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6日

基隆沙灣庄鄉土地名認識

真砂里 里名由來:

本里在清代、日治初期,屬大沙灣庄的一部分;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屬真砂町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真砂町分為真砂、中砂、正砂、砂灣四里,本里為其中一里。本里里名即繼承了日治時代真砂町的名稱,而成真砂里。

安瀾橋

安瀾橋是跨越在沙灣溪上的橋,日治時代稱真砂橋,戰後方改稱此名。此橋是中正路、祥豐街、豐稔街三條道路的交會地帶,也是真砂里、中砂里、正砂里三里的交會地帶,一般人即以「安瀾橋」為地名,指涉這三里交界附近的地區。

沙彎溪過去流路不定,溪水會受海水漲落影響,甚至偶有水患發生,取名「安瀾」,或有期望波瀾安定,不生災禍之意。也有人說國民政府為紀念抗日名將戴安瀾將軍而命名的。

山仔腳

指今中正路318巷內,本地因位居旭丘之下,故名山仔腳。過去住戶不多,但巷內有土地公廟「福安宮」,目前是真砂、中砂、正砂、砂彎四里共祀的廟宇。

九間仔

今祥豐街19-37號約九間房子,稱為九間仔。日冶時代,安瀾橋一帶大多是日本人居住的住宅區,這九間房子卻是漢人成排居住,顯得突出。

大沙灣

大沙灣是由黃白色細砂綿延鋪陳而成的大海灣,自明治42年(1909)設為海水浴場以來,((基隆大事記),1981)一直是基隆人嬉水的最佳場所,當時日本人稱其為孤拔海水浴場,因中法戰爭時的法將孤拔墳墓即在附近,故名。但自民國55年起,港務局為興築小型船渠,將這美麗的沙灘填
埋在鋼筋水泥之下了。海水浴場約位在今中正路以西,東9-15號碼頭之間。大沙灣地名源自海濱的沙灘,也指稱居住於這一帶的聚落,在西班牙時代,這裡已有原住民凱達格蘭族人集居,本區也是漢人市區間(巴俐安區)。

大沙灣地名源自沙灣溪入海附近的廣大沙灘,但也指稱其東側一帶的陸地。本地在西班牙時代即有原住民凱達格蘭族(ketagaran)聚居。到清代、日治初期,概稱為大沙灣庄,明治29年(1896),僅有60戶,337人。(土屋重雄,1985:200)明治42年(1909)設為海水浴場,同時逐漸形成日本
人集居區。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稱真砂町;昭和15年(1940)有日本人1,608人,佔全町2,947人約55%。民國35年,真砂町劃分為真砂、中砂、正砂、砂灣四里;民國60年,砂灣里再分出建國里。所以,一般人概稱這五里為大沙灣。

中砂里 里名由來:

本里在清代、日治初期,屬大沙灣庄的一部分;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屬真砂町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真砂町分為四里,本里為其中一里。里名是由中正區的「中」字,和真砂町的「砂」字,組合而成中砂里。

石 山

位於本里南面的山,高約80公尺,豐稔街即穿此山而過。因本山岩石堅硬,故名石出。

牛奶寮

指令本里沿祥豐街兩側的地帶。日治時代有建築公司來此積極開發,最初剝石山作為旱田,可能此時也飼養乳牛,故留下牛奶寮地名。後來建築公司將這一帶改為建地,建成日式房屋。專供日人住宿。

豆菜寮

位今豐稔街100巷內,此巷屬於石山北側的小坑谷,因有一條清澈的小水溝,最遲在日治時期即有人在此搭寮蔭豆菜,故名豆菜寮。

正砂里 里名由來:

本里在清代、日治初期,屬大沙灣庄的一部份;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屬真砂町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真砂町分為四里,本里為其中一里。里名是由中正區的「正」字,和真砂町的「砂」字,組合而成正砂里。

旭岡、旭丘

本山丘清代為頂石閣砲台所在地,是大沙灣重要的軍事地。日治時期稱為旭岡,仍為軍事要地。由於高50公尺以上,可俯瞰基隆港灣美麗的風光,在昭和2年(1927)「旭岡觀日」被臺灣日日新報選為臺灣八景之一。戰後,改名旭丘,山上加建了海軍八一二醫院和正濱國中。政府遷台時,曾為東北軍少帥張學良被禁制之處。

嘛糬城

位於中正路119巷之內,輔導會聯絡中心的後側,是清代兵營所在。因營房圍牆或石圍黏合物為以石灰摻糯米搗成約三合土,內有糯米成分,故一般人遂稱為「嘛糬城」。昭和10年(1935),基隆市教化地圖上,孤拔海水浴場內標示有「舊城跡」,即指本城。

法國公墓

位中正路和東海街交界附近。清光緒10年(1884)中法戰爭,法軍人犯基隆港,與駐紮二沙灣「海門天險」的清兵激戰,死傷慘重。領軍的法將孤拔(S.Coarbet)後來亦死於征臺之役。法軍死傷者,不論兵、將均葬於二沙灣砲台山之下。日治時代的明治42年(1909),法國政府商得日本政府同意,在現址重修法國人公墓,並立紀念碑,以表揚客死異鄉的軍魂。

砂灣里 里名由來:

本里在清代、日治初期,屬大沙灣庄的一部分;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屬真砂町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真砂町分為四里,本里為其中一里。里名是由大沙灣庄簡化而來,稱砂灣里。

鬼仔坑、坑仔內

指令祥豐街64巷,整個長長的巷子。此巷內原有一條溪順坑谷流出,溪岸陰翳深遠,少有人跡,故至遲在日治時代已有鬼仔坑或坑仔內的地名稱呼。日治末年,市區人員疏散,才逐漸有人疏散到此躲空襲。戰後,搬遷來此坑谷的人更多,現在已是本里重要的人口集居區。但該坑谷原有的溪流,都被覆蓋或填埋掉了。巷口66號的祥豐市場,原來即是溪水匯成的水池,在填埋掉水池後,才建造完成的。

後 寮

指今中正路318巷底和正榮銜交會一帶。日治時代為漁民工寮所在,可能因住在旭丘的後側,故稱後寮。

火藥庫

在鬼仔坑的東北側,也是一條深入的坑谷,日治時代即作為火藥儲存地,故稱火藥庫。現在仍為軍方火藥儲存地,稱「旭丘營區」。由於附近民居聚集,該里里民長久以來一直強烈要求火藥易地而儲,惜未如願。

要塞司令部

鬼仔坑的東南側,在明治36年(1903)即設為「要塞司令部」,是基隆港市最高的軍事指揮部,現稱為「光復營區」。

建國里 里名由來:

本里是民國60年才由砂灣里析分出來的。里的範圍在清代、日治初期,屬大沙灣庄的一部分;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屬真砂町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真砂町分為四里時,屬砂灣里的一部分;直到民國60年,因人口增加,才由砂灣里劃分出來,獨立成里。

本里因近旭丘營區和光復營區,在民國38年後,逐漸有許多大陸來臺軍人在此定居,其中有一眷村名為建國新村,民國60年,獨立設里時,即取用此眷村名稱作為里名,稱建國里。

漁民庄

住址為祥豐街395-419號,位在海關宿舍對面的數列平房。本處屬漁會土地,民國40-50年,漁會往本處建屋供漁民住宿,故一般人稱為漁民庄。

正濱國小

始創於昭和12年(1937),當時稱「真砂公學校」,主要是提供漢人子弟就讀的學校,由於校舍未竣工,暫借日新小學校(今中正國小)上課。隔年,校舍落成,即遷回上課。昭和16年(1941),全臺公小學校改制,改稱為「真砂國民學校」。民國35年,改為「基隆市立中正第二國民學校」;
(童裕昌,1956:251)民國40年,改稱「基隆市正濱國民學校」。民國57年,因實施九年國民教育,再改稱「基隆市立正濱國民小學」。

二沙灣、陸軍澳

指東九號碼頭後面的停車場所在。這裡原本就是個灣澳,因位在大沙灣南側,依序稱為二沙灣。日冶時代被整建為船渠,供陸軍使用,故一般人又稱為陸軍澳。民國62年,被港務局填平作為港埠停車場的一部分。(《基隆港務局大事記》,1974)二沙灣,也引申為稱呼其東南面的陸地。

入船里里名由來:

本里在清代、日冶初期,即稱三沙灣庄;後來劃歸基隆街的一部分。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屬入船町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人船町分為入船、中船、正船三星,本里為其中之一里。

本里里名即沿用入船町的町名,稱入船里。因原二沙灣澳,日本人將其闢為陸軍的小艇碼頭,取名「入船」,即是象徵此二沙灣船澳的功能。然而,二沙灣船澳,在民國62年,被港務局填埋成為東岸停車場了。

二沙灣原來是指船澳,也引申為包圍此船澳的陸地一帶。在清代、日治初期此地稱為二沙灣庄,明治29年(1896)有87戶,451人。(土屋重雄,1985 :200)到昭和6年(1931),和三沙灣合稱入船町;民國35年,再獨立為一里,稱入船里。入船里的範圍即等於原二沙灣庄的領域。

摃 鐘

指今中正路182巷的整個坑谷。本坑谷位在二沙灣船澳之後,屬軍方用地,原有一溪流入注三沙灣,現溪流已遭覆蓋。在太平洋戰爭發生後,因基隆港是盟軍轟炸的對象,日本政府在此坑谷設一個響鐘,以警示居民嚴防空襲,故得「摃鐘」的地名。
戰後,本地仍由軍方接收,坑谷兩側建有軍眷宿舍,不過坑谷更高處,亦有一般老百姓居住。在坑谷盡頭建有「松湖廟」,廟後岩壁即溪流以瀑布形態奔洩之處。

無線電山

大正9年(1920),日本政府在今中正、信義區界的中正公園範圍內建了基隆無線電信局(《基隆大事記》,1981),故一般人亦稱無線電局附近山頭為無線電山,這些山頭約有100多公尺高。戰後,屬海岸電台所在地。

無線電腳

指今中船路112巷30弄的坑谷,因位於無線電出的西北側山腳,故稱無線電腳。本坑谷狹長、陡峭,原有一條清澈小溪蜿蜒坑谷中,附近居民在坑谷兩側種植蔬菜、蕃薯等作物。後來石板莊作沿坑谷建造民房販售,本坑谷才漸有居民。現在整個山谷沿著階梯而上,兩側均建滿房子,而原來的小溪已覆蓋在階梯之測了。

海門天險

即二沙灣砲臺所在地。清道光21年(1841)中英鴉片戰爭時,英艦來犯基隆港,為二沙灣的清兵擊退;光緒10年(1884)中法戰爭,法軍亦犯基隆港,二沙灣砲臺在此役中被毀壞。中法兩軍在基隆相持八個月,雙方死傷慘重,戰後在二沙灣附近分別建有雙方的軍人公墓。
民國68-69年,基隆市政府重新整修二沙灣砲臺,因城門匾額書寫「海門天險」四個大字,故亦稱此古蹟為海門天險。民國72年,內政部指定為國家一級古蹟,是全市唯一的一級古蹟。((基隆市大事記),1988)

民族英雄墓

中法戰役中死亡的清兵,原叢葬在山麓,日治時因開馬路,墓毀骨暴,基隆士紳池清祥乃將骨骸集葬成一塚,刊碑曰「清國人之墓」。民國46年,因海岸拓地,再改建立碑為「民族英雄墓」。

復興館

指今中正路170號,現屬海關單身宿舍。清末,基隆港開放為通商口岸後,本地即設為「海關衙門」;日軍剛登陸基隆時,此地曾暫設為司令部和總督府;昭和9年(1934),改設為「鄉土館」,陳列有關基隆的歷史、地理、民俗…等資料。戰後,由海關接收,將鄉土館拆除,改建為單身宿舍,名為「復興館」,而原存在鄉土館的資料文物,從此不知去向。

正船里里名由來:

本里在清代、日治初期,屬三沙灣庄;後來劃歸基隆街的一部分。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屬入船町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入船町分為三里,本里為其中之一里。里名走出中正區的「正」字,和入船町的「船」字,合成正船里。

三沙灣

指中船路以西部分,原為一個灣澳。基隆港東岸,除北邊大沙灣最廣闊、綿長之外,南邊亦各有較小段的沙灘、灣澳,按序稱為二沙灣、三沙灣。這些灣澳後側均有小溪流注入。有溪流、灣澳則農漁皆宜,易形成聚落。

三沙灣庄在明治29年(1896),即有30戶,149人聚居。(土屋重雄,1985 :200)後來,日本政府將三沙灣整建為一般漁船使用的船澳,乃吸引了更多漁民移入這一帶定居。民國57-60年,基隆港務局將三沙灣澳填平,供拓寬道路和興建中正國宅之用。

大 埕

原來是三沙灣澳邊的廣場,許多老人納涼聊天之處,因面積廣大,故稱為大埕。現在是中船路旁的市場所在地。

中船里里名由來:

本里在清代、日治初期,屬三沙灣庄;後來劃歸基隆街的一部分。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屬入船町的一部分。民國35年,行政區域調整,入船町分為三里,本里為其中之一里。里名是由中正區的「中」字,和入船町的「船」字,合成中船里。

馬稠巷

指今中船路14巷的巷子。據云本巷在日治初期為日軍養馬的地方,有小溪自今中正國小流到本地供馬匹用水。大正2年(1913)本地因東北側坑谷闢為基隆第二尋常小學校,(後改為日新小學校,即今中正國小),乃被填平為建地,有許多利用三沙灣澳的琉球漁民居住本地。因曾為養馬場所,臺灣人乃慣稱馬稠巷。

鼻仔頭

指中船里和義重里之間的山頭,清代鼻仔頭庄的地名即因此而來。此山頭原來幾乎是直逼海岸的岬角,因日治及戰後的填海造陸,現已離海100多公尺。日治時代本山頭曾是軍方的防空洞所在,民國64年,拆毀防空洞,以使今義二路和中船路相通。

中正國小

始創於大正2年(1913),當時稱為「基隆第二尋常小學校」,是日本人子弟就讀的學校,其後再改稱「日新小學校」。民國35年,改為「基隆市立中正第一國民學校」;民國40年改稱「基隆市立中正國民學校」。(童裕昌,1956:245;《基隆市大事記》,1981)民國57年,因實施九年國
民教育,又改名「基隆市立中正國民小學」。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