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在雞籠的平埔族村落,有流傳一個睡覺島的傳說,那是一個神奇的故事。在雞籠的北方有一個大島,從雞籠向北方海面看,有時候會出現,有時會看不到。不過只有幸運的人才會看到這個睡覺島。
傳說中這個睡覺島很長,最北邊是白雪遍地的高山,往南是翠綠綿綿的丘陵叢林地,到處都是把百花盛開、蝴蝶飛舞、瀑布群,再往南的是一大片的沖積平原,那裡有很多聚落,像星星一般灑遍滿地,上面住滿睡覺島的人家,這也是睡覺島唯一的出入口。接著靠近島嶼的中央的,是一個小型沙漠盆地,可以看到許多人聚集在盆地中央的綠洲湖畔。盆地外圍是半綠高山,山後兩邊皆是逐漸臨海的沙灘,全年如夏,這裡是島嶼最熱的地方。上午是白天,黑夜是下午,中午是黃昏,而晚上卻變成半亮不亮的世界,真是島上最奇怪的地方。再往南是一大片的草原接著幾片沼澤溼地,在溼地的後邊有一大片的森林,有很多動物、飛鳥在裡面,森林的南邊則又是一大片丘陵地平原,也有很多聚落。聚落在山前,山後則是本島最南端,是個浪花澎湃的黑石小草原海崖。睡覺島南北各半年白天與夜晚,在季節變換時,有七天整個天空都是七彩的極光,非常漂亮,也是住在睡覺島的人最忙碌的時候,大家都在跑來跑去的旅行與搬家。
聽說要到睡覺島的人,只要到冬天時的雞籠海邊,找一個可以洗好身體及吃飽飯的地方,在月圓的時候,好好一個人一間房間矇頭睡上一覺,就有機會排隊進入睡覺島,不用攜帶任何東西就可以住下來,每天都可以不用付費的吃喝玩樂。只是進來的人,從來沒有再回雞籠。
後來有一個海盜王聽到睡覺島傳說也想嚐試一下,但又捨不得手中金銀財寶。於是他打開搶來的百寶箱,用水晶球請出女巫精靈,要她前去睡覺島看看。女巫精靈去了睡覺島遊玩一陣子,帶回來三尊女石像給海盜王看,海盜王說:「你怎麼去那麼久?」,女巫精靈報告了美麗睡覺島的種種。海盜王聽後,決定去看看睡覺島。於是他就在雞籠海邊找一個地方睡覺,結果一睡之後,整個人一動不動的睡死了,從此再也沒有談起睡覺島的事。
2007年11月9日
北投古早人─凱達格蘭族人
北投古早人─凱達格蘭族人
社寮島文史工作室 / 潘江衛
台灣很早就有人住,台北北投地區也是一樣。就現在所整理的文獻與傳說中,本地的凱達格蘭族是北投古早人的主角。
北投地名源自凱達格蘭族語中的「女巫」(母系社會中的女性祭祀師)。凱達格蘭族北投社地區域分布於今日北投、關渡、唭哩岸、天母、石牌等地,大致在大屯山南峰到淡水河一帶。
在1907年日本學者伊能嘉矩以考證凱達格蘭族舊社地,在這個區域有內北投(頭)社﹝今北投區清薛里、長安里、中正里、中央里、溫泉里、中心里、清江里、八仙里﹞、里岸社﹝今北投區國度里、立農里﹞、嘎嘮別社﹝今北投區關渡里、一德里、桃源里、稻香里﹞。在現今台灣學術上,這個區域的凱達格蘭族,為「毛少翁群」為生活系統識別,他們是台北盆地內真正依傍淡水河系生活的人群之一。
北投社的傳說口碑
我們的祖先,原本居住在一個叫做(珊娜賽)Sanasai的地方,有一天突然出現一個名叫「撒西歐」的妖怪,這個妖怪頭很大,身軀小,有八隻長腿腳,他總是在深夜趁著我們熟睡的時候,進入屋內掀開棉被,使人著涼受驚,但只要有一人驚醒,妖怪就馬上無影無蹤。因此人人自危,奔相走告,入夜時,大家牽手跳舞,升火集聚一起,以防備妖怪搗亂。後來與妖怪對抗數日,沒有效果,生活越來越艱苦。大家議論決定另找住的地方來避禍。很快的,大家砍伐竹木,造出大竹筏船,全族遷徙,在海上飄流多日,終於發現陸地,大家興高采烈地登陸這個地方鞍番港(今台北縣深澳)並定居,後來子孫越來越多,由於土地有限,於是長老們商議就地取芒草莖做籤,抽到長籤者可以居住在寬廣的平原,抽到短籤的人,則遷出到僻遠的山區,另外抽到芒草籤而流血者也是到山區,最後為了履行這個約定,雙方埋石立誓。這樣北投社就誕生了,成為二千人的大社,其中「伊摩洛爾」部落就有二百人。
北投社第一次看到西班牙人
1632年西班牙人沿著淡水河,進入台北盆地,取今淡水河為「基瑪遜」河,沿北邊支流(今基隆河),開鑿出一條往基隆聖薩爾瓦多城的道路,並招撫所經過的凱達格蘭族各社。當時愛基委神父曾對北投社有了一次的田野調查敘述,當時北投社 (Kipatao),有八、九個部落形成的社群,社內盛產硫磺,住民富有且性情溫良,比較開化,易物貿易興盛。常引海外前來的漢人來此謀利,甘願冒被馘首的風險進入部落,用毛毯、裝飾用的瑪瑙珠、手鐲、銅鈴等交換硫磺,硫磺每百斤的售價約五兩,有時以十七兩的高價賣到中國;甚至僅用一條毛毯與凱達格蘭族人交換五百七十斤的硫磺,其他像鹿皮、籐等日常用品也是主要貿易品;奸詐的漢人常用劣質品欺騙凱達格蘭族人,事後有人運氣不好被馘首。另外還外銷河口的紅樹林的樹皮(含有豐富的單寧淬取物,可以做為染料以及製革、鞣革的原料。),每一百斤四兩銀子,運到中國販賣。當年日本三艘帆船從淡水河流域滿載鹿皮、硫磺回國,這是當時有關貿易的描述。
北投社早期的社會制度,以酋長們為首的數個氏族的聯合長老為主。氏族的成員在參與鄰近氏族戰鬥後,將獲得特別表彰,獲得敵人的首級被視為無上勇士的成就,勝利者會在自己的頸部或雙臂上刺青,以帶表其威望,凱達格蘭族大多刺花草紋或圓珠串紋,靠北海岸則會刺玫瑰花草紋。因此社與社、部落與部落之間,相互對抗必定是當時社會常態,幾乎每年皆相互獵首。
當時北投社的人捕魚時,以艋舺小船入河拋帶魚餌的線,引誘大魚上鉤。在溪中的下流處柙道,常用竹柵欄魚,然後再從上流處往下流處,將魚追趕到下流處柙道內,小魚可自動來去,大魚則用標槍、罩魚竹簍或放入水中拖繩魚籠捕捉蝦、蟹。
狩獵時採圍捕獸群,為全社壯丁集體行動,藉助獵狗趕集鹿群,並用弓箭與繩索捕獲。狩獵是男子的本份,狩獵前須行占卜,尤其是鳥占來決定行動的可否。狩獵的方式分為焚獵、陷獵及武器獵。焚獵為三面縱火,留一面將困獸逼走追擊捕獲。陷獵為開大阱(貢仔),覆以雜草,外面用木棒、竹篾圍繞來捕獲獵物。武器獵則為使用弓箭、鏢旗射殺鹿兔的方法,少數會使用西班牙人傳入的火繩槍來獵殺。社內壯丁會將獵物製成獸骨、獸頭為裝飾物或獵具懸掛在社寮與公廨中,不許女性接觸。整個狩獵文化充滿很強的宗教氣氛。在農作物成熟時期,常日夜守候田地,以防野豬破壞。在農田之外,常有捕豬的陷阱。
農作主食以黍芋為主,北投社尚有生產米,是旱田農業。一年換耕一次,農作方法,先鏟除茅草,讓其枯朽,以促進土地鬆軟肥沃,然後再播種。農產收成後,貯藏在穀倉內一律倒懸,到了要炊事時才使用,種植穀物,僅供一年的口糧以及釀酒之用。並外在生活上有一個極為重要的稻米祭禮,以米釀酒,在插秧時或收穫時,做為祭禮的必需禮品。而釀酒則以口嚼米為麵,然後摻和蒸飯調至均勻到發酵而成的麴,在放入陶罐中,加滿水,用一石製的罐蓋密封起來,擺放兩個月後,就釀成為一種濃烈、美味兼有高度醉人力量的酒,且放越久越酒性愈烈。另外還有舂米之禮,以大木為臼,直木為杵,把帶穗的稻米舂出殼來,然後蒸熟,再舂成粿狀,禮成。北投社的米在當時也是與其他社易物貿易的商品之一。
早期農獵採礦社會,北投社很富有,但也有貧窮人家為了生存,發現賣小孩與殺嬰(迫使母親因窮困而殺死或活埋自己的嬰兒。尤其是西班牙人、荷蘭人、日本人與漢人帶來的貨幣經濟衝擊之下,台北盆地的凱達格蘭族出現這種違反人倫的生活悲劇,到了1634年時,這種影響擴大到噶瑪蘭地方(今宜蘭)更是嚴重。一個13歲的青少年賣10圓(rijkdaelder)給荷蘭人為奴。
西班牙人帶來天主教宗教信仰,影響到北投社原有自然神靈的圖騰崇拜信仰,也帶來西班牙生活文化,包括學會西班牙話等。自1629年以後西班牙人佔領淡水,建聖多明哥城,西班牙神父開始進入淡水河流域與台北盆地傳教。北投社開始看見西方天主教的宣教師,也在這個時候。1632年艾斯基委神父,在北投社的酋長請求下,為社內子弟授洗。
1633年法愛士神父為台灣天主教殉道者。且已被教會宣布為「可敬者」。散拿社與北投社素來不合,時有戰事,法愛士神父以教義與苦勸,業已和解,且受兩社喜愛,但散拿社對法愛士神父往別處傳教,懷有妒意,乃煽動一位曾被西班牙人處刑的人叫披拉,在法愛士神父要往對岸的北投社的路途中埋伏,他突然以標鎗刺法愛士神父的腹部,並砍其右臂及首級,其殉難的地方在今天關渡附近。
1634年西班牙神父慕洛在北投傳教,深受北投社的凱達格蘭人喜愛,1636年3月慕洛隨軍需船溯淡水河航行,卻遭北投社仇敵散拿社土著攻擊,身受五百餘箭殉教,葬於淡水。由於天主教的宣教師,品德良好、守身禁慾、學識見聞廣博與溝通語言能力好,第一次讓北投社的凱達格蘭人深受喜愛而敬重,再加上這些神父們對女巫給予尊重與學習交流,西方的宗教信仰及生活文化,在無形中起了印象影響的轉化,在當時凱達格蘭族人的觀念,開始有了新的轉變。如硫磺交易量大增,1631年由雞籠、淡水出口賣出6000擔硫磺中也包括不少來自北投社,(當年每擔5~6兩計算,約2萬兩,最高還有每擔17~28兩交易)。可是到了後來1642年北上的荷蘭人來,整個情況卻產生不同的立場與結果。
荷蘭人進入北投社
1642年8月25日荷蘭人趕走西班牙人,北投社當時的頭目塔修林向荷蘭東印度公司輸誠,北投社進入荷蘭時期(1642年北投社戰士約70餘人)。北投社以對西班牙人的模式來招呼荷蘭人,但信仰新教與重商主義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卻是以自定的羅馬法則與資本主義的商業賦稅方式來對待北投社的人及當時台北的原住民,北投社頭一次領略到高大日耳曼民族的精打細算,也第一次看見荷蘭人在調查記錄方式與西班牙人的不同。尤其在後來的新教施行,禁制女巫與計較交易的繳稅、荷蘭軍人暴力處罰、荷蘭公司商務員我行我素,造成北投社的仇視與攻擊荷蘭人事件。
1644年荷蘭福爾摩沙長官拉‧麥爾依荷蘭東印度公司巴達維亞城之令,在出產硫磺的淡水城堡,以第九任巴達維亞城總督范‧帝門之名,為城砦命名為安東尼城。10月25日卡朗報告:「由於大明國流寇戰爭,硫磺向該地大量輸出,今年初有大小戎克船30艘運載硫磺。」。在當時福爾摩沙北部,對於荷蘭東印度公司來說,北投的硫磺採集貿易與徵稅,是一項雙重可觀的收入。
在荷蘭福爾摩沙檔案中,有不少關於北投社原住民與硫磺貿易的資料,因尋找與整理仍在進行,藉此先以幾個記錄例子給大家參考。
1640年12月6日漢族商人Peco與Campe派船遣往淡水的三艘戎克船,10月抵達巴達維亞,載來10萬斤的粗製硫磺,其中2萬斤為透明大塊硫磺。1641年1月29日─1642年1月,台灣有採集硫磺20─25萬斤。1645年漢族商人Peco染上「熱發燒」之病而過世,死前還欠荷蘭東印度公司多達2萬5千荷蘭盾。
同年荷蘭人開創「瞨社」制度(以一社為單位,委任漢人承包各種產品及日用品的交易及繳稅。每年5月2日,荷蘭東印度公司主計集會於公所,願意承包的漢人也出席,由公司人員高呼各社餉銀,願瞨之人則出聲回應。得標的社商提出街市商舖的保證書即可承攬。此後社商必須代繳該社一切稅餉,相對地則享有壟斷與該社交易的權利。
(1),這種制度歷經鄭氏王朝及清朝初年,造成番社貿易凱達格蘭族人的權益嚴重喪失與不平等,也是形成現今台灣社會隱藏民族的前因之一。
(2)1644年荷蘭開始掃蕩台灣北部原住民村落之後,本島成為向荷蘭東印度公司納貢的據點。荷蘭軍隊以優勢的火力,對不歸順的番社,採火攻摧毀全社。逃離家社的凱達格蘭族人,奔走相告,造成日後對荷蘭人的仇視與報復。
(3)1646年3月淡水河流域發生傳染病,死亡率居高不下,波及全北投社,淡水醫院爆滿,一席難求。荷蘭東印度公司當局束手無策!自硫磺貿易引起海外各地的商人來北投社,打破原有種族環境的防疫系統,人與人的交往,隱藏著傳染病的感染與蔓延,造成原住民人口不斷驟減而幾近滅絕。
(4)1653年11月全台灣島,遭蝗災,飛蝗如黑雲,摧毀全年收成,引起大饑荒及熱發燒傳染病,使得死亡率激增。大環境影響,當時的北投社受內外生活壓力,社民倍感痛苦。
(5)1654年大台北古地圖中的32、34、35地號之Rapan(以頭目之名Rapan稱為社名),就是今日的北投社,房舍眾多且狀似豪華,顯示當時北投社的人,以硫磺貿易而富者很多,125人33戶居住在大社之中。
(6)1657年1月北投社出兵攻擊安東尼城(今淡水紅毛城),在夜裡從城下荷蘭東印度公司保護下的漢人市區放火開始,戰事一直漫延到河口附近好幾個村落,造成荷蘭東印度公司嚴重的損失,最後才以火攻擊安東尼城,荷蘭守軍才派出求救信到雞籠島上的北荷蘭城,要求派兵來鎮壓與安撫,後由公司商務員範‧登恩德帶兵到淡水安撫而息事。此次攻擊暴動的事由,是在安東尼城的西撒爾先生以暴力掠奪方式來對抗淡水河流域的凱達格蘭族與其它的原住民所引起。西撒爾先生事後還主張以武力徹底掃蕩反抗公司的原住民大社,但此人後卻因病違令遣返,受到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審查與處罰。
(7)1658年荷蘭政府頒發「鞭打逐出偶像者」的政令,直接衝擊北投社原有信仰及女巫的地位。造成對荷蘭人的敵意。同年荷蘭人想掌握淡水、北投、金包裏的硫璜礦,卻有一批人死亡,原因出在山上附近發出的硫氣與硫水,造成危害身體健康與生命。因此北投社憑藉比外來人更能適應「產磺之山」的自然環境,掌握硫磺控制權。
國姓爺軍隊與北投社
1662年國姓爺軍隊開始清除島上殘餘的荷蘭人,由台灣南部一直往北進行。漢族移民大增,台灣北部陸續地出現屯兵及墾殖現象,如萬里國姓埔、劍潭、鶯歌、淡水、雞籠等地都有漢人移民居住。而在淡水河流域的北投社,因在內地,較無影響,但以硫磺礦聞名的北投社,在東寧王國末期,也參加反抗國姓軍隊的戰爭。這是第一次北投社的人捲入漢人的「反攻大陸」戰爭中,飽受徵稅與服煩瑣的軍需補給勞務,生活極為困苦。在明鄭時期的東寧王國,目前整理出的文獻所留關於北投社或硫磺的描述不多,
僅列如下幾個例子:(1)《鹿州文集》〈阮蔡文集〉:「南崁淡水,窮年陰霧罕晴,硫磺所產,毒氣薰蒸,鄭氏以投罪人。」1675年2月鄭經部將何佑,奉令將降清洪承疇之姪洪士昌、洪士恩和明朝癸未翰林泉州晉江人楊明琅家眷二百餘口,放逐於雞籠、淡水兩城。一般流放罪犯,有不少人派至台灣北部各礦區從事採礦奴工,尤其採集硫磺的犯人,通常以這種危險環境喪失了生命。阮蔡文為清康熙五十四年任北路參將,淡水北投各社曾邀請其作客,以牛羊酒食招待,會飲宴中召番童與之語,能背誦「四書」者給銀與布獎勵,並為社人講解君臣之義,反覆不倦,諸番皆感悅。但阮蔡文也因久居北投社而中瘴氣之毒,後死於回北京的途中。
(2)1664年明鄭諮議參軍陳永華頒令禁紅夷文化,全台灣進入中原文化時代。隨軍事力量進入北部,以漢文、宗廟祭拜等取代西方文字與宗教影響,但因北部原住民陽奉陰違,效果不彰,日後也形成清末平埔族信仰基督教的歷史前因。不過漢人的勢力也在這時候全面擴展。如傳說唭哩岸的慈生宮立於明永曆年間,漢人在此居住並立廟。
(3)1665年明鄭諮議參軍陳永華請申屯田之制,以拓番地、漢人拓殖雞籠、淡水。漢人墾民隨軍隊北上,墾殖點越來越多,原住民的土地開始被蠶食。1683年7月19日鄭克塽與北京來的吳啟爵,完成受降儀式,進入大清帝國時代,當時漢人有12萬人,北投地區為康熙時期的內北投社社居地。
愛新覺羅統治的北投社
滿州人以少數民族入關稱帝,建立滿清帝國。其初期政策大多壓抑漢族的生活空間與思想,保護少數民族的權益。在台灣也因曾是反清復明的地方,特別禁令漢人渡台,制法保障歸順的熟番權益,但因漢族文化優勢,同化了滿清,也鼓動漢人渡台墾殖的風潮,改變了千百年台灣原住民自主生活與土地的命運,成為今日現狀的台灣。以下有關北投區原住民生活變遷的記錄:
(1)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大清國下達渡台禁令,實施期間長達190年,共五次。清廷禁令阻擋不了大陸沿海因生活困苦而冒險來台灣的漢人,偷渡者從古至今沒有斷絕過。早期偷渡者,大多單身男子,幾乎在台灣取原住民婦女而傳宗接代下來。故台灣俗諺:「有唐山公,無唐山媽。」來自此時之後。
(2)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林永耀、王錫祺佔墾關渡、唭哩岸、石牌、嘎嘮別之地。這是目前可知北投區早期的拓墾者,墾殖地由淡水河邊一直逐漸拓墾到內地山邊。
(3)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浙江人郁永河奉令來台採硫乘坐黃牛笨車(無輻)來淡北。黃牛笨車是當時凱達格蘭族日常運輸工具之一。郁永河由關渡進入新北投山區的雙溪口峽谷,以半年時間完成採集硫磺任務。在其採硫日記曾描述 當時的北投:「余問番人硫土所產,指茅蘆後山麓間。明日拉顧君偕往,坐莽葛中,命二番兒操楫。緣溪入,溪盡為內北社,呼社人為導,轉東行半里,入芽棘中,勁茅高丈餘,兩手排之,側體而入,炎日薄茅上,暑氣蒸鬱,覺悶甚。茅下一徑,逶迆僅空蛇伏。顧君濟勝有具,與導人行。輒前:余與從者後,五步之內,已各不相見,慮或相失,各聽呼應聲為近遠。約行二三里,渡兩小溪,皆而涉。復入深林中,樹木蓊翳,大小不可辨名;老藤纏結其上,若虬龍環繞,風過葉落,有大如掌者。又有巨木裂土而出,兩葉始蘗,已大十圍,導人謂楠也。楠之始生,已具全體,歲久則堅,終不須大,蓋與竹筍同理。樹上禽聲萬變,耳所創聞,目不得視其狀。涼風襲肌,幾忘炎暑,復越峻坂五六,值大溪,溪廣四五丈,水潺潺巉石間,與石皆作藍靛色,導人謂此水源出硫穴下,是沸泉也;余以一指試之,猶熱甚,扶杖躡巉石,更進二三里,林木忽斷,始見前山。又陟一小巔,覺侶底漸熱,視草色萎黃無生意;望前山半麓,白氣縷縷,如山雲乍吐,搖曳青嶂間,導人指曰:『是硫穴也』。……」,且還有提及北投附近的凱達格蘭族人的描述:「麻少翁、內北投在磺山左右,毒氣蒸鬱,觸鼻昏悶。諸番常以糖水洗眼。隔千豆門,巨港依山阻海;划蟒甲以入,地險固,數以睚眦殺漢人,官軍至則竄。澹水以北諸番,此最難治。」那時候的北投環境,因人煙罕至,自然生態壯觀,如果今天還在,將是北投最珍貴的寶藏。
(4)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北投社頭目冰冷舉兵殺清廷通事金賢,事因為北投通事金賢想娶社內麻里即吼的女兒為妻,但麻里即吼以女兒年紀尚小不願出嫁之理由拒絕金賢請婚。金賢聞之大怒,遣人將麻里即吼綁在樹上加以鞭撻以洩怒。之後,麻里即吼哭泣著向頭目冰冷投訴,冰冷立即率社兵殺盡金賢及附合金賢的人。接著派出番丁南下,告知今苗栗吞宵社的卓霧等,一起在台灣北部反抗清廷。這時有在淡水的清廷水師把總巡哨發覺,以奇計誘冰冷入其所潛泊之海口,並用貨物貿易誘其他社的番人協助,冰冷未發覺而中計被缚,其他社的番人皆掛風帆謂之平定。清領初時,番社與政府之間的連繫,掌握在通事手上。不好的通事常引番社反抗事件,而且也出現「借刀殺人」、「以番制番」的處理手法。這種不好的漢文化到現在的台灣,到處還看得到,人民常被利用在政治角力上。
(5)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陳賴章墾戶請墾「東至雷匣秀朗、西至八里分干豆外、南至興直山腳內、北至大浪泵溝。」北投地方,漢人墾殖逐漸由點成面,一步一腳印的拓展出來。
(6)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大雞籠社通事賴科建干豆門(靈山廟),諸番雲集。凱達格蘭族人開始面對漢人廟堂文化,學習漢人祭拜與掌握地方角頭勢力。
(7)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大雞籠社通事賴科與鄭珍等人成立「陳和議」號拓墾北投庄。漢人開始進駐北投社的土地。
(8)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大清國禁人民私自出洋。廢除社商包課之制度。
(9)雍正十二年1734年立各番社社師,教誨番童。淡水之社學設於嘎嘮別。
(10)乾隆元年1736年大清國巡台御史黃叔琡所著之『番俗六考』中,北部平埔族社,合稱為「北路諸羅番十」。
(11)乾隆二年1737年嚴禁漢番通婚。漢番通婚是原住民土地權被轉換原因之一,漢人有姻親關係,自然擁有土地繼承權與使用權。
(12)乾隆五年1740年禁台民招致家眷入台。
(13)乾隆十三年1748年淡水、唭哩岸立「番界」石碑五塊。立石碑對原住民有象徵意義,對漢人來說,石碑內番地,是未開發的肥地。
(14)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令熟番歸化習漢俗。凱達格蘭族人捐設嘎嘮別義塚。
(15)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賜漢姓「潘、陳、劉、戴、李、王、錢、林、斛、蠻」等姓。外來清廷賜姓頒令,讓原住民逐漸中消失自己命名方式與文化,也讓原住民後代忘記及不知道自己的過去與血統。後來的日本政府也以「皇民化運動」,要求台灣人改日本名,學做日本人;國民政府也鼓勵原住民以漢姓登記來識人。
(16)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設理番廳,處理熟番事務。(17)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頒給熟番贍養埔地,置屯田。北投社的贍養埔地,在今天的汐止一帶,八連溪附近。
(18)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實施屯兵制,北投社屯丁二十二名。在清同治年間,曾隨林文察帶北路番丁去大陸打太平天國,戰勝受封埔地。
(19)咸豐八年1858年英國韋爾福到北投採集植物標本。這是近代歐洲人進入北投,新的世紀文明與宗教,改變了大部份北投社民的世界觀念與基督教信仰,如:基督教北投長老教會的成立與頭目林烏凸有關。
(20)光緒元年1875年解除入番地之禁。漢人入番界,如猛虎出柙。
(21)光緒三年1877年清廷招工開採北投硫磺。
(22)光緒八年1882年加拿大馬階宣師建立牛津學堂。後來馬階來北投社,社民把他當成遠方的親戚回家一樣招待與關愛。
(23)光緒十二年1886年硫磺收歸清廷專賣。北投社至此已名存實亡,漢人全面佔領北投。
(24光緒十四年1888年設磺腦總局,以辦理採收販賣硫磺事宜。清丈土地,施行減四留六之法,公認小租戶(漢人)為田園業主。番社平白損失四成租額,又喪失土地所有權。並刪除番餉、廢理番廳。
太陽旗下的北投社
1895年6月16日日本帝國進入台北城,開始了五十年的殖民統治。北投社的口述歷史在日本治台初期有田野踏查的記錄,但日本人已把北投社的凱達格蘭族人也跟在台灣漢人一樣,都稱為「台灣人」。從此以後北投的古早人成為過去的民族,在台灣的社會中,成為隱形失根的人。而日本人經三百多年後,再來北投,北投已成為日本人喜愛洗泡溫泉的地方,連硫磺也掩不過這種溫柔鄉的魅力。
另外在下列也有關於北投古早人─凱達格蘭族人的描述:凱達格蘭的風俗馘首:每年農曆八九月收成之後,立竹竿綁紅布(謂之插青),紅布飄揚的方向,逢外人必殺,取其首級而返社寮,再將首級去其肉留骷髏頭置於社寮或公廨上祭拜。
清領之後,以獸頭骨代替人頭。另外在戰爭中,也會有馘首的行為。
狀貌:高大深目(眼眶明顯陷入)、頭幅寬廣,前額平坦,臉形修長,鼻樑多半無顯著隆起、顴骨突出、嘴形稍大、體毛少、北海岸膚白,血液型以A型O型居多。
飲食:以米、番薯、芋頭、番麥、鹿肉、雞肉、豬肉等為主要食物。使用淺底陶鍋,肉類、番薯、芋頭一起放進去,加鹽巴調味,煮成一鍋。爐灶在屋角或屋外,挖一個坑燒柴。用餐時用手取時,有葫蘆瓢、木扣、木盤及螺碗等盛食物具。
盧舍:以木板構造,從屋頂、牆壁、地板、門柱(通常有圖騰雕刻紋飾)、樓梯、窗戶等,離地三尺,是屬於干欄式高腳覆舟屋頂形木屋、房屋木樁腳最上部有隔板以防鼠。有女招婚之前,另建新屋,屋緣掛滿成串貝殼。屋內前後皆通有門,屋不大,兩邊開窗。有時屋頂上加舖茅草,非常整潔乾淨。
出草:西荷時期每逢八九月收成之後,部落立竹竿、出草獵首,逢外人必殺。到了清領時代「出草」成為狩獵鹿群的行動代號,本詞常被漢人誤導原住民馘首的特稱。出草是平埔原住民特有風俗,有固定時間,而出草的形式很多,不限於在陸上,水上、海上也有。
服飾:平時頭纏黑、褐布包頭,女子則另有五色彩帶或塔塔悠(圍繞頭帶的流蘇珠墜),男子束髮與腦後,女子則留雙辮結纏於頭部外包布,且不纏足。男子紅色滾白細紋邊上衣及腹筒袖、合衽,下有寬褐布為裙。腳穿布鞋或鹿皮鞋。女子上衣與身高等長,筒袖、合衽、用帶子束於腰際。肩部佩帶網狀半胸珠飾。胸前常佩帶瑪瑙珠或貝珠串的裝飾。在頭部佩帶百合與玫瑰。
會飲:固定每年兩期,每期兩次,每次三天至七天,含作田(豐年祭)與作豚(祖靈祭),不固定期:大多是社內大事處理後或解決糾紛後舉行,每種方式活動不同,同樣是會飲,但喝酒的含義不同。這也是易使漢人不了解,以為原住民愛喝酒,其實在平常時,原住民是禁酒的,後來因受社會變遷與酒類取得容易造成今日原住民為了抗壓而酗酒,這種情形從清朝中期的平埔的原住民延伸到今天台灣各地的原住民,酗酒的現象還是存在。
台灣平埔仔的重要祭典
凱達格蘭人是南島民族,與今日毛利人、夏威夷等都屬於同一語系。在社會是母系社會,母親的兄弟在家族的地位很大,女性掌有繼承家業文化、土地及財產。在北投社也是如此!尤其是北投社的女巫,更是各社女巫的總集會所在,北海岸的各社曾以社內精挑未婚女子前去北投學習祭祀法術及「作向」(類似東南亞的降頭)。
每年農曆六月十四日至十八日,是凱達格蘭的「作田」會飲祭典。族人盛裝佩帶五羽冠與白細菱形紋邊紅衣,手腳佩帶白羽毛與鈴鐺。男女分開齊舞,少年們(轆)拿高高綁紅布竹竿,先在祭場奔跑吹海螺圍繞開場,同時揚起由弱而強的木鼓聲。隨後由女巫作邀祖靈的「開向」,在草地上擺著祭靈物品,以木盤上放橄欖、小米酒、熟豬肉、人形黑糯米粿四物,面對河流、大海的方向。女巫手拿裝小米酒的小陶罐,先口唸邀靈禱詞,再以口含酒液噴灑四方,然後以橄欖樹葉片灑酒圍場的族人,告知祖靈、邀請祖靈,完成「開向」的動作。開向之後,由女子先出舞,邊歌唱邊舞蹈,然後男子才出場舞蹈歌唱,這時男女舞群各成運動方向不同的同心圓。這時女巫高舉橄欖樹枝與雞毛鈴棒,男女舞群變成女生在內圈男生在外的雙層同心圓,各自方向不同。最後女巫再度高舉儀仗(橄欖樹枝與雞毛鈴棒),面對女巫的舞群面開出引道,讓女巫走進中央,完成獻舞祖靈歌頌豐收。之後開始會飲,由長老們起頭用雙海螺碗連木架,兩人用手臺抬著喝酒,完成會飲動作。最後再由女巫向天空方向,雙手高舉儀仗唸祝祝禱祖靈祈福詞,然後把豬抬出放血燒烤,分給族親各戶,完成祭祖慶豐年的儀式。接著社內連續三天飲酒作樂,最後一天的黃昏再由女巫作「合向」儀式(跟開向同,但禱詞不同。),完成「作田」祭典。
另外還有「作豚」祭典,也是族內年度重要祭典,在農曆二月舉行。這個與珊賽娜來台灣時有關,目前全世界的南島語詞中,音意相同性最高,豬=BAVI這個字。傳說凱達格蘭族從珊賽娜來臺灣,生活食用的,除了水產魚類之外,豬肉是最普遍的。因此也以豬肉獻祭祖靈,「作豚」祭典就是如此的產生。其儀式,各社大同小異,且成為社與社互請與聯繫感情的活動。舉行祭典當天,社內各戶都要關閉門戶,由兩位壯丁捕捉一隻豬來,用美麗的紅布,圍在豬的頭部和背部,再牽著豬去拜訪部落內每一家戶,讓豬的鼻子撞敲關閉著的門扉,依據豬的哭叫聲來占卜,斷定本年的吉凶。部落的族人等到壯丁牽豬巡迴完了各門戶之後,立即用碗裝滿清水,右手拿著樹枝椏,用枝椏撥水,灑在房間、床上各地方。全部灑完了水之後,再在海岸邊或河邊去宰豬,從豬的咽喉採血帶回家,把豬血塗在各門戶的入口處,然後再回到海岸邊或河邊把豬用火燒烤,不用水洗就分給族人,接著全體面向祖先渡海過來的方向遙拜,然後開始會飲舞蹈歌唱,用嚴肅的心情追懷祖先渡台的艱苦困境。北部除了大雞籠社與金包裏社,是以扛豬撞門的方式,較為特別的凱達格蘭族民風特例。
今日猶唱熟番歌 番不成番 人不成人
清朝柯培元曾作一篇「熟番歌」,其描寫凱達格蘭族當時漢化過程,歌詞如下:「人畏生番猛如虎,人欺熟番賤如土。強者畏之弱者欺,無乃人心太不古?熟番歸化勤躬耕,山田一甲唐人爭。唐人爭去餓且死,翻悔不如從前生。竊聞城中有父母,走向城中崩厥首。啁啾鳥語無人通,言不分明畫以手。訴未終,官若聾。竊視堂上有怒容。堂上怒,呼仗具。杖畢垂頭聽官諭:嗟爾番,汝何言?爾與唐人吾子孫。讓耕讓畔胡弗遵!吁嗟乎生番殺人漢人誘!熟番翻被唐人醜。為民父母慮其後。」這首歌詞白話翻譯為:漢人來台灣開墾,見化外生番兇勇如虎,害怕招惹。但漢人對待歸順的熟番(如北投社的凱達格蘭族人等),像腳踏的賤土一樣。怕強欺弱為人性劣根。熟番歸順政府,努力學習與耕種,而漢人卻來爭奪他們的田園。漢人拿走田園,讓他們生活飢餓到死,開始懷念漢人未來之前的美好過去生活情形而感到後悔,讓漢人入侵。偷偷地聽到在城中有父母官可以主持公道,連忙住走到城中見父母官(通常是縣令官之類),一見父母官,就激動如人崩潰一樣的哭訴伸冤。口中講出如鳥鳴聲樣的番語,看長官有不了解的樣子,趕緊用手將事情比劃一番。在申訴還沒有結束,看堂上的長官好像耳聾,聽不到的樣子。再偷偷地看長官在生氣!氣得大叫衙役,要打屁股。打完屁股,痛苦著低頭聆聽長官教訓:你這個番仔,你還有什麼話要說?你跟漢人都是我政府的人民。讓漢人來耕種讓漢人用這塊田地有什麼關係?聽到長官講這種話,真讓人感到悲哀山上的生番來家裏殺人,家裏附近的漢人以各種方式把自己的家業引誘詐騙,而且還被漢人嫌惡與歧視,今天像我這樣子做個孩子的父母,如何不憂慮我的小孩以後怎麼辦!
今天台灣原住民也包括現存北投社的子孫,同樣面臨熟番歌當年背景問題,就連漢人在台灣二二八事件前後面臨族群歧視,是類似的。只是有平埔身份的現存北投社的子孫,在今天的社會中遺忘自己的過去與祖先,而其中認同自己祖先文化與血統,又常掉入「番不成番, 人不成人。」的評論(說是原住民,讓人感受不到原住民文化存在;說是漢人,又不是完全被肯定為漢人)。
其實,我們做一個開明文化的人類,要學習認識自己的祖先,要先自我肯定,了解尊重自己與別人。不要為過去的不幸而自悲,誰能界定原住民身份?只有認同原住民文化的人才有機會去處理原住民的問題。
在北投這個地方,不管是環境與人文,從以前到現在,都是世界獨特美麗的地方。也許在北投街頭與你擦身而過的人,正是北投古早人的子孫!
社寮島文史工作室 / 潘江衛
台灣很早就有人住,台北北投地區也是一樣。就現在所整理的文獻與傳說中,本地的凱達格蘭族是北投古早人的主角。
北投地名源自凱達格蘭族語中的「女巫」(母系社會中的女性祭祀師)。凱達格蘭族北投社地區域分布於今日北投、關渡、唭哩岸、天母、石牌等地,大致在大屯山南峰到淡水河一帶。
在1907年日本學者伊能嘉矩以考證凱達格蘭族舊社地,在這個區域有內北投(頭)社﹝今北投區清薛里、長安里、中正里、中央里、溫泉里、中心里、清江里、八仙里﹞、里岸社﹝今北投區國度里、立農里﹞、嘎嘮別社﹝今北投區關渡里、一德里、桃源里、稻香里﹞。在現今台灣學術上,這個區域的凱達格蘭族,為「毛少翁群」為生活系統識別,他們是台北盆地內真正依傍淡水河系生活的人群之一。
北投社的傳說口碑
我們的祖先,原本居住在一個叫做(珊娜賽)Sanasai的地方,有一天突然出現一個名叫「撒西歐」的妖怪,這個妖怪頭很大,身軀小,有八隻長腿腳,他總是在深夜趁著我們熟睡的時候,進入屋內掀開棉被,使人著涼受驚,但只要有一人驚醒,妖怪就馬上無影無蹤。因此人人自危,奔相走告,入夜時,大家牽手跳舞,升火集聚一起,以防備妖怪搗亂。後來與妖怪對抗數日,沒有效果,生活越來越艱苦。大家議論決定另找住的地方來避禍。很快的,大家砍伐竹木,造出大竹筏船,全族遷徙,在海上飄流多日,終於發現陸地,大家興高采烈地登陸這個地方鞍番港(今台北縣深澳)並定居,後來子孫越來越多,由於土地有限,於是長老們商議就地取芒草莖做籤,抽到長籤者可以居住在寬廣的平原,抽到短籤的人,則遷出到僻遠的山區,另外抽到芒草籤而流血者也是到山區,最後為了履行這個約定,雙方埋石立誓。這樣北投社就誕生了,成為二千人的大社,其中「伊摩洛爾」部落就有二百人。
北投社第一次看到西班牙人
1632年西班牙人沿著淡水河,進入台北盆地,取今淡水河為「基瑪遜」河,沿北邊支流(今基隆河),開鑿出一條往基隆聖薩爾瓦多城的道路,並招撫所經過的凱達格蘭族各社。當時愛基委神父曾對北投社有了一次的田野調查敘述,當時北投社 (Kipatao),有八、九個部落形成的社群,社內盛產硫磺,住民富有且性情溫良,比較開化,易物貿易興盛。常引海外前來的漢人來此謀利,甘願冒被馘首的風險進入部落,用毛毯、裝飾用的瑪瑙珠、手鐲、銅鈴等交換硫磺,硫磺每百斤的售價約五兩,有時以十七兩的高價賣到中國;甚至僅用一條毛毯與凱達格蘭族人交換五百七十斤的硫磺,其他像鹿皮、籐等日常用品也是主要貿易品;奸詐的漢人常用劣質品欺騙凱達格蘭族人,事後有人運氣不好被馘首。另外還外銷河口的紅樹林的樹皮(含有豐富的單寧淬取物,可以做為染料以及製革、鞣革的原料。),每一百斤四兩銀子,運到中國販賣。當年日本三艘帆船從淡水河流域滿載鹿皮、硫磺回國,這是當時有關貿易的描述。
北投社早期的社會制度,以酋長們為首的數個氏族的聯合長老為主。氏族的成員在參與鄰近氏族戰鬥後,將獲得特別表彰,獲得敵人的首級被視為無上勇士的成就,勝利者會在自己的頸部或雙臂上刺青,以帶表其威望,凱達格蘭族大多刺花草紋或圓珠串紋,靠北海岸則會刺玫瑰花草紋。因此社與社、部落與部落之間,相互對抗必定是當時社會常態,幾乎每年皆相互獵首。
當時北投社的人捕魚時,以艋舺小船入河拋帶魚餌的線,引誘大魚上鉤。在溪中的下流處柙道,常用竹柵欄魚,然後再從上流處往下流處,將魚追趕到下流處柙道內,小魚可自動來去,大魚則用標槍、罩魚竹簍或放入水中拖繩魚籠捕捉蝦、蟹。
狩獵時採圍捕獸群,為全社壯丁集體行動,藉助獵狗趕集鹿群,並用弓箭與繩索捕獲。狩獵是男子的本份,狩獵前須行占卜,尤其是鳥占來決定行動的可否。狩獵的方式分為焚獵、陷獵及武器獵。焚獵為三面縱火,留一面將困獸逼走追擊捕獲。陷獵為開大阱(貢仔),覆以雜草,外面用木棒、竹篾圍繞來捕獲獵物。武器獵則為使用弓箭、鏢旗射殺鹿兔的方法,少數會使用西班牙人傳入的火繩槍來獵殺。社內壯丁會將獵物製成獸骨、獸頭為裝飾物或獵具懸掛在社寮與公廨中,不許女性接觸。整個狩獵文化充滿很強的宗教氣氛。在農作物成熟時期,常日夜守候田地,以防野豬破壞。在農田之外,常有捕豬的陷阱。
農作主食以黍芋為主,北投社尚有生產米,是旱田農業。一年換耕一次,農作方法,先鏟除茅草,讓其枯朽,以促進土地鬆軟肥沃,然後再播種。農產收成後,貯藏在穀倉內一律倒懸,到了要炊事時才使用,種植穀物,僅供一年的口糧以及釀酒之用。並外在生活上有一個極為重要的稻米祭禮,以米釀酒,在插秧時或收穫時,做為祭禮的必需禮品。而釀酒則以口嚼米為麵,然後摻和蒸飯調至均勻到發酵而成的麴,在放入陶罐中,加滿水,用一石製的罐蓋密封起來,擺放兩個月後,就釀成為一種濃烈、美味兼有高度醉人力量的酒,且放越久越酒性愈烈。另外還有舂米之禮,以大木為臼,直木為杵,把帶穗的稻米舂出殼來,然後蒸熟,再舂成粿狀,禮成。北投社的米在當時也是與其他社易物貿易的商品之一。
早期農獵採礦社會,北投社很富有,但也有貧窮人家為了生存,發現賣小孩與殺嬰(迫使母親因窮困而殺死或活埋自己的嬰兒。尤其是西班牙人、荷蘭人、日本人與漢人帶來的貨幣經濟衝擊之下,台北盆地的凱達格蘭族出現這種違反人倫的生活悲劇,到了1634年時,這種影響擴大到噶瑪蘭地方(今宜蘭)更是嚴重。一個13歲的青少年賣10圓(rijkdaelder)給荷蘭人為奴。
西班牙人帶來天主教宗教信仰,影響到北投社原有自然神靈的圖騰崇拜信仰,也帶來西班牙生活文化,包括學會西班牙話等。自1629年以後西班牙人佔領淡水,建聖多明哥城,西班牙神父開始進入淡水河流域與台北盆地傳教。北投社開始看見西方天主教的宣教師,也在這個時候。1632年艾斯基委神父,在北投社的酋長請求下,為社內子弟授洗。
1633年法愛士神父為台灣天主教殉道者。且已被教會宣布為「可敬者」。散拿社與北投社素來不合,時有戰事,法愛士神父以教義與苦勸,業已和解,且受兩社喜愛,但散拿社對法愛士神父往別處傳教,懷有妒意,乃煽動一位曾被西班牙人處刑的人叫披拉,在法愛士神父要往對岸的北投社的路途中埋伏,他突然以標鎗刺法愛士神父的腹部,並砍其右臂及首級,其殉難的地方在今天關渡附近。
1634年西班牙神父慕洛在北投傳教,深受北投社的凱達格蘭人喜愛,1636年3月慕洛隨軍需船溯淡水河航行,卻遭北投社仇敵散拿社土著攻擊,身受五百餘箭殉教,葬於淡水。由於天主教的宣教師,品德良好、守身禁慾、學識見聞廣博與溝通語言能力好,第一次讓北投社的凱達格蘭人深受喜愛而敬重,再加上這些神父們對女巫給予尊重與學習交流,西方的宗教信仰及生活文化,在無形中起了印象影響的轉化,在當時凱達格蘭族人的觀念,開始有了新的轉變。如硫磺交易量大增,1631年由雞籠、淡水出口賣出6000擔硫磺中也包括不少來自北投社,(當年每擔5~6兩計算,約2萬兩,最高還有每擔17~28兩交易)。可是到了後來1642年北上的荷蘭人來,整個情況卻產生不同的立場與結果。
荷蘭人進入北投社
1642年8月25日荷蘭人趕走西班牙人,北投社當時的頭目塔修林向荷蘭東印度公司輸誠,北投社進入荷蘭時期(1642年北投社戰士約70餘人)。北投社以對西班牙人的模式來招呼荷蘭人,但信仰新教與重商主義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卻是以自定的羅馬法則與資本主義的商業賦稅方式來對待北投社的人及當時台北的原住民,北投社頭一次領略到高大日耳曼民族的精打細算,也第一次看見荷蘭人在調查記錄方式與西班牙人的不同。尤其在後來的新教施行,禁制女巫與計較交易的繳稅、荷蘭軍人暴力處罰、荷蘭公司商務員我行我素,造成北投社的仇視與攻擊荷蘭人事件。
1644年荷蘭福爾摩沙長官拉‧麥爾依荷蘭東印度公司巴達維亞城之令,在出產硫磺的淡水城堡,以第九任巴達維亞城總督范‧帝門之名,為城砦命名為安東尼城。10月25日卡朗報告:「由於大明國流寇戰爭,硫磺向該地大量輸出,今年初有大小戎克船30艘運載硫磺。」。在當時福爾摩沙北部,對於荷蘭東印度公司來說,北投的硫磺採集貿易與徵稅,是一項雙重可觀的收入。
在荷蘭福爾摩沙檔案中,有不少關於北投社原住民與硫磺貿易的資料,因尋找與整理仍在進行,藉此先以幾個記錄例子給大家參考。
1640年12月6日漢族商人Peco與Campe派船遣往淡水的三艘戎克船,10月抵達巴達維亞,載來10萬斤的粗製硫磺,其中2萬斤為透明大塊硫磺。1641年1月29日─1642年1月,台灣有採集硫磺20─25萬斤。1645年漢族商人Peco染上「熱發燒」之病而過世,死前還欠荷蘭東印度公司多達2萬5千荷蘭盾。
同年荷蘭人開創「瞨社」制度(以一社為單位,委任漢人承包各種產品及日用品的交易及繳稅。每年5月2日,荷蘭東印度公司主計集會於公所,願意承包的漢人也出席,由公司人員高呼各社餉銀,願瞨之人則出聲回應。得標的社商提出街市商舖的保證書即可承攬。此後社商必須代繳該社一切稅餉,相對地則享有壟斷與該社交易的權利。
(1),這種制度歷經鄭氏王朝及清朝初年,造成番社貿易凱達格蘭族人的權益嚴重喪失與不平等,也是形成現今台灣社會隱藏民族的前因之一。
(2)1644年荷蘭開始掃蕩台灣北部原住民村落之後,本島成為向荷蘭東印度公司納貢的據點。荷蘭軍隊以優勢的火力,對不歸順的番社,採火攻摧毀全社。逃離家社的凱達格蘭族人,奔走相告,造成日後對荷蘭人的仇視與報復。
(3)1646年3月淡水河流域發生傳染病,死亡率居高不下,波及全北投社,淡水醫院爆滿,一席難求。荷蘭東印度公司當局束手無策!自硫磺貿易引起海外各地的商人來北投社,打破原有種族環境的防疫系統,人與人的交往,隱藏著傳染病的感染與蔓延,造成原住民人口不斷驟減而幾近滅絕。
(4)1653年11月全台灣島,遭蝗災,飛蝗如黑雲,摧毀全年收成,引起大饑荒及熱發燒傳染病,使得死亡率激增。大環境影響,當時的北投社受內外生活壓力,社民倍感痛苦。
(5)1654年大台北古地圖中的32、34、35地號之Rapan(以頭目之名Rapan稱為社名),就是今日的北投社,房舍眾多且狀似豪華,顯示當時北投社的人,以硫磺貿易而富者很多,125人33戶居住在大社之中。
(6)1657年1月北投社出兵攻擊安東尼城(今淡水紅毛城),在夜裡從城下荷蘭東印度公司保護下的漢人市區放火開始,戰事一直漫延到河口附近好幾個村落,造成荷蘭東印度公司嚴重的損失,最後才以火攻擊安東尼城,荷蘭守軍才派出求救信到雞籠島上的北荷蘭城,要求派兵來鎮壓與安撫,後由公司商務員範‧登恩德帶兵到淡水安撫而息事。此次攻擊暴動的事由,是在安東尼城的西撒爾先生以暴力掠奪方式來對抗淡水河流域的凱達格蘭族與其它的原住民所引起。西撒爾先生事後還主張以武力徹底掃蕩反抗公司的原住民大社,但此人後卻因病違令遣返,受到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審查與處罰。
(7)1658年荷蘭政府頒發「鞭打逐出偶像者」的政令,直接衝擊北投社原有信仰及女巫的地位。造成對荷蘭人的敵意。同年荷蘭人想掌握淡水、北投、金包裏的硫璜礦,卻有一批人死亡,原因出在山上附近發出的硫氣與硫水,造成危害身體健康與生命。因此北投社憑藉比外來人更能適應「產磺之山」的自然環境,掌握硫磺控制權。
國姓爺軍隊與北投社
1662年國姓爺軍隊開始清除島上殘餘的荷蘭人,由台灣南部一直往北進行。漢族移民大增,台灣北部陸續地出現屯兵及墾殖現象,如萬里國姓埔、劍潭、鶯歌、淡水、雞籠等地都有漢人移民居住。而在淡水河流域的北投社,因在內地,較無影響,但以硫磺礦聞名的北投社,在東寧王國末期,也參加反抗國姓軍隊的戰爭。這是第一次北投社的人捲入漢人的「反攻大陸」戰爭中,飽受徵稅與服煩瑣的軍需補給勞務,生活極為困苦。在明鄭時期的東寧王國,目前整理出的文獻所留關於北投社或硫磺的描述不多,
僅列如下幾個例子:(1)《鹿州文集》〈阮蔡文集〉:「南崁淡水,窮年陰霧罕晴,硫磺所產,毒氣薰蒸,鄭氏以投罪人。」1675年2月鄭經部將何佑,奉令將降清洪承疇之姪洪士昌、洪士恩和明朝癸未翰林泉州晉江人楊明琅家眷二百餘口,放逐於雞籠、淡水兩城。一般流放罪犯,有不少人派至台灣北部各礦區從事採礦奴工,尤其採集硫磺的犯人,通常以這種危險環境喪失了生命。阮蔡文為清康熙五十四年任北路參將,淡水北投各社曾邀請其作客,以牛羊酒食招待,會飲宴中召番童與之語,能背誦「四書」者給銀與布獎勵,並為社人講解君臣之義,反覆不倦,諸番皆感悅。但阮蔡文也因久居北投社而中瘴氣之毒,後死於回北京的途中。
(2)1664年明鄭諮議參軍陳永華頒令禁紅夷文化,全台灣進入中原文化時代。隨軍事力量進入北部,以漢文、宗廟祭拜等取代西方文字與宗教影響,但因北部原住民陽奉陰違,效果不彰,日後也形成清末平埔族信仰基督教的歷史前因。不過漢人的勢力也在這時候全面擴展。如傳說唭哩岸的慈生宮立於明永曆年間,漢人在此居住並立廟。
(3)1665年明鄭諮議參軍陳永華請申屯田之制,以拓番地、漢人拓殖雞籠、淡水。漢人墾民隨軍隊北上,墾殖點越來越多,原住民的土地開始被蠶食。1683年7月19日鄭克塽與北京來的吳啟爵,完成受降儀式,進入大清帝國時代,當時漢人有12萬人,北投地區為康熙時期的內北投社社居地。
愛新覺羅統治的北投社
滿州人以少數民族入關稱帝,建立滿清帝國。其初期政策大多壓抑漢族的生活空間與思想,保護少數民族的權益。在台灣也因曾是反清復明的地方,特別禁令漢人渡台,制法保障歸順的熟番權益,但因漢族文化優勢,同化了滿清,也鼓動漢人渡台墾殖的風潮,改變了千百年台灣原住民自主生活與土地的命運,成為今日現狀的台灣。以下有關北投區原住民生活變遷的記錄:
(1)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大清國下達渡台禁令,實施期間長達190年,共五次。清廷禁令阻擋不了大陸沿海因生活困苦而冒險來台灣的漢人,偷渡者從古至今沒有斷絕過。早期偷渡者,大多單身男子,幾乎在台灣取原住民婦女而傳宗接代下來。故台灣俗諺:「有唐山公,無唐山媽。」來自此時之後。
(2)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林永耀、王錫祺佔墾關渡、唭哩岸、石牌、嘎嘮別之地。這是目前可知北投區早期的拓墾者,墾殖地由淡水河邊一直逐漸拓墾到內地山邊。
(3)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浙江人郁永河奉令來台採硫乘坐黃牛笨車(無輻)來淡北。黃牛笨車是當時凱達格蘭族日常運輸工具之一。郁永河由關渡進入新北投山區的雙溪口峽谷,以半年時間完成採集硫磺任務。在其採硫日記曾描述 當時的北投:「余問番人硫土所產,指茅蘆後山麓間。明日拉顧君偕往,坐莽葛中,命二番兒操楫。緣溪入,溪盡為內北社,呼社人為導,轉東行半里,入芽棘中,勁茅高丈餘,兩手排之,側體而入,炎日薄茅上,暑氣蒸鬱,覺悶甚。茅下一徑,逶迆僅空蛇伏。顧君濟勝有具,與導人行。輒前:余與從者後,五步之內,已各不相見,慮或相失,各聽呼應聲為近遠。約行二三里,渡兩小溪,皆而涉。復入深林中,樹木蓊翳,大小不可辨名;老藤纏結其上,若虬龍環繞,風過葉落,有大如掌者。又有巨木裂土而出,兩葉始蘗,已大十圍,導人謂楠也。楠之始生,已具全體,歲久則堅,終不須大,蓋與竹筍同理。樹上禽聲萬變,耳所創聞,目不得視其狀。涼風襲肌,幾忘炎暑,復越峻坂五六,值大溪,溪廣四五丈,水潺潺巉石間,與石皆作藍靛色,導人謂此水源出硫穴下,是沸泉也;余以一指試之,猶熱甚,扶杖躡巉石,更進二三里,林木忽斷,始見前山。又陟一小巔,覺侶底漸熱,視草色萎黃無生意;望前山半麓,白氣縷縷,如山雲乍吐,搖曳青嶂間,導人指曰:『是硫穴也』。……」,且還有提及北投附近的凱達格蘭族人的描述:「麻少翁、內北投在磺山左右,毒氣蒸鬱,觸鼻昏悶。諸番常以糖水洗眼。隔千豆門,巨港依山阻海;划蟒甲以入,地險固,數以睚眦殺漢人,官軍至則竄。澹水以北諸番,此最難治。」那時候的北投環境,因人煙罕至,自然生態壯觀,如果今天還在,將是北投最珍貴的寶藏。
(4)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北投社頭目冰冷舉兵殺清廷通事金賢,事因為北投通事金賢想娶社內麻里即吼的女兒為妻,但麻里即吼以女兒年紀尚小不願出嫁之理由拒絕金賢請婚。金賢聞之大怒,遣人將麻里即吼綁在樹上加以鞭撻以洩怒。之後,麻里即吼哭泣著向頭目冰冷投訴,冰冷立即率社兵殺盡金賢及附合金賢的人。接著派出番丁南下,告知今苗栗吞宵社的卓霧等,一起在台灣北部反抗清廷。這時有在淡水的清廷水師把總巡哨發覺,以奇計誘冰冷入其所潛泊之海口,並用貨物貿易誘其他社的番人協助,冰冷未發覺而中計被缚,其他社的番人皆掛風帆謂之平定。清領初時,番社與政府之間的連繫,掌握在通事手上。不好的通事常引番社反抗事件,而且也出現「借刀殺人」、「以番制番」的處理手法。這種不好的漢文化到現在的台灣,到處還看得到,人民常被利用在政治角力上。
(5)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陳賴章墾戶請墾「東至雷匣秀朗、西至八里分干豆外、南至興直山腳內、北至大浪泵溝。」北投地方,漢人墾殖逐漸由點成面,一步一腳印的拓展出來。
(6)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大雞籠社通事賴科建干豆門(靈山廟),諸番雲集。凱達格蘭族人開始面對漢人廟堂文化,學習漢人祭拜與掌握地方角頭勢力。
(7)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大雞籠社通事賴科與鄭珍等人成立「陳和議」號拓墾北投庄。漢人開始進駐北投社的土地。
(8)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大清國禁人民私自出洋。廢除社商包課之制度。
(9)雍正十二年1734年立各番社社師,教誨番童。淡水之社學設於嘎嘮別。
(10)乾隆元年1736年大清國巡台御史黃叔琡所著之『番俗六考』中,北部平埔族社,合稱為「北路諸羅番十」。
(11)乾隆二年1737年嚴禁漢番通婚。漢番通婚是原住民土地權被轉換原因之一,漢人有姻親關係,自然擁有土地繼承權與使用權。
(12)乾隆五年1740年禁台民招致家眷入台。
(13)乾隆十三年1748年淡水、唭哩岸立「番界」石碑五塊。立石碑對原住民有象徵意義,對漢人來說,石碑內番地,是未開發的肥地。
(14)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令熟番歸化習漢俗。凱達格蘭族人捐設嘎嘮別義塚。
(15)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賜漢姓「潘、陳、劉、戴、李、王、錢、林、斛、蠻」等姓。外來清廷賜姓頒令,讓原住民逐漸中消失自己命名方式與文化,也讓原住民後代忘記及不知道自己的過去與血統。後來的日本政府也以「皇民化運動」,要求台灣人改日本名,學做日本人;國民政府也鼓勵原住民以漢姓登記來識人。
(16)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設理番廳,處理熟番事務。(17)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頒給熟番贍養埔地,置屯田。北投社的贍養埔地,在今天的汐止一帶,八連溪附近。
(18)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實施屯兵制,北投社屯丁二十二名。在清同治年間,曾隨林文察帶北路番丁去大陸打太平天國,戰勝受封埔地。
(19)咸豐八年1858年英國韋爾福到北投採集植物標本。這是近代歐洲人進入北投,新的世紀文明與宗教,改變了大部份北投社民的世界觀念與基督教信仰,如:基督教北投長老教會的成立與頭目林烏凸有關。
(20)光緒元年1875年解除入番地之禁。漢人入番界,如猛虎出柙。
(21)光緒三年1877年清廷招工開採北投硫磺。
(22)光緒八年1882年加拿大馬階宣師建立牛津學堂。後來馬階來北投社,社民把他當成遠方的親戚回家一樣招待與關愛。
(23)光緒十二年1886年硫磺收歸清廷專賣。北投社至此已名存實亡,漢人全面佔領北投。
(24光緒十四年1888年設磺腦總局,以辦理採收販賣硫磺事宜。清丈土地,施行減四留六之法,公認小租戶(漢人)為田園業主。番社平白損失四成租額,又喪失土地所有權。並刪除番餉、廢理番廳。
太陽旗下的北投社
1895年6月16日日本帝國進入台北城,開始了五十年的殖民統治。北投社的口述歷史在日本治台初期有田野踏查的記錄,但日本人已把北投社的凱達格蘭族人也跟在台灣漢人一樣,都稱為「台灣人」。從此以後北投的古早人成為過去的民族,在台灣的社會中,成為隱形失根的人。而日本人經三百多年後,再來北投,北投已成為日本人喜愛洗泡溫泉的地方,連硫磺也掩不過這種溫柔鄉的魅力。
另外在下列也有關於北投古早人─凱達格蘭族人的描述:凱達格蘭的風俗馘首:每年農曆八九月收成之後,立竹竿綁紅布(謂之插青),紅布飄揚的方向,逢外人必殺,取其首級而返社寮,再將首級去其肉留骷髏頭置於社寮或公廨上祭拜。
清領之後,以獸頭骨代替人頭。另外在戰爭中,也會有馘首的行為。
狀貌:高大深目(眼眶明顯陷入)、頭幅寬廣,前額平坦,臉形修長,鼻樑多半無顯著隆起、顴骨突出、嘴形稍大、體毛少、北海岸膚白,血液型以A型O型居多。
飲食:以米、番薯、芋頭、番麥、鹿肉、雞肉、豬肉等為主要食物。使用淺底陶鍋,肉類、番薯、芋頭一起放進去,加鹽巴調味,煮成一鍋。爐灶在屋角或屋外,挖一個坑燒柴。用餐時用手取時,有葫蘆瓢、木扣、木盤及螺碗等盛食物具。
盧舍:以木板構造,從屋頂、牆壁、地板、門柱(通常有圖騰雕刻紋飾)、樓梯、窗戶等,離地三尺,是屬於干欄式高腳覆舟屋頂形木屋、房屋木樁腳最上部有隔板以防鼠。有女招婚之前,另建新屋,屋緣掛滿成串貝殼。屋內前後皆通有門,屋不大,兩邊開窗。有時屋頂上加舖茅草,非常整潔乾淨。
出草:西荷時期每逢八九月收成之後,部落立竹竿、出草獵首,逢外人必殺。到了清領時代「出草」成為狩獵鹿群的行動代號,本詞常被漢人誤導原住民馘首的特稱。出草是平埔原住民特有風俗,有固定時間,而出草的形式很多,不限於在陸上,水上、海上也有。
服飾:平時頭纏黑、褐布包頭,女子則另有五色彩帶或塔塔悠(圍繞頭帶的流蘇珠墜),男子束髮與腦後,女子則留雙辮結纏於頭部外包布,且不纏足。男子紅色滾白細紋邊上衣及腹筒袖、合衽,下有寬褐布為裙。腳穿布鞋或鹿皮鞋。女子上衣與身高等長,筒袖、合衽、用帶子束於腰際。肩部佩帶網狀半胸珠飾。胸前常佩帶瑪瑙珠或貝珠串的裝飾。在頭部佩帶百合與玫瑰。
會飲:固定每年兩期,每期兩次,每次三天至七天,含作田(豐年祭)與作豚(祖靈祭),不固定期:大多是社內大事處理後或解決糾紛後舉行,每種方式活動不同,同樣是會飲,但喝酒的含義不同。這也是易使漢人不了解,以為原住民愛喝酒,其實在平常時,原住民是禁酒的,後來因受社會變遷與酒類取得容易造成今日原住民為了抗壓而酗酒,這種情形從清朝中期的平埔的原住民延伸到今天台灣各地的原住民,酗酒的現象還是存在。
台灣平埔仔的重要祭典
凱達格蘭人是南島民族,與今日毛利人、夏威夷等都屬於同一語系。在社會是母系社會,母親的兄弟在家族的地位很大,女性掌有繼承家業文化、土地及財產。在北投社也是如此!尤其是北投社的女巫,更是各社女巫的總集會所在,北海岸的各社曾以社內精挑未婚女子前去北投學習祭祀法術及「作向」(類似東南亞的降頭)。
每年農曆六月十四日至十八日,是凱達格蘭的「作田」會飲祭典。族人盛裝佩帶五羽冠與白細菱形紋邊紅衣,手腳佩帶白羽毛與鈴鐺。男女分開齊舞,少年們(轆)拿高高綁紅布竹竿,先在祭場奔跑吹海螺圍繞開場,同時揚起由弱而強的木鼓聲。隨後由女巫作邀祖靈的「開向」,在草地上擺著祭靈物品,以木盤上放橄欖、小米酒、熟豬肉、人形黑糯米粿四物,面對河流、大海的方向。女巫手拿裝小米酒的小陶罐,先口唸邀靈禱詞,再以口含酒液噴灑四方,然後以橄欖樹葉片灑酒圍場的族人,告知祖靈、邀請祖靈,完成「開向」的動作。開向之後,由女子先出舞,邊歌唱邊舞蹈,然後男子才出場舞蹈歌唱,這時男女舞群各成運動方向不同的同心圓。這時女巫高舉橄欖樹枝與雞毛鈴棒,男女舞群變成女生在內圈男生在外的雙層同心圓,各自方向不同。最後女巫再度高舉儀仗(橄欖樹枝與雞毛鈴棒),面對女巫的舞群面開出引道,讓女巫走進中央,完成獻舞祖靈歌頌豐收。之後開始會飲,由長老們起頭用雙海螺碗連木架,兩人用手臺抬著喝酒,完成會飲動作。最後再由女巫向天空方向,雙手高舉儀仗唸祝祝禱祖靈祈福詞,然後把豬抬出放血燒烤,分給族親各戶,完成祭祖慶豐年的儀式。接著社內連續三天飲酒作樂,最後一天的黃昏再由女巫作「合向」儀式(跟開向同,但禱詞不同。),完成「作田」祭典。
另外還有「作豚」祭典,也是族內年度重要祭典,在農曆二月舉行。這個與珊賽娜來台灣時有關,目前全世界的南島語詞中,音意相同性最高,豬=BAVI這個字。傳說凱達格蘭族從珊賽娜來臺灣,生活食用的,除了水產魚類之外,豬肉是最普遍的。因此也以豬肉獻祭祖靈,「作豚」祭典就是如此的產生。其儀式,各社大同小異,且成為社與社互請與聯繫感情的活動。舉行祭典當天,社內各戶都要關閉門戶,由兩位壯丁捕捉一隻豬來,用美麗的紅布,圍在豬的頭部和背部,再牽著豬去拜訪部落內每一家戶,讓豬的鼻子撞敲關閉著的門扉,依據豬的哭叫聲來占卜,斷定本年的吉凶。部落的族人等到壯丁牽豬巡迴完了各門戶之後,立即用碗裝滿清水,右手拿著樹枝椏,用枝椏撥水,灑在房間、床上各地方。全部灑完了水之後,再在海岸邊或河邊去宰豬,從豬的咽喉採血帶回家,把豬血塗在各門戶的入口處,然後再回到海岸邊或河邊把豬用火燒烤,不用水洗就分給族人,接著全體面向祖先渡海過來的方向遙拜,然後開始會飲舞蹈歌唱,用嚴肅的心情追懷祖先渡台的艱苦困境。北部除了大雞籠社與金包裏社,是以扛豬撞門的方式,較為特別的凱達格蘭族民風特例。
今日猶唱熟番歌 番不成番 人不成人
清朝柯培元曾作一篇「熟番歌」,其描寫凱達格蘭族當時漢化過程,歌詞如下:「人畏生番猛如虎,人欺熟番賤如土。強者畏之弱者欺,無乃人心太不古?熟番歸化勤躬耕,山田一甲唐人爭。唐人爭去餓且死,翻悔不如從前生。竊聞城中有父母,走向城中崩厥首。啁啾鳥語無人通,言不分明畫以手。訴未終,官若聾。竊視堂上有怒容。堂上怒,呼仗具。杖畢垂頭聽官諭:嗟爾番,汝何言?爾與唐人吾子孫。讓耕讓畔胡弗遵!吁嗟乎生番殺人漢人誘!熟番翻被唐人醜。為民父母慮其後。」這首歌詞白話翻譯為:漢人來台灣開墾,見化外生番兇勇如虎,害怕招惹。但漢人對待歸順的熟番(如北投社的凱達格蘭族人等),像腳踏的賤土一樣。怕強欺弱為人性劣根。熟番歸順政府,努力學習與耕種,而漢人卻來爭奪他們的田園。漢人拿走田園,讓他們生活飢餓到死,開始懷念漢人未來之前的美好過去生活情形而感到後悔,讓漢人入侵。偷偷地聽到在城中有父母官可以主持公道,連忙住走到城中見父母官(通常是縣令官之類),一見父母官,就激動如人崩潰一樣的哭訴伸冤。口中講出如鳥鳴聲樣的番語,看長官有不了解的樣子,趕緊用手將事情比劃一番。在申訴還沒有結束,看堂上的長官好像耳聾,聽不到的樣子。再偷偷地看長官在生氣!氣得大叫衙役,要打屁股。打完屁股,痛苦著低頭聆聽長官教訓:你這個番仔,你還有什麼話要說?你跟漢人都是我政府的人民。讓漢人來耕種讓漢人用這塊田地有什麼關係?聽到長官講這種話,真讓人感到悲哀山上的生番來家裏殺人,家裏附近的漢人以各種方式把自己的家業引誘詐騙,而且還被漢人嫌惡與歧視,今天像我這樣子做個孩子的父母,如何不憂慮我的小孩以後怎麼辦!
今天台灣原住民也包括現存北投社的子孫,同樣面臨熟番歌當年背景問題,就連漢人在台灣二二八事件前後面臨族群歧視,是類似的。只是有平埔身份的現存北投社的子孫,在今天的社會中遺忘自己的過去與祖先,而其中認同自己祖先文化與血統,又常掉入「番不成番, 人不成人。」的評論(說是原住民,讓人感受不到原住民文化存在;說是漢人,又不是完全被肯定為漢人)。
其實,我們做一個開明文化的人類,要學習認識自己的祖先,要先自我肯定,了解尊重自己與別人。不要為過去的不幸而自悲,誰能界定原住民身份?只有認同原住民文化的人才有機會去處理原住民的問題。
在北投這個地方,不管是環境與人文,從以前到現在,都是世界獨特美麗的地方。也許在北投街頭與你擦身而過的人,正是北投古早人的子孫!
住在基隆的福州人
福州人在基隆定居的歷史記錄非常久遠,但是斷層太久,從十七世紀到現在,中間將近有二百五十年,福州人在基隆失了蹤影。福州與基隆是屬於天然季風潮流海運交通,沒有阻礙。以戎克船順風順流,從福州揚帆而去需五更之時即可到達基隆。
在基隆開發歷史源頭在和平島,所以古時候和平島有「福州街」、「福州厝」之地名,正是說明當年福州人來台的海商風華。而今天基隆僅存的福州人,卻不是古早福州街的福州人,他們大都是在日治時代才來謀生定居。不過他們來的方法不盡相同,有人是合法登記來做修船工、有人是來經營理髮店,也有人是冒險偷渡過來,以賣豆腐的。他們在基隆已經四代,最後一代連福州話都不會講。
但是他們福州人的身份非常明顯,平時在基隆市裡是屬於隱藏的族群之一,他們有自己同鄉社交圈有基隆市福州十邑同鄉會。且因福州人的民俗飲食與大部份島上的福佬人有點不同,正如:除夕夜裡,福州人在全家吃年夜飯時,門要關起來,蠟燭點起來,菜都擺上,長輩坐大位,吃飯時不能敲門,吃完飯後門才打開,每人一定要剩下一點飯。以一家有10人,每個人留下來的飯都要倒回原來的飯缸,飯缸後有大金紙圍起來,中間放個橘子,每天吃飯時拿一點出來吃,吃到初八。另有福州粽子包得像小海螺形狀,也是很特殊的。除此單憑福州紅糟來說,只有他們會做,其他的人就沒辦法。
以後台灣若與大陸通航,有可能基隆的福州人會再增加。因為現在基隆市已有不少來自大陸福州的媳婦。
在基隆開發歷史源頭在和平島,所以古時候和平島有「福州街」、「福州厝」之地名,正是說明當年福州人來台的海商風華。而今天基隆僅存的福州人,卻不是古早福州街的福州人,他們大都是在日治時代才來謀生定居。不過他們來的方法不盡相同,有人是合法登記來做修船工、有人是來經營理髮店,也有人是冒險偷渡過來,以賣豆腐的。他們在基隆已經四代,最後一代連福州話都不會講。
但是他們福州人的身份非常明顯,平時在基隆市裡是屬於隱藏的族群之一,他們有自己同鄉社交圈有基隆市福州十邑同鄉會。且因福州人的民俗飲食與大部份島上的福佬人有點不同,正如:除夕夜裡,福州人在全家吃年夜飯時,門要關起來,蠟燭點起來,菜都擺上,長輩坐大位,吃飯時不能敲門,吃完飯後門才打開,每人一定要剩下一點飯。以一家有10人,每個人留下來的飯都要倒回原來的飯缸,飯缸後有大金紙圍起來,中間放個橘子,每天吃飯時拿一點出來吃,吃到初八。另有福州粽子包得像小海螺形狀,也是很特殊的。除此單憑福州紅糟來說,只有他們會做,其他的人就沒辦法。
以後台灣若與大陸通航,有可能基隆的福州人會再增加。因為現在基隆市已有不少來自大陸福州的媳婦。
海想和平島Living thinker of Peace Island
和平島生活觀察文本‧社區生活文化重整譜
海想和平島Living thinker of Peace Island
編者有話 努力及時 2003.7.19
對於誕生在和平島的我,這個地方給予我一切。在我成長的歲月裡,和平島是生命中最熟悉的家。但我曾經常常離家去行走我的天涯,四十多年的光陰到現在,我才回來!
四十年和平島的變化很大,昔時人聲鼎沸,今則老大故地,白雲蒼狗,人事盡非。我的老家屋破落不堪,族人四徙。我的學校也改頭換面,我同學的小孩都已在讀大學了,而我的母親也過世了,還有高齡阿媽及老爸仍守著祖屋,我拖著流浪的心靈回到家裡,看看社區老去,年輕人像我年少一樣都移居外地,整個世界變成呆滯停緩的畫面,令人心酸!
我到祖屋清掃故物,找到一本老舊的家族相簿,翻開一頁又一頁蠟紙保護的老相片,我又走進以前時光的記憶中,從祖屋頂破瓦天窗的光,我又見我的曾祖母的模樣,從清朝末年到民國五十六年,我找到我的身世與關於和平島的過去。荷蘭親戚、法國麵包、馬階教學、漳泉相拼、太平洋戰爭、二二八船寮事件、雞籠城故事(城啊背頂之戀),還有我們是平埔仔的人,都停留在老相片的紀錄裡。我彷彿走進相片的國度,從番仔火的光芒中,我聽到蛇皮三弦的緩慢悠揚旋律,一聲一聲撥起心中的感傷,我責備自己的無能,愧對祖先。我開始有了動手來做重整家鄉的工作,從田野調查、資料蒐集、自行編輯文章報刊、自行舉辦文史導覽活動,鼓動平埔文化復振工作。像一個超級傻瓜,從家裡、社區、學校、廟宇、教堂裡到處推廣「救救和平島!」的社區文化生活重整目標。
幸好和平島的長輩與朋友,都很支持我的任性!現在參與社區營造的鄉親也越來越多,尤其是天后宮、和平國小、海洋大學,還有阿拉寶灣的阿美族鄉親,都很幫忙,讓我省力不少。
今天有題要我說說社區十好十壞,實在難搞。在交稿之前,每每難以下筆,鑿書敘故。再加上自己社區文化工作頗重,連政府部門都要找我支援(忙著籌備基隆中元祭整月活動),實有分身乏術的壓力。以前所帶過的學生,現也全身投入社區文建工作,無法幫我。再加上個人對社區的期許評價落差很大,怕是觀察失微,無助解題。
不過我還是把我個人對地方的意見,以超出限定範圍來完成這本文章,尚望看官包涵,勿因冗文,壞了閣下的情境。謝謝!
1和平橋說
和平橋說世間無人情
這是和平的世界,也是戰爭的世界,因為事在人為。和平橋是目前全臺灣第一條跨海水的水泥橋。她誕生於1935年4月1日( 愚人節 ),她告別了和平島離島的時代。日本人設計建造時,為了大量開發和平島,給她一個紀念性的名字─基隆橋,並在和平島橋頭邊保留紀念荷蘭諾貝倫堡遺址的木排碑。從那個時候,和平島人開始從橋上跨越八尺門小海峽到臺灣本島,而臺灣本島的人也同樣地由橋上來到和平島,就像母子臍帶一樣的親蜜。
1945年初美軍重度摧毀整個和平島,也企圖炸斷和平橋。結果在靠和平島邊的橋上,用兩顆五百磅炸彈炸出兩個大窟窿,穿透她的身軀,留下鄉人神蹟的傳說,說是媽祖在轟炸時以衣袖忙著接炸彈讓橋不斷。戰後鄉人將她修補起來,又恢復昔日橋上交通的繁忙。
1947年3月初橋下起春寒,橋上多冤魂,到處都是軍隊,捉人屠殺。那是一個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時代,也是「槍砲之下,法律沈默」的時代。從那時之後,和平島的名字誕生了,和平橋的名字也出世了。新的統治政府來了。
1999年和平島人因臺灣鄉土意識抬頭,開始重整社區文化,呼籲保護地方紀念古蹟─和平橋,撫摸她戰後不斷被漠視與被破壞的傷痕,不禁反省是誰在傷害她,難道是因為日本人設計建造的緣故嗎?非要她滅亡不可?
看她那如長虹一樣的身軀,有著工整城垛形的橋上邊欄,還有雙橋頭的橋頭小燈堡,在中央肩部還有一雙等高如大珍珠頂圓錐燈柱,典雅樸實風味洋溢。如今橋頭小燈堡破損不已、邊欄被掛上無數大鋼管、橋下被穿透無數的管線、橋樑被劣質工程補強而風化出筋,她的原名牌基隆橋被人塗上和平橋字樣的泥板。她被包工程人們的私利與漠視的鼓動,終於面臨拆除的命運。2003年4月要拆除的前一天,監察院來了勘察保留的命令,她暫時活命下來。
如果不是有一群愛鄉的和平島人提出保留的合理要求,我們現在還有機會看到她─臺灣第一條跨海橋。這是一個被政治玩弄的社區時劇演出片斷,也是社區文化代價最無情與醜陋的交換。
2六大油槽
六大油槽鄰家火場
和平島上很早就有人使用礦物燃料,在1626年西班牙時代煉鐵。易燃的煤薪礦油,都是遠離人們所住的地方。因為有人會因疏忽與故意而引起災難。
在和平橋上往和平島方向看過去,岸邊碼頭上有六個雙排並列的油槽,緊鄰著密麻的社區住家,真是「勇敢」的臺灣人!
放油槽的地方,在三四百年前是個沙灘與岩礁相混的海邊,是昔時大雞籠社聚落的滯船場,直到1887年劉銘傳修築社寮砲台時,形成兵工船運碼頭。到了日本時代,本地為日軍海陸兩棲專用碼頭與貯煤場。戰後本地成為基隆漁港加油站,當時環保與公共安全觀念尚未普及,在加上漁業景氣大好,原本一個油槽,擴充到三個,再擴充到現在六個。起先加油站設計有考量公共消防安全距離,但隨著加油站業務需求量增多,賺錢也多時,也不考慮鄰近的社區住家了。而社區住家也習慣被政治壓迫而不敢發聲,大家想如果有一天發生了爆炸災難,只好認命哦!
油槽的危險是潛在的,社區住民大家期待永不發生最好。但事實上大家都成了「阿Q」的人。目前可以要求的做法,就是加油站與社區住民敦親睦鄰,大家一起做好公共消防措施;另外就是遷離加油站到安全地方位置。
加油站碼頭也一直乾淨不了,到處都有油污雜物,碼頭海邊也同樣地浮油滿面,曾有和平島漁民開玩笑著說:「只要從外海入港時,看到浮油海波,就知道和平島八尺門碼頭快到了。」,可見油污港域已有很長的歷史,對環境保護有很嚴重的破壞。社區住民也無力去反映改善,因為政府單位長期的特權施力,連地方民意主管也無能為力。
現在社區面臨漁業蕭條,積極開發地方文化觀光,像島上許多政府中央部門,是否能在利用和平島的土地資源,給和平島社區住民有一個合理的相待。
3無用碼頭
無用碼頭壞了雞籠灣
1934年日本人建造基隆漁港(今正濱漁港),在和平島南岸大沙灘,填土造堤變成一長方型的海埔新生地,在那裡設計了井然有序的日本漁民宿舍、水產試驗所、製冰廠、造船廠、水產品加工會社等現代化漁港。
在日本海洋文化的影響下,和平島漁民告別傳統手網與焚寄網的漁獵業,轉成為現代化的汽船機動魚撈業,漁業量爆憎,打開了歷史的新頁。漁村文化傾向潔淨環境管理,再加上日本衛生警察的公權施壓,當時的社寮町(和平島)是一個看不見垃圾髒亂的地方,每日午後,家家戶戶都在灑水打掃自己的家園與家門的馬路,人們都穿著樸素整潔的打扮,在趴啦趴拉的木屐聲中,揚遍少許幽靜的和式木屋巷道。至今和平島老人還在稱讚那時候的生活環境品質。
今天的和平島南岸,是一片無用碼頭,尤其是現在漁業沒落了,更是一無用處。南岸一整排外來人在這裡開鐵工廠,廠內外皆是骯髒污穢不勘,整個碼頭像是金屬廢棄物堆積場一樣的恐怖,徹底隔離出社區住民活動區域,成了許多社會邊緣人的舞台,潛伏了不少阻礙社區發展的問題。直接暴露出戰後的工業品質管理嚴重畸形不良。從資本家的良心、工人的生活教育及臺灣功利文化看待,和平島南岸成為現代基隆港的毒瘤。
其實政府是很任性,尤其是有私心「精英」主管的放任,只管徵稅,把和平島整體社區生活品質敗壞都變成付出的代價。再加上外來的經營者我行我素毫無公德,造成今天的結果。和平國小的小朋友都叫這裡為「髒髒碼頭」,是個打死也不願去的地方。因為去的話,會把身上弄得很髒,而被媽媽罵。這是一個社區裡見不得人的地方,不禁教人直問:「大人呀!長官呀!這裡能不能出頭天呀!」
目前和平島南岸要改善環境品質,要喚起社區住民的勇氣,向政府部門的管轄地要求環境品質管理提昇,還給民眾一個曾經輝煌美麗的雞籠灣碼頭。但政府若不處理,繼續放任下去,那就等著政府換人來做到。
4歷史無用
歷史無用,公道不在人心
在臺灣生活的人當中,有一種人叫「無責任過客」。尤其是在刻意樣板教育與功利追逐私慾環境雙重成長背景的人,更是明顯。除了眼前的名聲與利益,其他如親情、歷史、文化、道德等都可視而不見。人已不成人,人成為一種謀利的工具。人無責任地生活,只講求享受權利,而不善盡服務他人的義務,成為無責任過客。在社區裡,無責任過客的人越多,這社區會成無公德的動物聚落,談不上人類文明文化的傳承與永續。
在和平島社區,歷史與住民沒有明顯直接連繫起來,現在的和平島住民除了凱達格蘭族人外,都很晚才遷移來,每個外來族群都有自己和平島生活經驗。而和平島文史自發性整理工作很晚才開始。在沒有享受歷史文化活動習慣的島民,要來談論地方歷史,倒不如來如何增加繁榮與賺錢來得重要。
島上的歷史有著全臺灣文史中最壯麗的起頭,所謂「北社寮、南安平」、「北雞籠、南安平」是要以世界大航海時代發展史觀來詮釋。
如和平島上的龍目井,在1945年前被制訂為荷西史蹟,但過後五十多年,她成為什麼模樣?到現場一看,就可以了解臺灣的人是如何善待她。一個不起眼的古井,有著四百年的人飲用情懷。僅管古文中信書旦旦,龍目井的存在,似乎不屬於臺灣人的心。沒有放在心底,自然就事不關己。這種可怕情形,已不僅是龍目井而已,連家庭人倫也受到影響。
要懂得「飲水思源、慎終追遠」做人處世之道,先從尊重歷史、保護古蹟教化來美麗我們生活的社區,我們才會從執行工作而獲得對於家鄉的自信與自樂,這樣別人才能快樂來和平島。
如果我們能跨越政府主管的限制,讓我們有制度組織來做地方歷史文物景觀維護,我們可以讓孩子看到那屬於祖先們早期生活的紀錄。
5消極公園
消極公園低能世界
現代都市社區生活公共空間,少不了公園的設立。主要是提供社區住民有一個公共自然生態機能的公園。和平島海濱公園就是如此。和平島的人要到自己家鄉的海邊,千萬記得要帶身分證以證明居住在和平島,否則就得付四十元的門票費。許多在和平島長大而搬出去的孩子,就因為這樣不再去和平島海濱公園,離和平島家的心,也就越來越遠。和平島人搬出住越來越多,住進來的人越少,和平島住民少了!
和平島海濱公園的地方曾經讓三百八十多年前的西班牙人驚讚不已,直鳴槍高呼:「伊拉!和摩莎!」,意味這是珍奇壯麗的島嶼。人們自由自在進出此地,得其所要。一直到1946年春天,和平島人被禁制到這個區域,因為此地此時成為軍事禁地,擅入者,軍法格殺勿論。那時候和平島人不能去社寮後壁海( 即今和平島海濱公園 ),連小學生校外教學都安排比和平島海邊還醜的野柳上課,甚至在課目上美名為「遠足」。
1970年軍方局部時段開放海岸,大家才知道原來和平島海邊是如此美麗,零散的小沙灘,一整片巨大高聳的化石岩礁,還有一整排懸崖邊飄搖的野百合。真是神奇美麗極了。
到了1987年,軍方才會同基隆市政府,同意開設和平島海濱公園,因為已有民眾自行破壞海岸做起養殖九孔業,所以婉轉交市政府規劃公園。開始和平島海濱公園現狀規模。
公園的經營是對外招標,公園設施的維護在經營公司。整個公園遊賞品質也在經營公司身上。和平島海濱公園擁有壯觀的大寮層化石海蝕海岸與潔淨有機的海洋生態, 但是經營者卻自行設立許多煞風景的人工玩樂器,似乎要遊客遊樂習慣停留在機械世界裡頭,況且所設的人工玩樂器如:空中軌道車、地面碰碰車等,都是早已被淘汰的遊戲機。連小朋友也不喜歡來有場地限制的遊戲車。當然經營者每年都向基隆市政府哭窮,投訴經營困難。
其實在全世界休閒旅遊品質不斷地提高,今日和平島海濱公園的經營者是嚴重不及格,消極如守財庫的人,不知將財庫的財流通於世,反而只收參觀財庫的門票錢,更何況這個財庫是屬於公共財產,和平島海濱公園經營公司只是暫管者。和平島有舉世矚目的世界地質瑰寶,就這樣被人弄成低能世界景觀。
消極公園低能世界,只有我們和平島才有!
6自由民地
自由民地,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在基隆開發史的源地,和平島是第一位。目前文史資料顯示基隆早期的土地,是凱達格蘭族生活園地。和平島的土地,更是凱達格蘭族大雞籠社主社地。近四百年來,臺灣海外不斷移民進入基隆,凱達格蘭族土地全部被侵佔,其中以移民者最愛,就是「自由民地」。所謂「自由民地」,就是無時無刻、無人知曉時,只要我喜歡,我就佔土地,先佔先贏,佔久了自然就成為我的。外來的移民與政權,都是如此,以致於基隆土著後裔無地可住,變成花錢買地租房買屋。在和平島就是如此。
由於政治的壓迫,移民的自私作為及政府的同流合污,數十多年放任移民違章建築,然後再放寬重修違建命令。導致移民居家就地取材,以非法取得合法,造成社區環境規劃的混亂與高危險(消防不足、道路不足、用水不便、空間擁擠等)現像,且現在這種情形還繼續發展中。這是社區發展與更新的環境隱憂,連警察都覺得少碰為妙,很難處理。
然後為政者再數十多年不重視與提倡臺灣文史和鄉土教育,許多原住民的後裔都不知道原來這些土地是其祖先生活奮鬥所留下來。搞到最後族群被瓦解離散,甚至消聲匿跡。
今日在和平島上,佔用公地現象很多也很久,在臺灣政治上,佔用公地者,常以權勢關係與選票,影響既佔的事實,最後變成佔用公地者自己的。臺灣山上有很多廟宇,都是這樣地一棟一棟的誕生。
像上述現象,一般奉公守法的民眾,都無可奈何接受佔用公地者的炫耀,直呼世間有何公平乎?難道都要大家學習「我是有辦法的人,政府奈我何!」的作法嗎?
所以「自由民地,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這種行為與觀念,值得大家一起來深思!
7野草拜壇
野草拜壇,我是神明!
在和平島社區裡,有很多住民祭拜的地方,也有各式廟宇、神壇與教會。廟宇祭拜的神明大多是與海與土地有關,神壇祭拜,則是五花八門,種類繁多。相形之下,教會禮拜就明顯的清楚多。
不知道是和平島住民喜歡拜拜,還是因為生活上不安全感作祟,神壇在和平島上數量越來越多。其實在臺灣蓋神壇蓋廟,是個很賺錢的地方,神壇與廟宇所使用的土地,有很多是屬於公有地。但不知道如何,島上的要塞防區山頂,出現不少的神壇道場。最後連和平島後壁海的大寮層海岸也有野台神壇存在。
和平島的祭拜點是如此的多,果真和平島是眾神最愛的地方?和平島上真有最虔誠的信徒?野草拜壇,我是神明,應是實際上的寫照。神壇與道場的誕生,大多是主其事的和平島人或外地人所為,借各種自創神蹟傳說來創造立壇建場的願象。尤其是臺灣舊俗中,從他地的主神廟分靈神明到自己家中祭拜,進而設壇立廟。只是也有很多人(知識份子)認為現在宗教信仰,有需要釐清民眾的祭拜信仰目的,在於何處?有無被神棍戲弄及迷信騙取?神壇是不是有助於提昇社會善良風氣?神壇設立對社區生活有無影響?
就現在和平島宗教活動,對社區民眾生活影響較大,就是每週休二日天顯宮進香團來訪,造成局部交通擁塞,除此另是平一路的浮雲寺午後唸經聲擾人午睡,最為和平島人屢生吵鬧糾紛。其實顯示部份的和平島人唯我獨尊,不重視他人生活權益。有時真叫人難以置信,一個個拜佛拜神的信徒,修行的品質不足,還理足佔廟不饒人。這個現象就像野草拜壇,我是神明一樣,都是層次很低,其誠可疑的地方角頭盤踞。
所有祭拜神明,只知其名,不知其義。祭拜者大多不是很了解所拜神明的由來,很難體會人格升天的神明,能成為自己的生活榜樣,只求自己心靈傾訴求解和贈與福益。在所以社區宗教從事者,有責任帶頭用功做好宗教服務人群的教化工作,並參考世界上先進國家的宗教管理,讓人間有愛、里仁為美。
和平島的野草拜壇,我是神明的景觀該改善吧!
8霸王工廠
霸王工廠無人敢敵
從臺灣文史上,和平島很早就有工廠,在1626年之後,西班牙人引進打石場、煉鐵廠、修船場。但大規模的工業活動,則從1902年之後慢慢從水產加工進入造船產業,1937年日本軍方因計畫發動太平洋戰爭,在和平島西南端設立臺灣造船株式會社,是本島最大的工廠。後來1941年整個和平島被規劃為海軍工業區,1945年2月3月美軍全面摧毀和平島,戰後由中華民國軍隊接收,承續日本政府的規劃,設立造船工業區。但1949年中國大陸難民激增,本島山坡被私墾住用,1953年大陳義胞來和平島居住,有關單位重新規劃和平島工業區定位,工業區僅剩南岸碼頭區與臺灣造船公司,其他部份劃為大部份軍用地與狹長和一路兩側的民用地。
和平島的霸王工廠,就是指南岸碼頭區的工廠,尤其是做「黑手」的鐵工廠。大多是外地人來本島設立,主要業務是承攬漁船維修與船用零件保養等,其工作需用大量潤滑油、機油等,會嚴重污染環境,由於廠家不重視,更是廠內廠外皆油污穢地連連。五十年來,黑濕的地面是本區最常見的景象。從來沒有人過問這裡,漁會、港警、警總、海巡署、漁業署、環保署都沒有來關心這裡,也許這裡被叫做「霸王工廠」,無人敢敵!聽說本島的里長及議員有去關懷本區廠家,把社區民意要求整潔碼頭環境傳達,後被置之不理,如今也是不了了之!也有民眾自行勸導廠家改善,結果引起了衝突事件。就這樣和平島南岸,因為霸王工廠的撿破爛堆積拖拉式工材管理,一直是覆蓋美麗碼頭環境的病源。
霸王工廠造成社區環境最大的髒亂源,無形的廢棄重金屬與污油滿地,經過風吹日曬,風吹雨淋,港邊滿是鐵銹與臭油氣味,在工廠下班之後到晚上,形成一整帶黑暗危險的碼頭。環境惡劣到這種地步,更顯得人心自私自利的墮落與對生命無望的冷漠。難怪島上的老人懷念和平島太陽帝國日本時代的工廠,有公德紀律的工業經營者與整潔有技術的工人。他們說像今日和平島的霸王工廠者,連當日本人的工奴還不夠資格。
今後要改善這個霸王工廠問題,得先從社區住民教育開始,打破自掃門前雪的陋習,要求工廠管理環境品質提高到世界先進工業國家水準,讓所有工人能夠自傲敬業盡本份的大家一起來,塑造整潔乾淨的碼頭空間與開朗達觀的心情素養。
9特權球場
特權球場社區無福
和平島也有社區球場,是槌木球的場所。起初由社區民眾發起申請球場設立與槌球運動推廣,原先在是在和平島東北邊海埔。和平島的人自行整地植草被成為搥球場。後因基隆港務局限用而轉於和平島他處設立,而海邊搥球場變成基隆市污水處理廠。
和平島社區團體另在島上的「社寮坑尾」古井前,整理出一個小型槌球場,加柵欄門與圍牆。社寮坑是和平島地方的老地名,剛好是基隆市立和平國民小學的校區。要去槌球場運動,必須穿越學校校區。在使用上,較無自由度與開放性。而槌球隊隊員大多是已退休的老人,但人數極少。後因人數減少,槌球運動幾乎停擺。只有在出賽前,才找人湊足。另外球場是以「社區之名」申請設立與使用,但使用者通常就是那幾個人,大多數是社區團體的幹部,一般社區民眾不清楚球場的運作與管理,甚至大部份都不知道在和平小學校區之後,還有社區槌球場。即使到了球場門外,儘是門禁深鎖,一付庭院深深的詭密。
其實像這種公共設施,功能沒有普及及有效運用,實在是社區無福,在整個和平島上還不算少,如和平島龍目井邊的涼亭與小階梯廣場,平一路尾路衝小涼亭等等皆是。公共設施使用效率奇差,反映規劃不當、設計不良、推廣不足、管理無能等問題狀況產生。原因主要在於人的操作方式失策,每當主管政府釋出地方建設提案實施,就有專門人士靠此吃飯謀生,急就章承包提案,取得經費,再斟酌實行。最後產生給後代子孫擦屁股的難題。也是所謂「前人享受,後人遭殃!」的現象。
在這裡常想政府有關單位的立場,是否在日後施政時,能以民主共和國的制度作法,先安排民間與政府的溝通,取得共識,再進行施政工作。這樣子才能帶動教育民眾的觀念建立,養成開放參與、熱於服務社區的習慣,以完成有效率的施政成果。如此政府施政的成果,才能讓納稅的民眾有熱愛家國的榮耀。
有了特權無效率的社區球場,就像宣告該社區的福運告終。想繼續住在社區生活的人,該醒一醒看一看這個很要命的傷痕。
10生態破壞
生態破壞!人力勝天乎?
和平島生態環境很古老,在地質上主要是大寮層(約在2000萬年前繩沉積於海底)的中段砂岩。大寮層是一個很豐富化石的海相地層。又由於和平島的地層生物擾動強烈,造成岩性不均勻,地殼上升產生許多節理,加上本地潮濕高溫,因此和平島北海岸產生了豐富地貌,如:海蝕平台、海蝕崖、「萬人堆」或「蕈狀石」、「豆腐岩」、海蝕溝、「蜂窩岩」或風化窗等等壯觀美景。同時鄰近的海洋生態更是因海底與潮流激 盪,豐富多樣如石花菜、海膽、龍蝦、石班魚等等皆是。
可是政府不顧民意,套社區民眾以開協調會作政策實行的背書,強行興建污水處理廠。社區民眾抗議十年多,最後被不於處理方式解決民意。污水廠在無民意的強行施工,移山填海,造成和平島南岸漁港,無天然屏障,飽受東北季風摧殘,施工海域泥水四濺,生態破壞無已。且和平島北海岸最大片的豆腐岩,也納入工程施工區域。社區民眾藉電視傳播媒體抗議施工單位枉顧生態環境的動作,絲毫動不了施工單位蠻幹。只有社區民眾與和平島文史工作者呼籲拯救島上的社寮東砲台時,施工單位才出面表達立場,協調解決問題。
協調會召開,社區民眾要求立即停工建污水廠,重新做好廠址環境生態評估,以決定改址施工。但政府允許停工評估,後來政府跳票,暗中在夜裡強行施工,許多和平島北海岸的山邊,在社區民眾睡夢時,從地球表面消失。常常隔天早晨,社區民眾才發現家鄉的山越來越少,路上的風越來越大。即使每天白日晚上都有社區民眾守在和平島出入口(和平橋頭),仍無法想像政府施工單位的工程機械與工人是海面直接登陸施工區。一個不敢在社區民眾面前施工的政府,是如此令人民寒心恐怖!
施工區鄰海邊,為了污水廠運作排水用,所以利用原基隆港務局堤防與銷波塊來鞏固施工區的安全,但長久以來,該區是颱風最愛摧毀的地方,海浪拋石最大的區域,近十年來擺設六百多顆巨型的銷波塊,如今只剩了十幾塊,且八米寬的防波堤防,整條崩塌斷烈,可見海蝕力強大。施工單位至今仍然相信他們可以人定勝天,以混凝土海岸長城來保護污水處理廠的安全。而和平島人仍傳說1867年基隆海嘯爆發,就是從現在污水廠址前的海底火山引起。
11社區希望
社區希望和平國校
和平島的最高學府是基隆市立和平國民小學,是民國39年才開辦的,也是現在和平島唯一公辦學校。和平島六十歲以下的住民,大部份都是和平國小的校友。學校的變遷反映出和平島的繁華歲月。不過和平島社區從以前到現在,社區學校一直都是社區未來發展的希望寄託。尤其在和平島的小朋友很認真地學習,累積生活成長的經驗之時,更能感受和平島社區旺盛的生命力存在。
在學校與社區的結合,從鄉土教育、生態環境、世界新知、科學知識、藝術培養、做人道理與文化素養建立,都面面俱到、頗有成果。只是學生人口比以前來得少,學校的規模也縮小許多。但和平國小是社區的人才搖籃,是和平島未來的希望。在歷史上不同時代的和平島也是如此!如西班牙時代的聖道明佈道院,也是學校;清朝天后宮內的求是齋書房(漢文教育)、馬階社寮佈教所等都是有當時和平島家長帶著小孩入學,來希望和平島家園能築夢以成。事實上那些當年學成的小孩,在日後的努力,終於開創今天二千戶大社區的和平島。
一個社區發展的希望在於是否能有不斷的傳承與永續,教育是最好的人生投資,也是社區永保安康的憑藉。今日和平島社區的總體營造工作中,有很多地方是來自學校師長的建議與小朋友學生的需求,像天后宮與社區近年推動的文化活動,都是源自我們關心我們的孩子開始。
雖然和平國小規模比往昔小了很多,但是它有萬人以上的畢業校友,在今後的學校與社區的良好互動,可期望未來會有校友會組織成立,在人力資源充裕支持,可以加速和平島老舊社區重整與增加活力。
12皇帝殿海
皇帝殿海社區之寶
在和平島社區四面都環海,北部區域的海邊,和平島人都稱為「皇帝殿後璧海」。光聽說有皇帝殿名稱,就可以知道這塊地方在社區住民心中是多麼尊貴與敬畏。「皇帝殿」地名的由來頗多,其中有一說是以北岸的海蝕風化岩礁,有如皇宮座位排列一般,有皇帝寶座椅位,以及周邊圍繞如眾星拱月的臣民座位,整個地方像極古時中原的皇帝殿,而在此之外,都是如萬頭踵頸的文武百官頭一樣,看起來十分壯觀!這是清朝光緒末年流傳的說法,後來和平島老人一一凋零,皇帝殿的稱呼逐漸為人遺忘,現在的人只知道和平島海濱公園,比較少人提及「皇帝殿後璧海」的稱呼,更有人以為「皇帝殿」是指石碇的皇帝殿(在1945年之後取名)。
「皇帝殿後璧海」是和平島社區之寶,不單是壯麗的海岸生態,連同北方的海域,更是一個藏寶庫。這個海底到遠方的基隆嶼之間,有如犁過的田溝一般,有序著橫列幾十個海底波堤,在堤邊堤底都是底棲生物活動區域,如龍蝦、螃蟹、龍鬚菜、珍珠、石斑魚等。這些都是和平島漁民高經濟價值的漁獲,島上有不少的人家就靠此過活。而靠和平島岸邊,每年又有大量高膠質的優良石花海菜群,更是聞名全台灣。在日本時代末期,日本人曾用和平島的石花提煉成零式戰機上的備用駕駛艙玻璃,可見其海生膠質優良性極高。臺灣其他的地方石花海菜都無法比得上和平島所產的。這些都是源於「皇帝殿後璧海」的優質生態環境,其所創造出的財富已養活和平島好幾代人,稱之為社區之寶,當之無愧!
近年來台灣海上運動越來越蓬勃,浮潛與海底觀光來逐漸普及開來,在未來政府的開放海洋政策中,「皇帝殿後璧海」將會成為大家的海底樂園與海洋教室,敬請拭目以待,歡迎來到和平島「皇帝殿後璧海」。
13戀戀北管
戀戀北管社區戲台
和平島的漢文化十分活耀,經歷了明清兩朝到現在。廟宇的興建、民俗祭典都一直訴說漢文化的強勢。和平島的廟會,常以北管樂為奏,熱鬧非凡。
以前和平島平常娛樂很少,沒有電視機、沒有電影院、也沒有電唱機、卡拉OK,社區住民在清末年間,自宜蘭引進北管音樂,開始和平島有聲有色的時代。每當漁休期間,庄內的小孩都會群集廟埕,欣賞北管老樂師的教唱與演奏,逐漸著學習北管的人也越來越多,同時廟會專屬的陣頭扮神,也有不少人學習。在文聲武行的傳統民俗藝術中,和平島北管成立了得義堂,建立了亂彈北管子弟班,在廟會酬神中扮起子弟戲,相當轟動,所有演員,開始粉墨登場,台上成了入我門王侯公將,戲夢人生一般。當年子弟戲風靡了全島住民,男扮女裝、維妙維肖、實叫人驚為天仙。唱腔獨特,劇本古樸,教孝節義,又是當時的文化展演殿堂。一直到日本時代末期,雖遭受皇民化運動影響,北管在和平島鄉親的小心與努力,終於過渡到戰後,民國五○年代,是和平島北管最巔峰時期,曾多次戲曲表演競賽得獎不少。
在這段期間,和平島上也曾出現「陳興華毫宅」的私人戲台,放映無聲電影,但仍不減鄉人對北管子弟戲的熱愛。一直到了民國五十年代初期,島上電視出現才把吸引力轉移。每逢夜間電視播放時,庄內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拿著小板凳,聚集在電視前。由於初期島上的電視只有一臺,看電視的人潮場面比看電影還要刺激,有電視的屋主,在廣告時間會暫時關掉電視休息一下,整個空間到處都是人聲鼎沸的閒話家常,就這樣北管子弟戲開始被冷落下來。
經過了三十多年,人們又從關懷鄉土文化,回頭來看北管子弟戲。但已事過境遷,只剩得廟會可看可聽的北管迎神陣頭演出,行伍中盡是白髮點點的老師傅群,拖著晚年歲月,陪神明渡過。後來經天后宮頭人建議與和平國小協商,讓小學生來學習北管,以便傳承。學校教北管,學生家長大多反對,經多次協調,才有成辦北管戲曲演奏教習,同時也在校園裡播揚出北管戲曲藝術的種子,但由於學生人數不比以前多,情況對於傳承並不樂觀。所以鄉人建議有需要設立地方北管文物館來專職傳承北管文化,建立社區戲台。現在正努力以赴朝著立館推廣北管文化方向進行中,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和平島又可常聽到看到中原北管藝術展演。
14海洋科技
海洋科技社區本錢
和平島近百年產葉發展,首重於海烊科技。靠海吃海是和平島住民最大生活安頓所在。島上有台灣第一個現代化大造船廠(即今中國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基隆總廠),也有臺灣水產試驗總所、經濟部北區職業訓練中心,還有民間水產加工廠、製冰廠及民間碼頭修船廠等,鄰近正濱漁港(昔基隆漁港),有漁貨物流市場、國立基隆海事學校、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等海洋科技研究學府,是北臺灣最密集的海洋科技產業區域,是臺灣發展海洋科技的重鎮。
和平島有大船小船建造流程的現場,是臺灣造船文化教育的大教室,和平島南岸有臺灣史上第一個現代化漁港的實景,可供漁休期從事漁業捕撈教育展演,開發漁民生活文化觀光的願景。和平島的海洋資源探索與運用,有水試所協助可擴大民眾海洋生態教育的視野,善用海洋資源。
和平島社區住民有數代累積的航海經驗、造船經驗(從木船到玻璃纖維體船、從帆船到輪船等)、水產品加工經驗水產品行銷經驗、海洋生態體驗經驗。和平島海洋科技人才濟濟,是社區發展海權國家文化的最大本錢,也是社區發展的未來寶藏。
和平島社區有夢,要走向海洋科技園區的規模。期許和平島社區生活品質藉此達到世界先進級的水平,為地方謀求永續經營的保證。要使和平島成為有海洋優質文化生活空間,是每個和平島社區住民必須努力去做,才能築夢而成。在加上和平島歷史以來所遺留世界各海上活動的族群人文文化,相信和平島在未來成為世界級之海洋科技園區,會受到國際間的矚目與喜愛!
15多元族群
多元族群世界和平島
和平島的住民,來源很多,使用的語言也很多,有福州話、溫州話、大陳話、閩南話、客家話、北京話、阿美語、日本話等。由於和平島的造船業、漁業、海運業發達讓他們離鄉背井來到這裡生活,經過近百年來,和平島已是二千多戶的大社區。
和平島社區在不同的年代,族群文化呈現的不同風貌,但主要是看外來政權約束力來區分各族群的擅場時代。如和平島的凱達格蘭族群,在1669年之前,屬於強勢族群,全島到處洋溢南島海洋貿易民族文化氣息,從邊架船、干欄式木屋、印紋陶罐、紋身獵首等,都可在島上看到。1580年開始大明國漢人與日本海寇,也來和平島。漢民海商文化與日本海洋文化,從此開始影響和平島的人,閩南人媽祖信仰與日本人武士刀都出現在和平島。1626年西班牙人來和平島,天主教信仰及歐洲拉丁文化隨之進入,島上的生活開始有商店、學校、城堡、教堂、歐式花園。1642年荷蘭人也來了,新型貿易作法,會計徵稅都成為生活經濟的呈現。同時基督教也進入和平島。1669年大明國國姓爺鄭成功部隊登陸,漢人閩南文化達成高潮,盔甲軍裝,刀槍俱備,海戰連連,是個海國戰爭時代。1683年大清國滿洲官來了和平島,島上的男人開始過了剃頭結辮裝扮。1884年法國人進入和平島,法國話與西洋麵包,到處可見。1895年日本帝國海軍佔領本島,在島上高處古砲台飄揚著太陽軍旗,宣告和平島進入講日本話的時代,融合台灣平埔原住民、漢人、日本人、琉球人與朝鮮人,是個現代東亞文化匯集的漁人島。1945年中華民國國軍從日本軍人交接整個和平島,1947年和平島成為二二八事件的槍決刑場。1962年和平島台灣造船廠產業興盛,吸引台灣海外的人前來謀生,尤其客家人。1976年和平島漁業景氣鼎盛,島上激增人口高達兩萬多人,台灣各地的漁民,都聞風擁潮而來,也包括花東地區的阿美族。2000年和平島社區,因造船漁業沒落,人口外移、社區老化,島上街道大多寂寥,和平島成為年輕人要睡覺才會回來的地方。
2003年和平島出現文化觀光產業發展的曙機,多元族群文化,可規劃區域人文觀光巷道,各語言族群都可以自己的食衣住行育樂方面,轉化成族群文化產業與活動節慶。如雞籠福州街三刀節、溫州大陳巷魚麵年糕美食週、客家巷耕讀傳家文化週、閩南巷舢舨媽祖王船祭、大雞籠社祖靈祭、阿拉寶灣阿美族豐年祭、西班牙巷拉丁文化美食週、荷蘭巷木鞋啤酒節、法蘭西巷孤拔麵包節、日本宿舍海帶浪花文化節、琉球埔海洋文化節、朝鮮亭泡菜文化美食週、明國巷海商文化美食週、清國巷移民文化美食週、國府街民國文化美食週、和平島海軍文化節、雞籠城慶(聖薩爾瓦多城節)、和平島帆船節等。
和平島的多元族群文化是和平島人文觀光的大本錢,是社區最大的產業文化財。希望在不久的和平島,進入每個巷道裡,可以欣賞各個族群語言交談與歌唱旋律,也可以看見各族群的生活文物,還可以品嚐各族群的美食,做一次又一次臺灣海港文化的探索與驚奇。
16海港人文
海港人文生活寶鑑
和平島社區很早就有以海為生的聚落存在,也很早有人類船隻活動的記錄。海港在和平島誕生的年代已不可考,不同的年代,海港的型態也不盡相同。
早先的和平島住民凱達格蘭族馬賽人從本島的北方飄浪而來,就是駕著雙邊架的三角帆木船,依山勢與潮流,選擇和平島南岸的大沙灘為停泊船的港灘,沒有碼頭,只有部落公廨的船屋,停泊著大船,其餘小船沿著漲潮線邊羅列有序的擺放,部落公廨離海很近,族人稱為「凱達格蘭」,馬賽語義為看見海的地方。有著連結海內外之處的特義。這時候和平島南岸的沙灘,是一個古老的海港,在1626年之前,這裡曾經是馬賽人海上易物貿易的中心,在部落的節慶中,也是北福爾摩沙南島語群住民賽會之地。海港邊有著馬賽人製作的獨木舟與夾板船草寮,還有織網場、製陶場及少許石炭場。每逢交易之時,沙灘上出現各地的「生理人」,以物易物的景況熱絡,各取所需。這個時代有著自然純樸商道的氣息,人們常陶醉於和平島馬賽人所釀著的「姑待酒」中,留下放縱熱情的回憶。
1626年5月12日西班牙人橫渡太平洋來到和平島,在槍砲聲夾帶單響軍鼓聲,他們以克拉克三桅帆船艦隊靠在和平島南岸,帶來墨西哥銀幣與華人工匠,在和平島建造起城堡、教堂、花園、商店街道、木棧碼頭,他們改稱此地「聖薩爾瓦多」,一如哥倫布首度登陸美洲島嶼。他們把和平島南岸的部落住屋拆卸開闢成他們的聖蒂西瑪港(聖三位一體港或聖救主港))。在那個時代和平島的海港開始與世界大航海運輸線相連,商貨交易達到顛峰,1634年22艘西班牙商船停在南岸港邊,船上的帆與彩帶,飄揚著十字架聖血徽,和平島海港邊到處洋溢拉丁旋律歐風氣息。
1669年漢人水師軍隊來到和平島南岸海港邊,破落的戰地,成了貯存著各種戰備物質,人們在不安定的時代中,特別喜歡醉生夢死著過日子,整個和平島南岸飄滿嘔吐的酒臭味及數量龐雜的閩南舢舨聚泊在一起,髒亂與危險的景象表白那個時代的悲離交會。1683年之後和平島南岸海港逐漸進入漁村聚落的時代,是個半農半漁生活寫照的歷史。1937年和平島海港,起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沙灘變成現代化混凝土的漁港,成為臺灣最早最大的新世紀海港至今。現在和平島社區仍擁有海港,也承載數百年海港人文變化的影響,在未來的夢,和平島海港人文將成為臺灣海洋生活寶鑑的展演場。
17文化機會
文化機會社區永續
近年來許多世界先進國家,都在提倡「文化也是好生意!」的觀念行銷,企圖在社區總體營造工作與地方文化永續經營上,提供一個活躍的世界空間,也讓所有從事文化工作者能無後顧之憂而盡情實現自我。
和平島社區營造工作,也是近五年來慢慢推廣出來。原先在社區,文化機會是眾人皆不看好,認為都是在做沒有用的事,社區住民也大都認為這種價值觀的作為是不受他們的喜愛。所以先前的社區營造工作,只是配合政府部門政令,聊充應婦場面。大家都在等待政府規劃文化活動與經費補助,就像公家辦拜拜一樣,活動整段找人來吃吃喝喝、來當參加者充數美場。
如果政府不來辦理地方文化活動,那社區民眾更不會吃飽撐著沒事找事做。這種情形在這裡有數十年累積的消極態度更突顯出地方文化的凋零與破落。還好從十年前地方主體文化開始被大家注視了,整個景象開始有破繭重生的變化。在和平島社區也是如此,社區裡漸漸出現少數幾個愛鄉的傻瓜,在街道巷裡、廟埕公園等默默進行社區文化重整工作,如整理地方文史資料上網舖站、住民生活田野調查、推行母語教育、觀光導覽解說、開發地方文化產業研討與展望,還有開辦社區住民公共論壇與社區文化教室。從幾個和平島愛鄉的傻瓜工作者的努力,和平島社區開始有了把住民生活文化轉成美好時代的時代機會。
和平島人從不知道地方的過去,到明瞭地方的由來,開始注意家鄉魅力從聞名的海岸生態轉向島上的人文風采,似乎感覺文化觀光與生活素養也可以培養出地方上產業,但是目前還在持續醞釀進行中。有很多學者專家曾來島上,就和平島而言,大家都一致認為這個地方文化機會特別大,特別在古今島民族群文化產業發展涵蓋全球的航線範圍,如果和平島的住民能有相當優質的生活品味與發展共識,和平島將成為世界黃金島。
要把握和平島文化機會,要普遍運用社區住民公共論壇與社區文化教室,讓大家了解和平島的文化機會,同時也讓大家從教育傳承與創新中,學習社區永續之道。
18千疊敷石
千疊敷石福爾摩沙
和平島北岸是大寮層生痕化石海岸,大量的風化海蝕石景,千變萬化。隨著季節更替,景像寒暑各有特色。夏天乾燥豔陽高照,海藍清風,十分宜人,是整年最吸引弄潮人雲集之時;冬天時陰霾細雨,仍受海釣客的喜愛,而伴隨著海岸有序的壯麗巨岩,美麗的地質紋理,更顯得和平島這片海邊的美麗。和平島千疊敷石就在本區內。
過去日本人在和平島生活,首次見到一大片舖滿綠意盎然的青苔海蝕平台。他們由感而發,給這片海蝕平台一個富有文采的名字,稱為「千疊敷」,並列入當時小學鄉土課本內,讓全臺灣的學生知道在和平島有一個叫做千疊敷的美麗地方。以當時日本人取名之義,這一片海蝕平台有如綠草編織千張的榻榻米(一種日本和室地板專用草席厚墊),所以才稱為「千疊敷」。在日本時代,基隆社寮千疊敷是地方的名勝,遊客慕名而來,海內外皆有。在1665年時,這裡曾是荷蘭海軍出操的地方,那是纜繩吶喊與啤酒汗水交會的戰備時代。
荷蘭人在1668年10月前,在千疊敷旁的中山仔嶼小山海蝕洞裡,留下1664年至1668年的荷蘭雞籠長官姓名與駐防年代的荷蘭文字,史上荷屬福爾摩沙「蕃字洞」。後來日本人在1896年取的字跡拓印,定名「蕃字洞」,並列為古蹟保護。
2002年初秋,多名荷蘭學者為了重返荷蘭東印度公司舊屬地,來到和平島千疊敷旁的「蕃字洞」,恰逢颱風過後,海浪濤天,天氣晴朗,潮水高漲有序,浪花撞擊拍打千疊敷旁的巨岩,亮出無數鮮明的虹彩,十分狀麗,荷蘭學者在蕃字洞前揮動雙手高呼「伊拉─福爾摩沙 !(ILA FORMOSA!)。這是荷蘭人對於和平島海岸的嘆讚,和平島是個美麗的地方!
最近和平島社區住民開始知道每天生活的這個島嶼,在很久很久以前,曾經輝煌一世,千疊敷與福爾摩沙又被抬上話題,荷蘭人與日本人的故事也重新上演。島民開始相信以前住過和平島的外國人後裔會再回來,與他們重逢,再一次開創新世紀福爾摩沙雞籠島!
19臺灣國門
臺灣國門歡迎光臨和平島位置
在基隆港的東出口處,島上的最西端是基隆港東防波堤岸區,堤岸盡頭是社寮白燈杆,像巨大的白燈塔,日夜迎船守護著基隆港。和平島人稱它為「白燈塔」是個基隆港頭觀景海釣的旺地,夜間白帶魚多,最受海釣客喜愛。堤岸上的帶狀碼頭岸邊,漆有長方條形的白底紅字的中英文註解,其文是「歡迎蒞臨中華民國 WELCOME TO REPUBLIC OF CHINA 」,是現中華民國臺灣地區交通國門之一,每天在此來往基隆港的各國輪船必經之處。早期要入港時,輪船會大鳴船笛,隆重又正式的入港。而一般在港邊的人,也會向入港船上的水手揮手打招呼,這是一種航海的禮儀。
和平島有這個如此獨特的國門,在未來海權高漲、開放海洋的時代,更能顯示她的觀光魅力,在臺灣的人有太多人沒看過國門的模樣,也無法體會先民唐山過海的台灣第一印象,來和平島的國門,上述兩種皆可如願,那會是終生難忘的親身體驗。況且在不同季節裡,和平島國門都呈現不同的風貌,十分迷人;但千萬不要在秋末冬季時觀賞,以免被二樓高的瘋狗浪襲捲入海,特別危險。
在未來的藍色公路暢通後,和平島的臺灣國門會最具有廣告宣傳之效,對於政府與和平島有形象提昇的作用。所以在整個和平島社區的重整規劃中,會因為是台灣國門,在環境生態與生活文化層面上表現積極多了,這也是代表整個國家給於外國人第一個良好的印象。
在全球化的行銷,各國的國門都是最佳國家形象的代言人,臺灣今後要走向世界級的觀光區,就得好好打理國門包裝與詮釋的問題,給我們與外國人有很好的印象,就像紐約港的自由女神像前港門、或像舊金山的金山大橋港門一樣注目慕名。
和平島的臺灣國門有太多悲歡離合的人文故事,在和平島社區中是唯一與全世界的人以海相連之處,如果政府有重視她,她絕對是聞名於世的臺灣國門。
20天后宮學
天后宮學博愛寬容
和平島社區最古老的廟宇,就是大雞籠港口天后宮。天后宮的主神媽祖相傳在明朝萬曆年間來此地,曾有李姓欽差送匾「海波不揚」之說,且時局板蕩,海賊四起,媽祖護我和平島先民平安有後,為和平島住民之恩神。
媽祖事孝至親,慈悲為懷,常解漁民漁家之苦。和平島先民感恩立廟祭祀,並以天后宮廟為基地,傳揚媽祖博愛寬容之德行與教化社區住民,期許人人以媽祖林氏默娘之生平孝愛德行為榜樣,做好自己的一生。
於是在公元2000年天后宮修建新廟之際,另在廟旁設立一棟三樓的行政大樓,樓層分別為社區教室,社區會議室、北管得義堂主祀殿等使用。目前在二樓部份空間將提供地方北管文物館使用,現在正在籌備中,由基隆市愛鄉文化協會與基隆市天后宮管理委員會、和平島北管得義堂、社寮島文史工作室等單位協調進行。希望在未來和平島會有一個發揮地方傳統戲曲傳承與展演的專屬空間。
從公元2000年開始,和平島天后宮學,正式開學,從開辦近五百年的雞籠社寮文史影像展覽中,內容涵蓋了近五百年的和平島住民族群的生活文化簡介、老地名釋義介紹、和平島老地圖介紹、和平島天主教、基督教信仰的由來、漢人文化廟宇信仰介紹、和平島原住民文化介紹、海洋文化介紹、基隆海國文化介紹等等。在這一次展覽說明和平島天后宮打破原有信仰的禁制,讓其它異教徒與非漢族群的住民與朋友訪客,都可以在天后宮裡感受近五百年來的和平島各時期的住民文化,學習和平島先民在這個地方如何包容彼此的差異,創造出台灣史上最壯烈的「雞籠灣」海商繁華的時代!博愛寬容是和平島締結「和平」最重要的因素。天后宮以和平島漢人最老的廟,來做一個博愛寬容的學習殿堂,同時也代表在和平島最強勢的漢人移民子孫,願意用感恩與反省這個地方的過去與現狀,進而來改善以找出和平島的路。
和平島是個國營機關單位主控全島的地方,可以說她是要塞島、是一個兵營島,也可以說她是工廠島、島上到處有工廠。和平島住民是政府最愛的選民,因為從來不會反對政府。所有跟政府做對的和平島住民,發生事情之後,就會從島上被消失掉!
希望藉著天后學博愛寬容的學習,讓政府與人民共同能夠成長來面臨今日世界的考驗。
21文本後記
文本後記 踏查永續
文本最後,關於和平島社區營造的點子與做法,我個人是以社區的小孩為服務對象來出發。孩童的世界和想法,來自大人的互動與外在的刺激反應,孩童的世界是純樸的、是可塑的、是無邪的。看社區孩子每天都在成長,我心中雖感喜悅,但時常有為他們付出很少的感覺,總覺得做的不夠,有時常想應該多做一些與他們有關的事,我們一代應該可以提供較好的社區文化生活環境,打破之前原有我們認為很爛的環境時代。
在「社區十好十壞」文本中,其實也是站在社區孩子的角度來表達大家的想法,為了開創孩子生活文化的天堂與永續社區營造的工作。
我常想如果因為我們的作為,和平島社區環境會越來越乾淨整潔、和平島社區住民生活文化得以蓬勃發展、和平島社區會成為孩子們生活成長的天堂,那以我們現有的能力來評量,應是一輩子最無悔的事!你說!不是嗎?
其實我們在和平島社區有很多夢,有很多不一定能夠執行,或是馬上做。但最起碼我們都花了不少的準備工作與腦力激盪,一步一步的來進行,我們這一代沒完成的,我們的下一代會繼續我們的腳步築夢而成,這是我們從事社區營造的期許。所以在我們的觀念中,有夢的人生是最美,我們的和平島社區最美,因為我們用生命的時空努力去築夢。
在臺灣各地,都在進行社區營造工作,是否也有像我們和平島社區一樣,為了孩子天堂著想?我們很真心地許願臺灣能夠變成一個屬於孩子的天堂島,讓所有在臺灣生活的大大小小孩子都能夠分享大家的喜悅。
文本到此,我們又開始進行我們社區踏查永續,親愛的朋友,就此再會吧!maninakana!(凱達格蘭語/ 再見!)
海想和平島Living thinker of Peace Island
編者有話 努力及時 2003.7.19
對於誕生在和平島的我,這個地方給予我一切。在我成長的歲月裡,和平島是生命中最熟悉的家。但我曾經常常離家去行走我的天涯,四十多年的光陰到現在,我才回來!
四十年和平島的變化很大,昔時人聲鼎沸,今則老大故地,白雲蒼狗,人事盡非。我的老家屋破落不堪,族人四徙。我的學校也改頭換面,我同學的小孩都已在讀大學了,而我的母親也過世了,還有高齡阿媽及老爸仍守著祖屋,我拖著流浪的心靈回到家裡,看看社區老去,年輕人像我年少一樣都移居外地,整個世界變成呆滯停緩的畫面,令人心酸!
我到祖屋清掃故物,找到一本老舊的家族相簿,翻開一頁又一頁蠟紙保護的老相片,我又走進以前時光的記憶中,從祖屋頂破瓦天窗的光,我又見我的曾祖母的模樣,從清朝末年到民國五十六年,我找到我的身世與關於和平島的過去。荷蘭親戚、法國麵包、馬階教學、漳泉相拼、太平洋戰爭、二二八船寮事件、雞籠城故事(城啊背頂之戀),還有我們是平埔仔的人,都停留在老相片的紀錄裡。我彷彿走進相片的國度,從番仔火的光芒中,我聽到蛇皮三弦的緩慢悠揚旋律,一聲一聲撥起心中的感傷,我責備自己的無能,愧對祖先。我開始有了動手來做重整家鄉的工作,從田野調查、資料蒐集、自行編輯文章報刊、自行舉辦文史導覽活動,鼓動平埔文化復振工作。像一個超級傻瓜,從家裡、社區、學校、廟宇、教堂裡到處推廣「救救和平島!」的社區文化生活重整目標。
幸好和平島的長輩與朋友,都很支持我的任性!現在參與社區營造的鄉親也越來越多,尤其是天后宮、和平國小、海洋大學,還有阿拉寶灣的阿美族鄉親,都很幫忙,讓我省力不少。
今天有題要我說說社區十好十壞,實在難搞。在交稿之前,每每難以下筆,鑿書敘故。再加上自己社區文化工作頗重,連政府部門都要找我支援(忙著籌備基隆中元祭整月活動),實有分身乏術的壓力。以前所帶過的學生,現也全身投入社區文建工作,無法幫我。再加上個人對社區的期許評價落差很大,怕是觀察失微,無助解題。
不過我還是把我個人對地方的意見,以超出限定範圍來完成這本文章,尚望看官包涵,勿因冗文,壞了閣下的情境。謝謝!
1和平橋說
和平橋說世間無人情
這是和平的世界,也是戰爭的世界,因為事在人為。和平橋是目前全臺灣第一條跨海水的水泥橋。她誕生於1935年4月1日( 愚人節 ),她告別了和平島離島的時代。日本人設計建造時,為了大量開發和平島,給她一個紀念性的名字─基隆橋,並在和平島橋頭邊保留紀念荷蘭諾貝倫堡遺址的木排碑。從那個時候,和平島人開始從橋上跨越八尺門小海峽到臺灣本島,而臺灣本島的人也同樣地由橋上來到和平島,就像母子臍帶一樣的親蜜。
1945年初美軍重度摧毀整個和平島,也企圖炸斷和平橋。結果在靠和平島邊的橋上,用兩顆五百磅炸彈炸出兩個大窟窿,穿透她的身軀,留下鄉人神蹟的傳說,說是媽祖在轟炸時以衣袖忙著接炸彈讓橋不斷。戰後鄉人將她修補起來,又恢復昔日橋上交通的繁忙。
1947年3月初橋下起春寒,橋上多冤魂,到處都是軍隊,捉人屠殺。那是一個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時代,也是「槍砲之下,法律沈默」的時代。從那時之後,和平島的名字誕生了,和平橋的名字也出世了。新的統治政府來了。
1999年和平島人因臺灣鄉土意識抬頭,開始重整社區文化,呼籲保護地方紀念古蹟─和平橋,撫摸她戰後不斷被漠視與被破壞的傷痕,不禁反省是誰在傷害她,難道是因為日本人設計建造的緣故嗎?非要她滅亡不可?
看她那如長虹一樣的身軀,有著工整城垛形的橋上邊欄,還有雙橋頭的橋頭小燈堡,在中央肩部還有一雙等高如大珍珠頂圓錐燈柱,典雅樸實風味洋溢。如今橋頭小燈堡破損不已、邊欄被掛上無數大鋼管、橋下被穿透無數的管線、橋樑被劣質工程補強而風化出筋,她的原名牌基隆橋被人塗上和平橋字樣的泥板。她被包工程人們的私利與漠視的鼓動,終於面臨拆除的命運。2003年4月要拆除的前一天,監察院來了勘察保留的命令,她暫時活命下來。
如果不是有一群愛鄉的和平島人提出保留的合理要求,我們現在還有機會看到她─臺灣第一條跨海橋。這是一個被政治玩弄的社區時劇演出片斷,也是社區文化代價最無情與醜陋的交換。
2六大油槽
六大油槽鄰家火場
和平島上很早就有人使用礦物燃料,在1626年西班牙時代煉鐵。易燃的煤薪礦油,都是遠離人們所住的地方。因為有人會因疏忽與故意而引起災難。
在和平橋上往和平島方向看過去,岸邊碼頭上有六個雙排並列的油槽,緊鄰著密麻的社區住家,真是「勇敢」的臺灣人!
放油槽的地方,在三四百年前是個沙灘與岩礁相混的海邊,是昔時大雞籠社聚落的滯船場,直到1887年劉銘傳修築社寮砲台時,形成兵工船運碼頭。到了日本時代,本地為日軍海陸兩棲專用碼頭與貯煤場。戰後本地成為基隆漁港加油站,當時環保與公共安全觀念尚未普及,在加上漁業景氣大好,原本一個油槽,擴充到三個,再擴充到現在六個。起先加油站設計有考量公共消防安全距離,但隨著加油站業務需求量增多,賺錢也多時,也不考慮鄰近的社區住家了。而社區住家也習慣被政治壓迫而不敢發聲,大家想如果有一天發生了爆炸災難,只好認命哦!
油槽的危險是潛在的,社區住民大家期待永不發生最好。但事實上大家都成了「阿Q」的人。目前可以要求的做法,就是加油站與社區住民敦親睦鄰,大家一起做好公共消防措施;另外就是遷離加油站到安全地方位置。
加油站碼頭也一直乾淨不了,到處都有油污雜物,碼頭海邊也同樣地浮油滿面,曾有和平島漁民開玩笑著說:「只要從外海入港時,看到浮油海波,就知道和平島八尺門碼頭快到了。」,可見油污港域已有很長的歷史,對環境保護有很嚴重的破壞。社區住民也無力去反映改善,因為政府單位長期的特權施力,連地方民意主管也無能為力。
現在社區面臨漁業蕭條,積極開發地方文化觀光,像島上許多政府中央部門,是否能在利用和平島的土地資源,給和平島社區住民有一個合理的相待。
3無用碼頭
無用碼頭壞了雞籠灣
1934年日本人建造基隆漁港(今正濱漁港),在和平島南岸大沙灘,填土造堤變成一長方型的海埔新生地,在那裡設計了井然有序的日本漁民宿舍、水產試驗所、製冰廠、造船廠、水產品加工會社等現代化漁港。
在日本海洋文化的影響下,和平島漁民告別傳統手網與焚寄網的漁獵業,轉成為現代化的汽船機動魚撈業,漁業量爆憎,打開了歷史的新頁。漁村文化傾向潔淨環境管理,再加上日本衛生警察的公權施壓,當時的社寮町(和平島)是一個看不見垃圾髒亂的地方,每日午後,家家戶戶都在灑水打掃自己的家園與家門的馬路,人們都穿著樸素整潔的打扮,在趴啦趴拉的木屐聲中,揚遍少許幽靜的和式木屋巷道。至今和平島老人還在稱讚那時候的生活環境品質。
今天的和平島南岸,是一片無用碼頭,尤其是現在漁業沒落了,更是一無用處。南岸一整排外來人在這裡開鐵工廠,廠內外皆是骯髒污穢不勘,整個碼頭像是金屬廢棄物堆積場一樣的恐怖,徹底隔離出社區住民活動區域,成了許多社會邊緣人的舞台,潛伏了不少阻礙社區發展的問題。直接暴露出戰後的工業品質管理嚴重畸形不良。從資本家的良心、工人的生活教育及臺灣功利文化看待,和平島南岸成為現代基隆港的毒瘤。
其實政府是很任性,尤其是有私心「精英」主管的放任,只管徵稅,把和平島整體社區生活品質敗壞都變成付出的代價。再加上外來的經營者我行我素毫無公德,造成今天的結果。和平國小的小朋友都叫這裡為「髒髒碼頭」,是個打死也不願去的地方。因為去的話,會把身上弄得很髒,而被媽媽罵。這是一個社區裡見不得人的地方,不禁教人直問:「大人呀!長官呀!這裡能不能出頭天呀!」
目前和平島南岸要改善環境品質,要喚起社區住民的勇氣,向政府部門的管轄地要求環境品質管理提昇,還給民眾一個曾經輝煌美麗的雞籠灣碼頭。但政府若不處理,繼續放任下去,那就等著政府換人來做到。
4歷史無用
歷史無用,公道不在人心
在臺灣生活的人當中,有一種人叫「無責任過客」。尤其是在刻意樣板教育與功利追逐私慾環境雙重成長背景的人,更是明顯。除了眼前的名聲與利益,其他如親情、歷史、文化、道德等都可視而不見。人已不成人,人成為一種謀利的工具。人無責任地生活,只講求享受權利,而不善盡服務他人的義務,成為無責任過客。在社區裡,無責任過客的人越多,這社區會成無公德的動物聚落,談不上人類文明文化的傳承與永續。
在和平島社區,歷史與住民沒有明顯直接連繫起來,現在的和平島住民除了凱達格蘭族人外,都很晚才遷移來,每個外來族群都有自己和平島生活經驗。而和平島文史自發性整理工作很晚才開始。在沒有享受歷史文化活動習慣的島民,要來談論地方歷史,倒不如來如何增加繁榮與賺錢來得重要。
島上的歷史有著全臺灣文史中最壯麗的起頭,所謂「北社寮、南安平」、「北雞籠、南安平」是要以世界大航海時代發展史觀來詮釋。
如和平島上的龍目井,在1945年前被制訂為荷西史蹟,但過後五十多年,她成為什麼模樣?到現場一看,就可以了解臺灣的人是如何善待她。一個不起眼的古井,有著四百年的人飲用情懷。僅管古文中信書旦旦,龍目井的存在,似乎不屬於臺灣人的心。沒有放在心底,自然就事不關己。這種可怕情形,已不僅是龍目井而已,連家庭人倫也受到影響。
要懂得「飲水思源、慎終追遠」做人處世之道,先從尊重歷史、保護古蹟教化來美麗我們生活的社區,我們才會從執行工作而獲得對於家鄉的自信與自樂,這樣別人才能快樂來和平島。
如果我們能跨越政府主管的限制,讓我們有制度組織來做地方歷史文物景觀維護,我們可以讓孩子看到那屬於祖先們早期生活的紀錄。
5消極公園
消極公園低能世界
現代都市社區生活公共空間,少不了公園的設立。主要是提供社區住民有一個公共自然生態機能的公園。和平島海濱公園就是如此。和平島的人要到自己家鄉的海邊,千萬記得要帶身分證以證明居住在和平島,否則就得付四十元的門票費。許多在和平島長大而搬出去的孩子,就因為這樣不再去和平島海濱公園,離和平島家的心,也就越來越遠。和平島人搬出住越來越多,住進來的人越少,和平島住民少了!
和平島海濱公園的地方曾經讓三百八十多年前的西班牙人驚讚不已,直鳴槍高呼:「伊拉!和摩莎!」,意味這是珍奇壯麗的島嶼。人們自由自在進出此地,得其所要。一直到1946年春天,和平島人被禁制到這個區域,因為此地此時成為軍事禁地,擅入者,軍法格殺勿論。那時候和平島人不能去社寮後壁海( 即今和平島海濱公園 ),連小學生校外教學都安排比和平島海邊還醜的野柳上課,甚至在課目上美名為「遠足」。
1970年軍方局部時段開放海岸,大家才知道原來和平島海邊是如此美麗,零散的小沙灘,一整片巨大高聳的化石岩礁,還有一整排懸崖邊飄搖的野百合。真是神奇美麗極了。
到了1987年,軍方才會同基隆市政府,同意開設和平島海濱公園,因為已有民眾自行破壞海岸做起養殖九孔業,所以婉轉交市政府規劃公園。開始和平島海濱公園現狀規模。
公園的經營是對外招標,公園設施的維護在經營公司。整個公園遊賞品質也在經營公司身上。和平島海濱公園擁有壯觀的大寮層化石海蝕海岸與潔淨有機的海洋生態, 但是經營者卻自行設立許多煞風景的人工玩樂器,似乎要遊客遊樂習慣停留在機械世界裡頭,況且所設的人工玩樂器如:空中軌道車、地面碰碰車等,都是早已被淘汰的遊戲機。連小朋友也不喜歡來有場地限制的遊戲車。當然經營者每年都向基隆市政府哭窮,投訴經營困難。
其實在全世界休閒旅遊品質不斷地提高,今日和平島海濱公園的經營者是嚴重不及格,消極如守財庫的人,不知將財庫的財流通於世,反而只收參觀財庫的門票錢,更何況這個財庫是屬於公共財產,和平島海濱公園經營公司只是暫管者。和平島有舉世矚目的世界地質瑰寶,就這樣被人弄成低能世界景觀。
消極公園低能世界,只有我們和平島才有!
6自由民地
自由民地,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在基隆開發史的源地,和平島是第一位。目前文史資料顯示基隆早期的土地,是凱達格蘭族生活園地。和平島的土地,更是凱達格蘭族大雞籠社主社地。近四百年來,臺灣海外不斷移民進入基隆,凱達格蘭族土地全部被侵佔,其中以移民者最愛,就是「自由民地」。所謂「自由民地」,就是無時無刻、無人知曉時,只要我喜歡,我就佔土地,先佔先贏,佔久了自然就成為我的。外來的移民與政權,都是如此,以致於基隆土著後裔無地可住,變成花錢買地租房買屋。在和平島就是如此。
由於政治的壓迫,移民的自私作為及政府的同流合污,數十多年放任移民違章建築,然後再放寬重修違建命令。導致移民居家就地取材,以非法取得合法,造成社區環境規劃的混亂與高危險(消防不足、道路不足、用水不便、空間擁擠等)現像,且現在這種情形還繼續發展中。這是社區發展與更新的環境隱憂,連警察都覺得少碰為妙,很難處理。
然後為政者再數十多年不重視與提倡臺灣文史和鄉土教育,許多原住民的後裔都不知道原來這些土地是其祖先生活奮鬥所留下來。搞到最後族群被瓦解離散,甚至消聲匿跡。
今日在和平島上,佔用公地現象很多也很久,在臺灣政治上,佔用公地者,常以權勢關係與選票,影響既佔的事實,最後變成佔用公地者自己的。臺灣山上有很多廟宇,都是這樣地一棟一棟的誕生。
像上述現象,一般奉公守法的民眾,都無可奈何接受佔用公地者的炫耀,直呼世間有何公平乎?難道都要大家學習「我是有辦法的人,政府奈我何!」的作法嗎?
所以「自由民地,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這種行為與觀念,值得大家一起來深思!
7野草拜壇
野草拜壇,我是神明!
在和平島社區裡,有很多住民祭拜的地方,也有各式廟宇、神壇與教會。廟宇祭拜的神明大多是與海與土地有關,神壇祭拜,則是五花八門,種類繁多。相形之下,教會禮拜就明顯的清楚多。
不知道是和平島住民喜歡拜拜,還是因為生活上不安全感作祟,神壇在和平島上數量越來越多。其實在臺灣蓋神壇蓋廟,是個很賺錢的地方,神壇與廟宇所使用的土地,有很多是屬於公有地。但不知道如何,島上的要塞防區山頂,出現不少的神壇道場。最後連和平島後壁海的大寮層海岸也有野台神壇存在。
和平島的祭拜點是如此的多,果真和平島是眾神最愛的地方?和平島上真有最虔誠的信徒?野草拜壇,我是神明,應是實際上的寫照。神壇與道場的誕生,大多是主其事的和平島人或外地人所為,借各種自創神蹟傳說來創造立壇建場的願象。尤其是臺灣舊俗中,從他地的主神廟分靈神明到自己家中祭拜,進而設壇立廟。只是也有很多人(知識份子)認為現在宗教信仰,有需要釐清民眾的祭拜信仰目的,在於何處?有無被神棍戲弄及迷信騙取?神壇是不是有助於提昇社會善良風氣?神壇設立對社區生活有無影響?
就現在和平島宗教活動,對社區民眾生活影響較大,就是每週休二日天顯宮進香團來訪,造成局部交通擁塞,除此另是平一路的浮雲寺午後唸經聲擾人午睡,最為和平島人屢生吵鬧糾紛。其實顯示部份的和平島人唯我獨尊,不重視他人生活權益。有時真叫人難以置信,一個個拜佛拜神的信徒,修行的品質不足,還理足佔廟不饒人。這個現象就像野草拜壇,我是神明一樣,都是層次很低,其誠可疑的地方角頭盤踞。
所有祭拜神明,只知其名,不知其義。祭拜者大多不是很了解所拜神明的由來,很難體會人格升天的神明,能成為自己的生活榜樣,只求自己心靈傾訴求解和贈與福益。在所以社區宗教從事者,有責任帶頭用功做好宗教服務人群的教化工作,並參考世界上先進國家的宗教管理,讓人間有愛、里仁為美。
和平島的野草拜壇,我是神明的景觀該改善吧!
8霸王工廠
霸王工廠無人敢敵
從臺灣文史上,和平島很早就有工廠,在1626年之後,西班牙人引進打石場、煉鐵廠、修船場。但大規模的工業活動,則從1902年之後慢慢從水產加工進入造船產業,1937年日本軍方因計畫發動太平洋戰爭,在和平島西南端設立臺灣造船株式會社,是本島最大的工廠。後來1941年整個和平島被規劃為海軍工業區,1945年2月3月美軍全面摧毀和平島,戰後由中華民國軍隊接收,承續日本政府的規劃,設立造船工業區。但1949年中國大陸難民激增,本島山坡被私墾住用,1953年大陳義胞來和平島居住,有關單位重新規劃和平島工業區定位,工業區僅剩南岸碼頭區與臺灣造船公司,其他部份劃為大部份軍用地與狹長和一路兩側的民用地。
和平島的霸王工廠,就是指南岸碼頭區的工廠,尤其是做「黑手」的鐵工廠。大多是外地人來本島設立,主要業務是承攬漁船維修與船用零件保養等,其工作需用大量潤滑油、機油等,會嚴重污染環境,由於廠家不重視,更是廠內廠外皆油污穢地連連。五十年來,黑濕的地面是本區最常見的景象。從來沒有人過問這裡,漁會、港警、警總、海巡署、漁業署、環保署都沒有來關心這裡,也許這裡被叫做「霸王工廠」,無人敢敵!聽說本島的里長及議員有去關懷本區廠家,把社區民意要求整潔碼頭環境傳達,後被置之不理,如今也是不了了之!也有民眾自行勸導廠家改善,結果引起了衝突事件。就這樣和平島南岸,因為霸王工廠的撿破爛堆積拖拉式工材管理,一直是覆蓋美麗碼頭環境的病源。
霸王工廠造成社區環境最大的髒亂源,無形的廢棄重金屬與污油滿地,經過風吹日曬,風吹雨淋,港邊滿是鐵銹與臭油氣味,在工廠下班之後到晚上,形成一整帶黑暗危險的碼頭。環境惡劣到這種地步,更顯得人心自私自利的墮落與對生命無望的冷漠。難怪島上的老人懷念和平島太陽帝國日本時代的工廠,有公德紀律的工業經營者與整潔有技術的工人。他們說像今日和平島的霸王工廠者,連當日本人的工奴還不夠資格。
今後要改善這個霸王工廠問題,得先從社區住民教育開始,打破自掃門前雪的陋習,要求工廠管理環境品質提高到世界先進工業國家水準,讓所有工人能夠自傲敬業盡本份的大家一起來,塑造整潔乾淨的碼頭空間與開朗達觀的心情素養。
9特權球場
特權球場社區無福
和平島也有社區球場,是槌木球的場所。起初由社區民眾發起申請球場設立與槌球運動推廣,原先在是在和平島東北邊海埔。和平島的人自行整地植草被成為搥球場。後因基隆港務局限用而轉於和平島他處設立,而海邊搥球場變成基隆市污水處理廠。
和平島社區團體另在島上的「社寮坑尾」古井前,整理出一個小型槌球場,加柵欄門與圍牆。社寮坑是和平島地方的老地名,剛好是基隆市立和平國民小學的校區。要去槌球場運動,必須穿越學校校區。在使用上,較無自由度與開放性。而槌球隊隊員大多是已退休的老人,但人數極少。後因人數減少,槌球運動幾乎停擺。只有在出賽前,才找人湊足。另外球場是以「社區之名」申請設立與使用,但使用者通常就是那幾個人,大多數是社區團體的幹部,一般社區民眾不清楚球場的運作與管理,甚至大部份都不知道在和平小學校區之後,還有社區槌球場。即使到了球場門外,儘是門禁深鎖,一付庭院深深的詭密。
其實像這種公共設施,功能沒有普及及有效運用,實在是社區無福,在整個和平島上還不算少,如和平島龍目井邊的涼亭與小階梯廣場,平一路尾路衝小涼亭等等皆是。公共設施使用效率奇差,反映規劃不當、設計不良、推廣不足、管理無能等問題狀況產生。原因主要在於人的操作方式失策,每當主管政府釋出地方建設提案實施,就有專門人士靠此吃飯謀生,急就章承包提案,取得經費,再斟酌實行。最後產生給後代子孫擦屁股的難題。也是所謂「前人享受,後人遭殃!」的現象。
在這裡常想政府有關單位的立場,是否在日後施政時,能以民主共和國的制度作法,先安排民間與政府的溝通,取得共識,再進行施政工作。這樣子才能帶動教育民眾的觀念建立,養成開放參與、熱於服務社區的習慣,以完成有效率的施政成果。如此政府施政的成果,才能讓納稅的民眾有熱愛家國的榮耀。
有了特權無效率的社區球場,就像宣告該社區的福運告終。想繼續住在社區生活的人,該醒一醒看一看這個很要命的傷痕。
10生態破壞
生態破壞!人力勝天乎?
和平島生態環境很古老,在地質上主要是大寮層(約在2000萬年前繩沉積於海底)的中段砂岩。大寮層是一個很豐富化石的海相地層。又由於和平島的地層生物擾動強烈,造成岩性不均勻,地殼上升產生許多節理,加上本地潮濕高溫,因此和平島北海岸產生了豐富地貌,如:海蝕平台、海蝕崖、「萬人堆」或「蕈狀石」、「豆腐岩」、海蝕溝、「蜂窩岩」或風化窗等等壯觀美景。同時鄰近的海洋生態更是因海底與潮流激 盪,豐富多樣如石花菜、海膽、龍蝦、石班魚等等皆是。
可是政府不顧民意,套社區民眾以開協調會作政策實行的背書,強行興建污水處理廠。社區民眾抗議十年多,最後被不於處理方式解決民意。污水廠在無民意的強行施工,移山填海,造成和平島南岸漁港,無天然屏障,飽受東北季風摧殘,施工海域泥水四濺,生態破壞無已。且和平島北海岸最大片的豆腐岩,也納入工程施工區域。社區民眾藉電視傳播媒體抗議施工單位枉顧生態環境的動作,絲毫動不了施工單位蠻幹。只有社區民眾與和平島文史工作者呼籲拯救島上的社寮東砲台時,施工單位才出面表達立場,協調解決問題。
協調會召開,社區民眾要求立即停工建污水廠,重新做好廠址環境生態評估,以決定改址施工。但政府允許停工評估,後來政府跳票,暗中在夜裡強行施工,許多和平島北海岸的山邊,在社區民眾睡夢時,從地球表面消失。常常隔天早晨,社區民眾才發現家鄉的山越來越少,路上的風越來越大。即使每天白日晚上都有社區民眾守在和平島出入口(和平橋頭),仍無法想像政府施工單位的工程機械與工人是海面直接登陸施工區。一個不敢在社區民眾面前施工的政府,是如此令人民寒心恐怖!
施工區鄰海邊,為了污水廠運作排水用,所以利用原基隆港務局堤防與銷波塊來鞏固施工區的安全,但長久以來,該區是颱風最愛摧毀的地方,海浪拋石最大的區域,近十年來擺設六百多顆巨型的銷波塊,如今只剩了十幾塊,且八米寬的防波堤防,整條崩塌斷烈,可見海蝕力強大。施工單位至今仍然相信他們可以人定勝天,以混凝土海岸長城來保護污水處理廠的安全。而和平島人仍傳說1867年基隆海嘯爆發,就是從現在污水廠址前的海底火山引起。
11社區希望
社區希望和平國校
和平島的最高學府是基隆市立和平國民小學,是民國39年才開辦的,也是現在和平島唯一公辦學校。和平島六十歲以下的住民,大部份都是和平國小的校友。學校的變遷反映出和平島的繁華歲月。不過和平島社區從以前到現在,社區學校一直都是社區未來發展的希望寄託。尤其在和平島的小朋友很認真地學習,累積生活成長的經驗之時,更能感受和平島社區旺盛的生命力存在。
在學校與社區的結合,從鄉土教育、生態環境、世界新知、科學知識、藝術培養、做人道理與文化素養建立,都面面俱到、頗有成果。只是學生人口比以前來得少,學校的規模也縮小許多。但和平國小是社區的人才搖籃,是和平島未來的希望。在歷史上不同時代的和平島也是如此!如西班牙時代的聖道明佈道院,也是學校;清朝天后宮內的求是齋書房(漢文教育)、馬階社寮佈教所等都是有當時和平島家長帶著小孩入學,來希望和平島家園能築夢以成。事實上那些當年學成的小孩,在日後的努力,終於開創今天二千戶大社區的和平島。
一個社區發展的希望在於是否能有不斷的傳承與永續,教育是最好的人生投資,也是社區永保安康的憑藉。今日和平島社區的總體營造工作中,有很多地方是來自學校師長的建議與小朋友學生的需求,像天后宮與社區近年推動的文化活動,都是源自我們關心我們的孩子開始。
雖然和平國小規模比往昔小了很多,但是它有萬人以上的畢業校友,在今後的學校與社區的良好互動,可期望未來會有校友會組織成立,在人力資源充裕支持,可以加速和平島老舊社區重整與增加活力。
12皇帝殿海
皇帝殿海社區之寶
在和平島社區四面都環海,北部區域的海邊,和平島人都稱為「皇帝殿後璧海」。光聽說有皇帝殿名稱,就可以知道這塊地方在社區住民心中是多麼尊貴與敬畏。「皇帝殿」地名的由來頗多,其中有一說是以北岸的海蝕風化岩礁,有如皇宮座位排列一般,有皇帝寶座椅位,以及周邊圍繞如眾星拱月的臣民座位,整個地方像極古時中原的皇帝殿,而在此之外,都是如萬頭踵頸的文武百官頭一樣,看起來十分壯觀!這是清朝光緒末年流傳的說法,後來和平島老人一一凋零,皇帝殿的稱呼逐漸為人遺忘,現在的人只知道和平島海濱公園,比較少人提及「皇帝殿後璧海」的稱呼,更有人以為「皇帝殿」是指石碇的皇帝殿(在1945年之後取名)。
「皇帝殿後璧海」是和平島社區之寶,不單是壯麗的海岸生態,連同北方的海域,更是一個藏寶庫。這個海底到遠方的基隆嶼之間,有如犁過的田溝一般,有序著橫列幾十個海底波堤,在堤邊堤底都是底棲生物活動區域,如龍蝦、螃蟹、龍鬚菜、珍珠、石斑魚等。這些都是和平島漁民高經濟價值的漁獲,島上有不少的人家就靠此過活。而靠和平島岸邊,每年又有大量高膠質的優良石花海菜群,更是聞名全台灣。在日本時代末期,日本人曾用和平島的石花提煉成零式戰機上的備用駕駛艙玻璃,可見其海生膠質優良性極高。臺灣其他的地方石花海菜都無法比得上和平島所產的。這些都是源於「皇帝殿後璧海」的優質生態環境,其所創造出的財富已養活和平島好幾代人,稱之為社區之寶,當之無愧!
近年來台灣海上運動越來越蓬勃,浮潛與海底觀光來逐漸普及開來,在未來政府的開放海洋政策中,「皇帝殿後璧海」將會成為大家的海底樂園與海洋教室,敬請拭目以待,歡迎來到和平島「皇帝殿後璧海」。
13戀戀北管
戀戀北管社區戲台
和平島的漢文化十分活耀,經歷了明清兩朝到現在。廟宇的興建、民俗祭典都一直訴說漢文化的強勢。和平島的廟會,常以北管樂為奏,熱鬧非凡。
以前和平島平常娛樂很少,沒有電視機、沒有電影院、也沒有電唱機、卡拉OK,社區住民在清末年間,自宜蘭引進北管音樂,開始和平島有聲有色的時代。每當漁休期間,庄內的小孩都會群集廟埕,欣賞北管老樂師的教唱與演奏,逐漸著學習北管的人也越來越多,同時廟會專屬的陣頭扮神,也有不少人學習。在文聲武行的傳統民俗藝術中,和平島北管成立了得義堂,建立了亂彈北管子弟班,在廟會酬神中扮起子弟戲,相當轟動,所有演員,開始粉墨登場,台上成了入我門王侯公將,戲夢人生一般。當年子弟戲風靡了全島住民,男扮女裝、維妙維肖、實叫人驚為天仙。唱腔獨特,劇本古樸,教孝節義,又是當時的文化展演殿堂。一直到日本時代末期,雖遭受皇民化運動影響,北管在和平島鄉親的小心與努力,終於過渡到戰後,民國五○年代,是和平島北管最巔峰時期,曾多次戲曲表演競賽得獎不少。
在這段期間,和平島上也曾出現「陳興華毫宅」的私人戲台,放映無聲電影,但仍不減鄉人對北管子弟戲的熱愛。一直到了民國五十年代初期,島上電視出現才把吸引力轉移。每逢夜間電視播放時,庄內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拿著小板凳,聚集在電視前。由於初期島上的電視只有一臺,看電視的人潮場面比看電影還要刺激,有電視的屋主,在廣告時間會暫時關掉電視休息一下,整個空間到處都是人聲鼎沸的閒話家常,就這樣北管子弟戲開始被冷落下來。
經過了三十多年,人們又從關懷鄉土文化,回頭來看北管子弟戲。但已事過境遷,只剩得廟會可看可聽的北管迎神陣頭演出,行伍中盡是白髮點點的老師傅群,拖著晚年歲月,陪神明渡過。後來經天后宮頭人建議與和平國小協商,讓小學生來學習北管,以便傳承。學校教北管,學生家長大多反對,經多次協調,才有成辦北管戲曲演奏教習,同時也在校園裡播揚出北管戲曲藝術的種子,但由於學生人數不比以前多,情況對於傳承並不樂觀。所以鄉人建議有需要設立地方北管文物館來專職傳承北管文化,建立社區戲台。現在正努力以赴朝著立館推廣北管文化方向進行中,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和平島又可常聽到看到中原北管藝術展演。
14海洋科技
海洋科技社區本錢
和平島近百年產葉發展,首重於海烊科技。靠海吃海是和平島住民最大生活安頓所在。島上有台灣第一個現代化大造船廠(即今中國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基隆總廠),也有臺灣水產試驗總所、經濟部北區職業訓練中心,還有民間水產加工廠、製冰廠及民間碼頭修船廠等,鄰近正濱漁港(昔基隆漁港),有漁貨物流市場、國立基隆海事學校、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等海洋科技研究學府,是北臺灣最密集的海洋科技產業區域,是臺灣發展海洋科技的重鎮。
和平島有大船小船建造流程的現場,是臺灣造船文化教育的大教室,和平島南岸有臺灣史上第一個現代化漁港的實景,可供漁休期從事漁業捕撈教育展演,開發漁民生活文化觀光的願景。和平島的海洋資源探索與運用,有水試所協助可擴大民眾海洋生態教育的視野,善用海洋資源。
和平島社區住民有數代累積的航海經驗、造船經驗(從木船到玻璃纖維體船、從帆船到輪船等)、水產品加工經驗水產品行銷經驗、海洋生態體驗經驗。和平島海洋科技人才濟濟,是社區發展海權國家文化的最大本錢,也是社區發展的未來寶藏。
和平島社區有夢,要走向海洋科技園區的規模。期許和平島社區生活品質藉此達到世界先進級的水平,為地方謀求永續經營的保證。要使和平島成為有海洋優質文化生活空間,是每個和平島社區住民必須努力去做,才能築夢而成。在加上和平島歷史以來所遺留世界各海上活動的族群人文文化,相信和平島在未來成為世界級之海洋科技園區,會受到國際間的矚目與喜愛!
15多元族群
多元族群世界和平島
和平島的住民,來源很多,使用的語言也很多,有福州話、溫州話、大陳話、閩南話、客家話、北京話、阿美語、日本話等。由於和平島的造船業、漁業、海運業發達讓他們離鄉背井來到這裡生活,經過近百年來,和平島已是二千多戶的大社區。
和平島社區在不同的年代,族群文化呈現的不同風貌,但主要是看外來政權約束力來區分各族群的擅場時代。如和平島的凱達格蘭族群,在1669年之前,屬於強勢族群,全島到處洋溢南島海洋貿易民族文化氣息,從邊架船、干欄式木屋、印紋陶罐、紋身獵首等,都可在島上看到。1580年開始大明國漢人與日本海寇,也來和平島。漢民海商文化與日本海洋文化,從此開始影響和平島的人,閩南人媽祖信仰與日本人武士刀都出現在和平島。1626年西班牙人來和平島,天主教信仰及歐洲拉丁文化隨之進入,島上的生活開始有商店、學校、城堡、教堂、歐式花園。1642年荷蘭人也來了,新型貿易作法,會計徵稅都成為生活經濟的呈現。同時基督教也進入和平島。1669年大明國國姓爺鄭成功部隊登陸,漢人閩南文化達成高潮,盔甲軍裝,刀槍俱備,海戰連連,是個海國戰爭時代。1683年大清國滿洲官來了和平島,島上的男人開始過了剃頭結辮裝扮。1884年法國人進入和平島,法國話與西洋麵包,到處可見。1895年日本帝國海軍佔領本島,在島上高處古砲台飄揚著太陽軍旗,宣告和平島進入講日本話的時代,融合台灣平埔原住民、漢人、日本人、琉球人與朝鮮人,是個現代東亞文化匯集的漁人島。1945年中華民國國軍從日本軍人交接整個和平島,1947年和平島成為二二八事件的槍決刑場。1962年和平島台灣造船廠產業興盛,吸引台灣海外的人前來謀生,尤其客家人。1976年和平島漁業景氣鼎盛,島上激增人口高達兩萬多人,台灣各地的漁民,都聞風擁潮而來,也包括花東地區的阿美族。2000年和平島社區,因造船漁業沒落,人口外移、社區老化,島上街道大多寂寥,和平島成為年輕人要睡覺才會回來的地方。
2003年和平島出現文化觀光產業發展的曙機,多元族群文化,可規劃區域人文觀光巷道,各語言族群都可以自己的食衣住行育樂方面,轉化成族群文化產業與活動節慶。如雞籠福州街三刀節、溫州大陳巷魚麵年糕美食週、客家巷耕讀傳家文化週、閩南巷舢舨媽祖王船祭、大雞籠社祖靈祭、阿拉寶灣阿美族豐年祭、西班牙巷拉丁文化美食週、荷蘭巷木鞋啤酒節、法蘭西巷孤拔麵包節、日本宿舍海帶浪花文化節、琉球埔海洋文化節、朝鮮亭泡菜文化美食週、明國巷海商文化美食週、清國巷移民文化美食週、國府街民國文化美食週、和平島海軍文化節、雞籠城慶(聖薩爾瓦多城節)、和平島帆船節等。
和平島的多元族群文化是和平島人文觀光的大本錢,是社區最大的產業文化財。希望在不久的和平島,進入每個巷道裡,可以欣賞各個族群語言交談與歌唱旋律,也可以看見各族群的生活文物,還可以品嚐各族群的美食,做一次又一次臺灣海港文化的探索與驚奇。
16海港人文
海港人文生活寶鑑
和平島社區很早就有以海為生的聚落存在,也很早有人類船隻活動的記錄。海港在和平島誕生的年代已不可考,不同的年代,海港的型態也不盡相同。
早先的和平島住民凱達格蘭族馬賽人從本島的北方飄浪而來,就是駕著雙邊架的三角帆木船,依山勢與潮流,選擇和平島南岸的大沙灘為停泊船的港灘,沒有碼頭,只有部落公廨的船屋,停泊著大船,其餘小船沿著漲潮線邊羅列有序的擺放,部落公廨離海很近,族人稱為「凱達格蘭」,馬賽語義為看見海的地方。有著連結海內外之處的特義。這時候和平島南岸的沙灘,是一個古老的海港,在1626年之前,這裡曾經是馬賽人海上易物貿易的中心,在部落的節慶中,也是北福爾摩沙南島語群住民賽會之地。海港邊有著馬賽人製作的獨木舟與夾板船草寮,還有織網場、製陶場及少許石炭場。每逢交易之時,沙灘上出現各地的「生理人」,以物易物的景況熱絡,各取所需。這個時代有著自然純樸商道的氣息,人們常陶醉於和平島馬賽人所釀著的「姑待酒」中,留下放縱熱情的回憶。
1626年5月12日西班牙人橫渡太平洋來到和平島,在槍砲聲夾帶單響軍鼓聲,他們以克拉克三桅帆船艦隊靠在和平島南岸,帶來墨西哥銀幣與華人工匠,在和平島建造起城堡、教堂、花園、商店街道、木棧碼頭,他們改稱此地「聖薩爾瓦多」,一如哥倫布首度登陸美洲島嶼。他們把和平島南岸的部落住屋拆卸開闢成他們的聖蒂西瑪港(聖三位一體港或聖救主港))。在那個時代和平島的海港開始與世界大航海運輸線相連,商貨交易達到顛峰,1634年22艘西班牙商船停在南岸港邊,船上的帆與彩帶,飄揚著十字架聖血徽,和平島海港邊到處洋溢拉丁旋律歐風氣息。
1669年漢人水師軍隊來到和平島南岸海港邊,破落的戰地,成了貯存著各種戰備物質,人們在不安定的時代中,特別喜歡醉生夢死著過日子,整個和平島南岸飄滿嘔吐的酒臭味及數量龐雜的閩南舢舨聚泊在一起,髒亂與危險的景象表白那個時代的悲離交會。1683年之後和平島南岸海港逐漸進入漁村聚落的時代,是個半農半漁生活寫照的歷史。1937年和平島海港,起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沙灘變成現代化混凝土的漁港,成為臺灣最早最大的新世紀海港至今。現在和平島社區仍擁有海港,也承載數百年海港人文變化的影響,在未來的夢,和平島海港人文將成為臺灣海洋生活寶鑑的展演場。
17文化機會
文化機會社區永續
近年來許多世界先進國家,都在提倡「文化也是好生意!」的觀念行銷,企圖在社區總體營造工作與地方文化永續經營上,提供一個活躍的世界空間,也讓所有從事文化工作者能無後顧之憂而盡情實現自我。
和平島社區營造工作,也是近五年來慢慢推廣出來。原先在社區,文化機會是眾人皆不看好,認為都是在做沒有用的事,社區住民也大都認為這種價值觀的作為是不受他們的喜愛。所以先前的社區營造工作,只是配合政府部門政令,聊充應婦場面。大家都在等待政府規劃文化活動與經費補助,就像公家辦拜拜一樣,活動整段找人來吃吃喝喝、來當參加者充數美場。
如果政府不來辦理地方文化活動,那社區民眾更不會吃飽撐著沒事找事做。這種情形在這裡有數十年累積的消極態度更突顯出地方文化的凋零與破落。還好從十年前地方主體文化開始被大家注視了,整個景象開始有破繭重生的變化。在和平島社區也是如此,社區裡漸漸出現少數幾個愛鄉的傻瓜,在街道巷裡、廟埕公園等默默進行社區文化重整工作,如整理地方文史資料上網舖站、住民生活田野調查、推行母語教育、觀光導覽解說、開發地方文化產業研討與展望,還有開辦社區住民公共論壇與社區文化教室。從幾個和平島愛鄉的傻瓜工作者的努力,和平島社區開始有了把住民生活文化轉成美好時代的時代機會。
和平島人從不知道地方的過去,到明瞭地方的由來,開始注意家鄉魅力從聞名的海岸生態轉向島上的人文風采,似乎感覺文化觀光與生活素養也可以培養出地方上產業,但是目前還在持續醞釀進行中。有很多學者專家曾來島上,就和平島而言,大家都一致認為這個地方文化機會特別大,特別在古今島民族群文化產業發展涵蓋全球的航線範圍,如果和平島的住民能有相當優質的生活品味與發展共識,和平島將成為世界黃金島。
要把握和平島文化機會,要普遍運用社區住民公共論壇與社區文化教室,讓大家了解和平島的文化機會,同時也讓大家從教育傳承與創新中,學習社區永續之道。
18千疊敷石
千疊敷石福爾摩沙
和平島北岸是大寮層生痕化石海岸,大量的風化海蝕石景,千變萬化。隨著季節更替,景像寒暑各有特色。夏天乾燥豔陽高照,海藍清風,十分宜人,是整年最吸引弄潮人雲集之時;冬天時陰霾細雨,仍受海釣客的喜愛,而伴隨著海岸有序的壯麗巨岩,美麗的地質紋理,更顯得和平島這片海邊的美麗。和平島千疊敷石就在本區內。
過去日本人在和平島生活,首次見到一大片舖滿綠意盎然的青苔海蝕平台。他們由感而發,給這片海蝕平台一個富有文采的名字,稱為「千疊敷」,並列入當時小學鄉土課本內,讓全臺灣的學生知道在和平島有一個叫做千疊敷的美麗地方。以當時日本人取名之義,這一片海蝕平台有如綠草編織千張的榻榻米(一種日本和室地板專用草席厚墊),所以才稱為「千疊敷」。在日本時代,基隆社寮千疊敷是地方的名勝,遊客慕名而來,海內外皆有。在1665年時,這裡曾是荷蘭海軍出操的地方,那是纜繩吶喊與啤酒汗水交會的戰備時代。
荷蘭人在1668年10月前,在千疊敷旁的中山仔嶼小山海蝕洞裡,留下1664年至1668年的荷蘭雞籠長官姓名與駐防年代的荷蘭文字,史上荷屬福爾摩沙「蕃字洞」。後來日本人在1896年取的字跡拓印,定名「蕃字洞」,並列為古蹟保護。
2002年初秋,多名荷蘭學者為了重返荷蘭東印度公司舊屬地,來到和平島千疊敷旁的「蕃字洞」,恰逢颱風過後,海浪濤天,天氣晴朗,潮水高漲有序,浪花撞擊拍打千疊敷旁的巨岩,亮出無數鮮明的虹彩,十分狀麗,荷蘭學者在蕃字洞前揮動雙手高呼「伊拉─福爾摩沙 !(ILA FORMOSA!)。這是荷蘭人對於和平島海岸的嘆讚,和平島是個美麗的地方!
最近和平島社區住民開始知道每天生活的這個島嶼,在很久很久以前,曾經輝煌一世,千疊敷與福爾摩沙又被抬上話題,荷蘭人與日本人的故事也重新上演。島民開始相信以前住過和平島的外國人後裔會再回來,與他們重逢,再一次開創新世紀福爾摩沙雞籠島!
19臺灣國門
臺灣國門歡迎光臨和平島位置
在基隆港的東出口處,島上的最西端是基隆港東防波堤岸區,堤岸盡頭是社寮白燈杆,像巨大的白燈塔,日夜迎船守護著基隆港。和平島人稱它為「白燈塔」是個基隆港頭觀景海釣的旺地,夜間白帶魚多,最受海釣客喜愛。堤岸上的帶狀碼頭岸邊,漆有長方條形的白底紅字的中英文註解,其文是「歡迎蒞臨中華民國 WELCOME TO REPUBLIC OF CHINA 」,是現中華民國臺灣地區交通國門之一,每天在此來往基隆港的各國輪船必經之處。早期要入港時,輪船會大鳴船笛,隆重又正式的入港。而一般在港邊的人,也會向入港船上的水手揮手打招呼,這是一種航海的禮儀。
和平島有這個如此獨特的國門,在未來海權高漲、開放海洋的時代,更能顯示她的觀光魅力,在臺灣的人有太多人沒看過國門的模樣,也無法體會先民唐山過海的台灣第一印象,來和平島的國門,上述兩種皆可如願,那會是終生難忘的親身體驗。況且在不同季節裡,和平島國門都呈現不同的風貌,十分迷人;但千萬不要在秋末冬季時觀賞,以免被二樓高的瘋狗浪襲捲入海,特別危險。
在未來的藍色公路暢通後,和平島的臺灣國門會最具有廣告宣傳之效,對於政府與和平島有形象提昇的作用。所以在整個和平島社區的重整規劃中,會因為是台灣國門,在環境生態與生活文化層面上表現積極多了,這也是代表整個國家給於外國人第一個良好的印象。
在全球化的行銷,各國的國門都是最佳國家形象的代言人,臺灣今後要走向世界級的觀光區,就得好好打理國門包裝與詮釋的問題,給我們與外國人有很好的印象,就像紐約港的自由女神像前港門、或像舊金山的金山大橋港門一樣注目慕名。
和平島的臺灣國門有太多悲歡離合的人文故事,在和平島社區中是唯一與全世界的人以海相連之處,如果政府有重視她,她絕對是聞名於世的臺灣國門。
20天后宮學
天后宮學博愛寬容
和平島社區最古老的廟宇,就是大雞籠港口天后宮。天后宮的主神媽祖相傳在明朝萬曆年間來此地,曾有李姓欽差送匾「海波不揚」之說,且時局板蕩,海賊四起,媽祖護我和平島先民平安有後,為和平島住民之恩神。
媽祖事孝至親,慈悲為懷,常解漁民漁家之苦。和平島先民感恩立廟祭祀,並以天后宮廟為基地,傳揚媽祖博愛寬容之德行與教化社區住民,期許人人以媽祖林氏默娘之生平孝愛德行為榜樣,做好自己的一生。
於是在公元2000年天后宮修建新廟之際,另在廟旁設立一棟三樓的行政大樓,樓層分別為社區教室,社區會議室、北管得義堂主祀殿等使用。目前在二樓部份空間將提供地方北管文物館使用,現在正在籌備中,由基隆市愛鄉文化協會與基隆市天后宮管理委員會、和平島北管得義堂、社寮島文史工作室等單位協調進行。希望在未來和平島會有一個發揮地方傳統戲曲傳承與展演的專屬空間。
從公元2000年開始,和平島天后宮學,正式開學,從開辦近五百年的雞籠社寮文史影像展覽中,內容涵蓋了近五百年的和平島住民族群的生活文化簡介、老地名釋義介紹、和平島老地圖介紹、和平島天主教、基督教信仰的由來、漢人文化廟宇信仰介紹、和平島原住民文化介紹、海洋文化介紹、基隆海國文化介紹等等。在這一次展覽說明和平島天后宮打破原有信仰的禁制,讓其它異教徒與非漢族群的住民與朋友訪客,都可以在天后宮裡感受近五百年來的和平島各時期的住民文化,學習和平島先民在這個地方如何包容彼此的差異,創造出台灣史上最壯烈的「雞籠灣」海商繁華的時代!博愛寬容是和平島締結「和平」最重要的因素。天后宮以和平島漢人最老的廟,來做一個博愛寬容的學習殿堂,同時也代表在和平島最強勢的漢人移民子孫,願意用感恩與反省這個地方的過去與現狀,進而來改善以找出和平島的路。
和平島是個國營機關單位主控全島的地方,可以說她是要塞島、是一個兵營島,也可以說她是工廠島、島上到處有工廠。和平島住民是政府最愛的選民,因為從來不會反對政府。所有跟政府做對的和平島住民,發生事情之後,就會從島上被消失掉!
希望藉著天后學博愛寬容的學習,讓政府與人民共同能夠成長來面臨今日世界的考驗。
21文本後記
文本後記 踏查永續
文本最後,關於和平島社區營造的點子與做法,我個人是以社區的小孩為服務對象來出發。孩童的世界和想法,來自大人的互動與外在的刺激反應,孩童的世界是純樸的、是可塑的、是無邪的。看社區孩子每天都在成長,我心中雖感喜悅,但時常有為他們付出很少的感覺,總覺得做的不夠,有時常想應該多做一些與他們有關的事,我們一代應該可以提供較好的社區文化生活環境,打破之前原有我們認為很爛的環境時代。
在「社區十好十壞」文本中,其實也是站在社區孩子的角度來表達大家的想法,為了開創孩子生活文化的天堂與永續社區營造的工作。
我常想如果因為我們的作為,和平島社區環境會越來越乾淨整潔、和平島社區住民生活文化得以蓬勃發展、和平島社區會成為孩子們生活成長的天堂,那以我們現有的能力來評量,應是一輩子最無悔的事!你說!不是嗎?
其實我們在和平島社區有很多夢,有很多不一定能夠執行,或是馬上做。但最起碼我們都花了不少的準備工作與腦力激盪,一步一步的來進行,我們這一代沒完成的,我們的下一代會繼續我們的腳步築夢而成,這是我們從事社區營造的期許。所以在我們的觀念中,有夢的人生是最美,我們的和平島社區最美,因為我們用生命的時空努力去築夢。
在臺灣各地,都在進行社區營造工作,是否也有像我們和平島社區一樣,為了孩子天堂著想?我們很真心地許願臺灣能夠變成一個屬於孩子的天堂島,讓所有在臺灣生活的大大小小孩子都能夠分享大家的喜悅。
文本到此,我們又開始進行我們社區踏查永續,親愛的朋友,就此再會吧!maninakana!(凱達格蘭語/ 再見!)
蜜乃珊娜漾
十七世紀時,荷蘭西班牙的船隻,遠渡重洋。從歐洲、美洲來到基隆,航行要十三個月之久,在途中航海的水手,必須學習忍耐與自我生存的本領,才能平安來回往返。
在船上,船長掌理一切所有的事情,但船員會賦予舵手有牽制船長的權力,也就是說,舵手在負責裁決一些因分配食物或工作而引起的小爭執,還要替船長分擔部份指揮戰鬥的任務,是屬於船長代理人。如果發生牽涉到船員生活的一切重大決策,都要教由舵手主持的委員會來處理,有時連船長也無法反對。
長期間的航海是非常枯燥無味,船員裡面會安排一些有表演才藝、懂得音樂、會跳舞、醫生與廚師的人,來增添航程的樂趣與發洩,船上通常禁止女人和小孩,除了特別移民與商務,才有看到女人在船上。因此在荷蘭的船隻,會在船頭雕刻一座前傾的希臘女神,來保佑船隻航海平安,也有雕刻希臘海神普西頓木像。
有一天,雞籠港來了非常漂亮高大的船艦,船首是面帶微笑的希臘女神維納斯,在薄霧中緩緩入港,維納斯雕像在霧裏飄逸時,好像她的頭髮在隨風飄揚,非常神奇。許多本地人見到如此,都不禁彼此對著船隻大喊:「蜜乃珊娜漾!蜜乃珊娜漾!」,很快地引起港邊所有的人聚集在沙灘、碼頭觀看。在船鼓與砲聲下,這艘船停泊在港邊,大家都對維納斯雕像讚賞不已,紛紛喊起「蜜乃珊娜漾!蜜乃珊娜漾!」,荷蘭人覺得不可思議,想了解什麼狀況,就找本地人來問說:「你們為什麼一直喊『蜜乃珊娜漾!蜜乃珊娜漾!』」?本地人回答說:「以前這裡曾經出現一位很美麗的少女,她帶來許多好運給我們的祖先,有一天她在大家眼前輕飄天空,然後逐漸變成金黃色的閃亮光影,而不見了,還留一些很多從天空飄落的金花瓣,這件事成為我們所喊著「蜜乃珊娜漾!蜜乃珊娜漾!」的由來。蜜乃是少女的意思,珊娜漾是美麗的意思。今天大家終於看到傳說的「蜜乃珊娜漾」的模樣,我們非常高興你們來雞籠,我們幫忙你們的需要。從此荷蘭船隻也開始流傳「蜜乃珊娜漾!蜜乃珊娜漾!」的傳說,在那遼闊航行的海洋。
在船上,船長掌理一切所有的事情,但船員會賦予舵手有牽制船長的權力,也就是說,舵手在負責裁決一些因分配食物或工作而引起的小爭執,還要替船長分擔部份指揮戰鬥的任務,是屬於船長代理人。如果發生牽涉到船員生活的一切重大決策,都要教由舵手主持的委員會來處理,有時連船長也無法反對。
長期間的航海是非常枯燥無味,船員裡面會安排一些有表演才藝、懂得音樂、會跳舞、醫生與廚師的人,來增添航程的樂趣與發洩,船上通常禁止女人和小孩,除了特別移民與商務,才有看到女人在船上。因此在荷蘭的船隻,會在船頭雕刻一座前傾的希臘女神,來保佑船隻航海平安,也有雕刻希臘海神普西頓木像。
有一天,雞籠港來了非常漂亮高大的船艦,船首是面帶微笑的希臘女神維納斯,在薄霧中緩緩入港,維納斯雕像在霧裏飄逸時,好像她的頭髮在隨風飄揚,非常神奇。許多本地人見到如此,都不禁彼此對著船隻大喊:「蜜乃珊娜漾!蜜乃珊娜漾!」,很快地引起港邊所有的人聚集在沙灘、碼頭觀看。在船鼓與砲聲下,這艘船停泊在港邊,大家都對維納斯雕像讚賞不已,紛紛喊起「蜜乃珊娜漾!蜜乃珊娜漾!」,荷蘭人覺得不可思議,想了解什麼狀況,就找本地人來問說:「你們為什麼一直喊『蜜乃珊娜漾!蜜乃珊娜漾!』」?本地人回答說:「以前這裡曾經出現一位很美麗的少女,她帶來許多好運給我們的祖先,有一天她在大家眼前輕飄天空,然後逐漸變成金黃色的閃亮光影,而不見了,還留一些很多從天空飄落的金花瓣,這件事成為我們所喊著「蜜乃珊娜漾!蜜乃珊娜漾!」的由來。蜜乃是少女的意思,珊娜漾是美麗的意思。今天大家終於看到傳說的「蜜乃珊娜漾」的模樣,我們非常高興你們來雞籠,我們幫忙你們的需要。從此荷蘭船隻也開始流傳「蜜乃珊娜漾!蜜乃珊娜漾!」的傳說,在那遼闊航行的海洋。
愛在哨船頭街上
滿滿燒咖啡香與麵包香的巷子,天空飄著飛絮的細雨像風吹的絲巾,整個哨船頭街道上,色彩繽紛的傘花不斷著在十字路口行進流轉,人行道地上的磁磚雨水也不斷著在吻溼全身,這是冬天這裡常有的景象。幾乎在每個轉角的地方,都有人在賣吃的和喝的,也有人抱著狗狗排隊在等著買,真是人氣頂旺、世間性情流露的好地方。
1931年日本人把哨船頭街改為日新町、義重町,開始了有鈴蘭燈道的基隆銀座時代,每當華燈初上時,男男女女隨著叮噹馬車,在燒酒和料理的互動中、在歌舞晃動與摩肩接踵之中,帶出無數紅塵情事,也留下不少世間至情的傳奇,在當時基隆座戲院(電影院)看黑白辯士默片、在基隆劇場觀賞歌舞演藝、在相撲場觀賞力士博藝、在公會堂高談港市發展、在基隆俱樂部參與商會藝文活動、在武德殿練習劍道與柔道博技、在吾妻料理藝妓館見習仕紳社交的場面、在海軍武官府看海軍操練、在憲兵隊府前觀看衛哨換交步禮、在基隆市役所洽公、在參議巷看社會輿論公報、在基隆港內競渡抓鴨、在基隆金刀比羅神社參拜天照大神祈福、在久寶寺參佛祈福、在臺灣銀行買彩券、在富貴市場買菜、在基隆新高報社買最新的號外、在新原書店買發行基隆相片的明信片、在觀瀾山看基隆港(今中正公園),這是當時統治者日本人生活的休憩一面。從皮亞諾(鋼琴)到華爾滋、從魚板壽司到味噌湯、從燒蕃薯到紅豆餅、從吳服(和服)到西米樂(西裝)、從人力車到福特蒸汽車、從油燈籠柱到鈴蘭燈柱,哨船頭街從沙灣半島的漁村變成歐風棋盤式的新興街道,就在時光流轉中形成今天哨船頭街商圈的前身。
在義一路上,從臺灣銀行基隆分行開始到後面馬路兩側,有很多金融銀行與飯店,在富狗橋前段有一龐大建築─基隆市文化中心,隨後是基隆市政府大樓,再後來是憲兵隊大樓。跟日治時代的機關設立位置不變。隨後就是醫療診所分佈其中,除了之外,就以船務相關的五金機械行業居多。唯一的菜市場地方,還是沿襲日治時代的富貴市場附近,另外在市場附近的小吃店也特別多。
土地公廟(哨船頭福德宮)與老爺廟(覺修宮─北管戲神廟)超過百年,都在哨船頭街尾,香火鼎盛,近年來地方風俗重新整理,帶來不少本地宗教信仰的振興活動。在義二路上還有一家電影院叫新樂戲院,保存人們看電影的習慣,哨船頭街是基隆最早有電影院,從1908年基隆座電影院開映後,陸續有萬國戲院、大世界戲院,留下基隆人歲月記憶的美好時光,尤其是大世界戲院起火的新聞,在當時非常轟動。另外在義二路口的自立書局,也是基隆愛書人必重遊的老地方,那巴洛克牆飾歐風洋樓,讓當時許多學童拿來當手寫作文的基隆主角。書店的服務人員固定,書籍擺設固定,彷彿所有時間流轉都在這裡定格,如果你曾經有在書店內看書或買東西,這個書店的場景會讓你想起很多的往事和人。
在哨船頭街上,你很快嗅覺到新鮮的生活變化,從服飾的櫥窗內商品、從越來越多樣的外賣小吃、從舊房子翻新餐廳、從銹斑鐵捲門變成孩子快樂彩繪的畫布裝置、從街角咖啡吧到街尾日本料理亭,人在不知不覺中,哨船頭街每天都在變化,因為每位生活在這裡人,把自己可以做的想法,為了讓生活過的更美好,而演出哨船頭街每一天新奇實在的美好生活街景!現在也請你一起來走在哨船頭街上,用心享受哨船頭街每天成長的生活街景吧!
1931年日本人把哨船頭街改為日新町、義重町,開始了有鈴蘭燈道的基隆銀座時代,每當華燈初上時,男男女女隨著叮噹馬車,在燒酒和料理的互動中、在歌舞晃動與摩肩接踵之中,帶出無數紅塵情事,也留下不少世間至情的傳奇,在當時基隆座戲院(電影院)看黑白辯士默片、在基隆劇場觀賞歌舞演藝、在相撲場觀賞力士博藝、在公會堂高談港市發展、在基隆俱樂部參與商會藝文活動、在武德殿練習劍道與柔道博技、在吾妻料理藝妓館見習仕紳社交的場面、在海軍武官府看海軍操練、在憲兵隊府前觀看衛哨換交步禮、在基隆市役所洽公、在參議巷看社會輿論公報、在基隆港內競渡抓鴨、在基隆金刀比羅神社參拜天照大神祈福、在久寶寺參佛祈福、在臺灣銀行買彩券、在富貴市場買菜、在基隆新高報社買最新的號外、在新原書店買發行基隆相片的明信片、在觀瀾山看基隆港(今中正公園),這是當時統治者日本人生活的休憩一面。從皮亞諾(鋼琴)到華爾滋、從魚板壽司到味噌湯、從燒蕃薯到紅豆餅、從吳服(和服)到西米樂(西裝)、從人力車到福特蒸汽車、從油燈籠柱到鈴蘭燈柱,哨船頭街從沙灣半島的漁村變成歐風棋盤式的新興街道,就在時光流轉中形成今天哨船頭街商圈的前身。
在義一路上,從臺灣銀行基隆分行開始到後面馬路兩側,有很多金融銀行與飯店,在富狗橋前段有一龐大建築─基隆市文化中心,隨後是基隆市政府大樓,再後來是憲兵隊大樓。跟日治時代的機關設立位置不變。隨後就是醫療診所分佈其中,除了之外,就以船務相關的五金機械行業居多。唯一的菜市場地方,還是沿襲日治時代的富貴市場附近,另外在市場附近的小吃店也特別多。
土地公廟(哨船頭福德宮)與老爺廟(覺修宮─北管戲神廟)超過百年,都在哨船頭街尾,香火鼎盛,近年來地方風俗重新整理,帶來不少本地宗教信仰的振興活動。在義二路上還有一家電影院叫新樂戲院,保存人們看電影的習慣,哨船頭街是基隆最早有電影院,從1908年基隆座電影院開映後,陸續有萬國戲院、大世界戲院,留下基隆人歲月記憶的美好時光,尤其是大世界戲院起火的新聞,在當時非常轟動。另外在義二路口的自立書局,也是基隆愛書人必重遊的老地方,那巴洛克牆飾歐風洋樓,讓當時許多學童拿來當手寫作文的基隆主角。書店的服務人員固定,書籍擺設固定,彷彿所有時間流轉都在這裡定格,如果你曾經有在書店內看書或買東西,這個書店的場景會讓你想起很多的往事和人。
在哨船頭街上,你很快嗅覺到新鮮的生活變化,從服飾的櫥窗內商品、從越來越多樣的外賣小吃、從舊房子翻新餐廳、從銹斑鐵捲門變成孩子快樂彩繪的畫布裝置、從街角咖啡吧到街尾日本料理亭,人在不知不覺中,哨船頭街每天都在變化,因為每位生活在這裡人,把自己可以做的想法,為了讓生活過的更美好,而演出哨船頭街每一天新奇實在的美好生活街景!現在也請你一起來走在哨船頭街上,用心享受哨船頭街每天成長的生活街景吧!
基隆的前世今生-外國移民史
基隆的前世今生-外國移民史 (外國人在基隆)
在基隆這個海港地方,港內船進船出,港邊人車來往,構成每一天的生活景象,也描寫出基隆地方整個發展歷史的世界。
今日我們或許沒有如先人見到外國人一般的驚奇,但我們仍可從以往流傳的故事當中了解那曾經住過基隆的外國人生活痕跡。
談到基隆的人,就要先從基隆的原住民說起。在基隆到底有沒有原住民?原住民的定義在那裡?如果說原住民是指原來就居住在本地的人民,那在目前文史資料中,基隆的原住民可能就是矮黑人,因為在早期登陸的凱達格蘭族傳說,曾經與矮黑人戰爭過,後來在基隆這個地方再也找不到矮黑人。而從凱達格蘭族人的傳說記載中,他們是從基隆北方的sanasay(珊娜賽)地方,駕船飄浪來到這裡。從以上說法,住過基隆的人從海上過來,佔了大部份,因此在這裡來說外國人在基隆的故事,也包括當時還沒有國家的外地人。當然以我們今日所接受的教育觀念範圍內,古早住在基隆的外來者都可以稱為外國人或外地人。那基隆曾有那一些外國移民流傳的故事?他們為什麼會來到基隆呢?他們在基隆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呢?讓我們重回時空隧道,一起走進基隆外國移民生活的故事裡,看看海國風華的基隆港灣傳奇吧!
基隆揚起西班牙人浪漫吉他聲
1626年5月5日,西班牙人便以大划船2艘、戎克船12艘、士兵300名(漢人傭兵7名)所組成的遠征軍艦隊,自菲律賓的卡迦揚(Cagayan)港出發,避開已被荷人佔據的台灣西岸,取路自巴士海峽,再繞道東海岸北上,遠征台灣北部。
西班牙人在11日發現了台灣東北角的;一處海灣,於是將其命名為San Tiago,也就是今天的三貂角。西班牙人原打算在此設立他們的根據地,但環顧四周形勢,覺得不甚理想,於是又繼續北上,隔天12日,西班牙人就在距離不遠的北岸邊,發現了一個極為安全、且可容納船隻500艘的港口,乃將其取名為Santisima Trinidad(聖蒂西瑪‧特律尼打)即「至聖三位一體」,在經實際測量後,西班牙艦隊即刻駛入港區,並加以佔領。當時,這個在西班牙人眼中所謂難得的良港,正是今天的基隆正濱漁港(最早期的基隆港)!
西班牙人在進入基隆港後,立即開砲示警。隨即以港內的社寮島為根據地,籌劃各項佔領的活動,據說當時社寮島上已住有1500間的原住民凱達格蘭族村莊,西班牙人透過同行的宣教士等人,與當地原住民試行佔領的交涉,約定願予十足優厚的待遇相待,並給四天的時間考慮。(在1597年西班牙人曾探測雞籠港灣,發現有不少人在此地,社寮島上土民約300人居住。
然而四天過後,並沒有人前來表示誠服。於是16日這天,西班牙人只得以形式化的儀式強行佔領該島。當天西班牙人便自行舉行聖祭,並豎立十字架,高懸起西班牙國旗,口呼西班牙陛下御名,且手持各種樹木的樹枝、土壤等其他物件,表示佔領港口與此島,做為西班牙王室的世襲財產。
西班牙人在佔領社寮島之初,島上的原住民即因被西班牙人的長槍砲聲所震駭,都紛紛逃離了社寮島,划著艋舺、游泳到對岸到八尺門山上。而他們所遺留下的住屋及糧食,全被西班牙人奪去,因此感到非常憤怒,時刻都想趁機報仇。西班牙宣教士為疏通彼此間的仇恨,藉住在社寮島熟悉葡萄牙語的日本人傳達和平共榮訊息,同時學習當地語言,試著與原住民談話,努力去除他們的恐懼,並聲明將悉數歸還先前所收奪的一切,如此好言相勸,又饋贈物品,終於使島上的原住民由敵視的態度轉變為友好的接觸。
西班牙人在社寮島舉行佔領儀式後,隨即在島上西南端建築簡單的四角石造城寨,命名為聖薩爾瓦多(San Salvador)城,意指「聖救主」,經1626~1631年之間擴大加高,終於落成;並在山上高地築造龜霧圓堡、東邊小海峽築一防砲圓堡及引船噴泉。等到島上的防衛工作齊備,並確保港口安全後,全艦隊的西班牙人及其隨行的葡萄牙等人,也就定居下來,並在島上建築矮小簡陋的小教堂,稱為Todos los Santos,意為盧獻聯合「諸聖」。此時,全台灣第一座天主教教堂,就在社寮島上誕生了。而這座天主教堂,除了執行西班牙官兵的教務外,同時也積極對當地住民灌注神聖的天主教教義及西班牙語文使用。隨後在西班牙統治時期,建造了聖道明修道院、聖方濟修道院以傳播天主教,同時也對凱達格蘭族人教授西班牙語文與近代學校教育的課程,以致在1627~1628年,西班牙語開始通用。當時受教的學生包括漢人與日本人。並將原島上南岸的舊屋整理,規劃出可停帆船上下貨的棧台及交易商埠~聖薩爾瓦多街(福州街)、修船寮、煤礦儲存場、灰窯、煮鹽所、飲用水井(龍目井)、果菜園、花園等。
當時島上甚至還住有一名日本人的基督教徒喜左衛門,這個日本人來到社寮島已非常久了(1603年來到島上),並與當地的原住民婦人依娃緹娜結了婚,育有二女。一開始,這個日本人也跟著其他住民一同逃到對岸,隨後被西班牙人說服,歸返舊居地,並且讓他的兩個女兒接受天主教的洗禮。這才漸漸的,開始有其他當地住民也帶著妻子與幼子們前來諸聖堂接受教育與洗禮。
西班牙人佔領社寮島後,在八尺門岸邊(今和平橋頭附近),增置防砲圓堡(荷蘭時稱愛爾騰堡),及聖薩爾瓦多城西對面山頂築防守砲台(今基隆仙洞白米砲台),全面以防荷人的襲擊。隨後又繼續向淡水1629年擴張勢力建聖明牙哥城。1634年與1635年間,在西班牙人支配下的基隆港,一時成了華南、馬尼拉、日本間通商的中心地,當時還曾有滿載貨物的西班牙船22艘同時入港的盛況記錄。
西班牙人在北台灣建立三個行省區淡水省、哆囉滿省、葛瑪蘭省,且以社寮島上的聖薩爾瓦多城為美麗之灰島的雞籠總督府及提供往來的商賈交易之聖薩爾瓦多街(後稱為福州街)。另在1629年建淡水聖明牙哥城(今淡水紅毛城),為副指揮行政中心;並設教堂傳教,曾以原住民語言編著而成的淡水字典。同時也與原住民凱達格蘭族在社寮島上,簽定和平協定。以保西班牙人在台灣無後顧之憂,開始移民定居。西班牙人在北台灣經營鹿皮、野馬、硫黃、煤石、黃金等貿易,但傳教的成績比貿易好、在雞籠地區有四、五千人受洗。與原住民通婚者也多。在西班牙人統治的年代,漢人不多,都屬於季節漁撈性移民或為西班牙傭兵、修船匠,常常往返北台灣海峽。漢人要到明末清初時約1664年後,鄭經部隊何祐率兵(漢人及平埔族組成)攻打社寮島上荷蘭人,約1668年以後漢人才開始有大量定居社寮島與雞籠(今基隆)。但早期四、五代都是單身男性來台灣,在台灣直接與當地凱達格蘭族原住民女子通婚,而延續香火相傳!
而西班牙人佔據台灣北部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要反擊、對抗盤踞台灣南部的荷蘭人;另一方面則試著吸引中日商賈前來此地貿易。同時,西班牙人更想據此地利之便,向中國和日本傳播他們的國教~天主教,以擴大西班牙人的勢力範圍。
但不料在日本在1633年起,日本德川幕府厲行禁教,採取了鎖國政策,致使西班牙人原來設想向日本傳教,以及吸引商人到台灣北部通商貿易的美夢,至此已完全破碎無望了。另一方面,由於中國明朝時值戰亂(滿清入關),願意前來經商的中國商船,也遠較估計的還少。再加上西班牙人非常不適應台灣北部惡劣的氣候,在社寮島上已有相當多的西班牙人生病、死去,更計有上百名來此定居的移民,也紛紛乘船撤離了社寮島。所以社寮島的佔領行動,對於西班牙人實是建立西班牙在台灣的貿易總督府,只能當做是前往中國和日本傳教的一個台灣政治據點。
1635年以後,西班牙人決定縮小台灣島上的駐軍,將經營重心轉向菲律賓南部。1638年西班牙人不僅自淡水撤兵,又減少社寮島上的守兵人數,並且毀壞一部份的城堡(包括淡水的聖明牙哥城)。到了1640年左右,台灣島上的西班牙人,也只留守社寮島上的聖救主一城,及位在山上的龜霧圓堡一所。當時守備兵約400名,其中有馬尼拉卡迦揚土人士兵30名、黑人奴隸200名,中國漢人士兵130名,而真正西班牙人士兵僅50名而已。此時,西班牙人在台灣北部的統治勢力巳明顯的衰弱下去。1641年荷蘭人從南方安平出兵征討遞招降書給西班牙太守,反遭西班牙人聯合凱達格蘭族巴賽人原住民抵抗,兵敗退回安平。直到1642年,荷蘭人再出兵攻打社寮島上的西班牙人,策應原住民保持中立,激戰三日,西班牙不敵開城投降,荷蘭人終於徹底驅逐了北部西班牙人的勢力。完成西台灣統治的局面,徹底掌握台灣的貿易權。
西班牙雞籠太守長官安東尼 (Antonio Carenen De Vavaldes)明天啟六年(1626)到任
貞 德 (Juande Alcarazo) 明崇禎三年(1630)到任
亞隆蘇 (Alonso Garcis Romero) 明崇禎七年(1634)到任
巴羅美諾(Palomino) 明崇禎十二年(1639)到任
康薩羅 (Gonzaro Portilio) 明崇禎十三年(1640)到任
日耳曼海盜商人來到基隆
西班牙人在佔領基隆後,身處安平一帶的荷蘭人自然倍感威脅。荷蘭人認為西班牙人會阻撓他們的貿易路線;擔心大批的商人,將會被西班牙人吸引到基隆經商;而且西班牙人也極有可能會唆使原住民與漢人向荷蘭人反抗。所以始終極力想驅逐北部西班牙人的勢力。
實際上,荷蘭人早就想向台灣北部擴張,藉以獲取那裡富產的硫礦、煤炭、砂金,並也想取得一條前往東北部探金的通道。所以在西班牙人佔領北台灣的這段期間,荷蘭人不斷派船前往偵查他們的動靜。而此時,荷蘭人在南部的統治正逐漸趨向穩定,反觀在,北部的西班牙人,卻是日益的衰敗下去。
直到1642年,荷蘭人見時機成熟,便在8月17日派出5艘戰艦、2艘戎克船,載運了690名的水手士兵,出翌前往基隆;21日抵達後,即向社寮島上的聖薩爾瓦多城發動攻擊,西班牙人拼命抵抗,但終因守兵不強、寡不敵狀,而於26日開城投降,結束了西班牙人在北台灣16年的統治。
而入主社寮島的荷蘭人,卻因此將勢力擴展到了台灣北部,且一直到被明末鄭經部隊何祐率兵逐出為止(1668年),荷蘭人便以台灣島為根據地,而活躍在遠東國際貿易的舞台上。荷蘭人在攻佔社寮島後,旋即將西班牙人所建的稜堡~聖救主城,改命名為北荷蘭(Noort Hollant )城,而將山上的龜霧圓堡命名為維多利亞(Victoria)、八尺門圓堡改建為愛騰爾堡,並派兵50名駐守在社寮島上,建立荷蘭人的軍事據點,並同時著手經營北部台灣。
佔領初期,荷蘭人便曾利用當地原住民進行鄰近煤炭的採掘工作,並且從他們身上探知各方面的消息,這其中甚至還包含了珍貴黃金的消息。可是這時荷蘭人在北台灣的經營,卻普遍面臨著淡北各村社原住民的反抗。
1644年9月,荷蘭人開始掃蕩北部各地未歸服的原住民村社,荷蘭軍隊所到之處,即要求當地居民獻納鹿皮表示歸順服從,否則就會遭受到武力的制裁。果真,不願歸順的村莊,都遭到荷蘭軍隊殺人放火、破壞財物等各種血腥殘酷的鎮壓;而願歸順的村社,則被強制要求往後每年都必須到社寮島上來納貢。社寮島,則成了平時荷蘭人在北台灣經營的重要據點,而這項每年強制的納貢制度,更足為荷蘭人增添了不少的收入。
當時,荷蘭人在台灣的殖民統治,也彷彿就是在這種血腥鎮壓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荷蘭人在建立統治制度的同時,除了殘酷的武力鎮壓外,同時還採取各種嚴格的限制措施,加強對台灣住民的控制。其中,荷蘭人不僅限制原住民和漢人移民們的活動,禁止他們任意遷徙及互相接觸外,更利用經濟控制手段,征收漁業稅、稻作稅、狩獵稅……等各種名目的稅收。在荷蘭統治時期下的早期先民,恐怕不甚好過。
有趣的是,即使300多年後的今天,社寮島上老一輩的居民,對荷蘭人的種種,竟仍普遍存有相當的認識。一位歷代居住島上的老人就曾消楚指出:「……船噢(今中船船廠內)那叫『紅毛街』,是『長毛番』在住,那有個城,石頭有的很大塊,古早人就取做『城仔背頂』……」。其中老人口中「城仔背頂」的「城仔」位置就是北荷蘭城;「長毛番」即指荷蘭人;而「紅毛街」,指的就是紅髮的荷蘭人群居的地方。若由此推測,當時荷蘭人應普遍居住在防禦工事最堅強的社寮島西南一帶。
此外,島上的老人只要一提起「荷蘭仔」,也幾乎個個都會義憤填膺的訴說一段當時的傳聞。其中,以下面這段描述著社寮島上住民如何反抗荷蘭人的口述,最為活靈活現。而這個藉由代代口述相傳至今的傳聞,雖已無從考證,但卻隱約可透露出常年在荷蘭人統治下住民艱困的一面:「荷蘭仔是『荷蘭西』,荷蘭仔是我阿媽在說,我阿媽現若在是百四、五歲的人了,她也是聽上輩的人說,說我們以前百姓『三口灶養一個兵』、『三口灶養一個荷蘭兵』,來就要秤重,現在100公斤交代你,下個月來查,剩95,你就用白銀疊到平重的。錢交給他們,長重也沒跟你說謝謝,養到大家都受不了,說『三家養一員,8月15給你台完完』,8月15那天做一起剁。養長重沒關係,養減重,就用銀兩給你添到平重,8月15日那天人說『土地公拿批(信)』(有人說8月15作餅,裡面放紙),你三口灶就三戶人,養你一個荷蘭仔,養久受不了了,台了,這三口灶就台一個,隔壁三口灶也台一個,再那三口灶也台一個,你走按怎?伊走按怎?我家裡面那荷蘭仔給台死了,我同款,你也同款,攏同款,就不必走了。」
1661年鄭成功驅逐盤踞台南的荷蘭人收復台灣,普遍獲得了台灣各地漢族居民的迴響。駐守在社寮島上的荷蘭人一聽說鄭軍已經到來,便趕緊乘船逃往日本。對駐守島上的荷蘭人而言,當時台灣已是一片混亂的悲境,除了基隆、淡水附近住民的反叛外,社寮島上的守軍也大多病弱不健康,而且北荷蘭城及維多利亞圓堡也已脆弱不堪,彷彿即將傾圯。就連庫存的火藥也多半變質了。在全然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又面臨著嚴重糧食缺乏的窘境。
荷蘭人的守備人員及他們的眷屬、奴隸共計170人便在6月撤離了社寮島,而這其中甚至還包括了原住民女性1 1人,及原住民小孩10人,可見當時荷蘭人與當地原住民普遍存有通婚的現象。
而荷蘭人被鄭成功徹底逐出台灣後,若就此喪失了台灣這個「貿易的中繼站」,實在心有不甘,於是一方面努力聯合清朝政府,企圖協力剷除鄭氏勢力;而另一方面,卻又覺得清政府沒有誠意合作,於是1664年荷蘭人決議再度佔領昔日棄守的社寮島,打算以北台灣的基隆做為試圖恢復舊勢力的基地。 當荷蘭人船艦重抵社寮島時,並未發現鄭氏的軍隊,只看見30名中國人逃往對岸八尺門及澗內(今大沙灣)。八尺門海岸有他們的住屋數戶,及種植的植物與果樹園,此外還發現此地八尺門曾有與原住民進行交易的證據。荷蘭殖民者於是重新佔領了社寮島,他們上岸後,馬上動手修複復以前廢棄的城堡和建築物。 荷蘭人剷除了荊棘,營建衛兵所、宿舍、打鐵工廠,及加建堡壘擴大北荷蘭城,並在北荷蘭城及其他防禦工事內安置24門大砲。他們在社寮島上一共配置了240人的陸上兵力,而其中兵卒佔了194人。
荷蘭人在重佔社寮島後,便努力收集各種可供貿易的貨品,並且還命令周圍村社的住民必須服從他們的統治,向荷蘭人提供所需的食品和其他物品。起初,荷蘭人不僅把社寮島視為他們對中國貿易上一個安全的庇護所,更把社寮島當做是他們船艦在海上航行的停靠站和轉運基地。當每年西南季風一起,荷蘭船艦便從菲律賓總基地的巴達維亞出發,分別航向社寮島和福州,隨後再航往日本;返航時也是在社寮島和福州停靠,再航往出發地。當時荷蘭人已在福州開展對中國的貿易,因此荷蘭船艦也經常穿行於福州和社寮島兩地。
今天,社寮島上約在社靈廟後,仍留有鮮為人知「福州街」的舊地名,據廟內老人說:「福州人來這裡住,來這做工作、種作,給荷蘭人請做廚師,那是很早,王爺還沒來時的代誌,這一帶叫『福州街』,橋頭仔那『社寮』……古早人在說『福州街啼,社寮有聽』,福州街和社寮為鄰,長毛番也在隔壁,隔壁而已,透早雞啼怎會沒聽到……」。老人口中的福州人,在當時是受雇於荷蘭人的廚師;但也有人表示,福州人很會修船,所以就在社寮島聚集,從事進出船隻修理的工作。只是事過境遷,今天社寮島上巳找不到多少的福州人了。 當時荷蘭人以為只要確保住社寮島,努力招徠中國商人前來,至少可以使荷蘭人多一個從事貿易的基地。但數年來荷蘭人在社寮島所經營的貿易規模卻始終很小,而且每年載運來島上的貨物中,大部份都是守軍必備的食品和軍事用品,真正可供貿易的貨物,實在少之又少。
隨之而來的是,1665年鄭經派出大軍前來攻打北荷蘭城。隔年,荷蘭人在福州的貿易又全被清政府所禁。在面對著鄭軍的威脅,荷蘭人只能逐年增加防備力量,甚至到了1667年,社寮島上已有多達387名的荷蘭守備人員。以致最後荷蘭人就在貿易不振,軍事費用負擔確很重的情況下,不得不在1668年10月決定撤離社寮島。而在撤離前,荷蘭人還炸毀了設在島上的城堡和工事。至此,荷蘭人在台灣的侵略勢力最終從社寮島上消失了,而荷蘭人在社寮島十幾年的統治行動,也等於是在毫無所獲的情況下,宣告結束。1669年初,社寮島已在鄭氏軍隊的控制之下。
如今,歷經長久以來歲月的侵蝕與人為的破壞,社寮島上已找不到多少荷蘭人存留下來的遺跡。具體可見的,僅以位在社寮島北方鄰海的「蕃字洞」最廣為人知。而洞內原存有荷蘭人在臨去前,刻留在岩洞中珍貴的紀念文字,其中有1664、1666、1667等年代數字,其他文字則為荷蘭人名。但由於歷史久遠,風化侵蝕嚴重,再加上現代遊客缺乏公德心,在岩洞上隨意塗鴉刻字,今天的蕃字洞內再也看不到當年荷蘭人親手留字的痕跡。
荷蘭雞籠太守長官恰孔色(Henrdr ic Harconse)太守 攻下聖薩爾瓦多城 明崇禎十五年(1642)到任
屈利肯柏克 (Kriec Kenheecq)准中尉統領明崇禎十五年(1642)到任
約哥布巴爾斯(Dacob Baers) 少尉,明崇禎十七年(1644)到任
波爾特 (Balthazar Bort)水師提督 重返北荷蘭城 明永曆 十八年(1664)
比特爾(Henrman De Bitter)上尉 荷軍司令官 明永曆 十八年(1664)到任
(Jacol Bosch)明永曆 十八年(1664)到任
(Jacob Schelck)明永曆 十八年(1664)到任
(Hans Habener)明永曆 十八年(1664)到任
(C. K Hans Henrick , Bcten Pory)明永曆 二十一年(1667)到任
南方飄來的木鞋
一六二九年荷蘭人從台南的大員灣(今台南)跑來基隆,想要刺探西班牙人在雞籠築城、建碼頭商埠的軍情,順便尋求作生意的機會。一六二九年荷蘭人從台南的大員灣(今台南)跑來基隆,想要刺探西班牙人在雞籠築城、建碼頭商埠的軍情,順便尋求作生意的機會。
荷蘭人在雞籠街道上逛逛,發現這條西班牙人所開發出街道,幾乎來自東亞各地的商人,都在這裡交易,各腔各調夾帶不少在翻譯聲的人穿梭其中,街道乾淨,店舖陳列各式各樣的商品,從銅器、煙具、陶瓷器、木製家具、玻璃瓶、香料、鹿肉脯、鹿皮、鮮魚海鮮、皮鞋、木屐、唐衣、絲布、棉布、豬油等,還有各地酒。荷蘭人覺得以後一定要基隆這個地方佔領起來,才能增加公司賺錢利潤。
同時荷蘭人也發現港口入口處已經蓋好西班牙人的聖救主城(聖薩爾瓦多城),在宏偉的城上,正飄揚著日光照耀的十字教皇旗,城後也有宏偉的聖道明修道院學校與「諸聖堂」教堂,本地人的村落圍繞在雞籠灣港內,約有四、千人之多。在主城島嶼的正對面,有漢人巴利安聚落與巴利安街,也是非常熱鬧。旁邊也有好幾百人的日本村落,而港內的西班牙人竟有五百多人。主城上配置十八火砲。城後中央地帶,有一規模很大的西班牙菲律浦四世國王花園,園中噴泉玫瑰花、百合花到處都是,圓拱鑲嵌鐵花門正烘托出蘶蘶的國王站立銅像,而城內也有國王專屬的倉庫。在此島的另一邊海邊峽角,西班牙人蓋出漂亮的噴泉,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耀眼無比。
不過荷蘭人發現一個很特別現象,基隆本地人幾乎都不穿鞋子。因此特別從船上帶下來許多木鞋,想想趁這個機會做一點生意。於是就向本地人介紹荷蘭木鞋,本地人一見到荷蘭人拿來的鞋,不禁著都圍繞過來看看。荷蘭人拿起木鞋,拼命著介紹。可是都沒有人回應,荷蘭人心想換另一種方式,請大家試吃他們帶來香料糖果,結果本地人被這種來自南洋的香料糖果口味,深深吸引住,紛紛伸手要糖果吃。這時候荷蘭人表示,要買木鞋才有糖吃!可是大家對木鞋實在沒有興趣。後來荷蘭人終於想到一個辦法,把要賣木鞋的價錢再加上賣糖果的價錢,一起賣。於是就開始叫賣糖果,喊著:「只要買一包糖果,就送一隻木鞋。」,很快地,帶來的木鞋一下子全部賣完,荷蘭人抱著一批可貴的里爾銀幣,回到大員灣。
到了一六四二年荷蘭人終於佔領基隆。
荷西時代的建築
建築類型有城堡(castle)、堡壘(fortress)、街市、公共設施、商館、住宅、教堂(修道院)、營舍(garrison)等。由西班牙人始建、荷人改建並重新命名者有:雞籠聖薩爾瓦多城(San Salvador, 雞籠北荷蘭城)、雞籠柯模堡(Koevo)、雞籠八尺門堡(El tenburgh)、雞籠聖米侖堡(S t .Millan)、淡水聖多明哥城( S a n t o D om i n go)、雞籠包里市街(Parian, 雞籠金包里市街)、雞籠聖薩爾瓦多街(San Salvador, 雞籠聖薩爾瓦多街)。
基隆港第一張地圖
A description of the Spanish port in Hermosa by Pedro de Vera(1626)
原文 英文 中文
1 Rio Grande Big river. 大河(即淡水河)
2 Punta que mira a China. Dista del Puerto 3 leguas. Cape pointing to China. It is 3 leagues far from the port. 眺望中國座標點,距離港口3里格。
3 Entrada del puerto que mira al norte, tiene de fondo 14 brazas y va disminuyendo hasta 2 y media. Entrance to the port, oriented to the North. It is 14 fathoms deep and it is lessen its depth until 2 and a half. 向北入港口深4噚之後遞減為2又1/2噚。
4 2 brazas y media, 2 brazas y media. 2 1/2 fathoms. 2 1/2 fathoms. 2又1/2噚。2又1/2噚。
5 MONTES GRANDES DE MUCHA MADERA. BIG MOUNTAINS WITH BIG TREES TO PROVIDE WOOD. 出產許多木材的大山。
6 Rancheria de los naturales. Town of the natives. 土民的部落。
7 Puerto donde surgen los navios. Port where the ships anchor. 船隻出沒的港口。
8 En esta parte se fortifica. In this port fortifications are been made. 要在此港設要塞。
9 Ysla que dista 7 leguas. Island located 7 leagues afar. 此島距離港口7里格遠。
10 Aqui se fortifica. Here fortifications are been made. 要在此地設要塞。
11 Ensenada de S. Tiago. Dista del Puerto 2 leguas. Cave of Santiago. It is 2 leagues far from the harbor. 聖地牙哥灣,距離港口2里格。(St. Jago)今三貂角。
12 Ensenada de S. Catalina. Dista del puerto 5 leguas. Cave of St Catherine. It is 5 leagues far from the harbor. 聖迦泰琳娜灣,距離港口5里格。
在基隆這個海港地方,港內船進船出,港邊人車來往,構成每一天的生活景象,也描寫出基隆地方整個發展歷史的世界。
今日我們或許沒有如先人見到外國人一般的驚奇,但我們仍可從以往流傳的故事當中了解那曾經住過基隆的外國人生活痕跡。
談到基隆的人,就要先從基隆的原住民說起。在基隆到底有沒有原住民?原住民的定義在那裡?如果說原住民是指原來就居住在本地的人民,那在目前文史資料中,基隆的原住民可能就是矮黑人,因為在早期登陸的凱達格蘭族傳說,曾經與矮黑人戰爭過,後來在基隆這個地方再也找不到矮黑人。而從凱達格蘭族人的傳說記載中,他們是從基隆北方的sanasay(珊娜賽)地方,駕船飄浪來到這裡。從以上說法,住過基隆的人從海上過來,佔了大部份,因此在這裡來說外國人在基隆的故事,也包括當時還沒有國家的外地人。當然以我們今日所接受的教育觀念範圍內,古早住在基隆的外來者都可以稱為外國人或外地人。那基隆曾有那一些外國移民流傳的故事?他們為什麼會來到基隆呢?他們在基隆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呢?讓我們重回時空隧道,一起走進基隆外國移民生活的故事裡,看看海國風華的基隆港灣傳奇吧!
基隆揚起西班牙人浪漫吉他聲
1626年5月5日,西班牙人便以大划船2艘、戎克船12艘、士兵300名(漢人傭兵7名)所組成的遠征軍艦隊,自菲律賓的卡迦揚(Cagayan)港出發,避開已被荷人佔據的台灣西岸,取路自巴士海峽,再繞道東海岸北上,遠征台灣北部。
西班牙人在11日發現了台灣東北角的;一處海灣,於是將其命名為San Tiago,也就是今天的三貂角。西班牙人原打算在此設立他們的根據地,但環顧四周形勢,覺得不甚理想,於是又繼續北上,隔天12日,西班牙人就在距離不遠的北岸邊,發現了一個極為安全、且可容納船隻500艘的港口,乃將其取名為Santisima Trinidad(聖蒂西瑪‧特律尼打)即「至聖三位一體」,在經實際測量後,西班牙艦隊即刻駛入港區,並加以佔領。當時,這個在西班牙人眼中所謂難得的良港,正是今天的基隆正濱漁港(最早期的基隆港)!
西班牙人在進入基隆港後,立即開砲示警。隨即以港內的社寮島為根據地,籌劃各項佔領的活動,據說當時社寮島上已住有1500間的原住民凱達格蘭族村莊,西班牙人透過同行的宣教士等人,與當地原住民試行佔領的交涉,約定願予十足優厚的待遇相待,並給四天的時間考慮。(在1597年西班牙人曾探測雞籠港灣,發現有不少人在此地,社寮島上土民約300人居住。
然而四天過後,並沒有人前來表示誠服。於是16日這天,西班牙人只得以形式化的儀式強行佔領該島。當天西班牙人便自行舉行聖祭,並豎立十字架,高懸起西班牙國旗,口呼西班牙陛下御名,且手持各種樹木的樹枝、土壤等其他物件,表示佔領港口與此島,做為西班牙王室的世襲財產。
西班牙人在佔領社寮島之初,島上的原住民即因被西班牙人的長槍砲聲所震駭,都紛紛逃離了社寮島,划著艋舺、游泳到對岸到八尺門山上。而他們所遺留下的住屋及糧食,全被西班牙人奪去,因此感到非常憤怒,時刻都想趁機報仇。西班牙宣教士為疏通彼此間的仇恨,藉住在社寮島熟悉葡萄牙語的日本人傳達和平共榮訊息,同時學習當地語言,試著與原住民談話,努力去除他們的恐懼,並聲明將悉數歸還先前所收奪的一切,如此好言相勸,又饋贈物品,終於使島上的原住民由敵視的態度轉變為友好的接觸。
西班牙人在社寮島舉行佔領儀式後,隨即在島上西南端建築簡單的四角石造城寨,命名為聖薩爾瓦多(San Salvador)城,意指「聖救主」,經1626~1631年之間擴大加高,終於落成;並在山上高地築造龜霧圓堡、東邊小海峽築一防砲圓堡及引船噴泉。等到島上的防衛工作齊備,並確保港口安全後,全艦隊的西班牙人及其隨行的葡萄牙等人,也就定居下來,並在島上建築矮小簡陋的小教堂,稱為Todos los Santos,意為盧獻聯合「諸聖」。此時,全台灣第一座天主教教堂,就在社寮島上誕生了。而這座天主教堂,除了執行西班牙官兵的教務外,同時也積極對當地住民灌注神聖的天主教教義及西班牙語文使用。隨後在西班牙統治時期,建造了聖道明修道院、聖方濟修道院以傳播天主教,同時也對凱達格蘭族人教授西班牙語文與近代學校教育的課程,以致在1627~1628年,西班牙語開始通用。當時受教的學生包括漢人與日本人。並將原島上南岸的舊屋整理,規劃出可停帆船上下貨的棧台及交易商埠~聖薩爾瓦多街(福州街)、修船寮、煤礦儲存場、灰窯、煮鹽所、飲用水井(龍目井)、果菜園、花園等。
當時島上甚至還住有一名日本人的基督教徒喜左衛門,這個日本人來到社寮島已非常久了(1603年來到島上),並與當地的原住民婦人依娃緹娜結了婚,育有二女。一開始,這個日本人也跟著其他住民一同逃到對岸,隨後被西班牙人說服,歸返舊居地,並且讓他的兩個女兒接受天主教的洗禮。這才漸漸的,開始有其他當地住民也帶著妻子與幼子們前來諸聖堂接受教育與洗禮。
西班牙人佔領社寮島後,在八尺門岸邊(今和平橋頭附近),增置防砲圓堡(荷蘭時稱愛爾騰堡),及聖薩爾瓦多城西對面山頂築防守砲台(今基隆仙洞白米砲台),全面以防荷人的襲擊。隨後又繼續向淡水1629年擴張勢力建聖明牙哥城。1634年與1635年間,在西班牙人支配下的基隆港,一時成了華南、馬尼拉、日本間通商的中心地,當時還曾有滿載貨物的西班牙船22艘同時入港的盛況記錄。
西班牙人在北台灣建立三個行省區淡水省、哆囉滿省、葛瑪蘭省,且以社寮島上的聖薩爾瓦多城為美麗之灰島的雞籠總督府及提供往來的商賈交易之聖薩爾瓦多街(後稱為福州街)。另在1629年建淡水聖明牙哥城(今淡水紅毛城),為副指揮行政中心;並設教堂傳教,曾以原住民語言編著而成的淡水字典。同時也與原住民凱達格蘭族在社寮島上,簽定和平協定。以保西班牙人在台灣無後顧之憂,開始移民定居。西班牙人在北台灣經營鹿皮、野馬、硫黃、煤石、黃金等貿易,但傳教的成績比貿易好、在雞籠地區有四、五千人受洗。與原住民通婚者也多。在西班牙人統治的年代,漢人不多,都屬於季節漁撈性移民或為西班牙傭兵、修船匠,常常往返北台灣海峽。漢人要到明末清初時約1664年後,鄭經部隊何祐率兵(漢人及平埔族組成)攻打社寮島上荷蘭人,約1668年以後漢人才開始有大量定居社寮島與雞籠(今基隆)。但早期四、五代都是單身男性來台灣,在台灣直接與當地凱達格蘭族原住民女子通婚,而延續香火相傳!
而西班牙人佔據台灣北部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要反擊、對抗盤踞台灣南部的荷蘭人;另一方面則試著吸引中日商賈前來此地貿易。同時,西班牙人更想據此地利之便,向中國和日本傳播他們的國教~天主教,以擴大西班牙人的勢力範圍。
但不料在日本在1633年起,日本德川幕府厲行禁教,採取了鎖國政策,致使西班牙人原來設想向日本傳教,以及吸引商人到台灣北部通商貿易的美夢,至此已完全破碎無望了。另一方面,由於中國明朝時值戰亂(滿清入關),願意前來經商的中國商船,也遠較估計的還少。再加上西班牙人非常不適應台灣北部惡劣的氣候,在社寮島上已有相當多的西班牙人生病、死去,更計有上百名來此定居的移民,也紛紛乘船撤離了社寮島。所以社寮島的佔領行動,對於西班牙人實是建立西班牙在台灣的貿易總督府,只能當做是前往中國和日本傳教的一個台灣政治據點。
1635年以後,西班牙人決定縮小台灣島上的駐軍,將經營重心轉向菲律賓南部。1638年西班牙人不僅自淡水撤兵,又減少社寮島上的守兵人數,並且毀壞一部份的城堡(包括淡水的聖明牙哥城)。到了1640年左右,台灣島上的西班牙人,也只留守社寮島上的聖救主一城,及位在山上的龜霧圓堡一所。當時守備兵約400名,其中有馬尼拉卡迦揚土人士兵30名、黑人奴隸200名,中國漢人士兵130名,而真正西班牙人士兵僅50名而已。此時,西班牙人在台灣北部的統治勢力巳明顯的衰弱下去。1641年荷蘭人從南方安平出兵征討遞招降書給西班牙太守,反遭西班牙人聯合凱達格蘭族巴賽人原住民抵抗,兵敗退回安平。直到1642年,荷蘭人再出兵攻打社寮島上的西班牙人,策應原住民保持中立,激戰三日,西班牙不敵開城投降,荷蘭人終於徹底驅逐了北部西班牙人的勢力。完成西台灣統治的局面,徹底掌握台灣的貿易權。
西班牙雞籠太守長官安東尼 (Antonio Carenen De Vavaldes)明天啟六年(1626)到任
貞 德 (Juande Alcarazo) 明崇禎三年(1630)到任
亞隆蘇 (Alonso Garcis Romero) 明崇禎七年(1634)到任
巴羅美諾(Palomino) 明崇禎十二年(1639)到任
康薩羅 (Gonzaro Portilio) 明崇禎十三年(1640)到任
日耳曼海盜商人來到基隆
西班牙人在佔領基隆後,身處安平一帶的荷蘭人自然倍感威脅。荷蘭人認為西班牙人會阻撓他們的貿易路線;擔心大批的商人,將會被西班牙人吸引到基隆經商;而且西班牙人也極有可能會唆使原住民與漢人向荷蘭人反抗。所以始終極力想驅逐北部西班牙人的勢力。
實際上,荷蘭人早就想向台灣北部擴張,藉以獲取那裡富產的硫礦、煤炭、砂金,並也想取得一條前往東北部探金的通道。所以在西班牙人佔領北台灣的這段期間,荷蘭人不斷派船前往偵查他們的動靜。而此時,荷蘭人在南部的統治正逐漸趨向穩定,反觀在,北部的西班牙人,卻是日益的衰敗下去。
直到1642年,荷蘭人見時機成熟,便在8月17日派出5艘戰艦、2艘戎克船,載運了690名的水手士兵,出翌前往基隆;21日抵達後,即向社寮島上的聖薩爾瓦多城發動攻擊,西班牙人拼命抵抗,但終因守兵不強、寡不敵狀,而於26日開城投降,結束了西班牙人在北台灣16年的統治。
而入主社寮島的荷蘭人,卻因此將勢力擴展到了台灣北部,且一直到被明末鄭經部隊何祐率兵逐出為止(1668年),荷蘭人便以台灣島為根據地,而活躍在遠東國際貿易的舞台上。荷蘭人在攻佔社寮島後,旋即將西班牙人所建的稜堡~聖救主城,改命名為北荷蘭(Noort Hollant )城,而將山上的龜霧圓堡命名為維多利亞(Victoria)、八尺門圓堡改建為愛騰爾堡,並派兵50名駐守在社寮島上,建立荷蘭人的軍事據點,並同時著手經營北部台灣。
佔領初期,荷蘭人便曾利用當地原住民進行鄰近煤炭的採掘工作,並且從他們身上探知各方面的消息,這其中甚至還包含了珍貴黃金的消息。可是這時荷蘭人在北台灣的經營,卻普遍面臨著淡北各村社原住民的反抗。
1644年9月,荷蘭人開始掃蕩北部各地未歸服的原住民村社,荷蘭軍隊所到之處,即要求當地居民獻納鹿皮表示歸順服從,否則就會遭受到武力的制裁。果真,不願歸順的村莊,都遭到荷蘭軍隊殺人放火、破壞財物等各種血腥殘酷的鎮壓;而願歸順的村社,則被強制要求往後每年都必須到社寮島上來納貢。社寮島,則成了平時荷蘭人在北台灣經營的重要據點,而這項每年強制的納貢制度,更足為荷蘭人增添了不少的收入。
當時,荷蘭人在台灣的殖民統治,也彷彿就是在這種血腥鎮壓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荷蘭人在建立統治制度的同時,除了殘酷的武力鎮壓外,同時還採取各種嚴格的限制措施,加強對台灣住民的控制。其中,荷蘭人不僅限制原住民和漢人移民們的活動,禁止他們任意遷徙及互相接觸外,更利用經濟控制手段,征收漁業稅、稻作稅、狩獵稅……等各種名目的稅收。在荷蘭統治時期下的早期先民,恐怕不甚好過。
有趣的是,即使300多年後的今天,社寮島上老一輩的居民,對荷蘭人的種種,竟仍普遍存有相當的認識。一位歷代居住島上的老人就曾消楚指出:「……船噢(今中船船廠內)那叫『紅毛街』,是『長毛番』在住,那有個城,石頭有的很大塊,古早人就取做『城仔背頂』……」。其中老人口中「城仔背頂」的「城仔」位置就是北荷蘭城;「長毛番」即指荷蘭人;而「紅毛街」,指的就是紅髮的荷蘭人群居的地方。若由此推測,當時荷蘭人應普遍居住在防禦工事最堅強的社寮島西南一帶。
此外,島上的老人只要一提起「荷蘭仔」,也幾乎個個都會義憤填膺的訴說一段當時的傳聞。其中,以下面這段描述著社寮島上住民如何反抗荷蘭人的口述,最為活靈活現。而這個藉由代代口述相傳至今的傳聞,雖已無從考證,但卻隱約可透露出常年在荷蘭人統治下住民艱困的一面:「荷蘭仔是『荷蘭西』,荷蘭仔是我阿媽在說,我阿媽現若在是百四、五歲的人了,她也是聽上輩的人說,說我們以前百姓『三口灶養一個兵』、『三口灶養一個荷蘭兵』,來就要秤重,現在100公斤交代你,下個月來查,剩95,你就用白銀疊到平重的。錢交給他們,長重也沒跟你說謝謝,養到大家都受不了,說『三家養一員,8月15給你台完完』,8月15那天做一起剁。養長重沒關係,養減重,就用銀兩給你添到平重,8月15日那天人說『土地公拿批(信)』(有人說8月15作餅,裡面放紙),你三口灶就三戶人,養你一個荷蘭仔,養久受不了了,台了,這三口灶就台一個,隔壁三口灶也台一個,再那三口灶也台一個,你走按怎?伊走按怎?我家裡面那荷蘭仔給台死了,我同款,你也同款,攏同款,就不必走了。」
1661年鄭成功驅逐盤踞台南的荷蘭人收復台灣,普遍獲得了台灣各地漢族居民的迴響。駐守在社寮島上的荷蘭人一聽說鄭軍已經到來,便趕緊乘船逃往日本。對駐守島上的荷蘭人而言,當時台灣已是一片混亂的悲境,除了基隆、淡水附近住民的反叛外,社寮島上的守軍也大多病弱不健康,而且北荷蘭城及維多利亞圓堡也已脆弱不堪,彷彿即將傾圯。就連庫存的火藥也多半變質了。在全然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又面臨著嚴重糧食缺乏的窘境。
荷蘭人的守備人員及他們的眷屬、奴隸共計170人便在6月撤離了社寮島,而這其中甚至還包括了原住民女性1 1人,及原住民小孩10人,可見當時荷蘭人與當地原住民普遍存有通婚的現象。
而荷蘭人被鄭成功徹底逐出台灣後,若就此喪失了台灣這個「貿易的中繼站」,實在心有不甘,於是一方面努力聯合清朝政府,企圖協力剷除鄭氏勢力;而另一方面,卻又覺得清政府沒有誠意合作,於是1664年荷蘭人決議再度佔領昔日棄守的社寮島,打算以北台灣的基隆做為試圖恢復舊勢力的基地。 當荷蘭人船艦重抵社寮島時,並未發現鄭氏的軍隊,只看見30名中國人逃往對岸八尺門及澗內(今大沙灣)。八尺門海岸有他們的住屋數戶,及種植的植物與果樹園,此外還發現此地八尺門曾有與原住民進行交易的證據。荷蘭殖民者於是重新佔領了社寮島,他們上岸後,馬上動手修複復以前廢棄的城堡和建築物。 荷蘭人剷除了荊棘,營建衛兵所、宿舍、打鐵工廠,及加建堡壘擴大北荷蘭城,並在北荷蘭城及其他防禦工事內安置24門大砲。他們在社寮島上一共配置了240人的陸上兵力,而其中兵卒佔了194人。
荷蘭人在重佔社寮島後,便努力收集各種可供貿易的貨品,並且還命令周圍村社的住民必須服從他們的統治,向荷蘭人提供所需的食品和其他物品。起初,荷蘭人不僅把社寮島視為他們對中國貿易上一個安全的庇護所,更把社寮島當做是他們船艦在海上航行的停靠站和轉運基地。當每年西南季風一起,荷蘭船艦便從菲律賓總基地的巴達維亞出發,分別航向社寮島和福州,隨後再航往日本;返航時也是在社寮島和福州停靠,再航往出發地。當時荷蘭人已在福州開展對中國的貿易,因此荷蘭船艦也經常穿行於福州和社寮島兩地。
今天,社寮島上約在社靈廟後,仍留有鮮為人知「福州街」的舊地名,據廟內老人說:「福州人來這裡住,來這做工作、種作,給荷蘭人請做廚師,那是很早,王爺還沒來時的代誌,這一帶叫『福州街』,橋頭仔那『社寮』……古早人在說『福州街啼,社寮有聽』,福州街和社寮為鄰,長毛番也在隔壁,隔壁而已,透早雞啼怎會沒聽到……」。老人口中的福州人,在當時是受雇於荷蘭人的廚師;但也有人表示,福州人很會修船,所以就在社寮島聚集,從事進出船隻修理的工作。只是事過境遷,今天社寮島上巳找不到多少的福州人了。 當時荷蘭人以為只要確保住社寮島,努力招徠中國商人前來,至少可以使荷蘭人多一個從事貿易的基地。但數年來荷蘭人在社寮島所經營的貿易規模卻始終很小,而且每年載運來島上的貨物中,大部份都是守軍必備的食品和軍事用品,真正可供貿易的貨物,實在少之又少。
隨之而來的是,1665年鄭經派出大軍前來攻打北荷蘭城。隔年,荷蘭人在福州的貿易又全被清政府所禁。在面對著鄭軍的威脅,荷蘭人只能逐年增加防備力量,甚至到了1667年,社寮島上已有多達387名的荷蘭守備人員。以致最後荷蘭人就在貿易不振,軍事費用負擔確很重的情況下,不得不在1668年10月決定撤離社寮島。而在撤離前,荷蘭人還炸毀了設在島上的城堡和工事。至此,荷蘭人在台灣的侵略勢力最終從社寮島上消失了,而荷蘭人在社寮島十幾年的統治行動,也等於是在毫無所獲的情況下,宣告結束。1669年初,社寮島已在鄭氏軍隊的控制之下。
如今,歷經長久以來歲月的侵蝕與人為的破壞,社寮島上已找不到多少荷蘭人存留下來的遺跡。具體可見的,僅以位在社寮島北方鄰海的「蕃字洞」最廣為人知。而洞內原存有荷蘭人在臨去前,刻留在岩洞中珍貴的紀念文字,其中有1664、1666、1667等年代數字,其他文字則為荷蘭人名。但由於歷史久遠,風化侵蝕嚴重,再加上現代遊客缺乏公德心,在岩洞上隨意塗鴉刻字,今天的蕃字洞內再也看不到當年荷蘭人親手留字的痕跡。
荷蘭雞籠太守長官恰孔色(Henrdr ic Harconse)太守 攻下聖薩爾瓦多城 明崇禎十五年(1642)到任
屈利肯柏克 (Kriec Kenheecq)准中尉統領明崇禎十五年(1642)到任
約哥布巴爾斯(Dacob Baers) 少尉,明崇禎十七年(1644)到任
波爾特 (Balthazar Bort)水師提督 重返北荷蘭城 明永曆 十八年(1664)
比特爾(Henrman De Bitter)上尉 荷軍司令官 明永曆 十八年(1664)到任
(Jacol Bosch)明永曆 十八年(1664)到任
(Jacob Schelck)明永曆 十八年(1664)到任
(Hans Habener)明永曆 十八年(1664)到任
(C. K Hans Henrick , Bcten Pory)明永曆 二十一年(1667)到任
南方飄來的木鞋
一六二九年荷蘭人從台南的大員灣(今台南)跑來基隆,想要刺探西班牙人在雞籠築城、建碼頭商埠的軍情,順便尋求作生意的機會。一六二九年荷蘭人從台南的大員灣(今台南)跑來基隆,想要刺探西班牙人在雞籠築城、建碼頭商埠的軍情,順便尋求作生意的機會。
荷蘭人在雞籠街道上逛逛,發現這條西班牙人所開發出街道,幾乎來自東亞各地的商人,都在這裡交易,各腔各調夾帶不少在翻譯聲的人穿梭其中,街道乾淨,店舖陳列各式各樣的商品,從銅器、煙具、陶瓷器、木製家具、玻璃瓶、香料、鹿肉脯、鹿皮、鮮魚海鮮、皮鞋、木屐、唐衣、絲布、棉布、豬油等,還有各地酒。荷蘭人覺得以後一定要基隆這個地方佔領起來,才能增加公司賺錢利潤。
同時荷蘭人也發現港口入口處已經蓋好西班牙人的聖救主城(聖薩爾瓦多城),在宏偉的城上,正飄揚著日光照耀的十字教皇旗,城後也有宏偉的聖道明修道院學校與「諸聖堂」教堂,本地人的村落圍繞在雞籠灣港內,約有四、千人之多。在主城島嶼的正對面,有漢人巴利安聚落與巴利安街,也是非常熱鬧。旁邊也有好幾百人的日本村落,而港內的西班牙人竟有五百多人。主城上配置十八火砲。城後中央地帶,有一規模很大的西班牙菲律浦四世國王花園,園中噴泉玫瑰花、百合花到處都是,圓拱鑲嵌鐵花門正烘托出蘶蘶的國王站立銅像,而城內也有國王專屬的倉庫。在此島的另一邊海邊峽角,西班牙人蓋出漂亮的噴泉,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耀眼無比。
不過荷蘭人發現一個很特別現象,基隆本地人幾乎都不穿鞋子。因此特別從船上帶下來許多木鞋,想想趁這個機會做一點生意。於是就向本地人介紹荷蘭木鞋,本地人一見到荷蘭人拿來的鞋,不禁著都圍繞過來看看。荷蘭人拿起木鞋,拼命著介紹。可是都沒有人回應,荷蘭人心想換另一種方式,請大家試吃他們帶來香料糖果,結果本地人被這種來自南洋的香料糖果口味,深深吸引住,紛紛伸手要糖果吃。這時候荷蘭人表示,要買木鞋才有糖吃!可是大家對木鞋實在沒有興趣。後來荷蘭人終於想到一個辦法,把要賣木鞋的價錢再加上賣糖果的價錢,一起賣。於是就開始叫賣糖果,喊著:「只要買一包糖果,就送一隻木鞋。」,很快地,帶來的木鞋一下子全部賣完,荷蘭人抱著一批可貴的里爾銀幣,回到大員灣。
到了一六四二年荷蘭人終於佔領基隆。
荷西時代的建築
建築類型有城堡(castle)、堡壘(fortress)、街市、公共設施、商館、住宅、教堂(修道院)、營舍(garrison)等。由西班牙人始建、荷人改建並重新命名者有:雞籠聖薩爾瓦多城(San Salvador, 雞籠北荷蘭城)、雞籠柯模堡(Koevo)、雞籠八尺門堡(El tenburgh)、雞籠聖米侖堡(S t .Millan)、淡水聖多明哥城( S a n t o D om i n go)、雞籠包里市街(Parian, 雞籠金包里市街)、雞籠聖薩爾瓦多街(San Salvador, 雞籠聖薩爾瓦多街)。
基隆港第一張地圖
A description of the Spanish port in Hermosa by Pedro de Vera(1626)
原文 英文 中文
1 Rio Grande Big river. 大河(即淡水河)
2 Punta que mira a China. Dista del Puerto 3 leguas. Cape pointing to China. It is 3 leagues far from the port. 眺望中國座標點,距離港口3里格。
3 Entrada del puerto que mira al norte, tiene de fondo 14 brazas y va disminuyendo hasta 2 y media. Entrance to the port, oriented to the North. It is 14 fathoms deep and it is lessen its depth until 2 and a half. 向北入港口深4噚之後遞減為2又1/2噚。
4 2 brazas y media, 2 brazas y media. 2 1/2 fathoms. 2 1/2 fathoms. 2又1/2噚。2又1/2噚。
5 MONTES GRANDES DE MUCHA MADERA. BIG MOUNTAINS WITH BIG TREES TO PROVIDE WOOD. 出產許多木材的大山。
6 Rancheria de los naturales. Town of the natives. 土民的部落。
7 Puerto donde surgen los navios. Port where the ships anchor. 船隻出沒的港口。
8 En esta parte se fortifica. In this port fortifications are been made. 要在此港設要塞。
9 Ysla que dista 7 leguas. Island located 7 leagues afar. 此島距離港口7里格遠。
10 Aqui se fortifica. Here fortifications are been made. 要在此地設要塞。
11 Ensenada de S. Tiago. Dista del Puerto 2 leguas. Cave of Santiago. It is 2 leagues far from the harbor. 聖地牙哥灣,距離港口2里格。(St. Jago)今三貂角。
12 Ensenada de S. Catalina. Dista del puerto 5 leguas. Cave of St Catherine. It is 5 leagues far from the harbor. 聖迦泰琳娜灣,距離港口5里格。
子弟頭潘仔祿鼓師
和平島在清朝時候叫作「基隆社寮」,北管戲曲民俗藝術也是清朝傳來。
社寮北管跟社寮庄廟建立有關,廟堂祭祀遊陣都免不了北管鑼鼓喧天的熱鬧氣氛。漢文化的精緻典雅吸引基隆原住民凱達格蘭族馬賽人接觸與喜愛,其中有人還為北管戲曲癡迷而粉墨登場、舞台上出將入相演出。
社寮潘家中的潘土(人稱祿仔師、祿仔仙),就是馬賽人家族潘家中最令人矚目的角色人物。他生於日本人剛統治台灣不久時,家業以焚寄網漁業為主,十幾歲學北管戲曲,從三弦、京胡、大鑼、大小抄、板鼓、堂鼓都學過,後來以擔任基隆北管社寮得義堂的鼓師。在北管子弟班團體中,鼓師相當於總指揮、帶頭的,也是地方名望的頭人,因此有關於庄內大事都有涉及處理事務。平時閒暇都會在子弟班裡幫忙,對於北管樂器簡直當成寶。
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盟軍轟炸基隆及和平島,鄉人紛紛走避疏散到鄰近山林內。有一次轟炸,潘土恰在家中,聽到爆炸聲,連忙帶著心愛的北管樂器,不顧家產,從馬路奔跑往過橋的山邊,炸彈與機槍彈從他身邊掃過,竟然毫髮未傷。事後鄉人相報,直說奇蹟!潘仔祿鼓師卻認為祖師爺田都元帥在保佑他。這也是和平島北管子弟生命光采的寫照。
社寮北管跟社寮庄廟建立有關,廟堂祭祀遊陣都免不了北管鑼鼓喧天的熱鬧氣氛。漢文化的精緻典雅吸引基隆原住民凱達格蘭族馬賽人接觸與喜愛,其中有人還為北管戲曲癡迷而粉墨登場、舞台上出將入相演出。
社寮潘家中的潘土(人稱祿仔師、祿仔仙),就是馬賽人家族潘家中最令人矚目的角色人物。他生於日本人剛統治台灣不久時,家業以焚寄網漁業為主,十幾歲學北管戲曲,從三弦、京胡、大鑼、大小抄、板鼓、堂鼓都學過,後來以擔任基隆北管社寮得義堂的鼓師。在北管子弟班團體中,鼓師相當於總指揮、帶頭的,也是地方名望的頭人,因此有關於庄內大事都有涉及處理事務。平時閒暇都會在子弟班裡幫忙,對於北管樂器簡直當成寶。
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盟軍轟炸基隆及和平島,鄉人紛紛走避疏散到鄰近山林內。有一次轟炸,潘土恰在家中,聽到爆炸聲,連忙帶著心愛的北管樂器,不顧家產,從馬路奔跑往過橋的山邊,炸彈與機槍彈從他身邊掃過,竟然毫髮未傷。事後鄉人相報,直說奇蹟!潘仔祿鼓師卻認為祖師爺田都元帥在保佑他。這也是和平島北管子弟生命光采的寫照。
登上觀瀾山
一早在義一路土地銀行邊的車牌站下車,從還沒開張的商店小巷中走到義二路的亭仔腳走廊,人們似乎還在家裡,整條街道沒人沒車,天空陽光才剛起來,晨風迎面而來,吹得有清爽舒服的感覺,今天爬山最適合,尤其是市區內的中正公園。
到了公園的大門牌樓往上看,重重階梯直到山腰,聽人家說有一○八崁,走過如同渡化世間一○八劫般,這或許是以前日本人在這裡蓋基隆神社的設計意涵,我抬頭看到整個樓梯頂,我不想去數階梯,我決定從旁邊斜坡階梯上山。
在樓梯旁邊有家賣法國麵包的餐廳,米白色牆壁配合線條明潔的黑字,有濃厚南歐文化的氣質,沿著兩段式的石板梯道,來到一個小廣場,廣場靠山邊有個大片的遮雨棚亭,棚亭旁有棵高大的波羅蜜樹,聽說是有名的胡適博士種植的,樹旁又有一排向上階梯到基隆忠烈祠的牌樓,也就是以前的基隆金刀比羅神社,原本在公園的牌樓形式,是日本神社外的「鳥居」。後因日本人走了,才改變成中華文化牌樓。且在階梯底部起點的右邊有一日式石燈亭的池塘,可見當時公園景致盛況。我沿著階梯一步一步地登上,到了忠烈祠的牌樓下,在牌樓下兩側,我發現有兩座石雕動物像,一般以華人習俗來看,通常是用來避邪的一對獅子。但是在這裡,日本人似乎把高麗狩(猛犬)當成獅子來用。我繞過整個忠烈祠一圈後,發現在後方還有一段階梯往最上面的小祠堂。我又爬到上面去看看,透過玻璃窗看到堂內的牌位擺設,不禁有股沈靜小心的感覺,彷彿後面有人在窺視我,我趕緊著環顧四周的樹林,卻看見三隻毛茸茸的松鼠在樹間跳躍,令人感到驚奇而定下心來。後來從忠烈祠最右邊的小路往前走到登山大馬路的路口涼亭休息一下,這裡可以看到上方的基隆中元祭主普壇的塔亭,而且從左邊小徑就可以直接到主普壇的蓮花廣場。
基隆主普壇的外觀以中央一主塔搭配兩邊副塔,塔與塔以走廊相接,主塔底部為基隆中元祭祀文物館,副塔底部有開放使用的閱覽室。每年農曆七月中元祭典,主普壇是重要的祭祀法會場所。在清朝時期,本地曾為小基隆山的砲台,到日治初期因鳥瞰基隆港內視野景觀良好,可看到輪船逐浪入港,有觀瀾山的稱呼。主普壇有一列白色花瓣涼亭,人們可登上花瓣部處看到更廣的基隆視野,這裡在當時可算是有創意的公共建築景觀。在亭下稍遠處往東方望去山頂的潔白觀世音大佛,好像佛在花中一樣,令人覺得妙不可言!主普壇正對面的道路可直通外面的孔子塑像的圓環迴車道,在路口旁兩側皆有觀賞景點,一邊是涼亭公園,內有先總統蔣中正先生披雨蓬塑像,另一側則是觀海亭,曾有記載公園地主基隆顏家獻地於市府的碑文,且靠路口時有通往基隆市史蹟館的木梯小徑。整個山腰區帶,古木參天、草木翠鬱,如果現場沒有吵雜的卡拉OK聲的話,那會是一個幽靜優雅的休閒環境。
沿著外面孔子塑像的圓環迴車道邊,往底下的興隆寺佛教圖書館旁邊路上,就可以到了基隆市史蹟館,史蹟館有分一館(原市長官邸紫薇山莊)和二館(基隆市長青活動中心二樓)兩處,中間有木梯可連通。在館內常有舉辦基隆地方文史相關的展覽和所收集的古文獻圖像資料展陳,讓住在基隆的人,可以了解基隆的過去。從古地圖、老市街照片、砲台燈塔模型、文獻原稿等,都可以感受到老基隆的文化氣息。透過館方服務人員的親切解說導覽,令人有重回老基隆情境一樣,學到不少東西,有空的話,一定要向朋友推薦推薦,有福同享。
離開了史蹟館後,沿著上山的大馬路,我來到山頂大佛禪院的白色山門外,我向內走去,面前有一座和藹可親的胖胖彌勒佛塑像坐在那裡,他身上有好多小孩在玩。再往上走會經過好大的鐘亭,有讓人投錢幣敲鐘聲,最上層來到觀世音菩薩大佛腳下,我抬頭往上看,剛好與觀音雙眼對上眼,大佛像很高,約有五層樓高,在藍天白雲的背影下,顯得莊嚴又慈祥,這時心情也逐漸平靜下來。站在大佛廣場欄杆邊,整個基隆內港市區都在我眼前,彷彿像傳說中天神在俯瞰地上人間百態一樣,基隆街道的行人車輛走動、基隆港內船隻的航行,到處在描寫當下基隆每一分每一刻的生命力呈現。基隆真是一個特殊可愛的好地方。
看到山下景色,遙想日本人初到這裡,想必山下還是海瀾湧浪的沙灣,才許名這裡為觀瀾山的美名,但倉海桑田、星換物移,曾是砲台軍營的山,現已成家喻戶曉的基隆中正公園。我想我還要找一個夜晚再來一次夜訪觀瀾山─基隆中正公園。
到了公園的大門牌樓往上看,重重階梯直到山腰,聽人家說有一○八崁,走過如同渡化世間一○八劫般,這或許是以前日本人在這裡蓋基隆神社的設計意涵,我抬頭看到整個樓梯頂,我不想去數階梯,我決定從旁邊斜坡階梯上山。
在樓梯旁邊有家賣法國麵包的餐廳,米白色牆壁配合線條明潔的黑字,有濃厚南歐文化的氣質,沿著兩段式的石板梯道,來到一個小廣場,廣場靠山邊有個大片的遮雨棚亭,棚亭旁有棵高大的波羅蜜樹,聽說是有名的胡適博士種植的,樹旁又有一排向上階梯到基隆忠烈祠的牌樓,也就是以前的基隆金刀比羅神社,原本在公園的牌樓形式,是日本神社外的「鳥居」。後因日本人走了,才改變成中華文化牌樓。且在階梯底部起點的右邊有一日式石燈亭的池塘,可見當時公園景致盛況。我沿著階梯一步一步地登上,到了忠烈祠的牌樓下,在牌樓下兩側,我發現有兩座石雕動物像,一般以華人習俗來看,通常是用來避邪的一對獅子。但是在這裡,日本人似乎把高麗狩(猛犬)當成獅子來用。我繞過整個忠烈祠一圈後,發現在後方還有一段階梯往最上面的小祠堂。我又爬到上面去看看,透過玻璃窗看到堂內的牌位擺設,不禁有股沈靜小心的感覺,彷彿後面有人在窺視我,我趕緊著環顧四周的樹林,卻看見三隻毛茸茸的松鼠在樹間跳躍,令人感到驚奇而定下心來。後來從忠烈祠最右邊的小路往前走到登山大馬路的路口涼亭休息一下,這裡可以看到上方的基隆中元祭主普壇的塔亭,而且從左邊小徑就可以直接到主普壇的蓮花廣場。
基隆主普壇的外觀以中央一主塔搭配兩邊副塔,塔與塔以走廊相接,主塔底部為基隆中元祭祀文物館,副塔底部有開放使用的閱覽室。每年農曆七月中元祭典,主普壇是重要的祭祀法會場所。在清朝時期,本地曾為小基隆山的砲台,到日治初期因鳥瞰基隆港內視野景觀良好,可看到輪船逐浪入港,有觀瀾山的稱呼。主普壇有一列白色花瓣涼亭,人們可登上花瓣部處看到更廣的基隆視野,這裡在當時可算是有創意的公共建築景觀。在亭下稍遠處往東方望去山頂的潔白觀世音大佛,好像佛在花中一樣,令人覺得妙不可言!主普壇正對面的道路可直通外面的孔子塑像的圓環迴車道,在路口旁兩側皆有觀賞景點,一邊是涼亭公園,內有先總統蔣中正先生披雨蓬塑像,另一側則是觀海亭,曾有記載公園地主基隆顏家獻地於市府的碑文,且靠路口時有通往基隆市史蹟館的木梯小徑。整個山腰區帶,古木參天、草木翠鬱,如果現場沒有吵雜的卡拉OK聲的話,那會是一個幽靜優雅的休閒環境。
沿著外面孔子塑像的圓環迴車道邊,往底下的興隆寺佛教圖書館旁邊路上,就可以到了基隆市史蹟館,史蹟館有分一館(原市長官邸紫薇山莊)和二館(基隆市長青活動中心二樓)兩處,中間有木梯可連通。在館內常有舉辦基隆地方文史相關的展覽和所收集的古文獻圖像資料展陳,讓住在基隆的人,可以了解基隆的過去。從古地圖、老市街照片、砲台燈塔模型、文獻原稿等,都可以感受到老基隆的文化氣息。透過館方服務人員的親切解說導覽,令人有重回老基隆情境一樣,學到不少東西,有空的話,一定要向朋友推薦推薦,有福同享。
離開了史蹟館後,沿著上山的大馬路,我來到山頂大佛禪院的白色山門外,我向內走去,面前有一座和藹可親的胖胖彌勒佛塑像坐在那裡,他身上有好多小孩在玩。再往上走會經過好大的鐘亭,有讓人投錢幣敲鐘聲,最上層來到觀世音菩薩大佛腳下,我抬頭往上看,剛好與觀音雙眼對上眼,大佛像很高,約有五層樓高,在藍天白雲的背影下,顯得莊嚴又慈祥,這時心情也逐漸平靜下來。站在大佛廣場欄杆邊,整個基隆內港市區都在我眼前,彷彿像傳說中天神在俯瞰地上人間百態一樣,基隆街道的行人車輛走動、基隆港內船隻的航行,到處在描寫當下基隆每一分每一刻的生命力呈現。基隆真是一個特殊可愛的好地方。
看到山下景色,遙想日本人初到這裡,想必山下還是海瀾湧浪的沙灣,才許名這裡為觀瀾山的美名,但倉海桑田、星換物移,曾是砲台軍營的山,現已成家喻戶曉的基隆中正公園。我想我還要找一個夜晚再來一次夜訪觀瀾山─基隆中正公園。
雞籠灣的地理位置及範圍
雞籠灣位於台灣東北部,為古之基隆港。約範圍為今日的正濱漁港與八尺門水道與大沙灣海域,其位置在東經121度45’47”,北緯25度9’26”。
雞籠灣範圍以今日基隆港區分佈為正濱區與八尺門區,是基隆港入口處東側最大航道水域。清朝光緒初年時建庄為社寮庄,含社寮島(今日的和平島)、中山仔嶼、桶盤嶼三個相連的島嶼,同時包括沙灣嶺北面的珠螺澳與、八尺門砲台山下的田寮澳、、旭丘山北面與拔西猴山下的拔西猴澳三個港澳,而最大的沙灘則是和平島南岸的社寮沙埔(在1934年之前的沙灘)。整個雞籠灣由和平島的龍仔山與中正區的、灰窯山、沙灣嶺、八尺門砲台山、拔西猴山、旭丘山相相圍繞而成盆地形的類似地中海港灣,東側有八尺門海門水道(今和平橋下的小海峽)相通外海,為古時宜蘭、台灣東北角各漁船來基隆必經捷徑。
由於雞籠灣周圍群山環繞,又冬天面臨東北季風雨季,各山都累積豐沛的地表水,在各區的山谷,都成為聚落的發展,如:和平島的南岸、珠螺澳邊、田寮澳(尤其是今日的天德宮下方的勝利巷市場、正濱漁港水產漁市場等地),在這些地方古井特別多,同時老船寮也特別多,在西荷時代十七世紀,各山谷小溪入海口,成為船舶底去除海貝垢(使用淡水殺貝)的最佳修船場所,今日也是修船鐵工廠聚集區。
而在地理的地名釋義中,在《明史‧外國傳》卷三○二雞籠、日本的「異國渡海船路積」資料中,都有明確記載雞籠、雞籠山、雞頭籠,據說是以當時居住此地的土著「kietagarng」來命名此地。《明史》〈外國列傳〉雞籠山條目文中:「雞籠山,在澎湖嶼東北,故名北港,又名東港,去泉州甚邇,地多深山大澤,聚落星散,無君長。有十五社,社多者千人,少或五、六百人。」又明朝中葉以降,嘉靖末年,倭寇海賊常侵襲雞籠本地,造成土著國破焚掠等,都已確定雞籠地名。況且從帆船順風相送時代的水路,順風自雞籠、淡水至福州港口,五更可達。另在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航海地圖與殖民地地圖中,也有註名「Kelang」字眼尤其是「雞籠灣」地名描述常出現在公司文件中,而和平島在當時被稱為雞籠島。在1667年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雞籠圖中,可看見和平島上的福州街與外環弦月形沙灘,而西方的史賓生稜堡大城正飄揚荷蘭國旗,而在和平島的上方也註記「Kelang」。〈引自1667年荷蘭福爾摩沙雞籠圖〉
其他雞籠灣相關地名如:如珠螺澳、田寮澳、拔西猴澳、龍仔山、灰窯山、沙灣嶺、八尺門砲台山、拔西猴山、旭丘山、桶盤嶼、中山仔嶼、銅礦、豬灶坑、水產、勝利巷、八尺門、城仔角、社寮、城阿背頂、城阿背尾、尖山仔鼻、中國造船公司基隆廠、皇帝殿、蕃字洞、頂石閣砲台、福州街、番仔厝、琉球埔、朝鮮亭、砲台頂、社寮西砲台、社寮東砲台、千疊敷、水產、水產試驗所、煙仔魚會社等,都有地方發展的痕跡。
珠螺澳是沙灣嶺山水的出海口,在早期為有南北出口一小形濱海湖泊。在1667年荷蘭東印度公司雞籠圖中註明了Rammecken的湖泊,是個隨著潮退時形成沙洲湖泊〈引自1667年荷蘭福爾摩沙雞籠圖報告〉,在清領時代以湖中有一圓錐形的礁石,像珠螺一般,故許名為珠螺澳。日治時代為建造基隆漁港修船船寮港區,爆破珠螺礁石,成為一喇叭口的小港澳。澳口西北方有清領時代的崁仔渡船頭(八尺門過港渡船碼頭),南方港澳底則有日治時代石磚舖設的斜坡下水道碼頭,碼頭兩邊現存日治時代修船機械起重架塔站(搬針),現在基隆市政府規劃建設城鄉新風貌變成基隆懷舊漁人碼頭,以期發展基隆海洋文化觀光景點。〈引自基隆市國門山海觀城鄉新風貌計劃報告書〉
田寮澳是日治時代八尺門砲台山下的臨海濱的沙灘的港澳,由於從山上累積地下水豐沛與沖積,形成一小平原港澳。在西荷時代,有大片農地與散村,有漢人、日本人與平埔凱達格蘭族混居,有「巴利安」漢人聚落之稱〈引自1667年荷蘭福爾摩沙雞籠圖報告〉。1664年初平埔凱達格蘭族曾集村立名Quemormme於此,後1667年又遷徙至大沙灣。清末即有住家、田地、寮舍,所以許名為田寮澳。日治時代昭和6年(1931年)改訂町名為濱町(HAMA SUO),本地為最精華區,且因應基隆漁港的建設,被填平作為魚市場、水產館等漁業設施。並將所填的海埔新生地規劃成日本人居住區,台灣人則為鄰山丘陵邊居住。現今本地已成為基隆市正濱漁港的重要中心地,設有基隆市中正區區公所、漁會電台、製冰廠等設施。當地人習慣以「水產」來稱呼本地。
拔西猴澳是指中正路西側高23餘公尺,孤立海濱的山丘下的港澳。拔死猴的意義有兩種說法:(1)是原住民的語言音譯而來,其意義為「風飛沙」;(洪連成,1993a:115)(2)因本山丘垂直壁立,連猴子都難以攀援而致死,故名。拔死猴澳即位在拔死猴出的東北邊,今武昌街以西一帶。清代,武昌街以西的海灣,總稱為拔死猴澳。日治時代,拔死猴澳被填埋作為船舶修造場、鰹魚工場等漁業發展用地;澳後土地則作為日本人居住地。
龍仔山是指和平島北面最高的山,山頂自荷西時代以來即設有砲臺、營區。現在屬海鋒營區,據稱營區內仍有清代以來的軍營、隧道等,惜因軍事管制而無法親睹。龍仔頂即指盤踞島上北側的山丘,當地人形容「以前自我們懂事,就說來喔來喔,來去『龍仔頂』砍材、劊陀螺,它的長度從橋頭到『城仔背頂』,山窄窄的,一尾像龍,人說『龍仔頂』,現地今為天顯宮廟址附近。又稱為「砲台頂」。「龍仔尾」在「龍仔頂」的山腳下,即屬「龍仔尾」其中遷址後的天后宮現址,即緊臨龍仔山頂腳下的龍仔尾而建。〈引自社寮文史調查手冊p.34〉
灰窯山是八尺門舊礦務鐵道西側的山,一直到八尺門水道。從清朝到日治時代,都有人在灰窯此地用海底的咾咕石,來燒出石灰,供人使用。另外也是本地船寮防水油料─桐油灰的最大產地。1994年開發成基隆市原住民海濱國民住宅,已完工160戶,90戶配售給原住民,70戶屬於一般戶。〈引自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p.73〉山下臨八尺門海岸有一新發造船廠是台灣二二八事件中的「船寮事件」的主角,當年有不少人連同八尺門五分車站的人一起受害屠殺。〈引自基隆二二八‧前衛出版社〉
沙灣嶺是沙灣溪發跡的山嶺,最高處約為國立基隆海事職校一帶,清末時原為八尺門通往大沙灣的步行古道之一。日治時代沿嶺中的沙灣溪谷,開山闢道為要塞戰備道路,即為今日的祥豐街。〈引自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p.73〉
八尺門砲台山是今日基隆市立忠孝國小校區山頂東方高地,日治時代曾設立八尺門野戰砲台,直接控制八尺門水道出入口,今現址有扶輪公園設施。
拔西猴山是指今日中正路西側高23餘公尺,孤立海濱的山丘,此山丘曾是港務局信號臺所在。拔西猴的意義有兩種說法:(1)是凱達格蘭族馬賽語音譯而來,其意義為「風飛沙」;(洪連成,1993a:115)(2)因本山丘垂直壁立,連猴子都難以攀援而致死,故名。〈引自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 p.75〉
旭丘山又稱旭崗、旭丘,本山丘在清代時為頂石閣砲台所在地,是雞籠灣與大沙灣區重要的軍事要地。在日治時代稱為旭崗,意為「旭日東昇的山崗」。由於海拔50幾公尺以上,可俯瞰基隆港灣美麗的風光,昭和二年(1927年)「旭崗觀日」被臺灣日日新報選為臺灣八景之一。戰後,改名旭丘,山上加建正濱國中與國軍醫院,另有張學良行館遺址。〈引自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 p.77〉
桶盤嶼位在和平島西側的島嶼,因為「島嶼岩面平坦,形似桶盤」而得名。康熙56年(1717)《諸羅縣志》中,已稱此島嶼為桶盤嶼。歐美人士則稱為 Bush 島。桶盤嶼原來是珊瑚礁島,是漁民採集魚蝦貝類和泊船的良好場所,現在則全屬中船公司的用地。〈引自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p.50〉
中山仔嶼位在和平島北側的島嶼。同治10年(1871)《淡水廳志》稱此島為:「抬篙嶼,橫而長,中微高,波濤汨沒,隱約欲動」。不知何時改稱中山仔島,意義為:「島的中間有較高的山」,故名中山仔島。此島曾經是和平島人的墳場,島民大都等待退潮之後,涉水抬棺,至此島埋葬死者。戰後,陸續遷葬到南榮公墓。民國75年,軍事管制解除,此島才規劃為和平島海濱公園的一部份。
銅礦是 今和平橋邊阿根娜遊艇廠一帶,因日治時代這裡建有運輸金、銅礦的輕便道路和碼頭,可將採自九份、金瓜石一帶的金、銅礦運載到日本去提鍊,故有此地名。銅礦此地曾設有八尺門火車站就是緊臨著八尺門漁港。如今車站已不復見,但這條仍存留在老一輩記憶中、慢吞吞的「五分仔車」小鐵道,卻因其特殊的「金礦鐵道」身分,而在台灣鐵道史上佔有相當重要的一席。八尺門火車站,位於和平橋阿根娜遊艇廠後方,主要是為了因應台灣金屬礦業公司運送礦砂的需要。當年由金瓜石所開採出來的金礦、金銅礦等富礦砂,在採出後隨即被裝袋處理,並利用架空索道輸送至粳仔寮灣(今深澳)裝船,最後再被送往日本佐賀關提煉。
昭和10年(1935)日人廢架空索道,另自礦山下的水湳洞起造一條四公里長的七六二公厘輕便鐵道,運送礦砂直達粳仔寮。隔年,為了配合緊臨八尺門港的礦砂裝船場完工,再將鐵道經深澳、八斗子展延至八尺門,全長計十二點三公里。當時,礦砂運抵八尺門火車站後,即經由龐大的礦砂裝船場轉至駁船上,再由駁船載至基隆港上貨輪,運抵日本。而這條名為「金瓜石線」的經便鐵道,在當時所運送的可不僅僅是珍貴的礦砂而已。由於此線的闢建,這條輕便鐵道使成了瑞芳與基隆之間唯一的陸上交通要道,往來於兩地的民眾若不搭乘這種客貨混合的「五分仔車」,就只有乘坐渡船,或徒步而行了。據說民國五十年時仍有三座火車頭、兩輛客車於線上服務,一天來回只跑六趟,全程一趟則要花上一個鐘頭,然其所發揮的運輸功效,至今仍為當地老一輩人所津津樂道。〈引自社寮文史調查手冊p.68〉
昔日通往八尺門火車站的火車, 但隨著濱海公路的開闢,民眾多山公路進出,台金的礦砂亦也接改由卡車經公路快速的載送至基隆港上船,曾經輝煌一時的金瓜石線小鐵道從此步入沒落的命運,不久八尺門段的鐵道即被拆除,僅留有一段小隧道,成了八尺門通往八斗子的捷徑。而其餘的鐵道,則成了台鐵興建深澳線的基礎。〈引自社寮文史調查手冊p.69〉
如今仍臨立在和平橋旁、八尺門漁港上三座碩大的礦砂裝船場,也在台金公司結束以鐵道運輸礦砂後,租給了美國阿根納公司從事遊艇建造的工作,當時由於阿根納公司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八尺門因而一度相當的繁榮。只可惜好景不常,隨著阿根納公司的營運不善結束營業後,今日已成為台灣糖業公司的閒置用地。
豬灶坑現位於八尺門海濱國宅一帶的山谷,據云因過去有人在此搭寮炸豬油,故名豬灶坑。日治時代,這裡即有琉球漁民來此搭木屋居住。戰後,恆春漁民和大陳島義胞陸續遷入。民國57年後,阿美族山胞開始大量移入此處聚居。這裡原是海防重地,也是都市計畫使用分區的「保護區」,依法不得建築,但居民卻屢拆屢建,(連玉龍,1990:58-60),有關單位最後同意達一棟以原住民為主的原住民國宅,稱海濱國宅。海濱國宅興築於民國80年底,預計建190戶,到83年底已完工160戶,配售給原住民90戶,一般戶70戶。〈引自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p.73〉
水產為中正路基隆區漁會舊漁會大樓,即日治時代的「水產館」別稱,此館興建於昭和10年(1935),當時內部設有郵局、海事局、水產試驗所、漁會辦公室,可說是現代化的漁業辦公大樓。戰後,被海軍接收,到民國53年才由基隆市漁會收回。現在基隆區漁會亦已遷離,此一具歷史意義的大樓或可期望規劃為「漁業文物館」。(中國時報,1996年3月16日)另也有指基隆市中正路西側的基隆區舊漁會、魚市場一帶、漁業有關的設施如:製冰廠、魚市場、鐵公廠、鰹魚工場等均在這一帶,故名。2005年因正濱漁港對外道路規劃,產生「水產館」的存廢問題。〈引自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p.51〉
勝利巷是指今日基隆市中正路六五六巷,原是八尺門砲台山下小溪水道,清末聚落形成,北臨田寮澳,海鮮水產豐富,為本區傳統菜市場之一。臺灣光復,因慶祝戰爭勝利而有勝利巷之稱。巷口臨中正路旁有中正區區公所辦公大樓。另有一說是民國46年本巷底的天德宮立廟,主祀關聖帝君,倡導為人正氣仁義,昭然天表,此巷稱為「正義巷」,後被訛傳音變為「勝利巷」。
八尺門原是形容和平島與本島之間狹隘的水道,它是漁船出入的航道。因水窄如帶、澄清見底,也雅稱海門,是詩人吟詠的對象。在康熙六十一年的台海使槎錄( 巡台御史 黃熟璥 上疏 )出現八尺門此地名,應是從當地人的口述得來。在西班牙統治時期,僅以米蘭圓堡或東水道圓堡稱此地名,荷蘭統治時期則是以愛爾騰堡或諾貝倫堡稱此地名,漢人來此才開始叫八尺門,其意此水道出入口極為狹窄,但並非僅寬八尺。其水道的中心點在基隆橋處(今和平橋),在其南北側的岸邊均屬於八尺門水道區域。直到日本人第二次進入基隆統治,明治時期八尺門依行政地目以和平島對岸為主,與和平島社寮做為區分。在清代、日治初期,本地概屬社寮庄下的八尺門小字,到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才獨立為濱町。
所以八尺門西側約三個灣澳-珠螺澳、田寮澳、拔死猴澳在日治時被填築為基隆漁港、漁業設施及日本人居住地等,故本地湧入許多日本人來此工作和居住。在昭和15年(1940),濱町有日本人1,320人,佔全町2,339人約56%。民國35年,濱町劃分為正濱、中正、中濱三里;民國60年,由正濱里再分化出海濱里,故今八尺門即指這四里。八尺門,後來也用來指稱其南面的陸域部分。民國63~68年,港務局在八尺門水域約北側,即和平島的東南邊,興築特貨碼頭;在南側興築貯木池,(《基隆市大事記》,1981)使其水域面積縮小,八尺門可能已不及八尺寬了。目前更有意將特貨碼頭北面土地改建為污水處理廠。〈引自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p.51〉
城仔角位於和平島中船基隆廠的舊城(城背頂、城背尾)的最南稜堡的一角,也是指其附近水域一帶的稱呼。此地名在日治初期的築港計畫圖中常可見到。〈引自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p.50〉
城阿背頂在今中船船廠內,指的是西班牙人所築造的聖薩爾瓦多城堡。其後荷蘭人入據,卻在撤守社寮島時,炸毀島上的防禦工事,僅殘留城跡。日本人稱為「角仔城」,當地人則加含了城所在的地理位置及範圍,而稱城北為「城仔背頂」。日據時期,此處原為社尾福德宮舊址,而福德宮旁則是一座堆積如小山般的屍骨,據說手腳特長,極可能是歷年來西方人在社寮島病死或戰死後,所遺留下的屍骨。因相對於北邊的「城仔背頂」而得名,指的是城堡南邊所及之處。〈引自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p.50〉
城阿背尾的確切位置,在今中船南端的修船塢附近。因相對於北邊的「城仔背頂」而得名,指的是城堡南邊所及之處。據說日據時期約昭和五年時(約1930年),這裡還曾挖出過六角城來,一位曾目睹現況的當地老人說:「造船墺的時候,看到很多骨頭,頭殼、頭尾,和一隻酒阡仔和兩個酒杯仔,多漂亮,一些東西日本人揀好幾簍回去,骨頭是好多,現在骨頭都拿去南榮公墓去了。」〈引自社寮文史調查手冊p.33〉
尖山仔鼻位在和平島最東端,是向東延伸很長的岬角,最東側原本有座尖尖的小山丘,故此岬角稱為尖山仔鼻。(鼻即指岬角)後來,岬角尾端被炸掉,小山丘被削平,改築成防波堤。〈引自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p.50〉
中國造船公司基隆廠位於和平島西側及桶盤嶼,均屬於中國造船公司的用地。中船的前身是日治時代的臺灣船渠株式會杜。臺船在昭和12年(1937)將基隆船渠會社併入後,社址即設在社寮町。民國34年,臺灣船渠株式會社被政府接收,稱為臺灣機械造船公司。民國37年,基隆廠改名臺灣造船公司。民國46-51年,臺灣造船公司租給美商殷格斯臺灣造船公司經營,該公司方由建造小型的漁船、拖船等,一躍而為建造3萬6千噸的船。民國51年,政府又將臺船公司收回自營。民國56年,該公司擴建巨型船塢,收購平三路一帶私有土地。民國67年,臺船公司再併入中國造船公司,成為中國造船公司基隆總廠。中國造船公司基隆總廠目前擁有1,900多名員工,因營運不良,虧損連連,中船公司預定從民國85年度起,逐次裁減員工,進行公司再生計畫,民國九十三年六月完成公司資產清查,為中船公司民營化計畫的起端。〈引自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p.53〉 2007年4月易名诶臺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基隆廠。
皇帝殿位在和平島北面龍仔山的山崖,因為岩石排列有序,如群臣朝貢皇帝景象,故名皇帝殿。後來此處被軍事單位炸掉了頂部。〈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今日以萬人堆蕈狀石,如百官朝拜,亦有人稱為「皇帝殿」。〈引自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p.71〉
蕃字洞位在青菜埕和大窟底之間小島上的海蝕洞。明鄭時代,部分荷蘭人滯留雞籠,在此洞遺留下人名和年代的刻字,故稱蕃字洞。因乏人照顧,洞內字跡遭受破壞,已模糊不清。〈引自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p.69〉
頂石閣砲台位於今正濱國中校門入口處,約1886-1894年興建。與仙洞砲台互為牴角。是防止敵艦進入基隆港門絕佳地點,並與二沙灣砲台構成鐵三角。砲台營舍採背敵面的雙層拱圈式營舍空間,現已遺營舍,砲座位不存。
福州街指今平一路路頭沿社靈廟後小巷,穿越和平市場,經平二路到和三路的中船廠區的明代西班牙人所設的聖薩爾瓦多街遺址,1632年街上居住120名福州工人集居,有福州厝之稱,後在明鄭時期以福州街稱呼,是基隆第一個海商交易港埠。荷蘭人當時稱為雞籠街,街道不寬,長約一荷里,建築良好,有各式各樣的商品與商人。乾隆29年(1764年)的《續修臺灣府志》中:「大雞籠嶼,城與社皆在西,又有福州街舊址,偽鄭與日本交易處。」可知。本地人傳說此街因福州人擅長造船,來和平島發展,集居於此,故名。社寮俗諺:「福州雞啼、社寮有聽。」、「福州雞啼、雞籠有聽。」,也是在說明福州街的歷史悠遠。〈引自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p.66〉〈引自社寮文史調查手冊p.31〉
和平橋頭是指和平島靠近橋樑出入口處高地,古有八尺門海門要塞地之險,直控古雞籠灣海域,古有西班牙人建聖路易斯堡(EL CUBO),荷蘭人改建愛爾騰堡(諾貝侖堡),根據一六六四年的《巴達維亞城日記》記載,此堡的建築形狀卻為半月堡(Halve maen),且在一六六六年底時,屋頂重拆進行整修。日治時代未興建基隆橋(今日和平橋處)前,曾立碑遺址紀念。二次世界大戰後,有人收藏海上漂流神明於小廟,也俗稱「廟仔頂」,今附近緊鄰基隆社寮福德宮之廟頂。
番仔厝是指基隆市和平橋頭一帶,日據時期至今仍有不少平埔族凱達格蘭族人群居此地。只是時至今日,平埔族人早已同化、融入漢人社會之中,無所謂番漢之分,「番仔厝」的地名,也就僅止於老一輩居民腦海中的記憶。〈引自社寮文史調查手冊p.30〉
番仔寮(社寮)是指整個和平島,在清康熙時為雞籠社、清乾隆時為大雞籠社,所以漢人稱之為社寮。但後來也有單指今天和平橋頭的舊兵營區(今中船鑄造廠)此地,也是凱達格蘭族過年祖靈祭的公廨。清光緒時漢原一家,在農曆大年初一扛豬撞家門,以豬鳴聲長短吉利卜各家年運,全島挨家過戶求平安,然後在番仔寮宰豬放血吃土橄仔、吹海螺跳圍頭舞,祭東西南北方的祖靈,保佑居住島上的人的平安;若外地的人吃土橄仔不適,則表示其人將無法適應居住此地,易受社寮島風土地氣之病。番仔寮是雞籠社熟番番丁(即大清帝國的台灣諸羅北路兵)兵營,曾以台灣北路熟蕃兵勇參戰助大清帝國對抗太平天國,後因平定太平天國有功,封地含今日的基隆嶼以南、汐止以北、金山以東、鼻頭角以西的區域。日軍攻佔社寮島後,暫時充當季節性臨時兵營,隨後國民政府強制接收成國軍軍營,後轉交為中船鑄造廠,番仔寮靠龍仔山邊有史前文石碑,上有如夏禹時期的文字(4600年之前),傳說是社寮島凱達格蘭族祖先往返台灣登陸社寮島時所立石祭祖用。番仔寮在和平橋頭番仔厝緊鄰正後方處。〈引自和平島多元族群記錄p.10-p.18〉
琉球埔位於平一路路尾區域山邊民居到臨海的中船廠區,包含以前經濟部北區職業訓練中心一帶。琉球埔是從1895年到1945年琉球人來雞籠灣的漁村生活聚落,此處原為崎嶇的珊瑚礁海岸,也叫作「咾咕倉(蒼)」。在1921年(大正十年)前後,人口也達三百多名。到了夏季(五月到八月前後)的石花菜採收期。1932年(昭和七年),鈴木民部調查基隆的琉球人聚落的實況,以《社寮島的漁民部落問題》為題,在《台灣時報》上報告。他的報告指出,按1930年人口普查所確認的琉球人聚落的戶數約為一百戶,總人口二一百五十餘名,以漁業為專業的有七十戶、雜貨店五戶、木匠(船)四戶、農業二戶、飲食店二戶、代書業一戶,以及其他,到了1935年﹝昭和十年﹞前後,已達四百五十多名。是基隆市當時最大的琉球人聚落。〈引自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p.68〉
朝鮮亭位於和一路五十八巷內,日治時代有朝鮮女子開設風化場所與朝鮮人聚集處,在雞籠灣內,朝鮮人也聚集今武昌街山邊聚落內,在今中正路有韓國基督教會。
社寮西砲臺位於和平島天顯宮後方山頭,也稱為砲台頂。1626年西班牙人在此置高點處興建聖安東堡舖設火砲,1642年荷蘭人改建為維多利亞圓堡,1884年劉銘傳整建為海防砲臺,後清法基隆戰爭爆發,被法軍佔領。1886年劉銘傳重建社寮砲臺,1895年日軍攻台的西樓山(即砲台頂)之役後佔領此砲臺,在1907年改建新式砲臺,同時在和平島東側高地亦興建砲臺於1924年完成。本地人乃以社寮東、西砲臺區分。社寮西砲台有六座砲位陣地,其面積最大,戰略位置顯要,直接控制基隆港入口處,至今仍然是軍事重地,民眾無法親近。〈引自基隆砲臺手冊p.89〉 社寮東砲臺位於和平島東側高地處(今基隆市污水處理廠邊的山頂),以和一路二巷底沿路邊龍目井前進入即可,砲臺營區在二巷底,砲臺則位於上方山頭。本砲臺與社寮西砲臺戰防互補,配置方式採抱山式砲臺,可以控制基隆港門東側海面,防止敵艦從八斗子海面登陸。本砲台山區在1642年8月21日為荷蘭人野戰砲台處,為攻擊當時西班牙人的聖安東堡(今社寮西砲台)所設,本砲台1907年興建,1924年完成,配置四門砲位。今已登錄為基隆市歷史建築,開放於民眾參觀。〈引自基隆砲臺手冊p.92〉
千疊敷位於和平島與中山仔嶼之間的海蝕平台(波蝕棚),由於潮間帶海藻生態豐富,每年三月到五月,綠色海藻長滿海蝕平台,有如千張舖滿榻榻米的天然節理岸床情境,日治時代有千疊敷之稱,取千敷疊翠之意。本地人亦有以綠色海菜平舖棚上,有如青菜舖在埕上,也稱為青菜埕。〈引自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p.69〉
水產試驗所是指1923年成立的台灣水產試驗總所,早期為鰹魚製造試驗所、後為臺灣總督府水產試驗場基隆支場,1941年改稱臺灣總督府水產試驗所,1945年改稱台灣省水產試驗所。為和平島唯一漁業學術研究開發機構。〈引自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p.70〉
煙仔魚會社就是一般人稱鰹魚為「煙仔魚」水產加工地,也就是日治時期的鰹魚處理工場,其位置與船寮隔中正路相望,現在是海事學校的宿舍。煙仔魚會社在八尺門和社寮島都有四、五間,為當時水產加工最大特色。〈引自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p.75〉
雞籠灣的周圍岩盤地層,南北兩向以大寮層為主。原灣內砂岩礁石分佈與沙灘相對,1935年基隆漁港完工時,原灣內砂岩礁石與沙灘,填平改變成為人造碼頭堤岸景觀。1974年基隆港築港計畫又消失八尺門水道尖山鼻的砂岩礁石為危險品碼頭,2002年因基隆污水處理廠施工挖八尺門尖山填海為廠地土方,形成雞籠灣內的正濱漁港飽受東北季風侵襲的威脅,現在雞籠灣內的聚落風貌為住商混居的現象。
雞籠灣史前遺址
雞籠灣在台灣考古學術研究中,文物出土說明了公元前2500~前1000年沿著基隆、淡水之間的北海岸和關渡以下的淡水河岸,古老的先民正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期,主要使用的器物仍以繩紋陶器為主,石器類型則以凹石最常見,史稱「老崩山系統文化」。
而較近期的公元500~1600年台北盆地向東北延伸基隆至宜蘭,向南到桃園、新竹等地的凱達格蘭族、噶瑪蘭族平埔先民,大量使用煉鐵製造生產工具,取代傳統石製品,而從特殊的「無頭側身屈肢」的埋葬方式,可見「十三行文化」已出現聚落或族間的獵首戰爭行為。日治時代,在雞籠灣有關的文物出土資料如下:河井隆敏與鈴木民部、石阪莊作、國分直一、金關丈夫等人在和平島等地上發掘出的有肩石斧、段石斧、靴形石斧、石錘、石鍬、石製煙斗、有花紋的土器、土笛、蜻蛉玉、貝手鐲、勾玉、青銅鈴、箱式石棺、太古文石碑等,證明雞籠灣很早的時候就有人生活在此地。
雞籠灣範圍以今日基隆港區分佈為正濱區與八尺門區,是基隆港入口處東側最大航道水域。清朝光緒初年時建庄為社寮庄,含社寮島(今日的和平島)、中山仔嶼、桶盤嶼三個相連的島嶼,同時包括沙灣嶺北面的珠螺澳與、八尺門砲台山下的田寮澳、、旭丘山北面與拔西猴山下的拔西猴澳三個港澳,而最大的沙灘則是和平島南岸的社寮沙埔(在1934年之前的沙灘)。整個雞籠灣由和平島的龍仔山與中正區的、灰窯山、沙灣嶺、八尺門砲台山、拔西猴山、旭丘山相相圍繞而成盆地形的類似地中海港灣,東側有八尺門海門水道(今和平橋下的小海峽)相通外海,為古時宜蘭、台灣東北角各漁船來基隆必經捷徑。
由於雞籠灣周圍群山環繞,又冬天面臨東北季風雨季,各山都累積豐沛的地表水,在各區的山谷,都成為聚落的發展,如:和平島的南岸、珠螺澳邊、田寮澳(尤其是今日的天德宮下方的勝利巷市場、正濱漁港水產漁市場等地),在這些地方古井特別多,同時老船寮也特別多,在西荷時代十七世紀,各山谷小溪入海口,成為船舶底去除海貝垢(使用淡水殺貝)的最佳修船場所,今日也是修船鐵工廠聚集區。
而在地理的地名釋義中,在《明史‧外國傳》卷三○二雞籠、日本的「異國渡海船路積」資料中,都有明確記載雞籠、雞籠山、雞頭籠,據說是以當時居住此地的土著「kietagarng」來命名此地。《明史》〈外國列傳〉雞籠山條目文中:「雞籠山,在澎湖嶼東北,故名北港,又名東港,去泉州甚邇,地多深山大澤,聚落星散,無君長。有十五社,社多者千人,少或五、六百人。」又明朝中葉以降,嘉靖末年,倭寇海賊常侵襲雞籠本地,造成土著國破焚掠等,都已確定雞籠地名。況且從帆船順風相送時代的水路,順風自雞籠、淡水至福州港口,五更可達。另在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航海地圖與殖民地地圖中,也有註名「Kelang」字眼尤其是「雞籠灣」地名描述常出現在公司文件中,而和平島在當時被稱為雞籠島。在1667年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雞籠圖中,可看見和平島上的福州街與外環弦月形沙灘,而西方的史賓生稜堡大城正飄揚荷蘭國旗,而在和平島的上方也註記「Kelang」。〈引自1667年荷蘭福爾摩沙雞籠圖〉
其他雞籠灣相關地名如:如珠螺澳、田寮澳、拔西猴澳、龍仔山、灰窯山、沙灣嶺、八尺門砲台山、拔西猴山、旭丘山、桶盤嶼、中山仔嶼、銅礦、豬灶坑、水產、勝利巷、八尺門、城仔角、社寮、城阿背頂、城阿背尾、尖山仔鼻、中國造船公司基隆廠、皇帝殿、蕃字洞、頂石閣砲台、福州街、番仔厝、琉球埔、朝鮮亭、砲台頂、社寮西砲台、社寮東砲台、千疊敷、水產、水產試驗所、煙仔魚會社等,都有地方發展的痕跡。
珠螺澳是沙灣嶺山水的出海口,在早期為有南北出口一小形濱海湖泊。在1667年荷蘭東印度公司雞籠圖中註明了Rammecken的湖泊,是個隨著潮退時形成沙洲湖泊〈引自1667年荷蘭福爾摩沙雞籠圖報告〉,在清領時代以湖中有一圓錐形的礁石,像珠螺一般,故許名為珠螺澳。日治時代為建造基隆漁港修船船寮港區,爆破珠螺礁石,成為一喇叭口的小港澳。澳口西北方有清領時代的崁仔渡船頭(八尺門過港渡船碼頭),南方港澳底則有日治時代石磚舖設的斜坡下水道碼頭,碼頭兩邊現存日治時代修船機械起重架塔站(搬針),現在基隆市政府規劃建設城鄉新風貌變成基隆懷舊漁人碼頭,以期發展基隆海洋文化觀光景點。〈引自基隆市國門山海觀城鄉新風貌計劃報告書〉
田寮澳是日治時代八尺門砲台山下的臨海濱的沙灘的港澳,由於從山上累積地下水豐沛與沖積,形成一小平原港澳。在西荷時代,有大片農地與散村,有漢人、日本人與平埔凱達格蘭族混居,有「巴利安」漢人聚落之稱〈引自1667年荷蘭福爾摩沙雞籠圖報告〉。1664年初平埔凱達格蘭族曾集村立名Quemormme於此,後1667年又遷徙至大沙灣。清末即有住家、田地、寮舍,所以許名為田寮澳。日治時代昭和6年(1931年)改訂町名為濱町(HAMA SUO),本地為最精華區,且因應基隆漁港的建設,被填平作為魚市場、水產館等漁業設施。並將所填的海埔新生地規劃成日本人居住區,台灣人則為鄰山丘陵邊居住。現今本地已成為基隆市正濱漁港的重要中心地,設有基隆市中正區區公所、漁會電台、製冰廠等設施。當地人習慣以「水產」來稱呼本地。
拔西猴澳是指中正路西側高23餘公尺,孤立海濱的山丘下的港澳。拔死猴的意義有兩種說法:(1)是原住民的語言音譯而來,其意義為「風飛沙」;(洪連成,1993a:115)(2)因本山丘垂直壁立,連猴子都難以攀援而致死,故名。拔死猴澳即位在拔死猴出的東北邊,今武昌街以西一帶。清代,武昌街以西的海灣,總稱為拔死猴澳。日治時代,拔死猴澳被填埋作為船舶修造場、鰹魚工場等漁業發展用地;澳後土地則作為日本人居住地。
龍仔山是指和平島北面最高的山,山頂自荷西時代以來即設有砲臺、營區。現在屬海鋒營區,據稱營區內仍有清代以來的軍營、隧道等,惜因軍事管制而無法親睹。龍仔頂即指盤踞島上北側的山丘,當地人形容「以前自我們懂事,就說來喔來喔,來去『龍仔頂』砍材、劊陀螺,它的長度從橋頭到『城仔背頂』,山窄窄的,一尾像龍,人說『龍仔頂』,現地今為天顯宮廟址附近。又稱為「砲台頂」。「龍仔尾」在「龍仔頂」的山腳下,即屬「龍仔尾」其中遷址後的天后宮現址,即緊臨龍仔山頂腳下的龍仔尾而建。〈引自社寮文史調查手冊p.34〉
灰窯山是八尺門舊礦務鐵道西側的山,一直到八尺門水道。從清朝到日治時代,都有人在灰窯此地用海底的咾咕石,來燒出石灰,供人使用。另外也是本地船寮防水油料─桐油灰的最大產地。1994年開發成基隆市原住民海濱國民住宅,已完工160戶,90戶配售給原住民,70戶屬於一般戶。〈引自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p.73〉山下臨八尺門海岸有一新發造船廠是台灣二二八事件中的「船寮事件」的主角,當年有不少人連同八尺門五分車站的人一起受害屠殺。〈引自基隆二二八‧前衛出版社〉
沙灣嶺是沙灣溪發跡的山嶺,最高處約為國立基隆海事職校一帶,清末時原為八尺門通往大沙灣的步行古道之一。日治時代沿嶺中的沙灣溪谷,開山闢道為要塞戰備道路,即為今日的祥豐街。〈引自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p.73〉
八尺門砲台山是今日基隆市立忠孝國小校區山頂東方高地,日治時代曾設立八尺門野戰砲台,直接控制八尺門水道出入口,今現址有扶輪公園設施。
拔西猴山是指今日中正路西側高23餘公尺,孤立海濱的山丘,此山丘曾是港務局信號臺所在。拔西猴的意義有兩種說法:(1)是凱達格蘭族馬賽語音譯而來,其意義為「風飛沙」;(洪連成,1993a:115)(2)因本山丘垂直壁立,連猴子都難以攀援而致死,故名。〈引自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 p.75〉
旭丘山又稱旭崗、旭丘,本山丘在清代時為頂石閣砲台所在地,是雞籠灣與大沙灣區重要的軍事要地。在日治時代稱為旭崗,意為「旭日東昇的山崗」。由於海拔50幾公尺以上,可俯瞰基隆港灣美麗的風光,昭和二年(1927年)「旭崗觀日」被臺灣日日新報選為臺灣八景之一。戰後,改名旭丘,山上加建正濱國中與國軍醫院,另有張學良行館遺址。〈引自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 p.77〉
桶盤嶼位在和平島西側的島嶼,因為「島嶼岩面平坦,形似桶盤」而得名。康熙56年(1717)《諸羅縣志》中,已稱此島嶼為桶盤嶼。歐美人士則稱為 Bush 島。桶盤嶼原來是珊瑚礁島,是漁民採集魚蝦貝類和泊船的良好場所,現在則全屬中船公司的用地。〈引自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p.50〉
中山仔嶼位在和平島北側的島嶼。同治10年(1871)《淡水廳志》稱此島為:「抬篙嶼,橫而長,中微高,波濤汨沒,隱約欲動」。不知何時改稱中山仔島,意義為:「島的中間有較高的山」,故名中山仔島。此島曾經是和平島人的墳場,島民大都等待退潮之後,涉水抬棺,至此島埋葬死者。戰後,陸續遷葬到南榮公墓。民國75年,軍事管制解除,此島才規劃為和平島海濱公園的一部份。
銅礦是 今和平橋邊阿根娜遊艇廠一帶,因日治時代這裡建有運輸金、銅礦的輕便道路和碼頭,可將採自九份、金瓜石一帶的金、銅礦運載到日本去提鍊,故有此地名。銅礦此地曾設有八尺門火車站就是緊臨著八尺門漁港。如今車站已不復見,但這條仍存留在老一輩記憶中、慢吞吞的「五分仔車」小鐵道,卻因其特殊的「金礦鐵道」身分,而在台灣鐵道史上佔有相當重要的一席。八尺門火車站,位於和平橋阿根娜遊艇廠後方,主要是為了因應台灣金屬礦業公司運送礦砂的需要。當年由金瓜石所開採出來的金礦、金銅礦等富礦砂,在採出後隨即被裝袋處理,並利用架空索道輸送至粳仔寮灣(今深澳)裝船,最後再被送往日本佐賀關提煉。
昭和10年(1935)日人廢架空索道,另自礦山下的水湳洞起造一條四公里長的七六二公厘輕便鐵道,運送礦砂直達粳仔寮。隔年,為了配合緊臨八尺門港的礦砂裝船場完工,再將鐵道經深澳、八斗子展延至八尺門,全長計十二點三公里。當時,礦砂運抵八尺門火車站後,即經由龐大的礦砂裝船場轉至駁船上,再由駁船載至基隆港上貨輪,運抵日本。而這條名為「金瓜石線」的經便鐵道,在當時所運送的可不僅僅是珍貴的礦砂而已。由於此線的闢建,這條輕便鐵道使成了瑞芳與基隆之間唯一的陸上交通要道,往來於兩地的民眾若不搭乘這種客貨混合的「五分仔車」,就只有乘坐渡船,或徒步而行了。據說民國五十年時仍有三座火車頭、兩輛客車於線上服務,一天來回只跑六趟,全程一趟則要花上一個鐘頭,然其所發揮的運輸功效,至今仍為當地老一輩人所津津樂道。〈引自社寮文史調查手冊p.68〉
昔日通往八尺門火車站的火車, 但隨著濱海公路的開闢,民眾多山公路進出,台金的礦砂亦也接改由卡車經公路快速的載送至基隆港上船,曾經輝煌一時的金瓜石線小鐵道從此步入沒落的命運,不久八尺門段的鐵道即被拆除,僅留有一段小隧道,成了八尺門通往八斗子的捷徑。而其餘的鐵道,則成了台鐵興建深澳線的基礎。〈引自社寮文史調查手冊p.69〉
如今仍臨立在和平橋旁、八尺門漁港上三座碩大的礦砂裝船場,也在台金公司結束以鐵道運輸礦砂後,租給了美國阿根納公司從事遊艇建造的工作,當時由於阿根納公司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八尺門因而一度相當的繁榮。只可惜好景不常,隨著阿根納公司的營運不善結束營業後,今日已成為台灣糖業公司的閒置用地。
豬灶坑現位於八尺門海濱國宅一帶的山谷,據云因過去有人在此搭寮炸豬油,故名豬灶坑。日治時代,這裡即有琉球漁民來此搭木屋居住。戰後,恆春漁民和大陳島義胞陸續遷入。民國57年後,阿美族山胞開始大量移入此處聚居。這裡原是海防重地,也是都市計畫使用分區的「保護區」,依法不得建築,但居民卻屢拆屢建,(連玉龍,1990:58-60),有關單位最後同意達一棟以原住民為主的原住民國宅,稱海濱國宅。海濱國宅興築於民國80年底,預計建190戶,到83年底已完工160戶,配售給原住民90戶,一般戶70戶。〈引自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p.73〉
水產為中正路基隆區漁會舊漁會大樓,即日治時代的「水產館」別稱,此館興建於昭和10年(1935),當時內部設有郵局、海事局、水產試驗所、漁會辦公室,可說是現代化的漁業辦公大樓。戰後,被海軍接收,到民國53年才由基隆市漁會收回。現在基隆區漁會亦已遷離,此一具歷史意義的大樓或可期望規劃為「漁業文物館」。(中國時報,1996年3月16日)另也有指基隆市中正路西側的基隆區舊漁會、魚市場一帶、漁業有關的設施如:製冰廠、魚市場、鐵公廠、鰹魚工場等均在這一帶,故名。2005年因正濱漁港對外道路規劃,產生「水產館」的存廢問題。〈引自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p.51〉
勝利巷是指今日基隆市中正路六五六巷,原是八尺門砲台山下小溪水道,清末聚落形成,北臨田寮澳,海鮮水產豐富,為本區傳統菜市場之一。臺灣光復,因慶祝戰爭勝利而有勝利巷之稱。巷口臨中正路旁有中正區區公所辦公大樓。另有一說是民國46年本巷底的天德宮立廟,主祀關聖帝君,倡導為人正氣仁義,昭然天表,此巷稱為「正義巷」,後被訛傳音變為「勝利巷」。
八尺門原是形容和平島與本島之間狹隘的水道,它是漁船出入的航道。因水窄如帶、澄清見底,也雅稱海門,是詩人吟詠的對象。在康熙六十一年的台海使槎錄( 巡台御史 黃熟璥 上疏 )出現八尺門此地名,應是從當地人的口述得來。在西班牙統治時期,僅以米蘭圓堡或東水道圓堡稱此地名,荷蘭統治時期則是以愛爾騰堡或諾貝倫堡稱此地名,漢人來此才開始叫八尺門,其意此水道出入口極為狹窄,但並非僅寬八尺。其水道的中心點在基隆橋處(今和平橋),在其南北側的岸邊均屬於八尺門水道區域。直到日本人第二次進入基隆統治,明治時期八尺門依行政地目以和平島對岸為主,與和平島社寮做為區分。在清代、日治初期,本地概屬社寮庄下的八尺門小字,到昭和6年(1931),改訂町名,才獨立為濱町。
所以八尺門西側約三個灣澳-珠螺澳、田寮澳、拔死猴澳在日治時被填築為基隆漁港、漁業設施及日本人居住地等,故本地湧入許多日本人來此工作和居住。在昭和15年(1940),濱町有日本人1,320人,佔全町2,339人約56%。民國35年,濱町劃分為正濱、中正、中濱三里;民國60年,由正濱里再分化出海濱里,故今八尺門即指這四里。八尺門,後來也用來指稱其南面的陸域部分。民國63~68年,港務局在八尺門水域約北側,即和平島的東南邊,興築特貨碼頭;在南側興築貯木池,(《基隆市大事記》,1981)使其水域面積縮小,八尺門可能已不及八尺寬了。目前更有意將特貨碼頭北面土地改建為污水處理廠。〈引自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p.51〉
城仔角位於和平島中船基隆廠的舊城(城背頂、城背尾)的最南稜堡的一角,也是指其附近水域一帶的稱呼。此地名在日治初期的築港計畫圖中常可見到。〈引自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p.50〉
城阿背頂在今中船船廠內,指的是西班牙人所築造的聖薩爾瓦多城堡。其後荷蘭人入據,卻在撤守社寮島時,炸毀島上的防禦工事,僅殘留城跡。日本人稱為「角仔城」,當地人則加含了城所在的地理位置及範圍,而稱城北為「城仔背頂」。日據時期,此處原為社尾福德宮舊址,而福德宮旁則是一座堆積如小山般的屍骨,據說手腳特長,極可能是歷年來西方人在社寮島病死或戰死後,所遺留下的屍骨。因相對於北邊的「城仔背頂」而得名,指的是城堡南邊所及之處。〈引自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p.50〉
城阿背尾的確切位置,在今中船南端的修船塢附近。因相對於北邊的「城仔背頂」而得名,指的是城堡南邊所及之處。據說日據時期約昭和五年時(約1930年),這裡還曾挖出過六角城來,一位曾目睹現況的當地老人說:「造船墺的時候,看到很多骨頭,頭殼、頭尾,和一隻酒阡仔和兩個酒杯仔,多漂亮,一些東西日本人揀好幾簍回去,骨頭是好多,現在骨頭都拿去南榮公墓去了。」〈引自社寮文史調查手冊p.33〉
尖山仔鼻位在和平島最東端,是向東延伸很長的岬角,最東側原本有座尖尖的小山丘,故此岬角稱為尖山仔鼻。(鼻即指岬角)後來,岬角尾端被炸掉,小山丘被削平,改築成防波堤。〈引自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p.50〉
中國造船公司基隆廠位於和平島西側及桶盤嶼,均屬於中國造船公司的用地。中船的前身是日治時代的臺灣船渠株式會杜。臺船在昭和12年(1937)將基隆船渠會社併入後,社址即設在社寮町。民國34年,臺灣船渠株式會社被政府接收,稱為臺灣機械造船公司。民國37年,基隆廠改名臺灣造船公司。民國46-51年,臺灣造船公司租給美商殷格斯臺灣造船公司經營,該公司方由建造小型的漁船、拖船等,一躍而為建造3萬6千噸的船。民國51年,政府又將臺船公司收回自營。民國56年,該公司擴建巨型船塢,收購平三路一帶私有土地。民國67年,臺船公司再併入中國造船公司,成為中國造船公司基隆總廠。中國造船公司基隆總廠目前擁有1,900多名員工,因營運不良,虧損連連,中船公司預定從民國85年度起,逐次裁減員工,進行公司再生計畫,民國九十三年六月完成公司資產清查,為中船公司民營化計畫的起端。〈引自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p.53〉 2007年4月易名诶臺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基隆廠。
皇帝殿位在和平島北面龍仔山的山崖,因為岩石排列有序,如群臣朝貢皇帝景象,故名皇帝殿。後來此處被軍事單位炸掉了頂部。〈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今日以萬人堆蕈狀石,如百官朝拜,亦有人稱為「皇帝殿」。〈引自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p.71〉
蕃字洞位在青菜埕和大窟底之間小島上的海蝕洞。明鄭時代,部分荷蘭人滯留雞籠,在此洞遺留下人名和年代的刻字,故稱蕃字洞。因乏人照顧,洞內字跡遭受破壞,已模糊不清。〈引自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p.69〉
頂石閣砲台位於今正濱國中校門入口處,約1886-1894年興建。與仙洞砲台互為牴角。是防止敵艦進入基隆港門絕佳地點,並與二沙灣砲台構成鐵三角。砲台營舍採背敵面的雙層拱圈式營舍空間,現已遺營舍,砲座位不存。
福州街指今平一路路頭沿社靈廟後小巷,穿越和平市場,經平二路到和三路的中船廠區的明代西班牙人所設的聖薩爾瓦多街遺址,1632年街上居住120名福州工人集居,有福州厝之稱,後在明鄭時期以福州街稱呼,是基隆第一個海商交易港埠。荷蘭人當時稱為雞籠街,街道不寬,長約一荷里,建築良好,有各式各樣的商品與商人。乾隆29年(1764年)的《續修臺灣府志》中:「大雞籠嶼,城與社皆在西,又有福州街舊址,偽鄭與日本交易處。」可知。本地人傳說此街因福州人擅長造船,來和平島發展,集居於此,故名。社寮俗諺:「福州雞啼、社寮有聽。」、「福州雞啼、雞籠有聽。」,也是在說明福州街的歷史悠遠。〈引自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p.66〉〈引自社寮文史調查手冊p.31〉
和平橋頭是指和平島靠近橋樑出入口處高地,古有八尺門海門要塞地之險,直控古雞籠灣海域,古有西班牙人建聖路易斯堡(EL CUBO),荷蘭人改建愛爾騰堡(諾貝侖堡),根據一六六四年的《巴達維亞城日記》記載,此堡的建築形狀卻為半月堡(Halve maen),且在一六六六年底時,屋頂重拆進行整修。日治時代未興建基隆橋(今日和平橋處)前,曾立碑遺址紀念。二次世界大戰後,有人收藏海上漂流神明於小廟,也俗稱「廟仔頂」,今附近緊鄰基隆社寮福德宮之廟頂。
番仔厝是指基隆市和平橋頭一帶,日據時期至今仍有不少平埔族凱達格蘭族人群居此地。只是時至今日,平埔族人早已同化、融入漢人社會之中,無所謂番漢之分,「番仔厝」的地名,也就僅止於老一輩居民腦海中的記憶。〈引自社寮文史調查手冊p.30〉
番仔寮(社寮)是指整個和平島,在清康熙時為雞籠社、清乾隆時為大雞籠社,所以漢人稱之為社寮。但後來也有單指今天和平橋頭的舊兵營區(今中船鑄造廠)此地,也是凱達格蘭族過年祖靈祭的公廨。清光緒時漢原一家,在農曆大年初一扛豬撞家門,以豬鳴聲長短吉利卜各家年運,全島挨家過戶求平安,然後在番仔寮宰豬放血吃土橄仔、吹海螺跳圍頭舞,祭東西南北方的祖靈,保佑居住島上的人的平安;若外地的人吃土橄仔不適,則表示其人將無法適應居住此地,易受社寮島風土地氣之病。番仔寮是雞籠社熟番番丁(即大清帝國的台灣諸羅北路兵)兵營,曾以台灣北路熟蕃兵勇參戰助大清帝國對抗太平天國,後因平定太平天國有功,封地含今日的基隆嶼以南、汐止以北、金山以東、鼻頭角以西的區域。日軍攻佔社寮島後,暫時充當季節性臨時兵營,隨後國民政府強制接收成國軍軍營,後轉交為中船鑄造廠,番仔寮靠龍仔山邊有史前文石碑,上有如夏禹時期的文字(4600年之前),傳說是社寮島凱達格蘭族祖先往返台灣登陸社寮島時所立石祭祖用。番仔寮在和平橋頭番仔厝緊鄰正後方處。〈引自和平島多元族群記錄p.10-p.18〉
琉球埔位於平一路路尾區域山邊民居到臨海的中船廠區,包含以前經濟部北區職業訓練中心一帶。琉球埔是從1895年到1945年琉球人來雞籠灣的漁村生活聚落,此處原為崎嶇的珊瑚礁海岸,也叫作「咾咕倉(蒼)」。在1921年(大正十年)前後,人口也達三百多名。到了夏季(五月到八月前後)的石花菜採收期。1932年(昭和七年),鈴木民部調查基隆的琉球人聚落的實況,以《社寮島的漁民部落問題》為題,在《台灣時報》上報告。他的報告指出,按1930年人口普查所確認的琉球人聚落的戶數約為一百戶,總人口二一百五十餘名,以漁業為專業的有七十戶、雜貨店五戶、木匠(船)四戶、農業二戶、飲食店二戶、代書業一戶,以及其他,到了1935年﹝昭和十年﹞前後,已達四百五十多名。是基隆市當時最大的琉球人聚落。〈引自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p.68〉
朝鮮亭位於和一路五十八巷內,日治時代有朝鮮女子開設風化場所與朝鮮人聚集處,在雞籠灣內,朝鮮人也聚集今武昌街山邊聚落內,在今中正路有韓國基督教會。
社寮西砲臺位於和平島天顯宮後方山頭,也稱為砲台頂。1626年西班牙人在此置高點處興建聖安東堡舖設火砲,1642年荷蘭人改建為維多利亞圓堡,1884年劉銘傳整建為海防砲臺,後清法基隆戰爭爆發,被法軍佔領。1886年劉銘傳重建社寮砲臺,1895年日軍攻台的西樓山(即砲台頂)之役後佔領此砲臺,在1907年改建新式砲臺,同時在和平島東側高地亦興建砲臺於1924年完成。本地人乃以社寮東、西砲臺區分。社寮西砲台有六座砲位陣地,其面積最大,戰略位置顯要,直接控制基隆港入口處,至今仍然是軍事重地,民眾無法親近。〈引自基隆砲臺手冊p.89〉 社寮東砲臺位於和平島東側高地處(今基隆市污水處理廠邊的山頂),以和一路二巷底沿路邊龍目井前進入即可,砲臺營區在二巷底,砲臺則位於上方山頭。本砲臺與社寮西砲臺戰防互補,配置方式採抱山式砲臺,可以控制基隆港門東側海面,防止敵艦從八斗子海面登陸。本砲台山區在1642年8月21日為荷蘭人野戰砲台處,為攻擊當時西班牙人的聖安東堡(今社寮西砲台)所設,本砲台1907年興建,1924年完成,配置四門砲位。今已登錄為基隆市歷史建築,開放於民眾參觀。〈引自基隆砲臺手冊p.92〉
千疊敷位於和平島與中山仔嶼之間的海蝕平台(波蝕棚),由於潮間帶海藻生態豐富,每年三月到五月,綠色海藻長滿海蝕平台,有如千張舖滿榻榻米的天然節理岸床情境,日治時代有千疊敷之稱,取千敷疊翠之意。本地人亦有以綠色海菜平舖棚上,有如青菜舖在埕上,也稱為青菜埕。〈引自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p.69〉
水產試驗所是指1923年成立的台灣水產試驗總所,早期為鰹魚製造試驗所、後為臺灣總督府水產試驗場基隆支場,1941年改稱臺灣總督府水產試驗所,1945年改稱台灣省水產試驗所。為和平島唯一漁業學術研究開發機構。〈引自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p.70〉
煙仔魚會社就是一般人稱鰹魚為「煙仔魚」水產加工地,也就是日治時期的鰹魚處理工場,其位置與船寮隔中正路相望,現在是海事學校的宿舍。煙仔魚會社在八尺門和社寮島都有四、五間,為當時水產加工最大特色。〈引自臺灣地名辭書第十七卷基隆市p.75〉
雞籠灣的周圍岩盤地層,南北兩向以大寮層為主。原灣內砂岩礁石分佈與沙灘相對,1935年基隆漁港完工時,原灣內砂岩礁石與沙灘,填平改變成為人造碼頭堤岸景觀。1974年基隆港築港計畫又消失八尺門水道尖山鼻的砂岩礁石為危險品碼頭,2002年因基隆污水處理廠施工挖八尺門尖山填海為廠地土方,形成雞籠灣內的正濱漁港飽受東北季風侵襲的威脅,現在雞籠灣內的聚落風貌為住商混居的現象。
雞籠灣史前遺址
雞籠灣在台灣考古學術研究中,文物出土說明了公元前2500~前1000年沿著基隆、淡水之間的北海岸和關渡以下的淡水河岸,古老的先民正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期,主要使用的器物仍以繩紋陶器為主,石器類型則以凹石最常見,史稱「老崩山系統文化」。
而較近期的公元500~1600年台北盆地向東北延伸基隆至宜蘭,向南到桃園、新竹等地的凱達格蘭族、噶瑪蘭族平埔先民,大量使用煉鐵製造生產工具,取代傳統石製品,而從特殊的「無頭側身屈肢」的埋葬方式,可見「十三行文化」已出現聚落或族間的獵首戰爭行為。日治時代,在雞籠灣有關的文物出土資料如下:河井隆敏與鈴木民部、石阪莊作、國分直一、金關丈夫等人在和平島等地上發掘出的有肩石斧、段石斧、靴形石斧、石錘、石鍬、石製煙斗、有花紋的土器、土笛、蜻蛉玉、貝手鐲、勾玉、青銅鈴、箱式石棺、太古文石碑等,證明雞籠灣很早的時候就有人生活在此地。
雞籠灣的戰事與防衛
1642年8月26日荷蘭人佔領了雞籠灣,對於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的利益而言,雞籠島(今和平島)上的要塞城堡有做調整性的防衛設施。由於荷西戰爭後,入主佔領的聖薩爾瓦多城中,三個稜堡毀損,只存留西南角的聖安東尼奧稜堡。荷蘭人以此單一稜堡的主城易名為北荷蘭城,同時也島上最高處殘破的聖安東堡易名為維多利亞堡。島東水道邊的聖路易斯堡依無易名原樣保留。荷蘭公司為了守衛城寨所配置之士兵人數,1644年11月為五十人〈引自巴達維亞城日記1644年12月之條項所載〉。
1645年10月閩南人陶肯率領同鄉攻打北荷蘭城失敗後,被捕綁在木輪上,以鐵鎚活活打死,並以此示眾,餘黨遣返福建〈引自臺灣歷史研究 曹永和著 聯經出版公司〉。
1654年在荷蘭淡水雞籠圖中,Noord Holland北荷蘭城稜堡上飄揚荷蘭三色國旗與砲火噴煙,以點線所示之三處稜堡為原聖薩爾瓦多城San Salvador被破壞之部份,位於島中間山上者Victoria城。它與海岸之58號堡壘同為西班牙人所遺留。位於山麓之建築物和對岸之52號建物皆為僧院。
1655年全台灣地震頻頻,鄭成功部隊攻打雞籠未成。
1661年6月雞籠荷蘭人撤離到日本長崎。荷蘭人的守備人員及他們的眷屬、奴隸共計170人便在6月撤離了社寮島,而這其中甚至還包括了原住民女性1 1人,及原住民小孩10人〈引自社寮文史調查手冊p.46〉。
1664年明清談判破裂,打破了荷蘭人的美夢,所以荷蘭人自行領軍抵達雞籠,修復舊城並擴大城址,並派商務代表駐於福州。1666年鄭經軍隊北襲雞籠荷軍,親隨營林鳳(今有林鳳營地名)戰死。1668年清國裁除福建水師提督,焚燒戰艦,表示無意海上戰事。荷蘭人看破聯合清國收復台灣的美夢,於(1668年)此年十月十八日(陽曆)撤離雞籠,從此到明鄭投降為止,再也沒踏進台灣一步。
1645年10月閩南人陶肯率領同鄉攻打北荷蘭城失敗後,被捕綁在木輪上,以鐵鎚活活打死,並以此示眾,餘黨遣返福建〈引自臺灣歷史研究 曹永和著 聯經出版公司〉。
1654年在荷蘭淡水雞籠圖中,Noord Holland北荷蘭城稜堡上飄揚荷蘭三色國旗與砲火噴煙,以點線所示之三處稜堡為原聖薩爾瓦多城San Salvador被破壞之部份,位於島中間山上者Victoria城。它與海岸之58號堡壘同為西班牙人所遺留。位於山麓之建築物和對岸之52號建物皆為僧院。
1655年全台灣地震頻頻,鄭成功部隊攻打雞籠未成。
1661年6月雞籠荷蘭人撤離到日本長崎。荷蘭人的守備人員及他們的眷屬、奴隸共計170人便在6月撤離了社寮島,而這其中甚至還包括了原住民女性1 1人,及原住民小孩10人〈引自社寮文史調查手冊p.46〉。
1664年明清談判破裂,打破了荷蘭人的美夢,所以荷蘭人自行領軍抵達雞籠,修復舊城並擴大城址,並派商務代表駐於福州。1666年鄭經軍隊北襲雞籠荷軍,親隨營林鳳(今有林鳳營地名)戰死。1668年清國裁除福建水師提督,焚燒戰艦,表示無意海上戰事。荷蘭人看破聯合清國收復台灣的美夢,於(1668年)此年十月十八日(陽曆)撤離雞籠,從此到明鄭投降為止,再也沒踏進台灣一步。
台灣第一條跨海橋的最後一眼
基隆橋從基隆被消失了
不知道是什麼緣故,使得人們輕易捨棄舊有,而毫不留戀。一座經過66年功成累積的橋樑,在不久的將來,消失了人間。沒有人為它保留生命,它只是一座承載無數人悲歡離合感情記憶的老橋,但它很堅固實用,仍難逃被拆毀。正像台灣有些年青人一樣喜新厭舊的作法,用破壞重建來標榜嶄新。這種想法已改變全台灣土地原來的容貌。
回顧那一段無橋的古早時代
在基隆有一個古老的地方叫社寮島,離台灣很近,中間隔著74公尺的基隆八尺門水道,彼此交通以舢舨和帆船為主。在日本治台初期,社寮島上有不少的煙仔魚會社(鰹魚加工廠)與修船船寮,日本人引進西方時間觀念與工廠生產制度,許多人從台灣島要到社寮島上工,通勤工具以渡船、舢舨居多。早上八點鐘前,渡船上與碼頭,人們忙碌摩肩接踵著開始一天的生活,常有上工趕班因舢舨超載而翻船的事故發生。那是一個海上人力交通繁忙的時代,人們在海平面上每天流轉彼此的生活心聲,也習慣從海平面上觀看自己每天生活的家鄉,在這一片繁忙海域上,載來無數的媒人婆與佳人,從金包裏到澳底,也送走無數往生的故人與離鄉奮鬥的流浪兒,從唐山到海外。海海人生、人生海海正是當時基隆社寮島民的最佳生活哲學寫照。
日本人決定建造橋樑
1934年日本人決定建造跨越八尺門水道的橋樑,連通社寮島與台灣島。日本人在社寮島東側荷蘭愛騰爾堡舊址附近高地與八尺門水道右岸高地,擇定橋頭地基區域。接著武力強制徵收瓜分大雞籠社的祖厝做路面,並徵用平埔族兵營(番仔寮、社寮)為施工兵營,另以日本潛水技師與台灣人潛水學徒張火燄(社寮島民),作橋樑跨海的海底勘測橋墩基座點。日本潛水技師著潛水鏡與氧氣輸送館入海,台灣人潛水學徒張火燄則頭戴有管的大銅製潛水盔,走入海底,尋找海底的橋墩基座點,在海底的途中發現有一條很長又水流湍急的小海溝,特別神秘著分離出社寮島與台灣島,海底沙層厚實,而兩邊沿岸曲折奇岩成等高曲線向上延伸。這個八尺門水道海底,相傳早期居住的西班牙人(1627年)因海面通道過於狹窄,曾用炸藥炸寬成現在這個模樣。張火燄找到四個橋墩基座點,跳開海底小海溝區域,放出身上漁網綁著四個套網的玻璃球於海面上作橋墩基座標定。日本人將標定註明於施工工程地圖上,準備開始建築隔水海堤造起橋墩來,同時也開始拆毀大雞籠社番仔厝的中段屋厝,平埔族人無奈著搬移家產,強勢地主的平埔族命運開始改變了。
台灣總督府來了大人
造橋工程啟動,僱用社寮島民與八尺門的人及溫州寮工人,每月工期28天,每天工資2圓,下工排隊領作息工有孔小木牌,28天後持牌連串換領薪金。平時小木牌可當現金使用,在商店也可以賒帳。在工程規劃會議中,當時台灣總督府營繕課長井手薰巡視基隆漁港建設為宣導日本帝國大東亞共榮圈國策,曾指示橋樑工程必須宣揚日本帝國的國力與「八紘一宇」的企圖心,以引進德國包浩斯現代設計精神和考量基隆發展史等依據來設計橋樑,於是一座結合日本帝國戰時思想及基隆開發史情懷的橋樑藍圖誕生了!它的名字叫基隆橋!
土堤隔海上工忙
工程開始了,無數的民工日夜輪班不斷開八尺門的山作土方,在日軍與日本工程技師們,兩個回字形的土方高堤避開八尺門水道中海溝,分別在兩岸進行隔水工程,僅留海溝上方的雙頭漏斗狀的水流道,當時在工程海底工作的張火燄曾回憶說:「有位工頭伙伴叫武雄的。他說日本人起橋款,哪像起橋,像起城哦!在場的人不禁哈哈大笑一團,但被日本人叱罵說台灣人作工不正經。」。不久之後,兩岸橋頭基座在鋼筋混凝土灌漿後,逐漸成形。四個橋墩基座連橋墩外形出現,在整個施工場人們開始議論紛紛說著:「日本人在起城門,一界起四個圓拱式城門要做城,不是要起橋!」。後來有一天上工的早上,日本人總工程師講話透過台灣人翻台灣話給大家聽,有關於橋樑工程的設計,他說:「日本人很早就在本地生活過,跟明朝的漢人先民一起來這討生活,對本地的古早非常了解,社寮島古早名叫雞籠山、雞籠或雞籠島,是基隆開發史的源頭地,因早期歐洲西班牙人和紅毛荷蘭人都在社寮島起城造福州街。所以橋墩造型以西班牙圓拱門造型紀念古早的歷史,請大家了解,未來的橋面上護欄也是依「城仔背頂」的雞籠砲城城垛形體複製以紀念古早的雞籠城,這點也請大家莫再談論,造成工程延誤。」。可是在早會解散後,大家卻開始對橋面施工部份又漫天存疑相對,有人說:「那嘸看人在造橋面,橋面在哪裡呀?日本人在講哮話!騙鬼!」
吊船吊來了橋面
有一天早上,工場傳來喊話筒聲高喊集合到會。日本人又要講話,說今天上午有四艘大吊船與四艘大貨輪要進入工場,要進行橋面組合橋墩工程,要大家準備組合建材與注意施工命令與工程安全,同時在工程技師隊船與日本海軍動力小艇也會在現場協助指揮。散會後,所有台灣人你看我、我看你,想不出來這是什麼施工法!在大清國時代從來沒有發生這款代誌(事情),大家莫明其妙觀望中,後被日本人工頭叱罵而分頭上工。之後,海面的兩邊真的來了大吊船和做好橋面的貨輪,大吊船緩慢著前來工場,遠看像海面上出現四個大A字型的浮台,不斷著變大,當時所有人看得目瞪口呆,無法言語。吊船後面緊跟的貨輪,乍看之下,不得了!日本人真的把橋面連燈柱護欄都做好載來,不知道是誰先拍手鼓掌叫好,大家掌聲不絕,終於心中釋然開懷了!
船螺聲大放上橋面
不久,吊船與貨輪依順序從橋頭兩端向中央進行橋面橋墩組合工程,巨大的起重吊架吊起第一個橋面,是從台灣本島的橋頭邊開始,放在橋頭基座與第一座橋墩的一半位置,此橋面段長27公尺,是橋面越橋頭基座到八尺門戰備道(今正濱路),以橋下計算長度約18公尺。第二個橋面是放在社寮島這端,長度也是27公尺,從第四個橋墩中間延伸到社寮番仔厝的廟仔頂,整個橋面越過橋下的橋頭基座。這時橋頭兩端都放置好了橋面,雙邊的木工正在趕製版模以進行灌漿組合。中間的兩個橋面,也依序放好在第二個、第三個橋墩上。在那天的中午,橋下的船一齊鳴放船螺聲,慶祝橋面舖上成功!下午完成整個橋面組合灌漿版模工程,一個用台灣人雙手建造的鋼筋混凝土跨海橋即將誕生了。
拆模修整 引水生橋
經過灌漿組合工程之後,準備拆模修整橋樑,人們已經可以站在八尺門水道之上進行修整工程,八尺門戰備道的電火柱仔也連上橋面內的暗管電線,在彩霞滿天的時候,橋頭堡燈與橋邊燈柱突然亮出黃橙色的光芒,柔和明亮!一下子,大家在橋面上停止手邊的工作,一起享受晚風初起,浪漫風光的怡人景色。一直到日本人工頭手搖銅鐘聲,喊「下工哦!」,大家才收拾工具,排隊領木牌回家去,這時候已是不用坐船,已經可以用走路到家。後來整座橋樑修整完工,準備破堤引水過橋下。日本人工程師又講話了,他說:「橋樑終於要完工了,我們要感謝天皇的皇恩,大家要牢記!今天要破堤引水,是決定橋樑完工的檢驗,大家要特別注意!」,在散會後不久,土堤邊集結了不少撈土船及小貨輪,開始在破堤撈土上小貨輪,載至其他做碼頭填方工程使用。海水破堤後一波波湧過橋下,八尺門水道又恢復暢通了。大家從橋上往下看海水洩堤流動的景觀,真是好看極了!
張燈結采 行軍通車
1935年4月1日的這一天,橋樑完工通車典禮佈置開始,橋頭兩端架起厚實翠綠的榕樹葉組成牌樓,形式正是橋下的西班牙圓拱門式,穩重又莊嚴!牌樓頂插滿了日本國旗,並鑲嵌著紙製的標題:「基隆橋落成通車禮祭」,白底紅邊黑字,十足日本風味!典禮開始,撞鐘單響,由三絃琴奏樂揭幕,當時的基隆要塞司令官主持。首先由日本神道教祭師祭拜天照大神及遙敬天皇,在場所有的人都得低頭肅敬觀禮。之後,基隆要塞司令官上台講話,宣佈跨越八尺門水道的橋樑,名字叫做「基隆橋」,橋樑正式啟用。隨後,軍鼓揚起,節奏輕快有力,帶引出從台灣島向社寮島前進的日本軍隊。一隊軍容嚴明的砲兵營兵,揹槍帶刀,拖著野戰砲,一波波從橋面徐徐著整齊踏步進入社寮島,駐防在社寮兵營,道路兩邊排好揮動日本太陽旗的人們。當時有很多台灣年青人在場觀禮的感想─「日本真強!」
開始運轉生命的橋樑
通車後的基隆橋,社寮島的人們開始用走路到八尺門(今基隆市海濱里、正濱里)、水產(今基隆市中正里)、大沙灣、二沙灣、三沙灣,甚至到基隆市中心。陸上交通開始取代部份的海上交通。社寮島出現汽車行走的現象,每當汽車開進來社寮島,在橋頭人家的小孩們,都會歡呼嘻戲般尾隨汽車奔跑,引起更多島上大人和小孩的聚集及注意。那是一個對汽車好奇的時代,連汽車排出的廢煙霧,都會讓當時的小孩高興無比!島上的金魚伯歐吉桑曾回憶起:有一次一個日本學者開著非常古典的福特汽車來島上,那個日本學者頭戴米白色的歐式狩獵帽,身穿著白色襯衫與咖啡色的吊帶褲,衣服佩戴閃亮銀光的鋼筆,顯得文質彬彬的摩登氣質。當時引起島上很多人圍觀,只是日本兵吹哨笛維持秩序,大家不敢太靠近那位學者。後來據說學者來社寮島,是台灣總督府派來做古蹟調查的,在他的筆記記錄中,社寮島上的橄欖樹、龍目井、蕃字洞、千疊敷、社寮砲台、雞籠城遺址等都列入為古蹟評選。因為基隆橋的啟用,打開了社寮島神秘古蹟遊玩的心,讓很多人也搬來社寮島居住。橋通了,人與人之間互動越來越密切,生活開始變得多彩多姿了。
舊城起船窩哦!
日本政府決定1934年在台灣社寮島增建現代化的造船廠及修船塢,位置選擇在雞籠城舊址。在台灣總督府提案會議中,曾分兩派意見不同學者官僚辯論,一派主張重建雞籠城,以標榜日本帝國殖民成功的國力展現於世界列強之上,另一派則以國策「八紘一宇」,配合大東亞共榮圈戰備,興建現代化造船廠,以厚植戰力。雙方激辯多時,最後由當時日本政府台灣總督裁定推行造船廠興建計畫,準備開工。工程初期要開挖雞籠城舊址,很多日本人都迫不及待著參與挖掘工程,因為他們對古城這裡充滿許多幻想與好奇。據島上曾目睹挖掘工事的安樂伯回憶中說:「剛開始時,已經有很多日本人在收集雞籠城的城磚,並有人在磚上註記雞籠古城磚字樣。後來有人挖出許多漂亮的金杯,大家才轉移目標,瘋狂的挖掘,挖出金杯的那一天,人們的情緒特別興奮高漲,結果那天挖出許多西班牙人、荷蘭人與明鄭軍隊所遺留的物品,有生銹槍枝刀劍、玻璃聖杯、西班牙銀幣、荷蘭錢等共裝滿八十幾簍的竹籃,但也挖出七百多簍的骨骸。日本人拿起擦拭閃亮的金杯,發出洪亮的笑聲,壓過人們對骨骸竹簍堆積的恐懼感。不久,造船廠建造起來,也有巨大的A字型起重架機械與修船塢。從此以後,再也沒有雞籠古城,只剩下「城仔背頂」、「城仔背尾」地名及一些雞籠紅毛城故事傳說,繼續流傳下去!1937年造船廠正式落成,定名為「台灣造船株式會社」。基隆橋上開始承載台灣造船重工業的工材與工人,帶領台灣進入造船重工業時代。
橋下的小女孩
有了基隆橋之後,原本的社寮島東側渡船頭變成在橋下,渡口邊有一個約四尺高的小土地廟,裡頭有一顆從基隆嶼請回來的石頭,是因為社寮島民有人夢見而找到的。石頭上方像是一位慈祥善目的坐姿老爺爺,有人說是土地公。小廟中還有一座咸豐二年平埔族黑陶人耳香爐,爐上還刻有福德爺三字,可見此廟歷史蠻悠久!在廟旁邊的渡船頭沒有受基隆橋啟用的影響,橋下的雙魚眼舢舨仍然載人客載貨物,顯得十分忙碌,畢竟還是有人喜歡坐船,尤其是經過橋下,風景特別好看!曾經住在渡船頭附近的歐巴桑很清楚著回憶說:「小時候有一次她跟懷孕的媽媽,從「過港」(今基隆市中正路渡船頭)坐渡船要回社寮島,渡船超載,有人貪看基隆橋風光,要船夫沿橋邊划行。大家都抬頭看上面的基隆橋雄姿,一會兒,旁邊來一艘日本人開的動力快艇,掀起一陣陣浪花波濤,渡船被急浪搖晃,引起大家的恐慌。懷孕的母親重心不穩還是緊緊抓住幼小的她,整個船因乘客騷動,差一點翻船。當時她非常害怕,就在那橋下的圓拱門橋墩邊留下終生難忘的橋下經驗。」
銅礦在橋隔壁的一邊
基隆橋靠近台灣島部份,是一個圓弧形的小山,日本人為了興建基隆橋,將小山剖開,並在緊鄰橋頭基座的部份劃出一個方型挖掘場,將所挖著的土方用於築橋的隔水土堤,後來變成台灣金屬礦業公司的礦砂裝船場(1936年啟用),大家都叫它「銅礦」。日本人自1935年將金瓜石礦山下的水湳洞起造一條4公里長的762公厘輕便鐵道,運送礦砂到粳仔寮。1936年再延長鐵道經深澳、八斗子到八尺門,全長計12.2公里,並建立八尺門火車站。從此之後,金瓜石的礦砂經日夜不停的五分車運送到「銅礦」的礦砂裝船場分類,再轉運到駁船上,然後到基隆港上貨輪,運抵日本。據曾在礦砂裝船場工作的歐巴桑阿素回憶說:「礦砂裝船場廠房高三層,最上一層較短,連接八尺門火車站的鐵道,五分車可以直接到廠內,礦砂貨運車廂可以用起重架分離起來倒在輸送帶上,運至第二層(礦砂分類處)、最底層(礦砂裝船處與碼頭),也可以放進旁邊的空地上(空地面積與礦砂裝船場同大)。當時她就是在第二層作礦砂分類,廠房巨大黝黑,大家都在輸送帶兩邊工作,後來改派到最底層礦砂裝船處,推車搬運礦砂到駁船上。每逢夏天上工,工廠屋頂的百葉窗會全部打開,流放出受不了的熱氣,中午用餐休息時,大家習慣聚集在碼頭邊,一邊用餐一邊觀看隔壁的基隆橋風光,有時還會一邊吃便當,一邊向經過橋下的船夫打招呼,那是人情味難忘的時代!」
炸不斷的基隆橋
1944年起,台灣各地因為日本政府發動太平洋戰爭失利之故,人們開始要躲盟軍空襲。各地方的重要設施如:工廠、軍營、油庫、碼頭、車站及橋樑,都是被攻擊的重點,其中還包括美日兩軍的在台空戰。據社寮島民來成伯回憶說:「1944年夏天午後,八尺門突然鳴起空襲警報的水螺聲,人們攜物帶眷,逃出家門躲避空襲,一會兒,空中傳來零碎的引擎運作聲,夾帶一陣陣急促的機槍射擊聲,他正在躲在靠八尺門橋頭邊的小山頂防空壕內,突然間引擎聲從天而降,引起好奇的他爬到一顆大樹上想看看是什麼,一爬上樹,一架白色星星的戰鬥機在他眼前,呼嘯掃射過基隆橋上在射擊的日本兵,在它後面也來了一架草綠色的日本戰鬥機在追擊。後來,飛機都飛到基隆嶼附近天空,發生美日戰機纏鬥現象,戰況十分激烈,社寮砲台與八尺門高射砲也不斷著向空中反擊,有兩架相撞爆炸入海,還有一架美軍飛機被打到,飛行員跳傘被俘虜,事後送到社寮島上,沿路上大家都好奇圍觀這位藍眼金髮的美國戰俘。」後來到1945年初,天空來了大批的轟炸機,像倒垃圾般的到處轟炸。曾在八尺門橋邊山上防空壕旁親眼目睹的社寮島民阿和伯說:「天空充滿隆隆深沉的引擎聲,到處都是黑壓壓飛機,不時傳來高射砲及機槍聲,突然轟隆一聲,在橋對面社寮島的家方向,發出轟烈的爆炸火花,完了!那是我家呀!當場就淚流滿面看著整個社寮島都在火海煙霧中!不久,旁邊上空飛來一架轟炸機,丟出兩顆500磅的炸彈命中靠社寮島的橋面,基隆橋面爆出兩個很大的窟窿,但橋沒有斷。」,後來日本戰敗,戰爭結束了,人們開始修補基隆橋,基隆橋逐漸恢復了。
橋下春水寒
和平到來,人們又重新恢復生活秩序,無奈時局不振,生活很拮据。國府中央接受官員及士兵,有很多人以戰勝國的國民,對待臺灣本地的人,我行我素,目無法紀,埋下積怨難返的民怒。1947年2月28日台北發生緝私煙打人事件,民怨因而爆發全台灣,史稱「二二八事件」。3月8日國府中央派兵來台鎮壓,以執行「對敵作戰」手令,造成屠殺悲劇,當時社寮島上,每天經過基隆橋,軍用卡車載著滿滿矇眼五花大綁的民眾,在海邊槍決及刺死,後來增加用麻布袋綁人與石頭,用船到外海拋至海底,很多人是用鐵線穿掌中虎口處與腳跟處,九人一串,一槍子彈貫穿,淒烈而死。最後連基隆橋上也成了槍決場,人站在橋上成一列,背後開槍,中槍死亡者皆落於橋下,隨潮水飄到外海。不少人從橋邊、八尺門的高樓暗處,親眼目睹滿淚盈眶,直嘆世間無情,人間無義的悲戚!在那一年的橋下春水,讓人覺得比冰山冰海還要寒冷!
基隆橋被改名為和平橋
1949年基隆市重劃行政區域,社寮島改為中正區和平島,而基隆橋被改為和平橋。一切古雞籠島的傳奇故事開始被埋葬掉了!1950年代起因韓戰爆發,大量「美援」給予戰後台灣經濟開始重建的機會,人們開始有了改善生活的機會,美國殷格斯公司承租台灣造船公司,一時吸引很多人到和平島上工謀生,大家趕著賺美金,美國人跟學美國話的人一樣的熱情,在和平島上的街頭巷尾,可以聽到頑皮的小孩向美國人高呼「哈囉!阿凸仔」打招呼!島上的基督教和平堂也開始用麵粉、奶粉、糖果和餅乾,來邀請人們到教堂聽基督福音作禮拜,尤其每當美國金山牌奶粉罐在分送時,連教堂外都特別聽得到響徹雲霄的「哈路利亞!阿門!」歌聲,連牧師及堂內基督徒們都被感染而覺得所奉獻的有了代價。只是也有人不是接受上帝之道,是特別喜歡上帝的「榮光恩寵」─米黃色底紅標的美國金山牌罐裝奶粉!後來越南戰爭也進入激戰中,和平島的國軍日夜操練,彷彿要渡海反攻大陸,和平島開始也出現不少的美國海軍水兵,島上的小孩們到處追著美軍吉普軍跑,在車後揮手大喊「哈囉!」表示歡迎,美軍常常以整盒的箭牌口香糖或芝蘭口香糖,丟入在後奔跑追蹤的孩子群中,引起一陣陣的爭奪騷動。那是一個說哈囉就有口香糖的童年樂趣,也是食用口香糖啟蒙的時代!後來的黑人牌涼煙糖及白雪公主泡泡糖都比不上那個「說哈囉的」口香糖搶來放在嘴裡來得過癮!
每天都有人用橋表示離家與回家
因為即將失去或已經沒有的,人們想要珍惜的感覺,才特別顯得留戀不已的感覺!
不知道是什麼緣故,使得人們輕易捨棄舊有,而毫不留戀。一座經過66年功成累積的橋樑,在不久的將來,消失了人間。沒有人為它保留生命,它只是一座承載無數人悲歡離合感情記憶的老橋,但它很堅固實用,仍難逃被拆毀。正像台灣有些年青人一樣喜新厭舊的作法,用破壞重建來標榜嶄新。這種想法已改變全台灣土地原來的容貌。
回顧那一段無橋的古早時代
在基隆有一個古老的地方叫社寮島,離台灣很近,中間隔著74公尺的基隆八尺門水道,彼此交通以舢舨和帆船為主。在日本治台初期,社寮島上有不少的煙仔魚會社(鰹魚加工廠)與修船船寮,日本人引進西方時間觀念與工廠生產制度,許多人從台灣島要到社寮島上工,通勤工具以渡船、舢舨居多。早上八點鐘前,渡船上與碼頭,人們忙碌摩肩接踵著開始一天的生活,常有上工趕班因舢舨超載而翻船的事故發生。那是一個海上人力交通繁忙的時代,人們在海平面上每天流轉彼此的生活心聲,也習慣從海平面上觀看自己每天生活的家鄉,在這一片繁忙海域上,載來無數的媒人婆與佳人,從金包裏到澳底,也送走無數往生的故人與離鄉奮鬥的流浪兒,從唐山到海外。海海人生、人生海海正是當時基隆社寮島民的最佳生活哲學寫照。
日本人決定建造橋樑
1934年日本人決定建造跨越八尺門水道的橋樑,連通社寮島與台灣島。日本人在社寮島東側荷蘭愛騰爾堡舊址附近高地與八尺門水道右岸高地,擇定橋頭地基區域。接著武力強制徵收瓜分大雞籠社的祖厝做路面,並徵用平埔族兵營(番仔寮、社寮)為施工兵營,另以日本潛水技師與台灣人潛水學徒張火燄(社寮島民),作橋樑跨海的海底勘測橋墩基座點。日本潛水技師著潛水鏡與氧氣輸送館入海,台灣人潛水學徒張火燄則頭戴有管的大銅製潛水盔,走入海底,尋找海底的橋墩基座點,在海底的途中發現有一條很長又水流湍急的小海溝,特別神秘著分離出社寮島與台灣島,海底沙層厚實,而兩邊沿岸曲折奇岩成等高曲線向上延伸。這個八尺門水道海底,相傳早期居住的西班牙人(1627年)因海面通道過於狹窄,曾用炸藥炸寬成現在這個模樣。張火燄找到四個橋墩基座點,跳開海底小海溝區域,放出身上漁網綁著四個套網的玻璃球於海面上作橋墩基座標定。日本人將標定註明於施工工程地圖上,準備開始建築隔水海堤造起橋墩來,同時也開始拆毀大雞籠社番仔厝的中段屋厝,平埔族人無奈著搬移家產,強勢地主的平埔族命運開始改變了。
台灣總督府來了大人
造橋工程啟動,僱用社寮島民與八尺門的人及溫州寮工人,每月工期28天,每天工資2圓,下工排隊領作息工有孔小木牌,28天後持牌連串換領薪金。平時小木牌可當現金使用,在商店也可以賒帳。在工程規劃會議中,當時台灣總督府營繕課長井手薰巡視基隆漁港建設為宣導日本帝國大東亞共榮圈國策,曾指示橋樑工程必須宣揚日本帝國的國力與「八紘一宇」的企圖心,以引進德國包浩斯現代設計精神和考量基隆發展史等依據來設計橋樑,於是一座結合日本帝國戰時思想及基隆開發史情懷的橋樑藍圖誕生了!它的名字叫基隆橋!
土堤隔海上工忙
工程開始了,無數的民工日夜輪班不斷開八尺門的山作土方,在日軍與日本工程技師們,兩個回字形的土方高堤避開八尺門水道中海溝,分別在兩岸進行隔水工程,僅留海溝上方的雙頭漏斗狀的水流道,當時在工程海底工作的張火燄曾回憶說:「有位工頭伙伴叫武雄的。他說日本人起橋款,哪像起橋,像起城哦!在場的人不禁哈哈大笑一團,但被日本人叱罵說台灣人作工不正經。」。不久之後,兩岸橋頭基座在鋼筋混凝土灌漿後,逐漸成形。四個橋墩基座連橋墩外形出現,在整個施工場人們開始議論紛紛說著:「日本人在起城門,一界起四個圓拱式城門要做城,不是要起橋!」。後來有一天上工的早上,日本人總工程師講話透過台灣人翻台灣話給大家聽,有關於橋樑工程的設計,他說:「日本人很早就在本地生活過,跟明朝的漢人先民一起來這討生活,對本地的古早非常了解,社寮島古早名叫雞籠山、雞籠或雞籠島,是基隆開發史的源頭地,因早期歐洲西班牙人和紅毛荷蘭人都在社寮島起城造福州街。所以橋墩造型以西班牙圓拱門造型紀念古早的歷史,請大家了解,未來的橋面上護欄也是依「城仔背頂」的雞籠砲城城垛形體複製以紀念古早的雞籠城,這點也請大家莫再談論,造成工程延誤。」。可是在早會解散後,大家卻開始對橋面施工部份又漫天存疑相對,有人說:「那嘸看人在造橋面,橋面在哪裡呀?日本人在講哮話!騙鬼!」
吊船吊來了橋面
有一天早上,工場傳來喊話筒聲高喊集合到會。日本人又要講話,說今天上午有四艘大吊船與四艘大貨輪要進入工場,要進行橋面組合橋墩工程,要大家準備組合建材與注意施工命令與工程安全,同時在工程技師隊船與日本海軍動力小艇也會在現場協助指揮。散會後,所有台灣人你看我、我看你,想不出來這是什麼施工法!在大清國時代從來沒有發生這款代誌(事情),大家莫明其妙觀望中,後被日本人工頭叱罵而分頭上工。之後,海面的兩邊真的來了大吊船和做好橋面的貨輪,大吊船緩慢著前來工場,遠看像海面上出現四個大A字型的浮台,不斷著變大,當時所有人看得目瞪口呆,無法言語。吊船後面緊跟的貨輪,乍看之下,不得了!日本人真的把橋面連燈柱護欄都做好載來,不知道是誰先拍手鼓掌叫好,大家掌聲不絕,終於心中釋然開懷了!
船螺聲大放上橋面
不久,吊船與貨輪依順序從橋頭兩端向中央進行橋面橋墩組合工程,巨大的起重吊架吊起第一個橋面,是從台灣本島的橋頭邊開始,放在橋頭基座與第一座橋墩的一半位置,此橋面段長27公尺,是橋面越橋頭基座到八尺門戰備道(今正濱路),以橋下計算長度約18公尺。第二個橋面是放在社寮島這端,長度也是27公尺,從第四個橋墩中間延伸到社寮番仔厝的廟仔頂,整個橋面越過橋下的橋頭基座。這時橋頭兩端都放置好了橋面,雙邊的木工正在趕製版模以進行灌漿組合。中間的兩個橋面,也依序放好在第二個、第三個橋墩上。在那天的中午,橋下的船一齊鳴放船螺聲,慶祝橋面舖上成功!下午完成整個橋面組合灌漿版模工程,一個用台灣人雙手建造的鋼筋混凝土跨海橋即將誕生了。
拆模修整 引水生橋
經過灌漿組合工程之後,準備拆模修整橋樑,人們已經可以站在八尺門水道之上進行修整工程,八尺門戰備道的電火柱仔也連上橋面內的暗管電線,在彩霞滿天的時候,橋頭堡燈與橋邊燈柱突然亮出黃橙色的光芒,柔和明亮!一下子,大家在橋面上停止手邊的工作,一起享受晚風初起,浪漫風光的怡人景色。一直到日本人工頭手搖銅鐘聲,喊「下工哦!」,大家才收拾工具,排隊領木牌回家去,這時候已是不用坐船,已經可以用走路到家。後來整座橋樑修整完工,準備破堤引水過橋下。日本人工程師又講話了,他說:「橋樑終於要完工了,我們要感謝天皇的皇恩,大家要牢記!今天要破堤引水,是決定橋樑完工的檢驗,大家要特別注意!」,在散會後不久,土堤邊集結了不少撈土船及小貨輪,開始在破堤撈土上小貨輪,載至其他做碼頭填方工程使用。海水破堤後一波波湧過橋下,八尺門水道又恢復暢通了。大家從橋上往下看海水洩堤流動的景觀,真是好看極了!
張燈結采 行軍通車
1935年4月1日的這一天,橋樑完工通車典禮佈置開始,橋頭兩端架起厚實翠綠的榕樹葉組成牌樓,形式正是橋下的西班牙圓拱門式,穩重又莊嚴!牌樓頂插滿了日本國旗,並鑲嵌著紙製的標題:「基隆橋落成通車禮祭」,白底紅邊黑字,十足日本風味!典禮開始,撞鐘單響,由三絃琴奏樂揭幕,當時的基隆要塞司令官主持。首先由日本神道教祭師祭拜天照大神及遙敬天皇,在場所有的人都得低頭肅敬觀禮。之後,基隆要塞司令官上台講話,宣佈跨越八尺門水道的橋樑,名字叫做「基隆橋」,橋樑正式啟用。隨後,軍鼓揚起,節奏輕快有力,帶引出從台灣島向社寮島前進的日本軍隊。一隊軍容嚴明的砲兵營兵,揹槍帶刀,拖著野戰砲,一波波從橋面徐徐著整齊踏步進入社寮島,駐防在社寮兵營,道路兩邊排好揮動日本太陽旗的人們。當時有很多台灣年青人在場觀禮的感想─「日本真強!」
開始運轉生命的橋樑
通車後的基隆橋,社寮島的人們開始用走路到八尺門(今基隆市海濱里、正濱里)、水產(今基隆市中正里)、大沙灣、二沙灣、三沙灣,甚至到基隆市中心。陸上交通開始取代部份的海上交通。社寮島出現汽車行走的現象,每當汽車開進來社寮島,在橋頭人家的小孩們,都會歡呼嘻戲般尾隨汽車奔跑,引起更多島上大人和小孩的聚集及注意。那是一個對汽車好奇的時代,連汽車排出的廢煙霧,都會讓當時的小孩高興無比!島上的金魚伯歐吉桑曾回憶起:有一次一個日本學者開著非常古典的福特汽車來島上,那個日本學者頭戴米白色的歐式狩獵帽,身穿著白色襯衫與咖啡色的吊帶褲,衣服佩戴閃亮銀光的鋼筆,顯得文質彬彬的摩登氣質。當時引起島上很多人圍觀,只是日本兵吹哨笛維持秩序,大家不敢太靠近那位學者。後來據說學者來社寮島,是台灣總督府派來做古蹟調查的,在他的筆記記錄中,社寮島上的橄欖樹、龍目井、蕃字洞、千疊敷、社寮砲台、雞籠城遺址等都列入為古蹟評選。因為基隆橋的啟用,打開了社寮島神秘古蹟遊玩的心,讓很多人也搬來社寮島居住。橋通了,人與人之間互動越來越密切,生活開始變得多彩多姿了。
舊城起船窩哦!
日本政府決定1934年在台灣社寮島增建現代化的造船廠及修船塢,位置選擇在雞籠城舊址。在台灣總督府提案會議中,曾分兩派意見不同學者官僚辯論,一派主張重建雞籠城,以標榜日本帝國殖民成功的國力展現於世界列強之上,另一派則以國策「八紘一宇」,配合大東亞共榮圈戰備,興建現代化造船廠,以厚植戰力。雙方激辯多時,最後由當時日本政府台灣總督裁定推行造船廠興建計畫,準備開工。工程初期要開挖雞籠城舊址,很多日本人都迫不及待著參與挖掘工程,因為他們對古城這裡充滿許多幻想與好奇。據島上曾目睹挖掘工事的安樂伯回憶中說:「剛開始時,已經有很多日本人在收集雞籠城的城磚,並有人在磚上註記雞籠古城磚字樣。後來有人挖出許多漂亮的金杯,大家才轉移目標,瘋狂的挖掘,挖出金杯的那一天,人們的情緒特別興奮高漲,結果那天挖出許多西班牙人、荷蘭人與明鄭軍隊所遺留的物品,有生銹槍枝刀劍、玻璃聖杯、西班牙銀幣、荷蘭錢等共裝滿八十幾簍的竹籃,但也挖出七百多簍的骨骸。日本人拿起擦拭閃亮的金杯,發出洪亮的笑聲,壓過人們對骨骸竹簍堆積的恐懼感。不久,造船廠建造起來,也有巨大的A字型起重架機械與修船塢。從此以後,再也沒有雞籠古城,只剩下「城仔背頂」、「城仔背尾」地名及一些雞籠紅毛城故事傳說,繼續流傳下去!1937年造船廠正式落成,定名為「台灣造船株式會社」。基隆橋上開始承載台灣造船重工業的工材與工人,帶領台灣進入造船重工業時代。
橋下的小女孩
有了基隆橋之後,原本的社寮島東側渡船頭變成在橋下,渡口邊有一個約四尺高的小土地廟,裡頭有一顆從基隆嶼請回來的石頭,是因為社寮島民有人夢見而找到的。石頭上方像是一位慈祥善目的坐姿老爺爺,有人說是土地公。小廟中還有一座咸豐二年平埔族黑陶人耳香爐,爐上還刻有福德爺三字,可見此廟歷史蠻悠久!在廟旁邊的渡船頭沒有受基隆橋啟用的影響,橋下的雙魚眼舢舨仍然載人客載貨物,顯得十分忙碌,畢竟還是有人喜歡坐船,尤其是經過橋下,風景特別好看!曾經住在渡船頭附近的歐巴桑很清楚著回憶說:「小時候有一次她跟懷孕的媽媽,從「過港」(今基隆市中正路渡船頭)坐渡船要回社寮島,渡船超載,有人貪看基隆橋風光,要船夫沿橋邊划行。大家都抬頭看上面的基隆橋雄姿,一會兒,旁邊來一艘日本人開的動力快艇,掀起一陣陣浪花波濤,渡船被急浪搖晃,引起大家的恐慌。懷孕的母親重心不穩還是緊緊抓住幼小的她,整個船因乘客騷動,差一點翻船。當時她非常害怕,就在那橋下的圓拱門橋墩邊留下終生難忘的橋下經驗。」
銅礦在橋隔壁的一邊
基隆橋靠近台灣島部份,是一個圓弧形的小山,日本人為了興建基隆橋,將小山剖開,並在緊鄰橋頭基座的部份劃出一個方型挖掘場,將所挖著的土方用於築橋的隔水土堤,後來變成台灣金屬礦業公司的礦砂裝船場(1936年啟用),大家都叫它「銅礦」。日本人自1935年將金瓜石礦山下的水湳洞起造一條4公里長的762公厘輕便鐵道,運送礦砂到粳仔寮。1936年再延長鐵道經深澳、八斗子到八尺門,全長計12.2公里,並建立八尺門火車站。從此之後,金瓜石的礦砂經日夜不停的五分車運送到「銅礦」的礦砂裝船場分類,再轉運到駁船上,然後到基隆港上貨輪,運抵日本。據曾在礦砂裝船場工作的歐巴桑阿素回憶說:「礦砂裝船場廠房高三層,最上一層較短,連接八尺門火車站的鐵道,五分車可以直接到廠內,礦砂貨運車廂可以用起重架分離起來倒在輸送帶上,運至第二層(礦砂分類處)、最底層(礦砂裝船處與碼頭),也可以放進旁邊的空地上(空地面積與礦砂裝船場同大)。當時她就是在第二層作礦砂分類,廠房巨大黝黑,大家都在輸送帶兩邊工作,後來改派到最底層礦砂裝船處,推車搬運礦砂到駁船上。每逢夏天上工,工廠屋頂的百葉窗會全部打開,流放出受不了的熱氣,中午用餐休息時,大家習慣聚集在碼頭邊,一邊用餐一邊觀看隔壁的基隆橋風光,有時還會一邊吃便當,一邊向經過橋下的船夫打招呼,那是人情味難忘的時代!」
炸不斷的基隆橋
1944年起,台灣各地因為日本政府發動太平洋戰爭失利之故,人們開始要躲盟軍空襲。各地方的重要設施如:工廠、軍營、油庫、碼頭、車站及橋樑,都是被攻擊的重點,其中還包括美日兩軍的在台空戰。據社寮島民來成伯回憶說:「1944年夏天午後,八尺門突然鳴起空襲警報的水螺聲,人們攜物帶眷,逃出家門躲避空襲,一會兒,空中傳來零碎的引擎運作聲,夾帶一陣陣急促的機槍射擊聲,他正在躲在靠八尺門橋頭邊的小山頂防空壕內,突然間引擎聲從天而降,引起好奇的他爬到一顆大樹上想看看是什麼,一爬上樹,一架白色星星的戰鬥機在他眼前,呼嘯掃射過基隆橋上在射擊的日本兵,在它後面也來了一架草綠色的日本戰鬥機在追擊。後來,飛機都飛到基隆嶼附近天空,發生美日戰機纏鬥現象,戰況十分激烈,社寮砲台與八尺門高射砲也不斷著向空中反擊,有兩架相撞爆炸入海,還有一架美軍飛機被打到,飛行員跳傘被俘虜,事後送到社寮島上,沿路上大家都好奇圍觀這位藍眼金髮的美國戰俘。」後來到1945年初,天空來了大批的轟炸機,像倒垃圾般的到處轟炸。曾在八尺門橋邊山上防空壕旁親眼目睹的社寮島民阿和伯說:「天空充滿隆隆深沉的引擎聲,到處都是黑壓壓飛機,不時傳來高射砲及機槍聲,突然轟隆一聲,在橋對面社寮島的家方向,發出轟烈的爆炸火花,完了!那是我家呀!當場就淚流滿面看著整個社寮島都在火海煙霧中!不久,旁邊上空飛來一架轟炸機,丟出兩顆500磅的炸彈命中靠社寮島的橋面,基隆橋面爆出兩個很大的窟窿,但橋沒有斷。」,後來日本戰敗,戰爭結束了,人們開始修補基隆橋,基隆橋逐漸恢復了。
橋下春水寒
和平到來,人們又重新恢復生活秩序,無奈時局不振,生活很拮据。國府中央接受官員及士兵,有很多人以戰勝國的國民,對待臺灣本地的人,我行我素,目無法紀,埋下積怨難返的民怒。1947年2月28日台北發生緝私煙打人事件,民怨因而爆發全台灣,史稱「二二八事件」。3月8日國府中央派兵來台鎮壓,以執行「對敵作戰」手令,造成屠殺悲劇,當時社寮島上,每天經過基隆橋,軍用卡車載著滿滿矇眼五花大綁的民眾,在海邊槍決及刺死,後來增加用麻布袋綁人與石頭,用船到外海拋至海底,很多人是用鐵線穿掌中虎口處與腳跟處,九人一串,一槍子彈貫穿,淒烈而死。最後連基隆橋上也成了槍決場,人站在橋上成一列,背後開槍,中槍死亡者皆落於橋下,隨潮水飄到外海。不少人從橋邊、八尺門的高樓暗處,親眼目睹滿淚盈眶,直嘆世間無情,人間無義的悲戚!在那一年的橋下春水,讓人覺得比冰山冰海還要寒冷!
基隆橋被改名為和平橋
1949年基隆市重劃行政區域,社寮島改為中正區和平島,而基隆橋被改為和平橋。一切古雞籠島的傳奇故事開始被埋葬掉了!1950年代起因韓戰爆發,大量「美援」給予戰後台灣經濟開始重建的機會,人們開始有了改善生活的機會,美國殷格斯公司承租台灣造船公司,一時吸引很多人到和平島上工謀生,大家趕著賺美金,美國人跟學美國話的人一樣的熱情,在和平島上的街頭巷尾,可以聽到頑皮的小孩向美國人高呼「哈囉!阿凸仔」打招呼!島上的基督教和平堂也開始用麵粉、奶粉、糖果和餅乾,來邀請人們到教堂聽基督福音作禮拜,尤其每當美國金山牌奶粉罐在分送時,連教堂外都特別聽得到響徹雲霄的「哈路利亞!阿門!」歌聲,連牧師及堂內基督徒們都被感染而覺得所奉獻的有了代價。只是也有人不是接受上帝之道,是特別喜歡上帝的「榮光恩寵」─米黃色底紅標的美國金山牌罐裝奶粉!後來越南戰爭也進入激戰中,和平島的國軍日夜操練,彷彿要渡海反攻大陸,和平島開始也出現不少的美國海軍水兵,島上的小孩們到處追著美軍吉普軍跑,在車後揮手大喊「哈囉!」表示歡迎,美軍常常以整盒的箭牌口香糖或芝蘭口香糖,丟入在後奔跑追蹤的孩子群中,引起一陣陣的爭奪騷動。那是一個說哈囉就有口香糖的童年樂趣,也是食用口香糖啟蒙的時代!後來的黑人牌涼煙糖及白雪公主泡泡糖都比不上那個「說哈囉的」口香糖搶來放在嘴裡來得過癮!
每天都有人用橋表示離家與回家
因為即將失去或已經沒有的,人們想要珍惜的感覺,才特別顯得留戀不已的感覺!
雷金礦
166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艦隊第二次佔嶺福爾摩沙的雞籠港與雞籠島( 今天和平島),重建擴大島上北荷蘭舊城為史賓生城,準備與當時大陸的滿清政權,以重新擁有福爾摩沙( 今天的台灣)為條件,共同消滅在大員灣(今台南安平)的國姓爺鄭成功政權。從1664年到1668年10月,荷蘭人還不忘尋找台灣的哆囉滿( 拉丁語/黃金之河)。後來由於東海週國不是鎖國,就是戰亂,無法在通商貿易獲利,再加上在雞籠駐防軍耗過大,公司成本入不敷出下,痛心毀城而完全撤離福爾摩沙雞籠,告別台灣荷蘭人時代。
後來,1669年國姓爺軍隊佔領了雞籠,在1682年當時鄭經派遣通事陳廷輝來雞籠尋找黃金,遍地無覓。有一天在大沙灣遇到在橄欖樹下蹲著在抽煙的老土著,頭包著棕色布帶,頭頂盡是煙霧裊裊,陳廷輝拱手作揖向老人請教,老人以土語詢問:「isu li ainu ?」(意思是「你到那裡去?」),陳廷輝摸著頭表示聽不懂土話,老人馬上以漢語說:「你要去那裡?」,陳廷輝回答說:「我奉長官的命令來這裏找黃金!」。老人一聽,連忙深深著抽一口煙後,搖搖頭著說:「你們恐怕要有重要的變故了!」,從他小時候就有很多人來這裏問同樣的問題,結果最後都淒慘著遺憾離去。陳廷輝一聽,更想更清楚這件事情,心中卻想從老人口中找出黃金礦地的答案。老人望著東邊最尖頂的高山,邊抽煙邊說:「以前這裡沒有外人來時,我們部落就有人到山上去取藤,發現有一個清幽的山谷,谷底有一片翠綠冰冷的潭水,在正午時,潭面會特別光亮,讓人無法直視。潭底滿滿堆積金沙,有一天族人們要去取金,都下去掏取金沙,剛潛水下去取金沙,就會覺得非常冰冷,稍作停留就會凍死,一次只能攜帶一小布袋,如果超過五次,因水波攪動會造成雷聲轟隆、閃電交加,非常可怕。我們族人都叫這個潭底為「雷金礦」。
不久在海外的日本人也跑來採金,後被明國海盜漢人趕跑;海盜漢人要採金,被西班牙人趕跑;西班牙人要採金,被荷蘭人趕跑;荷蘭人要採金,被你們國姓爺趕跑,如今鄭經又要開採金礦,恐怕將要改朝換代了。老人講完起身搖著頭離去,留下滿臉驚惶的陳廷輝,啞口無言著站在那裏。果然第二年1683年滿清率兵渡海,佔領台灣。
後來,1669年國姓爺軍隊佔領了雞籠,在1682年當時鄭經派遣通事陳廷輝來雞籠尋找黃金,遍地無覓。有一天在大沙灣遇到在橄欖樹下蹲著在抽煙的老土著,頭包著棕色布帶,頭頂盡是煙霧裊裊,陳廷輝拱手作揖向老人請教,老人以土語詢問:「isu li ainu ?」(意思是「你到那裡去?」),陳廷輝摸著頭表示聽不懂土話,老人馬上以漢語說:「你要去那裡?」,陳廷輝回答說:「我奉長官的命令來這裏找黃金!」。老人一聽,連忙深深著抽一口煙後,搖搖頭著說:「你們恐怕要有重要的變故了!」,從他小時候就有很多人來這裏問同樣的問題,結果最後都淒慘著遺憾離去。陳廷輝一聽,更想更清楚這件事情,心中卻想從老人口中找出黃金礦地的答案。老人望著東邊最尖頂的高山,邊抽煙邊說:「以前這裡沒有外人來時,我們部落就有人到山上去取藤,發現有一個清幽的山谷,谷底有一片翠綠冰冷的潭水,在正午時,潭面會特別光亮,讓人無法直視。潭底滿滿堆積金沙,有一天族人們要去取金,都下去掏取金沙,剛潛水下去取金沙,就會覺得非常冰冷,稍作停留就會凍死,一次只能攜帶一小布袋,如果超過五次,因水波攪動會造成雷聲轟隆、閃電交加,非常可怕。我們族人都叫這個潭底為「雷金礦」。
不久在海外的日本人也跑來採金,後被明國海盜漢人趕跑;海盜漢人要採金,被西班牙人趕跑;西班牙人要採金,被荷蘭人趕跑;荷蘭人要採金,被你們國姓爺趕跑,如今鄭經又要開採金礦,恐怕將要改朝換代了。老人講完起身搖著頭離去,留下滿臉驚惶的陳廷輝,啞口無言著站在那裏。果然第二年1683年滿清率兵渡海,佔領台灣。
這一天~您愛您的生活嗎?那麼別浪費時間吧!
運用時間去工作,這是成功的代價。
費點時間去思索,這是力量的泉源。
花點時間去遊戲,這是青春永駐的秘密。
抽點時間來閱讀,這是智慧的基礎。
勻出時間來對人友好,這是快樂的大道。
要點時間來夢想,使以挾泰山以超北海。
找出時間來愛人與被愛,這是上蒼的特點。
尋找點時間放眼四顧,這是通向無私的捷徑。
用些時間放聲大笑,這是靈魂的音樂。
費點時間去思索,這是力量的泉源。
花點時間去遊戲,這是青春永駐的秘密。
抽點時間來閱讀,這是智慧的基礎。
勻出時間來對人友好,這是快樂的大道。
要點時間來夢想,使以挾泰山以超北海。
找出時間來愛人與被愛,這是上蒼的特點。
尋找點時間放眼四顧,這是通向無私的捷徑。
用些時間放聲大笑,這是靈魂的音樂。
風吹嘉臘走
在基隆海邊,海洋與魚的故事,是耳濡目染的、家喻戶曉的。但是這篇「風吹嘉臘走」的故事,是發生在清朝時候,約在一八六七年那一年發生海水澄清大海 嘯,當天基隆漁民有一批人在今天基隆嶼外海捕魚,十幾艘船在飄泊盪漾的海上作業。其中有一艘船是點心船,一時大家都抓不到魚,只聽到點心船吹海螺,呼叫集合用餐,大家操帆划槳集合在點心船邊,將船隻互相綁在一起,然後都到點心船上休息用餐。
在船艙裡面,熱呼呼的米粉湯,溫暖了所有人。點心船的船長,是一位滿頭白髮的老漁夫。他說:「今天天氣感覺不是很好,我眼皮一直在跳,好像有什麼事情要發生一樣,蠻恐怖的!等一下,如果海面上沒有起風,就沒有嘉臘。」,當場有一個邊吃邊問的年輕人問說:「為什麼海面上沒有起風,就沒有嘉臘魚?」,老人答說:「海面有起風,表示附近可能有大批的魚群,裡面就有嘉臘魚,在海中,大魚是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等一下,吃飽後都回去各船好好工作。」,過了一會兒,漁船隊順序散開在海面繼續抓魚,突然發生浪濤洶湧,各船搖晃不已,很多嘉臘魚群都不斷著在海面跳躍,有的浮在海面上,點心船船長一看,不得了,大喊:「海底地動(海底發生地震),大家趕快收網回航入港呀!」,一時間各船陸續收網也撈魚,然後一齊回航,途中沿航都是大魚不斷跳躍海面而且凌亂,大家心想一定是海底地震很多次,更加速催風划槳回港。不久剛回到港邊,陸上也發生地震,大家趕緊把魚貨帶回家,各自給家人報平安。到了家已後,才發覺剛剛已經地震十幾次,這時村長派人說:媽祖婆指示,大家趕緊到山頂去避難。一時間,村民紛紛攜帶簡便食物與衣服到山頂會合。
過了沒多久,來一次大地震,海崖邊落石紛紛,海面傳了一聲沖天巨響,突然港內海水好像大退潮一樣,一下子,港口全乾,留下無數港底苟延殘喘、不斷掙扎跳躍的魚蝦。村民許多人不顧危險都跑下山去撿魚。沒有人看過這種自然奇景。就在這一會兒,外海傳來一陣隆隆作響的巨響,在山頂村民往海邊看,不得了,大海潮來了!大家趕快呼救港內撿魚的鄉親,可是來不及了。從山頂上看基隆內港,像一個乾鍋被超大湧浪直接衝擊,停泊在仙洞的帆船,被狂濤擊碎,船板從天空拋到獅球嶺,海水淹沒整個基隆內港,此時所有在山頭的人,都不禁悲從心中來,問天不語。後來基隆的人就是這次的大海嘯事件,不斷著流傳下去,風吹加臘走,海水會澄清。
在船艙裡面,熱呼呼的米粉湯,溫暖了所有人。點心船的船長,是一位滿頭白髮的老漁夫。他說:「今天天氣感覺不是很好,我眼皮一直在跳,好像有什麼事情要發生一樣,蠻恐怖的!等一下,如果海面上沒有起風,就沒有嘉臘。」,當場有一個邊吃邊問的年輕人問說:「為什麼海面上沒有起風,就沒有嘉臘魚?」,老人答說:「海面有起風,表示附近可能有大批的魚群,裡面就有嘉臘魚,在海中,大魚是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等一下,吃飽後都回去各船好好工作。」,過了一會兒,漁船隊順序散開在海面繼續抓魚,突然發生浪濤洶湧,各船搖晃不已,很多嘉臘魚群都不斷著在海面跳躍,有的浮在海面上,點心船船長一看,不得了,大喊:「海底地動(海底發生地震),大家趕快收網回航入港呀!」,一時間各船陸續收網也撈魚,然後一齊回航,途中沿航都是大魚不斷跳躍海面而且凌亂,大家心想一定是海底地震很多次,更加速催風划槳回港。不久剛回到港邊,陸上也發生地震,大家趕緊把魚貨帶回家,各自給家人報平安。到了家已後,才發覺剛剛已經地震十幾次,這時村長派人說:媽祖婆指示,大家趕緊到山頂去避難。一時間,村民紛紛攜帶簡便食物與衣服到山頂會合。
過了沒多久,來一次大地震,海崖邊落石紛紛,海面傳了一聲沖天巨響,突然港內海水好像大退潮一樣,一下子,港口全乾,留下無數港底苟延殘喘、不斷掙扎跳躍的魚蝦。村民許多人不顧危險都跑下山去撿魚。沒有人看過這種自然奇景。就在這一會兒,外海傳來一陣隆隆作響的巨響,在山頂村民往海邊看,不得了,大海潮來了!大家趕快呼救港內撿魚的鄉親,可是來不及了。從山頂上看基隆內港,像一個乾鍋被超大湧浪直接衝擊,停泊在仙洞的帆船,被狂濤擊碎,船板從天空拋到獅球嶺,海水淹沒整個基隆內港,此時所有在山頭的人,都不禁悲從心中來,問天不語。後來基隆的人就是這次的大海嘯事件,不斷著流傳下去,風吹加臘走,海水會澄清。
南方飄來的木鞋
一六二九年荷蘭人從台南的大員灣(今台南)跑來基隆,想要刺探西班牙人在雞籠築城、建碼頭商埠的軍情,順便尋求作生意的機會。一六二九年荷蘭人從台南的大員灣(今台南)跑來基隆,想要刺探西班牙人在雞籠築城、建碼頭商埠的軍情,順便尋求作生意的機會。
荷蘭人在雞籠街道上逛逛,發現這條西班牙人所開發出街道,幾乎來自東亞各地的商人,都在這裡交易,各腔各調夾帶不少在翻譯聲的人穿梭其中,街道乾淨,店舖陳列各式各樣的商品,從銅器、煙具、陶瓷器、木製家具、玻璃瓶、香料、鹿肉脯、鹿皮、鮮魚海鮮、皮鞋、木屐、唐衣、絲布、棉布、豬油等,還有各地酒。荷蘭人覺得以後一定要基隆這個地方佔領起來,才能增加公司賺錢利潤。
同時荷蘭人也發現港口入口處已經蓋好西班牙人的聖救主城(聖薩爾瓦多城),在宏偉的城上,正飄揚著日光照耀的十字教皇旗,城後也有宏偉的聖道明修道院學校與「諸聖堂」教堂,本地人的村落圍繞在雞籠灣港內,約有四、千人之多。在主城島嶼的正對面,有漢人巴利安聚落與巴利安街,也是非常熱鬧。旁邊也有好幾百人的日本村落,而港內的西班牙人竟有五百多人。主城上配置十八火砲。城後中央地帶,有一規模很大的西班牙菲律浦四世國王花園,園中噴泉玫瑰花、百合花到處都是,圓拱鑲嵌鐵花門正烘托出蘶蘶的國王站立銅像,而城內也有國王專屬的倉庫。在此島的另一邊海邊峽角,西班牙人蓋出漂亮的噴泉,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耀眼無比。
不過荷蘭人發現一個很特別現象,基隆本地人幾乎都不穿鞋子。因此特別從船上帶下來許多木鞋,想想趁這個機會做一點生意。於是就向本地人介紹荷蘭木鞋,本地人一見到荷蘭人拿來的鞋,不禁著都圍繞過來看看。荷蘭人拿起木鞋,拼命著介紹。可是都沒有人回應,荷蘭人心想換另一種方式,請大家試吃他們帶來香料糖果,結果本地人被這種來自南洋的香料糖果口味,深深吸引住,紛紛伸手要糖果吃。這時候荷蘭人表示,要買木鞋才有糖吃!可是大家對木鞋實在沒有興趣。後來荷蘭人終於想到一個辦法,把要賣木鞋的價錢再加上賣糖果的價錢,一起賣。於是就開始叫賣糖果,喊著:「只要買一包糖果,就送一隻木鞋。」,很快地,帶來的木鞋一下子全部賣完,荷蘭人抱著一批可貴的里爾銀幣,回到大員灣。
到了一六四二年荷蘭人終於佔領基隆。
荷蘭人在雞籠街道上逛逛,發現這條西班牙人所開發出街道,幾乎來自東亞各地的商人,都在這裡交易,各腔各調夾帶不少在翻譯聲的人穿梭其中,街道乾淨,店舖陳列各式各樣的商品,從銅器、煙具、陶瓷器、木製家具、玻璃瓶、香料、鹿肉脯、鹿皮、鮮魚海鮮、皮鞋、木屐、唐衣、絲布、棉布、豬油等,還有各地酒。荷蘭人覺得以後一定要基隆這個地方佔領起來,才能增加公司賺錢利潤。
同時荷蘭人也發現港口入口處已經蓋好西班牙人的聖救主城(聖薩爾瓦多城),在宏偉的城上,正飄揚著日光照耀的十字教皇旗,城後也有宏偉的聖道明修道院學校與「諸聖堂」教堂,本地人的村落圍繞在雞籠灣港內,約有四、千人之多。在主城島嶼的正對面,有漢人巴利安聚落與巴利安街,也是非常熱鬧。旁邊也有好幾百人的日本村落,而港內的西班牙人竟有五百多人。主城上配置十八火砲。城後中央地帶,有一規模很大的西班牙菲律浦四世國王花園,園中噴泉玫瑰花、百合花到處都是,圓拱鑲嵌鐵花門正烘托出蘶蘶的國王站立銅像,而城內也有國王專屬的倉庫。在此島的另一邊海邊峽角,西班牙人蓋出漂亮的噴泉,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耀眼無比。
不過荷蘭人發現一個很特別現象,基隆本地人幾乎都不穿鞋子。因此特別從船上帶下來許多木鞋,想想趁這個機會做一點生意。於是就向本地人介紹荷蘭木鞋,本地人一見到荷蘭人拿來的鞋,不禁著都圍繞過來看看。荷蘭人拿起木鞋,拼命著介紹。可是都沒有人回應,荷蘭人心想換另一種方式,請大家試吃他們帶來香料糖果,結果本地人被這種來自南洋的香料糖果口味,深深吸引住,紛紛伸手要糖果吃。這時候荷蘭人表示,要買木鞋才有糖吃!可是大家對木鞋實在沒有興趣。後來荷蘭人終於想到一個辦法,把要賣木鞋的價錢再加上賣糖果的價錢,一起賣。於是就開始叫賣糖果,喊著:「只要買一包糖果,就送一隻木鞋。」,很快地,帶來的木鞋一下子全部賣完,荷蘭人抱著一批可貴的里爾銀幣,回到大員灣。
到了一六四二年荷蘭人終於佔領基隆。
社寮琉球風
社寮琉球風社寮島文史工作室 提議:日本時代的社寮島有全台灣最早最大的琉球漁民聚落─琉球埔,琉球民風深留於耆老的回憶中!今天和平島人文景觀是否能再風華全台,盡可參考宜蘭南方澳的作法,提昇民俗觀光的實力 !
琉球埔記事 ~ 基隆社寮島琉球人聚落基隆社寮島琉球人聚落遺跡,位於橫在基隆港口東側的周圍一公里的小島─ 社寮島﹝今和平島﹞上。要往社寮島去,從台北搭快速巴士約需三十分鐘,搭火車只需四十分鐘就可到達基隆車站。從車站前的巴士總站,改乘巴士,沿東岸北上,不久就看得見漁市場,過了漁市場左彎,十分鐘內就可以到達。社寮島與台灣本島之間,架有橋樑,但那裡已經變得完全像陸地連在一起,車輛頻繁往返,為了配合交通量,光復後還在日本統治時代就有的橋樑旁邊,再架設一座補助橋以應急。走過這座橋,進入社寮島,漁市場約北面和島的南面所夾的港灣,已成為漁港,插滿迎風招展、各色各樣的豐漁旗的漁船,滿滿地繫留在此。這裡八尺門曾經是社寮島琉球漁民的漁船地出入的漁港。社寮島的琉球人聚落遺跡,位於島的西南側,面對穿過島中心的平一路底。可是,如今聚落遺跡的海濱已被填平,住宅已被拆除不見了。全盛期有五百多名琉球人居住,形成一個漁村。琉球人在這裡組織"小型琉球社會",把琉球的風俗、習慣、文化這些傳統活動帶進來。社寮島琉球人聚落的祭典,在當時的在台琉球人間也很出名,從一月的烏吉納元旦起,接看有庫修奎、清明節、玉坎熙、村戲、睦齊。在沖繩各地漁港舉行的划龍船競賽,也在聚落前的海濱舉行,向海神祈求這一年的豐漁。還有,在村戲當天,琉球人從近郊的各村或台北趕來,村裡的年輕人扮成演員,各自表演拿手的才藝,演出流行的節目,讓全聚落熱鬧一番。這一天,聚落從清晨就停止漁撈,所有的家人都參加拜拜,成為全聚落最大的娛樂活動。此外,也透過這些活動,加深與地區和近郊的台灣人的交流。尤其是受到中國文化深厚影響的划龍船競賽,與台灣人之間產生不可思議的共同意識,據說還互相擁抱,作啦啦隊比賽。從這樣的聯誼中,琉球人與台灣人之間的藩籬逐漸消除,使社寮島琉球人聚落成為與台灣人地區性結合很強的地方。最早教台灣人漁撈的,也是這社寮島琉球人聚落的漁民。擔任指導的是琉球知念村久高島的內間長三﹝1901 ~ 1953﹞。內間以潛水方式進行漁撈,拿看魚叉潛入海底,戳龍蝦、烏賊、章魚、曳底魚、或放荷,把裝有食餌的竹籠沈到海底,引誘魚貝類加以捕獲,還有拖繩漁業等的方法,漁船的操舶法,獨木舟的操作法,連潮流和星座的觀測法,反正教一切「海的工作」,後來被台灣人尊稱為「海神」。內間不懂台灣話,因此,用久高語教他們,結果後來有些台灣人居然聽得懂久高話。久高話在琉球方言中,是難懂的語言。有一回,我為了想明白久高島和社寮島琉球人聚落的關係,拜訪內間出生的家時,感覺到很難聽懂當地的語言,連台灣人都聽得懂久高話,由此可見內間是多麼親切周到地照顧他們。內間的名字,直到現在都以綽號"yamagaiya"通行,和平島的老頭會談起他的成就,尊稱他為「大王」。
久高漁民定居這社寮島,是在1905年﹝明治三十八年﹞前後。正好從管領台灣數起第十年。當時社寮島沒有一個琉球人,等後來對台灣的情形慢慢瞭解了,漁民才從琉球的系滿、宮古、八重山、平安座進來定居。社寮島琉球人聚落,是最早在台灣形成的琉球人聚落,它的規模比任何其他地方都大。系滿漁民比久高漁民更早在台灣近海一直從事漁業,不過起初並沒有定居,只是往返而已。久高漁民到社寮島定居,與後來台灣琉球人聚落的形成,也有重要的關聯。久高漁民後來以社寮鳥為據點,逐漸向東台灣擴大漁場,同蘇澳、花蓮、新港、馬武窟擴展定居地。擔任先導的功能的,就是久高漁民。
當內間等人定居社寮島的時期,1899年﹝明治三十二年﹞起著手的基隆港建港的拓寬工程正在進行。天然良港的基隆港,由於在退潮時大部分成為淺灘,小船尚可行駛,但輪船不易通航,只得在海面上拋錨。台灣總督府在占領台灣後,立即從事正式的建港、拓寬工程。最後還計畫實施第二一期的1946年﹝昭和二十一年﹞為止的接續工程,以便連接「內地」、南中國、南洋、台灣沿岸的航線,也完成來自歐洲的大型船隻的停泊,往菲律賓、紐約等地的航線。建港後的基隆港,成為支持台灣殖民地經濟的國際港,世界交通的要衝。它的地理位置接近中國大陸,成為掌控中國海中央部的據點,也逐漸能夠充分發揮踏進東南亞的基地的功能。
此外,基隆是南中國唯一的加煤站,在軍需產業上也居於重要位置。從歷史上看基隆,1626年西班牙占領台灣的作戰,首先占據社寮島,封鎖基隆港,同時在它的西南端建築聖薩爾瓦多城,設置堡壘於東面,企圖鞏固長期的占領和統治。在同一時期,荷蘭軍繼續對台灣南部占領和統治,1642年,為了驅逐西班牙的勢力,從社寮島東北部進攻聖薩爾瓦多城,結束了長達十六年的西班牙對台灣北部的統治,開始統治全島。此後,荷蘭於1662年被鄭成功驅逐,結束了三十八年間的台灣統治,然而,鄭成功也把守城設在社寮島。社寮島正是基隆港的要害,也是防守台灣的堡壘。
基隆港與琉球的關係也深,剛管領台灣後,就有「琉球女」嘗試登陸,是以琉球台灣航線的入港地、大門,讓來台的琉球人首先看見,留下第一步腳印的港口。而且,戰敗後撤離台灣,也從這基隆港起程。社寮島琉球人聚落,在1921年﹝大正十年﹞前後,人口也達三百多名。到了夏季─五月到八月前後─ 的石花菜採收期。由於來自琉球本島和離島的琉球漁民逐漸增加。而且,漁民聚落中,也有人在採收期結束後定居,使得人口徒增。石花菜是主要收入的來源。四人一組搭乘長船,以潛水方式採收,可是,常常發生漁場被大群的出漁者破壞之類的事件。因此,琉球人聚落謀求對策,要令這些捕漁者提出「居留民申報書」,徵收「入漁費」,進入昭和期以後,創立社寮漁業組合,取得採收權。琉球人聚落的人口增加,便出現了以聚落中男人荷包為目標的那霸迂和渡地妓院、宮古、八重山出身的女郎就進入社寮島,琉球人也開設四家餐館,生意興隆。此外,人口的增加,也促成整合管理琉球人聚落的首領的出現。
金城某是擔任沖繩人聚落首任頭領﹝世話役﹞的人物,由於渡台前當過那霸泊水上署的巡查,會「讀寫」,所以,逐漸管理照顧多半不識字的琉球漁民。金城每看到各漁民運到漁市場的漁獲物被刻意賤買,就設法提高價格,如前所述,為了保護石花菜的漁場,而組織漁業組合,努力改善聚落的生活。對子弟的教育,金城也盡力,他讓長子吉田三郎﹝1918年生﹞首次從琉球人聚落去投考台北師範學校,順利突破難關,完成入學。吉田三郎投考前的學業成績,在全校師生中占前幾名,可是,級任教師反對吉田三郎投考,還勸告他:「琉球人的漁民當學校的老師做什麼?」「反正,琉球人不可能考取。」要他死心。這裡可以看出日本人對琉球人的歧視與偏見,也有很多是由教師方面造成的。此外,也曾發生對琉球人聚落兒童們的歧視與偏見,即便在兒童之間也有被同班同學罵為「琉球人」,或厭惡而不肯直接遞交糖果,怕弄髒手,丟出去讓對方撿拾的情事。當時,小學校一畢業,就可以投考師範學校,可是錄取者很少,一個學校只要錄取一個,就受到稱許。琉球漁民幾乎部不識字,子弟的教育,也很少進到小學校四年級的課程,讀了二、三年便告輟學,因為要幫助雙親賺取生活費。結果,兒童們的缺席、遲到成為極普通的常態。學校,都讀入船町的第二小學校,可是,距離聚落四公里,遇上雨天,因沒雨具,常淋濕著身體上學。號稱雨港的基隆,從每年十月前後到第二年四月前後進入雨季,因為連日下雨不停,所以當地有「到基隆可以不帶錢包,但千萬不能忘記帶雨傘!」的俗語。窮苦的琉球人聚落的家庭,不要說車票錢,連學費、學校用具都無法足夠地供應。更不必談買雨具了。富三郎的十個同班同學,幾乎都熬不到畢業就中途退學。在這種教育環境下考取師範,的確可以稱得上是天大的意外。聚落把富三郎的錄取,當做自家的事一樣高興,煮紅豆飯歡呼。這項喜慶長期流傳在琉球人聚落裡,給其他的兒童很大的鼓舞。然而,琉球人聚落的貧窮,始終沒有獲得改善。連疾病和生育,大多數的家庭大都請不起醫師和助產士,於是各自設法處理,產婦面臨為分娩而賭生死的痛苦處境。
1932年﹝昭和七年﹞,鈴木民部調查基隆的琉球人聚落的實況,以《社寮島的漁民部落問題》為題,在《台灣時報》上報告。他的報告指出,按1930年人口普查所確認的琉球人聚落的戶數約為一百戶,總人口二一百五十餘名,以漁業為專業的有七十戶、雜貨店五戶、木匠﹝船﹞四戶、農業二戶、飲食店二戶、代書業一戶,以及其他。關於生活的情況,報告上說,該地住民無法獲得必需的營養,住家「顧名思義,與豬舍排在一起,又髒又小,一看就不敢認為是人的住家」,並強調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提供漁撈所需的漁具採購資金,設立兒童教育機關、產兒院等醫療救濟機構等。鈴木的報告,主要訴及事情的嚴重性,背負必須予以改善的使命感,難免有若干誇大的地方。這段時期經濟蕭條的浪潮,可能已沖擊社會基礎脆弱的琉球人聚落,自不難想見。相信,就算扣除表現誇大的部分,其境況仍是悲慘的。
儘管如此,對渡台的琉球人來說,社寮島琉球人聚落,仍是鄉親居住,值得信賴之地。來自琉球的搬運工、家內業﹝女傭﹞們渡台一急速增加,落腳聚落的人也隨著增加。此外,前往台北和台中、台南等中南部的出外謀生者,比短暫居留者更多。其中,還有吃過中介店暗虧的,被害得淪落為乞丐。琉球人聚落與渡台者的關係如此加深,情況也逐漸傳到琉球去。報紙上也刊登「基隆社寮島通信」專欄,琉球人聚落的資訊也逐漸傳開。
此後,琉球人又以此線索,進入台灣,於是聚落的人口激增,到了1935年﹝昭和十年﹞前後,已達四百五十多名。這樣,很多琉球人出入社寮島琉球人聚落,琉球也加強了對聚落的關心,1916年﹝大正五年﹞那霸區﹝今那霸市﹞送出台灣觀光團,縣會議員岸本賀昌﹝1868~1928﹞、區長當間重慎﹝1876~1923﹞等,到聚落視察。這社寮島琉球人聚落出力最大的,是戰敗時在琉球人的撤離。從各地區集結基隆港的撤離者,並沒有立即獲准。結果,一部分的撤離者決定獨自委託船隻撤離。聚落的漁民就駕駛這條船,往返沖繩、台灣。聚落變成撤離者的集結地,有的將手邊的財產全部變賣,沒有船票錢的,傍徨路頭,有的因營養失調而倒在路上。
不過聚落仍設法確保食品和船票錢,讓他們順利撤離。戰後,看起來琉球人全部撤離的社寮島上,還是留下了幾名琉球人。此外,還有撤離之後,再度回來的人。嫁給朝鮮男子的那霸市出身的女人,選擇丈夫的國家,放棄撤離。另一名琉球男子,對留下台灣太太市撤離感到遲疑,最後下定決心「留下來」。一名年輕的女子在撤離時,已有一個台灣情郎。儘管被雙親說服,搭上了撤離船,但見到送行的情郎,又跑回他身旁。此外,也有一對早年喪失雙親,由台灣人扶養長大的兄妹,不知道撤離的消息,而留住下來。在社寮島,最令人難以忘記的,鄰近琉球人聚落遺跡約北面海灘,有座銘刻「社寮外島集善」的好兄弟碑。這座好兄弟是以社寮鳥為聚會場的琉球人,因遭受美軍轟炸而死,或營養失調死亡,或者是遇害而沒有人善後,由當地的人們加以隆重奉祀。如今,這座好兄弟碑,已成為社寮島人們的「守護神」、信仰的對象,每天香火不斷。戰後也經過50年,在瞭解琉球與台灣關係的琉球人聚落遺跡逐漸消失之中,這可說是現代有關琉球人的重要「遺跡」。
琉球埔記事 ~ 基隆社寮島琉球人聚落基隆社寮島琉球人聚落遺跡,位於橫在基隆港口東側的周圍一公里的小島─ 社寮島﹝今和平島﹞上。要往社寮島去,從台北搭快速巴士約需三十分鐘,搭火車只需四十分鐘就可到達基隆車站。從車站前的巴士總站,改乘巴士,沿東岸北上,不久就看得見漁市場,過了漁市場左彎,十分鐘內就可以到達。社寮島與台灣本島之間,架有橋樑,但那裡已經變得完全像陸地連在一起,車輛頻繁往返,為了配合交通量,光復後還在日本統治時代就有的橋樑旁邊,再架設一座補助橋以應急。走過這座橋,進入社寮島,漁市場約北面和島的南面所夾的港灣,已成為漁港,插滿迎風招展、各色各樣的豐漁旗的漁船,滿滿地繫留在此。這裡八尺門曾經是社寮島琉球漁民的漁船地出入的漁港。社寮島的琉球人聚落遺跡,位於島的西南側,面對穿過島中心的平一路底。可是,如今聚落遺跡的海濱已被填平,住宅已被拆除不見了。全盛期有五百多名琉球人居住,形成一個漁村。琉球人在這裡組織"小型琉球社會",把琉球的風俗、習慣、文化這些傳統活動帶進來。社寮島琉球人聚落的祭典,在當時的在台琉球人間也很出名,從一月的烏吉納元旦起,接看有庫修奎、清明節、玉坎熙、村戲、睦齊。在沖繩各地漁港舉行的划龍船競賽,也在聚落前的海濱舉行,向海神祈求這一年的豐漁。還有,在村戲當天,琉球人從近郊的各村或台北趕來,村裡的年輕人扮成演員,各自表演拿手的才藝,演出流行的節目,讓全聚落熱鬧一番。這一天,聚落從清晨就停止漁撈,所有的家人都參加拜拜,成為全聚落最大的娛樂活動。此外,也透過這些活動,加深與地區和近郊的台灣人的交流。尤其是受到中國文化深厚影響的划龍船競賽,與台灣人之間產生不可思議的共同意識,據說還互相擁抱,作啦啦隊比賽。從這樣的聯誼中,琉球人與台灣人之間的藩籬逐漸消除,使社寮島琉球人聚落成為與台灣人地區性結合很強的地方。最早教台灣人漁撈的,也是這社寮島琉球人聚落的漁民。擔任指導的是琉球知念村久高島的內間長三﹝1901 ~ 1953﹞。內間以潛水方式進行漁撈,拿看魚叉潛入海底,戳龍蝦、烏賊、章魚、曳底魚、或放荷,把裝有食餌的竹籠沈到海底,引誘魚貝類加以捕獲,還有拖繩漁業等的方法,漁船的操舶法,獨木舟的操作法,連潮流和星座的觀測法,反正教一切「海的工作」,後來被台灣人尊稱為「海神」。內間不懂台灣話,因此,用久高語教他們,結果後來有些台灣人居然聽得懂久高話。久高話在琉球方言中,是難懂的語言。有一回,我為了想明白久高島和社寮島琉球人聚落的關係,拜訪內間出生的家時,感覺到很難聽懂當地的語言,連台灣人都聽得懂久高話,由此可見內間是多麼親切周到地照顧他們。內間的名字,直到現在都以綽號"yamagaiya"通行,和平島的老頭會談起他的成就,尊稱他為「大王」。
久高漁民定居這社寮島,是在1905年﹝明治三十八年﹞前後。正好從管領台灣數起第十年。當時社寮島沒有一個琉球人,等後來對台灣的情形慢慢瞭解了,漁民才從琉球的系滿、宮古、八重山、平安座進來定居。社寮島琉球人聚落,是最早在台灣形成的琉球人聚落,它的規模比任何其他地方都大。系滿漁民比久高漁民更早在台灣近海一直從事漁業,不過起初並沒有定居,只是往返而已。久高漁民到社寮島定居,與後來台灣琉球人聚落的形成,也有重要的關聯。久高漁民後來以社寮鳥為據點,逐漸向東台灣擴大漁場,同蘇澳、花蓮、新港、馬武窟擴展定居地。擔任先導的功能的,就是久高漁民。
當內間等人定居社寮島的時期,1899年﹝明治三十二年﹞起著手的基隆港建港的拓寬工程正在進行。天然良港的基隆港,由於在退潮時大部分成為淺灘,小船尚可行駛,但輪船不易通航,只得在海面上拋錨。台灣總督府在占領台灣後,立即從事正式的建港、拓寬工程。最後還計畫實施第二一期的1946年﹝昭和二十一年﹞為止的接續工程,以便連接「內地」、南中國、南洋、台灣沿岸的航線,也完成來自歐洲的大型船隻的停泊,往菲律賓、紐約等地的航線。建港後的基隆港,成為支持台灣殖民地經濟的國際港,世界交通的要衝。它的地理位置接近中國大陸,成為掌控中國海中央部的據點,也逐漸能夠充分發揮踏進東南亞的基地的功能。
此外,基隆是南中國唯一的加煤站,在軍需產業上也居於重要位置。從歷史上看基隆,1626年西班牙占領台灣的作戰,首先占據社寮島,封鎖基隆港,同時在它的西南端建築聖薩爾瓦多城,設置堡壘於東面,企圖鞏固長期的占領和統治。在同一時期,荷蘭軍繼續對台灣南部占領和統治,1642年,為了驅逐西班牙的勢力,從社寮島東北部進攻聖薩爾瓦多城,結束了長達十六年的西班牙對台灣北部的統治,開始統治全島。此後,荷蘭於1662年被鄭成功驅逐,結束了三十八年間的台灣統治,然而,鄭成功也把守城設在社寮島。社寮島正是基隆港的要害,也是防守台灣的堡壘。
基隆港與琉球的關係也深,剛管領台灣後,就有「琉球女」嘗試登陸,是以琉球台灣航線的入港地、大門,讓來台的琉球人首先看見,留下第一步腳印的港口。而且,戰敗後撤離台灣,也從這基隆港起程。社寮島琉球人聚落,在1921年﹝大正十年﹞前後,人口也達三百多名。到了夏季─五月到八月前後─ 的石花菜採收期。由於來自琉球本島和離島的琉球漁民逐漸增加。而且,漁民聚落中,也有人在採收期結束後定居,使得人口徒增。石花菜是主要收入的來源。四人一組搭乘長船,以潛水方式採收,可是,常常發生漁場被大群的出漁者破壞之類的事件。因此,琉球人聚落謀求對策,要令這些捕漁者提出「居留民申報書」,徵收「入漁費」,進入昭和期以後,創立社寮漁業組合,取得採收權。琉球人聚落的人口增加,便出現了以聚落中男人荷包為目標的那霸迂和渡地妓院、宮古、八重山出身的女郎就進入社寮島,琉球人也開設四家餐館,生意興隆。此外,人口的增加,也促成整合管理琉球人聚落的首領的出現。
金城某是擔任沖繩人聚落首任頭領﹝世話役﹞的人物,由於渡台前當過那霸泊水上署的巡查,會「讀寫」,所以,逐漸管理照顧多半不識字的琉球漁民。金城每看到各漁民運到漁市場的漁獲物被刻意賤買,就設法提高價格,如前所述,為了保護石花菜的漁場,而組織漁業組合,努力改善聚落的生活。對子弟的教育,金城也盡力,他讓長子吉田三郎﹝1918年生﹞首次從琉球人聚落去投考台北師範學校,順利突破難關,完成入學。吉田三郎投考前的學業成績,在全校師生中占前幾名,可是,級任教師反對吉田三郎投考,還勸告他:「琉球人的漁民當學校的老師做什麼?」「反正,琉球人不可能考取。」要他死心。這裡可以看出日本人對琉球人的歧視與偏見,也有很多是由教師方面造成的。此外,也曾發生對琉球人聚落兒童們的歧視與偏見,即便在兒童之間也有被同班同學罵為「琉球人」,或厭惡而不肯直接遞交糖果,怕弄髒手,丟出去讓對方撿拾的情事。當時,小學校一畢業,就可以投考師範學校,可是錄取者很少,一個學校只要錄取一個,就受到稱許。琉球漁民幾乎部不識字,子弟的教育,也很少進到小學校四年級的課程,讀了二、三年便告輟學,因為要幫助雙親賺取生活費。結果,兒童們的缺席、遲到成為極普通的常態。學校,都讀入船町的第二小學校,可是,距離聚落四公里,遇上雨天,因沒雨具,常淋濕著身體上學。號稱雨港的基隆,從每年十月前後到第二年四月前後進入雨季,因為連日下雨不停,所以當地有「到基隆可以不帶錢包,但千萬不能忘記帶雨傘!」的俗語。窮苦的琉球人聚落的家庭,不要說車票錢,連學費、學校用具都無法足夠地供應。更不必談買雨具了。富三郎的十個同班同學,幾乎都熬不到畢業就中途退學。在這種教育環境下考取師範,的確可以稱得上是天大的意外。聚落把富三郎的錄取,當做自家的事一樣高興,煮紅豆飯歡呼。這項喜慶長期流傳在琉球人聚落裡,給其他的兒童很大的鼓舞。然而,琉球人聚落的貧窮,始終沒有獲得改善。連疾病和生育,大多數的家庭大都請不起醫師和助產士,於是各自設法處理,產婦面臨為分娩而賭生死的痛苦處境。
1932年﹝昭和七年﹞,鈴木民部調查基隆的琉球人聚落的實況,以《社寮島的漁民部落問題》為題,在《台灣時報》上報告。他的報告指出,按1930年人口普查所確認的琉球人聚落的戶數約為一百戶,總人口二一百五十餘名,以漁業為專業的有七十戶、雜貨店五戶、木匠﹝船﹞四戶、農業二戶、飲食店二戶、代書業一戶,以及其他。關於生活的情況,報告上說,該地住民無法獲得必需的營養,住家「顧名思義,與豬舍排在一起,又髒又小,一看就不敢認為是人的住家」,並強調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提供漁撈所需的漁具採購資金,設立兒童教育機關、產兒院等醫療救濟機構等。鈴木的報告,主要訴及事情的嚴重性,背負必須予以改善的使命感,難免有若干誇大的地方。這段時期經濟蕭條的浪潮,可能已沖擊社會基礎脆弱的琉球人聚落,自不難想見。相信,就算扣除表現誇大的部分,其境況仍是悲慘的。
儘管如此,對渡台的琉球人來說,社寮島琉球人聚落,仍是鄉親居住,值得信賴之地。來自琉球的搬運工、家內業﹝女傭﹞們渡台一急速增加,落腳聚落的人也隨著增加。此外,前往台北和台中、台南等中南部的出外謀生者,比短暫居留者更多。其中,還有吃過中介店暗虧的,被害得淪落為乞丐。琉球人聚落與渡台者的關係如此加深,情況也逐漸傳到琉球去。報紙上也刊登「基隆社寮島通信」專欄,琉球人聚落的資訊也逐漸傳開。
此後,琉球人又以此線索,進入台灣,於是聚落的人口激增,到了1935年﹝昭和十年﹞前後,已達四百五十多名。這樣,很多琉球人出入社寮島琉球人聚落,琉球也加強了對聚落的關心,1916年﹝大正五年﹞那霸區﹝今那霸市﹞送出台灣觀光團,縣會議員岸本賀昌﹝1868~1928﹞、區長當間重慎﹝1876~1923﹞等,到聚落視察。這社寮島琉球人聚落出力最大的,是戰敗時在琉球人的撤離。從各地區集結基隆港的撤離者,並沒有立即獲准。結果,一部分的撤離者決定獨自委託船隻撤離。聚落的漁民就駕駛這條船,往返沖繩、台灣。聚落變成撤離者的集結地,有的將手邊的財產全部變賣,沒有船票錢的,傍徨路頭,有的因營養失調而倒在路上。
不過聚落仍設法確保食品和船票錢,讓他們順利撤離。戰後,看起來琉球人全部撤離的社寮島上,還是留下了幾名琉球人。此外,還有撤離之後,再度回來的人。嫁給朝鮮男子的那霸市出身的女人,選擇丈夫的國家,放棄撤離。另一名琉球男子,對留下台灣太太市撤離感到遲疑,最後下定決心「留下來」。一名年輕的女子在撤離時,已有一個台灣情郎。儘管被雙親說服,搭上了撤離船,但見到送行的情郎,又跑回他身旁。此外,也有一對早年喪失雙親,由台灣人扶養長大的兄妹,不知道撤離的消息,而留住下來。在社寮島,最令人難以忘記的,鄰近琉球人聚落遺跡約北面海灘,有座銘刻「社寮外島集善」的好兄弟碑。這座好兄弟是以社寮鳥為聚會場的琉球人,因遭受美軍轟炸而死,或營養失調死亡,或者是遇害而沒有人善後,由當地的人們加以隆重奉祀。如今,這座好兄弟碑,已成為社寮島人們的「守護神」、信仰的對象,每天香火不斷。戰後也經過50年,在瞭解琉球與台灣關係的琉球人聚落遺跡逐漸消失之中,這可說是現代有關琉球人的重要「遺跡」。
和平島造船(基隆大造船廠)
基隆的現代化造船廠規模於大正5年(公元1916年),由木村久太郎創設「木村鐵工所」開始,大正十一年(公元1922年)改組為基隆船渠株式會社,後被併購在昭和十二年(公元1937年),由三菱重工業株式會社、台灣銀行、台灣電力株式會社、日本郵船、大阪商船以及基隆顏欽賢家族等,共同出資之在社寮町(今和平島)的「台灣船渠株式會社」,成為台灣第一個超大型的現代造船公司。台灣船渠株式會社設有「技能養成所」,以訓練基層員工。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 台灣船渠株式會社被併為台灣機械造船公司。後在民國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又另成立為台灣造船公司,且在1959─1962年間租給美商殷格斯台灣造船公司,將造船業務推至遠洋輪船發展。民國五十八年(公元1970年)10月3日,首艘十萬噸級油輪「有巢號」下水,創下臺灣造船史空前紀錄。民國六十六年(公元1977年)12月30日結束台灣造船公司,被併入中國造船公司。而和平島原有台船廠區,成為經濟部管轄的「中國造船公司基隆總廠」。2007年4月又易名為「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基隆廠」。
我對於平埔族人以及他們對於這些漢族老廟有何影響?
A:在台灣,漢人老廟建立不會比平埔族的生活歷史長。漢人以強勢經濟文化移民在台灣,受壓迫的平埔族為了生活需要,開始學習河洛話和漢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參加漢人的廟宇慶典,漢人老廟就平埔族人來說,是個新鮮的東西,沒有太多懼怕與厭惡。平埔族從不舉香膜拜與教堂禮拜,在那外來移民來此之前。漢人老廟建立時,不少平埔族都參與施工工程,但不代表她們對漢人老廟有信仰,事實上,其中有人並不了解漢人老廟信仰,只是因為參加者,有工錢可拿。註:在荷蘭東印度公司統治台灣時期,做工之後,領工資,在平埔族普遍已有貨幣經濟關觀念。隨著漢人老廟存在時間越久,平埔族開始熟練使用河洛話與了解廟宇信仰,對廟宇偶像、建築、祭祀、舉香膜拜也逐漸了解。平埔族會比漢人更肯定對漢人的廟宇文化熱衷,不過有的平埔族人更比漢人聰明,開始以漢人廟宇為表現自己與擴展自己生活勢力的工具,甚至創造平埔族偶像在漢人廟宇中,讓不了解真象的漢人膜拜。如台北市北投的番王爺(北投保德宮)就是一例。
漢人老廟信仰帶給平埔族在祭拜祖靈方式改變,連祭拜時間也改變。平埔族接受了漢人在家庭祭拜祖先方式,有祭壇,但也有人在祭壇旁邊的牆璧腳,創造另一個很小祭譚,是用來祭祀原來的地主,通常在這裡可以找到平埔族的文化象徵。這種現象現在已普遍進入漢人的廟宇信仰中,但漢人卻多認為這種膜拜有助於安撫地主鬼魂。
你是否知悉平埔族人對於那些建於17、18、19、20(世紀)(1600-2000)之漢族老廟有何直接影響?假如有,那這些廟宇在何處?平埔族人是否依舊在那兒膜拜?A:在台北地區,1712年大雞籠社通事賴科,開北投莊並結合平埔族與漢人在關渡建立靈山廟,後改名為關渡宮。1758年滿清政府頒令平埔族雉髮結辮、模倣並賜漢姓。在這個時候平埔族違抗命的人,要被處罰。很快的時間,大家都有漢人的姓與名,逐漸遺落平埔族的母子連名制取名文化方式。除了之外,平埔族要擔任政府公務差役,像送信、為長官抬轎、打仗、繳田稅等。滿清政府(1683~1895年),常以平埔族兵來對抗反對滿清政府的漢人與原住民,甚至互相消滅他們。
平埔族在漢族老廟文化影響下,開始了解自己的平埔族身份,不會帶來好的生活待遇,甚至會讓自己的後代抬不起頭來,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所以平埔族開始遺忘自己原有的生活文化,改以漢人身份表示自己,同時也以漢人的姓氏源由,告訴自己的後代,祖先是由唐山過來的。等到她們的後代長大以後,這種隱藏平埔族身份的說法,就會變成真實的家族故事,平埔族的後代就變成台灣的漢人。但僅有非常少數的平埔族人仍會保留小小的地方傳說與姓名,來延續平埔族的存在。例如:漢人的潘姓,在台灣的平埔族取漢姓的時候最多。因為政府官員就「潘」這個漢字,向平埔族解釋這個字的意思,有水有米也有田,代表生活富裕。很多平埔族了解後,開始用「潘」字做她們的姓。但是當時就政府官員來說,「潘」字就是水番(生活在水邊的原住民)的意思,有了這個識別的記號,很容易知道誰是平埔族。這種現象在1953年台灣國民黨政府,也是用這種方法給當時山地的原住民,造成同一家族不同漢姓的情形,以至於發生許多亂倫的悲劇。現在的台灣山地原住民後代正如一百年前的平埔族,不會講母語也沒有原住民自己的姓名,更不知道自己祖先的故事。即使知道所謂祖先的故事,大多是經由族外的漢人學者與外國人學者的記錄調查而來,有很多的資料,是被創造與想像得到的結果。平埔族不是被征服的民族,而是被消滅的民族,在台灣這裡。
漢人老廟信仰帶給平埔族在祭拜祖靈方式改變,連祭拜時間也改變。平埔族接受了漢人在家庭祭拜祖先方式,有祭壇,但也有人在祭壇旁邊的牆璧腳,創造另一個很小祭譚,是用來祭祀原來的地主,通常在這裡可以找到平埔族的文化象徵。這種現象現在已普遍進入漢人的廟宇信仰中,但漢人卻多認為這種膜拜有助於安撫地主鬼魂。
你是否知悉平埔族人對於那些建於17、18、19、20(世紀)(1600-2000)之漢族老廟有何直接影響?假如有,那這些廟宇在何處?平埔族人是否依舊在那兒膜拜?A:在台北地區,1712年大雞籠社通事賴科,開北投莊並結合平埔族與漢人在關渡建立靈山廟,後改名為關渡宮。1758年滿清政府頒令平埔族雉髮結辮、模倣並賜漢姓。在這個時候平埔族違抗命的人,要被處罰。很快的時間,大家都有漢人的姓與名,逐漸遺落平埔族的母子連名制取名文化方式。除了之外,平埔族要擔任政府公務差役,像送信、為長官抬轎、打仗、繳田稅等。滿清政府(1683~1895年),常以平埔族兵來對抗反對滿清政府的漢人與原住民,甚至互相消滅他們。
平埔族在漢族老廟文化影響下,開始了解自己的平埔族身份,不會帶來好的生活待遇,甚至會讓自己的後代抬不起頭來,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所以平埔族開始遺忘自己原有的生活文化,改以漢人身份表示自己,同時也以漢人的姓氏源由,告訴自己的後代,祖先是由唐山過來的。等到她們的後代長大以後,這種隱藏平埔族身份的說法,就會變成真實的家族故事,平埔族的後代就變成台灣的漢人。但僅有非常少數的平埔族人仍會保留小小的地方傳說與姓名,來延續平埔族的存在。例如:漢人的潘姓,在台灣的平埔族取漢姓的時候最多。因為政府官員就「潘」這個漢字,向平埔族解釋這個字的意思,有水有米也有田,代表生活富裕。很多平埔族了解後,開始用「潘」字做她們的姓。但是當時就政府官員來說,「潘」字就是水番(生活在水邊的原住民)的意思,有了這個識別的記號,很容易知道誰是平埔族。這種現象在1953年台灣國民黨政府,也是用這種方法給當時山地的原住民,造成同一家族不同漢姓的情形,以至於發生許多亂倫的悲劇。現在的台灣山地原住民後代正如一百年前的平埔族,不會講母語也沒有原住民自己的姓名,更不知道自己祖先的故事。即使知道所謂祖先的故事,大多是經由族外的漢人學者與外國人學者的記錄調查而來,有很多的資料,是被創造與想像得到的結果。平埔族不是被征服的民族,而是被消滅的民族,在台灣這裡。
西洋人未進入前的雞籠灣
雞籠灣是臺灣基隆古早的地名,目前最早文獻為明宣德八年1433年,在於記載航海更數、針路的抄本─《順風相送》,已把雞籠記載於從福州至琉球的航道上〈引自台灣早期史綱p.58~p.61〉。在日本Ashikaga Dynasty(1336-1440)後期大動亂,造成Satsuma一帶武人漂泊無依,於是用蝴蝶軍之名,從琉球群島向西北航路,對往來臺灣海峽船隻及當時大明國東海岸燒殺搶掠,形成倭寇,其中這些海賊領導者如Murakami及Kono等大名曾先後以雞籠灣為基地,並將搶來的生絲、瓷器、香料等均集中在雞籠,然後再以何法商人身份運回日本高利出售。不過到了十六世紀中葉雞籠地名開始才錄續出現在人類文獻的記述中,起初「雞籠灣」這個地方給世人的印象,是模糊不清的。隨著十六世紀東亞帆船大航海時代的來臨,雞籠灣開始在歷史上慢慢明亮起來,發展出基隆早期海商傳奇,也打開基隆地方走上世界的方向。雞籠灣是基隆地方文史發展的源頭處。
雞籠灣這個地名是從十六世紀末在文獻中出現「雞籠」、「雞籠山」後才有。公元一五五○年大明國鄭舜功著所「日本一鑑」繪有大惠國台灣島的雞籠山,雞籠才開始有記載漢人海商出現。公元一五八四年福建漳州人三泰在社寮島與閩南福建作易物貿易(在公元一五八四年前已完成九次台海雙邊貿易),轉運鹿皮、硫磺。
在西洋人的記載中,公元一五四四年歐洲商船經台灣附近,船上葡萄牙水手稱台灣島為Formosa福爾摩沙島(美麗之島),葡萄牙製圖家羅伯‧歐蒙所繪的世界地圖中出現Formosa福爾摩沙島,台灣區域是分為三個島嶼,位於北方的雞籠島嶼就是註記Formosa福爾摩沙。
在西洋人未進入前的雞籠灣,是一片屬於南島語群凱達格蘭族馬賽人的生活區域。在凱達格蘭族馬賽人的傳說中,他們是從珊娜賽(Sanasai)飄來雞籠灣等地,公元一八九七年日本學者鳥居龍藏在基隆和平島調查大雞籠社凱達格蘭族人,以當時住在雞籠灣和平島上東側海邊高地番仔厝的潘姓平埔老婆婆所說的雞籠灣平埔仔之由來,她說:「祖先原來住在很遙遠的地方叫珊娜賽(Sanasai),在這個島的北方,有一天祖先們出海捕魚,突然遇上暴風雨,大家被打散了;其中有一艘六人的獨木舟,四個男的二個女的,被風浪飄來這裡,成為我們的祖先,然後繁衍出我們子孫來。這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這個口述歷史後來被收錄在鳥居龍藏的基隆平埔蕃之體格報告中。而「凱達格蘭」(Kataganan)這個字詞也是經當時日本學者鳥居龍藏與宮本延人在基隆(大雞籠社)、三芝(小雞籠社)等地收錄,凱達格蘭成為台灣北部平埔原住民的族稱,其意為看見海的地方。
雞籠灣在台灣考古學術研究中,文物出土說明了公元前2500~前1000年沿著基隆、淡水之間的北海岸和關渡以下的淡水河岸,古老的先民正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期,主要使用的器物仍以繩紋陶器為主,石器類型則以凹石最常見,史稱「老崩山系統文化」。
而較近期的公元500~1600年台北盆地向東北延伸基隆至宜蘭,向南到桃園、新竹等地的凱達格蘭、噶瑪蘭平埔族先民,大量使用煉鐵製造生產工具,取代傳統石製品,而特殊的「無頭側身屈肢」的埋葬方式,可見「十三行文化」已出現聚落或族間的獵首戰爭行為。在日治時代,雞籠灣有關的文物出土資料如下:河井隆敏與鈴木民部、石阪莊作、國分直一、金關丈夫等人在和平島上發掘出的有肩石斧、段石斧、靴形石斧、石錘、石鍬、石製煙斗、有花紋的土器、土笛、蜻蛉玉、貝手鐲、勾玉、青銅鈴、箱式石棺、太古文石碑等,證明雞籠灣很早的時候就有人生活在此地。
雞籠灣這個地名是從十六世紀末在文獻中出現「雞籠」、「雞籠山」後才有。公元一五五○年大明國鄭舜功著所「日本一鑑」繪有大惠國台灣島的雞籠山,雞籠才開始有記載漢人海商出現。公元一五八四年福建漳州人三泰在社寮島與閩南福建作易物貿易(在公元一五八四年前已完成九次台海雙邊貿易),轉運鹿皮、硫磺。
在西洋人的記載中,公元一五四四年歐洲商船經台灣附近,船上葡萄牙水手稱台灣島為Formosa福爾摩沙島(美麗之島),葡萄牙製圖家羅伯‧歐蒙所繪的世界地圖中出現Formosa福爾摩沙島,台灣區域是分為三個島嶼,位於北方的雞籠島嶼就是註記Formosa福爾摩沙。
在西洋人未進入前的雞籠灣,是一片屬於南島語群凱達格蘭族馬賽人的生活區域。在凱達格蘭族馬賽人的傳說中,他們是從珊娜賽(Sanasai)飄來雞籠灣等地,公元一八九七年日本學者鳥居龍藏在基隆和平島調查大雞籠社凱達格蘭族人,以當時住在雞籠灣和平島上東側海邊高地番仔厝的潘姓平埔老婆婆所說的雞籠灣平埔仔之由來,她說:「祖先原來住在很遙遠的地方叫珊娜賽(Sanasai),在這個島的北方,有一天祖先們出海捕魚,突然遇上暴風雨,大家被打散了;其中有一艘六人的獨木舟,四個男的二個女的,被風浪飄來這裡,成為我們的祖先,然後繁衍出我們子孫來。這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這個口述歷史後來被收錄在鳥居龍藏的基隆平埔蕃之體格報告中。而「凱達格蘭」(Kataganan)這個字詞也是經當時日本學者鳥居龍藏與宮本延人在基隆(大雞籠社)、三芝(小雞籠社)等地收錄,凱達格蘭成為台灣北部平埔原住民的族稱,其意為看見海的地方。
雞籠灣在台灣考古學術研究中,文物出土說明了公元前2500~前1000年沿著基隆、淡水之間的北海岸和關渡以下的淡水河岸,古老的先民正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期,主要使用的器物仍以繩紋陶器為主,石器類型則以凹石最常見,史稱「老崩山系統文化」。
而較近期的公元500~1600年台北盆地向東北延伸基隆至宜蘭,向南到桃園、新竹等地的凱達格蘭、噶瑪蘭平埔族先民,大量使用煉鐵製造生產工具,取代傳統石製品,而特殊的「無頭側身屈肢」的埋葬方式,可見「十三行文化」已出現聚落或族間的獵首戰爭行為。在日治時代,雞籠灣有關的文物出土資料如下:河井隆敏與鈴木民部、石阪莊作、國分直一、金關丈夫等人在和平島上發掘出的有肩石斧、段石斧、靴形石斧、石錘、石鍬、石製煙斗、有花紋的土器、土笛、蜻蛉玉、貝手鐲、勾玉、青銅鈴、箱式石棺、太古文石碑等,證明雞籠灣很早的時候就有人生活在此地。
以城堡和砲台防禦
西班牙人佔領雞籠灣以後,立刻在灣北島嶼上(今和平島)規劃興建要塞城堡,把歐洲的軍火武備帶進來台灣,如:煉鐵廠、煤炭場、火砲火藥、盔甲火槍、城堡砲台、彈藥庫等,鞏固雞籠防衛。
西班牙人1626年5月以後,隨軍砲手Nicols Bolen開始興建島上兩個要塞堡壘,一處位居島西南端的聖薩爾瓦多城與島上小山頂的堡壘(聖安東堡)。1629年此兩堡壘陸續成型,隨後又繼續向淡水擴張勢力建聖明牙哥城。1632年小山頂堡壘改建為石造,此堡位居島上置高點處。1636年西班牙人完成整個聖薩爾瓦多島(今和平島)的四座要塞堡壘,據曾任雞籠駐軍長Alonso Garcia Romero描述,從聖薩爾瓦多城堡可以望見另外三座堡壘,最遠的是la Returada雷蒂朗達(意即偏遠處),又稱聖安東堡(San Anton),離聖薩爾瓦多城直線距離六百步。另外兩處堡壘為(San Millan)聖米崙堡與圓筒型堡壘(el cubo - San Luis)聖路易斯堡,與聖薩爾瓦多城相距有五百步遠。四座要塞都是石造,彼此都可以砲火戰鬥支援。聖薩爾瓦多城最大,城邊長度約101公尺,城高約6.6公尺,有四座城角稜堡,均配置火砲。聖路易斯堡位於東水道入口(今和平橋橋頭處),配備水道南北口雙向火炮,控制八尺門海峽。聖米崙堡是位於聖安東堡西側堡壘,配備8-10名士兵駐守,監視海域,重要性遜於其他各堡。〈引自台灣文獻第五十四卷第三期p.32〉
1637年西班牙人因菲律賓防務所需,保留聖薩爾瓦多城之兵力,撤除其他堡壘防務,撤兵回菲律賓。1638年西班牙駐軍重新修築聖薩爾瓦多城,增建稜堡San Sebastian、 San Juan、 San Antonio。原預定廢棄的三座堡壘,其中聖安東堡與聖米崙堡按計畫廢除,而位於八尺門水道的聖路易斯堡則因防務所需被保留。到了1640年左右,雞籠灣的西班牙守備兵約400名,其中有馬尼拉卡迦揚土人士兵30名、黑人奴隸200名,漢人士兵130名,而真正西班牙人士兵僅50名而已。此時,西班牙人在台灣北部的統治勢力巳明顯的衰弱下去。〈引自台灣文獻第五十四卷第三期p.35〉
1641年在聖路易斯堡有三門銅砲、兩門鐵砲,在聖薩爾瓦多城有二十七門銅砲、六門鐵砲,總計共三十八砲。1641年因荷蘭人從南方安平出兵征討遞招降書給西班牙太守,反遭西班牙人抵抗,兵敗襲失利後,西班牙人將島上置高處廢棄的聖安東堡得以重修,並在1642年增建島東木造堡壘完成。1642年8月21日荷蘭人突破聖路易斯堡火力,從島東峽谷登陸,摧毀木柵堡壘,佔領東側高地以火炮轟擊聖安東堡,8月22日佔領聖安東堡,造成山下聖薩爾瓦多城與街區天險俱失,8月26日西班牙不敵開城投降,戰後荷蘭人清點報告,接收西班牙大城有四稜堡,金屬砲二十二門、鐵砲七門;在山頂小城聖安東堡有類似金屬砲四門、鐵大砲一門;另外又有一木造堡壘,位在聖安東堡同高位置,有金屬砲二門;東側水道的聖路易斯圓堡有二金屬砲。以上堡壘共三十八門砲,四百四十六人。〈引自台灣文獻第五十四卷第三期p.37〉西班牙人以城堡和砲台防禦,因十七世紀歐洲人普用海船火砲作戰,港邊城堡興建成了防務要塞的重點,主城增設稜堡,是為了配合火砲、火繩槍等武器使用場所,可增加多方位的射擊角度。所以西班牙人在控制雞籠灣之後,首要工作就是修築城堡。在1626年到1636年間是西班牙人最重視雞籠防務與北台灣佔領的時期,城邦規模成果最大。1637年到1640年是西班牙人軍力衰退時期,1641年到1642年又因應荷蘭人攻擊威脅,西班牙人又重新修築堡壘。後來這些城堡都轉手給荷蘭人去處理,西班牙人從此遠離雞籠灣與福爾摩沙。
西班牙人1626年5月以後,隨軍砲手Nicols Bolen開始興建島上兩個要塞堡壘,一處位居島西南端的聖薩爾瓦多城與島上小山頂的堡壘(聖安東堡)。1629年此兩堡壘陸續成型,隨後又繼續向淡水擴張勢力建聖明牙哥城。1632年小山頂堡壘改建為石造,此堡位居島上置高點處。1636年西班牙人完成整個聖薩爾瓦多島(今和平島)的四座要塞堡壘,據曾任雞籠駐軍長Alonso Garcia Romero描述,從聖薩爾瓦多城堡可以望見另外三座堡壘,最遠的是la Returada雷蒂朗達(意即偏遠處),又稱聖安東堡(San Anton),離聖薩爾瓦多城直線距離六百步。另外兩處堡壘為(San Millan)聖米崙堡與圓筒型堡壘(el cubo - San Luis)聖路易斯堡,與聖薩爾瓦多城相距有五百步遠。四座要塞都是石造,彼此都可以砲火戰鬥支援。聖薩爾瓦多城最大,城邊長度約101公尺,城高約6.6公尺,有四座城角稜堡,均配置火砲。聖路易斯堡位於東水道入口(今和平橋橋頭處),配備水道南北口雙向火炮,控制八尺門海峽。聖米崙堡是位於聖安東堡西側堡壘,配備8-10名士兵駐守,監視海域,重要性遜於其他各堡。〈引自台灣文獻第五十四卷第三期p.32〉
1637年西班牙人因菲律賓防務所需,保留聖薩爾瓦多城之兵力,撤除其他堡壘防務,撤兵回菲律賓。1638年西班牙駐軍重新修築聖薩爾瓦多城,增建稜堡San Sebastian、 San Juan、 San Antonio。原預定廢棄的三座堡壘,其中聖安東堡與聖米崙堡按計畫廢除,而位於八尺門水道的聖路易斯堡則因防務所需被保留。到了1640年左右,雞籠灣的西班牙守備兵約400名,其中有馬尼拉卡迦揚土人士兵30名、黑人奴隸200名,漢人士兵130名,而真正西班牙人士兵僅50名而已。此時,西班牙人在台灣北部的統治勢力巳明顯的衰弱下去。〈引自台灣文獻第五十四卷第三期p.35〉
1641年在聖路易斯堡有三門銅砲、兩門鐵砲,在聖薩爾瓦多城有二十七門銅砲、六門鐵砲,總計共三十八砲。1641年因荷蘭人從南方安平出兵征討遞招降書給西班牙太守,反遭西班牙人抵抗,兵敗襲失利後,西班牙人將島上置高處廢棄的聖安東堡得以重修,並在1642年增建島東木造堡壘完成。1642年8月21日荷蘭人突破聖路易斯堡火力,從島東峽谷登陸,摧毀木柵堡壘,佔領東側高地以火炮轟擊聖安東堡,8月22日佔領聖安東堡,造成山下聖薩爾瓦多城與街區天險俱失,8月26日西班牙不敵開城投降,戰後荷蘭人清點報告,接收西班牙大城有四稜堡,金屬砲二十二門、鐵砲七門;在山頂小城聖安東堡有類似金屬砲四門、鐵大砲一門;另外又有一木造堡壘,位在聖安東堡同高位置,有金屬砲二門;東側水道的聖路易斯圓堡有二金屬砲。以上堡壘共三十八門砲,四百四十六人。〈引自台灣文獻第五十四卷第三期p.37〉西班牙人以城堡和砲台防禦,因十七世紀歐洲人普用海船火砲作戰,港邊城堡興建成了防務要塞的重點,主城增設稜堡,是為了配合火砲、火繩槍等武器使用場所,可增加多方位的射擊角度。所以西班牙人在控制雞籠灣之後,首要工作就是修築城堡。在1626年到1636年間是西班牙人最重視雞籠防務與北台灣佔領的時期,城邦規模成果最大。1637年到1640年是西班牙人軍力衰退時期,1641年到1642年又因應荷蘭人攻擊威脅,西班牙人又重新修築堡壘。後來這些城堡都轉手給荷蘭人去處理,西班牙人從此遠離雞籠灣與福爾摩沙。
不肯鳥
在十七世紀初期的基隆,鳥禽類動物對於人們生活有很多的影響。那時候的基隆海灣都無數且淺礁與細白的沙灘,沙灘沿著丘陵地的山坡,山坡都是芒草、樟樹林與點點綴綴的紅薔薇花,因為人很少,所以山上動物很多,你可以很輕易看到許多松鼠在林間跳躍,在跳躍之間,往往驚動不少在樹梢的飛鳥振翅飛起。有時萬鳥齊飛,非常壯觀,鳥叫四方皆起,這是自然生態最感人的時刻。當時的人,因為生活簡單,在社會習慣中發展出「鳥占」的文化,鳥便成神靈的媒介者。每個人早上出門時,第一件事情,就是注意頭頂上是否有鳥飛翔過去而發聲,來決定要不要工作。通常聽到流暢的長音鳥聲,表示今天諸事皆吉,如果聽到短促急切而散亂的鳥叫聲,表示今天會有惡運,所以那時候的人,對於鳥禽類動物都是非常尊敬。
後來荷蘭人來到基隆,要傳播基督教,辦住民講堂。發現本地人有這個習慣,覺得這是異教徒不好的迷信,想要改變它。於是就想起一個辦法來讓本地人相信他們的做法是對的,荷蘭牧師與荷蘭軍隊利用下午休憩時間到山上去抓鳥,通過一片濃密的叢林,突然發現一隻很漂亮的帝稚鳥,有長長斑點紋,正在地上啄食,荷蘭人計算好後,就齊力圍拱捕捉,一瞬間,帝稚鳥奮力急速上飛,讓荷蘭人互相對撞在一起,大家都受了傷。後來經軍士長提議,另想辦法吧!大家又回到村落來,突然看到一隻雄糾糾的大公雞,正漫步在街道上。牧師眼睛一亮,命士兵抓住那隻雞,然後到村落廣場發表他的證明,士兵請村長召集所有村民到廣場來。一下子,廣場上擠滿人,荷蘭牧師指著綁在身旁的雄雞說:「這是上帝派來的天使鳥,正如你們所看到的鳥一樣,牠也會報訊。村民一看,心想這不是馬尼他家的結巴雞嗎?
荷蘭牧師開始邊說邊用繩拉雞腳,對公雞說:「你是不是上帝派你出來呢?」,公雞歪著頭動了一下,沒有發聲。現場大家很專注看著牧師下一動作,牧師再拉繩對公雞說:「你叫幾聲給大家聽一聽?」,公雞還是不動。最後荷蘭人把公雞放回街道上,突然大家回頭聽到快速逃跑的公雞,邊跑邊叫著:「不~肯!」、「不~~肯!」。大家才發覺荷蘭人把雞當成「不肯鳥」。
後來荷蘭人來到基隆,要傳播基督教,辦住民講堂。發現本地人有這個習慣,覺得這是異教徒不好的迷信,想要改變它。於是就想起一個辦法來讓本地人相信他們的做法是對的,荷蘭牧師與荷蘭軍隊利用下午休憩時間到山上去抓鳥,通過一片濃密的叢林,突然發現一隻很漂亮的帝稚鳥,有長長斑點紋,正在地上啄食,荷蘭人計算好後,就齊力圍拱捕捉,一瞬間,帝稚鳥奮力急速上飛,讓荷蘭人互相對撞在一起,大家都受了傷。後來經軍士長提議,另想辦法吧!大家又回到村落來,突然看到一隻雄糾糾的大公雞,正漫步在街道上。牧師眼睛一亮,命士兵抓住那隻雞,然後到村落廣場發表他的證明,士兵請村長召集所有村民到廣場來。一下子,廣場上擠滿人,荷蘭牧師指著綁在身旁的雄雞說:「這是上帝派來的天使鳥,正如你們所看到的鳥一樣,牠也會報訊。村民一看,心想這不是馬尼他家的結巴雞嗎?
荷蘭牧師開始邊說邊用繩拉雞腳,對公雞說:「你是不是上帝派你出來呢?」,公雞歪著頭動了一下,沒有發聲。現場大家很專注看著牧師下一動作,牧師再拉繩對公雞說:「你叫幾聲給大家聽一聽?」,公雞還是不動。最後荷蘭人把公雞放回街道上,突然大家回頭聽到快速逃跑的公雞,邊跑邊叫著:「不~肯!」、「不~~肯!」。大家才發覺荷蘭人把雞當成「不肯鳥」。
天上的星地上的人
在老雞籠的原住民傳說中,有一個關於人類的誕生描述。約在今天的正濱漁港山邊,滿山都是巨大芬芳的樟樹林,樹底都是滿滿的羊齒藤與姑婆芋葉,一片濃郁的翠綠依附在黃白色的細沙淺灘上。清澈湛藍的海浪不斷沖刷沙岸,而發出規律悅人的聲音,在山上偶而因為一群松鼠在林間跳躍,引起飛鳥的騷動。有一天,在天上的神覺得這個地上似乎少了一些東西,於是開始在天上不同的方向吹氣,製造出滿滿的雲氣,雲氣不斷堆積碰撞,向地上擊出電火,一時地上的海灣澳口,水氣瀰漫、電光火石到處飛揚。這時候在東方山邊掉露無數焦黑的煤炭石,海灣內的樟樹被電擊斷,滿天樟木屑紛紛掉落地上,那時候捲起狂風,把地上的玫瑰花辮,飄灑滿地。同時也把海邊的浪花吹得很高,白色泡沫的浪花都化作美麗的彩虹。
就在這時候,天神依照自己的容貌身體用法術的光束,擊中地上的煤炭石、樟木屑、玫瑰花辮以及白色的浪花。結果煤炭石變成黑皮膚的人、樟木屑變成黃皮膚的人、玫瑰花辮變成紅皮膚的人和白色的浪花變成白色皮膚的人。但是這些新誕生的人,都是沒有肛門,而且也都不會動的,只能在原地呼吸空氣,接受太陽照耀而慢慢成長,一直要等到每個人背後的影子跟人一樣高時,也是月亮出現在天空的時候,天神又吹起濃濕的水霧氣在每個人身上與影子上,突然所有影子在水氣籠罩中變成女人。這時候,所有人都可以自由的行動,發出吶喊的聲音,大家在海邊林間遊玩而跳來跳去,引起地上樹枝跳起刺傷了大家的臀部,開始有了肛門,飲食都沒有問題,人類開始過了自己的生活。但是天神又開始覺得自己的天空很寂寞,吹氣給地上所有的人,讓他們有腦筋心靈可以思維,而後又猛吸一口氣,賦予死亡的待遇,將他們吹向幽黑的夜空,變成一顆顆發亮的星星,永遠陪著月亮出現。後來在地上的人們,開始傳出天上的星星都是地上的人們。
就在這時候,天神依照自己的容貌身體用法術的光束,擊中地上的煤炭石、樟木屑、玫瑰花辮以及白色的浪花。結果煤炭石變成黑皮膚的人、樟木屑變成黃皮膚的人、玫瑰花辮變成紅皮膚的人和白色的浪花變成白色皮膚的人。但是這些新誕生的人,都是沒有肛門,而且也都不會動的,只能在原地呼吸空氣,接受太陽照耀而慢慢成長,一直要等到每個人背後的影子跟人一樣高時,也是月亮出現在天空的時候,天神又吹起濃濕的水霧氣在每個人身上與影子上,突然所有影子在水氣籠罩中變成女人。這時候,所有人都可以自由的行動,發出吶喊的聲音,大家在海邊林間遊玩而跳來跳去,引起地上樹枝跳起刺傷了大家的臀部,開始有了肛門,飲食都沒有問題,人類開始過了自己的生活。但是天神又開始覺得自己的天空很寂寞,吹氣給地上所有的人,讓他們有腦筋心靈可以思維,而後又猛吸一口氣,賦予死亡的待遇,將他們吹向幽黑的夜空,變成一顆顆發亮的星星,永遠陪著月亮出現。後來在地上的人們,開始傳出天上的星星都是地上的人們。
一夜一整年
相傳在台灣的東北部有一個隱密的港灣,那裡沒有晝夜之分,山明水秀,奇山異果滿山遍野,但卻沒有人煙。有人說那裡可以居住,於是紅毛荷蘭人划著船,不到一天時間就到那個港灣。荷蘭人跟三百名原住民登陸查看,覺得這裡可以成為荷蘭公司的渡假地,要離開時,就留下二百位原住民,並預留一年的糧食,叫他們居住在那裡。第二年1643年派船再重回到那裡時,發現整座山與港灣都籠罩在黑夜之中,所留下的原住民,連一位都沒有。於是就點燃火把到處搜索,看到一塊石頭上留文字寫著:「一到秋天,這裡就變成昏天暗地,到了春天才恢復白晝,而黑暗時鬼怪充斥,到處作祟,把人變不見,只留下影子。」,荷蘭人在這個港灣後面,卻發現這裡原來是一個大的島嶼,港灣後面的世界是個狂濤昇天,雷電交閃的恐佈的地方,害怕的荷蘭人正要掉頭回到港灣時,後來這個港灣後面有個邊靠邊近,逐漸長大的怪牛角,要把人吸進去。
荷蘭人剛好及時逃離駕船回到雞籠港,到來港邊碼頭,卻發現雞籠港碼頭很像當初離開時候的模樣,只是眼前港邊的城堡、街道、學校、工廠倉庫與教堂都變得又大又漂亮又忙錄,變得沒看過。荷蘭船長派遣水手下船到碼頭去確認這裡是否是雞籠港?水手到碼頭去問搬運工人:「這是那裡?」,工人回答:「福爾摩沙雞籠港!」,水手一聽很訝異再問:「那北荷蘭城在那裏哦?」,工人聽起回答:「北荷蘭城老早就沒有,現在只有今年1667年重修擴建的紀念史賓生長官的史賓生城堡。」,水手一聽到今年是1667年,就急忙趕回船上報告船長,不久船上引起一陣騷動,砲聲隆隆,港內佈滿濃密的白霧,在霧中,整艘船消失了。
荷蘭人剛好及時逃離駕船回到雞籠港,到來港邊碼頭,卻發現雞籠港碼頭很像當初離開時候的模樣,只是眼前港邊的城堡、街道、學校、工廠倉庫與教堂都變得又大又漂亮又忙錄,變得沒看過。荷蘭船長派遣水手下船到碼頭去確認這裡是否是雞籠港?水手到碼頭去問搬運工人:「這是那裡?」,工人回答:「福爾摩沙雞籠港!」,水手一聽很訝異再問:「那北荷蘭城在那裏哦?」,工人聽起回答:「北荷蘭城老早就沒有,現在只有今年1667年重修擴建的紀念史賓生長官的史賓生城堡。」,水手一聽到今年是1667年,就急忙趕回船上報告船長,不久船上引起一陣騷動,砲聲隆隆,港內佈滿濃密的白霧,在霧中,整艘船消失了。
人面傳奇
人面傳奇
在雞籠附近有一個海邊叫做深澳,它也有另外名字叫番仔澳。以前它是基隆平埔族大雞籠社的副社,叫基西由西干社。在一五六○年代大航海時代,日本海盜橫行雞籠,到處打仗、搶奪。海盜與基隆的人發生很多次的戰爭,其中有一次就是這裡的故事。
當年日本薩摩藩手下有一隻打著八幡菩薩旗幟的倭寇海盜艦隊,從日本出海,一路搶奪琉球、浙江、福建、廣東等財物與民村,然後到安南與馬尼拉進行贓物交易。在回程又搶了一遍回日本,途中經過雞籠,又跑來搶奪,在雞籠灣倭寇吃了敗仗,殘餘部隊往深澳這個地方流竄並要攻擊村落。這時深澳的基西由西干社正與山上的布泰爾姆族(今泰雅族)戰鬥,突然從海邊的號手鼓吹海螺,告訴山上戰場的勇士們,日本海盜來襲,趕快回來抵抗。於是在戰場上的勇士邊戰鬥邊撤退回村落,而布泰爾姆族也一步一步從山上打下山來,直到海邊沙灘上。一下子,日本倭寇全登陸發動攻擊戰鬥,準備搶奪村莊。布泰爾姆族首次見到海外的日本倭寇,也激起殺意。三方人馬,彼此互相混戰中,後來深澳平埔族頭目馬令用土語告訴布泰爾姆族頭目,我們自己先不要打,一起消滅這些從海外的日本倭寇。並令號手吹海螺,通知平埔族人與布泰爾姆族人共同刀口向日本倭寇抵抗,後來戰事越來越激烈,到處刀槍無眼、百箭飛揚,傷亡人數一直在增加。這時候倭寇有一小隊搶奪了村中倉庫的整批硝石與硫磺,高喊撤退回到船上,並以炸藥炸死平埔族頭目馬令,馬令當場身首異處倒地。倭寇敗退回船上,搖船逃去雞籠。
戰爭結束,布泰爾姆族頭目達拉斯手捧著馬令的頭顱,恭敬轉交給深澳村落的女巫師,並以石頭埋在地上宣示從次以後,布泰爾姆族與平埔族要和平共處。大家就在沙灘舉行頭目馬令的葬禮,女巫以陶器裝酒含嘴噴灑邀靈,並噴灑在棚架上的頭顱,點火燃燒頭顱,一下子產生濃白芬香的煙霧到天空,這時大家才眼光放在天空的雲霧上,在女巫喃喃自語唸咒之下,天空雲霧變成馬令容貌的雲朵,在不斷的閃電下,靠近海邊的山頭。突然女巫以橄欖樹葉沾酒,揮向山頭,大家看到傻眼,那個海邊山頭因電擊打中,產生大爆炸。在爆炸之後,一切都雲消霧散了,山頭上出現了馬令容貌形狀的山勢。今天在深澳仍然可以看到馬令原住民面貌的景像,流傳出人面番仔澳的傳奇。
在雞籠附近有一個海邊叫做深澳,它也有另外名字叫番仔澳。以前它是基隆平埔族大雞籠社的副社,叫基西由西干社。在一五六○年代大航海時代,日本海盜橫行雞籠,到處打仗、搶奪。海盜與基隆的人發生很多次的戰爭,其中有一次就是這裡的故事。
當年日本薩摩藩手下有一隻打著八幡菩薩旗幟的倭寇海盜艦隊,從日本出海,一路搶奪琉球、浙江、福建、廣東等財物與民村,然後到安南與馬尼拉進行贓物交易。在回程又搶了一遍回日本,途中經過雞籠,又跑來搶奪,在雞籠灣倭寇吃了敗仗,殘餘部隊往深澳這個地方流竄並要攻擊村落。這時深澳的基西由西干社正與山上的布泰爾姆族(今泰雅族)戰鬥,突然從海邊的號手鼓吹海螺,告訴山上戰場的勇士們,日本海盜來襲,趕快回來抵抗。於是在戰場上的勇士邊戰鬥邊撤退回村落,而布泰爾姆族也一步一步從山上打下山來,直到海邊沙灘上。一下子,日本倭寇全登陸發動攻擊戰鬥,準備搶奪村莊。布泰爾姆族首次見到海外的日本倭寇,也激起殺意。三方人馬,彼此互相混戰中,後來深澳平埔族頭目馬令用土語告訴布泰爾姆族頭目,我們自己先不要打,一起消滅這些從海外的日本倭寇。並令號手吹海螺,通知平埔族人與布泰爾姆族人共同刀口向日本倭寇抵抗,後來戰事越來越激烈,到處刀槍無眼、百箭飛揚,傷亡人數一直在增加。這時候倭寇有一小隊搶奪了村中倉庫的整批硝石與硫磺,高喊撤退回到船上,並以炸藥炸死平埔族頭目馬令,馬令當場身首異處倒地。倭寇敗退回船上,搖船逃去雞籠。
戰爭結束,布泰爾姆族頭目達拉斯手捧著馬令的頭顱,恭敬轉交給深澳村落的女巫師,並以石頭埋在地上宣示從次以後,布泰爾姆族與平埔族要和平共處。大家就在沙灘舉行頭目馬令的葬禮,女巫以陶器裝酒含嘴噴灑邀靈,並噴灑在棚架上的頭顱,點火燃燒頭顱,一下子產生濃白芬香的煙霧到天空,這時大家才眼光放在天空的雲霧上,在女巫喃喃自語唸咒之下,天空雲霧變成馬令容貌的雲朵,在不斷的閃電下,靠近海邊的山頭。突然女巫以橄欖樹葉沾酒,揮向山頭,大家看到傻眼,那個海邊山頭因電擊打中,產生大爆炸。在爆炸之後,一切都雲消霧散了,山頭上出現了馬令容貌形狀的山勢。今天在深澳仍然可以看到馬令原住民面貌的景像,流傳出人面番仔澳的傳奇。
大草鞋傳奇
大草鞋─和琉球群島較勁的媒介
流放大草鞋
古老的雞籠民間有流放過大草鞋於北方海上,為了欺瞞北方的巨人國。
傳說雞籠有一群凱達格蘭族操舟架帆在北方海上捕魚,遇見大霧,風浪俱湧,令人生懼!朦朧霧中,突見一黝黑龐然大物,隨浪而來。眾人以海螺聲擊木鼓連絡支援連繫,後來霧散開而來,出現一巨大草鞋漂浮於海上。眾人見之,均面露敬畏之貌。協議將草鞋拖回雞籠。
拖回雞籠家鄉的沙灘上,鄉人告之圍觀大草鞋,引起騷動。大家都在猜測北方有個巨人國、食人國,相互告誡出海禁令與戰備。後來部落長老請出女祭師進行鳥占,決定製造更大的草鞋,趁海潮北向時流放,準備欺瞞北方的「巨人國」。
部落完成了更大的草鞋,全村數百人都出動拖鞋出海。在浪花潮水北向時,在眾人的注目中,更大的草鞋終於消失在北方的海平線上。
從此雞籠的人過著平安快樂的日子一直到公元1626年5月。
大草鞋的誕生(日本傳說野史)
琉球群島的傳說1
日本與那國島和東台灣,距離一百二十公里,晴天瞭望從與那國島到台灣本島,臺灣千米高山如龐然大物猶在眼前。古時與那國島的島民,認為台灣本島是鬼居住的,會吃人的。村落島民商量決定製造大草鞋,要流放到台灣,讓台灣知道與那國島是強悍的男人居住的島,以避免台灣鬼的來襲。
琉球群島的傳說2
琉球久部良祭由來:古時久部良港的海灣出現南方來的海盜船,男人被殺、女人被強暴。食物、衣物、牛、豬等家畜類也統統被搶。之後村裡的長老們為了防備南方來的海盜船來襲,就編製巨大的草鞋,流放到海上,海盜看見草鞋,覺得竟有穿這麼大草鞋的怪物,自認根本無法取勝,於是再也沒有到島上攻打了。
琉球群島的傳說3
那霸海邊聚落傳說南方有個食人的巨人國,古時那霸漁民出海捕魚,遇魚群豐收,忽海上風雨大作,浪隨潮至一大草鞋。眾人驚懼拖大草鞋回那霸,互相告知南方高砂有食人巨人國,出海勿往。經村中長老議定製造更大草鞋流放於南方海上,以避禍端。
流放大草鞋
古老的雞籠民間有流放過大草鞋於北方海上,為了欺瞞北方的巨人國。
傳說雞籠有一群凱達格蘭族操舟架帆在北方海上捕魚,遇見大霧,風浪俱湧,令人生懼!朦朧霧中,突見一黝黑龐然大物,隨浪而來。眾人以海螺聲擊木鼓連絡支援連繫,後來霧散開而來,出現一巨大草鞋漂浮於海上。眾人見之,均面露敬畏之貌。協議將草鞋拖回雞籠。
拖回雞籠家鄉的沙灘上,鄉人告之圍觀大草鞋,引起騷動。大家都在猜測北方有個巨人國、食人國,相互告誡出海禁令與戰備。後來部落長老請出女祭師進行鳥占,決定製造更大的草鞋,趁海潮北向時流放,準備欺瞞北方的「巨人國」。
部落完成了更大的草鞋,全村數百人都出動拖鞋出海。在浪花潮水北向時,在眾人的注目中,更大的草鞋終於消失在北方的海平線上。
從此雞籠的人過著平安快樂的日子一直到公元1626年5月。
大草鞋的誕生(日本傳說野史)
琉球群島的傳說1
日本與那國島和東台灣,距離一百二十公里,晴天瞭望從與那國島到台灣本島,臺灣千米高山如龐然大物猶在眼前。古時與那國島的島民,認為台灣本島是鬼居住的,會吃人的。村落島民商量決定製造大草鞋,要流放到台灣,讓台灣知道與那國島是強悍的男人居住的島,以避免台灣鬼的來襲。
琉球群島的傳說2
琉球久部良祭由來:古時久部良港的海灣出現南方來的海盜船,男人被殺、女人被強暴。食物、衣物、牛、豬等家畜類也統統被搶。之後村裡的長老們為了防備南方來的海盜船來襲,就編製巨大的草鞋,流放到海上,海盜看見草鞋,覺得竟有穿這麼大草鞋的怪物,自認根本無法取勝,於是再也沒有到島上攻打了。
琉球群島的傳說3
那霸海邊聚落傳說南方有個食人的巨人國,古時那霸漁民出海捕魚,遇魚群豐收,忽海上風雨大作,浪隨潮至一大草鞋。眾人驚懼拖大草鞋回那霸,互相告知南方高砂有食人巨人國,出海勿往。經村中長老議定製造更大草鞋流放於南方海上,以避禍端。
2007年10月26日
老雞籠海國風情
打開北台灣近五百年的信史,社寮在明朝中期及日本的史書上,稱為雞
籠山、雞籠或是東番。表示在那個帆船海運時代,漢人和日本人已有在
這裡活動。不過以政權進入本地,則要從1626 年 5 月16日,西班牙軍
隊佔領起到現在,基隆的海國文化正式登場(進入海權國家爭霸的時代)
。
基隆早先是凱達格蘭族部落居社的生養之地,因本區大都為丘陵地,不
利於漢式農業耕作,所以居民大都以打漁、捕獵、採礦及易物貿易為生
。生活不受人為國家政府組織所限制。凱達格蘭族的住民生活,是以社
群習慣,自給自足的方式運作,為人類早期的海邊集村聚落。而其使用
的生活工具,大都與海洋生態息息相關。如:以子安貝(寶貝)為易物貨
幣、以海螺為碗、酒器、通訊及樂器等。
漢人與日本人來此地時,把漢語、漢文化與日語、日本民俗也帶進來,
不同族群在共同相處產生了交會,大家都在學習改變。到了西班牙人進
來時,也帶來歐洲拉丁宗教文化與文明,那時候大家都在學西班牙話,
彈吉他作海盜。後來荷蘭人也來了,帶來資本主義的東印度公司及基督
教、水牛、大批的閩南墾民,這段時間本區的居民無論是凱達格蘭族、
漢人及日本人等,生活上開始要報繳稅給荷蘭公司,荷蘭人也辦學校教
堂、醫院和行政諮詢議會制度,做為管理的對應。但荷蘭公司的商業開
發,在本地發生很大的生態環境變化,山坡草埔的鹿群越來越少,茅草
雜生不利人行的路況到處可見。後來荷蘭人離開了,漢人軍隊進來了,
開始以屯兵方式,厚植軍力,很勞民傷民。這時候已經是大陸的滿州人
在打天下,本地海面常見戰船陳列,後來時局安定,漢人墾民大批來本
地拓荒居住,以閩南漳州人居多,本地漸由社寮開發至今日基隆市中心
,這時候漢農業文化全面取代之前原民的漁商文化,且為期二百多年。
隨後日本人又來,其帶來現代國家文明及日本海國文化,生魚片與甜不
辣到處都可看到,日本人帶來火船與動力機械漁船,影響了本地的產業
發展,開始有水產工廠、水產學校、漁港設施、造船廠及漁會等,也開
始出現大批的現代海軍。但也帶來太平洋戰爭的惡運。
現在是由我們自己居民,繼續為地方發展,尋回地方的活力,在可期許
的明天,去完成發揚地方的優勢,再現基隆海螺飄信的海國雄姿!
籠山、雞籠或是東番。表示在那個帆船海運時代,漢人和日本人已有在
這裡活動。不過以政權進入本地,則要從1626 年 5 月16日,西班牙軍
隊佔領起到現在,基隆的海國文化正式登場(進入海權國家爭霸的時代)
。
基隆早先是凱達格蘭族部落居社的生養之地,因本區大都為丘陵地,不
利於漢式農業耕作,所以居民大都以打漁、捕獵、採礦及易物貿易為生
。生活不受人為國家政府組織所限制。凱達格蘭族的住民生活,是以社
群習慣,自給自足的方式運作,為人類早期的海邊集村聚落。而其使用
的生活工具,大都與海洋生態息息相關。如:以子安貝(寶貝)為易物貨
幣、以海螺為碗、酒器、通訊及樂器等。
漢人與日本人來此地時,把漢語、漢文化與日語、日本民俗也帶進來,
不同族群在共同相處產生了交會,大家都在學習改變。到了西班牙人進
來時,也帶來歐洲拉丁宗教文化與文明,那時候大家都在學西班牙話,
彈吉他作海盜。後來荷蘭人也來了,帶來資本主義的東印度公司及基督
教、水牛、大批的閩南墾民,這段時間本區的居民無論是凱達格蘭族、
漢人及日本人等,生活上開始要報繳稅給荷蘭公司,荷蘭人也辦學校教
堂、醫院和行政諮詢議會制度,做為管理的對應。但荷蘭公司的商業開
發,在本地發生很大的生態環境變化,山坡草埔的鹿群越來越少,茅草
雜生不利人行的路況到處可見。後來荷蘭人離開了,漢人軍隊進來了,
開始以屯兵方式,厚植軍力,很勞民傷民。這時候已經是大陸的滿州人
在打天下,本地海面常見戰船陳列,後來時局安定,漢人墾民大批來本
地拓荒居住,以閩南漳州人居多,本地漸由社寮開發至今日基隆市中心
,這時候漢農業文化全面取代之前原民的漁商文化,且為期二百多年。
隨後日本人又來,其帶來現代國家文明及日本海國文化,生魚片與甜不
辣到處都可看到,日本人帶來火船與動力機械漁船,影響了本地的產業
發展,開始有水產工廠、水產學校、漁港設施、造船廠及漁會等,也開
始出現大批的現代海軍。但也帶來太平洋戰爭的惡運。
現在是由我們自己居民,繼續為地方發展,尋回地方的活力,在可期許
的明天,去完成發揚地方的優勢,再現基隆海螺飄信的海國雄姿!
社寮島雞籠灣大事記
社寮島雞籠灣大事記主要是收錄近四百年之古雞籠(今基隆市中正區為主)的文獻 記錄,由於資料龐大,僅以簡言扼要記錄,本單元以百年為區隔單位,內容屬於初版整理,尚有遺漏待補!若讀者有文上補則敬請賜教!
社寮島雞籠灣年紀大事紀《 社 寮 島 文 史 收 錄 》
◎2500B.C.~1000B.C.* 沿著基隆、淡水之間的北海岸和關渡以下的淡水河岸,古老的先民正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期,主要使用的器物仍以繩紋陶器為主,石器類型則以凹石最常見,史稱「老崩山系統文化」。
◎500A.D.~1600A.D.* 台北盆地向東北延伸至宜蘭,向南到桃園、新竹等地的凱達格蘭、噶瑪蘭平埔族先民,大量使用煉鐵製造生產工具,取代傳統石製品,而特殊的「無頭側身屈肢」的埋葬方式,可見「十三行文化」已出現聚落或族間的獵首戰爭行為。
◎1544年歐洲商船經台灣附近,船上葡萄牙水手稱台灣島為Formosa福爾摩沙島(美麗之島)。
◎1554年葡萄牙製圖家羅伯‧歐蒙所繪的世界地圖中出現Formosa福爾摩沙島。
◎1555年大明國鄭舜功著「日本一鑑」繪有大惠國台灣島的雞籠山。
◎1560年日本之蝴蝶軍漸次擴張其範圍,活動於中國南方大陸一帶。其基地當時就設在台灣島之北部。且將雞籠港內附近之原住民予以征服。
◎1563年戚繼光打敗日本倭寇,倭寇轉攻雞籠,雞籠國破,凱達格蘭族退居山後。
◎1567年大明國開放海禁,發給往雞籠、淡水的船引,每年6~10艘帆船。
◎1574年7月大明國福建總兵胡守仁招漁民劉以道,諭東番(凱達格蘭族?)合剿海盜林鳳。
◎1575年張燮之著作「東西洋考」中,說明大陸來台的漁夫與台灣北部平埔族交易之事。
◎1580~1590年,福建漳泉兩州每年近十艘到雞籠、淡水,基隆社寮媽祖本尊留駐本地。
◎1582年7月雞籠的凱達格蘭族到亞洲大陸東海沿岸交易鹿皮及黃金,被西班牙船長法蘭西斯古(FRANCISO GUALLE)的航海日記上也記載著,臺灣的凱達格蘭族先住民駕著小帆雙船到中國海岸,用鹿皮來交換鹽、布、鐵、銅等物品的事。
◎1584年福建漳州人三泰在本島與閩南作易物貿易(在1584年前已完成九次台海雙邊貿易),轉運鹿皮、硫磺。
◎1589年福建巡撫周寀議改所訂船引為:「東西二洋共八十八隻。又有小番名雞籠、淡水、地鄰北港捕魚之處,產無奇貨,水程最近,與廣東、福建、寧州、浙江、北港船引一例,原無限數,歲有四、五隻或七、八隻不等」。
◎1592年豐臣秀吉致書台灣高山國,表示日本要入侵佔領遭拒,倭寇蝴蝶軍侵犯雞籠、淡水。
◎1593年豐臣秀吉派家臣到高砂國催促納貢未成。
◎1593 年東西二洋照舊通販,追加占陂等十二處,共湊一百隻,販雞籠、淡水,歲以
十二隻為準。後增至一百十七張船引。1603年再增二十張。
◎1597年西班牙人自日本南返菲律賓時,刺探雞籠。雞籠島(今和平島)有凱達格蘭族300餘人。
◎1603年日本人基督教徒喜左衛門來到雞籠島上,並與當地的原住民婦人依娃緹娜結婚,育有二女。
◎1609年德川家康派馬睛有信來台灣遭拒未成,擄住民而歸。
◎1615年德川家康派山村等安攻打雞籠,遇風失敗及遭當地住民殺害。
◎1616年日本德川時代之初期獎勵在雞籠地方移民,開始有日本人定居之記錄。同年日本薩摩藩敗兵以八幡船隊流竄雞籠。
◎1620年菸草由呂宋傳入福建,後傳入雞籠。
◎1622年福建守備王夢熊及大洋商黃明佐代表大明帝國建議荷蘭人離開澎湖,到雞籠、淡水。荷蘭被海盜李旦詐騙,選擇大員灣(今台南安平)。
◎1623年福建廈門道台派官商洪千總,調查本島及雞籠灣,詐騙荷蘭長官,以雞籠住民兇悍危險,不利開港。
◎1626年起,鄭芝龍稱霸於台灣海峽、控制了通往南洋、台灣、日本的各方面航路,包括通往雞籠在內。。
◎1626年5月5日,西班牙人以大划船2艘、戎克船12艘、士兵300名(漢人傭兵130名)所組成的遠征軍艦隊,自菲律賓的卡迦揚(Cagayan)港出發,避開已被荷人佔據的台灣西岸,取路自巴士海峽,再繞道東海岸北上,遠征台灣北部。
◎1626年5月西班牙勘察雞籠島及雞籠灣,島上有1500間干欄式高腳香木屋,1500居民。島的對岸之漢人部落稱為「巴利安」。
◎1626年5月12日西班牙人就在距離不遠的北岸邊,發現了一個極為安全、且可容納船隻500艘的港口,乃將其取名為Santisima Trinidad,意即「至聖三位一體」,在經實際測量後,西班牙艦隊即刻駛入港區,並加以佔領。當時,這個在西班牙人眼中所謂難得的良港,正是今天的基隆正濱漁港(最早期的基隆港)!
◎1626年5月16日西班牙佔領本島,拆除海邊房舍‧規劃港埠碼頭,建立全台灣第一座天主教教堂兼學校~諸聖堂,稱為托多士聖得(Todos-los-Santos),建聖薩爾瓦多城(聖救主城)為西班牙福摩爾沙太守府,隸屬西班牙國王菲律普四世王室的菲律賓總督管轄。
◎1626年西班牙雞籠第一任長官~安東尼(Antonio Carenen De Vavaldes)到任。
◎1627年西班牙啟用聖薩爾瓦多街港埠(福州街),建造雞籠到金山海邊馬路。
◎1627年西班牙在雞籠設立學校,課程以天主教理、拉丁語、文藝、神學等。
◎1627年西班牙多明我會在八尺門漢人部落(巴利安)設立教堂,前後花費兩萬特加特。
◎1627年本島凱達格蘭族生活進入西班牙文化影響,開始使用流利的西班牙語、西班牙槍砲、信仰天主教及服裝飲習慣朝歐式村落生活作調整改變,並接受西班牙批索銀幣為易物貨幣。
◎1627年雞籠西班牙人南下攻打大員灣荷蘭人,遇暴風雨未成。
◎1628年3月13日,一名滿洲官員訪問聖薩爾瓦多城堡,打開滿洲人政府與西班牙貿易往來。
◎1627~1629年西班牙從雞籠出兵攻下淡水,建聖多明哥城。
◎1630年雞籠住民受洗於天主教超過300人。
◎1630年雞籠城,貯鐵砲,明崇禎三年鑄。聖薩爾瓦多城(雞籠城)~台灣第一座城堡落成。
◎1631年雞籠、淡水賣出60000擔硫磺。
◎1632年3月西班牙人80餘人在一次滿月時沿淡水河進入台北,沿基馬遜河(今基隆河)回到雞籠本島。
◎1632年西班牙天主教神父愛斯基委(Jacinto Esquivel)於雞籠創辦一教育漢人及日本人子弟之學校,名為「學林」,授以教理、拉丁語、文藝及神學等課程,希望養成前往中國與日本傳教之牧師。然翌年因愛斯基委神父身亡,而使「學林」之教學中斷。
◎1632年日本人亦來此與平埔族人貿易,三艘日本帆船滿載鹿皮回國,獲利遠勝絹綢交易。
◎1632年福州官員來雞籠島上聖薩爾瓦多城作通商考察,開放福州、雞籠航線。
◎1633年日本人受僱於西班牙人在雞籠種植農作。
◎1633年起,日本德川幕府厲行禁教,採取了鎖國政策,影響雞籠轉口經濟。
◎1634年西班牙人以在其控制區域分為聖薩爾瓦多行政區、淡水省、哆囉滿省、噶瑪蘭省,雞籠島為西班牙太守府所在,隸屬西班牙菲律賓總督管轄。
◎1634年和平島南岸22艘商用帆船同時入港,聖薩爾瓦多街轉口貿易興盛,西班牙人與凱達格蘭兵征服噶瑪蘭。
◎1638年閩南漳州人次第移民入墾雞籠。
◎1638年西班牙人不僅自淡水撤兵,又減少社寮島上的守兵人數,並且毀壞一部份的城堡(包括淡水的聖明牙哥城)。
◎1640年西班牙的雞籠城守備兵約400餘名(西班牙兵50,班班迦土人兵30,奴隸200,漢人士兵130)。
◎1640年西班牙末代長官~康薩羅(Gonzaro Portilio)到任。
◎1641年8月荷蘭人上尉林哈率317人乘船攻打雞籠城,燒毀對岸村莊。
◎1641年荷蘭長官遞招降書於西班牙雞籠聖薩爾瓦多城主遭拒。
◎1642年8月荷蘭東印度公司打敗西班牙,改建北荷蘭城,清點戰利品計有四十尊大炮、二萬五千銀元及價值一百萬銀元以上的貨物(鹿皮、硫磺),這場戰役驅逐西班牙勢力於台灣之外,且令他歡天喜地來獨攬這個美麗島上豐富的資源,連慶8日。
◎164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雞籠第一任長官恰孔色(Henrdr ic Harconse)太守到任。
◎1644年荷蘭開始掃蕩台灣北部原住民村落之後,本島成為向荷蘭東印度公司納貢的據點。
◎1644年荷蘭人開創「瞨社」制度。
◎1645年10月閩南人陶肯率領同鄉攻打北荷蘭城失敗後,被捕綁在木輪上,以鐵鎚活活打死,並以此示眾,餘黨遣返福建。
◎1651年7月雞籠發生嚴重腹瀉傳染病,醫院床位爆滿,一席難求,患者為荷蘭人與凱達格蘭族人居多,日本人與漢人反而無事。
◎1653年11月 雞籠本地及全台灣島,遭蝗災,飛蝗如黑雲,摧毀全年收成,引起大饑荒及熱發燒傳染病,使得死亡率激增。
◎1654年1月雞籠瘟疫,有37人感染致命。
◎1654年3月12、25日及5月7、20、22、30日地震搖晃本地,像在海上搖晃船一樣。
◎1655年全台灣地震頻頻,鄭成功部隊攻打雞籠未成。
◎1655年荷蘭人任命馬修士為雞籠區宣教師。
◎1661年6月雞籠荷蘭人撤離到日本長崎。荷蘭人的守備人員及他們的眷屬、奴隸共計170人便在6月撤離了社寮島,而這其中甚至還包括了原住民女性1 1人,及原住民小孩10人。
◎1662年8月西班牙廈門多明我會主持人李科羅(義大利籍)寄碇雞籠島,為凱達格蘭族主持教務。
◎1664年明清談判破裂,打破了荷蘭人的美夢,所以荷蘭人自行領軍抵達雞籠,修復舊城並擴大城址,並派商務代表駐於福州。
◎1665年西班牙廈門多明我會主持人李科羅(義大利籍)在荷蘭兵佔領的雞籠,對城兵及凱達格蘭族傳教,居留一年。
◎1665年明鄭諮議參軍陳永華請申屯田之制,以拓番地、漢人拓殖雞籠。
◎1666年鄭經軍隊北襲雞籠荷軍,親隨營林鳳(今有林鳳營地名)戰死。
◎1666年前後,漢人在台灣的人數已有十五萬到二十萬人之多。
◎1667年滿洲官員與荷蘭會商對付鄭經部隊。
◎1668年清國裁福建水師提督,焚戰艦,示無意海上。荷蘭人看破聯合清國收復台灣的美夢,於此年十月十八日(陽曆)撤離雞籠,從此到明鄭投降為止,再也沒踏進台灣一步。
◎1668年鄭經部下林陞攻下北荷蘭城,拆城離去。
◎1669年明朝軍隊重建雞籠砲城,設立東寧王國天興州北路雞籠安撫司,由何祐將軍屯兵防務。
◎1675年2月鄭經部將何佑,奉令將降清洪承疇之姪洪士昌、洪士恩和明朝癸未翰林泉州晉江人楊明琅家眷二百餘口,放逐於雞籠、淡水兩城,直到1683年明朝鄭克塽納降滿清。傳說當時放逐的洪、楊兩氏族,早已處決於雞籠、淡水兩城之中。
◎1680年鄭氏部隊再毀雞籠城。
◎1681年鄭氏部隊重修雞籠城,別立防守營盤,並於金包裏築屯軍營盤。
◎1682年雞籠山凱達格蘭族對抗鄭氏部隊,馮錫範命將督兵征剿未果,鄭氏令通事招撫。
◎1683年7月19日鄭克塽與北京來的吳啟爵,完成受降儀式,進入大清帝國時代,當時漢人有12萬人,雞籠島為康熙時期的雞籠社社居地。
◎1683年施琅引湧泉濟師,挽攬逕流等媽祖神蹟,具題上書賜封,並明令水師衙署崇祀媽祖,因此流傳建雞籠城背尾媽祖草寮於朝拜祈安。
◎1684年大清國開放人民出海捕魚,但限制渡臺。尤禁攜家眷、婦女至臺灣。
◎1695年大雞籠社通事賴科進入台灣東部進陘交易。
◎康熙年間雞籠島凱達格蘭族有「二十家男女六十餘人」,關於葬制有以下記載。古時人死,則將死者置之木板,移於林間或山下任其腐敗。喪家中器物家資如家中十人,則作十份,分一份與死者,棄之死人之旁。至後數十年,漢人與之雜處,始有埋葬用瓦器大矼乘貯死人,埋之戶外 ,而家業不分與死者。今則同漢人埋葬,無異。
◎1712年大雞籠社通事賴科開北投莊,建今關渡山靈山廟。
◎1713年大雞籠社通事賴科等人進入今台北縣樹林市開闢「潭底」,為該市漢人開闢之始。
◎1714年大清國派耶穌會教士到臺灣西部測量勘測,製皇輿全覽圖,包括雞籠。
◎1717年大清國禁人民私自出洋。
◎1718年閩浙總督覺羅滿保以黃曾榮任之淡水營守備駐八里坌,臺協左營把總為淡水營千把,每半年輪防雞籠。
◎1723年潘涂陳謝池各宗族順次移居社寮島聚落成集。
◎1726年藍廷珍奏賜頒匾神昭海表於社寮島媽祖廟。
◎1729年大清國定捕拿潛渡臺灣法令,嚴禁偷渡臺灣。
◎1733年郝玉麟、趙國麟奏賜頒匾錫福安瀾誥封天后。
◎1735年漢人移民大量進駐雞籠社(本島)。
◎1736年大清國巡台御史黃叔琡所著之『番俗六考』中,北部平埔族社,合稱為「北路諸羅番十」。大雞籠社在農曆二月一日、八月一日舉行會飲祭典〈祖靈祭、豐年祭〉,會飲時會抬豬遊行在社內遊行,以卜來年吉兇的習慣。
◎1737年嚴禁漢番通婚。
◎1740年禁台民招致家眷入台。
◎1747年記載雞籠島上各宗族長共議集材,選面西南相對媽祖婆印地,建宮廟名大雞籠港口天后宮,遷雞籠城背尾媽祖金身入火安座。
◎1760年准台民攜眷入台。
◎1764年清乾隆成書的(續修臺灣府志)寫著:「大雞籠嶼,城與社皆在西,又有福州街舊址,偽鄭與日本交易處。」可知,此社寮島福州街地名最遲在明鄭時代已出現。又名聖薩爾瓦多街。
◎1778年記載三府王爺迎神奉祀。
◎1788年淡北大雨雪。
◎1796年增建天后宮之二廂班偏殿置前殿中井,廟貌蘶然,宮庭遼闊。
◎1804年雞籠凱達格蘭族入噶瑪蘭,與漢人爭地。
◎1807年王得祿破海盜朱濆於大雞籠港內,朱濆倉惶而逃。
◎1809年台灣中、北部漳泉械鬥,居民死傷甚多。
◎1810年台灣戶口241217戶,人口有200餘萬人。
◎1810年北部大地震,淡北大雨雪。
◎1836年美國傳教士戴維斯著《中國總誌》,書中肯定台灣優越之通商地位。
◎1840年雞籠堡地名出現。
◎1840年姚瑩在〈在臺灣十七口設訪圖說狀〉中,指出大雞籠灣澳.....岸上居民、漁戶700餘家。
◎1841年英艦侵犯雞籠港,被駐守二沙灣「海門天險」的清兵以大砲擊退。
◎1842年社靈廟三府王爺建廟。
◎1848年英國人喬登至雞籠勘測煤礦。
◎1849年海水澄清,社寮媽祖諸神靈佑海安,社寮島各姓島民重修殿宇,書匾「海波不揚」以記。
◎1852年社寮土地公廟出現一個漢化平埔凱達格蘭族族風格的香爐鼎。
◎1854年美國馬其頓號來本島探查煤礦及雞籠城遺址,並尋找做華盛頓紀念碑的石材。
◎1858年大清國簽訂天津和平條約開放沿岸諸港,台灣島於1863年開放安平、淡水、高雄及基隆四港,並設稅務司以掌管關稅業務,從此基隆港與島內三港開始與世界溝通航運與交易,這全是由於法國拿破崙三世之提議政策。
◎1862年大雞籠社出兵攻打太平天國。社寮島社頭土地公廟建廟,土地公像是島民到今基隆嶼處,見一石頭像土地公神明而奉祀帶回。廟大不過二尺見高見寬。先拜祀紙寫土地公及香爐於小草寮。
◎1865年~漳泉拼,攻打八斗子未成。
◎1865年美商在雞籠設費爾哈士迪斯洋行經營煤礦;雞籠本地商人合組新義順郊和新義興船郊,經營大陸或國際之間的大宗出口貿易。
◎1867年美國軍艦曾往返基隆港而從事廣泛的港灣測量。
◎1868年大雞籠街地名出現,隸屬於芝蘭堡。
◎1870年大清國煤禁開放,准許開採港區附近的煤礦供給船隻需求。
◎1872年雞籠港對外開埠。
◎1872年馬偕於9月27廿日(就是首抵雞籠翌日)訪問了社寮島。據日記略述其經過如下:早晨搭舢板(Sam-pan)到社寮島,費時半個鐘頭。一看有一排低矮珊瑚築造(Co-ral built)的房屋,後面有草及矮樹繁茂的山丘。島甚小,和台灣本島僅隔一小海溝。住民大約有二百人,以捕魚(尤其夜間利用火把-with torches,按其主要對象為喜光性的魚)及種土豆、蕃薯為業。其中五十人是平埔族人。在島的一角有荷蘭人
的城寨,是一百多年前所建的,方型建築,用砂岩(Sand stone)疊起,敷上石灰,約有幾甲地,周圍外深十呎,四角有土壘,接近城壁之高,置砲於此。 多年歲月已過,但仍可看出早年的輪廓。我們也去看了附近的一小洞,從前有人刻字在那裡,年號有超過百年以上。確有人乘船觸礁而死在此地。「棕櫚島」(Palm ls)的美名是怎麼來的?我卻看不見棕櫚。就在一檳樹(Banyan)下,向一大群人傳福音並吟詩歌。平埔族人說,我們所崇拜的,也就是他們祖先所崇拜的。我們上了船要離去,有四、五十人站在二三呎深的水裡,聽我們的吟唱,是出於好奇?只有上主知道他們的真正的感受……。1875年6月22日馬偕到雞籠,下午就搭舟去社寮島上,一路吟詩,走到一小廟,就在一大樹下,向民眾傳福音。聽眾大多是漁民,非常友善,但我們所祈求的是他們心靈的得救(Salvation of their souls)……6月27日雞籠禮拜堂開幕。
◎1875年沈葆禎奏請改「雞籠」地名為「基地昌隆」的基隆,並社立台北府分府通判,1877年才完成行政地名調整。
◎1875年金包裏、雞籠、三貂三堡合置於基隆廳。基隆奠濟宮落成,主祀開漳聖王。
◎1875年基隆覺修宮建廟,俗稱「老爺廟」,主祀田都元帥,基隆北管子弟戲「西皮」派的地方廟。日治時代被改為日本蓮光寺寺院。戰後,蓮光寺被毀壞,成為覺修宮重建之地。
◎1876年清廷聘請英國工程師以西法開基隆煤礦。
◎1876年英國人布里基來本島探查煤礦並作社寮島遊記,12月18日地震海嘯摧毀雞籠。
◎1876年基隆八斗子清國井煤礦開鑿第一年銷售31000噸的煤。
◎1877年基隆堡地名出現。
◎1879年暖暖長老教會成立。
◎1884年6月15日法蘭西共和國砲擊基隆,毀社寮砲台,攻佔社寮島八個月,8月26日大清國向法國宣戰。
◎1884年7月加拿大馬階博士在社寮島佈教所傳教遭恐嚇、1886年6月在佈教所升起英國國旗後離去。
◎1885年清法天津條約簽訂,清法戰爭結束,臺灣建省。
◎1886年5月石碇、金包裏、基隆、三貂四堡,合隸屬於基隆廳,置於基隆廳理番同知。「金雞貂石」名稱出現。
◎1884年10月1日法國提督孤拔重集五艘船艦的兵力再行登陸佔領基隆,因而得到了取用不盡的煤炭燃料。當時的礦山,約分佈在今八尺門至八斗仔一帶,為了貯存煤炭,法軍口在鄰近礦場,且航運便利的社寮島上,設置了港務指揮所,及一個隨時保持著至少貯藏2,000噸煤炭的貯炭所。
◎1885年清法戰爭事平,社寮島各姓島民再修殿宇,清將劉鴻銘上奏巡撫書匾「迥波嶼岸」。
◎1885年台灣正式建省,劉銘傳為首任巡撫。
◎1886年劉銘傳完成起卸貨物之石岸碼頭一座,是為基隆港現代化拓建之始。
◎1887年3月劉銘傳修築台北基隆間之鐵路,並計劃鋪設通往高雄間的縱貫鐵路。設立台北電報局,並架設台灣島內、澎湖島及淡水基隆諸港的海陸電線。
◎1888年1月30日臺灣設省,巡撫劉銘傳公布【臺灣郵政章程】設立驛站。台北、台南為總站,基隆等為正站,建基隆廳治,創辦輪船公司,開闢南達廈門、香港、西貢、新加坡,北至上海、天津各航線,增設電信郵政業務。
◎1888年劉銘傳利用兵工填築鐵路車站附近一帶海岸,完成第一座海陸聯運碼頭,惜以工艱費鉅進行困難,未竟全功。
◎1888年擔任台灣府學的陳洛書〈社寮島秀才〉。
◎1889年基隆社寮天后宮裡還有一歷史悠久的香爐,爐上印著清光緒十五年、朱光齊致贈,爐底並印有「上海」二字,已成為天后宮珍藏的文物之一。社寮島上諸姓再議重修工峻其書「惠我無彊」匾咸念。
◎1891年前後視察台灣的福州日本領事上野專一提出報告說:台灣在政略上是將來日本最須關注的地方, 「其豐饒令人驚嘆.... 委實是天賜寶庫」,又「如致力其內地之開拓,不難創造出東方一大富饒之土地於該島上。稻垣滿次郎在其<東方策結論草案>,以「台灣之位置可喻為東方之君士坦丁堡,故日本應從國策觀點對台灣投以最大關注。」一語喚起政府之注意。
◎1891年10月基隆台北路段鐵路通車﹐正式開啟了台灣鐵路新紀元。1908年4月20日﹐基隆﹑打狗(高雄)全線完工。
◎1892年清廷於基隆設「金砂總局」,管理砂金之開採事宜,並分別在瑞芳、暖暖、頂雙溪、四腳亭設支局。
◎1895年4月17日,清朝北洋大臣直隸 總督李鴻章與伊博文等在日本馬關(下關)春帆樓簽訂「馬關 條約」十一款,割讓台灣和澎湖列島。
◎1895年5月23日台灣民主國成立,以黃虎旗為幟,推舉唐景崧為大總統,為亞洲第一個民主國家,6月6日唐景崧逃回福建。5月26日大清國李經芳與日本樺山總督在本島外海的橫濱號完成政權交接,6月3日日本軍隊攻佔本島及基隆,清兵敗走。
◎1895年台灣納入日本版圖,成立台灣總督府,首任總督為樺山資紀。日本帝國進入本地,全面實施現代產業開發建設。
◎1895年臺灣割讓給日本的時候,臺灣漢人有二百五十五萬人。
◎1895年基隆港灣居民約7000餘人。
◎1896年和平島建立全台灣第一個氣象觀測所。
◎1896年4月20日依據【臺灣總督府郵政電信局官制】改稱基隆二等郵便電信局,開辦郵務、儲金、匯兌、電報等項業務,實施與日本國內同步之郵政制度,是為基隆現代郵政設置之始。
◎1896年9月16日基隆國語(日本語)傳習所授課開始。
◎1897年日本學者鳥居龍藏在社寮島調查凱達格蘭族現況,只剩下28戶,人口數116人,其中男57人、女59人;而緊臨社寮島對岸的八尺門,也有5戶的平埔族人,共計24人,男、女各半。
◎1899年日本政府廢止「日語傳習所」,以令第二十七號訂定「蕃人子弟」進入公學校之規定。
◎1899年起著手的基隆港建港的拓寬工程正在進行。天然良港的基隆港,由於在退潮時大部分成為淺灘,小船尚可行駛,但輪船不易通航,只得在海面上拋錨。基隆港:1899-1902 年完成第一期工程,1906-1911 年完成第二期工程 。
◎1900年基隆醫院落成,俗稱大病院。
◎1903年基隆港貿易額超越淡水港,成為全台最大貿易港,另在安瀾橋附近設立「基隆要塞司令部」。
◎1904年日本伊能嘉矩在其台灣蕃政志中,將台北地區的平埔族定名為凱達格蘭族。
◎1905年社寮島上開始有琉球漁民前來定居,並且在島上的西南側形成了一個琉球人的聚落,當地居民稱做「琉球仔埔」。
◎1905年日本人建立光尊寺,屬佛教真宗本願寺院派,現改名為佛光山極樂寺。
◎1908年日本神道教設立金光教會所,現為中國國民黨基隆市黨部。
◎1909年設基隆大沙灣為海水浴場,區內後增建有兒童園與水族館,日本人稱為「孤拔海濱」。1966年填築碼頭消失。
◎1909年法國政府商得日本政府同意,重修法國人公墓,並立紀念碑,以表揚客死異鄉的軍魂。
◎1911年輪船拖網漁業引進,另日本人在小基隆山〈今基隆市中正公園忠烈祠〉,建金刀比羅神社,奉祀大物主命、崇德天皇二神,1914年合祀天照大神、造化三神、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改稱為基隆神社。
◎1911年鄉人保正池清祥、池國連與基隆保正許梓桑赴湄州登祖廟捐資迎湄州媽祖奉祀基隆社寮天后宮﹝祖廟記其事﹞,後因故轉祀慶安宮,雙方議定年力例農曆四月十九,迎我天后神尊,返宮作客,供眾信祭拜禱佑。。
◎1911 年前臺北, 基隆, 臺中, 臺南, 高雄以地方稅開支創辦供給電力。鄉村地區無電力供應。
◎1912年底基隆市本區(從今日安瀾橋到八尺門,包括和平島)戶數1284戶,人口4994人,日本人有2326人,且都從事與水產漁業相關的產業,也帶動基隆現代漁業。
◎1913年基龍第二尋常小學校設立,後改稱為日新小學校,今為基隆市立中正國民小學。
◎1913年日本人為紀念大正天皇,闢建高砂公園。
◎1914年鏢旗魚(刺丁鰻)漁法引進。
◎1915年社寮庄戶口252戶1135人男583人女552人,日本人123人男72人女51人。
◎1915年時基隆港灣居民增加至37064人,1924年時58524人,1940年時100151人
◎1915年琉球漁民引進潛水漁業,擔任指導的是琉球知念村久高島的內間長三﹝1901~ 1953在台﹞綽號"yamagaiya"。內間以潛水方式進行漁撈,拿看魚叉潛入海底,戳蝦、烏賊、章魚、底魚、或放荷,把裝有食餌的竹籠沈到海底,引誘魚貝類加以捕獲,還有拖繩漁業等的方法,漁船的操舶法,獨木舟的操作法,連潮流和星座的觀測法,反正教一切「海的工作」,後來被社寮島人尊稱為「海神」。
◎1918年基隆船渠會社,於1937年在社寮町併入台灣船渠株式會社,後為台灣造船公司,為全台第一個現代化大造船廠。同年中華民國北京政府公布漢字「注音字母」。
◎1919年機船底曳網漁業也相繼傳入,才有社寮島漁民受僱於日本人,擔任遠洋漁船的船員。
◎1920年社寮島行政隸屬,改入基隆街,社寮大字,下分社寮、八尺門二小字隸屬於基隆郡。另以彭佳嶼設為一行政單位。1945年後曾設彭佳里行政單位。
◎1920年日人調查基隆市的平埔族人口,共計有171人,而其中社寮島上的凱達格蘭族人數,就佔100多人,但這其中包含部份是從三貂的龜霧社所遷移來的。
◎1920年基隆無線電信局設立。
◎1921年在社寮島上的琉球人就有300名左右。到了1930 年琉球人聚落的戶數更達百戶,其中有70戶人家專門從事漁業方面的工作,而其他也有從事雜貨店、船工、農業、飲食店、代書業等。隨後陸續又有琉球人前來這裡定居,使得人數呈倍數增加,當年最興盛時,島上的琉球人口數還曾達到500名左右。同年10月7日臺灣文化協會成立。
◎1922年社寮島西南端236公尺海堤完工,社寮島人江萬壽為該工程工頭。
◎1923年社寮島漁戶200戶,業者250人,發動機船6艘、漁船140艘。
◎1923年基隆八尺門設立鰹魚製造試驗所,1927年改為臺灣總督府水產試驗場,1941年改為臺灣總督府水產試驗所。所址在和平島上。
◎1924年基隆街升格為基隆市,直轄於台北州。
◎1924年台北州基隆高等女學校創建,是基隆市最早的公立中等學校,1926年校舍落成,今為基隆女子高級中學。
◎1924年基隆市漁會組織的起始,是就市街莊為組織區域,而分別組成「漁業組合」。至1936年,始將和平島 (當時名為社寮島 )、八斗子及基隆延繩漁業等幾個「漁業組合」,合併組成「基隆市漁業協同組合」。1944年「台北州水產會基隆市分會」與上述「漁業協同組合」、合併改組為「基隆市漁業會」。
◎1925年往來基隆、神戶間的航線有6艘,平均大約間隔2天半航行一艘,在當時,其次數之繁可以想見。
◎1926年日本人對於住於臺灣的漢人 ,作了一次祖籍的調查。結果是福建人佔了總數的百分之八十三點七,廣東人則佔百分之十五點六。在福建人的百分之八十三點七裡面,泉州人佔了百分之四十五,漳州人佔了百分之三十五。
◎1926年『大日本帝國陸地測量部』所繪五萬分之一的『台北地形圖』上,標名淡水河北部支流為基隆河,而確立基隆河之定名至少要到日據時期中期了。
◎1927年合資會社久野造船所設立社寮町。
◎1927年台北州基隆中學創建,擇定八堵暖暖河畔為校址,民眾不服,乃組織「大沙灣建校建校期成同盟會」,引起基隆首次民眾抗議事件,但官方不理,學校在1929年完成。並定於4月12日為校慶紀念日。
◎1929~1934年基隆水產漁港完工。
◎1929年11月設立社寮島漁業組合,以漁業增產及資金貸放為宗旨,組合員35人全為日本人,社址在基隆市社寮町251。
◎1929年基隆漁港於5月14日興工建築,l934年5月31日峻工,建築費用達83萬4000日圓。
◎1930年社寮島西南邊曾挖出過六角城。
◎1930年興築「合同廳舍」,港務局、基隆稅關、築港出張所、海事出張所、米穀檢查所等與港灣有關的辦公廳均合設於此,完工於1934年。
◎1931年社寮島〈今和平島〉改制社寮町,基隆田寮港運河經整治完成並通航。
◎1932年,鈴木民部調查基隆的琉球人聚落的實況,以《社寮島的漁民部落問題》為題,在《台灣時報》上報告。他的報告指出,按1930年人口普查所確認的琉球人聚落的戶數約為一百戶,總人口二百五十餘名,以漁業為專業的有七十戶、雜貨店五戶、木匠﹝船﹞四戶、農業二戶、飲食店二戶、代書業一戶,以及其他。
◎1934年「社寮町萬善堂」的由來,是日本政府在社寮島﹝今和平島﹞築基隆橋開和一路時,所挖出成千上百具的骨骸,由社寮島民清理後而集中至南榮公慕上的現址安葬。
◎1934年基隆鄉土館,原址為大清國海關衙門,今為基隆市中正路旁的復興館〈海關宿舍〉。
◎1935年基隆橋(今舊和平橋)完工。
◎1935年社寮島上的凱達格蘭族後裔已退減至80多人。
◎1935年興建日治時代的水產館,即是基隆區漁會舊漁會大樓。當時內部設有郵局、海事局、水產試驗所、漁會辦公室等,可說是現代化的辦公大樓。
◎1936年出現時已改用動力漁船作業,發展到基隆社寮島,盛極一時。
◎1936年八尺門金銅礦砂裝船場完工。
◎1937年日本政府重劃道路,基隆社寮天后宮廟拆除,僅留左廂偏殿奉祀媽祖。
◎1937年創立「真砂公學校」,1941年改稱為「真砂國民學校」,今為基隆市立正濱國民小學。
◎1937年8月14日下午4時,中華民國空軍分隊長鄭少愚至翁家埠發現 一架日機(在廣德附近投彈後折回的淺野隊),追擊至曹娥江,經連續攻擊六七次,該機受重創,迫降於基隆社寮島( 今和平島 )附近,重傷報廢。
◎1937年台灣船渠株式會社成立,全台灣第一個現代造船場。
◎1938年社寮町3971人,本省人1949人、日本人(含琉球人、朝鮮人)1617人、其他405人(中國籍寄寓人以及外國人)。
◎1940年懂日語的臺人人數,激增到二百八十餘萬,佔全臺人口總數的51%,日本台灣總督府遂盡權力推行「國語常用運動」。以其完全禁絕台語而代以日語。
◎1940年2月10日是日本台灣總督府制訂日本「皇紀紀元二六六○年紀念日」為改姓名運動實施日。1940年8月11日,改姓名運動實施半年,朝鮮約有二千萬人響應;臺灣的漢人則僅有168人配合。
◎1940年7月日本中央政界成立第二次近衛內閣,10月12日成立「大政翼贊會」,並公佈「國民精神總動員令」,展開「舉國一致」體制,臺灣人皆必須變成恭順的「皇民」。
◎1941年4月19日,臺灣總督府組織「皇民奉公會」,「奉公壯年團」、「產業奉公團」、「挺身奉公隊」、「文學奉公隊」以及由未婚女性所組成的「桔梗俱樂部」等作為外圍團體。
◎1941年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皇民奉公會」成為驅策戰爭總動員的機關,並設置「拓南農業戰士訓練所」、「拓南工業戰士訓練所」、「海洋訓練所」、「高砂青年隊」等組織,訓練臺灣青年,投入戰爭,擔任軍伕。將近二十一萬人被動員到東南亞及華南戰線,其中約有兩萬八千多人充當炮灰戰死。
◎1942年4月1日,臺灣正式實施「陸軍特別志願兵制度」。
◎1943年西部電燈用戶數 43 萬戶, 佔總戶數37%,裝置電燈 148 萬盞,平均每人 0.22 盞 。
◎1944年新任臺灣總督兼日本陸軍第十方面軍司令官安藤利吉,在臺灣實施徵兵制。
◎1945年11月9日成立中華民國臺灣省基隆港務局。
◎1946年2月17日中華民國國軍登陸臺灣基隆。
◎1946年4月2日基隆國語(北京話)推行所成立。
◎1946年11月1日社寮島島民謝石角先生擔任基隆市中正區區長(1946.11.1~1951.5.1)
◎1946年第一屆里長選舉當選者:社寮里里長張建賢先生、副里長蘇炎先生,和寮里里長王得先生、副里長蔡紅英先生,平寮里里長林有桐先生、副里長劉鼎霖先生。
◎1947年2月28日發生台北天馬茶房緝私菸引發民怨事件,3月8日從上海開來的21師鎮壓部隊登陸基隆港。
◎1947年3月8日~13日發生二二八事件株連式屠殺─社寮島船寮事件,社寮島成為槍決場。
◎1947年5月26日日本人金關丈夫等四位,在社寮島發掘石棺,棺形為淡赤灰色砂岩拼成之石板棺,其所包含之先史陶器與基隆市大沙灣相同,石棺出土最盛時,曾被波浪漂至海岸。
◎1948年12月,中華民國蔣介石總統將中央銀行庫存黃金2004459市兩運抵臺灣,又再運出黃金151箱,合純金572899市兩,銀幣一百箱,合四百萬元,借用海關巡艦「海星號」裝運,前往廈門。1949年1月10日蔣介石再命令蔣經國會同中央銀行總裁俞鴻鈞將央行現金移存臺灣。故宮國寶也開始分批運來臺灣。
◎1949年4月24日共軍攻下南京總統府,6月15日臺灣改幣制舊臺幣40000:新台幣1:0.2美元。12月7日中華民國政府遷抵台北。
◎1949年2月10日,央行所存黃金、白銀,多已被運至臺灣、廈門,上海僅餘20萬黃金。2月22日,故宮文物第三批運抵臺灣,只剩次級品留在大陸。5月15,京滬杭警備總司令湯恩伯又親筆寫信給中央銀行:「為適應軍事,貴行現有黃金銀元除暫留黃金5000兩銀元300000元外,其餘即移存於本部指定之安全地點,需要時陸續提用。」5月17日,湯恩伯自央行帶走黃金198000餘兩、銀元1200000元,上海央行所存黃金、白銀到此幾乎全數被蔣介石提走。
◎1949年基隆社寮天后宮〈大雞籠港口天后宮〉重建於舊址的斜後方,但面積已無法與原來的相比擬。此廟的結構部份由宜蘭師父陳阿挺建成,而在木雕部份則由民俗大師黃龜理與另一宜蘭師阿土分場所,完成。乃將廟宇從中軸線一分為二,由兩邊師父互相較勁,以分高低。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6月27日美軍第七艦隊巡防臺灣海峽。7月2日臺灣地方自治開始。
◎1950年2月基隆市正濱國民學校分校定名為基隆市中正區第四國民學校,有六個班級,學生共兩百餘名,首任校長為林國焌先生。為和平國民小學前身。
◎1952年2月17日臺灣省教育廳通令中學生蓄髮,男生不得超過三公分、女生短髮,長度不過耳際。
◎1954年1月23日韓戰反共戰俘抵達臺灣基隆港。
◎1954年大學聯考制度開始,採統一命題,統一分發方式錄取學生。
◎1955年2月6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決定自大陳島全面撤軍民來台灣。大陳義胞進入基隆和平島。
◎1957年基隆和平堂創立於和平橋頭(和一路46號)的基隆和平堂屬信義會。
◎1958年8月23日金門砲戰爆發。
◎1962年臺灣電視公司開播。
◎1965年創立的和平島教會(平一路31號)屬長老教會,前身則為沙灣教會。
◎1966年填基隆大沙灣海水浴場為東岸9~15號貨櫃碼頭。
◎1968年臺灣實施九年義務國民教育。
◎1969年基港大樓完工,現為基隆港務局,中正公園的大佛觀世音像落成,高22.5公尺。
◎1971年和平島和憲里的誕生,是因在社寮里內有大陳島民和原住民聚居的「和憲莊」,而獨立一里。
◎1973年布拉哥油輪觸礁事件,所外洩的原油致使和平島附近的海底生物大量死亡。
◎1974年基隆港務局炸和平島尖山頭,以廢土填出海埔新生地,以做為八尺門危險貨品倉庫碼頭區。
◎1979年新和平橋〈無橋樑〉完工。
◎1980年基隆市立游泳池落成。
◎1981年基隆市立體育館落成。
◎1989年基隆市人口36萬人。
◎1993年9月開放基隆嶼為離島海洋公園。
◎1995年7月公告基隆市棉花嶼、花瓶嶼為野生動物重要的棲息環境,劃定為野生動物保育區。
◎1996年和平島各姓島民再議重修基隆社寮天后宮,保留前人工藝,原殿作宮頂翻修、改建文昌武聖偏殿、擴建圓通藥師后殿、社寮文史館、行政大樓等,聖像翼翼、丹漆煌煌、其庭植植,堪稱本島廟宇歷來最大之建設。總統李登輝、副總統連戰及省長宋楚瑜賀匾「神昭海表」、「錫福安瀾」、「惠我無疆」共為記。
◎2000年進入社區總體營造,建立永續經營的發展。
◎2000年1月22日至4月9日,社寮島文史工作室自費舉辦雞籠社寮影像文史展覽,開地方文史近五百年來的第一次文史工作成果發表風氣。
◎2001年3月18日雞籠文史協進會成立,首任理事長洪連成、總幹事薛麗妮。
◎2001年5月20日雞籠文史協進會新辦公處啟用〈中正路230號日式古屋〉。
社寮島雞籠灣年紀大事紀《 社 寮 島 文 史 收 錄 》
◎2500B.C.~1000B.C.* 沿著基隆、淡水之間的北海岸和關渡以下的淡水河岸,古老的先民正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期,主要使用的器物仍以繩紋陶器為主,石器類型則以凹石最常見,史稱「老崩山系統文化」。
◎500A.D.~1600A.D.* 台北盆地向東北延伸至宜蘭,向南到桃園、新竹等地的凱達格蘭、噶瑪蘭平埔族先民,大量使用煉鐵製造生產工具,取代傳統石製品,而特殊的「無頭側身屈肢」的埋葬方式,可見「十三行文化」已出現聚落或族間的獵首戰爭行為。
◎1544年歐洲商船經台灣附近,船上葡萄牙水手稱台灣島為Formosa福爾摩沙島(美麗之島)。
◎1554年葡萄牙製圖家羅伯‧歐蒙所繪的世界地圖中出現Formosa福爾摩沙島。
◎1555年大明國鄭舜功著「日本一鑑」繪有大惠國台灣島的雞籠山。
◎1560年日本之蝴蝶軍漸次擴張其範圍,活動於中國南方大陸一帶。其基地當時就設在台灣島之北部。且將雞籠港內附近之原住民予以征服。
◎1563年戚繼光打敗日本倭寇,倭寇轉攻雞籠,雞籠國破,凱達格蘭族退居山後。
◎1567年大明國開放海禁,發給往雞籠、淡水的船引,每年6~10艘帆船。
◎1574年7月大明國福建總兵胡守仁招漁民劉以道,諭東番(凱達格蘭族?)合剿海盜林鳳。
◎1575年張燮之著作「東西洋考」中,說明大陸來台的漁夫與台灣北部平埔族交易之事。
◎1580~1590年,福建漳泉兩州每年近十艘到雞籠、淡水,基隆社寮媽祖本尊留駐本地。
◎1582年7月雞籠的凱達格蘭族到亞洲大陸東海沿岸交易鹿皮及黃金,被西班牙船長法蘭西斯古(FRANCISO GUALLE)的航海日記上也記載著,臺灣的凱達格蘭族先住民駕著小帆雙船到中國海岸,用鹿皮來交換鹽、布、鐵、銅等物品的事。
◎1584年福建漳州人三泰在本島與閩南作易物貿易(在1584年前已完成九次台海雙邊貿易),轉運鹿皮、硫磺。
◎1589年福建巡撫周寀議改所訂船引為:「東西二洋共八十八隻。又有小番名雞籠、淡水、地鄰北港捕魚之處,產無奇貨,水程最近,與廣東、福建、寧州、浙江、北港船引一例,原無限數,歲有四、五隻或七、八隻不等」。
◎1592年豐臣秀吉致書台灣高山國,表示日本要入侵佔領遭拒,倭寇蝴蝶軍侵犯雞籠、淡水。
◎1593年豐臣秀吉派家臣到高砂國催促納貢未成。
◎1593 年東西二洋照舊通販,追加占陂等十二處,共湊一百隻,販雞籠、淡水,歲以
十二隻為準。後增至一百十七張船引。1603年再增二十張。
◎1597年西班牙人自日本南返菲律賓時,刺探雞籠。雞籠島(今和平島)有凱達格蘭族300餘人。
◎1603年日本人基督教徒喜左衛門來到雞籠島上,並與當地的原住民婦人依娃緹娜結婚,育有二女。
◎1609年德川家康派馬睛有信來台灣遭拒未成,擄住民而歸。
◎1615年德川家康派山村等安攻打雞籠,遇風失敗及遭當地住民殺害。
◎1616年日本德川時代之初期獎勵在雞籠地方移民,開始有日本人定居之記錄。同年日本薩摩藩敗兵以八幡船隊流竄雞籠。
◎1620年菸草由呂宋傳入福建,後傳入雞籠。
◎1622年福建守備王夢熊及大洋商黃明佐代表大明帝國建議荷蘭人離開澎湖,到雞籠、淡水。荷蘭被海盜李旦詐騙,選擇大員灣(今台南安平)。
◎1623年福建廈門道台派官商洪千總,調查本島及雞籠灣,詐騙荷蘭長官,以雞籠住民兇悍危險,不利開港。
◎1626年起,鄭芝龍稱霸於台灣海峽、控制了通往南洋、台灣、日本的各方面航路,包括通往雞籠在內。。
◎1626年5月5日,西班牙人以大划船2艘、戎克船12艘、士兵300名(漢人傭兵130名)所組成的遠征軍艦隊,自菲律賓的卡迦揚(Cagayan)港出發,避開已被荷人佔據的台灣西岸,取路自巴士海峽,再繞道東海岸北上,遠征台灣北部。
◎1626年5月西班牙勘察雞籠島及雞籠灣,島上有1500間干欄式高腳香木屋,1500居民。島的對岸之漢人部落稱為「巴利安」。
◎1626年5月12日西班牙人就在距離不遠的北岸邊,發現了一個極為安全、且可容納船隻500艘的港口,乃將其取名為Santisima Trinidad,意即「至聖三位一體」,在經實際測量後,西班牙艦隊即刻駛入港區,並加以佔領。當時,這個在西班牙人眼中所謂難得的良港,正是今天的基隆正濱漁港(最早期的基隆港)!
◎1626年5月16日西班牙佔領本島,拆除海邊房舍‧規劃港埠碼頭,建立全台灣第一座天主教教堂兼學校~諸聖堂,稱為托多士聖得(Todos-los-Santos),建聖薩爾瓦多城(聖救主城)為西班牙福摩爾沙太守府,隸屬西班牙國王菲律普四世王室的菲律賓總督管轄。
◎1626年西班牙雞籠第一任長官~安東尼(Antonio Carenen De Vavaldes)到任。
◎1627年西班牙啟用聖薩爾瓦多街港埠(福州街),建造雞籠到金山海邊馬路。
◎1627年西班牙在雞籠設立學校,課程以天主教理、拉丁語、文藝、神學等。
◎1627年西班牙多明我會在八尺門漢人部落(巴利安)設立教堂,前後花費兩萬特加特。
◎1627年本島凱達格蘭族生活進入西班牙文化影響,開始使用流利的西班牙語、西班牙槍砲、信仰天主教及服裝飲習慣朝歐式村落生活作調整改變,並接受西班牙批索銀幣為易物貨幣。
◎1627年雞籠西班牙人南下攻打大員灣荷蘭人,遇暴風雨未成。
◎1628年3月13日,一名滿洲官員訪問聖薩爾瓦多城堡,打開滿洲人政府與西班牙貿易往來。
◎1627~1629年西班牙從雞籠出兵攻下淡水,建聖多明哥城。
◎1630年雞籠住民受洗於天主教超過300人。
◎1630年雞籠城,貯鐵砲,明崇禎三年鑄。聖薩爾瓦多城(雞籠城)~台灣第一座城堡落成。
◎1631年雞籠、淡水賣出60000擔硫磺。
◎1632年3月西班牙人80餘人在一次滿月時沿淡水河進入台北,沿基馬遜河(今基隆河)回到雞籠本島。
◎1632年西班牙天主教神父愛斯基委(Jacinto Esquivel)於雞籠創辦一教育漢人及日本人子弟之學校,名為「學林」,授以教理、拉丁語、文藝及神學等課程,希望養成前往中國與日本傳教之牧師。然翌年因愛斯基委神父身亡,而使「學林」之教學中斷。
◎1632年日本人亦來此與平埔族人貿易,三艘日本帆船滿載鹿皮回國,獲利遠勝絹綢交易。
◎1632年福州官員來雞籠島上聖薩爾瓦多城作通商考察,開放福州、雞籠航線。
◎1633年日本人受僱於西班牙人在雞籠種植農作。
◎1633年起,日本德川幕府厲行禁教,採取了鎖國政策,影響雞籠轉口經濟。
◎1634年西班牙人以在其控制區域分為聖薩爾瓦多行政區、淡水省、哆囉滿省、噶瑪蘭省,雞籠島為西班牙太守府所在,隸屬西班牙菲律賓總督管轄。
◎1634年和平島南岸22艘商用帆船同時入港,聖薩爾瓦多街轉口貿易興盛,西班牙人與凱達格蘭兵征服噶瑪蘭。
◎1638年閩南漳州人次第移民入墾雞籠。
◎1638年西班牙人不僅自淡水撤兵,又減少社寮島上的守兵人數,並且毀壞一部份的城堡(包括淡水的聖明牙哥城)。
◎1640年西班牙的雞籠城守備兵約400餘名(西班牙兵50,班班迦土人兵30,奴隸200,漢人士兵130)。
◎1640年西班牙末代長官~康薩羅(Gonzaro Portilio)到任。
◎1641年8月荷蘭人上尉林哈率317人乘船攻打雞籠城,燒毀對岸村莊。
◎1641年荷蘭長官遞招降書於西班牙雞籠聖薩爾瓦多城主遭拒。
◎1642年8月荷蘭東印度公司打敗西班牙,改建北荷蘭城,清點戰利品計有四十尊大炮、二萬五千銀元及價值一百萬銀元以上的貨物(鹿皮、硫磺),這場戰役驅逐西班牙勢力於台灣之外,且令他歡天喜地來獨攬這個美麗島上豐富的資源,連慶8日。
◎164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雞籠第一任長官恰孔色(Henrdr ic Harconse)太守到任。
◎1644年荷蘭開始掃蕩台灣北部原住民村落之後,本島成為向荷蘭東印度公司納貢的據點。
◎1644年荷蘭人開創「瞨社」制度。
◎1645年10月閩南人陶肯率領同鄉攻打北荷蘭城失敗後,被捕綁在木輪上,以鐵鎚活活打死,並以此示眾,餘黨遣返福建。
◎1651年7月雞籠發生嚴重腹瀉傳染病,醫院床位爆滿,一席難求,患者為荷蘭人與凱達格蘭族人居多,日本人與漢人反而無事。
◎1653年11月 雞籠本地及全台灣島,遭蝗災,飛蝗如黑雲,摧毀全年收成,引起大饑荒及熱發燒傳染病,使得死亡率激增。
◎1654年1月雞籠瘟疫,有37人感染致命。
◎1654年3月12、25日及5月7、20、22、30日地震搖晃本地,像在海上搖晃船一樣。
◎1655年全台灣地震頻頻,鄭成功部隊攻打雞籠未成。
◎1655年荷蘭人任命馬修士為雞籠區宣教師。
◎1661年6月雞籠荷蘭人撤離到日本長崎。荷蘭人的守備人員及他們的眷屬、奴隸共計170人便在6月撤離了社寮島,而這其中甚至還包括了原住民女性1 1人,及原住民小孩10人。
◎1662年8月西班牙廈門多明我會主持人李科羅(義大利籍)寄碇雞籠島,為凱達格蘭族主持教務。
◎1664年明清談判破裂,打破了荷蘭人的美夢,所以荷蘭人自行領軍抵達雞籠,修復舊城並擴大城址,並派商務代表駐於福州。
◎1665年西班牙廈門多明我會主持人李科羅(義大利籍)在荷蘭兵佔領的雞籠,對城兵及凱達格蘭族傳教,居留一年。
◎1665年明鄭諮議參軍陳永華請申屯田之制,以拓番地、漢人拓殖雞籠。
◎1666年鄭經軍隊北襲雞籠荷軍,親隨營林鳳(今有林鳳營地名)戰死。
◎1666年前後,漢人在台灣的人數已有十五萬到二十萬人之多。
◎1667年滿洲官員與荷蘭會商對付鄭經部隊。
◎1668年清國裁福建水師提督,焚戰艦,示無意海上。荷蘭人看破聯合清國收復台灣的美夢,於此年十月十八日(陽曆)撤離雞籠,從此到明鄭投降為止,再也沒踏進台灣一步。
◎1668年鄭經部下林陞攻下北荷蘭城,拆城離去。
◎1669年明朝軍隊重建雞籠砲城,設立東寧王國天興州北路雞籠安撫司,由何祐將軍屯兵防務。
◎1675年2月鄭經部將何佑,奉令將降清洪承疇之姪洪士昌、洪士恩和明朝癸未翰林泉州晉江人楊明琅家眷二百餘口,放逐於雞籠、淡水兩城,直到1683年明朝鄭克塽納降滿清。傳說當時放逐的洪、楊兩氏族,早已處決於雞籠、淡水兩城之中。
◎1680年鄭氏部隊再毀雞籠城。
◎1681年鄭氏部隊重修雞籠城,別立防守營盤,並於金包裏築屯軍營盤。
◎1682年雞籠山凱達格蘭族對抗鄭氏部隊,馮錫範命將督兵征剿未果,鄭氏令通事招撫。
◎1683年7月19日鄭克塽與北京來的吳啟爵,完成受降儀式,進入大清帝國時代,當時漢人有12萬人,雞籠島為康熙時期的雞籠社社居地。
◎1683年施琅引湧泉濟師,挽攬逕流等媽祖神蹟,具題上書賜封,並明令水師衙署崇祀媽祖,因此流傳建雞籠城背尾媽祖草寮於朝拜祈安。
◎1684年大清國開放人民出海捕魚,但限制渡臺。尤禁攜家眷、婦女至臺灣。
◎1695年大雞籠社通事賴科進入台灣東部進陘交易。
◎康熙年間雞籠島凱達格蘭族有「二十家男女六十餘人」,關於葬制有以下記載。古時人死,則將死者置之木板,移於林間或山下任其腐敗。喪家中器物家資如家中十人,則作十份,分一份與死者,棄之死人之旁。至後數十年,漢人與之雜處,始有埋葬用瓦器大矼乘貯死人,埋之戶外 ,而家業不分與死者。今則同漢人埋葬,無異。
◎1712年大雞籠社通事賴科開北投莊,建今關渡山靈山廟。
◎1713年大雞籠社通事賴科等人進入今台北縣樹林市開闢「潭底」,為該市漢人開闢之始。
◎1714年大清國派耶穌會教士到臺灣西部測量勘測,製皇輿全覽圖,包括雞籠。
◎1717年大清國禁人民私自出洋。
◎1718年閩浙總督覺羅滿保以黃曾榮任之淡水營守備駐八里坌,臺協左營把總為淡水營千把,每半年輪防雞籠。
◎1723年潘涂陳謝池各宗族順次移居社寮島聚落成集。
◎1726年藍廷珍奏賜頒匾神昭海表於社寮島媽祖廟。
◎1729年大清國定捕拿潛渡臺灣法令,嚴禁偷渡臺灣。
◎1733年郝玉麟、趙國麟奏賜頒匾錫福安瀾誥封天后。
◎1735年漢人移民大量進駐雞籠社(本島)。
◎1736年大清國巡台御史黃叔琡所著之『番俗六考』中,北部平埔族社,合稱為「北路諸羅番十」。大雞籠社在農曆二月一日、八月一日舉行會飲祭典〈祖靈祭、豐年祭〉,會飲時會抬豬遊行在社內遊行,以卜來年吉兇的習慣。
◎1737年嚴禁漢番通婚。
◎1740年禁台民招致家眷入台。
◎1747年記載雞籠島上各宗族長共議集材,選面西南相對媽祖婆印地,建宮廟名大雞籠港口天后宮,遷雞籠城背尾媽祖金身入火安座。
◎1760年准台民攜眷入台。
◎1764年清乾隆成書的(續修臺灣府志)寫著:「大雞籠嶼,城與社皆在西,又有福州街舊址,偽鄭與日本交易處。」可知,此社寮島福州街地名最遲在明鄭時代已出現。又名聖薩爾瓦多街。
◎1778年記載三府王爺迎神奉祀。
◎1788年淡北大雨雪。
◎1796年增建天后宮之二廂班偏殿置前殿中井,廟貌蘶然,宮庭遼闊。
◎1804年雞籠凱達格蘭族入噶瑪蘭,與漢人爭地。
◎1807年王得祿破海盜朱濆於大雞籠港內,朱濆倉惶而逃。
◎1809年台灣中、北部漳泉械鬥,居民死傷甚多。
◎1810年台灣戶口241217戶,人口有200餘萬人。
◎1810年北部大地震,淡北大雨雪。
◎1836年美國傳教士戴維斯著《中國總誌》,書中肯定台灣優越之通商地位。
◎1840年雞籠堡地名出現。
◎1840年姚瑩在〈在臺灣十七口設訪圖說狀〉中,指出大雞籠灣澳.....岸上居民、漁戶700餘家。
◎1841年英艦侵犯雞籠港,被駐守二沙灣「海門天險」的清兵以大砲擊退。
◎1842年社靈廟三府王爺建廟。
◎1848年英國人喬登至雞籠勘測煤礦。
◎1849年海水澄清,社寮媽祖諸神靈佑海安,社寮島各姓島民重修殿宇,書匾「海波不揚」以記。
◎1852年社寮土地公廟出現一個漢化平埔凱達格蘭族族風格的香爐鼎。
◎1854年美國馬其頓號來本島探查煤礦及雞籠城遺址,並尋找做華盛頓紀念碑的石材。
◎1858年大清國簽訂天津和平條約開放沿岸諸港,台灣島於1863年開放安平、淡水、高雄及基隆四港,並設稅務司以掌管關稅業務,從此基隆港與島內三港開始與世界溝通航運與交易,這全是由於法國拿破崙三世之提議政策。
◎1862年大雞籠社出兵攻打太平天國。社寮島社頭土地公廟建廟,土地公像是島民到今基隆嶼處,見一石頭像土地公神明而奉祀帶回。廟大不過二尺見高見寬。先拜祀紙寫土地公及香爐於小草寮。
◎1865年~漳泉拼,攻打八斗子未成。
◎1865年美商在雞籠設費爾哈士迪斯洋行經營煤礦;雞籠本地商人合組新義順郊和新義興船郊,經營大陸或國際之間的大宗出口貿易。
◎1867年美國軍艦曾往返基隆港而從事廣泛的港灣測量。
◎1868年大雞籠街地名出現,隸屬於芝蘭堡。
◎1870年大清國煤禁開放,准許開採港區附近的煤礦供給船隻需求。
◎1872年雞籠港對外開埠。
◎1872年馬偕於9月27廿日(就是首抵雞籠翌日)訪問了社寮島。據日記略述其經過如下:早晨搭舢板(Sam-pan)到社寮島,費時半個鐘頭。一看有一排低矮珊瑚築造(Co-ral built)的房屋,後面有草及矮樹繁茂的山丘。島甚小,和台灣本島僅隔一小海溝。住民大約有二百人,以捕魚(尤其夜間利用火把-with torches,按其主要對象為喜光性的魚)及種土豆、蕃薯為業。其中五十人是平埔族人。在島的一角有荷蘭人
的城寨,是一百多年前所建的,方型建築,用砂岩(Sand stone)疊起,敷上石灰,約有幾甲地,周圍外深十呎,四角有土壘,接近城壁之高,置砲於此。 多年歲月已過,但仍可看出早年的輪廓。我們也去看了附近的一小洞,從前有人刻字在那裡,年號有超過百年以上。確有人乘船觸礁而死在此地。「棕櫚島」(Palm ls)的美名是怎麼來的?我卻看不見棕櫚。就在一檳樹(Banyan)下,向一大群人傳福音並吟詩歌。平埔族人說,我們所崇拜的,也就是他們祖先所崇拜的。我們上了船要離去,有四、五十人站在二三呎深的水裡,聽我們的吟唱,是出於好奇?只有上主知道他們的真正的感受……。1875年6月22日馬偕到雞籠,下午就搭舟去社寮島上,一路吟詩,走到一小廟,就在一大樹下,向民眾傳福音。聽眾大多是漁民,非常友善,但我們所祈求的是他們心靈的得救(Salvation of their souls)……6月27日雞籠禮拜堂開幕。
◎1875年沈葆禎奏請改「雞籠」地名為「基地昌隆」的基隆,並社立台北府分府通判,1877年才完成行政地名調整。
◎1875年金包裏、雞籠、三貂三堡合置於基隆廳。基隆奠濟宮落成,主祀開漳聖王。
◎1875年基隆覺修宮建廟,俗稱「老爺廟」,主祀田都元帥,基隆北管子弟戲「西皮」派的地方廟。日治時代被改為日本蓮光寺寺院。戰後,蓮光寺被毀壞,成為覺修宮重建之地。
◎1876年清廷聘請英國工程師以西法開基隆煤礦。
◎1876年英國人布里基來本島探查煤礦並作社寮島遊記,12月18日地震海嘯摧毀雞籠。
◎1876年基隆八斗子清國井煤礦開鑿第一年銷售31000噸的煤。
◎1877年基隆堡地名出現。
◎1879年暖暖長老教會成立。
◎1884年6月15日法蘭西共和國砲擊基隆,毀社寮砲台,攻佔社寮島八個月,8月26日大清國向法國宣戰。
◎1884年7月加拿大馬階博士在社寮島佈教所傳教遭恐嚇、1886年6月在佈教所升起英國國旗後離去。
◎1885年清法天津條約簽訂,清法戰爭結束,臺灣建省。
◎1886年5月石碇、金包裏、基隆、三貂四堡,合隸屬於基隆廳,置於基隆廳理番同知。「金雞貂石」名稱出現。
◎1884年10月1日法國提督孤拔重集五艘船艦的兵力再行登陸佔領基隆,因而得到了取用不盡的煤炭燃料。當時的礦山,約分佈在今八尺門至八斗仔一帶,為了貯存煤炭,法軍口在鄰近礦場,且航運便利的社寮島上,設置了港務指揮所,及一個隨時保持著至少貯藏2,000噸煤炭的貯炭所。
◎1885年清法戰爭事平,社寮島各姓島民再修殿宇,清將劉鴻銘上奏巡撫書匾「迥波嶼岸」。
◎1885年台灣正式建省,劉銘傳為首任巡撫。
◎1886年劉銘傳完成起卸貨物之石岸碼頭一座,是為基隆港現代化拓建之始。
◎1887年3月劉銘傳修築台北基隆間之鐵路,並計劃鋪設通往高雄間的縱貫鐵路。設立台北電報局,並架設台灣島內、澎湖島及淡水基隆諸港的海陸電線。
◎1888年1月30日臺灣設省,巡撫劉銘傳公布【臺灣郵政章程】設立驛站。台北、台南為總站,基隆等為正站,建基隆廳治,創辦輪船公司,開闢南達廈門、香港、西貢、新加坡,北至上海、天津各航線,增設電信郵政業務。
◎1888年劉銘傳利用兵工填築鐵路車站附近一帶海岸,完成第一座海陸聯運碼頭,惜以工艱費鉅進行困難,未竟全功。
◎1888年擔任台灣府學的陳洛書〈社寮島秀才〉。
◎1889年基隆社寮天后宮裡還有一歷史悠久的香爐,爐上印著清光緒十五年、朱光齊致贈,爐底並印有「上海」二字,已成為天后宮珍藏的文物之一。社寮島上諸姓再議重修工峻其書「惠我無彊」匾咸念。
◎1891年前後視察台灣的福州日本領事上野專一提出報告說:台灣在政略上是將來日本最須關注的地方, 「其豐饒令人驚嘆.... 委實是天賜寶庫」,又「如致力其內地之開拓,不難創造出東方一大富饒之土地於該島上。稻垣滿次郎在其<東方策結論草案>,以「台灣之位置可喻為東方之君士坦丁堡,故日本應從國策觀點對台灣投以最大關注。」一語喚起政府之注意。
◎1891年10月基隆台北路段鐵路通車﹐正式開啟了台灣鐵路新紀元。1908年4月20日﹐基隆﹑打狗(高雄)全線完工。
◎1892年清廷於基隆設「金砂總局」,管理砂金之開採事宜,並分別在瑞芳、暖暖、頂雙溪、四腳亭設支局。
◎1895年4月17日,清朝北洋大臣直隸 總督李鴻章與伊博文等在日本馬關(下關)春帆樓簽訂「馬關 條約」十一款,割讓台灣和澎湖列島。
◎1895年5月23日台灣民主國成立,以黃虎旗為幟,推舉唐景崧為大總統,為亞洲第一個民主國家,6月6日唐景崧逃回福建。5月26日大清國李經芳與日本樺山總督在本島外海的橫濱號完成政權交接,6月3日日本軍隊攻佔本島及基隆,清兵敗走。
◎1895年台灣納入日本版圖,成立台灣總督府,首任總督為樺山資紀。日本帝國進入本地,全面實施現代產業開發建設。
◎1895年臺灣割讓給日本的時候,臺灣漢人有二百五十五萬人。
◎1895年基隆港灣居民約7000餘人。
◎1896年和平島建立全台灣第一個氣象觀測所。
◎1896年4月20日依據【臺灣總督府郵政電信局官制】改稱基隆二等郵便電信局,開辦郵務、儲金、匯兌、電報等項業務,實施與日本國內同步之郵政制度,是為基隆現代郵政設置之始。
◎1896年9月16日基隆國語(日本語)傳習所授課開始。
◎1897年日本學者鳥居龍藏在社寮島調查凱達格蘭族現況,只剩下28戶,人口數116人,其中男57人、女59人;而緊臨社寮島對岸的八尺門,也有5戶的平埔族人,共計24人,男、女各半。
◎1899年日本政府廢止「日語傳習所」,以令第二十七號訂定「蕃人子弟」進入公學校之規定。
◎1899年起著手的基隆港建港的拓寬工程正在進行。天然良港的基隆港,由於在退潮時大部分成為淺灘,小船尚可行駛,但輪船不易通航,只得在海面上拋錨。基隆港:1899-1902 年完成第一期工程,1906-1911 年完成第二期工程 。
◎1900年基隆醫院落成,俗稱大病院。
◎1903年基隆港貿易額超越淡水港,成為全台最大貿易港,另在安瀾橋附近設立「基隆要塞司令部」。
◎1904年日本伊能嘉矩在其台灣蕃政志中,將台北地區的平埔族定名為凱達格蘭族。
◎1905年社寮島上開始有琉球漁民前來定居,並且在島上的西南側形成了一個琉球人的聚落,當地居民稱做「琉球仔埔」。
◎1905年日本人建立光尊寺,屬佛教真宗本願寺院派,現改名為佛光山極樂寺。
◎1908年日本神道教設立金光教會所,現為中國國民黨基隆市黨部。
◎1909年設基隆大沙灣為海水浴場,區內後增建有兒童園與水族館,日本人稱為「孤拔海濱」。1966年填築碼頭消失。
◎1909年法國政府商得日本政府同意,重修法國人公墓,並立紀念碑,以表揚客死異鄉的軍魂。
◎1911年輪船拖網漁業引進,另日本人在小基隆山〈今基隆市中正公園忠烈祠〉,建金刀比羅神社,奉祀大物主命、崇德天皇二神,1914年合祀天照大神、造化三神、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改稱為基隆神社。
◎1911年鄉人保正池清祥、池國連與基隆保正許梓桑赴湄州登祖廟捐資迎湄州媽祖奉祀基隆社寮天后宮﹝祖廟記其事﹞,後因故轉祀慶安宮,雙方議定年力例農曆四月十九,迎我天后神尊,返宮作客,供眾信祭拜禱佑。。
◎1911 年前臺北, 基隆, 臺中, 臺南, 高雄以地方稅開支創辦供給電力。鄉村地區無電力供應。
◎1912年底基隆市本區(從今日安瀾橋到八尺門,包括和平島)戶數1284戶,人口4994人,日本人有2326人,且都從事與水產漁業相關的產業,也帶動基隆現代漁業。
◎1913年基龍第二尋常小學校設立,後改稱為日新小學校,今為基隆市立中正國民小學。
◎1913年日本人為紀念大正天皇,闢建高砂公園。
◎1914年鏢旗魚(刺丁鰻)漁法引進。
◎1915年社寮庄戶口252戶1135人男583人女552人,日本人123人男72人女51人。
◎1915年時基隆港灣居民增加至37064人,1924年時58524人,1940年時100151人
◎1915年琉球漁民引進潛水漁業,擔任指導的是琉球知念村久高島的內間長三﹝1901~ 1953在台﹞綽號"yamagaiya"。內間以潛水方式進行漁撈,拿看魚叉潛入海底,戳蝦、烏賊、章魚、底魚、或放荷,把裝有食餌的竹籠沈到海底,引誘魚貝類加以捕獲,還有拖繩漁業等的方法,漁船的操舶法,獨木舟的操作法,連潮流和星座的觀測法,反正教一切「海的工作」,後來被社寮島人尊稱為「海神」。
◎1918年基隆船渠會社,於1937年在社寮町併入台灣船渠株式會社,後為台灣造船公司,為全台第一個現代化大造船廠。同年中華民國北京政府公布漢字「注音字母」。
◎1919年機船底曳網漁業也相繼傳入,才有社寮島漁民受僱於日本人,擔任遠洋漁船的船員。
◎1920年社寮島行政隸屬,改入基隆街,社寮大字,下分社寮、八尺門二小字隸屬於基隆郡。另以彭佳嶼設為一行政單位。1945年後曾設彭佳里行政單位。
◎1920年日人調查基隆市的平埔族人口,共計有171人,而其中社寮島上的凱達格蘭族人數,就佔100多人,但這其中包含部份是從三貂的龜霧社所遷移來的。
◎1920年基隆無線電信局設立。
◎1921年在社寮島上的琉球人就有300名左右。到了1930 年琉球人聚落的戶數更達百戶,其中有70戶人家專門從事漁業方面的工作,而其他也有從事雜貨店、船工、農業、飲食店、代書業等。隨後陸續又有琉球人前來這裡定居,使得人數呈倍數增加,當年最興盛時,島上的琉球人口數還曾達到500名左右。同年10月7日臺灣文化協會成立。
◎1922年社寮島西南端236公尺海堤完工,社寮島人江萬壽為該工程工頭。
◎1923年社寮島漁戶200戶,業者250人,發動機船6艘、漁船140艘。
◎1923年基隆八尺門設立鰹魚製造試驗所,1927年改為臺灣總督府水產試驗場,1941年改為臺灣總督府水產試驗所。所址在和平島上。
◎1924年基隆街升格為基隆市,直轄於台北州。
◎1924年台北州基隆高等女學校創建,是基隆市最早的公立中等學校,1926年校舍落成,今為基隆女子高級中學。
◎1924年基隆市漁會組織的起始,是就市街莊為組織區域,而分別組成「漁業組合」。至1936年,始將和平島 (當時名為社寮島 )、八斗子及基隆延繩漁業等幾個「漁業組合」,合併組成「基隆市漁業協同組合」。1944年「台北州水產會基隆市分會」與上述「漁業協同組合」、合併改組為「基隆市漁業會」。
◎1925年往來基隆、神戶間的航線有6艘,平均大約間隔2天半航行一艘,在當時,其次數之繁可以想見。
◎1926年日本人對於住於臺灣的漢人 ,作了一次祖籍的調查。結果是福建人佔了總數的百分之八十三點七,廣東人則佔百分之十五點六。在福建人的百分之八十三點七裡面,泉州人佔了百分之四十五,漳州人佔了百分之三十五。
◎1926年『大日本帝國陸地測量部』所繪五萬分之一的『台北地形圖』上,標名淡水河北部支流為基隆河,而確立基隆河之定名至少要到日據時期中期了。
◎1927年合資會社久野造船所設立社寮町。
◎1927年台北州基隆中學創建,擇定八堵暖暖河畔為校址,民眾不服,乃組織「大沙灣建校建校期成同盟會」,引起基隆首次民眾抗議事件,但官方不理,學校在1929年完成。並定於4月12日為校慶紀念日。
◎1929~1934年基隆水產漁港完工。
◎1929年11月設立社寮島漁業組合,以漁業增產及資金貸放為宗旨,組合員35人全為日本人,社址在基隆市社寮町251。
◎1929年基隆漁港於5月14日興工建築,l934年5月31日峻工,建築費用達83萬4000日圓。
◎1930年社寮島西南邊曾挖出過六角城。
◎1930年興築「合同廳舍」,港務局、基隆稅關、築港出張所、海事出張所、米穀檢查所等與港灣有關的辦公廳均合設於此,完工於1934年。
◎1931年社寮島〈今和平島〉改制社寮町,基隆田寮港運河經整治完成並通航。
◎1932年,鈴木民部調查基隆的琉球人聚落的實況,以《社寮島的漁民部落問題》為題,在《台灣時報》上報告。他的報告指出,按1930年人口普查所確認的琉球人聚落的戶數約為一百戶,總人口二百五十餘名,以漁業為專業的有七十戶、雜貨店五戶、木匠﹝船﹞四戶、農業二戶、飲食店二戶、代書業一戶,以及其他。
◎1934年「社寮町萬善堂」的由來,是日本政府在社寮島﹝今和平島﹞築基隆橋開和一路時,所挖出成千上百具的骨骸,由社寮島民清理後而集中至南榮公慕上的現址安葬。
◎1934年基隆鄉土館,原址為大清國海關衙門,今為基隆市中正路旁的復興館〈海關宿舍〉。
◎1935年基隆橋(今舊和平橋)完工。
◎1935年社寮島上的凱達格蘭族後裔已退減至80多人。
◎1935年興建日治時代的水產館,即是基隆區漁會舊漁會大樓。當時內部設有郵局、海事局、水產試驗所、漁會辦公室等,可說是現代化的辦公大樓。
◎1936年出現時已改用動力漁船作業,發展到基隆社寮島,盛極一時。
◎1936年八尺門金銅礦砂裝船場完工。
◎1937年日本政府重劃道路,基隆社寮天后宮廟拆除,僅留左廂偏殿奉祀媽祖。
◎1937年創立「真砂公學校」,1941年改稱為「真砂國民學校」,今為基隆市立正濱國民小學。
◎1937年8月14日下午4時,中華民國空軍分隊長鄭少愚至翁家埠發現 一架日機(在廣德附近投彈後折回的淺野隊),追擊至曹娥江,經連續攻擊六七次,該機受重創,迫降於基隆社寮島( 今和平島 )附近,重傷報廢。
◎1937年台灣船渠株式會社成立,全台灣第一個現代造船場。
◎1938年社寮町3971人,本省人1949人、日本人(含琉球人、朝鮮人)1617人、其他405人(中國籍寄寓人以及外國人)。
◎1940年懂日語的臺人人數,激增到二百八十餘萬,佔全臺人口總數的51%,日本台灣總督府遂盡權力推行「國語常用運動」。以其完全禁絕台語而代以日語。
◎1940年2月10日是日本台灣總督府制訂日本「皇紀紀元二六六○年紀念日」為改姓名運動實施日。1940年8月11日,改姓名運動實施半年,朝鮮約有二千萬人響應;臺灣的漢人則僅有168人配合。
◎1940年7月日本中央政界成立第二次近衛內閣,10月12日成立「大政翼贊會」,並公佈「國民精神總動員令」,展開「舉國一致」體制,臺灣人皆必須變成恭順的「皇民」。
◎1941年4月19日,臺灣總督府組織「皇民奉公會」,「奉公壯年團」、「產業奉公團」、「挺身奉公隊」、「文學奉公隊」以及由未婚女性所組成的「桔梗俱樂部」等作為外圍團體。
◎1941年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皇民奉公會」成為驅策戰爭總動員的機關,並設置「拓南農業戰士訓練所」、「拓南工業戰士訓練所」、「海洋訓練所」、「高砂青年隊」等組織,訓練臺灣青年,投入戰爭,擔任軍伕。將近二十一萬人被動員到東南亞及華南戰線,其中約有兩萬八千多人充當炮灰戰死。
◎1942年4月1日,臺灣正式實施「陸軍特別志願兵制度」。
◎1943年西部電燈用戶數 43 萬戶, 佔總戶數37%,裝置電燈 148 萬盞,平均每人 0.22 盞 。
◎1944年新任臺灣總督兼日本陸軍第十方面軍司令官安藤利吉,在臺灣實施徵兵制。
◎1945年11月9日成立中華民國臺灣省基隆港務局。
◎1946年2月17日中華民國國軍登陸臺灣基隆。
◎1946年4月2日基隆國語(北京話)推行所成立。
◎1946年11月1日社寮島島民謝石角先生擔任基隆市中正區區長(1946.11.1~1951.5.1)
◎1946年第一屆里長選舉當選者:社寮里里長張建賢先生、副里長蘇炎先生,和寮里里長王得先生、副里長蔡紅英先生,平寮里里長林有桐先生、副里長劉鼎霖先生。
◎1947年2月28日發生台北天馬茶房緝私菸引發民怨事件,3月8日從上海開來的21師鎮壓部隊登陸基隆港。
◎1947年3月8日~13日發生二二八事件株連式屠殺─社寮島船寮事件,社寮島成為槍決場。
◎1947年5月26日日本人金關丈夫等四位,在社寮島發掘石棺,棺形為淡赤灰色砂岩拼成之石板棺,其所包含之先史陶器與基隆市大沙灣相同,石棺出土最盛時,曾被波浪漂至海岸。
◎1948年12月,中華民國蔣介石總統將中央銀行庫存黃金2004459市兩運抵臺灣,又再運出黃金151箱,合純金572899市兩,銀幣一百箱,合四百萬元,借用海關巡艦「海星號」裝運,前往廈門。1949年1月10日蔣介石再命令蔣經國會同中央銀行總裁俞鴻鈞將央行現金移存臺灣。故宮國寶也開始分批運來臺灣。
◎1949年4月24日共軍攻下南京總統府,6月15日臺灣改幣制舊臺幣40000:新台幣1:0.2美元。12月7日中華民國政府遷抵台北。
◎1949年2月10日,央行所存黃金、白銀,多已被運至臺灣、廈門,上海僅餘20萬黃金。2月22日,故宮文物第三批運抵臺灣,只剩次級品留在大陸。5月15,京滬杭警備總司令湯恩伯又親筆寫信給中央銀行:「為適應軍事,貴行現有黃金銀元除暫留黃金5000兩銀元300000元外,其餘即移存於本部指定之安全地點,需要時陸續提用。」5月17日,湯恩伯自央行帶走黃金198000餘兩、銀元1200000元,上海央行所存黃金、白銀到此幾乎全數被蔣介石提走。
◎1949年基隆社寮天后宮〈大雞籠港口天后宮〉重建於舊址的斜後方,但面積已無法與原來的相比擬。此廟的結構部份由宜蘭師父陳阿挺建成,而在木雕部份則由民俗大師黃龜理與另一宜蘭師阿土分場所,完成。乃將廟宇從中軸線一分為二,由兩邊師父互相較勁,以分高低。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6月27日美軍第七艦隊巡防臺灣海峽。7月2日臺灣地方自治開始。
◎1950年2月基隆市正濱國民學校分校定名為基隆市中正區第四國民學校,有六個班級,學生共兩百餘名,首任校長為林國焌先生。為和平國民小學前身。
◎1952年2月17日臺灣省教育廳通令中學生蓄髮,男生不得超過三公分、女生短髮,長度不過耳際。
◎1954年1月23日韓戰反共戰俘抵達臺灣基隆港。
◎1954年大學聯考制度開始,採統一命題,統一分發方式錄取學生。
◎1955年2月6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決定自大陳島全面撤軍民來台灣。大陳義胞進入基隆和平島。
◎1957年基隆和平堂創立於和平橋頭(和一路46號)的基隆和平堂屬信義會。
◎1958年8月23日金門砲戰爆發。
◎1962年臺灣電視公司開播。
◎1965年創立的和平島教會(平一路31號)屬長老教會,前身則為沙灣教會。
◎1966年填基隆大沙灣海水浴場為東岸9~15號貨櫃碼頭。
◎1968年臺灣實施九年義務國民教育。
◎1969年基港大樓完工,現為基隆港務局,中正公園的大佛觀世音像落成,高22.5公尺。
◎1971年和平島和憲里的誕生,是因在社寮里內有大陳島民和原住民聚居的「和憲莊」,而獨立一里。
◎1973年布拉哥油輪觸礁事件,所外洩的原油致使和平島附近的海底生物大量死亡。
◎1974年基隆港務局炸和平島尖山頭,以廢土填出海埔新生地,以做為八尺門危險貨品倉庫碼頭區。
◎1979年新和平橋〈無橋樑〉完工。
◎1980年基隆市立游泳池落成。
◎1981年基隆市立體育館落成。
◎1989年基隆市人口36萬人。
◎1993年9月開放基隆嶼為離島海洋公園。
◎1995年7月公告基隆市棉花嶼、花瓶嶼為野生動物重要的棲息環境,劃定為野生動物保育區。
◎1996年和平島各姓島民再議重修基隆社寮天后宮,保留前人工藝,原殿作宮頂翻修、改建文昌武聖偏殿、擴建圓通藥師后殿、社寮文史館、行政大樓等,聖像翼翼、丹漆煌煌、其庭植植,堪稱本島廟宇歷來最大之建設。總統李登輝、副總統連戰及省長宋楚瑜賀匾「神昭海表」、「錫福安瀾」、「惠我無疆」共為記。
◎2000年進入社區總體營造,建立永續經營的發展。
◎2000年1月22日至4月9日,社寮島文史工作室自費舉辦雞籠社寮影像文史展覽,開地方文史近五百年來的第一次文史工作成果發表風氣。
◎2001年3月18日雞籠文史協進會成立,首任理事長洪連成、總幹事薛麗妮。
◎2001年5月20日雞籠文史協進會新辦公處啟用〈中正路230號日式古屋〉。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