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6日

基隆八斗庄鄉土地名認識

八斗里
里名由來:
本里是八斗仔四里之一,位在八斗半島西半部,八斗子漁港最早的起源地即在此。八斗仔本來是一個海島,與本島之間隔著一個海溝。日治時代,日本政府為供應牛稠港臺灣電化會社(即後來的臺肥一廠)用電。選擇在八斗仔興建北部火力發電廠建設工程之一,乃是將八斗馬和本島間的海溝填埋起來,作為廠地。迨昭和12年(1937),發電廠完工後,八斗島乃變成八斗半島了。
八斗仔地名來源有三種說法:1.最初開闢此地的杜氏移民有八戶,故稱「八杜仔」,後來訛為「八斗仔」;2,最初開墾此地的社氏兄弟五人,攜來米糧「八斗」,故稱「八斗仔」;(洪敏麟,1980:249-250)3﹒是原住民語言音譯而來,與「北投」為同字譯音。(洪連成,1993a:115)前兩種說法均與杜氏有關,因杜氏是本地最大的氏族。不過尋問當地的杜氏族人,大多表示不知八斗仔此一地名意義為何?因此以第三種說法的可能性較高。
八斗里在清代、日治時代,一直都屬於八斗仔庄或八斗仔大字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八斗仔分為八斗、砂子、長潭三里,本里為其中之一里,里名即沿用八斗仔庄的名稱,稱八斗里。
七斗仔
七斗仔是位在七斗山西南邊凹谷的古老聚落,因一百多公尺高的七斗山較能阻擋冬季強烈的東北季風,故此聚落形成年代已久,約200多年了。七斗仔首由杜氏族人在此闢建;又聚落西南側,於民國64年,因八斗子築港,填海產生的新生地,乃建為漁民住宅。七斗仔聚落內有名的廟宇是祭祀媽祖的「度天宮」,廟前有「本宮聖母沿革史碑」,記載本宮始建於民國48年。
七斗仔位置屬靠外側的聚落,為與八斗仔區別,乃冠以「七」字 ,稱七斗仔,並無特別涵意。
坑仔內
位於七斗仔聚落東北側的小坑谷。有小溪潺潺,過去婦女都在溪畔洗衣,如今此溪已被蓋成巷道。
鼻仔頭
七斗仔和八斗仔聚落之間凸出海濱的岬角,稱鼻仔頭,如今此岬角已被剷平,部分土地搭蓋了戲台。鼻仔頭南側有七斗仔的土地公廟「福惠宮」;以及香火鼎盛的「八斗公萬善祠」。
八斗仔
八斗仔在七斗仔的西北側,也是位在七斗山的西南邊凹谷,倚賴七斗山阻擋冬季強烈的東北季風。八斗仔地名來源如「里名由來」的說明。八斗仔聚落有自己奉祀的土地公廟「福源宮」。
九斗仔、塚仔埔
清朝時是銘字軍右管的駐紮地,(許佩賢譯,1995,附圖)因位在八斗仔北側,按序稱為九斗仔。日治時,這裡成為墳場所在,故亦稱為「塚仔埔」。民國64年八斗子築港後,改變為儲油庫所在地。目前本地最北面海濱區仍有軍營駐紮管制。
七斗山、八斗山、長潭尾山
位於七斗仔聚落東北側,高約101公尺。因此山屏障,出的西南側才有七斗仔、八斗仔等聚落大規模的發展。此山因係八斗里和長潭里界山,也有人稱為八斗山、長潭尾山。山上原為軍隊駐紮區,民國77年後,開放設為八斗子濱海公園(亦稱望幽谷)。現在由七斗仔聚落上山的汽車道路,即日治時代闢建的戰備道路。
大湖頂、跌死牛嶺
七斗山的西側與另一山峰問的小盆地附近,稱為大湖頂。因為本地陡峻,或謂曾有牛由此跌至山崖下,故亦稱跌死牛嶺。現在屬八斗子濱海公園範圍內。
落嶺灣
大湖頂或跌死牛嶺山崖下,形成一個向內陸凹人的波蝕棚,面積廣大,稱為落嶺灣。
白海砂埔
落嶺灣西側,因岩石風化成黃白色砂粒,受風吹拂積聚此地,故稱為白海砂埔。
大斜棚
落嶺灣西北邊,有一大片傾斜岩層,由海向內陸傾斜,稱為大斜棚。此處原本是撿拾海中貝類、海菜和海釣的好場所,因受長潭里設置垃圾場的影響,除海釣外,現在已少有人從事撿拾海中生物的活動。
長潭里
里名由來:
長潭里是八斗仔四里中位在最東北側的里,里內有長潭里和望海巷兩個漁港。原來八斗島和本島之間有一東西向的狹長海溝,當地人即稱為長潭,這個長潭後來因建北電而填埋掉了大半,因原海溝有三分之二面積位在本里,故本里乃稱為長潭里。
本里在清代、日治時代,均屬於八斗仔庄或八斗仔大字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八斗仔分為三里,本里為其中之一里。
長潭頭、長潭邊、長潭尾
八斗島和本島間狹長海溝稱為長潭,在長潭北邊,屬八斗島部分由西向東分別稱為長潭頭、長潭邊、長潭尾。如今長潭頭、長潭邊都已成為北電的建地,其中長潭邊的居民被迫遷移,一部分人遷到南面的望海巷。至於長潭尾水域則被留作漁港使用,長潭尾陸地部分現在是長潭里最重要的聚落分布地。長潭尾的土地公廟即「福長官」,民國62年重修而成現貌。
舊厝門口
長潭里最東北側的聚落。最早杜氏族人曾住在此地,後來因火災,杜氏族人乃遷到八斗仔。不久續有居民遷入,沿山麓呈線狀分布,因係屬杜氏族人的舊厝所在地,故這一帶乃稱舊厝門口。民國66年起,基隆市政府相繼將垃圾場、水肥處理場設在舊厝門口以東、以北的海濱地區,此地的環境乃迅速惡化,直到民國81年,垃圾場才停止使用。舊厝門口的土地公廟是「福舊宮」,在建築垃圾、水肥專用道路時,移址重建為現貌。
姥咕蒼
舊厝門口東北面廣大的珊瑚礁海岸,稱為姥咕蒼,表示其為崎嶇不平的珊瑚礁海岸。現在當然無法見到崎嶇的崖岸,因為已被垃圾填埋掉了。
尖山仔鼻
位在八斗島最東北端的岬角,岬角東側有一座約26公尺的小山,故稱尖山仔鼻。本處也是垃圾掩埋場所在地,故周遭原本不遜於野柳、和平島的海岸地形均消失殆盡,只餘那座小小的尖山,淺淺地浮現在廢棄的垃圾場中。
換番、望海巷
本地原名「換番」,是八斗仔居民和原住民交換物品的所在,故名。日治時代原住有10-20戶,後來因為長潭邊土地被徵收為北部火力發電廠,當地居民一部分搬來此地,戶數增加。戰後,第一任里長羅文通將此地取名為「望海巷」。
望海巷的土地公廟為「福安宮」,民國66年,因為擴建北部濱海公路(即北寧路),本廟移址重建。但重建時政府只補償1萬8千元,引起當地民眾不滿 ,在廟前門柱刻寫「換番築路千歲改,翻修賠償萬捌元」,留為見證。
灣仔內
指北部火力發電廠隔北寧路以南,該廠廢棄的宿舍區。因位在兩山所夾峙的深坳之內,故名灣仔內。本處原屬杜氏族人土地,被北電徵收為宿舍區。
磅硿口、磅硿頂
灣仔內靠東南側有火車隧道,隧道附近稱磅硿口或磅硿頂,20多年前才開始有人在此建厝居住。
砂子里
里名由來:
本里在清末屬沙仔園庄;日治時代,屬於八斗仔庄或八斗仔大字中的沙仔園。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八斗仔分為三里,本里即為其中之一里。
沙仔園即今調和市場一帶,因有調和溪在附近注入海灣,沙埔廣大,故稱沙仔園。砂子里即沿用沙仔園庄的古名而來。
沙仔園
沙仔園一帶,原來聚落不大,日治時代 ,為建造北電而築岸填海,使這一帶聚落增加了擴展空間。如今又位於北寧路和調和街交叉口附近,交通方便,商店眾多,可說是八斗仔四里中最繁鬧的。
獅仔頭山、獅仔尿
牛稠嶺東面,靠近碧砂橋的山頭,因山形似獅仔頭,故亦稱獅仔頭山。獅仔頭山下有一水窟,泉水不絕,當地人乃戲稱為獅仔尿,遇乾旱午時,八尺門居民也會來此取水。現在獅仔頭山已被東帝士建設公司剷平待建中;獅仔尿也被填平消失了。
馬 寮
這裡是清代駐紮九斗仔兵營養馬的所在,故名馬寮。40-50年前,本地只有3戶人家和二座華南礦坑的炭寮,其土地概屬華南礦場的。現在土地已賣給民間的建設公司。
頂 厝
馬寮聚落依山而建,最上面的住宅,當地人也稱為頂厝。
大窩頭
調和溪在調和二號橋西側,有源自牛稠嶺的碧砂溪來會,在會合處水源充足,水深不乾,故名大窩頭。過去八斗仔地區很多婦女均來此洗衣。乾旱而抽不出地下水時,長潭尾的居民也會迢迢來此取水。碧砂溪上游河床寬大,水勢深廣,曾築攔水壩灌田,但自從牛稠嶺引來各家建商在此大肆建設公寓、大廈後,竟將此溪填埋掉一大半,只在原河道埋下口徑狹小的涵管導水,水流不暢,伏下牛稠嶺國泰花園城、海洋芳庭等社區的水患問題。
覆鼎湖
指令八斗仔公墓,整體地形是一個山間的小盆地,因盆地內有一座圓圓的山,像翻覆的鼎,故稱此小盆地為覆鼎湖。這裡最早都是田地和菝仔園,後來變成公墓所在地。本地最奇特的是,深入公墓的道路兩側,建了兩排洋房,竟有人在此工作或居住。
偏 坑
位在今調和三號橋西側坑谷,清代時已經是煤礦採挖之處。不久前,這裡仍然有住家,但因建商收購這一帶土地,欲建成住宅區,故原住戶均已搬遷。
頂寮、中寮、下寮
調和煤礦在炭埕南面建一系列工寮,因依山建造,有高有低,故自上而下稱頂寮、中寮、下寮。現在頂寮、中寮已經廢棄拆除,只有路邊的下寮仍有人居住。
土地公坑
清代時已是個煤礦採挖之地,確實地點無法問出,可能是調和街隧道旁的「草山土地公」一帶,這裡是後來所謂「調和煤礦」礦坑所在地。
竹嵩厝、茶寮
八斗山莊北面坑谷,清代也是煤礦產地,可能是礦主建築長條狀的炭寮供礦工住,故名竹嵩厝。日治時代續有人開採煤礦;此外,亦有人在此栽茶、種田,故此地亦稱茶寮。現在已無人煙,只見建商正在大興土木而已。
反水嶺、八斗山莊
反水嶺意即分水嶺。位八斗山莊及其東側大眾爺廟一帶,這裡是調和往以南最高的地方,所以也是河川流域的分界處,本山嶺以北的河川向北流,形成調和溪;以南的河川向南流至深澳坑,形成深澳坑溪的支流。位於反水嶺的八斗山莊,原來只有2-3戶住家,自民國60年代後乃建築成大社區,社區裡阿美族戶數不少。
福清宮
本廟現屬砂子里1-4,8-12鄰共祀的土地公廟。據稱該廟在明末漢人來到此地時,即建為小廟。民國48年以前,原在今北電宿舍區,因北電用地需要,乃遷至現址。現在廟貌是民國76-78年興建完工的,可說是廟貌爽峨,規模宏大。
清國井
位在八斗仔的「清國井」煤礦,是清政府在臺最早以機械開鑿的官營煤礦,屬直井開鑿,井深達89.92公尺,煤層厚1.06公尺,日產100公噸。光緒2年(1876),開鑿第一年銷售二萬一千噸,爾後因管理不善,產量減少光緒10年(1884),中法戰爭,法軍侵犯基隆,清政府為免資敵用,將機械浸入坑內,一萬五千噸存煤燒毀,曾盛極一時的「清國井」煤礦乃告沉寂。(李亦同,舊雞籠八斗子煤礦勘查報告)
日治時代和民國時代,八斗仔煤礦仍續有採挖,有時採挖到一定程度,一些礦坑會相互貫通。戰後,據云擁有調和煤礦的杜伯英,曾入「清國井」,取走頂磐的煤柱。民國48午時,榮隆煤礦亦與「清國井」貫通,並流出大量的坑水。(李亦同,舊雞籠八斗子煤礦勘查報告)、後,更有臺電
公司長久取用「清國井」地下水的傳聞。臺電不再取水之後,「清國井」才真正地走入歷史了。
碧砂里
里名由來:
本里是民國76年才由砂子里分出來的。在清代、日治時代,屬八斗仔庄或八斗仔大字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重劃,八斗仔分為三里,本里屬砂子星的一部分;直到民國76年,因牛稠嶺開發,形成人口聚居的大社區,才自砂子里析分出來,自成一里。
林投溝:
位八尺門往八斗仔的路途中,因林投樹叢生而得此名。自民國47年起,基隆市政府將八尺門到八斗仔沿岸一帶,作為垃圾掩埋場。所以,今日林投溝沿北寧路濱海一線,均是垃圾填埋出來的。
牛稠嶺
碧砂里臨海的山嶺,過去因山上有人放養牛隻,故名牛稠嶺。現在可由新豐街開車上山嶺,嶺上曾為果園,自民國69年起陸續建造完成太平洋社區、國泰花園城、海洋芳庭等公寓住宅,現在仍續有公寓大廈正在興建中。
其中完成於民國69年的太平洋社區,共有300戶,有幾近一半的原住民住戶,是基隆市重要的原住民集中區之一,原住民主要是來自花蓮縣的阿美族,他們以花蓮縣的鄉鎮為單位,自成一個原住民的組織體系。
牛稠嶺崎
牛稠嶺東北邊,今北寧路344巷兩側,過去為上牛稠嶺的崎路,故名牛稿嶺崎。因係位於八斗仔漁港的西南側,日治時代為西村鰹魚工場所在。
牛稠嶺腳、大陳新村
位在牛稠嶺北側的山麓下,故名牛稠嶺腳。民國44年,大陳島民大量撤退來臺,除了分散臺灣各縣市之外,由於基隆是他們登陸的地方,所以也有許多島民被安頓在本市。其中牛稠嶺腳即為大陳島民安居之所,本地人也稱為大陳新村。
福林宮
原來位在牛稠嶺頂,民國64年八斗子築港後,才遷至濱海之地。本廟現在是碧砂里共祀的土地公廟,但牛稠嶺頂的太平洋、國泰花園城、海洋芳庭等新社區,並不包括在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