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9日

我對於平埔族人以及他們對於這些漢族老廟有何影響?

A:在台灣,漢人老廟建立不會比平埔族的生活歷史長。漢人以強勢經濟文化移民在台灣,受壓迫的平埔族為了生活需要,開始學習河洛話和漢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參加漢人的廟宇慶典,漢人老廟就平埔族人來說,是個新鮮的東西,沒有太多懼怕與厭惡。平埔族從不舉香膜拜與教堂禮拜,在那外來移民來此之前。漢人老廟建立時,不少平埔族都參與施工工程,但不代表她們對漢人老廟有信仰,事實上,其中有人並不了解漢人老廟信仰,只是因為參加者,有工錢可拿。註:在荷蘭東印度公司統治台灣時期,做工之後,領工資,在平埔族普遍已有貨幣經濟關觀念。隨著漢人老廟存在時間越久,平埔族開始熟練使用河洛話與了解廟宇信仰,對廟宇偶像、建築、祭祀、舉香膜拜也逐漸了解。平埔族會比漢人更肯定對漢人的廟宇文化熱衷,不過有的平埔族人更比漢人聰明,開始以漢人廟宇為表現自己與擴展自己生活勢力的工具,甚至創造平埔族偶像在漢人廟宇中,讓不了解真象的漢人膜拜。如台北市北投的番王爺(北投保德宮)就是一例。

漢人老廟信仰帶給平埔族在祭拜祖靈方式改變,連祭拜時間也改變。平埔族接受了漢人在家庭祭拜祖先方式,有祭壇,但也有人在祭壇旁邊的牆璧腳,創造另一個很小祭譚,是用來祭祀原來的地主,通常在這裡可以找到平埔族的文化象徵。這種現象現在已普遍進入漢人的廟宇信仰中,但漢人卻多認為這種膜拜有助於安撫地主鬼魂。

你是否知悉平埔族人對於那些建於17、18、19、20(世紀)(1600-2000)之漢族老廟有何直接影響?假如有,那這些廟宇在何處?平埔族人是否依舊在那兒膜拜?A:在台北地區,1712年大雞籠社通事賴科,開北投莊並結合平埔族與漢人在關渡建立靈山廟,後改名為關渡宮。1758年滿清政府頒令平埔族雉髮結辮、模倣並賜漢姓。在這個時候平埔族違抗命的人,要被處罰。很快的時間,大家都有漢人的姓與名,逐漸遺落平埔族的母子連名制取名文化方式。除了之外,平埔族要擔任政府公務差役,像送信、為長官抬轎、打仗、繳田稅等。滿清政府(1683~1895年),常以平埔族兵來對抗反對滿清政府的漢人與原住民,甚至互相消滅他們。

平埔族在漢族老廟文化影響下,開始了解自己的平埔族身份,不會帶來好的生活待遇,甚至會讓自己的後代抬不起頭來,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所以平埔族開始遺忘自己原有的生活文化,改以漢人身份表示自己,同時也以漢人的姓氏源由,告訴自己的後代,祖先是由唐山過來的。等到她們的後代長大以後,這種隱藏平埔族身份的說法,就會變成真實的家族故事,平埔族的後代就變成台灣的漢人。但僅有非常少數的平埔族人仍會保留小小的地方傳說與姓名,來延續平埔族的存在。例如:漢人的潘姓,在台灣的平埔族取漢姓的時候最多。因為政府官員就「潘」這個漢字,向平埔族解釋這個字的意思,有水有米也有田,代表生活富裕。很多平埔族了解後,開始用「潘」字做她們的姓。但是當時就政府官員來說,「潘」字就是水番(生活在水邊的原住民)的意思,有了這個識別的記號,很容易知道誰是平埔族。這種現象在1953年台灣國民黨政府,也是用這種方法給當時山地的原住民,造成同一家族不同漢姓的情形,以至於發生許多亂倫的悲劇。現在的台灣山地原住民後代正如一百年前的平埔族,不會講母語也沒有原住民自己的姓名,更不知道自己祖先的故事。即使知道所謂祖先的故事,大多是經由族外的漢人學者與外國人學者的記錄調查而來,有很多的資料,是被創造與想像得到的結果。平埔族不是被征服的民族,而是被消滅的民族,在台灣這裡。

沒有留言: