
◎1915年社寮庄戶口252戶1135人男583人女552人,日本人123人男72人女51人。
◎1915年時基隆港灣居民增加至37064人,1924年時58524人,1940年時100151人
◎1915年琉球漁民引進潛水漁業,擔任指導的是琉球知念村久高島的內間長三﹝1901~ 1953在台﹞綽號"yamagaiya"。內間以潛水方式進行漁撈,拿看魚叉潛入海底,戳蝦、烏賊、章魚、底魚、或放荷,把裝有食餌的竹籠沈到海底,引誘魚貝類加以捕獲,還有拖繩漁業等的方法,漁船的操舶法,獨木舟的操作法,連潮流和星座的觀測法,反正教一切「海的工作」,後來被社寮島人尊稱為「海神」。
◎1918年基隆船渠會社,於1937年在社寮町併入台灣船渠株式會社,後為台灣造船公司,為全台第一個現代化大造船廠。同年中華民國北京政府公布漢字「注音字母」。
◎1919年機船底曳網漁業也相繼傳入,才有社寮島漁民受僱於日本人,擔任遠洋漁船的船員。
◎1920年社寮島行政隸屬,改入基隆街,社寮大字,下分社寮、八尺門二小字隸屬於基隆郡。另以彭佳嶼設為一行政單位。1945年後曾設彭佳里行政單位。
◎1920年日人調查基隆市的平埔族人口,共計有171人,而其中社寮島上的凱達格蘭族人數,就佔100多人,但這其中包含部份是從三貂的龜霧社所遷移來的。
◎1920年基隆無線電信局設立。
◎1921年在社寮島上的琉球人就有300名左右。到了1930 年琉球人聚落的戶數更達百戶,其中有70戶人家專門從事漁業方面的工作,而其他也有從事雜貨店、船工、農業、飲食店、代書業等。隨後陸續又有琉球人前來這裡定居,使得人數呈倍數增加,當年最興盛時,島上的琉球人口數還曾達到500名左右。同年10月7日臺灣文化協會成立。
◎1922年社寮島西南端236公尺海堤完工,社寮島人江萬壽為該工程工頭。
◎1923年社寮島漁戶200戶,業者250人,發動機船6艘、漁船140艘。
◎1923年基隆八尺門設立鰹魚製造試驗所,1927年改為臺灣總督府水產試驗場,1941年改為臺灣總督府水產試驗所。所址在和平島上。
◎1924年基隆街升格為基隆市,直轄於台北州。
◎1924年台北州基隆高等女學校創建,是基隆市最早的公立中等學校,1926年校舍落成,今為基隆女子高級中學。
◎1924年基隆市漁會組織的起始,是就市街莊為組織區域,而分別組成「漁業組合」。至1936年,始將和平島 (當時名為社寮島 )、八斗子及基隆延繩漁業等幾個「漁業組合」,合併組成「基隆市漁業協同組合」。1944年「台北州水產會基隆市分會」與上述「漁業協同組合」、合併改組為「基隆市漁業會」。
◎1925年往來基隆、神戶間的航線有6艘,平均大約間隔2天半航行一艘,在當時,其次數之繁可以想見。
◎1926年日本人對於住於臺灣的漢人 ,作了一次祖籍的調查。結果是福建人佔了總數的百分之八十三點七,廣東人則佔百分之十五點六。在福建人的百分之八十三點七裡面,泉州人佔了百分之四十五,漳州人佔了百分之三十五。
◎1926年『大日本帝國陸地測量部』所繪五萬分之一的『台北地形圖』上,標名淡水河北部支流為基隆河,而確立基隆河之定名至少要到日據時期中期了。
◎1927年合資會社久野造船所設立社寮町。
◎1927年台北州基隆中學創建,擇定八堵暖暖河畔為校址,民眾不服,乃組織「大沙灣建校建校期成同盟會」,引起基隆首次民眾抗議事件,但官方不理,學校在1929年完成。並定於4月12日為校慶紀念日。
◎1929~1934年基隆水產漁港完工。
◎1929年11月設立社寮島漁業組合,以漁業增產及資金貸放為宗旨,組合員35人全為日本人,社址在基隆市社寮町251。
◎1929年基隆漁港於5月14日興工建築,l934年5月31日峻工,建築費用達83萬4000日圓。
◎1930年社寮島西南邊曾挖出過六角城。
◎1930年興築「合同廳舍」,港務局、基隆稅關、築港出張所、海事出張所、米穀檢查所等與港灣有關的辦公廳均合設於此,完工於1934年。
◎1931年社寮島〈今和平島〉改制社寮町,基隆田寮港運河經整治完成並通航。
◎1932年,鈴木民部調查基隆的琉球人聚落的實況,以《社寮島的漁民部落問題》為題,在《台灣時報》上報告。他的報告指出,按1930年人口普查所確認的琉球人聚落的戶數約為一百戶,總人口二百五十餘名,以漁業為專業的有七十戶、雜貨店五戶、木匠﹝船﹞四戶、農業二戶、飲食店二戶、代書業一戶,以及其他。
◎1934年「社寮町萬善堂」的由來,是日本政府在社寮島﹝今和平島﹞築基隆橋開和一路時,所挖出成千上百具的骨骸,由社寮島民清理後而集中至南榮公慕上的現址安葬。
◎1934年基隆鄉土館,原址為大清國海關衙門,今為基隆市中正路旁的復興館〈海關宿舍〉。
◎1935年基隆橋(今舊和平橋)完工。
◎1935年社寮島上的凱達格蘭族後裔已退減至80多人。
◎1935年興建日治時代的水產館,即是基隆區漁會舊漁會大樓。當時內部設有郵局、海事局、水產試驗所、漁會辦公室等,可說是現代化的辦公大樓。
◎1936年出現時已改用動力漁船作業,發展到基隆社寮島,盛極一時。
◎1936年八尺門金銅礦砂裝船場完工。
◎1937年日本政府重劃道路,基隆社寮天后宮廟拆除,僅留左廂偏殿奉祀媽祖。
◎1937年創立「真砂公學校」,1941年改稱為「真砂國民學校」,今為基隆市立正濱國民小學。
◎1937年8月14日下午4時,中華民國空軍分隊長鄭少愚至翁家埠發現 一架日機(在廣德附近投彈後折回的淺野隊),追擊至曹娥江,經連續攻擊六七次,該機受重創,迫降於基隆社寮島( 今和平島 )附近,重傷報廢。
◎1937年台灣船渠株式會社成立,全台灣第一個現代造船場。
◎1938年社寮町3971人,本省人1949人、日本人(含琉球人、朝鮮人)1617人、其他405人(中國籍寄寓人以及外國人)。
◎1940年懂日語的臺人人數,激增到二百八十餘萬,佔全臺人口總數的51%,日本台灣總督府遂盡權力推行「國語常用運動」。以其完全禁絕台語而代以日語。
◎1940年2月10日是日本台灣總督府制訂日本「皇紀紀元二六六○年紀念日」為改姓名運動實施日。1940年8月11日,改姓名運動實施半年,朝鮮約有二千萬人響應;臺灣的漢人則僅有168人配合。
◎1940年7月日本中央政界成立第二次近衛內閣,10月12日成立「大政翼贊會」,並公佈「國民精神總動員令」,展開「舉國一致」體制,臺灣人皆必須變成恭順的「皇民」。
◎1941年4月19日,臺灣總督府組織「皇民奉公會」,「奉公壯年團」、「產業奉公團」、「挺身奉公隊」、「文學奉公隊」以及由未婚女性所組成的「桔梗俱樂部」等作為外圍團體。
◎1941年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皇民奉公會」成為驅策戰爭總動員的機關,並設置「拓南農業戰士訓練所」、「拓南工業戰士訓練所」、「海洋訓練所」、「高砂青年隊」等組織,訓練臺灣青年,投入戰爭,擔任軍伕。將近二十一萬人被動員到東南亞及華南戰線,其中約有兩萬八千多人充當炮灰戰死。
◎1942年4月1日,臺灣正式實施「陸軍特別志願兵制度」。
◎1943年西部電燈用戶數 43 萬戶, 佔總戶數37%,裝置電燈 148 萬盞,平均每人 0.22 盞 。
◎1944年新任臺灣總督兼日本陸軍第十方面軍司令官安藤利吉,在臺灣實施徵兵制。
◎1945年11月9日成立中華民國臺灣省基隆港務局。
◎1946年2月17日中華民國國軍登陸臺灣基隆。
◎1946年4月2日基隆國語(北京話)推行所成立。
◎1946年11月1日社寮島島民謝石角先生擔任基隆市中正區區長(1946.11.1~1951.5.1)
◎1946年第一屆里長選舉當選者:社寮里里長張建賢先生、副里長蘇炎先生,和寮里里長王得先生、副里長蔡紅英先生,平寮里里長林有桐先生、副里長劉鼎霖先生。
◎1947年2月28日發生台北天馬茶房緝私菸引發民怨事件,3月8日從上海開來的21師鎮壓部隊登陸基隆港。
◎1947年3月8日~13日發生二二八事件株連式屠殺─社寮島船寮事件,社寮島成為槍決場。
◎1947年5月26日日本人金關丈夫等四位,在社寮島發掘石棺,棺形為淡赤灰色砂岩拼成之石板棺,其所包含之先史陶器與基隆市大沙灣相同,石棺出土最盛時,曾被波浪漂至海岸。
◎1948年12月,中華民國蔣介石總統將中央銀行庫存黃金2004459市兩運抵臺灣,又再運出黃金151箱,合純金572899市兩,銀幣一百箱,合四百萬元,借用海關巡艦「海星號」裝運,前往廈門。1949年1月10日蔣介石再命令蔣經國會同中央銀行總裁俞鴻鈞將央行現金移存臺灣。故宮國寶也開始分批運來臺灣。
◎1949年4月24日共軍攻下南京總統府,6月15日臺灣改幣制舊臺幣40000:新台幣1:0.2美元。12月7日中華民國政府遷抵台北。
◎1949年2月10日,央行所存黃金、白銀,多已被運至臺灣、廈門,上海僅餘20萬黃金。2月22日,故宮文物第三批運抵臺灣,只剩次級品留在大陸。5月15,京滬杭警備總司令湯恩伯又親筆寫信給中央銀行:「為適應軍事,貴行現有黃金銀元除暫留黃金5000兩銀元300000元外,其餘即移存於本部指定之安全地點,需要時陸續提用。」5月17日,湯恩伯自央行帶走黃金198000餘兩、銀元1200000元,上海央行所存黃金、白銀到此幾乎全數被蔣介石提走。
◎1949年基隆社寮天后宮〈大雞籠港口天后宮〉重建於舊址的斜後方,但面積已無法與原來的相比擬。此廟的結構部份由宜蘭師父陳阿挺建成,而在木雕部份則由民俗大師黃龜理與另一宜蘭師阿土分場所,完成。乃將廟宇從中軸線一分為二,由兩邊師父互相較勁,以分高低。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6月27日美軍第七艦隊巡防臺灣海峽。7月2日臺灣地方自治開始。
◎1950年2月基隆市正濱國民學校分校定名為基隆市中正區第四國民學校,有六個班級,學生共兩百餘名,首任校長為林國焌先生。為和平國民小學前身。
◎1952年2月17日臺灣省教育廳通令中學生蓄髮,男生不得超過三公分、女生短髮,長度不過耳際。
◎1954年1月23日韓戰反共戰俘抵達臺灣基隆港。
◎1954年大學聯考制度開始,採統一命題,統一分發方式錄取學生。
◎1955年2月6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決定自大陳島全面撤軍民來台灣。大陳義胞進入基隆和平島。
◎1957年基隆和平堂創立於和平橋頭(和一路46號)的基隆和平堂屬信義會。
◎1958年8月23日金門砲戰爆發。
◎1962年臺灣電視公司開播。
◎1965年創立的和平島教會(平一路31號)屬長老教會,前身則為沙灣教會。
◎1966年填基隆大沙灣海水浴場為東岸9~15號貨櫃碼頭。
◎1968年臺灣實施九年義務國民教育。
◎1969年基港大樓完工,現為基隆港務局,中正公園的大佛觀世音像落成,高22.5公尺。
◎1971年和平島和憲里的誕生,是因在社寮里內有大陳島民和原住民聚居的「和憲莊」,而獨立一里。
◎1973年布拉哥油輪觸礁事件,所外洩的原油致使和平島附近的海底生物大量死亡。
◎1974年基隆港務局炸和平島尖山頭,以廢土填出海埔新生地,以做為八尺門危險貨品倉庫碼頭區。
◎1979年新和平橋〈無橋樑〉完工。
◎1980年基隆市立游泳池落成。
◎1981年基隆市立體育館落成。
◎1989年基隆市人口36萬人。
◎1993年9月開放基隆嶼為離島海洋公園。
◎1995年7月公告基隆市棉花嶼、花瓶嶼為野生動物重要的棲息環境,劃定為野生動物保育區。
◎1996年和平島各姓島民再議重修基隆社寮天后宮,保留前人工藝,原殿作宮頂翻修、改建文昌武聖偏殿、擴建圓通藥師后殿、社寮文史館、行政大樓等,聖像翼翼、丹漆煌煌、其庭植植,堪稱本島廟宇歷來最大之建設。總統李登輝、副總統連戰及省長宋楚瑜賀匾「神昭海表」、「錫福安瀾」、「惠我無疆」共為記。
◎2000年進入社區總體營造,建立永續經營的發展。
◎2000年1月22日至4月9日,社寮島文史工作室自費舉辦雞籠社寮影像文史展覽,開地方文史近五百年來的第一次文史工作成果發表風氣。
◎2001年3月18日雞籠文史協進會成立,首任理事長洪連成、總幹事薛麗妮。
◎2001年5月20日雞籠文史協進會新辦公處啟用〈中正路230號日式古屋〉。
社寮島雞籠灣年紀大事紀《 社 寮 島 文 史 收 錄 》
◎2500B.C.~1000B.C.* 沿著基隆、淡水之間的北海岸和關渡以下的淡水河岸,古老的先民正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期,主要使用的器物仍以繩紋陶器為主,石器類型則以凹石最常見,史稱「老崩山系統文化」。
◎500A.D.~1600A.D.* 台北盆地向東北延伸至宜蘭,向南到桃園、新竹等地的凱達格蘭、噶瑪蘭平埔族先民,大量使用煉鐵製造生產工具,取代傳統石製品,而特殊的「無頭側身屈肢」的埋葬方式,可見「十三行文化」已出現聚落或族間的獵首戰爭行為。
◎1544年歐洲商船經台灣附近,船上葡萄牙水手稱台灣島為Formosa福爾摩沙島(美麗之島)。
◎1554年葡萄牙製圖家羅伯‧歐蒙所繪的世界地圖中出現Formosa福爾摩沙島。
◎1555年大明國鄭舜功著「日本一鑑」繪有大惠國台灣島的雞籠山。
◎1560年日本之蝴蝶軍漸次擴張其範圍,活動於中國南方大陸一帶。其基地當時就設在台灣島之北部。且將雞籠港內附近之原住民予以征服。
◎1563年戚繼光打敗日本倭寇,倭寇轉攻雞籠,雞籠國破,凱達格蘭族退居山後。
◎1567年大明國開放海禁,發給往雞籠、淡水的船引,每年6~10艘帆船。
◎1574年7月大明國福建總兵胡守仁招漁民劉以道,諭東番(凱達格蘭族?)合剿海盜林鳳。
◎1575年張燮之著作「東西洋考」中,說明大陸來台的漁夫與台灣北部平埔族交易之事。
◎1580~1590年,福建漳泉兩州每年近十艘到雞籠、淡水,基隆社寮媽祖本尊留駐本地。
◎1582年7月雞籠的凱達格蘭族到亞洲大陸東海沿岸交易鹿皮及黃金,被西班牙船長法蘭西斯古(FRANCISO GUALLE)的航海日記上也記載著,臺灣的凱達格蘭族先住民駕著小帆雙船到中國海岸,用鹿皮來交換鹽、布、鐵、銅等物品的事。
◎1584年福建漳州人三泰在本島與閩南作易物貿易(在1584年前已完成九次台海雙邊貿易),轉運鹿皮、硫磺。
◎1589年福建巡撫周寀議改所訂船引為:「東西二洋共八十八隻。又有小番名雞籠、淡水、地鄰北港捕魚之處,產無奇貨,水程最近,與廣東、福建、寧州、浙江、北港船引一例,原無限數,歲有四、五隻或七、八隻不等」。
◎1592年豐臣秀吉致書台灣高山國,表示日本要入侵佔領遭拒,倭寇蝴蝶軍侵犯雞籠、淡水。
◎1593年豐臣秀吉派家臣到高砂國催促納貢未成。
◎1593 年東西二洋照舊通販,追加占陂等十二處,共湊一百隻,販雞籠、淡水,歲以
十二隻為準。後增至一百十七張船引。1603年再增二十張。
◎1597年西班牙人自日本南返菲律賓時,刺探雞籠。雞籠島(今和平島)有凱達格蘭族300餘人。
◎1603年日本人基督教徒喜左衛門來到雞籠島上,並與當地的原住民婦人依娃緹娜結婚,育有二女。
◎1609年德川家康派馬睛有信來台灣遭拒未成,擄住民而歸。
◎1615年德川家康派山村等安攻打雞籠,遇風失敗及遭當地住民殺害。
◎1616年日本德川時代之初期獎勵在雞籠地方移民,開始有日本人定居之記錄。同年日本薩摩藩敗兵以八幡船隊流竄雞籠。
◎1620年菸草由呂宋傳入福建,後傳入雞籠。
◎1622年福建守備王夢熊及大洋商黃明佐代表大明帝國建議荷蘭人離開澎湖,到雞籠、淡水。荷蘭被海盜李旦詐騙,選擇大員灣(今台南安平)。
◎1623年福建廈門道台派官商洪千總,調查本島及雞籠灣,詐騙荷蘭長官,以雞籠住民兇悍危險,不利開港。
◎1626年起,鄭芝龍稱霸於台灣海峽、控制了通往南洋、台灣、日本的各方面航路,包括通往雞籠在內。。
◎1626年5月5日,西班牙人以大划船2艘、戎克船12艘、士兵300名(漢人傭兵130名)所組成的遠征軍艦隊,自菲律賓的卡迦揚(Cagayan)港出發,避開已被荷人佔據的台灣西岸,取路自巴士海峽,再繞道東海岸北上,遠征台灣北部。
◎1626年5月西班牙勘察雞籠島及雞籠灣,島上有1500間干欄式高腳香木屋,1500居民。島的對岸之漢人部落稱為「巴利安」。
◎1626年5月12日西班牙人就在距離不遠的北岸邊,發現了一個極為安全、且可容納船隻500艘的港口,乃將其取名為Santisima Trinidad,意即「至聖三位一體」,在經實際測量後,西班牙艦隊即刻駛入港區,並加以佔領。當時,這個在西班牙人眼中所謂難得的良港,正是今天的基隆正濱漁港(最早期的基隆港)!
◎1626年5月16日西班牙佔領本島,拆除海邊房舍‧規劃港埠碼頭,建立全台灣第一座天主教教堂兼學校~諸聖堂,稱為托多士聖得(Todos-los-Santos),建聖薩爾瓦多城(聖救主城)為西班牙福摩爾沙太守府,隸屬西班牙國王菲律普四世王室的菲律賓總督管轄。
◎1626年西班牙雞籠第一任長官~安東尼(Antonio Carenen De Vavaldes)到任。
◎1627年西班牙啟用聖薩爾瓦多街港埠(福州街),建造雞籠到金山海邊馬路。
◎1627年西班牙在雞籠設立學校,課程以天主教理、拉丁語、文藝、神學等。
◎1627年西班牙多明我會在八尺門漢人部落(巴利安)設立教堂,前後花費兩萬特加特。
◎1627年本島凱達格蘭族生活進入西班牙文化影響,開始使用流利的西班牙語、西班牙槍砲、信仰天主教及服裝飲習慣朝歐式村落生活作調整改變,並接受西班牙批索銀幣為易物貨幣。
◎1627年雞籠西班牙人南下攻打大員灣荷蘭人,遇暴風雨未成。
◎1628年3月13日,一名滿洲官員訪問聖薩爾瓦多城堡,打開滿洲人政府與西班牙貿易往來。
◎1627~1629年西班牙從雞籠出兵攻下淡水,建聖多明哥城。
◎1630年雞籠住民受洗於天主教超過300人。
◎1630年雞籠城,貯鐵砲,明崇禎三年鑄。聖薩爾瓦多城(雞籠城)~台灣第一座城堡落成。
◎1631年雞籠、淡水賣出60000擔硫磺。
◎1632年3月西班牙人80餘人在一次滿月時沿淡水河進入台北,沿基馬遜河(今基隆河)回到雞籠本島。
◎1632年西班牙天主教神父愛斯基委(Jacinto Esquivel)於雞籠創辦一教育漢人及日本人子弟之學校,名為「學林」,授以教理、拉丁語、文藝及神學等課程,希望養成前往中國與日本傳教之牧師。然翌年因愛斯基委神父身亡,而使「學林」之教學中斷。
◎1632年日本人亦來此與平埔族人貿易,三艘日本帆船滿載鹿皮回國,獲利遠勝絹綢交易。
◎1632年福州官員來雞籠島上聖薩爾瓦多城作通商考察,開放福州、雞籠航線。
◎1633年日本人受僱於西班牙人在雞籠種植農作。
◎1633年起,日本德川幕府厲行禁教,採取了鎖國政策,影響雞籠轉口經濟。
◎1634年西班牙人以在其控制區域分為聖薩爾瓦多行政區、淡水省、哆囉滿省、噶瑪蘭省,雞籠島為西班牙太守府所在,隸屬西班牙菲律賓總督管轄。
◎1634年和平島南岸22艘商用帆船同時入港,聖薩爾瓦多街轉口貿易興盛,西班牙人與凱達格蘭兵征服噶瑪蘭。
◎1638年閩南漳州人次第移民入墾雞籠。
◎1638年西班牙人不僅自淡水撤兵,又減少社寮島上的守兵人數,並且毀壞一部份的城堡(包括淡水的聖明牙哥城)。
◎1640年西班牙的雞籠城守備兵約400餘名(西班牙兵50,班班迦土人兵30,奴隸200,漢人士兵130)。
◎1640年西班牙末代長官~康薩羅(Gonzaro Portilio)到任。
◎1641年8月荷蘭人上尉林哈率317人乘船攻打雞籠城,燒毀對岸村莊。
◎1641年荷蘭長官遞招降書於西班牙雞籠聖薩爾瓦多城主遭拒。
◎1642年8月荷蘭東印度公司打敗西班牙,改建北荷蘭城,清點戰利品計有四十尊大炮、二萬五千銀元及價值一百萬銀元以上的貨物(鹿皮、硫磺),這場戰役驅逐西班牙勢力於台灣之外,且令他歡天喜地來獨攬這個美麗島上豐富的資源,連慶8日。
◎164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雞籠第一任長官恰孔色(Henrdr ic Harconse)太守到任。
◎1644年荷蘭開始掃蕩台灣北部原住民村落之後,本島成為向荷蘭東印度公司納貢的據點。
◎1644年荷蘭人開創「瞨社」制度。
◎1645年10月閩南人陶肯率領同鄉攻打北荷蘭城失敗後,被捕綁在木輪上,以鐵鎚活活打死,並以此示眾,餘黨遣返福建。
◎1651年7月雞籠發生嚴重腹瀉傳染病,醫院床位爆滿,一席難求,患者為荷蘭人與凱達格蘭族人居多,日本人與漢人反而無事。
◎1653年11月 雞籠本地及全台灣島,遭蝗災,飛蝗如黑雲,摧毀全年收成,引起大饑荒及熱發燒傳染病,使得死亡率激增。
◎1654年1月雞籠瘟疫,有37人感染致命。
◎1654年3月12、25日及5月7、20、22、30日地震搖晃本地,像在海上搖晃船一樣。
◎1655年全台灣地震頻頻,鄭成功部隊攻打雞籠未成。
◎1655年荷蘭人任命馬修士為雞籠區宣教師。
◎1661年6月雞籠荷蘭人撤離到日本長崎。荷蘭人的守備人員及他們的眷屬、奴隸共計170人便在6月撤離了社寮島,而這其中甚至還包括了原住民女性1 1人,及原住民小孩10人。
◎1662年8月西班牙廈門多明我會主持人李科羅(義大利籍)寄碇雞籠島,為凱達格蘭族主持教務。
◎1664年明清談判破裂,打破了荷蘭人的美夢,所以荷蘭人自行領軍抵達雞籠,修復舊城並擴大城址,並派商務代表駐於福州。
◎1665年西班牙廈門多明我會主持人李科羅(義大利籍)在荷蘭兵佔領的雞籠,對城兵及凱達格蘭族傳教,居留一年。
◎1665年明鄭諮議參軍陳永華請申屯田之制,以拓番地、漢人拓殖雞籠。
◎1666年鄭經軍隊北襲雞籠荷軍,親隨營林鳳(今有林鳳營地名)戰死。
◎1666年前後,漢人在台灣的人數已有十五萬到二十萬人之多。
◎1667年滿洲官員與荷蘭會商對付鄭經部隊。
◎1668年清國裁福建水師提督,焚戰艦,示無意海上。荷蘭人看破聯合清國收復台灣的美夢,於此年十月十八日(陽曆)撤離雞籠,從此到明鄭投降為止,再也沒踏進台灣一步。
◎1668年鄭經部下林陞攻下北荷蘭城,拆城離去。
◎1669年明朝軍隊重建雞籠砲城,設立東寧王國天興州北路雞籠安撫司,由何祐將軍屯兵防務。
◎1675年2月鄭經部將何佑,奉令將降清洪承疇之姪洪士昌、洪士恩和明朝癸未翰林泉州晉江人楊明琅家眷二百餘口,放逐於雞籠、淡水兩城,直到1683年明朝鄭克塽納降滿清。傳說當時放逐的洪、楊兩氏族,早已處決於雞籠、淡水兩城之中。
◎1680年鄭氏部隊再毀雞籠城。
◎1681年鄭氏部隊重修雞籠城,別立防守營盤,並於金包裏築屯軍營盤。
◎1682年雞籠山凱達格蘭族對抗鄭氏部隊,馮錫範命將督兵征剿未果,鄭氏令通事招撫。
◎1683年7月19日鄭克塽與北京來的吳啟爵,完成受降儀式,進入大清帝國時代,當時漢人有12萬人,雞籠島為康熙時期的雞籠社社居地。
◎1683年施琅引湧泉濟師,挽攬逕流等媽祖神蹟,具題上書賜封,並明令水師衙署崇祀媽祖,因此流傳建雞籠城背尾媽祖草寮於朝拜祈安。
◎1684年大清國開放人民出海捕魚,但限制渡臺。尤禁攜家眷、婦女至臺灣。
◎1695年大雞籠社通事賴科進入台灣東部進陘交易。
◎康熙年間雞籠島凱達格蘭族有「二十家男女六十餘人」,關於葬制有以下記載。古時人死,則將死者置之木板,移於林間或山下任其腐敗。喪家中器物家資如家中十人,則作十份,分一份與死者,棄之死人之旁。至後數十年,漢人與之雜處,始有埋葬用瓦器大矼乘貯死人,埋之戶外 ,而家業不分與死者。今則同漢人埋葬,無異。
◎1712年大雞籠社通事賴科開北投莊,建今關渡山靈山廟。
◎1713年大雞籠社通事賴科等人進入今台北縣樹林市開闢「潭底」,為該市漢人開闢之始。
◎1714年大清國派耶穌會教士到臺灣西部測量勘測,製皇輿全覽圖,包括雞籠。
◎1717年大清國禁人民私自出洋。
◎1718年閩浙總督覺羅滿保以黃曾榮任之淡水營守備駐八里坌,臺協左營把總為淡水營千把,每半年輪防雞籠。
◎1723年潘涂陳謝池各宗族順次移居社寮島聚落成集。
◎1726年藍廷珍奏賜頒匾神昭海表於社寮島媽祖廟。
◎1729年大清國定捕拿潛渡臺灣法令,嚴禁偷渡臺灣。
◎1733年郝玉麟、趙國麟奏賜頒匾錫福安瀾誥封天后。
◎1735年漢人移民大量進駐雞籠社(本島)。
◎1736年大清國巡台御史黃叔琡所著之『番俗六考』中,北部平埔族社,合稱為「北路諸羅番十」。大雞籠社在農曆二月一日、八月一日舉行會飲祭典〈祖靈祭、豐年祭〉,會飲時會抬豬遊行在社內遊行,以卜來年吉兇的習慣。
◎1737年嚴禁漢番通婚。
◎1740年禁台民招致家眷入台。
◎1747年記載雞籠島上各宗族長共議集材,選面西南相對媽祖婆印地,建宮廟名大雞籠港口天后宮,遷雞籠城背尾媽祖金身入火安座。
◎1760年准台民攜眷入台。
◎1764年清乾隆成書的(續修臺灣府志)寫著:「大雞籠嶼,城與社皆在西,又有福州街舊址,偽鄭與日本交易處。」可知,此社寮島福州街地名最遲在明鄭時代已出現。又名聖薩爾瓦多街。
◎1778年記載三府王爺迎神奉祀。
◎1788年淡北大雨雪。
◎1796年增建天后宮之二廂班偏殿置前殿中井,廟貌蘶然,宮庭遼闊。
◎1804年雞籠凱達格蘭族入噶瑪蘭,與漢人爭地。
◎1807年王得祿破海盜朱濆於大雞籠港內,朱濆倉惶而逃。
◎1809年台灣中、北部漳泉械鬥,居民死傷甚多。
◎1810年台灣戶口241217戶,人口有200餘萬人。
◎1810年北部大地震,淡北大雨雪。
◎1836年美國傳教士戴維斯著《中國總誌》,書中肯定台灣優越之通商地位。
◎1840年雞籠堡地名出現。
◎1840年姚瑩在〈在臺灣十七口設訪圖說狀〉中,指出大雞籠灣澳.....岸上居民、漁戶700餘家。
◎1841年英艦侵犯雞籠港,被駐守二沙灣「海門天險」的清兵以大砲擊退。
◎1842年社靈廟三府王爺建廟。
◎1848年英國人喬登至雞籠勘測煤礦。
◎1849年海水澄清,社寮媽祖諸神靈佑海安,社寮島各姓島民重修殿宇,書匾「海波不揚」以記。
◎1852年社寮土地公廟出現一個漢化平埔凱達格蘭族族風格的香爐鼎。
◎1854年美國馬其頓號來本島探查煤礦及雞籠城遺址,並尋找做華盛頓紀念碑的石材。
◎1858年大清國簽訂天津和平條約開放沿岸諸港,台灣島於1863年開放安平、淡水、高雄及基隆四港,並設稅務司以掌管關稅業務,從此基隆港與島內三港開始與世界溝通航運與交易,這全是由於法國拿破崙三世之提議政策。
◎1862年大雞籠社出兵攻打太平天國。社寮島社頭土地公廟建廟,土地公像是島民到今基隆嶼處,見一石頭像土地公神明而奉祀帶回。廟大不過二尺見高見寬。先拜祀紙寫土地公及香爐於小草寮。
◎1865年~漳泉拼,攻打八斗子未成。
◎1865年美商在雞籠設費爾哈士迪斯洋行經營煤礦;雞籠本地商人合組新義順郊和新義興船郊,經營大陸或國際之間的大宗出口貿易。
◎1867年美國軍艦曾往返基隆港而從事廣泛的港灣測量。
◎1868年大雞籠街地名出現,隸屬於芝蘭堡。
◎1870年大清國煤禁開放,准許開採港區附近的煤礦供給船隻需求。
◎1872年雞籠港對外開埠。
◎1872年馬偕於9月27廿日(就是首抵雞籠翌日)訪問了社寮島。據日記略述其經過如下:早晨搭舢板(Sam-pan)到社寮島,費時半個鐘頭。一看有一排低矮珊瑚築造(Co-ral built)的房屋,後面有草及矮樹繁茂的山丘。島甚小,和台灣本島僅隔一小海溝。住民大約有二百人,以捕魚(尤其夜間利用火把-with torches,按其主要對象為喜光性的魚)及種土豆、蕃薯為業。其中五十人是平埔族人。在島的一角有荷蘭人
的城寨,是一百多年前所建的,方型建築,用砂岩(Sand stone)疊起,敷上石灰,約有幾甲地,周圍外深十呎,四角有土壘,接近城壁之高,置砲於此。 多年歲月已過,但仍可看出早年的輪廓。我們也去看了附近的一小洞,從前有人刻字在那裡,年號有超過百年以上。確有人乘船觸礁而死在此地。「棕櫚島」(Palm ls)的美名是怎麼來的?我卻看不見棕櫚。就在一檳樹(Banyan)下,向一大群人傳福音並吟詩歌。平埔族人說,我們所崇拜的,也就是他們祖先所崇拜的。我們上了船要離去,有四、五十人站在二三呎深的水裡,聽我們的吟唱,是出於好奇?只有上主知道他們的真正的感受……。1875年6月22日馬偕到雞籠,下午就搭舟去社寮島上,一路吟詩,走到一小廟,就在一大樹下,向民眾傳福音。聽眾大多是漁民,非常友善,但我們所祈求的是他們心靈的得救(Salvation of their souls)……6月27日雞籠禮拜堂開幕。
◎1875年沈葆禎奏請改「雞籠」地名為「基地昌隆」的基隆,並社立台北府分府通判,1877年才完成行政地名調整。
◎1875年金包裏、雞籠、三貂三堡合置於基隆廳。基隆奠濟宮落成,主祀開漳聖王。
◎1875年基隆覺修宮建廟,俗稱「老爺廟」,主祀田都元帥,基隆北管子弟戲「西皮」派的地方廟。日治時代被改為日本蓮光寺寺院。戰後,蓮光寺被毀壞,成為覺修宮重建之地。
◎1876年清廷聘請英國工程師以西法開基隆煤礦。
◎1876年英國人布里基來本島探查煤礦並作社寮島遊記,12月18日地震海嘯摧毀雞籠。
◎1876年基隆八斗子清國井煤礦開鑿第一年銷售31000噸的煤。
◎1877年基隆堡地名出現。
◎1879年暖暖長老教會成立。
◎1884年6月15日法蘭西共和國砲擊基隆,毀社寮砲台,攻佔社寮島八個月,8月26日大清國向法國宣戰。
◎1884年7月加拿大馬階博士在社寮島佈教所傳教遭恐嚇、1886年6月在佈教所升起英國國旗後離去。
◎1885年清法天津條約簽訂,清法戰爭結束,臺灣建省。
◎1886年5月石碇、金包裏、基隆、三貂四堡,合隸屬於基隆廳,置於基隆廳理番同知。「金雞貂石」名稱出現。
◎1884年10月1日法國提督孤拔重集五艘船艦的兵力再行登陸佔領基隆,因而得到了取用不盡的煤炭燃料。當時的礦山,約分佈在今八尺門至八斗仔一帶,為了貯存煤炭,法軍口在鄰近礦場,且航運便利的社寮島上,設置了港務指揮所,及一個隨時保持著至少貯藏2,000噸煤炭的貯炭所。
◎1885年清法戰爭事平,社寮島各姓島民再修殿宇,清將劉鴻銘上奏巡撫書匾「迥波嶼岸」。
◎1885年台灣正式建省,劉銘傳為首任巡撫。
◎1886年劉銘傳完成起卸貨物之石岸碼頭一座,是為基隆港現代化拓建之始。
◎1887年3月劉銘傳修築台北基隆間之鐵路,並計劃鋪設通往高雄間的縱貫鐵路。設立台北電報局,並架設台灣島內、澎湖島及淡水基隆諸港的海陸電線。
◎1888年1月30日臺灣設省,巡撫劉銘傳公布【臺灣郵政章程】設立驛站。台北、台南為總站,基隆等為正站,建基隆廳治,創辦輪船公司,開闢南達廈門、香港、西貢、新加坡,北至上海、天津各航線,增設電信郵政業務。
◎1888年劉銘傳利用兵工填築鐵路車站附近一帶海岸,完成第一座海陸聯運碼頭,惜以工艱費鉅進行困難,未竟全功。
◎1888年擔任台灣府學的陳洛書〈社寮島秀才〉。
◎1889年基隆社寮天后宮裡還有一歷史悠久的香爐,爐上印著清光緒十五年、朱光齊致贈,爐底並印有「上海」二字,已成為天后宮珍藏的文物之一。社寮島上諸姓再議重修工峻其書「惠我無彊」匾咸念。
◎1891年前後視察台灣的福州日本領事上野專一提出報告說:台灣在政略上是將來日本最須關注的地方, 「其豐饒令人驚嘆.... 委實是天賜寶庫」,又「如致力其內地之開拓,不難創造出東方一大富饒之土地於該島上。稻垣滿次郎在其<東方策結論草案>,以「台灣之位置可喻為東方之君士坦丁堡,故日本應從國策觀點對台灣投以最大關注。」一語喚起政府之注意。
◎1891年10月基隆台北路段鐵路通車﹐正式開啟了台灣鐵路新紀元。1908年4月20日﹐基隆﹑打狗(高雄)全線完工。
◎1892年清廷於基隆設「金砂總局」,管理砂金之開採事宜,並分別在瑞芳、暖暖、頂雙溪、四腳亭設支局。
◎1895年4月17日,清朝北洋大臣直隸 總督李鴻章與伊博文等在日本馬關(下關)春帆樓簽訂「馬關 條約」十一款,割讓台灣和澎湖列島。
◎1895年5月23日台灣民主國成立,以黃虎旗為幟,推舉唐景崧為大總統,為亞洲第一個民主國家,6月6日唐景崧逃回福建。5月26日大清國李經芳與日本樺山總督在本島外海的橫濱號完成政權交接,6月3日日本軍隊攻佔本島及基隆,清兵敗走。
◎1895年台灣納入日本版圖,成立台灣總督府,首任總督為樺山資紀。日本帝國進入本地,全面實施現代產業開發建設。
◎1895年臺灣割讓給日本的時候,臺灣漢人有二百五十五萬人。
◎1895年基隆港灣居民約7000餘人。
◎1896年和平島建立全台灣第一個氣象觀測所。
◎1896年4月20日依據【臺灣總督府郵政電信局官制】改稱基隆二等郵便電信局,開辦郵務、儲金、匯兌、電報等項業務,實施與日本國內同步之郵政制度,是為基隆現代郵政設置之始。
◎1896年9月16日基隆國語(日本語)傳習所授課開始。
◎1897年日本學者鳥居龍藏在社寮島調查凱達格蘭族現況,只剩下28戶,人口數116人,其中男57人、女59人;而緊臨社寮島對岸的八尺門,也有5戶的平埔族人,共計24人,男、女各半。
◎1899年日本政府廢止「日語傳習所」,以令第二十七號訂定「蕃人子弟」進入公學校之規定。
◎1899年起著手的基隆港建港的拓寬工程正在進行。天然良港的基隆港,由於在退潮時大部分成為淺灘,小船尚可行駛,但輪船不易通航,只得在海面上拋錨。基隆港:1899-1902 年完成第一期工程,1906-1911 年完成第二期工程 。
◎1900年基隆醫院落成,俗稱大病院。
◎1903年基隆港貿易額超越淡水港,成為全台最大貿易港,另在安瀾橋附近設立「基隆要塞司令部」。
◎1904年日本伊能嘉矩在其台灣蕃政志中,將台北地區的平埔族定名為凱達格蘭族。
◎1905年社寮島上開始有琉球漁民前來定居,並且在島上的西南側形成了一個琉球人的聚落,當地居民稱做「琉球仔埔」。
◎1905年日本人建立光尊寺,屬佛教真宗本願寺院派,現改名為佛光山極樂寺。
◎1908年日本神道教設立金光教會所,現為中國國民黨基隆市黨部。
◎1909年設基隆大沙灣為海水浴場,區內後增建有兒童園與水族館,日本人稱為「孤拔海濱」。1966年填築碼頭消失。
◎1909年法國政府商得日本政府同意,重修法國人公墓,並立紀念碑,以表揚客死異鄉的軍魂。
◎1911年輪船拖網漁業引進,另日本人在小基隆山〈今基隆市中正公園忠烈祠〉,建金刀比羅神社,奉祀大物主命、崇德天皇二神,1914年合祀天照大神、造化三神、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改稱為基隆神社。
◎1911年鄉人保正池清祥、池國連與基隆保正許梓桑赴湄州登祖廟捐資迎湄州媽祖奉祀基隆社寮天后宮﹝祖廟記其事﹞,後因故轉祀慶安宮,雙方議定年力例農曆四月十九,迎我天后神尊,返宮作客,供眾信祭拜禱佑。。
◎1911 年前臺北, 基隆, 臺中, 臺南, 高雄以地方稅開支創辦供給電力。鄉村地區無電力供應。
◎1912年底基隆市本區(從今日安瀾橋到八尺門,包括和平島)戶數1284戶,人口4994人,日本人有2326人,且都從事與水產漁業相關的產業,也帶動基隆現代漁業。
◎1913年基龍第二尋常小學校設立,後改稱為日新小學校,今為基隆市立中正國民小學。
◎1913年日本人為紀念大正天皇,闢建高砂公園。
◎1914年鏢旗魚(刺丁鰻)漁法引進。
◎1915年社寮庄戶口252戶1135人男583人女552人,日本人123人男72人女51人。
◎1915年時基隆港灣居民增加至37064人,1924年時58524人,1940年時100151人
◎1915年琉球漁民引進潛水漁業,擔任指導的是琉球知念村久高島的內間長三﹝1901~ 1953在台﹞綽號"yamagaiya"。內間以潛水方式進行漁撈,拿看魚叉潛入海底,戳蝦、烏賊、章魚、底魚、或放荷,把裝有食餌的竹籠沈到海底,引誘魚貝類加以捕獲,還有拖繩漁業等的方法,漁船的操舶法,獨木舟的操作法,連潮流和星座的觀測法,反正教一切「海的工作」,後來被社寮島人尊稱為「海神」。
◎1918年基隆船渠會社,於1937年在社寮町併入台灣船渠株式會社,後為台灣造船公司,為全台第一個現代化大造船廠。同年中華民國北京政府公布漢字「注音字母」。
◎1919年機船底曳網漁業也相繼傳入,才有社寮島漁民受僱於日本人,擔任遠洋漁船的船員。
◎1920年社寮島行政隸屬,改入基隆街,社寮大字,下分社寮、八尺門二小字隸屬於基隆郡。另以彭佳嶼設為一行政單位。1945年後曾設彭佳里行政單位。
◎1920年日人調查基隆市的平埔族人口,共計有171人,而其中社寮島上的凱達格蘭族人數,就佔100多人,但這其中包含部份是從三貂的龜霧社所遷移來的。
◎1920年基隆無線電信局設立。
◎1921年在社寮島上的琉球人就有300名左右。到了1930 年琉球人聚落的戶數更達百戶,其中有70戶人家專門從事漁業方面的工作,而其他也有從事雜貨店、船工、農業、飲食店、代書業等。隨後陸續又有琉球人前來這裡定居,使得人數呈倍數增加,當年最興盛時,島上的琉球人口數還曾達到500名左右。同年10月7日臺灣文化協會成立。
◎1922年社寮島西南端236公尺海堤完工,社寮島人江萬壽為該工程工頭。
◎1923年社寮島漁戶200戶,業者250人,發動機船6艘、漁船140艘。
◎1923年基隆八尺門設立鰹魚製造試驗所,1927年改為臺灣總督府水產試驗場,1941年改為臺灣總督府水產試驗所。所址在和平島上。
◎1924年基隆街升格為基隆市,直轄於台北州。
◎1924年台北州基隆高等女學校創建,是基隆市最早的公立中等學校,1926年校舍落成,今為基隆女子高級中學。
◎1924年基隆市漁會組織的起始,是就市街莊為組織區域,而分別組成「漁業組合」。至1936年,始將和平島 (當時名為社寮島 )、八斗子及基隆延繩漁業等幾個「漁業組合」,合併組成「基隆市漁業協同組合」。1944年「台北州水產會基隆市分會」與上述「漁業協同組合」、合併改組為「基隆市漁業會」。
◎1925年往來基隆、神戶間的航線有6艘,平均大約間隔2天半航行一艘,在當時,其次數之繁可以想見。
◎1926年日本人對於住於臺灣的漢人 ,作了一次祖籍的調查。結果是福建人佔了總數的百分之八十三點七,廣東人則佔百分之十五點六。在福建人的百分之八十三點七裡面,泉州人佔了百分之四十五,漳州人佔了百分之三十五。
◎1926年『大日本帝國陸地測量部』所繪五萬分之一的『台北地形圖』上,標名淡水河北部支流為基隆河,而確立基隆河之定名至少要到日據時期中期了。
◎1927年合資會社久野造船所設立社寮町。
◎1927年台北州基隆中學創建,擇定八堵暖暖河畔為校址,民眾不服,乃組織「大沙灣建校建校期成同盟會」,引起基隆首次民眾抗議事件,但官方不理,學校在1929年完成。並定於4月12日為校慶紀念日。
◎1929~1934年基隆水產漁港完工。
◎1929年11月設立社寮島漁業組合,以漁業增產及資金貸放為宗旨,組合員35人全為日本人,社址在基隆市社寮町251。
◎1929年基隆漁港於5月14日興工建築,l934年5月31日峻工,建築費用達83萬4000日圓。
◎1930年社寮島西南邊曾挖出過六角城。
◎1930年興築「合同廳舍」,港務局、基隆稅關、築港出張所、海事出張所、米穀檢查所等與港灣有關的辦公廳均合設於此,完工於1934年。
◎1931年社寮島〈今和平島〉改制社寮町,基隆田寮港運河經整治完成並通航。
◎1932年,鈴木民部調查基隆的琉球人聚落的實況,以《社寮島的漁民部落問題》為題,在《台灣時報》上報告。他的報告指出,按1930年人口普查所確認的琉球人聚落的戶數約為一百戶,總人口二百五十餘名,以漁業為專業的有七十戶、雜貨店五戶、木匠﹝船﹞四戶、農業二戶、飲食店二戶、代書業一戶,以及其他。
◎1934年「社寮町萬善堂」的由來,是日本政府在社寮島﹝今和平島﹞築基隆橋開和一路時,所挖出成千上百具的骨骸,由社寮島民清理後而集中至南榮公慕上的現址安葬。
◎1934年基隆鄉土館,原址為大清國海關衙門,今為基隆市中正路旁的復興館〈海關宿舍〉。
◎1935年基隆橋(今舊和平橋)完工。
◎1935年社寮島上的凱達格蘭族後裔已退減至80多人。
◎1935年興建日治時代的水產館,即是基隆區漁會舊漁會大樓。當時內部設有郵局、海事局、水產試驗所、漁會辦公室等,可說是現代化的辦公大樓。
◎1936年出現時已改用動力漁船作業,發展到基隆社寮島,盛極一時。
◎1936年八尺門金銅礦砂裝船場完工。
◎1937年日本政府重劃道路,基隆社寮天后宮廟拆除,僅留左廂偏殿奉祀媽祖。
◎1937年創立「真砂公學校」,1941年改稱為「真砂國民學校」,今為基隆市立正濱國民小學。
◎1937年8月14日下午4時,中華民國空軍分隊長鄭少愚至翁家埠發現 一架日機(在廣德附近投彈後折回的淺野隊),追擊至曹娥江,經連續攻擊六七次,該機受重創,迫降於基隆社寮島( 今和平島 )附近,重傷報廢。
◎1937年台灣船渠株式會社成立,全台灣第一個現代造船場。
◎1938年社寮町3971人,本省人1949人、日本人(含琉球人、朝鮮人)1617人、其他405人(中國籍寄寓人以及外國人)。
◎1940年懂日語的臺人人數,激增到二百八十餘萬,佔全臺人口總數的51%,日本台灣總督府遂盡權力推行「國語常用運動」。以其完全禁絕台語而代以日語。
◎1940年2月10日是日本台灣總督府制訂日本「皇紀紀元二六六○年紀念日」為改姓名運動實施日。1940年8月11日,改姓名運動實施半年,朝鮮約有二千萬人響應;臺灣的漢人則僅有168人配合。
◎1940年7月日本中央政界成立第二次近衛內閣,10月12日成立「大政翼贊會」,並公佈「國民精神總動員令」,展開「舉國一致」體制,臺灣人皆必須變成恭順的「皇民」。
◎1941年4月19日,臺灣總督府組織「皇民奉公會」,「奉公壯年團」、「產業奉公團」、「挺身奉公隊」、「文學奉公隊」以及由未婚女性所組成的「桔梗俱樂部」等作為外圍團體。
◎1941年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皇民奉公會」成為驅策戰爭總動員的機關,並設置「拓南農業戰士訓練所」、「拓南工業戰士訓練所」、「海洋訓練所」、「高砂青年隊」等組織,訓練臺灣青年,投入戰爭,擔任軍伕。將近二十一萬人被動員到東南亞及華南戰線,其中約有兩萬八千多人充當炮灰戰死。
◎1942年4月1日,臺灣正式實施「陸軍特別志願兵制度」。
◎1943年西部電燈用戶數 43 萬戶, 佔總戶數37%,裝置電燈 148 萬盞,平均每人 0.22 盞 。
◎1944年新任臺灣總督兼日本陸軍第十方面軍司令官安藤利吉,在臺灣實施徵兵制。
◎1945年11月9日成立中華民國臺灣省基隆港務局。
◎1946年2月17日中華民國國軍登陸臺灣基隆。
◎1946年4月2日基隆國語(北京話)推行所成立。
◎1946年11月1日社寮島島民謝石角先生擔任基隆市中正區區長(1946.11.1~1951.5.1)
◎1946年第一屆里長選舉當選者:社寮里里長張建賢先生、副里長蘇炎先生,和寮里里長王得先生、副里長蔡紅英先生,平寮里里長林有桐先生、副里長劉鼎霖先生。
◎1947年2月28日發生台北天馬茶房緝私菸引發民怨事件,3月8日從上海開來的21師鎮壓部隊登陸基隆港。
◎1947年3月8日~13日發生二二八事件株連式屠殺─社寮島船寮事件,社寮島成為槍決場。
◎1947年5月26日日本人金關丈夫等四位,在社寮島發掘石棺,棺形為淡赤灰色砂岩拼成之石板棺,其所包含之先史陶器與基隆市大沙灣相同,石棺出土最盛時,曾被波浪漂至海岸。
◎1948年12月,中華民國蔣介石總統將中央銀行庫存黃金2004459市兩運抵臺灣,又再運出黃金151箱,合純金572899市兩,銀幣一百箱,合四百萬元,借用海關巡艦「海星號」裝運,前往廈門。1949年1月10日蔣介石再命令蔣經國會同中央銀行總裁俞鴻鈞將央行現金移存臺灣。故宮國寶也開始分批運來臺灣。
◎1949年4月24日共軍攻下南京總統府,6月15日臺灣改幣制舊臺幣40000:新台幣1:0.2美元。12月7日中華民國政府遷抵台北。
◎1949年2月10日,央行所存黃金、白銀,多已被運至臺灣、廈門,上海僅餘20萬黃金。2月22日,故宮文物第三批運抵臺灣,只剩次級品留在大陸。5月15,京滬杭警備總司令湯恩伯又親筆寫信給中央銀行:「為適應軍事,貴行現有黃金銀元除暫留黃金5000兩銀元300000元外,其餘即移存於本部指定之安全地點,需要時陸續提用。」5月17日,湯恩伯自央行帶走黃金198000餘兩、銀元1200000元,上海央行所存黃金、白銀到此幾乎全數被蔣介石提走。
◎1949年基隆社寮天后宮〈大雞籠港口天后宮〉重建於舊址的斜後方,但面積已無法與原來的相比擬。此廟的結構部份由宜蘭師父陳阿挺建成,而在木雕部份則由民俗大師黃龜理與另一宜蘭師阿土分場所,完成。乃將廟宇從中軸線一分為二,由兩邊師父互相較勁,以分高低。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6月27日美軍第七艦隊巡防臺灣海峽。7月2日臺灣地方自治開始。
◎1950年2月基隆市正濱國民學校分校定名為基隆市中正區第四國民學校,有六個班級,學生共兩百餘名,首任校長為林國焌先生。為和平國民小學前身。
◎1952年2月17日臺灣省教育廳通令中學生蓄髮,男生不得超過三公分、女生短髮,長度不過耳際。
◎1954年1月23日韓戰反共戰俘抵達臺灣基隆港。
◎1954年大學聯考制度開始,採統一命題,統一分發方式錄取學生。
◎1955年2月6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決定自大陳島全面撤軍民來台灣。大陳義胞進入基隆和平島。
◎1957年基隆和平堂創立於和平橋頭(和一路46號)的基隆和平堂屬信義會。
◎1958年8月23日金門砲戰爆發。
◎1962年臺灣電視公司開播。
◎1965年創立的和平島教會(平一路31號)屬長老教會,前身則為沙灣教會。
◎1966年填基隆大沙灣海水浴場為東岸9~15號貨櫃碼頭。
◎1968年臺灣實施九年義務國民教育。
◎1969年基港大樓完工,現為基隆港務局,中正公園的大佛觀世音像落成,高22.5公尺。
◎1971年和平島和憲里的誕生,是因在社寮里內有大陳島民和原住民聚居的「和憲莊」,而獨立一里。
◎1973年布拉哥油輪觸礁事件,所外洩的原油致使和平島附近的海底生物大量死亡。
◎1974年基隆港務局炸和平島尖山頭,以廢土填出海埔新生地,以做為八尺門危險貨品倉庫碼頭區。
◎1979年新和平橋〈無橋樑〉完工。
◎1980年基隆市立游泳池落成。
◎1981年基隆市立體育館落成。
◎1989年基隆市人口36萬人。
◎1993年9月開放基隆嶼為離島海洋公園。
◎1995年7月公告基隆市棉花嶼、花瓶嶼為野生動物重要的棲息環境,劃定為野生動物保育區。
◎1996年和平島各姓島民再議重修基隆社寮天后宮,保留前人工藝,原殿作宮頂翻修、改建文昌武聖偏殿、擴建圓通藥師后殿、社寮文史館、行政大樓等,聖像翼翼、丹漆煌煌、其庭植植,堪稱本島廟宇歷來最大之建設。總統李登輝、副總統連戰及省長宋楚瑜賀匾「神昭海表」、「錫福安瀾」、「惠我無疆」共為記。
◎2000年進入社區總體營造,建立永續經營的發展。
◎2000年1月22日至4月9日,社寮島文史工作室自費舉辦雞籠社寮影像文史展覽,開地方文史近五百年來的第一次文史工作成果發表風氣。
◎2001年3月18日雞籠文史協進會成立,首任理事長洪連成、總幹事薛麗妮。
◎2001年5月20日雞籠文史協進會新辦公處啟用〈中正路230號日式古屋〉。
社寮島原住民
基隆社寮島的原住民是凱達格蘭族的巴賽人,是台灣原住民族群中,唯一最擅長航海的平埔族漁獵賣貿易部落。在十七世紀北台灣通行的語言是巴賽語。凱達格蘭族的巴賽人體高膚白,歐洲人稱為北福爾摩莎的白色魔鬼海盜,常群體操控巴賽大帆艋舺,縱橫東海及西太平洋等地,有多種族群語言學習能力,喜交通貿易、生活交流的習慣。族內大權以母系族人為主,長老為輔。重生女勝於男,人口採優生自然淘汰,男孩剛產下,須入水天擇生命,強者留,不適者棄。所以延續數千年,每年中秋過後到過年之前,族人操舟過海出草獵首(砍人頭),以求全族祖靈的保佑。過年時扛拱大豬撞家門卜年運,全族在海邊吹天狗螺、擊石鼓木杵、唱祭祖歌舞烤豬祭祖,並作競舟圍繞祖靈豐年祭。在清康熙時期,社寮島稱為大雞籠社,為當時凱達格蘭族十九大社之一。後來到乾隆時漢人移民漸多,漁獵結草為寮,社寮的名稱漸漸採用。社是指大雞籠社,寮是指漢人搭的漁寮。但從1626年之後到今天‧凱達格蘭族巴賽人由於與外來的西班牙人、荷蘭人、法國人、日本人、琉球人、朝鮮人、漢族及阿美族共同居住過和平島上,彼此通婚現象普遍。巴賽人的血統,隨著歷史的流轉,早以傳播在和平島的老住民身上。
布里基1876社寮島遊記
1876年5月英國駐廈門的海關關員布里基(Cyprian A.G. Brldge)來到社寮島所記載:由於時節以進入五月,天氣轉熱,我在清晨出發,大約六點時,我和一位陪同者搭船登上港東的小島,歐洲人叫它Plam島(棕櫚島 )。島上有二座村子,一座全部是漢人,另一座滾混居著漢人與平埔族。平埔族比其他土著開化,至少在某種程度上與外來的移民者合得來。
我們在東邊村子的碼頭登陸,一些漁民正忙著搭舢舨釣魚,這些中國舢舨跟廈門所見到一樣,這裡徘徊的當地人顯然都是福建來的移民。當我們走過,其餘的居民圍集過來,向我們投以敬意的眼神。很明顯的,這裡很少有歐洲人到來。就在接觸那一剎那,他們立即躲入屋子。男子和一些健壯的小頑童,約八九歲吧!對我們就一點也不感到意外,或者有任何戒心,反而急切地表現謙恭的樣子。有好幾次,男人趨前,向我們推銷抽煙用的長竹管。小孩的可愛性格一如對岸,當我們接近誰時,那名小孩就戲謯似的發出驚恐的叫喊。
世界各地的任何漁村少有乾淨的。一個漢人漁村在視覺與氣味所給予人的厭惡更是超越其它地方。然而,社寮島的這一處卻是例外。空氣新鮮,地方乾淨。船多而擺放有序。街道與市集也十分整齊。住民穿著良好,婦人穿戴許多裝飾,搖擺著可憐的小腳。一間規模適當的廟宇座落顯著的位置,相當地清潔,修補完善;其間,站著一個靜靜的陌生人,一名隨匆忙著掃地,裝飾前面正門的舖石空地。
仍是清晨,一群漢人學者朗讀的聲音,從右側的建築傳來。這裡的住屋建築十分美觀而乾淨。它的形狀大概如下:中間的大房子與道路平行,多半用乾淨的沙石磚塊砌成,沙石磚塊此島自製:二邊末端各有一小房與大房成直角對立:整棟房子遂形成三合院。正對著門的就是最大的房子,家庭的供壇與拜神用的佛龕都在此。這兒似乎也是人們住家最重要的房子。側房則用來儲存食物。
我們被殷勤地招待入內,觀看正中間房的屋內試著坐他們提供的座椅。由於還須趕路,我們謝絕了友善的邀請。村子前面有一棵堂皇的樹,枝葉繁茂,樹下成蔭涼之地,村人常在那兒集聚。
另一座村子在同一個沙灘上,幾百碼外。二村之間是開墾的地,許多地區劃分來種植蔬菜與稻米。漢人在各地高密度開墾非常顯著,而且常豎起竹籬與樹籬。後者的建築就遠不如前者的大而良好。許多是用木塊組成,摻雜有海邊的珊瑚,但在形式上,它們幾乎相似。這裡也有一棵,甚至更高大的樹矗立著。樹幹多節瘤與枝梢,也有相當多的觸鬚。當日正當中時,大樹可投下直徑約一百尺的陰影:而它的樹葉異常濃密,陽光無法穿透。
平埔族村人的生活類似他們的漢人鄰居。男人穿漢服,剃髮、留辮子。但婦人的頭髮扮相卻不同,她們用鮮豔色彩的繩帶繫在髮髻上。她們的腳也末綁住。他們是高大好看的民族。男人看來健壯,比普通漢人更有男子樣。婦人也較高大而有尊嚴樣,這在她們的漢人姊妹裡非常少見。漂亮的臉孔頗多見。他們的外觀像膚色較淡的漢人,然而輪廓色澤比黃種面貌的後者更鮮明強烈。後者在特徵上無疑屬於蒙古利亞人種。
此島與陸地隔著一個狹窄的海峽,我們搭船來時曾遭遇洶湧的浪潮。我們試圖僱一艘小船橫渡,但小船似乎不在。所幸,又有一艘長度適合的小船破浪而來。我們向船主招呼,表示想搭船到對岸去。
費了一點力氣,他們將船駛近,接我們上船,然後送我們到對岸,一處非常漂亮的小海灣。船上共有四人,都是漢人。上岸後,我們準備給予一些錢當運費,但令我們驚訝的,他們竟有禮貌而堅定地拒絕了:他們似乎自認為航行有此一耽誤了,其中二人跳入水中,站在沒及腰際的海水中,幫忙我們上岸。
我們在東邊村子的碼頭登陸,一些漁民正忙著搭舢舨釣魚,這些中國舢舨跟廈門所見到一樣,這裡徘徊的當地人顯然都是福建來的移民。當我們走過,其餘的居民圍集過來,向我們投以敬意的眼神。很明顯的,這裡很少有歐洲人到來。就在接觸那一剎那,他們立即躲入屋子。男子和一些健壯的小頑童,約八九歲吧!對我們就一點也不感到意外,或者有任何戒心,反而急切地表現謙恭的樣子。有好幾次,男人趨前,向我們推銷抽煙用的長竹管。小孩的可愛性格一如對岸,當我們接近誰時,那名小孩就戲謯似的發出驚恐的叫喊。
世界各地的任何漁村少有乾淨的。一個漢人漁村在視覺與氣味所給予人的厭惡更是超越其它地方。然而,社寮島的這一處卻是例外。空氣新鮮,地方乾淨。船多而擺放有序。街道與市集也十分整齊。住民穿著良好,婦人穿戴許多裝飾,搖擺著可憐的小腳。一間規模適當的廟宇座落顯著的位置,相當地清潔,修補完善;其間,站著一個靜靜的陌生人,一名隨匆忙著掃地,裝飾前面正門的舖石空地。
仍是清晨,一群漢人學者朗讀的聲音,從右側的建築傳來。這裡的住屋建築十分美觀而乾淨。它的形狀大概如下:中間的大房子與道路平行,多半用乾淨的沙石磚塊砌成,沙石磚塊此島自製:二邊末端各有一小房與大房成直角對立:整棟房子遂形成三合院。正對著門的就是最大的房子,家庭的供壇與拜神用的佛龕都在此。這兒似乎也是人們住家最重要的房子。側房則用來儲存食物。
我們被殷勤地招待入內,觀看正中間房的屋內試著坐他們提供的座椅。由於還須趕路,我們謝絕了友善的邀請。村子前面有一棵堂皇的樹,枝葉繁茂,樹下成蔭涼之地,村人常在那兒集聚。
另一座村子在同一個沙灘上,幾百碼外。二村之間是開墾的地,許多地區劃分來種植蔬菜與稻米。漢人在各地高密度開墾非常顯著,而且常豎起竹籬與樹籬。後者的建築就遠不如前者的大而良好。許多是用木塊組成,摻雜有海邊的珊瑚,但在形式上,它們幾乎相似。這裡也有一棵,甚至更高大的樹矗立著。樹幹多節瘤與枝梢,也有相當多的觸鬚。當日正當中時,大樹可投下直徑約一百尺的陰影:而它的樹葉異常濃密,陽光無法穿透。
平埔族村人的生活類似他們的漢人鄰居。男人穿漢服,剃髮、留辮子。但婦人的頭髮扮相卻不同,她們用鮮豔色彩的繩帶繫在髮髻上。她們的腳也末綁住。他們是高大好看的民族。男人看來健壯,比普通漢人更有男子樣。婦人也較高大而有尊嚴樣,這在她們的漢人姊妹裡非常少見。漂亮的臉孔頗多見。他們的外觀像膚色較淡的漢人,然而輪廓色澤比黃種面貌的後者更鮮明強烈。後者在特徵上無疑屬於蒙古利亞人種。
此島與陸地隔著一個狹窄的海峽,我們搭船來時曾遭遇洶湧的浪潮。我們試圖僱一艘小船橫渡,但小船似乎不在。所幸,又有一艘長度適合的小船破浪而來。我們向船主招呼,表示想搭船到對岸去。
費了一點力氣,他們將船駛近,接我們上船,然後送我們到對岸,一處非常漂亮的小海灣。船上共有四人,都是漢人。上岸後,我們準備給予一些錢當運費,但令我們驚訝的,他們竟有禮貌而堅定地拒絕了:他們似乎自認為航行有此一耽誤了,其中二人跳入水中,站在沒及腰際的海水中,幫忙我們上岸。
基隆河鄉土地名認識
基隆河系河名沿革文獻上對基隆河之命名與介紹首見於西班牙史料上,崇禎五年(一六三二年),在西班牙傳教士Jaciuto Esguivel所寫『台灣島備忘錄』中提到:『一六三二年三月,有八十餘人組織的一個隊伍…逆淡水河而上,順武 灣發現台北平原,再進而另一水流發現基馬遜河(Kimazon),始知依此航行,經里族(Licnoco),可到達雞籠之事…』,因此從上述可知基馬遜河亦指今日之基隆河。而基隆河之記載出現於國人詳述中,則要等到清康熙廿三年(一六八四年)蔣毓英修『台灣府志』,始有記錄。在『台灣府志』卷三:『…一日淡水港從西北大潮過淡水干豆門,轉而東南受合歡山灘流,…南受里末社一水,…東北受雞籠頭山灘,從西北會歸於海。』,可見淡水港東南一水即指基隆河。
基隆河在經歷不同執政者及地理上的交替變化下,其名就有如其流向一樣曲折多變,而『基隆河』之定名,確立於何時,亦無一定論,只能從民國十五年(大正十五年)『大日本帝國陸地測量部』所繪五萬分之一的『台北地形圖』上,標名淡水河北部支流為基隆河,而確立基隆河之定名至少要到日據時期中期了。
基隆河在經歷不同執政者及地理上的交替變化下,其名就有如其流向一樣曲折多變,而『基隆河』之定名,確立於何時,亦無一定論,只能從民國十五年(大正十五年)『大日本帝國陸地測量部』所繪五萬分之一的『台北地形圖』上,標名淡水河北部支流為基隆河,而確立基隆河之定名至少要到日據時期中期了。
基隆港區重要鄉土地名認識
牛稠港
原來是指發源於臺肥一廠附近的一條溪流,因人海處非常寬廣,日治時代的築港工程將其下游整建成碼頭區。日治時碼頭編號為5-13號,現在則取消13號,為5-12B號。在這9個碼頭中,即有5個為軍方使用,是軍方碼頭最集中的地方。牛稠港,也指稱其附近一帶的陸地。
仙洞澳
位在今外港第一和第二突堤之間,碼頭編號為20-23號的水域,稱為仙洞澳。在外港未整建為港埠用地時,仙洞鼻和萬人堆鼻之間有另一個突出的岬角,仙洞鼻和該岬角的水域即稱為仙洞澳。日治時,仙洞鼻被延築為防波堤;民國60年以後,仙洞鼻則被填築為第二突堤碼頭,以作為貨櫃場地。仙洞澳名稱來源,和灣澳後側的聚落仙洞庄有關。仙洞庄地名由來,則因庄內靠山崖虛有一海蝕洞,此洞相傳有仙人居住,故名。
火號澳
位在今外港西碎波堤和第一突堤之間,碼頭編號為25-33號的水域。同上述,萬人堆鼻和另一個突出岬角間水域,早已稱為火號澳。民國55年以後,突出岬角被填埋為第一突堤碼頭,作為貨櫃場地。火號澳亦與火號庄地名有關,所謂「火號」即指引導船隻航向的信號台。由於仙洞庄、火號庄均為漁村,故未設燈塔前,有此一用點仔膠火作信號的設施。
海港大樓
位港西街10號。日治時代稱為「合同廳舍」,港務部、基隆稅關、築港出張所、海事出張所、米穀檢查所等與港灣有關的辦公廳均合設於此。興築於昭和5年(1930),完工於昭和9年(1934),佔地1,344坪,樓高5層,設有電梯,是當時基隆港市最高、最大、最現代化的大樓。戰後,略加修
葺,完好如新,現在為基隆港務局和財政部基隆關稅局共同使用。
陽明海運
緊鄰在海港大樓南側,住址為港西街4號。屬日治時代建物,曾為招商局所在地。其土地所有權屬港務局所有,但現在則是陽明海運公司租為辦公使用。
基港大樓/客運大廈
位在東岸碼頭的基港大樓,完成於民國58年。是港務局為適應客運業務發展而建造的,內部陳設古色古香,表現中華文化傳統特色。(《基隆港務局大事記》,1969)現在基港大樓除了是客運中心外,也是港務局部分單位的辦公場所。
原來是指發源於臺肥一廠附近的一條溪流,因人海處非常寬廣,日治時代的築港工程將其下游整建成碼頭區。日治時碼頭編號為5-13號,現在則取消13號,為5-12B號。在這9個碼頭中,即有5個為軍方使用,是軍方碼頭最集中的地方。牛稠港,也指稱其附近一帶的陸地。
仙洞澳
位在今外港第一和第二突堤之間,碼頭編號為20-23號的水域,稱為仙洞澳。在外港未整建為港埠用地時,仙洞鼻和萬人堆鼻之間有另一個突出的岬角,仙洞鼻和該岬角的水域即稱為仙洞澳。日治時,仙洞鼻被延築為防波堤;民國60年以後,仙洞鼻則被填築為第二突堤碼頭,以作為貨櫃場地。仙洞澳名稱來源,和灣澳後側的聚落仙洞庄有關。仙洞庄地名由來,則因庄內靠山崖虛有一海蝕洞,此洞相傳有仙人居住,故名。
火號澳
位在今外港西碎波堤和第一突堤之間,碼頭編號為25-33號的水域。同上述,萬人堆鼻和另一個突出岬角間水域,早已稱為火號澳。民國55年以後,突出岬角被填埋為第一突堤碼頭,作為貨櫃場地。火號澳亦與火號庄地名有關,所謂「火號」即指引導船隻航向的信號台。由於仙洞庄、火號庄均為漁村,故未設燈塔前,有此一用點仔膠火作信號的設施。
海港大樓
位港西街10號。日治時代稱為「合同廳舍」,港務部、基隆稅關、築港出張所、海事出張所、米穀檢查所等與港灣有關的辦公廳均合設於此。興築於昭和5年(1930),完工於昭和9年(1934),佔地1,344坪,樓高5層,設有電梯,是當時基隆港市最高、最大、最現代化的大樓。戰後,略加修
葺,完好如新,現在為基隆港務局和財政部基隆關稅局共同使用。
陽明海運
緊鄰在海港大樓南側,住址為港西街4號。屬日治時代建物,曾為招商局所在地。其土地所有權屬港務局所有,但現在則是陽明海運公司租為辦公使用。
基港大樓/客運大廈
位在東岸碼頭的基港大樓,完成於民國58年。是港務局為適應客運業務發展而建造的,內部陳設古色古香,表現中華文化傳統特色。(《基隆港務局大事記》,1969)現在基港大樓除了是客運中心外,也是港務局部分單位的辦公場所。
基隆離島鄉土地名認識
基隆市附屬島嶼
基隆市共有七個附屬島嶼,其周長、面積、與臺灣本島距離,如表所示。其中和平島、中山仔島、桶盤嶼因接近本島,在日治時代的昭和10年(1935)已搭建「基隆橋」(今名和平橋),來和基隆市區相互聯繫。
基隆嶼
基隆嶼位在基隆港口東北方約6公里處,全島最高點達182公尺,在港口外和北濱公路上均遠遠就可望見此島。清初黃琡敬的(臺海使槎錄》即提及到雞籠港口「遠望為小雞籠嶼,番不之居,惟時於此採補。」(黃琡敬,1957:9)小雞籠嶼即今基隆嶼,當時是相對大雞籠嶼(今和平島)而稱呼
的。清同治末或光緒初,大雞籠嶼改稱社寮嶼,雞籠嶼或基隆嶼才變成該島的專稱。不過,(諸羅縣志》、(淡水廳志》,亦稱本島為雞心嶼、雞籠棧或雞籠尖,均取其形似。
基隆嶼面積僅約0.24平方公里,又山勢陡峭,四周皆成斷崖,所以未有百姓在此居住,且日治以來即為軍事管制區,一般人不能輕易上岸。直到民國82年9月,本島才開放為離島海洋公園,市政府在西岸設有小型碼頭,可由八斗仔碧砂港搭氣墊船到本島一遊。(基隆市大事記,1993;中國時報1995年3月19日)
花瓶嶼
花瓶嶼距離基隆港口約35公里,全島面積約0.03平方公里,最高點51公尺,四周盡屬峭壁裸巖,難以上岸,因遠望如一花瓶,在清代地方志中均以花瓶嶼、旗竿嶼稱呼。
西元1866年,一艘英國軍艦「海蛇號」,航經花瓶嶼、棉花嶼、彭佳嶼,分別給這北方三島Pinnacle、Craig、Agincourt的稱呼。(劉克襄,1992:168)花瓶嶼稱Pinnacle,意即尖閣島。
棉花嶼
棉花嶼距離基隆港口40餘公里,面積約0.32平方公里,島上最高點為61公尺。此嶼又稱為鳥嶼,所謂棉花嶼,是因一到夏秋季節,大群海鳥渡來,把整個島面覆蓋,當鳥兒一齊飛翔時,如棉花隨風飛舞,故名。(安倍明義,1938 :111)
西元1866年,英國軍艦「海蛇號」,給本島取名Craig,意指峻岩。當時,該艦船員發現有二位漢人來此採集鳥蛋。西元1896年,馬偕醫師在(臺灣遊記》一書中提及他們在本島紮營時,有一群人自彭佳嶼來採鳥蛋;黃昏時,等海鳥回來棲息,那群人更帶火炬活捉海鳥,塞入大袋子裡,然後帶到大石旁,一隻隻海鳥在那兒被打死,堆成幾尺高的小山。海鳥悲泣慘叫與那種殺戮的景觀,令馬偕等人作嘔。(劉克襄,1992:168-170)
如上述可知棉花嶼是重要的海鳥棲息和繁殖地,但人們除了直接去捕捉鳥,採集鳥蛋之外,也有人將山羊放養在此,這些都直接或間接地破壞了海鳥的生存空間。民國82年9月,繼基隆嶼開放為觀光地之後,基隆市政府也希望軍方能開放北方三島為觀光遊憩區。但基隆市愛鳥協會和中華民國野鳥協會卻極力反對,發動簽名運動,希望將這三個島規畫為自然保護區,作為海鳥繁殖的地方,以免觀光污染,影響了候鳥的生態。(中國時報,1995年3月27日)到84年6、7月時,行政院農委會終於公告基隆市棉花、花瓶兩座島嶼,為野生動物重要的棲息環境,市政府將劃定為野生動物保育區之外,農委會也將在八月間,開船將棉花嶼上野放的山羊載回基隆,以徹底保護島上的鳥類。(中國時報,1995年7月4日)
彭佳嶼
彭佳嶼距離基隆港口約55公里;面積約1.14平方公里,是基隆市7個附屬島嶼中面積最大的;島上最高點為142公尺。
彭佳嶼地名起源有兩種說法:(1)因本嶼幽遂,不染俗塵,可以靜心養神,如昔日彭祖居住的佳境,故名:(2)有一彭姓老人,在本島與山羊為伴,以渡餘生,故名。不過,本嶼亦名草萊嶼,是說本嶼遍山皆草芥,如入無人之境,亦彷彿仙家之蓬萊,故名。(洪連成,1993a:31)一般漁民則稱其為大嶼,以形容本島面積廣大。
本島在清咸豐年間,曾住有20餘戶,約100多人,主要是以漁業為生。光緒10年(1884),法國軍艦人犯基隆,本島漁民因避難集體遷到基隆市。此後,本島久無一般人居住。日治時代開始在此設燈塔、氣象觀測站及駐軍後,又吸引了一般百姓來此居住。大正9年(1920)曾設為一個行政單
位,戰後,亦一度屬中正區的特別里。
彭佳嶼雖少百姓居住,但島嶼附近海域卻是北臺灣重要的漁場之一,常有數百艘漁船在此作業。日治時代,更曾經是世界上重要的珊瑚生產區。目前基隆市政府有意將此島開闢為觀光遊樂風景區。
基隆市共有七個附屬島嶼,其周長、面積、與臺灣本島距離,如表所示。其中和平島、中山仔島、桶盤嶼因接近本島,在日治時代的昭和10年(1935)已搭建「基隆橋」(今名和平橋),來和基隆市區相互聯繫。
基隆嶼
基隆嶼位在基隆港口東北方約6公里處,全島最高點達182公尺,在港口外和北濱公路上均遠遠就可望見此島。清初黃琡敬的(臺海使槎錄》即提及到雞籠港口「遠望為小雞籠嶼,番不之居,惟時於此採補。」(黃琡敬,1957:9)小雞籠嶼即今基隆嶼,當時是相對大雞籠嶼(今和平島)而稱呼
的。清同治末或光緒初,大雞籠嶼改稱社寮嶼,雞籠嶼或基隆嶼才變成該島的專稱。不過,(諸羅縣志》、(淡水廳志》,亦稱本島為雞心嶼、雞籠棧或雞籠尖,均取其形似。
基隆嶼面積僅約0.24平方公里,又山勢陡峭,四周皆成斷崖,所以未有百姓在此居住,且日治以來即為軍事管制區,一般人不能輕易上岸。直到民國82年9月,本島才開放為離島海洋公園,市政府在西岸設有小型碼頭,可由八斗仔碧砂港搭氣墊船到本島一遊。(基隆市大事記,1993;中國時報1995年3月19日)
花瓶嶼
花瓶嶼距離基隆港口約35公里,全島面積約0.03平方公里,最高點51公尺,四周盡屬峭壁裸巖,難以上岸,因遠望如一花瓶,在清代地方志中均以花瓶嶼、旗竿嶼稱呼。
西元1866年,一艘英國軍艦「海蛇號」,航經花瓶嶼、棉花嶼、彭佳嶼,分別給這北方三島Pinnacle、Craig、Agincourt的稱呼。(劉克襄,1992:168)花瓶嶼稱Pinnacle,意即尖閣島。
棉花嶼
棉花嶼距離基隆港口40餘公里,面積約0.32平方公里,島上最高點為61公尺。此嶼又稱為鳥嶼,所謂棉花嶼,是因一到夏秋季節,大群海鳥渡來,把整個島面覆蓋,當鳥兒一齊飛翔時,如棉花隨風飛舞,故名。(安倍明義,1938 :111)
西元1866年,英國軍艦「海蛇號」,給本島取名Craig,意指峻岩。當時,該艦船員發現有二位漢人來此採集鳥蛋。西元1896年,馬偕醫師在(臺灣遊記》一書中提及他們在本島紮營時,有一群人自彭佳嶼來採鳥蛋;黃昏時,等海鳥回來棲息,那群人更帶火炬活捉海鳥,塞入大袋子裡,然後帶到大石旁,一隻隻海鳥在那兒被打死,堆成幾尺高的小山。海鳥悲泣慘叫與那種殺戮的景觀,令馬偕等人作嘔。(劉克襄,1992:168-170)
如上述可知棉花嶼是重要的海鳥棲息和繁殖地,但人們除了直接去捕捉鳥,採集鳥蛋之外,也有人將山羊放養在此,這些都直接或間接地破壞了海鳥的生存空間。民國82年9月,繼基隆嶼開放為觀光地之後,基隆市政府也希望軍方能開放北方三島為觀光遊憩區。但基隆市愛鳥協會和中華民國野鳥協會卻極力反對,發動簽名運動,希望將這三個島規畫為自然保護區,作為海鳥繁殖的地方,以免觀光污染,影響了候鳥的生態。(中國時報,1995年3月27日)到84年6、7月時,行政院農委會終於公告基隆市棉花、花瓶兩座島嶼,為野生動物重要的棲息環境,市政府將劃定為野生動物保育區之外,農委會也將在八月間,開船將棉花嶼上野放的山羊載回基隆,以徹底保護島上的鳥類。(中國時報,1995年7月4日)
彭佳嶼
彭佳嶼距離基隆港口約55公里;面積約1.14平方公里,是基隆市7個附屬島嶼中面積最大的;島上最高點為142公尺。
彭佳嶼地名起源有兩種說法:(1)因本嶼幽遂,不染俗塵,可以靜心養神,如昔日彭祖居住的佳境,故名:(2)有一彭姓老人,在本島與山羊為伴,以渡餘生,故名。不過,本嶼亦名草萊嶼,是說本嶼遍山皆草芥,如入無人之境,亦彷彿仙家之蓬萊,故名。(洪連成,1993a:31)一般漁民則稱其為大嶼,以形容本島面積廣大。
本島在清咸豐年間,曾住有20餘戶,約100多人,主要是以漁業為生。光緒10年(1884),法國軍艦人犯基隆,本島漁民因避難集體遷到基隆市。此後,本島久無一般人居住。日治時代開始在此設燈塔、氣象觀測站及駐軍後,又吸引了一般百姓來此居住。大正9年(1920)曾設為一個行政單
位,戰後,亦一度屬中正區的特別里。
彭佳嶼雖少百姓居住,但島嶼附近海域卻是北臺灣重要的漁場之一,常有數百艘漁船在此作業。日治時代,更曾經是世界上重要的珊瑚生產區。目前基隆市政府有意將此島開闢為觀光遊樂風景區。
基隆哨船頭街鄉土地名認識
港通里 里名由來:
本里在日治前大部分為沙灘或水域,少部分屬於哨船頭街。沙灘或水域的部分由日本人築港填埋後,作為市街用地,日本人將此新生地命名為日新町。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日新町改名港東里。民國41年,港東里劃分為港東、港通、港新三星。民國70年,三里合為一里,但以港通里為名。
哨船頭
本里南面原是由小基隆山延伸的山丘,清代在小山丘土設有塘汛,可瞭望港外,監視船的集結碼頭,故稱為哨船頭。後來引申由小基隆山到鼻仔頭一帶的山麓聚落,均稱為「哨船頭街」。日治初期的明治29年(1896)哨船頭街有125戶,464人。(土屋重雄,1985:199)日治時代的築港和市街改正工程,將小基隆山、鼻仔頭和鰲母島之間的海域填埋為新生地,作為公共設施及日本人的生活世界。昭和6年(1931),原哨船頭街改稱日新町和義重町。昭和15年(1940),日新町有日本人1,543人,佔全町的2,044人約76%;義重町有日本人2,888人,佔全町4,943人約58%。(表2-6)民國35年,日新町改稱港通里,義重町則分為四里。
台刂人埔
指令義一路台灣銀行所在位置,本處在清代是行刑的校場,故一般人稱為台刂人埔。
鰲穴仔埔
今義一路以西,信五路~信七路之間原有一個島嶼一鰲母島,鰲母島與今正義路以東的山麓之間是一片水域,這片水域有鰲魚棲息,故稱鰲穴仔埔。
義重里 里名由來:
本里在清代、日治初期,屬哨船頭街的一部分;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屬義重町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義重町分為義重、信義、正義、中義四里,本里為其中之一里。本里里名即沿用義重町的名稱,為義重里。
灰窯仔
本里在信七路一帶原為海濱區,有取咾咕石為材料燒為石灰的窯場,故稱為灰窯仔。
龍頭山
本里東側與信義區交界的山頭,因山形似龍的頭,故稱龍頭山,由中正公園道路可達。
覺修官
位義二路224巷1號。為哨船頭五個里,二、三沙灣三個里共祀的廟宇,俗稱「老爺廟」,主祀田都元帥,是基隆市曾盛極一時約北管子弟戲中「西皮」派的地方廟。本廟初建於光緒元年(1875),但在日治時卻是蓮光寺寺院所在地。戰後,蓮光寺被毀壞,成為覺修宮重建之地。
信義里 里名由來:
本里在清代、日治初期,屬哨船頭街的一部分;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屬義重町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義重町分為四里,本里為其中之一里。因本里東向道路編為信一至信七路,本里可能取路名中的「信」字,和議重町的「義」字,結合而成信義里。
石阪公園
中正區自鼻仔頭以南山麓部分稱為石板公園,因是「石阪」設置的公園。石阪板印石阪莊作,是日治時代基隆有名的社會事業家,據稱他因得販賣秤錘的專利而致富。致富之後的石阪曾任州協議會員,創基隆夜學校、圖書館,亦著有(基隆港)一書,可說在政冶、社會教育、學術文化等方面卓有貢獻,是基隆人懷念的日本士紳。石阪莊作擁有市內許多土地,尤其是中正、信義區的山林地,這些土地戰後多劃屬中正公園的範疇。本里東側靠山一帶即屬石阪公園的一部份。
正義里 里名由來:
本里在清代、日冶初期,屬哨船頭街的一部份;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屬義重町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義重町分為四里,本里為其中之一。本里里名即取中正區的「正」字,和義重町的「義」字,組合而成。
德義里 里名由來:
本里在清代、日治初期,屬義重橋街和哨船頭街的一部分;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屬義重町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義重町分為四里,本里屬中義星的一部分。民國41年,中義里劃分為中義、德義二里;民國70年,中義、德義兩里合併,但改稱德義里。
義重橋
原指今日溝通義二路、愛四路的自由橋。此橋在清代已有,是大基隆(仁愛區)和小基隆(中正區)重要的橋樑。後來延伸其意指橋頭一帶地區,包括今日德義里、港通里南半部地區,均稱義重橋頭或義重橋街。
小基隆山、神社頂
本里北部中正公園忠烈祠一帶的山頭,清代、日治初期時,稱小基隆山。明治44年(1911) ,日本政府在此建神社,奉祀大物主命、崇德天皇二神,初名為基隆金刀比羅神社;大正3年(1914)後,合祀天照大神、造化三神、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改稱基隆神社,一般人乃稱此山頭為神社頂。戰後,市政府將此神社改為忠烈祠,供奉先賢先烈。
本里在日治前大部分為沙灘或水域,少部分屬於哨船頭街。沙灘或水域的部分由日本人築港填埋後,作為市街用地,日本人將此新生地命名為日新町。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日新町改名港東里。民國41年,港東里劃分為港東、港通、港新三星。民國70年,三里合為一里,但以港通里為名。
哨船頭
本里南面原是由小基隆山延伸的山丘,清代在小山丘土設有塘汛,可瞭望港外,監視船的集結碼頭,故稱為哨船頭。後來引申由小基隆山到鼻仔頭一帶的山麓聚落,均稱為「哨船頭街」。日治初期的明治29年(1896)哨船頭街有125戶,464人。(土屋重雄,1985:199)日治時代的築港和市街改正工程,將小基隆山、鼻仔頭和鰲母島之間的海域填埋為新生地,作為公共設施及日本人的生活世界。昭和6年(1931),原哨船頭街改稱日新町和義重町。昭和15年(1940),日新町有日本人1,543人,佔全町的2,044人約76%;義重町有日本人2,888人,佔全町4,943人約58%。(表2-6)民國35年,日新町改稱港通里,義重町則分為四里。
台刂人埔
指令義一路台灣銀行所在位置,本處在清代是行刑的校場,故一般人稱為台刂人埔。
鰲穴仔埔
今義一路以西,信五路~信七路之間原有一個島嶼一鰲母島,鰲母島與今正義路以東的山麓之間是一片水域,這片水域有鰲魚棲息,故稱鰲穴仔埔。
義重里 里名由來:
本里在清代、日治初期,屬哨船頭街的一部分;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屬義重町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義重町分為義重、信義、正義、中義四里,本里為其中之一里。本里里名即沿用義重町的名稱,為義重里。
灰窯仔
本里在信七路一帶原為海濱區,有取咾咕石為材料燒為石灰的窯場,故稱為灰窯仔。
龍頭山
本里東側與信義區交界的山頭,因山形似龍的頭,故稱龍頭山,由中正公園道路可達。
覺修官
位義二路224巷1號。為哨船頭五個里,二、三沙灣三個里共祀的廟宇,俗稱「老爺廟」,主祀田都元帥,是基隆市曾盛極一時約北管子弟戲中「西皮」派的地方廟。本廟初建於光緒元年(1875),但在日治時卻是蓮光寺寺院所在地。戰後,蓮光寺被毀壞,成為覺修宮重建之地。
信義里 里名由來:
本里在清代、日治初期,屬哨船頭街的一部分;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屬義重町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義重町分為四里,本里為其中之一里。因本里東向道路編為信一至信七路,本里可能取路名中的「信」字,和議重町的「義」字,結合而成信義里。
石阪公園
中正區自鼻仔頭以南山麓部分稱為石板公園,因是「石阪」設置的公園。石阪板印石阪莊作,是日治時代基隆有名的社會事業家,據稱他因得販賣秤錘的專利而致富。致富之後的石阪曾任州協議會員,創基隆夜學校、圖書館,亦著有(基隆港)一書,可說在政冶、社會教育、學術文化等方面卓有貢獻,是基隆人懷念的日本士紳。石阪莊作擁有市內許多土地,尤其是中正、信義區的山林地,這些土地戰後多劃屬中正公園的範疇。本里東側靠山一帶即屬石阪公園的一部份。
正義里 里名由來:
本里在清代、日冶初期,屬哨船頭街的一部份;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屬義重町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義重町分為四里,本里為其中之一。本里里名即取中正區的「正」字,和義重町的「義」字,組合而成。
德義里 里名由來:
本里在清代、日治初期,屬義重橋街和哨船頭街的一部分;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屬義重町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義重町分為四里,本里屬中義星的一部分。民國41年,中義里劃分為中義、德義二里;民國70年,中義、德義兩里合併,但改稱德義里。
義重橋
原指今日溝通義二路、愛四路的自由橋。此橋在清代已有,是大基隆(仁愛區)和小基隆(中正區)重要的橋樑。後來延伸其意指橋頭一帶地區,包括今日德義里、港通里南半部地區,均稱義重橋頭或義重橋街。
小基隆山、神社頂
本里北部中正公園忠烈祠一帶的山頭,清代、日治初期時,稱小基隆山。明治44年(1911) ,日本政府在此建神社,奉祀大物主命、崇德天皇二神,初名為基隆金刀比羅神社;大正3年(1914)後,合祀天照大神、造化三神、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改稱基隆神社,一般人乃稱此山頭為神社頂。戰後,市政府將此神社改為忠烈祠,供奉先賢先烈。
基隆八斗庄鄉土地名認識
八斗里
里名由來:
本里是八斗仔四里之一,位在八斗半島西半部,八斗子漁港最早的起源地即在此。八斗仔本來是一個海島,與本島之間隔著一個海溝。日治時代,日本政府為供應牛稠港臺灣電化會社(即後來的臺肥一廠)用電。選擇在八斗仔興建北部火力發電廠建設工程之一,乃是將八斗馬和本島間的海溝填埋起來,作為廠地。迨昭和12年(1937),發電廠完工後,八斗島乃變成八斗半島了。
八斗仔地名來源有三種說法:1.最初開闢此地的杜氏移民有八戶,故稱「八杜仔」,後來訛為「八斗仔」;2,最初開墾此地的社氏兄弟五人,攜來米糧「八斗」,故稱「八斗仔」;(洪敏麟,1980:249-250)3﹒是原住民語言音譯而來,與「北投」為同字譯音。(洪連成,1993a:115)前兩種說法均與杜氏有關,因杜氏是本地最大的氏族。不過尋問當地的杜氏族人,大多表示不知八斗仔此一地名意義為何?因此以第三種說法的可能性較高。
八斗里在清代、日治時代,一直都屬於八斗仔庄或八斗仔大字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八斗仔分為八斗、砂子、長潭三里,本里為其中之一里,里名即沿用八斗仔庄的名稱,稱八斗里。
七斗仔
七斗仔是位在七斗山西南邊凹谷的古老聚落,因一百多公尺高的七斗山較能阻擋冬季強烈的東北季風,故此聚落形成年代已久,約200多年了。七斗仔首由杜氏族人在此闢建;又聚落西南側,於民國64年,因八斗子築港,填海產生的新生地,乃建為漁民住宅。七斗仔聚落內有名的廟宇是祭祀媽祖的「度天宮」,廟前有「本宮聖母沿革史碑」,記載本宮始建於民國48年。
七斗仔位置屬靠外側的聚落,為與八斗仔區別,乃冠以「七」字 ,稱七斗仔,並無特別涵意。
坑仔內
位於七斗仔聚落東北側的小坑谷。有小溪潺潺,過去婦女都在溪畔洗衣,如今此溪已被蓋成巷道。
鼻仔頭
七斗仔和八斗仔聚落之間凸出海濱的岬角,稱鼻仔頭,如今此岬角已被剷平,部分土地搭蓋了戲台。鼻仔頭南側有七斗仔的土地公廟「福惠宮」;以及香火鼎盛的「八斗公萬善祠」。
八斗仔
八斗仔在七斗仔的西北側,也是位在七斗山的西南邊凹谷,倚賴七斗山阻擋冬季強烈的東北季風。八斗仔地名來源如「里名由來」的說明。八斗仔聚落有自己奉祀的土地公廟「福源宮」。
九斗仔、塚仔埔
清朝時是銘字軍右管的駐紮地,(許佩賢譯,1995,附圖)因位在八斗仔北側,按序稱為九斗仔。日治時,這裡成為墳場所在,故亦稱為「塚仔埔」。民國64年八斗子築港後,改變為儲油庫所在地。目前本地最北面海濱區仍有軍營駐紮管制。
七斗山、八斗山、長潭尾山
位於七斗仔聚落東北側,高約101公尺。因此山屏障,出的西南側才有七斗仔、八斗仔等聚落大規模的發展。此山因係八斗里和長潭里界山,也有人稱為八斗山、長潭尾山。山上原為軍隊駐紮區,民國77年後,開放設為八斗子濱海公園(亦稱望幽谷)。現在由七斗仔聚落上山的汽車道路,即日治時代闢建的戰備道路。
大湖頂、跌死牛嶺
七斗山的西側與另一山峰問的小盆地附近,稱為大湖頂。因為本地陡峻,或謂曾有牛由此跌至山崖下,故亦稱跌死牛嶺。現在屬八斗子濱海公園範圍內。
落嶺灣
大湖頂或跌死牛嶺山崖下,形成一個向內陸凹人的波蝕棚,面積廣大,稱為落嶺灣。
白海砂埔
落嶺灣西側,因岩石風化成黃白色砂粒,受風吹拂積聚此地,故稱為白海砂埔。
大斜棚
落嶺灣西北邊,有一大片傾斜岩層,由海向內陸傾斜,稱為大斜棚。此處原本是撿拾海中貝類、海菜和海釣的好場所,因受長潭里設置垃圾場的影響,除海釣外,現在已少有人從事撿拾海中生物的活動。
長潭里
里名由來:
長潭里是八斗仔四里中位在最東北側的里,里內有長潭里和望海巷兩個漁港。原來八斗島和本島之間有一東西向的狹長海溝,當地人即稱為長潭,這個長潭後來因建北電而填埋掉了大半,因原海溝有三分之二面積位在本里,故本里乃稱為長潭里。
本里在清代、日治時代,均屬於八斗仔庄或八斗仔大字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八斗仔分為三里,本里為其中之一里。
長潭頭、長潭邊、長潭尾
八斗島和本島間狹長海溝稱為長潭,在長潭北邊,屬八斗島部分由西向東分別稱為長潭頭、長潭邊、長潭尾。如今長潭頭、長潭邊都已成為北電的建地,其中長潭邊的居民被迫遷移,一部分人遷到南面的望海巷。至於長潭尾水域則被留作漁港使用,長潭尾陸地部分現在是長潭里最重要的聚落分布地。長潭尾的土地公廟即「福長官」,民國62年重修而成現貌。
舊厝門口
長潭里最東北側的聚落。最早杜氏族人曾住在此地,後來因火災,杜氏族人乃遷到八斗仔。不久續有居民遷入,沿山麓呈線狀分布,因係屬杜氏族人的舊厝所在地,故這一帶乃稱舊厝門口。民國66年起,基隆市政府相繼將垃圾場、水肥處理場設在舊厝門口以東、以北的海濱地區,此地的環境乃迅速惡化,直到民國81年,垃圾場才停止使用。舊厝門口的土地公廟是「福舊宮」,在建築垃圾、水肥專用道路時,移址重建為現貌。
姥咕蒼
舊厝門口東北面廣大的珊瑚礁海岸,稱為姥咕蒼,表示其為崎嶇不平的珊瑚礁海岸。現在當然無法見到崎嶇的崖岸,因為已被垃圾填埋掉了。
尖山仔鼻
位在八斗島最東北端的岬角,岬角東側有一座約26公尺的小山,故稱尖山仔鼻。本處也是垃圾掩埋場所在地,故周遭原本不遜於野柳、和平島的海岸地形均消失殆盡,只餘那座小小的尖山,淺淺地浮現在廢棄的垃圾場中。
換番、望海巷
本地原名「換番」,是八斗仔居民和原住民交換物品的所在,故名。日治時代原住有10-20戶,後來因為長潭邊土地被徵收為北部火力發電廠,當地居民一部分搬來此地,戶數增加。戰後,第一任里長羅文通將此地取名為「望海巷」。
望海巷的土地公廟為「福安宮」,民國66年,因為擴建北部濱海公路(即北寧路),本廟移址重建。但重建時政府只補償1萬8千元,引起當地民眾不滿 ,在廟前門柱刻寫「換番築路千歲改,翻修賠償萬捌元」,留為見證。
灣仔內
指北部火力發電廠隔北寧路以南,該廠廢棄的宿舍區。因位在兩山所夾峙的深坳之內,故名灣仔內。本處原屬杜氏族人土地,被北電徵收為宿舍區。
磅硿口、磅硿頂
灣仔內靠東南側有火車隧道,隧道附近稱磅硿口或磅硿頂,20多年前才開始有人在此建厝居住。
砂子里
里名由來:
本里在清末屬沙仔園庄;日治時代,屬於八斗仔庄或八斗仔大字中的沙仔園。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八斗仔分為三里,本里即為其中之一里。
沙仔園即今調和市場一帶,因有調和溪在附近注入海灣,沙埔廣大,故稱沙仔園。砂子里即沿用沙仔園庄的古名而來。
沙仔園
沙仔園一帶,原來聚落不大,日治時代 ,為建造北電而築岸填海,使這一帶聚落增加了擴展空間。如今又位於北寧路和調和街交叉口附近,交通方便,商店眾多,可說是八斗仔四里中最繁鬧的。
獅仔頭山、獅仔尿
牛稠嶺東面,靠近碧砂橋的山頭,因山形似獅仔頭,故亦稱獅仔頭山。獅仔頭山下有一水窟,泉水不絕,當地人乃戲稱為獅仔尿,遇乾旱午時,八尺門居民也會來此取水。現在獅仔頭山已被東帝士建設公司剷平待建中;獅仔尿也被填平消失了。
馬 寮
這裡是清代駐紮九斗仔兵營養馬的所在,故名馬寮。40-50年前,本地只有3戶人家和二座華南礦坑的炭寮,其土地概屬華南礦場的。現在土地已賣給民間的建設公司。
頂 厝
馬寮聚落依山而建,最上面的住宅,當地人也稱為頂厝。
大窩頭
調和溪在調和二號橋西側,有源自牛稠嶺的碧砂溪來會,在會合處水源充足,水深不乾,故名大窩頭。過去八斗仔地區很多婦女均來此洗衣。乾旱而抽不出地下水時,長潭尾的居民也會迢迢來此取水。碧砂溪上游河床寬大,水勢深廣,曾築攔水壩灌田,但自從牛稠嶺引來各家建商在此大肆建設公寓、大廈後,竟將此溪填埋掉一大半,只在原河道埋下口徑狹小的涵管導水,水流不暢,伏下牛稠嶺國泰花園城、海洋芳庭等社區的水患問題。
覆鼎湖
指令八斗仔公墓,整體地形是一個山間的小盆地,因盆地內有一座圓圓的山,像翻覆的鼎,故稱此小盆地為覆鼎湖。這裡最早都是田地和菝仔園,後來變成公墓所在地。本地最奇特的是,深入公墓的道路兩側,建了兩排洋房,竟有人在此工作或居住。
偏 坑
位在今調和三號橋西側坑谷,清代時已經是煤礦採挖之處。不久前,這裡仍然有住家,但因建商收購這一帶土地,欲建成住宅區,故原住戶均已搬遷。
頂寮、中寮、下寮
調和煤礦在炭埕南面建一系列工寮,因依山建造,有高有低,故自上而下稱頂寮、中寮、下寮。現在頂寮、中寮已經廢棄拆除,只有路邊的下寮仍有人居住。
土地公坑
清代時已是個煤礦採挖之地,確實地點無法問出,可能是調和街隧道旁的「草山土地公」一帶,這裡是後來所謂「調和煤礦」礦坑所在地。
竹嵩厝、茶寮
八斗山莊北面坑谷,清代也是煤礦產地,可能是礦主建築長條狀的炭寮供礦工住,故名竹嵩厝。日治時代續有人開採煤礦;此外,亦有人在此栽茶、種田,故此地亦稱茶寮。現在已無人煙,只見建商正在大興土木而已。
反水嶺、八斗山莊
反水嶺意即分水嶺。位八斗山莊及其東側大眾爺廟一帶,這裡是調和往以南最高的地方,所以也是河川流域的分界處,本山嶺以北的河川向北流,形成調和溪;以南的河川向南流至深澳坑,形成深澳坑溪的支流。位於反水嶺的八斗山莊,原來只有2-3戶住家,自民國60年代後乃建築成大社區,社區裡阿美族戶數不少。
福清宮
本廟現屬砂子里1-4,8-12鄰共祀的土地公廟。據稱該廟在明末漢人來到此地時,即建為小廟。民國48年以前,原在今北電宿舍區,因北電用地需要,乃遷至現址。現在廟貌是民國76-78年興建完工的,可說是廟貌爽峨,規模宏大。
清國井
位在八斗仔的「清國井」煤礦,是清政府在臺最早以機械開鑿的官營煤礦,屬直井開鑿,井深達89.92公尺,煤層厚1.06公尺,日產100公噸。光緒2年(1876),開鑿第一年銷售二萬一千噸,爾後因管理不善,產量減少光緒10年(1884),中法戰爭,法軍侵犯基隆,清政府為免資敵用,將機械浸入坑內,一萬五千噸存煤燒毀,曾盛極一時的「清國井」煤礦乃告沉寂。(李亦同,舊雞籠八斗子煤礦勘查報告)
日治時代和民國時代,八斗仔煤礦仍續有採挖,有時採挖到一定程度,一些礦坑會相互貫通。戰後,據云擁有調和煤礦的杜伯英,曾入「清國井」,取走頂磐的煤柱。民國48午時,榮隆煤礦亦與「清國井」貫通,並流出大量的坑水。(李亦同,舊雞籠八斗子煤礦勘查報告)、後,更有臺電
公司長久取用「清國井」地下水的傳聞。臺電不再取水之後,「清國井」才真正地走入歷史了。
碧砂里
里名由來:
本里是民國76年才由砂子里分出來的。在清代、日治時代,屬八斗仔庄或八斗仔大字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重劃,八斗仔分為三里,本里屬砂子星的一部分;直到民國76年,因牛稠嶺開發,形成人口聚居的大社區,才自砂子里析分出來,自成一里。
林投溝:
位八尺門往八斗仔的路途中,因林投樹叢生而得此名。自民國47年起,基隆市政府將八尺門到八斗仔沿岸一帶,作為垃圾掩埋場。所以,今日林投溝沿北寧路濱海一線,均是垃圾填埋出來的。
牛稠嶺
碧砂里臨海的山嶺,過去因山上有人放養牛隻,故名牛稠嶺。現在可由新豐街開車上山嶺,嶺上曾為果園,自民國69年起陸續建造完成太平洋社區、國泰花園城、海洋芳庭等公寓住宅,現在仍續有公寓大廈正在興建中。
其中完成於民國69年的太平洋社區,共有300戶,有幾近一半的原住民住戶,是基隆市重要的原住民集中區之一,原住民主要是來自花蓮縣的阿美族,他們以花蓮縣的鄉鎮為單位,自成一個原住民的組織體系。
牛稠嶺崎
牛稠嶺東北邊,今北寧路344巷兩側,過去為上牛稠嶺的崎路,故名牛稿嶺崎。因係位於八斗仔漁港的西南側,日治時代為西村鰹魚工場所在。
牛稠嶺腳、大陳新村
位在牛稠嶺北側的山麓下,故名牛稠嶺腳。民國44年,大陳島民大量撤退來臺,除了分散臺灣各縣市之外,由於基隆是他們登陸的地方,所以也有許多島民被安頓在本市。其中牛稠嶺腳即為大陳島民安居之所,本地人也稱為大陳新村。
福林宮
原來位在牛稠嶺頂,民國64年八斗子築港後,才遷至濱海之地。本廟現在是碧砂里共祀的土地公廟,但牛稠嶺頂的太平洋、國泰花園城、海洋芳庭等新社區,並不包括在內。
里名由來:
本里是八斗仔四里之一,位在八斗半島西半部,八斗子漁港最早的起源地即在此。八斗仔本來是一個海島,與本島之間隔著一個海溝。日治時代,日本政府為供應牛稠港臺灣電化會社(即後來的臺肥一廠)用電。選擇在八斗仔興建北部火力發電廠建設工程之一,乃是將八斗馬和本島間的海溝填埋起來,作為廠地。迨昭和12年(1937),發電廠完工後,八斗島乃變成八斗半島了。
八斗仔地名來源有三種說法:1.最初開闢此地的杜氏移民有八戶,故稱「八杜仔」,後來訛為「八斗仔」;2,最初開墾此地的社氏兄弟五人,攜來米糧「八斗」,故稱「八斗仔」;(洪敏麟,1980:249-250)3﹒是原住民語言音譯而來,與「北投」為同字譯音。(洪連成,1993a:115)前兩種說法均與杜氏有關,因杜氏是本地最大的氏族。不過尋問當地的杜氏族人,大多表示不知八斗仔此一地名意義為何?因此以第三種說法的可能性較高。
八斗里在清代、日治時代,一直都屬於八斗仔庄或八斗仔大字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八斗仔分為八斗、砂子、長潭三里,本里為其中之一里,里名即沿用八斗仔庄的名稱,稱八斗里。
七斗仔
七斗仔是位在七斗山西南邊凹谷的古老聚落,因一百多公尺高的七斗山較能阻擋冬季強烈的東北季風,故此聚落形成年代已久,約200多年了。七斗仔首由杜氏族人在此闢建;又聚落西南側,於民國64年,因八斗子築港,填海產生的新生地,乃建為漁民住宅。七斗仔聚落內有名的廟宇是祭祀媽祖的「度天宮」,廟前有「本宮聖母沿革史碑」,記載本宮始建於民國48年。
七斗仔位置屬靠外側的聚落,為與八斗仔區別,乃冠以「七」字 ,稱七斗仔,並無特別涵意。
坑仔內
位於七斗仔聚落東北側的小坑谷。有小溪潺潺,過去婦女都在溪畔洗衣,如今此溪已被蓋成巷道。
鼻仔頭
七斗仔和八斗仔聚落之間凸出海濱的岬角,稱鼻仔頭,如今此岬角已被剷平,部分土地搭蓋了戲台。鼻仔頭南側有七斗仔的土地公廟「福惠宮」;以及香火鼎盛的「八斗公萬善祠」。
八斗仔
八斗仔在七斗仔的西北側,也是位在七斗山的西南邊凹谷,倚賴七斗山阻擋冬季強烈的東北季風。八斗仔地名來源如「里名由來」的說明。八斗仔聚落有自己奉祀的土地公廟「福源宮」。
九斗仔、塚仔埔
清朝時是銘字軍右管的駐紮地,(許佩賢譯,1995,附圖)因位在八斗仔北側,按序稱為九斗仔。日治時,這裡成為墳場所在,故亦稱為「塚仔埔」。民國64年八斗子築港後,改變為儲油庫所在地。目前本地最北面海濱區仍有軍營駐紮管制。
七斗山、八斗山、長潭尾山
位於七斗仔聚落東北側,高約101公尺。因此山屏障,出的西南側才有七斗仔、八斗仔等聚落大規模的發展。此山因係八斗里和長潭里界山,也有人稱為八斗山、長潭尾山。山上原為軍隊駐紮區,民國77年後,開放設為八斗子濱海公園(亦稱望幽谷)。現在由七斗仔聚落上山的汽車道路,即日治時代闢建的戰備道路。
大湖頂、跌死牛嶺
七斗山的西側與另一山峰問的小盆地附近,稱為大湖頂。因為本地陡峻,或謂曾有牛由此跌至山崖下,故亦稱跌死牛嶺。現在屬八斗子濱海公園範圍內。
落嶺灣
大湖頂或跌死牛嶺山崖下,形成一個向內陸凹人的波蝕棚,面積廣大,稱為落嶺灣。
白海砂埔
落嶺灣西側,因岩石風化成黃白色砂粒,受風吹拂積聚此地,故稱為白海砂埔。
大斜棚
落嶺灣西北邊,有一大片傾斜岩層,由海向內陸傾斜,稱為大斜棚。此處原本是撿拾海中貝類、海菜和海釣的好場所,因受長潭里設置垃圾場的影響,除海釣外,現在已少有人從事撿拾海中生物的活動。
長潭里
里名由來:
長潭里是八斗仔四里中位在最東北側的里,里內有長潭里和望海巷兩個漁港。原來八斗島和本島之間有一東西向的狹長海溝,當地人即稱為長潭,這個長潭後來因建北電而填埋掉了大半,因原海溝有三分之二面積位在本里,故本里乃稱為長潭里。
本里在清代、日治時代,均屬於八斗仔庄或八斗仔大字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八斗仔分為三里,本里為其中之一里。
長潭頭、長潭邊、長潭尾
八斗島和本島間狹長海溝稱為長潭,在長潭北邊,屬八斗島部分由西向東分別稱為長潭頭、長潭邊、長潭尾。如今長潭頭、長潭邊都已成為北電的建地,其中長潭邊的居民被迫遷移,一部分人遷到南面的望海巷。至於長潭尾水域則被留作漁港使用,長潭尾陸地部分現在是長潭里最重要的聚落分布地。長潭尾的土地公廟即「福長官」,民國62年重修而成現貌。
舊厝門口
長潭里最東北側的聚落。最早杜氏族人曾住在此地,後來因火災,杜氏族人乃遷到八斗仔。不久續有居民遷入,沿山麓呈線狀分布,因係屬杜氏族人的舊厝所在地,故這一帶乃稱舊厝門口。民國66年起,基隆市政府相繼將垃圾場、水肥處理場設在舊厝門口以東、以北的海濱地區,此地的環境乃迅速惡化,直到民國81年,垃圾場才停止使用。舊厝門口的土地公廟是「福舊宮」,在建築垃圾、水肥專用道路時,移址重建為現貌。
姥咕蒼
舊厝門口東北面廣大的珊瑚礁海岸,稱為姥咕蒼,表示其為崎嶇不平的珊瑚礁海岸。現在當然無法見到崎嶇的崖岸,因為已被垃圾填埋掉了。
尖山仔鼻
位在八斗島最東北端的岬角,岬角東側有一座約26公尺的小山,故稱尖山仔鼻。本處也是垃圾掩埋場所在地,故周遭原本不遜於野柳、和平島的海岸地形均消失殆盡,只餘那座小小的尖山,淺淺地浮現在廢棄的垃圾場中。
換番、望海巷
本地原名「換番」,是八斗仔居民和原住民交換物品的所在,故名。日治時代原住有10-20戶,後來因為長潭邊土地被徵收為北部火力發電廠,當地居民一部分搬來此地,戶數增加。戰後,第一任里長羅文通將此地取名為「望海巷」。
望海巷的土地公廟為「福安宮」,民國66年,因為擴建北部濱海公路(即北寧路),本廟移址重建。但重建時政府只補償1萬8千元,引起當地民眾不滿 ,在廟前門柱刻寫「換番築路千歲改,翻修賠償萬捌元」,留為見證。
灣仔內
指北部火力發電廠隔北寧路以南,該廠廢棄的宿舍區。因位在兩山所夾峙的深坳之內,故名灣仔內。本處原屬杜氏族人土地,被北電徵收為宿舍區。
磅硿口、磅硿頂
灣仔內靠東南側有火車隧道,隧道附近稱磅硿口或磅硿頂,20多年前才開始有人在此建厝居住。
砂子里
里名由來:
本里在清末屬沙仔園庄;日治時代,屬於八斗仔庄或八斗仔大字中的沙仔園。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八斗仔分為三里,本里即為其中之一里。
沙仔園即今調和市場一帶,因有調和溪在附近注入海灣,沙埔廣大,故稱沙仔園。砂子里即沿用沙仔園庄的古名而來。
沙仔園
沙仔園一帶,原來聚落不大,日治時代 ,為建造北電而築岸填海,使這一帶聚落增加了擴展空間。如今又位於北寧路和調和街交叉口附近,交通方便,商店眾多,可說是八斗仔四里中最繁鬧的。
獅仔頭山、獅仔尿
牛稠嶺東面,靠近碧砂橋的山頭,因山形似獅仔頭,故亦稱獅仔頭山。獅仔頭山下有一水窟,泉水不絕,當地人乃戲稱為獅仔尿,遇乾旱午時,八尺門居民也會來此取水。現在獅仔頭山已被東帝士建設公司剷平待建中;獅仔尿也被填平消失了。
馬 寮
這裡是清代駐紮九斗仔兵營養馬的所在,故名馬寮。40-50年前,本地只有3戶人家和二座華南礦坑的炭寮,其土地概屬華南礦場的。現在土地已賣給民間的建設公司。
頂 厝
馬寮聚落依山而建,最上面的住宅,當地人也稱為頂厝。
大窩頭
調和溪在調和二號橋西側,有源自牛稠嶺的碧砂溪來會,在會合處水源充足,水深不乾,故名大窩頭。過去八斗仔地區很多婦女均來此洗衣。乾旱而抽不出地下水時,長潭尾的居民也會迢迢來此取水。碧砂溪上游河床寬大,水勢深廣,曾築攔水壩灌田,但自從牛稠嶺引來各家建商在此大肆建設公寓、大廈後,竟將此溪填埋掉一大半,只在原河道埋下口徑狹小的涵管導水,水流不暢,伏下牛稠嶺國泰花園城、海洋芳庭等社區的水患問題。
覆鼎湖
指令八斗仔公墓,整體地形是一個山間的小盆地,因盆地內有一座圓圓的山,像翻覆的鼎,故稱此小盆地為覆鼎湖。這裡最早都是田地和菝仔園,後來變成公墓所在地。本地最奇特的是,深入公墓的道路兩側,建了兩排洋房,竟有人在此工作或居住。
偏 坑
位在今調和三號橋西側坑谷,清代時已經是煤礦採挖之處。不久前,這裡仍然有住家,但因建商收購這一帶土地,欲建成住宅區,故原住戶均已搬遷。
頂寮、中寮、下寮
調和煤礦在炭埕南面建一系列工寮,因依山建造,有高有低,故自上而下稱頂寮、中寮、下寮。現在頂寮、中寮已經廢棄拆除,只有路邊的下寮仍有人居住。
土地公坑
清代時已是個煤礦採挖之地,確實地點無法問出,可能是調和街隧道旁的「草山土地公」一帶,這裡是後來所謂「調和煤礦」礦坑所在地。
竹嵩厝、茶寮
八斗山莊北面坑谷,清代也是煤礦產地,可能是礦主建築長條狀的炭寮供礦工住,故名竹嵩厝。日治時代續有人開採煤礦;此外,亦有人在此栽茶、種田,故此地亦稱茶寮。現在已無人煙,只見建商正在大興土木而已。
反水嶺、八斗山莊
反水嶺意即分水嶺。位八斗山莊及其東側大眾爺廟一帶,這裡是調和往以南最高的地方,所以也是河川流域的分界處,本山嶺以北的河川向北流,形成調和溪;以南的河川向南流至深澳坑,形成深澳坑溪的支流。位於反水嶺的八斗山莊,原來只有2-3戶住家,自民國60年代後乃建築成大社區,社區裡阿美族戶數不少。
福清宮
本廟現屬砂子里1-4,8-12鄰共祀的土地公廟。據稱該廟在明末漢人來到此地時,即建為小廟。民國48年以前,原在今北電宿舍區,因北電用地需要,乃遷至現址。現在廟貌是民國76-78年興建完工的,可說是廟貌爽峨,規模宏大。
清國井
位在八斗仔的「清國井」煤礦,是清政府在臺最早以機械開鑿的官營煤礦,屬直井開鑿,井深達89.92公尺,煤層厚1.06公尺,日產100公噸。光緒2年(1876),開鑿第一年銷售二萬一千噸,爾後因管理不善,產量減少光緒10年(1884),中法戰爭,法軍侵犯基隆,清政府為免資敵用,將機械浸入坑內,一萬五千噸存煤燒毀,曾盛極一時的「清國井」煤礦乃告沉寂。(李亦同,舊雞籠八斗子煤礦勘查報告)
日治時代和民國時代,八斗仔煤礦仍續有採挖,有時採挖到一定程度,一些礦坑會相互貫通。戰後,據云擁有調和煤礦的杜伯英,曾入「清國井」,取走頂磐的煤柱。民國48午時,榮隆煤礦亦與「清國井」貫通,並流出大量的坑水。(李亦同,舊雞籠八斗子煤礦勘查報告)、後,更有臺電
公司長久取用「清國井」地下水的傳聞。臺電不再取水之後,「清國井」才真正地走入歷史了。
碧砂里
里名由來:
本里是民國76年才由砂子里分出來的。在清代、日治時代,屬八斗仔庄或八斗仔大字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重劃,八斗仔分為三里,本里屬砂子星的一部分;直到民國76年,因牛稠嶺開發,形成人口聚居的大社區,才自砂子里析分出來,自成一里。
林投溝:
位八尺門往八斗仔的路途中,因林投樹叢生而得此名。自民國47年起,基隆市政府將八尺門到八斗仔沿岸一帶,作為垃圾掩埋場。所以,今日林投溝沿北寧路濱海一線,均是垃圾填埋出來的。
牛稠嶺
碧砂里臨海的山嶺,過去因山上有人放養牛隻,故名牛稠嶺。現在可由新豐街開車上山嶺,嶺上曾為果園,自民國69年起陸續建造完成太平洋社區、國泰花園城、海洋芳庭等公寓住宅,現在仍續有公寓大廈正在興建中。
其中完成於民國69年的太平洋社區,共有300戶,有幾近一半的原住民住戶,是基隆市重要的原住民集中區之一,原住民主要是來自花蓮縣的阿美族,他們以花蓮縣的鄉鎮為單位,自成一個原住民的組織體系。
牛稠嶺崎
牛稠嶺東北邊,今北寧路344巷兩側,過去為上牛稠嶺的崎路,故名牛稿嶺崎。因係位於八斗仔漁港的西南側,日治時代為西村鰹魚工場所在。
牛稠嶺腳、大陳新村
位在牛稠嶺北側的山麓下,故名牛稠嶺腳。民國44年,大陳島民大量撤退來臺,除了分散臺灣各縣市之外,由於基隆是他們登陸的地方,所以也有許多島民被安頓在本市。其中牛稠嶺腳即為大陳島民安居之所,本地人也稱為大陳新村。
福林宮
原來位在牛稠嶺頂,民國64年八斗子築港後,才遷至濱海之地。本廟現在是碧砂里共祀的土地公廟,但牛稠嶺頂的太平洋、國泰花園城、海洋芳庭等新社區,並不包括在內。
基隆沙灣庄鄉土地名認識
真砂里 里名由來:
本里在清代、日治初期,屬大沙灣庄的一部分;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屬真砂町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真砂町分為真砂、中砂、正砂、砂灣四里,本里為其中一里。本里里名即繼承了日治時代真砂町的名稱,而成真砂里。
安瀾橋
安瀾橋是跨越在沙灣溪上的橋,日治時代稱真砂橋,戰後方改稱此名。此橋是中正路、祥豐街、豐稔街三條道路的交會地帶,也是真砂里、中砂里、正砂里三里的交會地帶,一般人即以「安瀾橋」為地名,指涉這三里交界附近的地區。
沙彎溪過去流路不定,溪水會受海水漲落影響,甚至偶有水患發生,取名「安瀾」,或有期望波瀾安定,不生災禍之意。也有人說國民政府為紀念抗日名將戴安瀾將軍而命名的。
山仔腳
指今中正路318巷內,本地因位居旭丘之下,故名山仔腳。過去住戶不多,但巷內有土地公廟「福安宮」,目前是真砂、中砂、正砂、砂彎四里共祀的廟宇。
九間仔
今祥豐街19-37號約九間房子,稱為九間仔。日冶時代,安瀾橋一帶大多是日本人居住的住宅區,這九間房子卻是漢人成排居住,顯得突出。
大沙灣
大沙灣是由黃白色細砂綿延鋪陳而成的大海灣,自明治42年(1909)設為海水浴場以來,((基隆大事記),1981)一直是基隆人嬉水的最佳場所,當時日本人稱其為孤拔海水浴場,因中法戰爭時的法將孤拔墳墓即在附近,故名。但自民國55年起,港務局為興築小型船渠,將這美麗的沙灘填
埋在鋼筋水泥之下了。海水浴場約位在今中正路以西,東9-15號碼頭之間。大沙灣地名源自海濱的沙灘,也指稱居住於這一帶的聚落,在西班牙時代,這裡已有原住民凱達格蘭族人集居,本區也是漢人市區間(巴俐安區)。
大沙灣地名源自沙灣溪入海附近的廣大沙灘,但也指稱其東側一帶的陸地。本地在西班牙時代即有原住民凱達格蘭族(ketagaran)聚居。到清代、日治初期,概稱為大沙灣庄,明治29年(1896),僅有60戶,337人。(土屋重雄,1985:200)明治42年(1909)設為海水浴場,同時逐漸形成日本
人集居區。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稱真砂町;昭和15年(1940)有日本人1,608人,佔全町2,947人約55%。民國35年,真砂町劃分為真砂、中砂、正砂、砂灣四里;民國60年,砂灣里再分出建國里。所以,一般人概稱這五里為大沙灣。
中砂里 里名由來:
本里在清代、日治初期,屬大沙灣庄的一部分;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屬真砂町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真砂町分為四里,本里為其中一里。里名是由中正區的「中」字,和真砂町的「砂」字,組合而成中砂里。
石 山
位於本里南面的山,高約80公尺,豐稔街即穿此山而過。因本山岩石堅硬,故名石出。
牛奶寮
指令本里沿祥豐街兩側的地帶。日治時代有建築公司來此積極開發,最初剝石山作為旱田,可能此時也飼養乳牛,故留下牛奶寮地名。後來建築公司將這一帶改為建地,建成日式房屋。專供日人住宿。
豆菜寮
位今豐稔街100巷內,此巷屬於石山北側的小坑谷,因有一條清澈的小水溝,最遲在日治時期即有人在此搭寮蔭豆菜,故名豆菜寮。
正砂里 里名由來:
本里在清代、日治初期,屬大沙灣庄的一部份;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屬真砂町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真砂町分為四里,本里為其中一里。里名是由中正區的「正」字,和真砂町的「砂」字,組合而成正砂里。
旭岡、旭丘
本山丘清代為頂石閣砲台所在地,是大沙灣重要的軍事地。日治時期稱為旭岡,仍為軍事要地。由於高50公尺以上,可俯瞰基隆港灣美麗的風光,在昭和2年(1927)「旭岡觀日」被臺灣日日新報選為臺灣八景之一。戰後,改名旭丘,山上加建了海軍八一二醫院和正濱國中。政府遷台時,曾為東北軍少帥張學良被禁制之處。
嘛糬城
位於中正路119巷之內,輔導會聯絡中心的後側,是清代兵營所在。因營房圍牆或石圍黏合物為以石灰摻糯米搗成約三合土,內有糯米成分,故一般人遂稱為「嘛糬城」。昭和10年(1935),基隆市教化地圖上,孤拔海水浴場內標示有「舊城跡」,即指本城。
法國公墓
位中正路和東海街交界附近。清光緒10年(1884)中法戰爭,法軍人犯基隆港,與駐紮二沙灣「海門天險」的清兵激戰,死傷慘重。領軍的法將孤拔(S.Coarbet)後來亦死於征臺之役。法軍死傷者,不論兵、將均葬於二沙灣砲台山之下。日治時代的明治42年(1909),法國政府商得日本政府同意,在現址重修法國人公墓,並立紀念碑,以表揚客死異鄉的軍魂。
砂灣里 里名由來:
本里在清代、日治初期,屬大沙灣庄的一部分;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屬真砂町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真砂町分為四里,本里為其中一里。里名是由大沙灣庄簡化而來,稱砂灣里。
鬼仔坑、坑仔內
指令祥豐街64巷,整個長長的巷子。此巷內原有一條溪順坑谷流出,溪岸陰翳深遠,少有人跡,故至遲在日治時代已有鬼仔坑或坑仔內的地名稱呼。日治末年,市區人員疏散,才逐漸有人疏散到此躲空襲。戰後,搬遷來此坑谷的人更多,現在已是本里重要的人口集居區。但該坑谷原有的溪流,都被覆蓋或填埋掉了。巷口66號的祥豐市場,原來即是溪水匯成的水池,在填埋掉水池後,才建造完成的。
後 寮
指今中正路318巷底和正榮銜交會一帶。日治時代為漁民工寮所在,可能因住在旭丘的後側,故稱後寮。
火藥庫
在鬼仔坑的東北側,也是一條深入的坑谷,日治時代即作為火藥儲存地,故稱火藥庫。現在仍為軍方火藥儲存地,稱「旭丘營區」。由於附近民居聚集,該里里民長久以來一直強烈要求火藥易地而儲,惜未如願。
要塞司令部
鬼仔坑的東南側,在明治36年(1903)即設為「要塞司令部」,是基隆港市最高的軍事指揮部,現稱為「光復營區」。
建國里 里名由來:
本里是民國60年才由砂灣里析分出來的。里的範圍在清代、日治初期,屬大沙灣庄的一部分;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屬真砂町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真砂町分為四里時,屬砂灣里的一部分;直到民國60年,因人口增加,才由砂灣里劃分出來,獨立成里。
本里因近旭丘營區和光復營區,在民國38年後,逐漸有許多大陸來臺軍人在此定居,其中有一眷村名為建國新村,民國60年,獨立設里時,即取用此眷村名稱作為里名,稱建國里。
漁民庄
住址為祥豐街395-419號,位在海關宿舍對面的數列平房。本處屬漁會土地,民國40-50年,漁會往本處建屋供漁民住宿,故一般人稱為漁民庄。
正濱國小
始創於昭和12年(1937),當時稱「真砂公學校」,主要是提供漢人子弟就讀的學校,由於校舍未竣工,暫借日新小學校(今中正國小)上課。隔年,校舍落成,即遷回上課。昭和16年(1941),全臺公小學校改制,改稱為「真砂國民學校」。民國35年,改為「基隆市立中正第二國民學校」;
(童裕昌,1956:251)民國40年,改稱「基隆市正濱國民學校」。民國57年,因實施九年國民教育,再改稱「基隆市立正濱國民小學」。
二沙灣、陸軍澳
指東九號碼頭後面的停車場所在。這裡原本就是個灣澳,因位在大沙灣南側,依序稱為二沙灣。日冶時代被整建為船渠,供陸軍使用,故一般人又稱為陸軍澳。民國62年,被港務局填平作為港埠停車場的一部分。(《基隆港務局大事記》,1974)二沙灣,也引申為稱呼其東南面的陸地。
入船里里名由來:
本里在清代、日冶初期,即稱三沙灣庄;後來劃歸基隆街的一部分。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屬入船町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人船町分為入船、中船、正船三星,本里為其中之一里。
本里里名即沿用入船町的町名,稱入船里。因原二沙灣澳,日本人將其闢為陸軍的小艇碼頭,取名「入船」,即是象徵此二沙灣船澳的功能。然而,二沙灣船澳,在民國62年,被港務局填埋成為東岸停車場了。
二沙灣原來是指船澳,也引申為包圍此船澳的陸地一帶。在清代、日治初期此地稱為二沙灣庄,明治29年(1896)有87戶,451人。(土屋重雄,1985 :200)到昭和6年(1931),和三沙灣合稱入船町;民國35年,再獨立為一里,稱入船里。入船里的範圍即等於原二沙灣庄的領域。
摃 鐘
指今中正路182巷的整個坑谷。本坑谷位在二沙灣船澳之後,屬軍方用地,原有一溪流入注三沙灣,現溪流已遭覆蓋。在太平洋戰爭發生後,因基隆港是盟軍轟炸的對象,日本政府在此坑谷設一個響鐘,以警示居民嚴防空襲,故得「摃鐘」的地名。
戰後,本地仍由軍方接收,坑谷兩側建有軍眷宿舍,不過坑谷更高處,亦有一般老百姓居住。在坑谷盡頭建有「松湖廟」,廟後岩壁即溪流以瀑布形態奔洩之處。
無線電山
大正9年(1920),日本政府在今中正、信義區界的中正公園範圍內建了基隆無線電信局(《基隆大事記》,1981),故一般人亦稱無線電局附近山頭為無線電山,這些山頭約有100多公尺高。戰後,屬海岸電台所在地。
無線電腳
指今中船路112巷30弄的坑谷,因位於無線電出的西北側山腳,故稱無線電腳。本坑谷狹長、陡峭,原有一條清澈小溪蜿蜒坑谷中,附近居民在坑谷兩側種植蔬菜、蕃薯等作物。後來石板莊作沿坑谷建造民房販售,本坑谷才漸有居民。現在整個山谷沿著階梯而上,兩側均建滿房子,而原來的小溪已覆蓋在階梯之測了。
海門天險
即二沙灣砲臺所在地。清道光21年(1841)中英鴉片戰爭時,英艦來犯基隆港,為二沙灣的清兵擊退;光緒10年(1884)中法戰爭,法軍亦犯基隆港,二沙灣砲臺在此役中被毀壞。中法兩軍在基隆相持八個月,雙方死傷慘重,戰後在二沙灣附近分別建有雙方的軍人公墓。
民國68-69年,基隆市政府重新整修二沙灣砲臺,因城門匾額書寫「海門天險」四個大字,故亦稱此古蹟為海門天險。民國72年,內政部指定為國家一級古蹟,是全市唯一的一級古蹟。((基隆市大事記),1988)
民族英雄墓
中法戰役中死亡的清兵,原叢葬在山麓,日治時因開馬路,墓毀骨暴,基隆士紳池清祥乃將骨骸集葬成一塚,刊碑曰「清國人之墓」。民國46年,因海岸拓地,再改建立碑為「民族英雄墓」。
復興館
指今中正路170號,現屬海關單身宿舍。清末,基隆港開放為通商口岸後,本地即設為「海關衙門」;日軍剛登陸基隆時,此地曾暫設為司令部和總督府;昭和9年(1934),改設為「鄉土館」,陳列有關基隆的歷史、地理、民俗…等資料。戰後,由海關接收,將鄉土館拆除,改建為單身宿舍,名為「復興館」,而原存在鄉土館的資料文物,從此不知去向。
正船里里名由來:
本里在清代、日治初期,屬三沙灣庄;後來劃歸基隆街的一部分。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屬入船町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入船町分為三里,本里為其中之一里。里名走出中正區的「正」字,和入船町的「船」字,合成正船里。
三沙灣
指中船路以西部分,原為一個灣澳。基隆港東岸,除北邊大沙灣最廣闊、綿長之外,南邊亦各有較小段的沙灘、灣澳,按序稱為二沙灣、三沙灣。這些灣澳後側均有小溪流注入。有溪流、灣澳則農漁皆宜,易形成聚落。
三沙灣庄在明治29年(1896),即有30戶,149人聚居。(土屋重雄,1985 :200)後來,日本政府將三沙灣整建為一般漁船使用的船澳,乃吸引了更多漁民移入這一帶定居。民國57-60年,基隆港務局將三沙灣澳填平,供拓寬道路和興建中正國宅之用。
大 埕
原來是三沙灣澳邊的廣場,許多老人納涼聊天之處,因面積廣大,故稱為大埕。現在是中船路旁的市場所在地。
中船里里名由來:
本里在清代、日治初期,屬三沙灣庄;後來劃歸基隆街的一部分。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屬入船町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入船町分為三里,本里為其中之一里。里名是由中正區的「中」字,和入船町的「船」字,合成中船里。
馬稠巷
指今中船路14巷的巷子。據云本巷在日治初期為日軍養馬的地方,有小溪自今中正國小流到本地供馬匹用水。大正2年(1913)本地因東北側坑谷闢為基隆第二尋常小學校,(後改為日新小學校,即今中正國小),乃被填平為建地,有許多利用三沙灣澳的琉球漁民居住本地。因曾為養馬場所,臺灣人乃慣稱馬稠巷。
鼻仔頭
指中船里和義重里之間的山頭,清代鼻仔頭庄的地名即因此而來。此山頭原來幾乎是直逼海岸的岬角,因日治及戰後的填海造陸,現已離海100多公尺。日治時代本山頭曾是軍方的防空洞所在,民國64年,拆毀防空洞,以使今義二路和中船路相通。
中正國小
始創於大正2年(1913),當時稱為「基隆第二尋常小學校」,是日本人子弟就讀的學校,其後再改稱「日新小學校」。民國35年,改為「基隆市立中正第一國民學校」;民國40年改稱「基隆市立中正國民學校」。(童裕昌,1956:245;《基隆市大事記》,1981)民國57年,因實施九年國
民教育,又改名「基隆市立中正國民小學」。
本里在清代、日治初期,屬大沙灣庄的一部分;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屬真砂町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真砂町分為真砂、中砂、正砂、砂灣四里,本里為其中一里。本里里名即繼承了日治時代真砂町的名稱,而成真砂里。
安瀾橋
安瀾橋是跨越在沙灣溪上的橋,日治時代稱真砂橋,戰後方改稱此名。此橋是中正路、祥豐街、豐稔街三條道路的交會地帶,也是真砂里、中砂里、正砂里三里的交會地帶,一般人即以「安瀾橋」為地名,指涉這三里交界附近的地區。
沙彎溪過去流路不定,溪水會受海水漲落影響,甚至偶有水患發生,取名「安瀾」,或有期望波瀾安定,不生災禍之意。也有人說國民政府為紀念抗日名將戴安瀾將軍而命名的。
山仔腳
指今中正路318巷內,本地因位居旭丘之下,故名山仔腳。過去住戶不多,但巷內有土地公廟「福安宮」,目前是真砂、中砂、正砂、砂彎四里共祀的廟宇。
九間仔
今祥豐街19-37號約九間房子,稱為九間仔。日冶時代,安瀾橋一帶大多是日本人居住的住宅區,這九間房子卻是漢人成排居住,顯得突出。
大沙灣
大沙灣是由黃白色細砂綿延鋪陳而成的大海灣,自明治42年(1909)設為海水浴場以來,((基隆大事記),1981)一直是基隆人嬉水的最佳場所,當時日本人稱其為孤拔海水浴場,因中法戰爭時的法將孤拔墳墓即在附近,故名。但自民國55年起,港務局為興築小型船渠,將這美麗的沙灘填
埋在鋼筋水泥之下了。海水浴場約位在今中正路以西,東9-15號碼頭之間。大沙灣地名源自海濱的沙灘,也指稱居住於這一帶的聚落,在西班牙時代,這裡已有原住民凱達格蘭族人集居,本區也是漢人市區間(巴俐安區)。
大沙灣地名源自沙灣溪入海附近的廣大沙灘,但也指稱其東側一帶的陸地。本地在西班牙時代即有原住民凱達格蘭族(ketagaran)聚居。到清代、日治初期,概稱為大沙灣庄,明治29年(1896),僅有60戶,337人。(土屋重雄,1985:200)明治42年(1909)設為海水浴場,同時逐漸形成日本
人集居區。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稱真砂町;昭和15年(1940)有日本人1,608人,佔全町2,947人約55%。民國35年,真砂町劃分為真砂、中砂、正砂、砂灣四里;民國60年,砂灣里再分出建國里。所以,一般人概稱這五里為大沙灣。
中砂里 里名由來:
本里在清代、日治初期,屬大沙灣庄的一部分;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屬真砂町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真砂町分為四里,本里為其中一里。里名是由中正區的「中」字,和真砂町的「砂」字,組合而成中砂里。
石 山
位於本里南面的山,高約80公尺,豐稔街即穿此山而過。因本山岩石堅硬,故名石出。
牛奶寮
指令本里沿祥豐街兩側的地帶。日治時代有建築公司來此積極開發,最初剝石山作為旱田,可能此時也飼養乳牛,故留下牛奶寮地名。後來建築公司將這一帶改為建地,建成日式房屋。專供日人住宿。
豆菜寮
位今豐稔街100巷內,此巷屬於石山北側的小坑谷,因有一條清澈的小水溝,最遲在日治時期即有人在此搭寮蔭豆菜,故名豆菜寮。
正砂里 里名由來:
本里在清代、日治初期,屬大沙灣庄的一部份;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屬真砂町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真砂町分為四里,本里為其中一里。里名是由中正區的「正」字,和真砂町的「砂」字,組合而成正砂里。
旭岡、旭丘
本山丘清代為頂石閣砲台所在地,是大沙灣重要的軍事地。日治時期稱為旭岡,仍為軍事要地。由於高50公尺以上,可俯瞰基隆港灣美麗的風光,在昭和2年(1927)「旭岡觀日」被臺灣日日新報選為臺灣八景之一。戰後,改名旭丘,山上加建了海軍八一二醫院和正濱國中。政府遷台時,曾為東北軍少帥張學良被禁制之處。
嘛糬城
位於中正路119巷之內,輔導會聯絡中心的後側,是清代兵營所在。因營房圍牆或石圍黏合物為以石灰摻糯米搗成約三合土,內有糯米成分,故一般人遂稱為「嘛糬城」。昭和10年(1935),基隆市教化地圖上,孤拔海水浴場內標示有「舊城跡」,即指本城。
法國公墓
位中正路和東海街交界附近。清光緒10年(1884)中法戰爭,法軍人犯基隆港,與駐紮二沙灣「海門天險」的清兵激戰,死傷慘重。領軍的法將孤拔(S.Coarbet)後來亦死於征臺之役。法軍死傷者,不論兵、將均葬於二沙灣砲台山之下。日治時代的明治42年(1909),法國政府商得日本政府同意,在現址重修法國人公墓,並立紀念碑,以表揚客死異鄉的軍魂。
砂灣里 里名由來:
本里在清代、日治初期,屬大沙灣庄的一部分;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屬真砂町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真砂町分為四里,本里為其中一里。里名是由大沙灣庄簡化而來,稱砂灣里。
鬼仔坑、坑仔內
指令祥豐街64巷,整個長長的巷子。此巷內原有一條溪順坑谷流出,溪岸陰翳深遠,少有人跡,故至遲在日治時代已有鬼仔坑或坑仔內的地名稱呼。日治末年,市區人員疏散,才逐漸有人疏散到此躲空襲。戰後,搬遷來此坑谷的人更多,現在已是本里重要的人口集居區。但該坑谷原有的溪流,都被覆蓋或填埋掉了。巷口66號的祥豐市場,原來即是溪水匯成的水池,在填埋掉水池後,才建造完成的。
後 寮
指今中正路318巷底和正榮銜交會一帶。日治時代為漁民工寮所在,可能因住在旭丘的後側,故稱後寮。
火藥庫
在鬼仔坑的東北側,也是一條深入的坑谷,日治時代即作為火藥儲存地,故稱火藥庫。現在仍為軍方火藥儲存地,稱「旭丘營區」。由於附近民居聚集,該里里民長久以來一直強烈要求火藥易地而儲,惜未如願。
要塞司令部
鬼仔坑的東南側,在明治36年(1903)即設為「要塞司令部」,是基隆港市最高的軍事指揮部,現稱為「光復營區」。
建國里 里名由來:
本里是民國60年才由砂灣里析分出來的。里的範圍在清代、日治初期,屬大沙灣庄的一部分;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屬真砂町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真砂町分為四里時,屬砂灣里的一部分;直到民國60年,因人口增加,才由砂灣里劃分出來,獨立成里。
本里因近旭丘營區和光復營區,在民國38年後,逐漸有許多大陸來臺軍人在此定居,其中有一眷村名為建國新村,民國60年,獨立設里時,即取用此眷村名稱作為里名,稱建國里。
漁民庄
住址為祥豐街395-419號,位在海關宿舍對面的數列平房。本處屬漁會土地,民國40-50年,漁會往本處建屋供漁民住宿,故一般人稱為漁民庄。
正濱國小
始創於昭和12年(1937),當時稱「真砂公學校」,主要是提供漢人子弟就讀的學校,由於校舍未竣工,暫借日新小學校(今中正國小)上課。隔年,校舍落成,即遷回上課。昭和16年(1941),全臺公小學校改制,改稱為「真砂國民學校」。民國35年,改為「基隆市立中正第二國民學校」;
(童裕昌,1956:251)民國40年,改稱「基隆市正濱國民學校」。民國57年,因實施九年國民教育,再改稱「基隆市立正濱國民小學」。
二沙灣、陸軍澳
指東九號碼頭後面的停車場所在。這裡原本就是個灣澳,因位在大沙灣南側,依序稱為二沙灣。日冶時代被整建為船渠,供陸軍使用,故一般人又稱為陸軍澳。民國62年,被港務局填平作為港埠停車場的一部分。(《基隆港務局大事記》,1974)二沙灣,也引申為稱呼其東南面的陸地。
入船里里名由來:
本里在清代、日冶初期,即稱三沙灣庄;後來劃歸基隆街的一部分。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屬入船町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人船町分為入船、中船、正船三星,本里為其中之一里。
本里里名即沿用入船町的町名,稱入船里。因原二沙灣澳,日本人將其闢為陸軍的小艇碼頭,取名「入船」,即是象徵此二沙灣船澳的功能。然而,二沙灣船澳,在民國62年,被港務局填埋成為東岸停車場了。
二沙灣原來是指船澳,也引申為包圍此船澳的陸地一帶。在清代、日治初期此地稱為二沙灣庄,明治29年(1896)有87戶,451人。(土屋重雄,1985 :200)到昭和6年(1931),和三沙灣合稱入船町;民國35年,再獨立為一里,稱入船里。入船里的範圍即等於原二沙灣庄的領域。
摃 鐘
指今中正路182巷的整個坑谷。本坑谷位在二沙灣船澳之後,屬軍方用地,原有一溪流入注三沙灣,現溪流已遭覆蓋。在太平洋戰爭發生後,因基隆港是盟軍轟炸的對象,日本政府在此坑谷設一個響鐘,以警示居民嚴防空襲,故得「摃鐘」的地名。
戰後,本地仍由軍方接收,坑谷兩側建有軍眷宿舍,不過坑谷更高處,亦有一般老百姓居住。在坑谷盡頭建有「松湖廟」,廟後岩壁即溪流以瀑布形態奔洩之處。
無線電山
大正9年(1920),日本政府在今中正、信義區界的中正公園範圍內建了基隆無線電信局(《基隆大事記》,1981),故一般人亦稱無線電局附近山頭為無線電山,這些山頭約有100多公尺高。戰後,屬海岸電台所在地。
無線電腳
指今中船路112巷30弄的坑谷,因位於無線電出的西北側山腳,故稱無線電腳。本坑谷狹長、陡峭,原有一條清澈小溪蜿蜒坑谷中,附近居民在坑谷兩側種植蔬菜、蕃薯等作物。後來石板莊作沿坑谷建造民房販售,本坑谷才漸有居民。現在整個山谷沿著階梯而上,兩側均建滿房子,而原來的小溪已覆蓋在階梯之測了。
海門天險
即二沙灣砲臺所在地。清道光21年(1841)中英鴉片戰爭時,英艦來犯基隆港,為二沙灣的清兵擊退;光緒10年(1884)中法戰爭,法軍亦犯基隆港,二沙灣砲臺在此役中被毀壞。中法兩軍在基隆相持八個月,雙方死傷慘重,戰後在二沙灣附近分別建有雙方的軍人公墓。
民國68-69年,基隆市政府重新整修二沙灣砲臺,因城門匾額書寫「海門天險」四個大字,故亦稱此古蹟為海門天險。民國72年,內政部指定為國家一級古蹟,是全市唯一的一級古蹟。((基隆市大事記),1988)
民族英雄墓
中法戰役中死亡的清兵,原叢葬在山麓,日治時因開馬路,墓毀骨暴,基隆士紳池清祥乃將骨骸集葬成一塚,刊碑曰「清國人之墓」。民國46年,因海岸拓地,再改建立碑為「民族英雄墓」。
復興館
指今中正路170號,現屬海關單身宿舍。清末,基隆港開放為通商口岸後,本地即設為「海關衙門」;日軍剛登陸基隆時,此地曾暫設為司令部和總督府;昭和9年(1934),改設為「鄉土館」,陳列有關基隆的歷史、地理、民俗…等資料。戰後,由海關接收,將鄉土館拆除,改建為單身宿舍,名為「復興館」,而原存在鄉土館的資料文物,從此不知去向。
正船里里名由來:
本里在清代、日治初期,屬三沙灣庄;後來劃歸基隆街的一部分。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屬入船町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入船町分為三里,本里為其中之一里。里名走出中正區的「正」字,和入船町的「船」字,合成正船里。
三沙灣
指中船路以西部分,原為一個灣澳。基隆港東岸,除北邊大沙灣最廣闊、綿長之外,南邊亦各有較小段的沙灘、灣澳,按序稱為二沙灣、三沙灣。這些灣澳後側均有小溪流注入。有溪流、灣澳則農漁皆宜,易形成聚落。
三沙灣庄在明治29年(1896),即有30戶,149人聚居。(土屋重雄,1985 :200)後來,日本政府將三沙灣整建為一般漁船使用的船澳,乃吸引了更多漁民移入這一帶定居。民國57-60年,基隆港務局將三沙灣澳填平,供拓寬道路和興建中正國宅之用。
大 埕
原來是三沙灣澳邊的廣場,許多老人納涼聊天之處,因面積廣大,故稱為大埕。現在是中船路旁的市場所在地。
中船里里名由來:
本里在清代、日治初期,屬三沙灣庄;後來劃歸基隆街的一部分。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屬入船町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入船町分為三里,本里為其中之一里。里名是由中正區的「中」字,和入船町的「船」字,合成中船里。
馬稠巷
指今中船路14巷的巷子。據云本巷在日治初期為日軍養馬的地方,有小溪自今中正國小流到本地供馬匹用水。大正2年(1913)本地因東北側坑谷闢為基隆第二尋常小學校,(後改為日新小學校,即今中正國小),乃被填平為建地,有許多利用三沙灣澳的琉球漁民居住本地。因曾為養馬場所,臺灣人乃慣稱馬稠巷。
鼻仔頭
指中船里和義重里之間的山頭,清代鼻仔頭庄的地名即因此而來。此山頭原來幾乎是直逼海岸的岬角,因日治及戰後的填海造陸,現已離海100多公尺。日治時代本山頭曾是軍方的防空洞所在,民國64年,拆毀防空洞,以使今義二路和中船路相通。
中正國小
始創於大正2年(1913),當時稱為「基隆第二尋常小學校」,是日本人子弟就讀的學校,其後再改稱「日新小學校」。民國35年,改為「基隆市立中正第一國民學校」;民國40年改稱「基隆市立中正國民學校」。(童裕昌,1956:245;《基隆市大事記》,1981)民國57年,因實施九年國
民教育,又改名「基隆市立中正國民小學」。
基隆社寮庄鄉土地名認識
舊地名典故
基隆地名的由來
基隆原名「雞籠」與平埔族原住民凱達格蘭(Ketaga1an)的族名縮讀音有關,社寮島早年亦為平埔族人聚居之地,「社寮」一詞即反應其歷史背景。
和平島
和平島,這座橫陳在基隆港東北口上的獨立小島,原稱「社寮島」,與台灣本島間,僅以一寬約74公尺的小海灣、,也就是八尺門水道相隔,由於距離相當的短,再加上有橋可通,往來交通十分便利,若不是因名稱上還保留了「島」的呼名,實在容易使人誤以為二者相連,而忽略了中間還有海洋相隔呢!
全島主要三座島組成:即西以人造堤防相連的「桶盤嶼」、西北以明德橋相接的「中山仔嶼」,以及社寮島本身,而這三座小島正是目前基隆市附屬七座島嶼中,臨港最近的三座。其中,社寮島所佔面積最大,周圍計4公里,滿潮面積66.32公頃,退潮時則因有部份海蝕平台露出,所以面積增為82.98公頃;次為中山仔嶼,周圍計有1.236公里,滿潮面積7.71公頃,退潮面積11.5公頃;而桶盤嶼面積最小,周圍0.291公里,滿潮面積0.77公頃,退潮時面積則為10.49公頃。
其四極為極東東經121度46分24秒、極西東經121度45分11秒、 極南北緯25度9分4秒、極北北緯25度9分6秒。
由於全島恰當基隆港的出入門戶,掌控港區船舶的進出,形勢完整,位置重要,因此成為基隆要塞的重要構成部分,從1626年西班牙人入據開始一直到今天,始終是軍事重鎮。
若就地貌而言,全島北高南低,其中,當地人喚為「龍仔」的一座小山的橫亙島中,迤延向北,幾乎佔據島上大半空間,成為交通、發展的一大阻礙。然而也因其屏障,使得強烈的東北季風無法直吹島的南端,地勢較為平坦的島南地區因此風平浪靜,適於居住,成為主要的人口集中區,向來以漁業聞名,由於島前港邊漁莊連市,風光怡然;島後壁怪石磷胸,白浪銀濤,如萬馬奔騰,蔚為奇觀。「社寮曉日」因而被列為雞籠八景之一,著名邑紳許迺蘭曾如此詠讚:旭日東昇彩鳳鳴,雲霧散漫曉風生,天開曙色瞳朦映,水國清光入畫明。
桶盤嶼位在和平島西側的島嶼,因為「島嶼岩面平坦,形似桶盤」而得名。康熙56年(1717)《諸羅縣志》中,已稱此嶼為桶盤嶼。歐美人士則稱 為Bush島。桶盤嶼原來是珊瑚礁島,是漁民採集魚蝦貝類和泊船的良 好場所,現在則全屬中船公司的用地。
尖山仔鼻位在和平島最東端,是向東延伸很長的岬角,最東側原本有座尖尖的 小山丘,故此岬角稱為尖山仔鼻。(鼻即指岬角)後來,岬角尾端被炸 掉,小山丘被削平,改築成防波堤。
和平島南其它小地名群
番仔厝
和平橋頭一帶,日據時期仍有不少平埔族凱達格蘭族人群居此地。只是時至今日,平埔族人早已同化、融入漢人社會之中,無所謂番漢之分,「番仔厝」的地名,也就僅止於老一輩居民腦海中的記憶。
番仔寮(社寮)
和平橋頭的舊兵營區(今中船鑄造廠),是凱達格蘭族過年祖靈祭的公廨,清光緒時漢原一家,在農曆大年初一扛豬撞家門,以豬鳴聲長短吉利卜各家年運,全島挨家過戶求平安,然後在番仔寮宰豬放血吃土橄仔、吹海螺跳圍頭舞,祭東西南北方的祖靈,保佑居住島上的人的平安;若外地的人吃土橄仔不適,則表示其人將無法適應居住此地,易受社寮島風土地氣之病。
番仔寮是雞籠社熟番番丁(即大清帝國的台灣諸羅北路兵之一),曾出兵越海參與大清帝國對抗太平天國,後因平定太平天國有功,封地含今日的基隆嶼以南、汐止以北、金山以東、鼻頭角以西的區域。日軍攻佔社寮島後,暫時充當季節性臨時兵營,隨後國民政府強制接收成國軍軍營,後轉交為中船鑄造廠,番仔寮靠龍仔山邊有史前文石碑,上有如夏禹時期的文字(4600年之前),傳說是社寮島凱達格蘭族祖先往返台灣登陸社寮島時所立石祭祖用。番仔寮在和平橋頭番仔厝緊鄰正後方處。
社頭、社尾
社頭、社尾是指「位在社寮島頭端的聚落」和「位在社寮島尾端的聚落」,這兩各地名最遲在日治時期已出現。其指涉的範圍和今社頭‧社尾土地公廟祭祀圈相符合,分界線在和一路、平一路交叉口,以東屬社頭的範圍,以西屬社尾的範疇。
龍目井
約在和一路二巷通往和平濱海公園觀景平台途中右側,相傳鑿於西班牙時期也有一說是荷蘭人所鑿。由於井所在的位置,正當盤踞島上北側山的~「龍仔頂」,這條龍的眼睛所在,自然以龍目命名。由於早期社寮島為~海中孤島,島上用水全賴開鑿出的井水,而井水因與海水相混合,皆具海水鹹味。唯有這口井,味甘而淡,清澄可見島上居民不僅喜以此井水為飲用水,就連灌溉用水也不忘來這裡挑取。島上老人回憶日據時期當地用水艱困的情景:「『龍目井』今天還在。我當小孩還挑的到,我爸那輩也還挑那的水。以前社寮沒水電,那時的井水一筒拉起都是泥,要三、四天才會清,不能吃也要吃,聽說龍目井的水幾個小時就會清,全跑去龍目井去挑,說那邊的水最好吃。現在那邊阿美族原住民很多。」
福州街
約在社靈廟後,今平一攤販集中市場附近。據傳荷蘭時期,福州人在此集居成街,俗謂「福州雞啼,基隆有聽」,或「福州雞啼,社寮有聽」,指的就是社寮島上福州街的人家畜雞,報曉聲可傳遍當地,甚或遠達基隆,而絕不是大陸對岸的福州雞啼聲遠播來台。史上也曾記載,昔日荷蘭人在這裡設埠頭賣市,與內地漢人通商貿易。乾隆29年(1764)成書的(續修臺灣府志)寫著:「大雞籠嶼,城與社皆在西,又有福州街舊址,偽鄭與日本交易處。」可知,此地名最遲在明鄭時代已出現。據云因福州人擅長造船,來今和平島發展,集居於此,故名。又名聖薩爾瓦多街。
社寮坑
位在龍仔山南向的坑谷。民國39年創立的和平國小即位在社寮坑口,現在此坑口已開闢為槌球公園。
砲台頂
指「龍仔頂」山頂,今天顯宮一帶,因地勢較高,視野極佳,可遠眺基隆港。也因此自西班牙人入侵以來即建有小堡壘戍守港,成為島上的軍事要地。其後,荷蘭時期、明鄭時期、清朝、日據時期,以至於今天,這裡同樣都被視為是掌控基隆港內外不可不守的軍事據點。昔日設有砲台,今則為飛彈基地禁區,就連當地人也親近不得。據當地人表示:「以前天顯宮後有砲台,叫『砲台頂』,光復後原還可上去,現因為是飛彈基地,不讓人家進去。……以前山上都是墓仔埔,營區內有個舊砲台,舊砲台長的就像協和護電場白米甕砲台,大小規模約一模一樣,這邊保存比那邊上還完整,以前是個砲兵團……。近6、7年前這裡改建為飛彈基地後,就不知砲台有無被改建了」。
琉球埔
位在今日北訓中心一帶。原本本地漁民稱呼此地為「咾咕蒼」,意指此處為崎嶇的珊瑚礁海岸。日治時代,每年3月~4月以後都有琉球人來本地採石花菜,搭寮居住,久之成聚落。所以有大量的琉球漁民定居,形成一個琉球人的聚落,當地人統稱為「琉球埔」。日治時代,本區有酒家數戶。
楊仔舍
在今中船內,就是以前(光復之後)的華南造船廠,因老板楊英,是當時島上的富有人家,故被鄉人稱為「楊仔舍」。
大埔尾
位在和平濱海公園大門出口處,近海軍營區一帶,昔日是片未墾荒地的盡頭。二二八事變時,國軍即在此處槍決基隆受捕民眾,曾使當地海面上遍浮死屍,令人驚懼。而在濱海公園尚未設立前,當地人仍稱此處為「大埔尾」,直至濱海公園設立後,成了明顯地標,此地名才漸少被人使用。
城仔背頂
在今中船船廠內,指的是西班牙人所築造的聖薩爾瓦多城堡。其後荷蘭人入據,卻在撤守社寮島時,炸毀島上的防禦工事,僅殘留城跡。日本人稱為「角仔城」,當地人則加含了城所在的地理位置及範圍,而稱城北為「城仔背頂」。
日據時期,此處原為社尾福德宮舊址,而福德宮旁則是一座堆積如小山般的屍骨,據說手腳特長,極可能是歷年來西方人在社寮島病死或戰死後,所遺留下的屍骨。因相對於北邊的「城仔背頂」而得名,指的是城堡南邊所及之處。「城仔背尾」的確切位置,在今中船南端的修船塢附近。據說日據時期約昭和五年時(約1930年),這裡還曾挖出過六角城來,一位曾目睹現況的當地老人說:「造船墺的時候,看到很多骨頭,頭殼、頭尾,和一隻酒阡仔和兩個酒杯仔,多漂亮,一些東西日本人揀好幾簍回去……,骨頭是好多,現在骨頭都拿去南榮公墓去了。」
城仔角
在城背頂、城背尾最南邊的一角,稱城仔角,也延伸為附近水域一帶的稱呼。此地名在日治初期的築港計劃中常見可見到。
尖山仔鼻
位在和平島最東端,是向東延伸很長的岬角,最東側原本有座尖尖的小山丘,故此岬角稱為尖山仔鼻。(鼻即指岬角)後來,岬角尾端被炸掉,小山丘被削平,改築成防波堤。
碼頭尾
在今中船船廠內的南端點一帶,是昔日碼頭的盡頭,因而得名。
龍仔山
指和平島北面最高的山,山頂自荷西時代以來即設有砲臺、營區。現在屬海鋒營區,據稱營區內仍有清代以來的軍營、隧道等,惜因軍事管制而無法親睹。
龍仔頂
即指盤踞島上北側的山丘,當地人形容「以前自我們懂事,就說來喔來喔,來去『龍仔頂』砍材、劊陀螺,它的長度從橋頭到『城仔背頂』,山窄窄的,一尾像龍,人說『龍仔頂』。
龍仔尾
「龍仔頂」的山腳下,即屬「龍仔尾」其中遷址後的天后宮現址,即緊臨龍仔山頂腳下的龍仔尾而建。
中山仔島
位在和平島北側的島嶼。同治10年(1871)《淡水廳志》稱此島為:「抬篙嶼,橫而長,中微高,波濤汨沒,隱約欲動」。不知何時改稱中山仔島,意義為:「島的中間有較高的山」,故名中山仔島。此島曾經是和平島人的墳場,島民大都等待退潮之後,涉水抬棺,至此島埋葬死者。戰後,陸續遷葬到南榮公墓。民國75年,軍事管制解除,此島才規劃為和平島海濱公園的一部份。
大窟
指緊臨和平濱海公園人門內的小海溝,是社寮島與中山仔嶼間唯一的海上分際線。今海溝上建有明德橋,越過橋,即可來到中山仔嶼。昔日的「大窟」,海水清澈通暢,各式魚兒優游其中,是當地人捕捉九孔、章魚、象魚等海中生物最佳的去處。史上曾記載社寮島上有一奇景「金魚湖」,指的即可能就是鄰近這一帶水域。只可惜近期因濱海公園設立,原清流通暢的「大窟」南側出海口,被任意圍堵並闢成小型的海上遊樂場,再加上經營者管理不善,使得這一原生機活現的小海溝,在今天看來,彷彿只是一灘水質日益優氧化的死水湖。
清代地方誌中屢提及本島有「金魚湖」,實察中無法得知,但根據昭和6年(1931)簡萬火先生寫的(基隆誌》,似乎是指本處。其文為「金魚湖,乃此島後有天然石田數畝,側一小池,深只數尺,清澈透底。池中五色之魚,歷歷可數,游泳浮沉,殊堪娛目。池畔一帶曾受風浪造成石蓮數朵,類似松茸,奇岩怪石,亦頗雅觀。」(簡萬火,1985:29)根據簡先生所述,金魚湖顯然位在波蝕棚上,旁有蕈岩;而大窟底正是位在「千疊敷」的波蝕棚上,西北側有許多頁岩,故可能即金魚湖所在地。
青菜埕、千疊數
位在和平島和中山仔島之間的波蝕棚,由於「綠色海菜平舖棚上,有如青菜舖在埕上」,故名。此處日本人也稱為「千疊敷」,是因波蝕棚上節理發達,形成一塊塊岩面,好像是千張塌塌米舖在那兒,故名千疊敷。
蕃字洞
位在青菜埕和大窟底之間小島上的海蝕洞。明鄭時代,部分荷蘭人滯留雞籠,在此洞遺留下人名和年代的刻字,故稱蕃字洞。因乏人照顧,洞內字跡遭受破壞,已模糊不清。
中國造船公司基隆廠
和平島西側及桶盤嶼,均屬於中國造船公司的用地。中船的前身是日治時代的臺灣船渠株式會杜。臺船在昭和12年(1937)將基隆船渠會社併入後,社址即設在社寮町。民國34年,臺灣船渠株式會社被政府接收,稱為臺灣機械造船公司。民國37年,基隆廠改名臺灣造船公司。民國46-51年,臺灣造船公司租給美商殷格斯臺灣造船公司經營,該公司方由建造小型的漁船、拖船等,一躍而為建造3萬6千噸的船。民國51年,政府又將臺船公司收回自營。民國56年,該公司擴建巨型 船塢,收購平三路一帶私有土地。民國67年,臺船公司再併入中國造船公司,成為中國造船公司基隆總廠。中國造船公司基隆總廠目前擁有1,900多名員工,因營運不良,虧損連連,中船公司預定從民國85年度起,在四年內逐次裁減950名員工,但遭到員工反彈,迄今仍未知結果。(民眾日報,1995年981日、9月2日)
臺灣省水產試驗所
位在和一路199號,西側緊連中船公司。日冶時代,臺灣各地相繼設立各種漁業試驗所,昭和4年(1929),總督府成立「臺灣總督府水產試驗場」,本地為基隆支場。昭和8年(1933)改基隆支場為本場,擴大編制,隸屬臺灣總督府殖產局。昭和16年(1941),改稱「臺灣總督府水產試驗所」,轄臺南、高雄兩支所。
戰後,改稱臺灣省水產試驗所,直屬行政長官公署;民國37年,改屬於臺灣農林公司水產分公司;民國38年,改隸臺灣省農林廳以迄今日。現在全臺灣分佈有竹北、鹿港、臺西、臺南、高雄、東港、臺東、澎湖八個分所。(臺灣省水產試驗所,1990)
天后宮
又名社寮媽祖間或大雞籠港口天后宮,位在和平國小東側。原來位在今平一路浮雲寺、所在地,廟地因道路拓寬而變狹小,民國61年移往現址。該廟創立於乾隆l2年(1747),主祀討海人的保護神-媽祖,祭祀圈包括全和平島。
社靈廟
亦稱三府王爺廟或王爺公廟,主祀朱、池、李府王爺,王爺是漁民常供奉的神明。此廟位社尾和一路旁,創立於道光22年(1842),現貌為民國73年重建而成,其祭祀圈也是全和平島。
社頭福德宮
位在和平橋西側的濱海之處。最早是拜石頭,民國前50年建廟,奉祀土地公、土地婆。現廟內有一香爐刻壬子年,據管理人說是民國前60年的古物,查對年代表,即清咸豐2年(1852)的古物了。民國67年,和平橋修建時,該廟亦重建為現貌。其祭祀圈是社寮里平一路與和一路交叉口以東,範圍包括社寮里東半部及和憲里全部。
天顯宮
位在和平島中央,俗稱「龍仔頂」的山麓中,此處在日治時代和戰後均為軍事管制區。本廟主祀伍顯靈官大帝,原來係島上謝姓祖先於日治初期自寧海奉迎於彭佳嶼,不久,再恭迎於和平島家中私奉。民國76年,眾人捐資建造完成此廟,廟貌藐峨、廟地廣大。
社尾福德宮
位於和一路尾台灣水產試驗所東側濱海之處。原名社寮城背頂福德宮,至遲日治時代已在城背頂。民國40年左右,因被劃為臺船建地,乃將福德正神暫奉於社尾約三府王爺廟中,此一暫奉達31年之久。民國72年,同中船公司請地重建於現址。
社尾福德宮的祭祀圈,是社寮里平一路與和一路交叉口以西,範圍包括社寮里西半部及平寮里全部。每年農曆8月15日,社頭和社尾土地公聯合繞境全和平島。
社寮里 里名由來:
和平島北面多山,聚落主要偏南,社寮里即位在南面居中的位置,東與和憲里為鄰,西與平寮里為界。和平島在清代稱雞籠嶼或大雞籠嶼,同治末年或光緒初年,為免與東北面的小雞籠嶼(今基隆嶼)名稱混淆,改為社寮嶼。而社寮嶼的名稱由來,乃因本嶼早有原住民凱達格蘭族「大雞籠社」居住於此,社番屋舍聚集的島嶼,故名社寮嶼,但西方人則稱此嶼為palm島。(伊能嘉矩,1909:26)戰後二二八事變之後,社寮島被改稱為具有族群融合的和平島。
社寮里即沿用社寮島名為里名。本里在清代和日治初期時,屬社寮庄的一部分;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本里屬社寮町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社寮町分為社寮、和寮、平寮三里,本里即為其中之一里。
平寮里 里名由來:
平寮里位於和平島西側,里名是由和平島的「平」字,以及社寮島的「寮」字,合併而成。本里在清代和日冶初期時,屬社寮庄的一部分;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屬社寮町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社寮町分為三里,本里即為其中之一里。
和憲里 里名由來:
和憲里位於和平島的最東側,是民國60年才由社寮里劃分出來的。里名的由來,是因里內有大陳島民和原住民聚居的「和憲莊」,故名和憲里。
本里在清代、日冶初期,屬社寮庄的一部分;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屬社寮町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社寮町分為三里,本里屬社寮里轄境;直到民國60年,才獨立為一里。
阿美新村
位在社頭東北側的坑谷中。在10-20年前陸續有來自東部的阿美族人在此搭屋居住,故稱「阿美新村」。此地阿美族人大都從事遠洋漁業或營造業的工作。
皇帝殿
位在和平島北面龍仔出的山崖,因為岩石排列有序,如群臣朝貢皇帝景象,故名皇帝殿。後來,這些岩石被軍事單位炸掉了頂部。
烘糞坑
即「大窟」中段的水道,昔日島上船廠電土廢水排放此處,因而被稱為「烘冀坑」,亦稱「電土坑」。「烘糞坑」前方大片的淺平礁岩區,即為「千疊敷」奇景。礁岩上是青苔繁生的「青菜埕仔」,而溝口「鹽埕仔溝」,即是「大窟」北方的出海口。
港仔嘴
即指「大窟」南方的出海口,今已被填為濱海公園停車場使用。其中,「港仔」指的即是「大窟」的水道,而非真正的港口。
過港仔坪
即港仔嘴以南,今和平濱海公園大門右側,是昔日島上居民涉水至中山仔嶼間,最快的捷徑。今則被中船填海建為中船專用停車場。
桶盤嶼
位在和平島西側的島嶼,因為「島嶼岩面平坦,形似桶盤」而得名。康熙56年(1717)《諸羅縣志》中,已稱此島嶼為桶盤嶼。歐美人士則稱為 Bush 島。桶盤嶼原來是珊瑚礁島,是漁民採集魚蝦貝類和泊船的良好場所,現在則全屬中船公司的用地。
八尺門
八尺門原是形容和平島與台灣本島之間狹隘的水道,它是漁船出入的航道。因水窄如帶、澄清見底,也雅稱海門‧是詩人吟詠的對象。八尺門,後來也用來指稱其南面的陸域部份。民國63-68年,港務局在八尺門水域的北側,及和平島東南邊,興築特貨碼頭;在南側興築貯木池,使其水域面積縮小,八尺門可能已不及八尺寬了。目前更有意將特貨碼頭北面土地改建為污水處理廠。八尺門除了是水域名稱,也指其南面的陸地。在清代、日治初期,本地概屬社寮庄下的八尺門小字,到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才獨立為濱町。
以前八尺門西側約三個灣澳-珠螺澳、田寮澳、拔死猴澳在日治時被填築為基隆漁港、漁業設施及日本人居住地等,故本地湧入許多日本人來此工作和居住。在昭和15年(1940),濱町有日本人1,320人,佔全町2,339人約56%。民國35年,濱町劃分為正濱、中正、中濱三里;民國60年,由正濱里再分化出海濱里,故今八尺門即指這四里。
正濱里 里名由來:
本里在清代、日冶初期,屬社寮庄八尺門的一部分;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八尺門獨立為濱町,本里乃寓濱町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濱町分為正濱、中正、中濱三里,本里即其中之一里。
本里里名是由中正區的「正」字,和濱町的「濱」字,組合而成正濱里。
珠螺澳
今正濱漁港灣澳,清代即稱為珠螺澳,係因澳中有一略呈圓錐狀的礁岩,形似珠螺,故名。正濱漁港,日治時代稱為基隆漁港,在昭和4年(1929)開始興築,於昭和9年(1934)竣工。附近並有魚市場、製冰場、漁船修造場、測候所、水產試驗所、水產學校、無線電臺等漁業設施相繼設立,使基隆漁港成為臺灣北部最重要的漁業發展基地。戰後,基隆漁港因係位於正濱里,故改稱正濱漁港。
海濱里 里名由來:
海濱里是民國60年才由正濱里劃分出來的。因係臨海之里,兼存濱町之名,故名海濱里。本里在清代、日治初期,屬社寮庄八尺門的一部分;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八尺門獨立為濱町,本里屬濱町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濱町分為三里,乃屬正濱里的一部分;直到民國60年,才獨立為一里。
土地公澳
位在北寧路南面,海洋大學校區東側一帶。北寧路南面今海洋大學運動場一帶原是礁石憐珣的海岸,土地公澳即是這一帶礁岸中屬較深入、隱閉的灣澳,也是附近漁民泊舟之所。因灣澳旁有土地公廟,故名土地公澳。民國47年,為解決基隆市垃圾問題,選擇此片礁埠作垃圾傾倒處,土地公澳因而被掩埋在垃圾場之下,同時附近40多戶的民家亦被迫搬遷。此垃圾掩埋場填平後,除築北寧路外,大多撥給海洋大學使用。
鴨母寮
在今海洋大學東側的正安宮附近。因發源於槓仔寮出的小溪流流至今海洋大學內,形成小池塘,有人利用池塘養鴨群,並在此搭寮,故名鴨母寮。
沙灣嶺
祥豐街是八尺門通往大沙灣的舊道,係越嶺闢建出來的道路,此街道最高處約在今基隆海事學校一帶,即稱為沙灣嶺。從基隆海事校門口到正濱國小的馬路邊山坡是二二八事變時的棄屍處,現尚未挖掘出世。
杆仔樹腳
今海洋大學祥豐校區一帶,日治時因有人在靠山一帶栽種杆仔樹,故名杆仔樹腳。杆仔樹係山橄欖科喬木,屬稀有植物。也是凱達格蘭族的族樹。
田仔腳
在北寧路北面,與海洋大學祥豐校區相望的加油站一帶,稱為田仔腳,因過去這一帶均係凱達格蘭族的稻田(番仔田)所在地。又稱番仔田(含今日海大祥豐校區)。
銅 礦
指令和平橋東南側阿根娜遊艇廠一帶,因日治時代這裡建有運輸金、銅礦的輕便道路和碼頭,可將採自九份、金瓜石一帶的金、銅礦運載到日本去提鍊,故有此地名。
灰窯
八尺門舊礦務鐵道西側,一直到八尺門水道。從清朝到日治時代,都有人在此地用海底的咾咕石,來燒出石灰,供人使用。
豬灶坑
現在八尺門海濱國宅一帶的山谷,據云因過去有人在此搭寮炸豬油,故名豬灶坑。日治時代,這裡即有琉球漁民來此搭木屋居住。戰後,恆春漁民和大陳島義胞陸續遷入。民國57年後,阿美族山胞開始大量移入此處聚居。這裡原是海防重地,也是都市計畫使用分區的「保護區」,依法不得建築,但居民卻屢拆屢建,(連玉龍,1990:58-60),有關單位最後同意達一棟以原住民為主的原住民國宅,稱海濱國宅。海濱國宅興築於民國80年底,預計建190戶,到83年底已完工160戶,配售給原住民90戶,一般戶70戶。
正安宮
民國57年在此建立本廟,主祀媽祖,現在是八尺門四里共拜的廟宇。過去八尺門是在農曆4月21日迎回媽祖後,在田仔腳用帆布搭棚,請媽祖及各神明暫住看戲。正安宮建成後,即在廟埕舉行祭儀。
海洋大學
前身為民國42年設立的「臺灣省立海事專科學校」,當時是基隆市僅有的專科學校。(童裕昌,1956:178)民國53年,升格為「臺灣省立海洋學院」;民國78年改制為「國立海洋大學」。((基隆市大事記),1989)目前海洋大學仍是基隆市的唯一大學,其校區也由祥豐街擴展到北寧路的南北兩側,北寧路校地主要是垃圾填海造成的。
海事學校
本校原所在地最早為昭和11年(1936)創立的「臺灣總督府立水產講習所」。昭和18年(1943),改隸臺北州,易名為「臺北州立基隆水產學校」,即為本校的前身。民國35年,改稱「臺灣省立基隆水產職業學校」,並於高雄設立分校。民國37年,高雄分校獨立為高雄水產職業學校。(童裕
昌,1956:196)民國46年,本校奉令改為高級職業學校。民國52年,為配合海事專科學校改制學院,校址往南遷於現址。(洪連成,1985:435-436)民國59年,學校易名為「臺灣省立高級海事職業學校」。((基隆市大事記》,1981)
中正里 里名由來:
本里在清代、日治初期,屬社寮庄八尺門的一部分;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八尺門獨立為濱町,乃屬濱町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濱町分為三里,本里即為其中之一里。
本里里名與區名相同,均是屬政冶教化目的,取自蔣中正的名字而來。
田寮澳
本里中正路以西,基隆魚市場一帶原來是一個灣澳,稱為田寮澳,清末即有住家,灣澳附近有番仔田地、漁撈寮舍,故取名田寮澳。日治時代,因應基隆漁港的興築,田寮澳被填平,作為魚市場、水產館等漁業設施地,另有部分土地作為日本人的居住地。
水 產
古地名為田寮澳,主要此地是凱達格蘭族的濱海田地。今日是指中正路西側基隆區漁會、魚市場一帶。自日治時期以來,與漁業有關的設施如:水產館、魚市場、水產試驗所、鰹魚工場等均在這一帶,故名。中正路基隆區漁會舊漁會大樓,即日治時代的水產館,興建於昭和10年(1935),當時內部設有郵局、海事局、水產試驗所、漁會辦公室等,可說是現代化的辦公大樓。戰後,被海軍接收,到民國53年才由基隆市漁會收回。現在基隆區漁會亦已遷離,此一具歷史意義的大樓或可期望規劃為「漁業文物館」。(中國時報,1996年3月16日)
天德宮
位在中正路656巷的巷底內,也是本里山谷的山麓地帶,建成於民國42年,主祀關聖帝君,是八尺門四里共祀的廟宇。民國40年,八尺門居民發起建廟,資金由當時三里的居民自由樂捐,廟地由第二住宅公用合作社捐獻。因此地屬要塞地區,須向軍部申請許可,獲批准後始整地建廟。民國42年完成後,仍屢經整建,而成現貌。
中濱里 里名由來:
本里在清代、日治初期,屬社寮庄八尺門的一部分;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屬濱町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濱町分為三里,本里即為其中之一里。本里里名是由中正區的「中」字,和濱町的「濱」字,組合而成的。
拔死猴、拔死猴澳
拔死猴的地名在基隆市不只一處。本里拔死猴是指中正路西側高23餘公尺,孤立海濱的山丘,此山丘曾是港務局信號臺所在。
拔死猴的意義有兩種說法:(1)是原住民的語言音譯而來,其意義為「風飛沙」;(洪連成,
1993a:115)(2)因本山丘垂直壁立,連猴子都難以攀援而致死,故名。
拔死猴澳即位在拔死猴出的東北邊,今武昌街以西一帶。清代,武昌街以西的海灣,軌稱為拔死猴澳。日治時代,拔死猴澳被填埋作為船舶修造場、鰹魚工場"…等漁業發展用地;澳後土地則作為日本人居住地。
船 寮
一般人稱船舶修造場為船寮,在拔死猴山北側,現在東隆造船廠所在地,日治時即為船舶修造場,故稱為船寮。
煙仔魚會社
一般人稱鰹魚為「煙仔魚」,煙仔魚會社就是日治時期的鰹魚處理工場,其位置與船寮隔中正路相望,現在是海事學校的宿舍。煙仔魚會社在八尺門和社寮島都有四、五間,為當時水產加工最大特色。
水產
水產指中正路西側基隆區漁會、魚市場一帶。自日治時期以來,與漁業有 關的設施如:水產館、魚市場、水產試驗所、鰹魚工場等均在這一帶, 故名。水產館中正路基隆區漁會舊漁會大樓,即日治時代的水產館,興建於昭和10 年(1935),當時內部設有郵局、海事局、水產試驗所、漁會辦公室等 ,可說是現代化的辦公大樓。戰後,被海軍接收,到民國53年才由基 隆市漁會收回。現在基隆區漁會亦已遷離,此一具歷史意義的大樓或 可期望規劃為「漁業文物館」。(中國時報,1996年3月16日)
八尺門(八尺海門水道)
八尺門原是形容和平島與本島之間狹隘的水道,它是漁船出入的航道。因水窄如帶、澄清見底,也雅稱海門,是詩人吟詠的對象。
八尺門 ,後來也用來指稱其南面的陸域部分。民國63~68年,港務局在八尺 門水域約北側,即和平島的東南邊,興築特貨碼頭;在南側興築貯木 池,(《基隆市大事記》,1981)使其水域面積縮小,八尺門可能已不 及八尺寬了。目前更有意將特貨碼頭北面土地改建為污水處理廠。
●八尺門風光 ~珍貴的「金礦鐵道」,記憶中「的「五分仔車」
提起八尺門,很多人都可輕易的聯想起:船桅點點的漁港、櫛比林立的鐵工廠、聚居一處的原住民聚落,碩大無比的船塢……,但若說到八尺門曾經有個火車站,那可就少有人知了。
八尺門也就是今天中正區的正濱里。其以短短的一座橋,連接了和平島與基隆間唯一的陸上交通。橋下是漁船出入的八尺門的漁港,因與和平島間的港灣寬度近約八尺,如同海門一般,因而得名。而當年八尺門火車站就是緊臨著八尺門漁池。如今車站已不復見,但這條仍存留在老一輩記憶中、慢吞吞的「五分仔車」小鐵道,卻因其特殊的「金礦鐵道」身分,而在台灣鐵道史上佔有相當重要的一席。
八尺門火車站的興建,主要是為了因應台灣金屬礦業公司運送礦砂的需要。當年由金瓜石所開採出來的金礦、金銅礦等富礦砂,在採出後隨即被裝袋處理,並利用架空索道輸送至粳仔寮灣(今深澳)裝船,最後再被送往日本佐賀關提煉。
昭和10年(1935)日人廢架空索道,另自礦山下的水湳洞起造一條四公里長的七六二公厘輕便鐵道,運送礦砂直達粳仔寮。隔年,為了配合緊臨八尺門港的礦砂裝船場完工,再將鐵道經深澳、八斗子展延至八尺門,全長計十二點三公里。當時,礦砂運抵八尺門火車站後,即經由龐大的礦砂裝船場轉至駁船上,再由駁船載至基隆港上貨輪,運抵日本。
而這條名為「金瓜石線」的經便鐵道,在當時所運送的可不僅僅是珍貴的礦砂而已。由於此線的闢建,這條輕便鐵道使成了瑞芳與基隆之間唯一的陸上交通要道,往來於兩地的民眾若不搭乘這種客貨混合的「五分仔車」,就只有乘坐渡船,或徒步而行了。據說民國五十年時仍有三座火車頭、兩輛客車於線上服務,一天來回只跑六趟,全程一趟則要花上一個鐘頭,然其所發揮的運輸功效,至今仍為當地老一輩人所津津樂道。
昔日通往.八尺門火車站的 但隨著濱海公路的開闢,民眾多山公路進出,台金的礦砂亦也接改由卡車經公路快速的載送至基隆港上船,曾經輝煌一時的金瓜石線小鐵道從此步入沒落的命運,不久八尺門段的鐵道即被拆除,僅留有一段小隧道,成了八尺門通往八斗子的捷徑。而其餘的鐵道,則成了台鐵興建深澳線的基礎。
如今仍臨立在和平橋旁、八尺門漁港上三座碩大的礦砂裝船場,也在台金公司結束以鐵道運輸礦砂後,租給了美國阿根納公司從事遊艇建造的工作,當時由於阿根納公司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八尺門因而一度相當的繁榮。只可惜好景不常,隨著阿根納公司的營運不善結束營業後,八尺門再度黯淡下來。
銅礦
指今和平橋東南側阿根娜遊艇廠一帶,因日治時代這裡建有運輸金、銅礦的輕便鐵道和碼頭,可將採自九份、金瓜石一帶的金、銅礦運載到日本去提煉,故有此地名。
豬灶坑
現在八尺門海濱國宅一帶的山,現規劃為基隆市原住民文化廣場。
◎解開日本帝國昭和建築哲學之謎
台灣第一座跨海橋 基隆橋變成和平橋 台灣第一座跨海橋~
今天和平島的和平橋,肩負著65年來基隆人的世間繁華。和平橋原名為基隆橋,為1934年的日本政府興建現代規模的基隆漁港建設之一,目的是 讓日本人重回日本傳說中的雞籠島國,繼續移民生活。從1895年開始日本有計劃的殖民,到1912年底,本區(從今日安瀾橋到八尺門,包括和平 島)戶數1284戶,人口4994人,日本人有2326人,且都從事與水產漁業相關的產業,也帶 動基隆現代漁業。
和平橋為改造社寮島(今和平島)的中期工程之一,日本人為了移民於社寮島,先在1897年 作地方文史調查後,開始在社寮島南岸的大沙埔上整地挖清骨骸,作東西出口向的棋盤式 日本宿舍後,並且開始徵收當時社寮島民與八尺門的人作築橋工,每天以領做工牌為月底 統算薪水的依據。今日尚有不少的80歲的老人還記憶猶新,直稱讚當時日本人建築技術高超!和平橋是在1934年開始施工,1935年完工。工程首先探測八尺門小海峽海底深度及海溝 位置,然後將在年度潮汐紀錄放在設計考慮之中,再請當時總督府營繕課長 井手薰指示 設計為現代主義建築風格的橋樑。最後定稿為四座八腳H型圓拱門作橋礅,橋面連四個橋 頭燈堡與雙邊城壘式護欄及中央雙燈柱組合的設計。在當時是採用德國包浩斯現代主義建築,表現出線條優美、實用堅固的交通機能。但日本 人為考究社寮島的文史,分別以西班牙風格表現在橋下,連同橋上護欄也以已廢棄的雞籠 城牆為複製,不過在夜晚橋上燈亮,從天空看下來時,會是一個日本的『日』字,尤其是 節慶時更是明顯。這個跟從天空看今日的總統府是一樣的『日』字。另外,橋墩用八腳是 代表當時日本帝國八竑一宇,征服世界的決心。而且當時日本人是採鋼架混凝土,分別施 工於橋面與橋墩。等到橋墩完成後,再用重吊船組將90公尺長7公尺寬的橋面放置四座橋 墩上灌漿密合,其中橋面中央有留縫作避震防範。就這樣一座跨越74公尺海峽橋誕生了! 日本人如此的施工法,讓當時社寮島驚歎不已!橋樑通行時,日本政府為了尊重地方文史的延續,稱此橋為基隆橋。在太平洋戰爭末期, 靠社寮島這邊的橋面被美軍以兩顆500磅炸藥轟炸出兩大窟窿,但橋沒斷,仍可通行。1947年台灣發生二二八事件,有許多人在橋上被槍殺後,拋海放流。不久,社寮島改名 為和平島,而基隆橋也改為和平橋。1962年智利大地震,震波穿越太平洋,和平橋因而龜烈,後補強修護完成。
●台灣省重要漁港簡介:正濱漁港建港沿革及擴建計劃
正濱漁港位於基隆港東側,和平島南岸,建於民國23年,泊地面積約23公頃,為本省北部遠洋近海拖網船之作業基地,由於本港為早期興建之漁港,陸上相關設施齊全,因交通便利,附近漁業相關之行業很多,早期即為台灣北部重要漁港。唯本港係在基隆商港港區範圍內,受商港管理,內港泊地北岸碼頭幾為基礎造船廠佔用,且漁船進出港口均與商港同一港口航道進出。對漁港之發展仍受到相當限制。
由於商船噸位日益加大,漁商船混雜其間容易產生糾紛,故於民國63年間省府委員會第1259次會議即決議於八斗子漁港建港完成後,應遷移正濱漁港,原址供基隆港務局擴建商港使用,致使正濱漁港之開發建設投資處於予停頓狀態,近年僅對部份損壞碼頭設施加以維護補修。
八斗子漁港於民國77年完成後,因基隆地區漁業發展迅速,漁船大型化且數量亦大幅增加,致八斗子漁港已無法容納正濱漁港之全部漁船及漁業設施,經政府有關單位重新檢討基隆地區漁船使用狀況後,咸認遷移有困難正建請省府對省府委員會1259次所作決議,緩議允許正濱漁港能繼續使用,並擬於「台灣地區漁港建設第三期方案」內編列經費予以整建。
本港漁獲多於魚市場起卸後運往他處,唯附近巷道狹窄,大型車輛出入不便。本港船隻以50噸以上佔多數,作業往返時間約一~三個月,其中與印尼漁業合作漁船約一年返港一次。本港漁船經營種類以拖網為主,棒受網、延繩釣、流刺網為副。作業漁場以我國東海、黃海、南海以及台灣海峽為多。漁獲物以白帶魚、海鰻、蝦類、襳仔、紅目蓮、秋姑、花枝、鎖管、龍蝦、螃蟹、雜魚等為主。年產量約28,408公噸價值新台幣13億餘元,平均每天有約 80 公噸之魚貨,約有40%在基隆銷售,餘均運送外縣市,在本市銷售以生鮮食用為多,加工為次。因本港興建已久,碼頭等港灣設施老舊,但陸上設施齊全,附近漁業相關行業林立,為一良好之漁港。
基隆地名的由來
基隆原名「雞籠」與平埔族原住民凱達格蘭(Ketaga1an)的族名縮讀音有關,社寮島早年亦為平埔族人聚居之地,「社寮」一詞即反應其歷史背景。
和平島
和平島,這座橫陳在基隆港東北口上的獨立小島,原稱「社寮島」,與台灣本島間,僅以一寬約74公尺的小海灣、,也就是八尺門水道相隔,由於距離相當的短,再加上有橋可通,往來交通十分便利,若不是因名稱上還保留了「島」的呼名,實在容易使人誤以為二者相連,而忽略了中間還有海洋相隔呢!
全島主要三座島組成:即西以人造堤防相連的「桶盤嶼」、西北以明德橋相接的「中山仔嶼」,以及社寮島本身,而這三座小島正是目前基隆市附屬七座島嶼中,臨港最近的三座。其中,社寮島所佔面積最大,周圍計4公里,滿潮面積66.32公頃,退潮時則因有部份海蝕平台露出,所以面積增為82.98公頃;次為中山仔嶼,周圍計有1.236公里,滿潮面積7.71公頃,退潮面積11.5公頃;而桶盤嶼面積最小,周圍0.291公里,滿潮面積0.77公頃,退潮時面積則為10.49公頃。
其四極為極東東經121度46分24秒、極西東經121度45分11秒、 極南北緯25度9分4秒、極北北緯25度9分6秒。
由於全島恰當基隆港的出入門戶,掌控港區船舶的進出,形勢完整,位置重要,因此成為基隆要塞的重要構成部分,從1626年西班牙人入據開始一直到今天,始終是軍事重鎮。
若就地貌而言,全島北高南低,其中,當地人喚為「龍仔」的一座小山的橫亙島中,迤延向北,幾乎佔據島上大半空間,成為交通、發展的一大阻礙。然而也因其屏障,使得強烈的東北季風無法直吹島的南端,地勢較為平坦的島南地區因此風平浪靜,適於居住,成為主要的人口集中區,向來以漁業聞名,由於島前港邊漁莊連市,風光怡然;島後壁怪石磷胸,白浪銀濤,如萬馬奔騰,蔚為奇觀。「社寮曉日」因而被列為雞籠八景之一,著名邑紳許迺蘭曾如此詠讚:旭日東昇彩鳳鳴,雲霧散漫曉風生,天開曙色瞳朦映,水國清光入畫明。
桶盤嶼位在和平島西側的島嶼,因為「島嶼岩面平坦,形似桶盤」而得名。康熙56年(1717)《諸羅縣志》中,已稱此嶼為桶盤嶼。歐美人士則稱 為Bush島。桶盤嶼原來是珊瑚礁島,是漁民採集魚蝦貝類和泊船的良 好場所,現在則全屬中船公司的用地。
尖山仔鼻位在和平島最東端,是向東延伸很長的岬角,最東側原本有座尖尖的 小山丘,故此岬角稱為尖山仔鼻。(鼻即指岬角)後來,岬角尾端被炸 掉,小山丘被削平,改築成防波堤。
和平島南其它小地名群
番仔厝
和平橋頭一帶,日據時期仍有不少平埔族凱達格蘭族人群居此地。只是時至今日,平埔族人早已同化、融入漢人社會之中,無所謂番漢之分,「番仔厝」的地名,也就僅止於老一輩居民腦海中的記憶。
番仔寮(社寮)
和平橋頭的舊兵營區(今中船鑄造廠),是凱達格蘭族過年祖靈祭的公廨,清光緒時漢原一家,在農曆大年初一扛豬撞家門,以豬鳴聲長短吉利卜各家年運,全島挨家過戶求平安,然後在番仔寮宰豬放血吃土橄仔、吹海螺跳圍頭舞,祭東西南北方的祖靈,保佑居住島上的人的平安;若外地的人吃土橄仔不適,則表示其人將無法適應居住此地,易受社寮島風土地氣之病。
番仔寮是雞籠社熟番番丁(即大清帝國的台灣諸羅北路兵之一),曾出兵越海參與大清帝國對抗太平天國,後因平定太平天國有功,封地含今日的基隆嶼以南、汐止以北、金山以東、鼻頭角以西的區域。日軍攻佔社寮島後,暫時充當季節性臨時兵營,隨後國民政府強制接收成國軍軍營,後轉交為中船鑄造廠,番仔寮靠龍仔山邊有史前文石碑,上有如夏禹時期的文字(4600年之前),傳說是社寮島凱達格蘭族祖先往返台灣登陸社寮島時所立石祭祖用。番仔寮在和平橋頭番仔厝緊鄰正後方處。
社頭、社尾
社頭、社尾是指「位在社寮島頭端的聚落」和「位在社寮島尾端的聚落」,這兩各地名最遲在日治時期已出現。其指涉的範圍和今社頭‧社尾土地公廟祭祀圈相符合,分界線在和一路、平一路交叉口,以東屬社頭的範圍,以西屬社尾的範疇。
龍目井
約在和一路二巷通往和平濱海公園觀景平台途中右側,相傳鑿於西班牙時期也有一說是荷蘭人所鑿。由於井所在的位置,正當盤踞島上北側山的~「龍仔頂」,這條龍的眼睛所在,自然以龍目命名。由於早期社寮島為~海中孤島,島上用水全賴開鑿出的井水,而井水因與海水相混合,皆具海水鹹味。唯有這口井,味甘而淡,清澄可見島上居民不僅喜以此井水為飲用水,就連灌溉用水也不忘來這裡挑取。島上老人回憶日據時期當地用水艱困的情景:「『龍目井』今天還在。我當小孩還挑的到,我爸那輩也還挑那的水。以前社寮沒水電,那時的井水一筒拉起都是泥,要三、四天才會清,不能吃也要吃,聽說龍目井的水幾個小時就會清,全跑去龍目井去挑,說那邊的水最好吃。現在那邊阿美族原住民很多。」
福州街
約在社靈廟後,今平一攤販集中市場附近。據傳荷蘭時期,福州人在此集居成街,俗謂「福州雞啼,基隆有聽」,或「福州雞啼,社寮有聽」,指的就是社寮島上福州街的人家畜雞,報曉聲可傳遍當地,甚或遠達基隆,而絕不是大陸對岸的福州雞啼聲遠播來台。史上也曾記載,昔日荷蘭人在這裡設埠頭賣市,與內地漢人通商貿易。乾隆29年(1764)成書的(續修臺灣府志)寫著:「大雞籠嶼,城與社皆在西,又有福州街舊址,偽鄭與日本交易處。」可知,此地名最遲在明鄭時代已出現。據云因福州人擅長造船,來今和平島發展,集居於此,故名。又名聖薩爾瓦多街。
社寮坑
位在龍仔山南向的坑谷。民國39年創立的和平國小即位在社寮坑口,現在此坑口已開闢為槌球公園。
砲台頂
指「龍仔頂」山頂,今天顯宮一帶,因地勢較高,視野極佳,可遠眺基隆港。也因此自西班牙人入侵以來即建有小堡壘戍守港,成為島上的軍事要地。其後,荷蘭時期、明鄭時期、清朝、日據時期,以至於今天,這裡同樣都被視為是掌控基隆港內外不可不守的軍事據點。昔日設有砲台,今則為飛彈基地禁區,就連當地人也親近不得。據當地人表示:「以前天顯宮後有砲台,叫『砲台頂』,光復後原還可上去,現因為是飛彈基地,不讓人家進去。……以前山上都是墓仔埔,營區內有個舊砲台,舊砲台長的就像協和護電場白米甕砲台,大小規模約一模一樣,這邊保存比那邊上還完整,以前是個砲兵團……。近6、7年前這裡改建為飛彈基地後,就不知砲台有無被改建了」。
琉球埔
位在今日北訓中心一帶。原本本地漁民稱呼此地為「咾咕蒼」,意指此處為崎嶇的珊瑚礁海岸。日治時代,每年3月~4月以後都有琉球人來本地採石花菜,搭寮居住,久之成聚落。所以有大量的琉球漁民定居,形成一個琉球人的聚落,當地人統稱為「琉球埔」。日治時代,本區有酒家數戶。
楊仔舍
在今中船內,就是以前(光復之後)的華南造船廠,因老板楊英,是當時島上的富有人家,故被鄉人稱為「楊仔舍」。
大埔尾
位在和平濱海公園大門出口處,近海軍營區一帶,昔日是片未墾荒地的盡頭。二二八事變時,國軍即在此處槍決基隆受捕民眾,曾使當地海面上遍浮死屍,令人驚懼。而在濱海公園尚未設立前,當地人仍稱此處為「大埔尾」,直至濱海公園設立後,成了明顯地標,此地名才漸少被人使用。
城仔背頂
在今中船船廠內,指的是西班牙人所築造的聖薩爾瓦多城堡。其後荷蘭人入據,卻在撤守社寮島時,炸毀島上的防禦工事,僅殘留城跡。日本人稱為「角仔城」,當地人則加含了城所在的地理位置及範圍,而稱城北為「城仔背頂」。
日據時期,此處原為社尾福德宮舊址,而福德宮旁則是一座堆積如小山般的屍骨,據說手腳特長,極可能是歷年來西方人在社寮島病死或戰死後,所遺留下的屍骨。因相對於北邊的「城仔背頂」而得名,指的是城堡南邊所及之處。「城仔背尾」的確切位置,在今中船南端的修船塢附近。據說日據時期約昭和五年時(約1930年),這裡還曾挖出過六角城來,一位曾目睹現況的當地老人說:「造船墺的時候,看到很多骨頭,頭殼、頭尾,和一隻酒阡仔和兩個酒杯仔,多漂亮,一些東西日本人揀好幾簍回去……,骨頭是好多,現在骨頭都拿去南榮公墓去了。」
城仔角
在城背頂、城背尾最南邊的一角,稱城仔角,也延伸為附近水域一帶的稱呼。此地名在日治初期的築港計劃中常見可見到。
尖山仔鼻
位在和平島最東端,是向東延伸很長的岬角,最東側原本有座尖尖的小山丘,故此岬角稱為尖山仔鼻。(鼻即指岬角)後來,岬角尾端被炸掉,小山丘被削平,改築成防波堤。
碼頭尾
在今中船船廠內的南端點一帶,是昔日碼頭的盡頭,因而得名。
龍仔山
指和平島北面最高的山,山頂自荷西時代以來即設有砲臺、營區。現在屬海鋒營區,據稱營區內仍有清代以來的軍營、隧道等,惜因軍事管制而無法親睹。
龍仔頂
即指盤踞島上北側的山丘,當地人形容「以前自我們懂事,就說來喔來喔,來去『龍仔頂』砍材、劊陀螺,它的長度從橋頭到『城仔背頂』,山窄窄的,一尾像龍,人說『龍仔頂』。
龍仔尾
「龍仔頂」的山腳下,即屬「龍仔尾」其中遷址後的天后宮現址,即緊臨龍仔山頂腳下的龍仔尾而建。
中山仔島
位在和平島北側的島嶼。同治10年(1871)《淡水廳志》稱此島為:「抬篙嶼,橫而長,中微高,波濤汨沒,隱約欲動」。不知何時改稱中山仔島,意義為:「島的中間有較高的山」,故名中山仔島。此島曾經是和平島人的墳場,島民大都等待退潮之後,涉水抬棺,至此島埋葬死者。戰後,陸續遷葬到南榮公墓。民國75年,軍事管制解除,此島才規劃為和平島海濱公園的一部份。
大窟
指緊臨和平濱海公園人門內的小海溝,是社寮島與中山仔嶼間唯一的海上分際線。今海溝上建有明德橋,越過橋,即可來到中山仔嶼。昔日的「大窟」,海水清澈通暢,各式魚兒優游其中,是當地人捕捉九孔、章魚、象魚等海中生物最佳的去處。史上曾記載社寮島上有一奇景「金魚湖」,指的即可能就是鄰近這一帶水域。只可惜近期因濱海公園設立,原清流通暢的「大窟」南側出海口,被任意圍堵並闢成小型的海上遊樂場,再加上經營者管理不善,使得這一原生機活現的小海溝,在今天看來,彷彿只是一灘水質日益優氧化的死水湖。
清代地方誌中屢提及本島有「金魚湖」,實察中無法得知,但根據昭和6年(1931)簡萬火先生寫的(基隆誌》,似乎是指本處。其文為「金魚湖,乃此島後有天然石田數畝,側一小池,深只數尺,清澈透底。池中五色之魚,歷歷可數,游泳浮沉,殊堪娛目。池畔一帶曾受風浪造成石蓮數朵,類似松茸,奇岩怪石,亦頗雅觀。」(簡萬火,1985:29)根據簡先生所述,金魚湖顯然位在波蝕棚上,旁有蕈岩;而大窟底正是位在「千疊敷」的波蝕棚上,西北側有許多頁岩,故可能即金魚湖所在地。
青菜埕、千疊數
位在和平島和中山仔島之間的波蝕棚,由於「綠色海菜平舖棚上,有如青菜舖在埕上」,故名。此處日本人也稱為「千疊敷」,是因波蝕棚上節理發達,形成一塊塊岩面,好像是千張塌塌米舖在那兒,故名千疊敷。
蕃字洞
位在青菜埕和大窟底之間小島上的海蝕洞。明鄭時代,部分荷蘭人滯留雞籠,在此洞遺留下人名和年代的刻字,故稱蕃字洞。因乏人照顧,洞內字跡遭受破壞,已模糊不清。
中國造船公司基隆廠
和平島西側及桶盤嶼,均屬於中國造船公司的用地。中船的前身是日治時代的臺灣船渠株式會杜。臺船在昭和12年(1937)將基隆船渠會社併入後,社址即設在社寮町。民國34年,臺灣船渠株式會社被政府接收,稱為臺灣機械造船公司。民國37年,基隆廠改名臺灣造船公司。民國46-51年,臺灣造船公司租給美商殷格斯臺灣造船公司經營,該公司方由建造小型的漁船、拖船等,一躍而為建造3萬6千噸的船。民國51年,政府又將臺船公司收回自營。民國56年,該公司擴建巨型 船塢,收購平三路一帶私有土地。民國67年,臺船公司再併入中國造船公司,成為中國造船公司基隆總廠。中國造船公司基隆總廠目前擁有1,900多名員工,因營運不良,虧損連連,中船公司預定從民國85年度起,在四年內逐次裁減950名員工,但遭到員工反彈,迄今仍未知結果。(民眾日報,1995年981日、9月2日)
臺灣省水產試驗所
位在和一路199號,西側緊連中船公司。日冶時代,臺灣各地相繼設立各種漁業試驗所,昭和4年(1929),總督府成立「臺灣總督府水產試驗場」,本地為基隆支場。昭和8年(1933)改基隆支場為本場,擴大編制,隸屬臺灣總督府殖產局。昭和16年(1941),改稱「臺灣總督府水產試驗所」,轄臺南、高雄兩支所。
戰後,改稱臺灣省水產試驗所,直屬行政長官公署;民國37年,改屬於臺灣農林公司水產分公司;民國38年,改隸臺灣省農林廳以迄今日。現在全臺灣分佈有竹北、鹿港、臺西、臺南、高雄、東港、臺東、澎湖八個分所。(臺灣省水產試驗所,1990)
天后宮
又名社寮媽祖間或大雞籠港口天后宮,位在和平國小東側。原來位在今平一路浮雲寺、所在地,廟地因道路拓寬而變狹小,民國61年移往現址。該廟創立於乾隆l2年(1747),主祀討海人的保護神-媽祖,祭祀圈包括全和平島。
社靈廟
亦稱三府王爺廟或王爺公廟,主祀朱、池、李府王爺,王爺是漁民常供奉的神明。此廟位社尾和一路旁,創立於道光22年(1842),現貌為民國73年重建而成,其祭祀圈也是全和平島。
社頭福德宮
位在和平橋西側的濱海之處。最早是拜石頭,民國前50年建廟,奉祀土地公、土地婆。現廟內有一香爐刻壬子年,據管理人說是民國前60年的古物,查對年代表,即清咸豐2年(1852)的古物了。民國67年,和平橋修建時,該廟亦重建為現貌。其祭祀圈是社寮里平一路與和一路交叉口以東,範圍包括社寮里東半部及和憲里全部。
天顯宮
位在和平島中央,俗稱「龍仔頂」的山麓中,此處在日治時代和戰後均為軍事管制區。本廟主祀伍顯靈官大帝,原來係島上謝姓祖先於日治初期自寧海奉迎於彭佳嶼,不久,再恭迎於和平島家中私奉。民國76年,眾人捐資建造完成此廟,廟貌藐峨、廟地廣大。
社尾福德宮
位於和一路尾台灣水產試驗所東側濱海之處。原名社寮城背頂福德宮,至遲日治時代已在城背頂。民國40年左右,因被劃為臺船建地,乃將福德正神暫奉於社尾約三府王爺廟中,此一暫奉達31年之久。民國72年,同中船公司請地重建於現址。
社尾福德宮的祭祀圈,是社寮里平一路與和一路交叉口以西,範圍包括社寮里西半部及平寮里全部。每年農曆8月15日,社頭和社尾土地公聯合繞境全和平島。
社寮里 里名由來:
和平島北面多山,聚落主要偏南,社寮里即位在南面居中的位置,東與和憲里為鄰,西與平寮里為界。和平島在清代稱雞籠嶼或大雞籠嶼,同治末年或光緒初年,為免與東北面的小雞籠嶼(今基隆嶼)名稱混淆,改為社寮嶼。而社寮嶼的名稱由來,乃因本嶼早有原住民凱達格蘭族「大雞籠社」居住於此,社番屋舍聚集的島嶼,故名社寮嶼,但西方人則稱此嶼為palm島。(伊能嘉矩,1909:26)戰後二二八事變之後,社寮島被改稱為具有族群融合的和平島。
社寮里即沿用社寮島名為里名。本里在清代和日治初期時,屬社寮庄的一部分;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本里屬社寮町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社寮町分為社寮、和寮、平寮三里,本里即為其中之一里。
平寮里 里名由來:
平寮里位於和平島西側,里名是由和平島的「平」字,以及社寮島的「寮」字,合併而成。本里在清代和日冶初期時,屬社寮庄的一部分;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屬社寮町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社寮町分為三里,本里即為其中之一里。
和憲里 里名由來:
和憲里位於和平島的最東側,是民國60年才由社寮里劃分出來的。里名的由來,是因里內有大陳島民和原住民聚居的「和憲莊」,故名和憲里。
本里在清代、日冶初期,屬社寮庄的一部分;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屬社寮町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社寮町分為三里,本里屬社寮里轄境;直到民國60年,才獨立為一里。
阿美新村
位在社頭東北側的坑谷中。在10-20年前陸續有來自東部的阿美族人在此搭屋居住,故稱「阿美新村」。此地阿美族人大都從事遠洋漁業或營造業的工作。
皇帝殿
位在和平島北面龍仔出的山崖,因為岩石排列有序,如群臣朝貢皇帝景象,故名皇帝殿。後來,這些岩石被軍事單位炸掉了頂部。
烘糞坑
即「大窟」中段的水道,昔日島上船廠電土廢水排放此處,因而被稱為「烘冀坑」,亦稱「電土坑」。「烘糞坑」前方大片的淺平礁岩區,即為「千疊敷」奇景。礁岩上是青苔繁生的「青菜埕仔」,而溝口「鹽埕仔溝」,即是「大窟」北方的出海口。
港仔嘴
即指「大窟」南方的出海口,今已被填為濱海公園停車場使用。其中,「港仔」指的即是「大窟」的水道,而非真正的港口。
過港仔坪
即港仔嘴以南,今和平濱海公園大門右側,是昔日島上居民涉水至中山仔嶼間,最快的捷徑。今則被中船填海建為中船專用停車場。
桶盤嶼
位在和平島西側的島嶼,因為「島嶼岩面平坦,形似桶盤」而得名。康熙56年(1717)《諸羅縣志》中,已稱此島嶼為桶盤嶼。歐美人士則稱為 Bush 島。桶盤嶼原來是珊瑚礁島,是漁民採集魚蝦貝類和泊船的良好場所,現在則全屬中船公司的用地。
八尺門
八尺門原是形容和平島與台灣本島之間狹隘的水道,它是漁船出入的航道。因水窄如帶、澄清見底,也雅稱海門‧是詩人吟詠的對象。八尺門,後來也用來指稱其南面的陸域部份。民國63-68年,港務局在八尺門水域的北側,及和平島東南邊,興築特貨碼頭;在南側興築貯木池,使其水域面積縮小,八尺門可能已不及八尺寬了。目前更有意將特貨碼頭北面土地改建為污水處理廠。八尺門除了是水域名稱,也指其南面的陸地。在清代、日治初期,本地概屬社寮庄下的八尺門小字,到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才獨立為濱町。
以前八尺門西側約三個灣澳-珠螺澳、田寮澳、拔死猴澳在日治時被填築為基隆漁港、漁業設施及日本人居住地等,故本地湧入許多日本人來此工作和居住。在昭和15年(1940),濱町有日本人1,320人,佔全町2,339人約56%。民國35年,濱町劃分為正濱、中正、中濱三里;民國60年,由正濱里再分化出海濱里,故今八尺門即指這四里。
正濱里 里名由來:
本里在清代、日冶初期,屬社寮庄八尺門的一部分;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八尺門獨立為濱町,本里乃寓濱町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濱町分為正濱、中正、中濱三里,本里即其中之一里。
本里里名是由中正區的「正」字,和濱町的「濱」字,組合而成正濱里。
珠螺澳
今正濱漁港灣澳,清代即稱為珠螺澳,係因澳中有一略呈圓錐狀的礁岩,形似珠螺,故名。正濱漁港,日治時代稱為基隆漁港,在昭和4年(1929)開始興築,於昭和9年(1934)竣工。附近並有魚市場、製冰場、漁船修造場、測候所、水產試驗所、水產學校、無線電臺等漁業設施相繼設立,使基隆漁港成為臺灣北部最重要的漁業發展基地。戰後,基隆漁港因係位於正濱里,故改稱正濱漁港。
海濱里 里名由來:
海濱里是民國60年才由正濱里劃分出來的。因係臨海之里,兼存濱町之名,故名海濱里。本里在清代、日治初期,屬社寮庄八尺門的一部分;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八尺門獨立為濱町,本里屬濱町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濱町分為三里,乃屬正濱里的一部分;直到民國60年,才獨立為一里。
土地公澳
位在北寧路南面,海洋大學校區東側一帶。北寧路南面今海洋大學運動場一帶原是礁石憐珣的海岸,土地公澳即是這一帶礁岸中屬較深入、隱閉的灣澳,也是附近漁民泊舟之所。因灣澳旁有土地公廟,故名土地公澳。民國47年,為解決基隆市垃圾問題,選擇此片礁埠作垃圾傾倒處,土地公澳因而被掩埋在垃圾場之下,同時附近40多戶的民家亦被迫搬遷。此垃圾掩埋場填平後,除築北寧路外,大多撥給海洋大學使用。
鴨母寮
在今海洋大學東側的正安宮附近。因發源於槓仔寮出的小溪流流至今海洋大學內,形成小池塘,有人利用池塘養鴨群,並在此搭寮,故名鴨母寮。
沙灣嶺
祥豐街是八尺門通往大沙灣的舊道,係越嶺闢建出來的道路,此街道最高處約在今基隆海事學校一帶,即稱為沙灣嶺。從基隆海事校門口到正濱國小的馬路邊山坡是二二八事變時的棄屍處,現尚未挖掘出世。
杆仔樹腳
今海洋大學祥豐校區一帶,日治時因有人在靠山一帶栽種杆仔樹,故名杆仔樹腳。杆仔樹係山橄欖科喬木,屬稀有植物。也是凱達格蘭族的族樹。
田仔腳
在北寧路北面,與海洋大學祥豐校區相望的加油站一帶,稱為田仔腳,因過去這一帶均係凱達格蘭族的稻田(番仔田)所在地。又稱番仔田(含今日海大祥豐校區)。
銅 礦
指令和平橋東南側阿根娜遊艇廠一帶,因日治時代這裡建有運輸金、銅礦的輕便道路和碼頭,可將採自九份、金瓜石一帶的金、銅礦運載到日本去提鍊,故有此地名。
灰窯
八尺門舊礦務鐵道西側,一直到八尺門水道。從清朝到日治時代,都有人在此地用海底的咾咕石,來燒出石灰,供人使用。
豬灶坑
現在八尺門海濱國宅一帶的山谷,據云因過去有人在此搭寮炸豬油,故名豬灶坑。日治時代,這裡即有琉球漁民來此搭木屋居住。戰後,恆春漁民和大陳島義胞陸續遷入。民國57年後,阿美族山胞開始大量移入此處聚居。這裡原是海防重地,也是都市計畫使用分區的「保護區」,依法不得建築,但居民卻屢拆屢建,(連玉龍,1990:58-60),有關單位最後同意達一棟以原住民為主的原住民國宅,稱海濱國宅。海濱國宅興築於民國80年底,預計建190戶,到83年底已完工160戶,配售給原住民90戶,一般戶70戶。
正安宮
民國57年在此建立本廟,主祀媽祖,現在是八尺門四里共拜的廟宇。過去八尺門是在農曆4月21日迎回媽祖後,在田仔腳用帆布搭棚,請媽祖及各神明暫住看戲。正安宮建成後,即在廟埕舉行祭儀。
海洋大學
前身為民國42年設立的「臺灣省立海事專科學校」,當時是基隆市僅有的專科學校。(童裕昌,1956:178)民國53年,升格為「臺灣省立海洋學院」;民國78年改制為「國立海洋大學」。((基隆市大事記),1989)目前海洋大學仍是基隆市的唯一大學,其校區也由祥豐街擴展到北寧路的南北兩側,北寧路校地主要是垃圾填海造成的。
海事學校
本校原所在地最早為昭和11年(1936)創立的「臺灣總督府立水產講習所」。昭和18年(1943),改隸臺北州,易名為「臺北州立基隆水產學校」,即為本校的前身。民國35年,改稱「臺灣省立基隆水產職業學校」,並於高雄設立分校。民國37年,高雄分校獨立為高雄水產職業學校。(童裕
昌,1956:196)民國46年,本校奉令改為高級職業學校。民國52年,為配合海事專科學校改制學院,校址往南遷於現址。(洪連成,1985:435-436)民國59年,學校易名為「臺灣省立高級海事職業學校」。((基隆市大事記》,1981)
中正里 里名由來:
本里在清代、日治初期,屬社寮庄八尺門的一部分;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八尺門獨立為濱町,乃屬濱町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濱町分為三里,本里即為其中之一里。
本里里名與區名相同,均是屬政冶教化目的,取自蔣中正的名字而來。
田寮澳
本里中正路以西,基隆魚市場一帶原來是一個灣澳,稱為田寮澳,清末即有住家,灣澳附近有番仔田地、漁撈寮舍,故取名田寮澳。日治時代,因應基隆漁港的興築,田寮澳被填平,作為魚市場、水產館等漁業設施地,另有部分土地作為日本人的居住地。
水 產
古地名為田寮澳,主要此地是凱達格蘭族的濱海田地。今日是指中正路西側基隆區漁會、魚市場一帶。自日治時期以來,與漁業有關的設施如:水產館、魚市場、水產試驗所、鰹魚工場等均在這一帶,故名。中正路基隆區漁會舊漁會大樓,即日治時代的水產館,興建於昭和10年(1935),當時內部設有郵局、海事局、水產試驗所、漁會辦公室等,可說是現代化的辦公大樓。戰後,被海軍接收,到民國53年才由基隆市漁會收回。現在基隆區漁會亦已遷離,此一具歷史意義的大樓或可期望規劃為「漁業文物館」。(中國時報,1996年3月16日)
天德宮
位在中正路656巷的巷底內,也是本里山谷的山麓地帶,建成於民國42年,主祀關聖帝君,是八尺門四里共祀的廟宇。民國40年,八尺門居民發起建廟,資金由當時三里的居民自由樂捐,廟地由第二住宅公用合作社捐獻。因此地屬要塞地區,須向軍部申請許可,獲批准後始整地建廟。民國42年完成後,仍屢經整建,而成現貌。
中濱里 里名由來:
本里在清代、日治初期,屬社寮庄八尺門的一部分;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屬濱町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濱町分為三里,本里即為其中之一里。本里里名是由中正區的「中」字,和濱町的「濱」字,組合而成的。
拔死猴、拔死猴澳
拔死猴的地名在基隆市不只一處。本里拔死猴是指中正路西側高23餘公尺,孤立海濱的山丘,此山丘曾是港務局信號臺所在。
拔死猴的意義有兩種說法:(1)是原住民的語言音譯而來,其意義為「風飛沙」;(洪連成,
1993a:115)(2)因本山丘垂直壁立,連猴子都難以攀援而致死,故名。
拔死猴澳即位在拔死猴出的東北邊,今武昌街以西一帶。清代,武昌街以西的海灣,軌稱為拔死猴澳。日治時代,拔死猴澳被填埋作為船舶修造場、鰹魚工場"…等漁業發展用地;澳後土地則作為日本人居住地。
船 寮
一般人稱船舶修造場為船寮,在拔死猴山北側,現在東隆造船廠所在地,日治時即為船舶修造場,故稱為船寮。
煙仔魚會社
一般人稱鰹魚為「煙仔魚」,煙仔魚會社就是日治時期的鰹魚處理工場,其位置與船寮隔中正路相望,現在是海事學校的宿舍。煙仔魚會社在八尺門和社寮島都有四、五間,為當時水產加工最大特色。
水產
水產指中正路西側基隆區漁會、魚市場一帶。自日治時期以來,與漁業有 關的設施如:水產館、魚市場、水產試驗所、鰹魚工場等均在這一帶, 故名。水產館中正路基隆區漁會舊漁會大樓,即日治時代的水產館,興建於昭和10 年(1935),當時內部設有郵局、海事局、水產試驗所、漁會辦公室等 ,可說是現代化的辦公大樓。戰後,被海軍接收,到民國53年才由基 隆市漁會收回。現在基隆區漁會亦已遷離,此一具歷史意義的大樓或 可期望規劃為「漁業文物館」。(中國時報,1996年3月16日)
八尺門(八尺海門水道)
八尺門原是形容和平島與本島之間狹隘的水道,它是漁船出入的航道。因水窄如帶、澄清見底,也雅稱海門,是詩人吟詠的對象。
八尺門 ,後來也用來指稱其南面的陸域部分。民國63~68年,港務局在八尺 門水域約北側,即和平島的東南邊,興築特貨碼頭;在南側興築貯木 池,(《基隆市大事記》,1981)使其水域面積縮小,八尺門可能已不 及八尺寬了。目前更有意將特貨碼頭北面土地改建為污水處理廠。
●八尺門風光 ~珍貴的「金礦鐵道」,記憶中「的「五分仔車」
提起八尺門,很多人都可輕易的聯想起:船桅點點的漁港、櫛比林立的鐵工廠、聚居一處的原住民聚落,碩大無比的船塢……,但若說到八尺門曾經有個火車站,那可就少有人知了。
八尺門也就是今天中正區的正濱里。其以短短的一座橋,連接了和平島與基隆間唯一的陸上交通。橋下是漁船出入的八尺門的漁港,因與和平島間的港灣寬度近約八尺,如同海門一般,因而得名。而當年八尺門火車站就是緊臨著八尺門漁池。如今車站已不復見,但這條仍存留在老一輩記憶中、慢吞吞的「五分仔車」小鐵道,卻因其特殊的「金礦鐵道」身分,而在台灣鐵道史上佔有相當重要的一席。
八尺門火車站的興建,主要是為了因應台灣金屬礦業公司運送礦砂的需要。當年由金瓜石所開採出來的金礦、金銅礦等富礦砂,在採出後隨即被裝袋處理,並利用架空索道輸送至粳仔寮灣(今深澳)裝船,最後再被送往日本佐賀關提煉。
昭和10年(1935)日人廢架空索道,另自礦山下的水湳洞起造一條四公里長的七六二公厘輕便鐵道,運送礦砂直達粳仔寮。隔年,為了配合緊臨八尺門港的礦砂裝船場完工,再將鐵道經深澳、八斗子展延至八尺門,全長計十二點三公里。當時,礦砂運抵八尺門火車站後,即經由龐大的礦砂裝船場轉至駁船上,再由駁船載至基隆港上貨輪,運抵日本。
而這條名為「金瓜石線」的經便鐵道,在當時所運送的可不僅僅是珍貴的礦砂而已。由於此線的闢建,這條輕便鐵道使成了瑞芳與基隆之間唯一的陸上交通要道,往來於兩地的民眾若不搭乘這種客貨混合的「五分仔車」,就只有乘坐渡船,或徒步而行了。據說民國五十年時仍有三座火車頭、兩輛客車於線上服務,一天來回只跑六趟,全程一趟則要花上一個鐘頭,然其所發揮的運輸功效,至今仍為當地老一輩人所津津樂道。
昔日通往.八尺門火車站的 但隨著濱海公路的開闢,民眾多山公路進出,台金的礦砂亦也接改由卡車經公路快速的載送至基隆港上船,曾經輝煌一時的金瓜石線小鐵道從此步入沒落的命運,不久八尺門段的鐵道即被拆除,僅留有一段小隧道,成了八尺門通往八斗子的捷徑。而其餘的鐵道,則成了台鐵興建深澳線的基礎。
如今仍臨立在和平橋旁、八尺門漁港上三座碩大的礦砂裝船場,也在台金公司結束以鐵道運輸礦砂後,租給了美國阿根納公司從事遊艇建造的工作,當時由於阿根納公司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八尺門因而一度相當的繁榮。只可惜好景不常,隨著阿根納公司的營運不善結束營業後,八尺門再度黯淡下來。
銅礦
指今和平橋東南側阿根娜遊艇廠一帶,因日治時代這裡建有運輸金、銅礦的輕便鐵道和碼頭,可將採自九份、金瓜石一帶的金、銅礦運載到日本去提煉,故有此地名。
豬灶坑
現在八尺門海濱國宅一帶的山,現規劃為基隆市原住民文化廣場。
◎解開日本帝國昭和建築哲學之謎
台灣第一座跨海橋 基隆橋變成和平橋 台灣第一座跨海橋~
今天和平島的和平橋,肩負著65年來基隆人的世間繁華。和平橋原名為基隆橋,為1934年的日本政府興建現代規模的基隆漁港建設之一,目的是 讓日本人重回日本傳說中的雞籠島國,繼續移民生活。從1895年開始日本有計劃的殖民,到1912年底,本區(從今日安瀾橋到八尺門,包括和平 島)戶數1284戶,人口4994人,日本人有2326人,且都從事與水產漁業相關的產業,也帶 動基隆現代漁業。
和平橋為改造社寮島(今和平島)的中期工程之一,日本人為了移民於社寮島,先在1897年 作地方文史調查後,開始在社寮島南岸的大沙埔上整地挖清骨骸,作東西出口向的棋盤式 日本宿舍後,並且開始徵收當時社寮島民與八尺門的人作築橋工,每天以領做工牌為月底 統算薪水的依據。今日尚有不少的80歲的老人還記憶猶新,直稱讚當時日本人建築技術高超!和平橋是在1934年開始施工,1935年完工。工程首先探測八尺門小海峽海底深度及海溝 位置,然後將在年度潮汐紀錄放在設計考慮之中,再請當時總督府營繕課長 井手薰指示 設計為現代主義建築風格的橋樑。最後定稿為四座八腳H型圓拱門作橋礅,橋面連四個橋 頭燈堡與雙邊城壘式護欄及中央雙燈柱組合的設計。在當時是採用德國包浩斯現代主義建築,表現出線條優美、實用堅固的交通機能。但日本 人為考究社寮島的文史,分別以西班牙風格表現在橋下,連同橋上護欄也以已廢棄的雞籠 城牆為複製,不過在夜晚橋上燈亮,從天空看下來時,會是一個日本的『日』字,尤其是 節慶時更是明顯。這個跟從天空看今日的總統府是一樣的『日』字。另外,橋墩用八腳是 代表當時日本帝國八竑一宇,征服世界的決心。而且當時日本人是採鋼架混凝土,分別施 工於橋面與橋墩。等到橋墩完成後,再用重吊船組將90公尺長7公尺寬的橋面放置四座橋 墩上灌漿密合,其中橋面中央有留縫作避震防範。就這樣一座跨越74公尺海峽橋誕生了! 日本人如此的施工法,讓當時社寮島驚歎不已!橋樑通行時,日本政府為了尊重地方文史的延續,稱此橋為基隆橋。在太平洋戰爭末期, 靠社寮島這邊的橋面被美軍以兩顆500磅炸藥轟炸出兩大窟窿,但橋沒斷,仍可通行。1947年台灣發生二二八事件,有許多人在橋上被槍殺後,拋海放流。不久,社寮島改名 為和平島,而基隆橋也改為和平橋。1962年智利大地震,震波穿越太平洋,和平橋因而龜烈,後補強修護完成。
●台灣省重要漁港簡介:正濱漁港建港沿革及擴建計劃
正濱漁港位於基隆港東側,和平島南岸,建於民國23年,泊地面積約23公頃,為本省北部遠洋近海拖網船之作業基地,由於本港為早期興建之漁港,陸上相關設施齊全,因交通便利,附近漁業相關之行業很多,早期即為台灣北部重要漁港。唯本港係在基隆商港港區範圍內,受商港管理,內港泊地北岸碼頭幾為基礎造船廠佔用,且漁船進出港口均與商港同一港口航道進出。對漁港之發展仍受到相當限制。
由於商船噸位日益加大,漁商船混雜其間容易產生糾紛,故於民國63年間省府委員會第1259次會議即決議於八斗子漁港建港完成後,應遷移正濱漁港,原址供基隆港務局擴建商港使用,致使正濱漁港之開發建設投資處於予停頓狀態,近年僅對部份損壞碼頭設施加以維護補修。
八斗子漁港於民國77年完成後,因基隆地區漁業發展迅速,漁船大型化且數量亦大幅增加,致八斗子漁港已無法容納正濱漁港之全部漁船及漁業設施,經政府有關單位重新檢討基隆地區漁船使用狀況後,咸認遷移有困難正建請省府對省府委員會1259次所作決議,緩議允許正濱漁港能繼續使用,並擬於「台灣地區漁港建設第三期方案」內編列經費予以整建。
本港漁獲多於魚市場起卸後運往他處,唯附近巷道狹窄,大型車輛出入不便。本港船隻以50噸以上佔多數,作業往返時間約一~三個月,其中與印尼漁業合作漁船約一年返港一次。本港漁船經營種類以拖網為主,棒受網、延繩釣、流刺網為副。作業漁場以我國東海、黃海、南海以及台灣海峽為多。漁獲物以白帶魚、海鰻、蝦類、襳仔、紅目蓮、秋姑、花枝、鎖管、龍蝦、螃蟹、雜魚等為主。年產量約28,408公噸價值新台幣13億餘元,平均每天有約 80 公噸之魚貨,約有40%在基隆銷售,餘均運送外縣市,在本市銷售以生鮮食用為多,加工為次。因本港興建已久,碼頭等港灣設施老舊,但陸上設施齊全,附近漁業相關行業林立,為一良好之漁港。
基隆社寮天后宮沿革記
基隆原名雞籠,位在台灣島之東北端,為一天然良港。港之東側有一島,名曰社寮,亦名大雞籠嶼,今稱和平島。蓋島之東北為山丘,西南有聚落,乃昔日大雞籠社平埔族生居於此,故我漢族先民稱其社厝所在為社寮。溯至明末,我漢族先民在此落居成村,從事貿易、捕魚,以及農耕。
明天啟年間,西班牙人東進雞籠,依社寮建教堂、設學校、築城堡、廣貿易,盛極一時。至崇禎牟間,才為荷人所逐,取而代之。不旋踵,永曆年間,安平的荷人亦為鄭氏逐出,但猶留住雞籠達六年之久,故島嶼頗富史蹟勝景。
惟時社寮亦為我華南沿海海盜船貨舶往來出入停泊之所,天后職司航海,為祈安瀾,專崇有加,我漢族先民遂於社寮安奉,醵資粗造草寮於城背尾,為往來行船漁夫、沿岸居氏所共同膜拜,以為祈佑答報之所。
迨及清乾隆十二年丁卯,社寮潘、陳、涂、謝、池、顏等諸姓宗族,仰賴天后昭明有赫,威靈顯著,就島卜擇,選面西南,對媽祖印之地,建造廟宇,於以妥神靈而昭誠敬,名曰大雞籠港口天后宮。嗣後,諸姓舉凡生困病老、航海年冬等事,跪陳卜求,無不畢驗。而痢疾患者,求天后座木,沖水口服,即癒靈驗,尤播頌人口,莫不曰非神庥不至此。
嘉慶元年丙辰,諸姓有見廟宇規模雖存,而風雨剝蝕,亟待整修;復以天后棲依之所,未甚軒昂,因集議擴建成前殿中井、左右兩廂.致廟貌蘶然、廟埕宏整。
道光廿九年己百,海波澄靜,奠定厥居,各姓宗族再修殿宇,思報厥功,書匾海波不揚以誌。
光緒十年甲申,清法戰起,法軍攻佔社寮,事平,清將劉鴻銘上呈巡接劉銘傳接臣「迴波嶼岸」紀念。十五年己丑,諸姓再議重修,工峻其書「惠我無彊」匾咸念。
民國元年壬子,鄉人池國連、池清祥等人,赴湄州,祭祖廟、捐香資、迎神像,原安奉本宮,因故轉祀慶安宮,後索還未果,雙方議定年例四月十九,迎我天后神尊,返宮作客,供眾信祭拜禱佑。
民國廿五年丙子,因市區改正,重劃道路,宮廟強被拆除,留左廂偏殿供奉,鄉民咸有蹂躪之痛。
民國卅三年甲申,鄉人捐資恭塑觀音菩薩、韋佗伽藍神像,得義堂子弟赴梗仔寮山,迎駕返祀,以供祭拜。
民國卅四年,台島重光,鄉人原有重修之諫,奈因時局動蕩,其事未果。
民國卅八年己丑,士紳楊英、張建絃、蔡紅英、蕭宗榮集議重建,欲親厥成,乃遷建今地新址。名師匠作如陳阿墘、黃龜理、阿土師、陳銀先,風夜勤意,兢逐工藝,其宏敞輝煌,後觀不廢,媲美於前,足以代表光復初期宮廟築造之典型。
民國八十五年丙子,本宮管理委員會主委李阿添倡議重修,二月成立修建委員會,推舉賴澄龍為主委掌理,遂編組分工,鳩匠經營,糜金新台幣壹億餘元,歷時三載,其功告成。舉凡宮頂翻修、改建偏殿、重築後殿、新造社寮文史館、行政大樓、得義堂館等皆是。土木既峻,捐題既充,而鳩材督工者叉復盡力經營,舉凡剪黏、木雕、石刻、彩繪,無不以琢、以雕、以丹、以謢、而成今日之畫棟雕甕、輝金耀碧,氣象煥然一新,神靈鑒觀,不將視昔時之呵護,而更益其福田哉!有此豪舉,則斯官之繫於吾邑,豈不重哉!從此導迎善氣,護佑下民,普化眾生,大開覺路,我天上聖母其庥庇益無疆矣!
夫聖母化身湄島,水府揚靈,祠宇何地無有,而我社寮之人,獨敬之至、奉之虔,使妥侑所在,狹而更之廣、舊而整之新,斧藻繽紛,勝概非常,宏麗尤前,而有以集未艾之福。後之善信,入廟思虔,當有以識之。深樂其功之克成,爰將重修顛末,勒石垂碣,仰冀神靈默鑒,永奠海邦,是為記!
基隆社寮天后宮廟誌
社寮天后宮,原名大雞籠港口天后宮,創建於清乾隆十二年﹝公元一七四七年﹞,主祀媽祖,媽祖本尊傳於明萬曆年間﹝公元一五七三年至一六二○年﹞。海盜船行泊於社寮,明崇禎年間﹝公元一六二八年至一六四四年﹞,華南貨船入泊社寮,船上媽祖意駐社寮,住民築草寮於城背尾一地奉祀。
雍正以降,媽祖恭為民間主神,乾隆十二年各姓宗族遷選面西南對媽祖婆印,建大雞籠港口天后宮,各姓宗族凡事悉卜求於廟堂。
清隆嘉慶元年﹝公元一七九六年﹞,各姓宗族感戴擴建天后宮,增二廂偏殿,前殿中井至宮埕遼闊,廟貌蘶然。
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一八四九年﹞海水澄清,社寮媽祖諸神靈佑海安,各姓重修殿宇,書匾「海波不揚」以記。
清光緒十年﹝公元一八八四年﹞,清法戰爭事平,各姓再修殿宇,清將劉鴻銘上奏巡撫書匾「迥波嶼岸」。
民國元年﹝公元一九一一年﹞鄉人赴湄州登祖廟捐資迎湄州媽祖奉祀本宮﹝祖廟記其事﹞,後因故轉祀慶安宮。
民國二十六年﹝公元一九三七年﹞日據政府重劃道路,宮廟拆除,僅留左廂偏殿奉祀媽祖。
,民國三十八年﹝公元一九四九年﹞,各姓集議重建天后宮,遷建於今址,各師造作,展現傳統工藝之美。
民國八十五年﹝公元一九九六年﹞,各姓再議重修天后宮,保留前人工藝,原殿作宮頂翻修、改建文昌武聖偏殿、擴建圓通藥師后殿、社寮文史館、行政大樓等,聖像翼翼、丹漆煌煌、其庭植植,堪稱本島廟宇歷來最大之建設。
總統李登輝、副總統連戰及省長宋楚瑜賀匾「神昭海表」、「錫福安瀾」、「惠我無疆」共為記。
雍正以降,媽祖恭為民間主神,乾隆十二年各姓宗族遷選面西南對媽祖婆印,建大雞籠港口天后宮,各姓宗族凡事悉卜求於廟堂。
清隆嘉慶元年﹝公元一七九六年﹞,各姓宗族感戴擴建天后宮,增二廂偏殿,前殿中井至宮埕遼闊,廟貌蘶然。
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一八四九年﹞海水澄清,社寮媽祖諸神靈佑海安,各姓重修殿宇,書匾「海波不揚」以記。
清光緒十年﹝公元一八八四年﹞,清法戰爭事平,各姓再修殿宇,清將劉鴻銘上奏巡撫書匾「迥波嶼岸」。
民國元年﹝公元一九一一年﹞鄉人赴湄州登祖廟捐資迎湄州媽祖奉祀本宮﹝祖廟記其事﹞,後因故轉祀慶安宮。
民國二十六年﹝公元一九三七年﹞日據政府重劃道路,宮廟拆除,僅留左廂偏殿奉祀媽祖。
,民國三十八年﹝公元一九四九年﹞,各姓集議重建天后宮,遷建於今址,各師造作,展現傳統工藝之美。
民國八十五年﹝公元一九九六年﹞,各姓再議重修天后宮,保留前人工藝,原殿作宮頂翻修、改建文昌武聖偏殿、擴建圓通藥師后殿、社寮文史館、行政大樓等,聖像翼翼、丹漆煌煌、其庭植植,堪稱本島廟宇歷來最大之建設。
總統李登輝、副總統連戰及省長宋楚瑜賀匾「神昭海表」、「錫福安瀾」、「惠我無疆」共為記。
Sheliao histopical studio 獨特人文的社寮島 / 大雞籠社
【海島文化傳說】 一個島嶼的故事 浪花澎湃的雞籠島
曾經,她是中國明朝稱台灣的古名 曾經,她是台灣原住民的發源地之一
西班牙人登陸,打開她生命悸動的史話
四百年來,東方的、西洋的、激奮的、繾綣的
一齣齣的戲碼上演落幕
繁華來過、滄桑走過
雞籠島獨有的文史韻致,讓人更忍不住心動
因為
相逢的剎那,正是重回古早的台灣舞台
再一次擁有著意外與驚喜 ?
海螺飄信的故鄉
雞籠島( Kelang Island )是十五世紀末歐洲人對「基隆和平島」的稱呼,其源由是來自當時島上的凱達格蘭族自稱地名,後經曾與其交易的福建漁民,用閩南漢語音譯給日本人、歐洲人。『雞籠』的地名,也在這個時候才出現在世界的地圖舞台上,同時她也是漢人在台灣北部最早有留跡的地方。雞籠島現在的位置,在基隆港的東入口處,就是今天的基隆市和平島;早先又稱為『社寮島』、『基隆社寮』,面積為滿潮時的66.32公頃,周圍4公里。旁另有中山仔島和桶盤嶼(Bush Island)兩小島,現都相連一起,而和平島與台灣本島,是以一條74公尺長跨海的和平橋 ( 原名:基隆橋1935年建造)做往來交通之用。
和平島早期住民是凱達格蘭族巴賽人(Katagalan Basaijo),是個母系社會的台灣航海原住民族群。在當時十六世紀之前,台灣北海岸、東北海岸及西太平洋都是她們的生活空間。常架著有雙邊架的風帆艋舺,往來琉球群島、福建及浙江海面,做易物貿易。巴賽人體高膚白,常被當時航海的歐洲人,以為是白種人,不過也因巴賽人屢次在海上劫掠,所以有『福爾摩沙海盜』的稱呼。 巴賽人身上常帶海螺,海螺是她們的生活用具,用來盛裝飲食、音樂娛樂、易物貨幣、祭祀通靈和通信連絡。所以在那個時代,雞籠島的巴賽人社居聚落裡,到處可以聽到不同的『螺旋海韻』,同時也是個女人至上的國度。在1626年7月西班牙人的堪察記錄中,有描述巴賽人在島上有1500間的干欄式香木屋聚落,山坡上到處是果樹、芸香花、樹藤及清泉,空氣清新芳香,而在雞籠島南岸有美麗的細砂沙灘,可以停泊帆船卸貨。
唐船漢人海上來
明朝萬曆年間,福建人開啟海上漁獵貿易,以『唐船』來往日本、台灣、華南及南洋之間,這是漢文化向外傳播時期。福建人來到雞籠島,主要是季節性的打漁,順便做易物貿易,因此常有半年停留在此地,所以建簡陋的濱海草寮,作臨時生活起居之用。漢人帶來華南織綢、鐵鍋、筷子的使用法、瑪瑙珠及媽祖信仰;也帶走黃金、鹿皮、硫磺礦砂回華南。也因福建人與巴賽人常在海上相遇相援,所以少有衝突,再加上漢人勤學巴賽語,減少易物溝通障礙,對於當時的巴賽人來說,漢人是海上作生意的伙伴,也是當海盜的幫手。後來日本人、西班牙人、荷蘭人、滿洲人、琉球人、朝鮮人都來時,漢人與巴賽人的互動,越來越親近,最後巴賽人融入漢人社會體制內,成為隱藏文化血統的一群。
浪漫拉丁吉他聲
1626年5月16日西班牙人宣佈佔領雞籠島,在島上西南端興建聖薩爾瓦多城(San Salvador), 並在山上高地建築龜霧圓堡(Cubo),完成全島防衛系統。在確定港口安全之後,西班牙艦隊及隨行的葡萄牙人,也就定居下來。這時候,全台灣第一座天主教的教堂(兼學校、醫院)誕生了,西班牙人稱為Todos los Santos,意為獻給「諸聖」。西班牙人在雞籠島有17年,從1626年到1642年,其中1628年3月13日,一名滿洲官員訪問聖薩爾瓦多城堡,打開滿洲人政府與西班牙貿易往來。另外還有1634年在雞籠島南岸出現22艘西班牙商用大戰帆船,同時入港的盛港。西班牙人在台灣北部統治區域分為淡水省、哆囉滿省、噶瑪蘭省及聖薩爾瓦多區,其中雞籠島是西班牙在台灣的最高行政中心所在地。雞籠島上的聖薩爾瓦多街( Stad Salvador 漢人稱為福州街)是最早的轉口貿易商埠,也是台灣北部漢人最早經商的駐點,每交易日(禮拜一到禮拜五)時,街上有各式各樣的商品販賣及很多說不同語言的商人。西班牙人帶來拉丁吉他音樂及聖母瑪莉亞信仰,能歌善舞,淋漓盡致在島上到處都聽到多明哥踢踏舞聲,那是浪漫的海盜時代!
南方飄來的木鞋
1642年8月26日,荷蘭人打敗西班牙人佔領雞籠島,擴建聖薩爾瓦多城(San Salvador)為北荷蘭城(Noort Hollant),重修山上的龜霧圓堡為維多利亞圓堡(Victora)及八尺門圓堡改為愛爾騰堡(Eltenburgh),並重新規劃聖薩爾瓦多街及增建『哈老哲』司令官官邸城堡。荷蘭人在雞籠島有23年(從1642年9月4日到1661年6月,1664年7月7日到1668年10月),荷蘭人帶來議會徵稅制度及與原住民簽定圭籠和約,也帶來荒地開發的新貌和尋找福爾摩沙黃金的謎夢,讓西方的政府運作與金融技術在雞籠島上每天都可以感受到。荷蘭人是個小氣又實際的宣教士,能讓木鞋賣給從不穿鞋的人!
北海風暴雞籠城
1668年10月明朝鄭經部隊攻下北荷蘭城,改稱為『雞籠砲城』或『雞籠城』,然後拆城離去後。1669年明朝鄭經部隊重回雞籠島修建雞籠城,建立北路雞籠安撫司。1673年又將雞籠城拆掉,怕滿洲人軍隊進紮,僅作海上巡防。到了1683年2月何祐驅兵負士,再舊地重修「雞籠城」,其築城與駐兵的供需,完全由於北路(今彰化以北)的平埔原住民與漢人輸送。其中在台中地區,明將劉國軒曾與反抗的平埔原住民和漢人土民作戰,而使著當時的大甲溪變成紅色血河,戰況激烈、風雲變色。明朝軍隊在雞籠島上生活共17年(從1668年到1683年),這是台海戰雲最活躍的年代!
愛新覺羅社寮庄
1683年7月19日以後,雞籠島進入212年大清國的『社寮島』(Sheliao)稱呼。在這個時期裡,福建移民帶來漢文化廟宇及新聚落,融合母系社會的『大雞籠社』原住民聚落,成為漢人父系社會『社寮庄』,是個寧靜優雅的漁村小島。一直到1884年10月1日法國人來佔領社寮島並稱此島為棕櫚島(I.Palm),且在島上成立港務指揮所、煤礦儲存場及軍事攻防指揮所,作為法軍攻打基隆、淡水的根據地。一場港口戰場的戰爭,打了8個月後議和,交戰雙方留下法國公墓和民族英雄墓來做結尾,1886年6月9日清法和約簽定後,法國人離開社寮島回到其殖民地越南。過了10年(1895年)後,日本人又佔領社寮島,進入了台灣本島。
日本帝國社寮町
1895年日本人說他們又回到日本民間傳說的『雞籠國的巨人島』地方(是指今日基隆)。在十六世紀末,日本南方海邊的漁民,常在海面見到為數頗多的大草鞋在漂浮,以為在南方的雞籠有個巨人民族,因而懼怕,相互告誡不可向南打漁,並另做更多更大的草鞋,等季風變換的時節,送入南方海面往南,表示偽裝欺敵之用。不過在1895年馬關條約簽定後,日本人還是登陸了台灣。 日本人在當時社寮島上建造全台灣第一個氣象觀測所、全台灣第一個最大琉球人聚落、全台灣第一個現代造船株式會社、全台灣第一座跨海橋~基隆橋(今舊和平橋)、全台灣第一個水產試驗所及全台灣第一個現代化漁港~基隆漁港(今正濱漁港)。日本人改變了社寮島傳統小漁村,成為台灣北部漁業大鎮~『社寮町』(Sheliao Cho),一個有台灣人、福州人、日本人、琉球人及朝鮮人共同生活的地方。 不同種族民俗在島上,不斷著文化交流,產生了有趣的生活景象。琉球人帶來潛水抓龍蝦拔石花、海女取珍珠珊瑚、操作獨木舟及相撲、朝鮮人帶來泡菜和盪鞦韆、日本人帶來和式建築宿舍群、現代衛生醫療、現代教育學校制度、標旗魚(丁鰻)、拖網漁撈及鰹魚水產加工;福州人帶來華南料理、服飾裁縫及理髮美容(福州人三把刀~菜刀、剪刀、剃刀),台灣人則提供划龍舟的廟堂漢文化與凱達格蘭族祖靈祭。也因為如此,在1945年以前,島上的人事滄桑增添了不少異國風情和令人纏綿不已的人文回味。
和平島的誕生
1947年3月8日以後發生『基隆二二八事件』株連性的屠殺,社寮島成為事件受害者的槍決場。1949年社寮町改為『和平島』,意味以和平為名,從此離開戰爭的輪迴命運! 今天的和平島是以北岸的『和平島海濱公園』而全台灣聞名,園內有2000萬年前的大寮層化石海岸及荷蘭人留下『蕃字洞』史跡。風景獨特,怪石嶙峋,白浪銀濤,如萬馬奔騰,蔚為奇觀。古時候有名的雞籠八景之一『社寮曉日』就是在這裡。另在島上的南岸,今天已經是個兩千多戶的大社區,正在重新拾回往日浪花澎湃的世紀風華。~1998.10.28
曾經,她是中國明朝稱台灣的古名 曾經,她是台灣原住民的發源地之一
西班牙人登陸,打開她生命悸動的史話
四百年來,東方的、西洋的、激奮的、繾綣的
一齣齣的戲碼上演落幕
繁華來過、滄桑走過
雞籠島獨有的文史韻致,讓人更忍不住心動
因為
相逢的剎那,正是重回古早的台灣舞台
再一次擁有著意外與驚喜 ?
海螺飄信的故鄉
雞籠島( Kelang Island )是十五世紀末歐洲人對「基隆和平島」的稱呼,其源由是來自當時島上的凱達格蘭族自稱地名,後經曾與其交易的福建漁民,用閩南漢語音譯給日本人、歐洲人。『雞籠』的地名,也在這個時候才出現在世界的地圖舞台上,同時她也是漢人在台灣北部最早有留跡的地方。雞籠島現在的位置,在基隆港的東入口處,就是今天的基隆市和平島;早先又稱為『社寮島』、『基隆社寮』,面積為滿潮時的66.32公頃,周圍4公里。旁另有中山仔島和桶盤嶼(Bush Island)兩小島,現都相連一起,而和平島與台灣本島,是以一條74公尺長跨海的和平橋 ( 原名:基隆橋1935年建造)做往來交通之用。
和平島早期住民是凱達格蘭族巴賽人(Katagalan Basaijo),是個母系社會的台灣航海原住民族群。在當時十六世紀之前,台灣北海岸、東北海岸及西太平洋都是她們的生活空間。常架著有雙邊架的風帆艋舺,往來琉球群島、福建及浙江海面,做易物貿易。巴賽人體高膚白,常被當時航海的歐洲人,以為是白種人,不過也因巴賽人屢次在海上劫掠,所以有『福爾摩沙海盜』的稱呼。 巴賽人身上常帶海螺,海螺是她們的生活用具,用來盛裝飲食、音樂娛樂、易物貨幣、祭祀通靈和通信連絡。所以在那個時代,雞籠島的巴賽人社居聚落裡,到處可以聽到不同的『螺旋海韻』,同時也是個女人至上的國度。在1626年7月西班牙人的堪察記錄中,有描述巴賽人在島上有1500間的干欄式香木屋聚落,山坡上到處是果樹、芸香花、樹藤及清泉,空氣清新芳香,而在雞籠島南岸有美麗的細砂沙灘,可以停泊帆船卸貨。
唐船漢人海上來
明朝萬曆年間,福建人開啟海上漁獵貿易,以『唐船』來往日本、台灣、華南及南洋之間,這是漢文化向外傳播時期。福建人來到雞籠島,主要是季節性的打漁,順便做易物貿易,因此常有半年停留在此地,所以建簡陋的濱海草寮,作臨時生活起居之用。漢人帶來華南織綢、鐵鍋、筷子的使用法、瑪瑙珠及媽祖信仰;也帶走黃金、鹿皮、硫磺礦砂回華南。也因福建人與巴賽人常在海上相遇相援,所以少有衝突,再加上漢人勤學巴賽語,減少易物溝通障礙,對於當時的巴賽人來說,漢人是海上作生意的伙伴,也是當海盜的幫手。後來日本人、西班牙人、荷蘭人、滿洲人、琉球人、朝鮮人都來時,漢人與巴賽人的互動,越來越親近,最後巴賽人融入漢人社會體制內,成為隱藏文化血統的一群。
浪漫拉丁吉他聲
1626年5月16日西班牙人宣佈佔領雞籠島,在島上西南端興建聖薩爾瓦多城(San Salvador), 並在山上高地建築龜霧圓堡(Cubo),完成全島防衛系統。在確定港口安全之後,西班牙艦隊及隨行的葡萄牙人,也就定居下來。這時候,全台灣第一座天主教的教堂(兼學校、醫院)誕生了,西班牙人稱為Todos los Santos,意為獻給「諸聖」。西班牙人在雞籠島有17年,從1626年到1642年,其中1628年3月13日,一名滿洲官員訪問聖薩爾瓦多城堡,打開滿洲人政府與西班牙貿易往來。另外還有1634年在雞籠島南岸出現22艘西班牙商用大戰帆船,同時入港的盛港。西班牙人在台灣北部統治區域分為淡水省、哆囉滿省、噶瑪蘭省及聖薩爾瓦多區,其中雞籠島是西班牙在台灣的最高行政中心所在地。雞籠島上的聖薩爾瓦多街( Stad Salvador 漢人稱為福州街)是最早的轉口貿易商埠,也是台灣北部漢人最早經商的駐點,每交易日(禮拜一到禮拜五)時,街上有各式各樣的商品販賣及很多說不同語言的商人。西班牙人帶來拉丁吉他音樂及聖母瑪莉亞信仰,能歌善舞,淋漓盡致在島上到處都聽到多明哥踢踏舞聲,那是浪漫的海盜時代!
南方飄來的木鞋
1642年8月26日,荷蘭人打敗西班牙人佔領雞籠島,擴建聖薩爾瓦多城(San Salvador)為北荷蘭城(Noort Hollant),重修山上的龜霧圓堡為維多利亞圓堡(Victora)及八尺門圓堡改為愛爾騰堡(Eltenburgh),並重新規劃聖薩爾瓦多街及增建『哈老哲』司令官官邸城堡。荷蘭人在雞籠島有23年(從1642年9月4日到1661年6月,1664年7月7日到1668年10月),荷蘭人帶來議會徵稅制度及與原住民簽定圭籠和約,也帶來荒地開發的新貌和尋找福爾摩沙黃金的謎夢,讓西方的政府運作與金融技術在雞籠島上每天都可以感受到。荷蘭人是個小氣又實際的宣教士,能讓木鞋賣給從不穿鞋的人!
北海風暴雞籠城
1668年10月明朝鄭經部隊攻下北荷蘭城,改稱為『雞籠砲城』或『雞籠城』,然後拆城離去後。1669年明朝鄭經部隊重回雞籠島修建雞籠城,建立北路雞籠安撫司。1673年又將雞籠城拆掉,怕滿洲人軍隊進紮,僅作海上巡防。到了1683年2月何祐驅兵負士,再舊地重修「雞籠城」,其築城與駐兵的供需,完全由於北路(今彰化以北)的平埔原住民與漢人輸送。其中在台中地區,明將劉國軒曾與反抗的平埔原住民和漢人土民作戰,而使著當時的大甲溪變成紅色血河,戰況激烈、風雲變色。明朝軍隊在雞籠島上生活共17年(從1668年到1683年),這是台海戰雲最活躍的年代!
愛新覺羅社寮庄
1683年7月19日以後,雞籠島進入212年大清國的『社寮島』(Sheliao)稱呼。在這個時期裡,福建移民帶來漢文化廟宇及新聚落,融合母系社會的『大雞籠社』原住民聚落,成為漢人父系社會『社寮庄』,是個寧靜優雅的漁村小島。一直到1884年10月1日法國人來佔領社寮島並稱此島為棕櫚島(I.Palm),且在島上成立港務指揮所、煤礦儲存場及軍事攻防指揮所,作為法軍攻打基隆、淡水的根據地。一場港口戰場的戰爭,打了8個月後議和,交戰雙方留下法國公墓和民族英雄墓來做結尾,1886年6月9日清法和約簽定後,法國人離開社寮島回到其殖民地越南。過了10年(1895年)後,日本人又佔領社寮島,進入了台灣本島。
日本帝國社寮町
1895年日本人說他們又回到日本民間傳說的『雞籠國的巨人島』地方(是指今日基隆)。在十六世紀末,日本南方海邊的漁民,常在海面見到為數頗多的大草鞋在漂浮,以為在南方的雞籠有個巨人民族,因而懼怕,相互告誡不可向南打漁,並另做更多更大的草鞋,等季風變換的時節,送入南方海面往南,表示偽裝欺敵之用。不過在1895年馬關條約簽定後,日本人還是登陸了台灣。 日本人在當時社寮島上建造全台灣第一個氣象觀測所、全台灣第一個最大琉球人聚落、全台灣第一個現代造船株式會社、全台灣第一座跨海橋~基隆橋(今舊和平橋)、全台灣第一個水產試驗所及全台灣第一個現代化漁港~基隆漁港(今正濱漁港)。日本人改變了社寮島傳統小漁村,成為台灣北部漁業大鎮~『社寮町』(Sheliao Cho),一個有台灣人、福州人、日本人、琉球人及朝鮮人共同生活的地方。 不同種族民俗在島上,不斷著文化交流,產生了有趣的生活景象。琉球人帶來潛水抓龍蝦拔石花、海女取珍珠珊瑚、操作獨木舟及相撲、朝鮮人帶來泡菜和盪鞦韆、日本人帶來和式建築宿舍群、現代衛生醫療、現代教育學校制度、標旗魚(丁鰻)、拖網漁撈及鰹魚水產加工;福州人帶來華南料理、服飾裁縫及理髮美容(福州人三把刀~菜刀、剪刀、剃刀),台灣人則提供划龍舟的廟堂漢文化與凱達格蘭族祖靈祭。也因為如此,在1945年以前,島上的人事滄桑增添了不少異國風情和令人纏綿不已的人文回味。
和平島的誕生
1947年3月8日以後發生『基隆二二八事件』株連性的屠殺,社寮島成為事件受害者的槍決場。1949年社寮町改為『和平島』,意味以和平為名,從此離開戰爭的輪迴命運! 今天的和平島是以北岸的『和平島海濱公園』而全台灣聞名,園內有2000萬年前的大寮層化石海岸及荷蘭人留下『蕃字洞』史跡。風景獨特,怪石嶙峋,白浪銀濤,如萬馬奔騰,蔚為奇觀。古時候有名的雞籠八景之一『社寮曉日』就是在這裡。另在島上的南岸,今天已經是個兩千多戶的大社區,正在重新拾回往日浪花澎湃的世紀風華。~1998.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